统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328aaa49649b6649d74734.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大自然,谢谢您》名师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2.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3.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共在中成长。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户外活动照片2.教师准备:(1)PPT课件(2)大自然的自然馈赠实物和图片、户外活动的安全和环保教育案例课时安排:共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主题话题“大自然的礼物”。
第二课时完成主题话题“大自然中的快乐”和绘本“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感知大自然与人类物质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活动一:“礼物”的来源(板书:礼物)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收到过礼物吗?都有些什么呢?收到礼物时你的心情怎样?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PPT,呈现P30-31上部的四组关系图。
出示任务:辨别米饭、丝绸、房屋、水果是谁送来的“礼物”?思考人类为获取这些“礼物”又做了些什么?反馈指导:1.交流:说说米饭、丝绸、房屋、水果分别是谁送来的“礼物”。
土地、春蚕、泥沙、钢材、木材、阳光、水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所以说是大自然给我们送来了这些“礼物”。
(板书:大自然)2.讨论:人类为获取这些“礼物”又做了些什么?小结: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既来自于人们辛勤的劳动创造,也离不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
活动二:寻找新“礼物”导语: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礼物”呢?出示任务:举例说说大自然还给人类送来了哪些“礼物”,并试着说出“礼物”的来源。
反馈指导:1.交流:你还知道大自然给人来送来了哪些“礼物”?2.追问:这些“礼物”是怎么来的?3.展示:教师补充介绍大自然送给人类的其它“礼物”,相机出示实物或图片。
4.激情:欣赏乐曲《感恩大自然》。
小结:大自然的“礼物”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大自然的这些馈赠,人类就无法生存,我们应该对大自然常怀感恩之心。
活动三:课外再寻“礼”导语:我们在课堂上了解到的“礼物”只是大自然所有馈赠中的一小部分,要想充分感受自然的慷慨馈赠,还需要我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核心素养目标】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89ecf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d.png)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大自然的礼物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第四课的内容。
《大自然,谢谢您》一课,侧重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带给人类的自然馈赠、精神快乐以及智慧启迪,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大自然,并通过活动与大自然进行交流,在与大自然的共在中促进自身的成长。
第一课时“大自然的礼物”侧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大自然与人类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密切联系,感悟大自然对勤劳的人们的丰厚回报,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恩大自然的情怀,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了解大自然与人类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的密切联系,感悟大自然对勤劳的人们以丰厚的回报,关注人类自身的努力和付出。
道德修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从吃、穿、住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与自然密切联系,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依存关系。
法治观念: 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勤劳的人民丰厚的回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健全人格:初步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意识及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情趣。
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责任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儿童自发地认识到人类离不开自然,美好的生活取决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关心与爱护;取决于人类的辛勤劳作、自律与节制。
重点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与大自然有共在感,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对自然智慧启迪的探寻。
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趣导入新课1.素材:长白山天池,美丽的纯自然景观2.想一想,说一说(1).通过观看视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2)你们去过长白山天池吗?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你们知道长白山天池是怎样形成的吗?3.小结并板书课题:大自然,谢谢您观看视频文本学习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指名回答补充回答齐读课题用视频“长白山天池,美丽的纯自然景观”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ca973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9.png)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8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丰富资源,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大自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知道大自然中有很多动植物,也知道大自然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但是,他们对大自然的贡献和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贡献,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3.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大自然的贡献,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3.实践教学法:通过课后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贡献。
2.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教学材料,如图片、卡片等。
3.准备课后实践的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
2.呈现(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自然的贡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心中的大自然,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3a55f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b.png)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天津市和平区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周虹一、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4课,本课的教学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感恩。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存感,感恩自然;引导学生在与自然共在中成长,为后续课程的环保教育做好情感铺垫,奠定有效的认知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主题是“大自然,谢谢您”,虽然学生生活在大自然中,对大自然也十分感兴趣,但是本课力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会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让学生对大自然心怀感恩,这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一定的距离。
教师必须通过多样有趣,贴近生活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以及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厚礼物。
三、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会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
3.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会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六、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照片、大自然的声音资料。
教师准备:图片、录音、课件。
七、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进而引出“大自然”这一主题。
教师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动物,这些可爱的动物就生存在这浩瀚的大海,茂密的丛林之中。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的地方——大自然。
【环节二】“大自然的礼物”(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稻谷”、“丝绸”、“建材”、“水果”等礼物,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会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612c2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f.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8课
《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人类和大自然是共存共荣的。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亲近自然,感恩自然。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会快乐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让学生学会亲近自然感恩自然。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的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特点、本课的实际情况、教学策略的分析等内容,为更好的实现此次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激趣导入:
老师出示《大自然的语言》的课件请同学们一起感受一下大自然奇妙的语言,并顺势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大自然,谢谢您》(板书)。
二、大自然的礼物:
老师出示课本第30页、31页图片的课件,并请同学们观察以后,想一个问题:大自然都给了我们那些丰厚的赠与?
