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美国心力衰竭学会关于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的更新
指南与共识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修订版)
指南与共识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修订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随着CRT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的日益丰富、再同步技术和疗法的进展,CRT适应证也在不断发展。
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CRT 在我国的应用,本次专家共识修订了《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议(2013年修订版)》,更新了CRT适应证,对发展历程、适应证、植入技术、随访和程控提出了新的专家共识,并对CRT涉及的某些争议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背景(一)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领域治疗学上的难题,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严重疾患。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大约有620万人罹患心衰[1],全球心衰患病人数高达3 770万[2]。
我国2012—2015年的一项心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在≥35岁人群中,心衰患病率为1.3%,较2003年(0.9%)的心衰患病率显著增加[3-4]。
按此比率推算,我国≥35岁人群中约有心衰患者1 370万[4]。
心衰的死亡率与临床严重程度相关,就中重度心衰而言,5年死亡率可达50%[5]。
与此同时,因慢性心衰引发的医疗费用巨大[6]。
近年来,心衰的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基础上,又出现了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选择性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抑制剂、窦房结起搏电流(I f)通道阻滞剂、鸟苷酸环化酶激活剂等新型药物[7-10]。
然而,仍有相当数量患者疗效不佳。
另一方面,晚期心衰虽可采用心脏移植疗法,但受限于传统观念、心脏供体有限及技术等原因,未能普遍开展。
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包括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pacemaker,CRT-P)和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CRT-D),已经成为心衰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和手段。
心脏再同步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
1 7 1 2・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 a c e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O c t ; 1 7 ( 1 0 )
心脏再 同步治疗在慢 性心力衰竭患者 的临床应 用
S HE NG J i a n . 1 o n g, XU B a n g — l o n g, W ANG Xi a o . c h e n, e t a l
( C a r d i o l o g y D e p a r t m e n t , T h e S e c o n d A f i f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A n h u i Me d i c a l 西 e 瑙 , H e f e i , A n h u i 2 3 0 6 0 1 , C h i n a )
盛建龙 , 许邦龙 , 王晓晨 , 吴继雄 , 胡章乐 , 王 敏, 张艳梅
2 3 0 6 0 1 ) ( 安徽 医科 大学第二附属 医院心血管 内科 , 安徽 合肥
摘要 : 目的ຫໍສະໝຸດ 评价心脏再 同步治疗 ( c a r d i a c r e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 C R T ) 慢性心力衰 竭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显组 N Y H A心功能 Ⅳ级 所 占比例 明显高于治疗效果明显组 ( 9 0 . O %y s 4 0 . 9 %, P=0 . 0 1 9 ) , 且术前 L V E D D明显大于治疗效果 明 显组 [ ( 7 6 . 7±1 0 . 3 ) m m v s ( 6 8 . 0± 7 . 6 ) m m, P= 0 . 0 1 2 ) ] 。结论 N Y H A心功能 Ⅳ级 组 C R T后效果 不如 N Y H A心功能 Ⅲ级组 , 较大 的术前 L V E D D是 C R T术后疗 效不佳的预测因素 。但在药物治疗基础上 , C R T仍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的心功 能。
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