学生仔细观察后,分组讨论交流、分享,老师巡视指导;
1。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773643b14e852459fb5739.png)
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天津市和平区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周虹一、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4课,本课的教学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感恩。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存感,感恩自然;引导学生在与自然共在中成长,为后续课程的环保教育做好情感铺垫,奠定有效的认知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主题是“大自然,谢谢您”,虽然学生生活在大自然中,对大自然也十分感兴趣,但是本课力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会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让学生对大自然心怀感恩,这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一定的距离。
教师必须通过多样有趣,贴近生活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以及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厚礼物。
三、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会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
3.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会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六、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照片、大自然的声音资料。
教师准备:图片、录音、课件。
七、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进而引出“大自然”这一主题。
教师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动物,这些可爱的动物就生存在这浩瀚的大海,茂密的丛林之中。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的地方——大自然。
【环节二】“大自然的礼物”(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稻谷”、“丝绸”、“建材”、“水果”等礼物,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会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师:我们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不仅赠予了我们这美丽的景色,无私的大自然还给了我们许多丰厚的礼物,猜一猜大自然给了我们什么呢?课件展示教材第30页左侧第图片。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8. 大自然 谢谢您|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8. 大自然 谢谢您|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70f296a76e58fafbb00315.png)
果农叔叔开春之前剪枝、捉虫、施肥,为了给大家奉献出绿色无污染的果子,秋天才会有如此香甜的果子。
6、展示家乡北海的风景图片和渔民们打来的各种海产品。
这是我们的家乡北海,每到开始捕捞的季节,渔民就会驾着小船顶着风浪,驶到很远的海面上,撒下网,打捞上来许多新鲜的海产品,让我们享用。所以在我们品尝每一道海鲜的时候,想想那些风里来,浪里去的渔民们!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经历了半年的学习生活,对客观事物有一些粗浅的认知,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外界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但由于年龄偏小,而且大都居住在城镇,平日里接触的都是城市里的生活,置身于乡村的机会较少,所以对教材中出现的衣、食、住等图片了解不多。因此,课前我布置了收集大自然礼物的任务,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在这种体验中真切地感知大自然。
家乡的北海渔民创设生活教师讲述工人叔叔顶捕鱼的课件情境学着烈日爬上高高的架子上辛苦地工作有时会生结合自25分30秒己的生活有些危险但他们认真盖每一座房子这样才有我们美好的家园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课题:大自然,谢谢您
版本
人教版版
年级
一年级
学校
教师姓名
课时
第一课时
2、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进行教学,给学生以较强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师生共同准备了数量颇多的大自然礼物,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了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与认知,实现了对日常生活的意义引导与建构。
3、儿童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了解大自然,渴望在自然中体验。但是对于刚跨进校门才半年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不太明白我们与自然互相依存的关系,更不懂得保护地球家园是每一个地球成员的责任。因此,最直观的教学是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直观的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保护意识。这一设想由于各方面原因没能实现,所以只能在课前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然后利用多媒体辅助来辅助教学。这是不足之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ef5c423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e.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8 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较少,对大自然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是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理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并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保护环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同时,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故事,游戏等教学资源。
2.准备分组讨论的道具,如小卡片,彩笔等。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大自然景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教材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怎么样去保护大自然。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个小卡片,上面写有一个关于保护环境的行为,让学生通过讨论,选出本组认为最重要的行为,并说明原因。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385447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f.png)
3.实验器材:
a.准备一些植物种子、花卉等,让学生亲自种植或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自然界的生命奇迹。
b.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气象观测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天气观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个保护自然的行动计划,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保护自然的理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同时,我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合作意识强,喜欢在小组活动中共同探究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课堂管理方面,有时我会因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而忽视了对课堂纪律的把控。这导致课堂氛围有时过于活跃,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课堂管理,确保课堂秩序,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能够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大自然,谢谢您》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一节课。本节课通过介绍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天气变化等,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301f288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9.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8 大自然谢谢您》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大自然中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力的强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感谢大自然的赋予,二是关爱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四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但在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方面,他们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和意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认识到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认识到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学会感恩大自然,树立环保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理解到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环保活动,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音乐等教学素材。
2.准备环保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设计好课堂讨论和互动环节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音乐等素材,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展示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如空气、水、动植物等,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和感谢之情。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b537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5.png)
8 大自然,谢谢您教案班级: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两个话题:“大自然的礼物”和“大自然中的快乐”。
“大自然的礼物”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与大自然密切相关,感悟生活中来自大自然的各种物质馈赠,激发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大自然中的快乐”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亲近大自然的快乐,体会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鼓励学生用合适的方式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
此外,通过绘本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智慧,获得启迪,体悟大自然给人类的精神财富。
二、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但可能不太理解人们的生活与大自然密切的关系,也不太了解大自然给了人们哪些智慧的启迪。
本次课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懂得更多大自然智慧的启迪,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激起热爱大自然、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用恰当的方式拥抱大自然,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
三、教学目标1.愿意亲近大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认识到人类要用自身勤劳与努力回报大自然的馈赠,懂得感恩大自然。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感悟亲近大自然是件美好而快乐的事,激发感恩自然之情。
【教学难点】读懂大自然的语言,懂得更多的大自然的奥妙。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自然给了人类哪些物质馈赠和智慧的启迪。
学生该用哪些合适的方式亲近大自然。
学生准备: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和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了解大自然给人类智慧的启迪。
第一板块【视频激趣导入新课】1.视频欣赏:播放和自然风光相关的视频,提问“大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动人,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待大自然呢?”2.话题导入:你去过哪里旅游?看过最美丽的风景是什么?我们要用什么态度对待大自然?新课导入:大自然,谢谢您第二板块【交流分享感恩自然】1.观察思考:观察课本第30-31页的插图,说说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礼物?目的:通过教材示例,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大自然密切相关。
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8.大自然,谢谢您(1)
![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8.大自然,谢谢您(1)](https://img.taocdn.com/s3/m/913f3fed76c66137ef0619ab.png)
8 大自然,谢谢您一、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中的第四课,课文主要内容包括《大自然的礼物》和《大自然中的快乐》两大版块。
其中《大自然的礼物》版块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青山绿水、丰富的物产,向学生展示了人类和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
由于人类的积极活动,使得大自然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同时教材还配了绘本故事《大自然的语言》,从儿童视角出发,描绘儿童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智慧启迪。
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分别感知了大自然的丰富与神奇,并初步建立了与动物、植物共生共存的观念。
本课是对前三课的总结提升与延伸,在整体上引导学生理解人与整个自然界都是相依存的,并帮助他们意识到人类要用自身的勤劳与努力回报大自然的馈赠,要懂得感恩。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在注意外部事物时很难利用以往的经验将注意的对象组织起来,所以只能注意到较少的对象。
他们的心理活动仍然以形象性为主,鲜明的色彩和图形等材料最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
一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由于他们的年龄局限,对大自然的接触最多只停留在表面欣赏和初步接触上,对大自然的馈赠(其真正由来)没有深入探究的意识。
还没有建立要珍惜大自然的馈赠的意识,更谈不上要去回报大自然了。
因此,借助学校实际(快乐小农场、蔬菜义卖)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适时展开教育,树立爱护花草、节约用水、珍惜粮食等观念,并指导行为表现。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大自然的馈赠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感恩辛勤付出劳动的人们。