植入型心律转复治疗建议I类建议ICD治疗是适应症*证据水平:A·心肌梗死所致LVEF<35%,且心肌梗死40天以上,NYHA心功能II级或III级·心肌梗死所致左心室功能不全,且心肌梗死40天以上,LVEF<30%,NYHA心功能I级·非可逆性原因导致的室颤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性室速所致的心脏性骤停证据水平:B·NYHA心功能II或III级,LVEF≤35%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梗死所致非持续性室速,LVEF<40%且心电生理检查能诱发出室颤或持续性室速·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自发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原因不明的晕厥,在心电生理检查时能诱发有血流动力学显著临床表现的持续室速或室颤*患者疾病是慢性的,已经接受优化药物治疗且生存状态良好,预期寿命超过1年IIa类建议ICD治疗是合理的*证据水平:B服用β受体阻滞剂时出现晕厥和(或)室速的长QT综合征证据水平:C·原因不明的晕厥,伴有明显左室功能障碍和非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心室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持续性室速·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仍出现晕厥和(或)室速·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病,有一项以上主要SCD危险因素患者的SCD预防·肥厚型心肌病,有一项以上主要SCD危险因素·有晕厥史或有明确室速记录但没有引起心脏骤停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脏结节病,巨细胞性心肌炎或Chagas病·在院外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患者疾病是慢性的,已经接受优化药物治疗且生存状态良好,预期寿命超过1年严重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建议I类建议有或没有ICD功能的CRT治疗是心力衰竭患者伴以下条件的治疗适应证*·NYHA心功能III级或非卧床IV级心衰症状·LVEF≤35%·QRS≥0.12s·窦性心律·优化药物治疗(证据水平:A)IIa类建议有或没有ICD功能的CRT治疗是心力衰竭患者伴以下条件是合理的*·NYHA心功能III级或非卧床IV级心衰症状·LVEF≤35%·QRS≥0.12s·房颤·优化药物治疗(证据水平:B)·NYHA心功能III级或非卧床IV级心衰症状·LVEF≤35%·经常依赖心室起搏·优化药物治疗(证据水平:C)*患者疾病是慢性的,已经接受优化药物治疗且生存状态良好,预期寿命超过1年建议分类I类根据病情状况,有明确证据或者专家们一致认为治疗对患者有益、有用或有效。
CRT临床应用进展
小结
2012版心衰治疗指南更强调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具体 内容以相关试验实际入选标准为准,并根据QRS形态和宽 度进行分层处理,充分体现了循证原则。对于证据不确切 的人群,相应推荐级别及证据等级都有所降低,有助于降 低CRT无反应率,增加CRT治疗效价比。
又称为双心室起搏治疗(Biventricular Pacing)心力 衰竭
双心室起博的病理基础:
正常心脏左右心室同时起搏,然而30%的心衰右室先 起搏,然后左室起搏,造成了左室收缩不协调.
导致心脏工作效率下降:心输出量下降,二尖瓣关闭不 全等.
心脏电机械不同步
房间 房室
室内
左-右心室
Right Atrial Lead
Left Ventricular Lead
Right Ventricular Lead
CRT
改善左右心室 同步性
改善房室 同步性
Yu C-M, Chau E, Sanderson J, et al. Circulation 2002;105:438-445
改善左心室内 同步性
CRT的适应证发展历程
下列患者应予CRT治疗,优选CRT-D治疗,包括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 NYHA III-IV级: 窦性节律、QRS≥130ms、LBBB图形、EF≤30%、预期生存>1年 (I类推荐,A级证据); 窦性心律、QRS≥150ms(不论QRS形态)、EF≤30%、预期生存 >1年(IIa类推荐,A级证据)。
新版指南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相关内容进行了修 订,新指南的更新基础是2007年以来公布的几项最新临床研究结果, 如MADIT-CRT和REVERSE等研究
更新一
对中重度心衰患者,也就是NYHA 分级III-IV级的心衰患者,CRT-P/D治 疗获益证据确凿。(COMPANION和CARE-HF研究)
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病,指的是心脏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全身组织器官血液供应不足。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通过电刺激心脏,使心脏恢复正常的收缩节奏,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力衰竭症状。
本文将就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经过电刺激来恢复心脏室壁收缩的同步性,减少心脏的负担,改善心脏功能和症状。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主要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并且存在左心室扩大和收缩障碍的情况。