过程与方法:借助游戏追溯一些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根源,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行为与习惯:联系实际,对照行为,养成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的习惯。
情感与态度: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与感恩之情并积极保护大自然。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大自然谢谢您》 (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大自然谢谢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3901e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1.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各种资源,知道如何珍惜和保护这些资源。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对于大自然和环境的关系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各种资源,知道如何珍惜和保护这些资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各种资源。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大自然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大自然重要性的认识。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课件等教学素材。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3.教学环境:布置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室环境,如摆放一些绿色植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如森林、河流、草原等,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大自然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资源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展示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各种资源,如空气、水、食物、药材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资源对我们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如何珍惜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你》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你》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25433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8.png)
《大自然,感谢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宠爱的方式去感受、觉察和探究大自然的礼物。
3、懂得宠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走进自然,觉察自然不同季节里不同形式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的馈赠。
教学过程:一、大自然的礼物1、师:你们在生活中觉察那哪些是大自然留给我的礼物?生:地里种出的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
生:春蚕吐出的丝,织成秀丽的丝绸。
2、师:我们住的房屋是不是也是大自然的礼物?生:我们住的房屋,是用泥沙、钢材和木材建成的。
3、师:我们吃的水果呢?生:我们吃的水果,是大自然中的种子、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以及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晶。
4、师:大自然中有很多好玩的故事和变化颖的东西,只有我们认真亲近它,才能得到它的给我们预备的礼物。
二、大自然中的欢快〔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1、我们的大自然美吗?现在请小朋友们自由活动,认真观看大自然,看你能在大自然里觉察什么?2、学生自由活动,教师随机指导。
3、学生随时把自己的觉察与大家共享。
〔二〕在大自然中,我们感受到很多欢快大自然是秀丽的,那就让我们邀请上几位和自己有一样兴趣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用你宠爱的方式去生疏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好吗?1、提出要求:活动的时候,请大家留意。
第一,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与动物说静静话小组,同植物谈心小组,云彩小组,太阳小组……其次,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要相互帮助,还要想方法把活动中的觉察登记来,以便和其他同学沟通;第三,要留意安全。
危急的地方不去,危急的事情不做。
2、小组活动:观看大自然,如太阳、天空、云朵的颜色以及其变化。
找一找外形、颜色不同的秋叶、小草、花朵,并适当收集。
说说秋天各种不同果子的颜色、名称。
找一找各种不同的树,说说它的名称,观看它的特点,欣赏它的秀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亲近大树〔摸一摸、闻一闻、抱一抱、比一比……〕。
3、大地长出绿头发,我用脚趾梳理它。
部编本人教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bbc4337375a417866f8fae.png)
《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主动去保护环境。
2.情感与态度(1)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1)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培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交流、课件展示,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做到感谢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2.难点: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自然的资料风景。
学生准备:跟家长一起搜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1.图片导入,自然美景欣赏,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这些美丽的风景都是谁带给我们的?那我们该对大自然说什么呢?2.揭题并板书。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大自然的礼物1.小组分享课前调查结果。
2.师总结: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都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
大自然还会给辛勤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活动二:大自然中的快乐1.图片提醒学生回忆在自然中的快乐。
2.小组讨论:大自然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快乐或故事?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通过展示美丽的画面,重温学生的回忆,帮助学生想起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直达主题:大自然,谢谢您!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活动三:生活情景再现1.展示两个生活中破坏树木的情景,引导学生判断这些行为是否正确。
2.学生表演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情形,学会判断并理解正确的做法。
3.师总结:大自然带给我们这么多欢乐,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
活动四:为大自然献一己之力1.请写出保护大自然的标语,号召每个人都要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12938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4.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8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学会感恩和珍惜大自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大自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已经对大自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此外,学生们对于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
2.培养学生感恩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的情感。
3.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意识。
4.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学会感恩和珍惜大自然。
2.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观察植物、捡拾垃圾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故事等教学资源。
2.准备户外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器材。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引导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讲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如提供氧气、食物、水源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
引导学生理解感恩和珍惜大自然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
每组提出具体的做法,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
4.巩固(5分钟)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加深理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8 大自然,谢谢您7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8 大自然,谢谢您7](https://img.taocdn.com/s3/m/92a1280e6f1aff00bfd51e8d.png)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 亲近大自然,读懂大自然的语言,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教学重难点】1.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大自然的礼物、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过程】活动一:我们的大自然1.猜一猜我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们特别聪明,程老师想考考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我们先来猜一猜。
2.闻一闻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盒子,谁想上来闻一闻,闻的时候要闭上你们的小眼睛,不许偷看哦!3.摸一摸在老师这个百宝箱里,里面装着好多神秘的宝贝,谁愿意来摸一摸?说对了,就把礼物送给他。
4.听一听接下来老师想考考谁的小耳朵最灵,现在请你们静下心来,认真地听一听。
看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了。
5.刚才你们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还有听到的,它们都来自一个地方,想一想他们都来自哪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大自然。
活动二“我”从哪里来1.(出示稻谷)老师这儿有一样小东西,认识吗?知道是什么吗?2.小组长分发稻谷,每个小朋友剥一剥。
3.我们来听一听小米粒的成长故事(播放小米粒的故事)。
4.我们再到小米粒生长的地方去看看吧!小朋友们,你看到了什么?是呀,这一碗香喷喷的米饭,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我们要怎么样?(爱惜粮食)。
活动三:我的发现与探究1.你们看,今天老师还带来几样大自然的礼物呢,(丝巾、楼房、桔子),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它们跟大自然有什么关系?然后找到相应的磁卡分别贴在丝巾、楼房和桔子的前面。
2.小组活动,摆一摆,选一选。
3.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说说自己的研究结果。
4.(出示魔方)这个到底是不是大自然的礼物呢?其实石油的用处可多了,你们明白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是石油制成的?现在你们知道它是不是大自然的礼物呢?看来石油的本领可真大呀,原来它也是大自然的礼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8.大自然,谢谢您
教学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礼物。
3.懂得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进而培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自然的风景图片。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跟家长一起搜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
课时目标: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什么吗?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
2.教师小结,板书课题:大自然,谢谢您
二、学习探究:
活动一:大自然的礼物
1.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
师:请同学们尽情地享受自然风景,感受一下自然之美!学生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中尽情享受。
师:接下来是猜一猜环节,当我播放完一个画面时,请同学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1. 课件展示教材第 30 页图
画面一:农民伯伯在稻田里插秧。
画面二:农民伯伯收获稻谷。
画面三: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
画面四:养蚕,喂桑叶。
画面五:蚕宝宝长大了,开始吐丝。
画面六:春蚕吐出的丝织成漂亮的丝绸。
3.在看图一思考一讨论一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老师要起到引领、点拨的作用,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自己得出结论。
活动二:大自然会给辛勤劳动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1.课件出示
2.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视频一:建筑工人建成了漂亮的可以居住的房屋。
预设:生看完视频后积极展开讨论,说出建造房屋的材料有泥沙、钢材、木材等。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住的房屋,是用泥沙、钢材和木材建成的。
大自然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师:我们继续看视频。
视频二:农民伯伯好好管理果树,硕果累累,我们吃到了好吃的水果。
预设:农民伯伯给果树剪枝,收获果实,我们吃到了好吃的水果。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吃的水果,是大自然中的种子、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以及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晶。
师小结:
观看《中华美德故事》品读故事,理解内涵。
板书设计:
大自然,谢谢您
大自然的礼物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绘本故事(大自然的语言)
二、学习探究
活动一:大自然中的快乐
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大自然中有哪些快乐呢?
2.课件展示教材第 32 页
3.启发学生说出大自然中的快乐。
生 1:玩蒲公英。
生 2:跟小朋友一起光脚在草地上玩耍。
生 3:给小树浇水,在树下嬉戏。
生 4:在草地上野餐。
生 5:在大自然中作画。
生 6:给美丽的风景拍照。
生 7:河边玩耍。
生 8:夏天在大自然中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夏天河边的美。
生 9:收获的季节,帮农民伯伯摘苹果。
4.议一议:大自然能给人类带来那些好处?
5.小结:
活动二:品读诗歌
1.课件播放诗歌。
大地长出绿头发,我用脚趾梳理它。
小草痒得咯咯笑,亲亲我的小脚丫。
我也痒得咯咯笑,捂着肚皮乐开花。
2.把你读诗歌的感受告诉我们,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