治疗过程包括三个步骤:植入心脏起搏器、定位与校准及调整与优化。
首先,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
通过手术将起搏器植入患者体内,一般置入在胸部的上胸骨下缘,手术创口小,恢复快。
心脏起搏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发电部分和感知部分。
发电部分负责电刺激心脏,而感知部分则负责感知心脏的自然节律,并根据需要进行电刺激。
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可以实现对心脏收缩的电刺激,使心室的收缩同步性恢复。
然后,需要进行定位与校准。
起搏器植入后,需进行电极定位和起搏器功能校准。
通常情况下,电极会放置在心脏的右室和右心房。
定位和校准的目的是确保电极与心脏的连接稳定,确保起搏器的功能正常。
定位的过程中,医生会使用X光等影像技术,对电极的位置进行调整和核对。
校准的过程中,医生会设置起搏器的参数,例如起搏方式、频率等,以确保起搏器能够恢复心脏的同步性。
最后,在植入和校准完成后,医生还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
由于每个患者的心脏情况和病变程度各不相同,所以调整与优化非常重要。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起搏器的参数,以实现最佳的心脏再同步化效果。
此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定期复查和调整起搏器的参数,以维持良好的治疗效果。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
通过恢复心脏的同步性,减少心脏的负担,可以改善心脏的功能和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限制。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
轻、中度心功能不全(NYHA II) MIRACLE ICD II、MADIT-CRT、REVERSE QRS时限正常但有不同步证据的心衰患者 RETHINQ 合并房颤的心衰患者 MUSTIC AF、AVERT AF、Milos 起搏依赖且心功能受损的患者 BlOCK HF
扩张性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 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后NYHAⅢ级或不必卧床的Ⅳ级 窦性心律 左室射血分数≤35% 左室舒张末内径≥55mm QRS波时限≥120ms
可能从CRT受益的特定人群 轻、中度心功能不全(NYHA II) 正常QRS波时限心衰患者 房颤律心衰患者 起搏依赖且心功能受损的患者
N Engl J Med 2009 Sep 1(Epub ahead of print)
MADIT-CRT confirms REVERSE: CRT reduces Heart Failure events or Death
Number at Risk ICD 731 621 379 173 43 CRT-D 1089 985 651 279 58
最新循证医学证据
轻、中度心衰患者 (NYHA II级或EF =35~45%)
NYHA II 的患者本身症状较轻,药物治疗多可改善, 多少、多久发展为更为严重的心衰? MIRACLE ICD II 旨在评价CRT对符合CRT适应证、NYHA II 级的患者的疗效 结果显示:心衰早期患者即可以从CRT治疗中获益。不足之处是该研究样本量较小,需要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CRT有预防心衰进展的作用吗?
房间 房室
左-右心室
室内
心脏收缩不同步
LBBB在心衰患者很常见
8%
24%
成人心力衰竭指南解读(全文)
成人心力衰竭指南解读(全文)心衰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可因任何结构和功能性的心脏疾患损害了心室的充血和射血机能。
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学会(ACC/AHA)于1995年首次发表了“心力衰竭的评估和治疗指南”2001年对指南进行了更新。
此后,由于对此常见综合征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迅猛发展,2005 年9 月底ACC/AHA 推出了最新的慢性心衰治疗指南,全面、客观地评估了现有的心衰治疗最新循证医学结果及心衰专家的临床经验,对目前临床心衰的规范治疗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其要点作一解析。
1.预防新发心肌损害及减少进一步损伤,避免心脏重构的启动和进展。
心衰是进展性的疾病,左心室功能不全开始于心肌的损伤,一旦发生,即使没有新的心脏损害时仍向前进展。
这一进展的主要表现是心脏重构-左心室几何形态和结构的改变,心室扩张、肥大,变成更象球形。
重构不仅增加了血液动力学对衰竭心脏室壁的压力,也降低它的机械作功,增加二尖瓣反流,使重构的过程持续和加剧。
心脏重构通常出现在症状发生前数月或数年,在症状出现后及在治疗过程中继续存在,是导致症状恶化的主要因素。
因此,避免心脏重构的启动和进展是预防和治疗心衰的关键。
1.1.新指南强调了对A 期(将来发生心衰的高危人群)患者危险因素的干预,易患人群中增添了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在Ⅰ级建议中强调对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预防心脏病和心衰,将高危人群的定期评估建议从原来的Ⅱa 提升到Ι级。
癌症患者治疗中的放疗、化疗药物,吸烟、可卡因等违禁药品均对心脏有毒性作用,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它们对心脏的损害。
数个流行病学研究虽然没有发现酒精摄入量和随后心衰的发生之间存在相关,新指南写作委员会仍强烈建议:任何有酒精滥用或现在日常大量饮酒的患者或新发心衰而原因不明的患者应戒酒。
1.2.对B期(心脏有结构性异常或重构,无心衰症状)的患者治疗的重点是逆转或减缓心室重构的发生控制能够引起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防止发生到心衰的阶段。
解读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协会最新心力衰竭治疗指南
解读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协会最新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协会(AHA)新近联合发表了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治疗临床实用指南[1]。
为了帮助临床医师选择具体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新指南对心衰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修订,重点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结果,例如生活质量、参与决策、护理协调、过渡和姑息治疗。
一、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1.心衰的分类与定义分为2类4期。
第1类: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40%)的心衰(HFrEF),也称为收缩期心衰。
第2类:LVEF保留(≥50%)的心衰(HFpEF),也称为舒张期心衰,又分为LVEF临界(41-49%)和LVEF 改善(>40%)两种。
A期:心衰高危但无结构性心脏病或心衰症状。
B 期:有结构性心脏病但无心衰体征或症状。
C期:有结构性心脏病且(曾)有心衰症状。
D期:顽固性心衰且需要特殊干预。
ACC和AHA的这种分期强调疾病的发生与进展,用于描述具体的患者和人群。
纽约心脏协会(NYHA)的分级则强调运动能力和疾病的症状状态。
2.心衰(包括HFpEF)患者的初次和多次评估病史和物理检查应认真询问病史并进行全面的物理检查,寻找导致心衰发生或加速进展的心性和非心性疾患或行为。
在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询问3代家族史,帮助诊断家族性DCM。
在患者每次就诊时评估其容量状态和生命体征,包括多次评估体重、颈静脉压和有否外周水肿或端坐呼吸。
风险评分多变量风险评分可评估门诊或住院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
应用风险评分预测慢性患者结果的模型包括西雅图心衰模型、心衰存活评分、CHARM风险评分和CORONA风险评分。
I-PRESERVE评分尤其适合于慢性HFpEF。
在急性失代偿性患者,应用ADHERE分类回归树状模型、AHA随指南而行评分、EFFECT风险评分、ESCAPE风险模型和出院评分、以及优化心衰风险预测列线图。
诊断性检查初次化验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血清电解质(包括钙与镁)、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糖、空腹血脂、肝功能和甲状腺刺激素。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进展
I 房室 阻 滞 ,即使 心 电图上 无房 室 阻滞 ,实际 上 左室 度
激 动 发 生 在 QRS宽 波 后 半 部 分 , 左 室 兴 奋 延 迟 , 充 盈 时 间减 少 ,致 充 盈不 足 ,继 而 使 心排 血 量 减 少 。左 室 侧壁 收 缩 延 迟 使 左 后 乳 头 肌 收 缩 延 迟 会 造 成 二 尖 瓣 反 流 ,甚 至 严 重 反 流 , 也 会 使 心 排 血 量 下 降 。 心 室 收 缩 不 同 步 时 , 提 前 收 缩 的 心 肌 血 流 灌 注 减 少 , 以 及 心 排 血 量 减 少
研 究 发 现 ,有 完 全 左束 支传 导 阻 滞 ( BBB)的 患 者 心 L 力衰 竭 住 院率 、病 死 率 是 窄QRS 患者 的 1 5 . 倍 。L BBB
使 左 室 兴 奋 收 缩 明 显 落 后 于 右 室 和 室 间 隔 , 即 当 左 室 收
2 CR TCHF 的工 作原 理
NYH A分 级 Ⅲ ~ Ⅳ 级 ,心 力 衰 竭 至 少 持 续 6 ; 已 接 受 周 标 准 药 物 治 疗 ;L DD ≥3 mm ;L F≤ 3 %;QRS VE 0 VE 5 时 间 ≥ 1 0 ms 2 ,如 果 患 者 QRS 1 0 1 9 在 2 ~ 4 ms ,则 需 满
同步 致室 壁 节段 性 收缩 异 常 ,使相 当部 分 的血 液 不 能被
射 出 ,称 为 室 内分 流 。而 且 心 力 衰 竭 合 并 L BBB时 常 伴
受体 阻滞 剂 、利 尿 剂 、 洋地 黄 制 剂 ,能改 善 患 者 的生 存 期和 生 活 质 量 ,但 仍 存 在较 高 病 死率 。而 心 脏再 同步 化 治疗 ( CRT) 已成 为 近几 年 来 的研 究 热 点 ,其是 2 世 纪 0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心力衰竭中应用机制研究进展
充血 性心 衰患者 治疗 的 I 类 适 应证 , 中心脏 收缩 不 a 其 同步 的指 征 为 QRS 1 0 。2 0 > 2 ms 0 6年 我 国也 公 布 了 C T慢 性 心力 衰 竭 的建议 [ , 中 C T 的类 适 应 征 R 3 其 ] R 要求 Q ≥ 1 0 伴 有 心脏运 动不 同步 。但 C T 治 RS 2 ms R
第 2 卷 第 2期 7
21 0 0年 4 月
阿 方净院学 (学 ) 医版
J u n l fHe e Not ie st ( e ia dt n o r a b i rhUnv r i M dc lE io ) o y i
V o.2 No 1 7 .2 Ap . 1 r 20 0
疗慢 性心 力衰竭 具体 的 机制 现在 还 不是 很 明确 , 心 现 脏再 同步 化治疗 在心力 衰竭 的患者 中作 用机 制的研 究
做一 综述 。
不良, 引发 心力衰竭 病 人 中至 重 度 的功 能 性二 尖 瓣关
闭不全 , 同时产生 收缩期 的室 内血液分 流 , 心室发生 使
慢性 充血 性心 力衰竭 ( 简称 心衰 ) 是各种 器质 性心
1 改 善 心 肌 电 活 动 与 机 械 活 动 的 同 步 性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疗效评价方法及程控
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及程控2009-12-03 11:05:02 作者:孙宝贵史浩颖来源:心电生理及心脏起搏专科医师培训教程浏览次数:485 文字大小:【大】【中】【小】简介:第一节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心力衰竭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约0.4-2%,虽然近几年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高了疗效,但是心力衰竭的预后仍然很差,室内传导阻滞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心衰的死亡 ...关键字: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房颤(AF)室颤房扑猝死(SCD)心衰充血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室性早博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张澍黄德嘉王方正陈新华伟孙宝贵史浩颖第一节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心力衰竭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约 0.4-2%,虽然近几年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高了疗效,但是心力衰竭的预后仍然很差,室内传导阻滞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心衰的死亡率。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主要通过心脏同步性的改善,包括房室同步性、左心室内同步性和左右心室间的同步性,它可以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增加左室充盈时间,减少二尖瓣返流,降低间隔矛盾运动等。
很多试验已经表明CRT能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NYHA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并且降低死亡率。
尽管如此,仍有小部分的患者治疗无效甚至恶化,即使在有效的患者中,改善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因此,如何评价CRT的疗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可以用来区分有效者和无效者,对于无效的患者需考虑患者能否保证双室起搏,左室电极的位置是否合适,起搏器参数是否得到优化。
对于恶化的患者,则要考虑重新放置左室电极导线或减少起搏的比例。
本文基于以往的一些研究着重讨论C RT疗效的评价方法。
一、临床评价方法1、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法是临床上常用的评价心功能的方法。
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的或不相应的乏力、心悸、气促或心绞痛;Ⅱ级:轻度体力活动受限,静息时无不适,日常体力活动可致乏力、心悸、气促或心绞痛;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静息时无不适,但低于日常活动量即致乏力、心悸、气促或心绞痛;Ⅳ级:不能无症状地进行体力活动,休息时可有心衰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都会加重不适。
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一、本文概述《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一文旨在全面解析和解读美国最新发布的心力衰竭管理指南的关键更新内容。
文章首先介绍了心力衰竭的背景知识,包括其定义、流行情况以及对患者健康和社会经济负担的影响。
接着,文章重点阐述了新指南中针对心力衰竭诊断、评估、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更新要点,特别是与先前指南相比的主要变化和新推荐。
文章还分析了这些更新背后的科学依据和临床证据,以及它们对临床实践和患者管理的潜在影响。
文章总结了新指南的亮点和重要性,为心血管医生、心力衰竭专家以及其他相关医疗工作者提供了实用的参考信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指南,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诊断与评估更新要点在最新版的《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中,诊断与评估部分的更新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诊断标准的优化:新的指南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更加强调了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
特别是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新指南提出了更为明确的临床标准和生化标志物检测要求,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评估工具的改进:在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方面,新指南推荐了一系列新的评估工具和方法。
这些工具包括更为精确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心脏影像学检查以及心功能评估量表等,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风险评估的强化:新指南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风险评估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包括对患者基础疾病、合并症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全面考量。
通过强化风险评估,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预后,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远程监测技术的应用: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新指南对远程监测技术在心力衰竭管理中的应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通过远程监测,医生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版的《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在诊断与评估方面的更新要点更加注重诊断的准确性和评估的全面性,同时也更加强调了风险评估和远程监测技术在心力衰竭管理中的重要性。
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恶性心律失常1例
患 者 , 性 , l岁 , 断 劳力 性 心 悸 、 女 5 间 气短 5年 , 次 因 加 重 多 伴 咳嗽 、 咳痰 , 能平 卧 而 住 院治 疗 , 年 住 院 达 2 3次 。 曾诊 不 每 、 断 为扩 张 性 心 肌 病 , 功 能 Ⅲ级 ~ Ⅳ级 , 律失 常 。一 直 口服 地 心 心 高辛 0 1 5ng , 日一 次 , 维 地 洛 6 2 g 每 日 2次 , 托 . 2 a 每 卡 . 5n , a 卡
预 了心 脏 重 构 , 而 使 心 功 能 得 到 改 善 。设 定适 当 的 A — 间 从 V
期 可 实 现 房 室 的 同 步运 动 , 长 左心 室 充 盈 时 间 , 复 心 房 收 缩 延 恢 对左 心 室 充 盈 的 贡 献 , 以 减 少 二尖 瓣 反 流 , 善 左 心 室 的 舒 张 可 改 功能 。设 定 适 当 的 V—V 间 期 , 正 左 、 心 室 收 缩 的 不 同 步 , 纠 右 从 而 避 免 收 缩 期 室 间 隔 矛 盾运 动 。C T — 既能 通 过 心 室 再 同 R D
示 : 性心 律 , 窦 P—R 间 期 2 4 ms 伴 完 全 性 左 束 支 传 导 阻 滞 3 , ( S间期 1 2ms 。动 态 心 电 图示 : R 间期 延 长 , 歇 性 二 度 QR 7 ) P 间 Ⅱ型房 室 传 导 阻滞 、 全 性 左束 支传 导 阻 滞 、 发 室 性 早 搏 伴 短 完 频 阵 室 速 。心 脏 彩 超 检查 示 : 房 内径 4 左 5 mm, 室舒 张末 期 内径 左 7 i 射血 分 数 1 . , 室 壁 弥 漫 性 运 动 减 弱 , 以 室 间 隔 01m, T 81 左 尤 明 显 , 后 壁运 动不 同步 , 动脉 瓣 大 量 反 流 , 尖 瓣 大 量 反 流 。 前 主 二 为 行 C T—D植 入 治 疗 转 入 我 院 。于 2 0 R 0 8年 7 2 月 9日顺 利 植
201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最新进展
( 收稿 日期 :0 2 22 ) 2 1- -7 0
( 本文编辑 :戚红丹 )
李杨 , 陈沅 , 田杰 , 骨髓 间充质 干细胞移植 改善心 肌病大 鼠心 等. 李杨 , 邱俊 , 玉福. 周 儿童心肌病诊疗进展 [/ D] 中华临床 医师杂志 : JC . 电子版 ,02,( 1 :0 83 2 2 1 6 1 )3 1-0 1
、
C TD优于 C T R— R
1 R. .C TD与 C T相 比可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总死 亡率 : R 最新 公布 的 M D TC T和 R F A I—R A T研究 , 较 以往试 验增加 了一倍 以 用
中华 临 床 医 师杂 志 ( 子 版 )02年 6月第 6卷第 1 期 电 21 1
Ca l ias Eet ncE io )Jn ,02,0. , o 1 lnJCi c n( l r i dtn ,ue12 l V 1 N .1 i ni c o i 6
Ma s h B, c tr A, e s h S, t a .Ma a e n fpai n s wi i e Rih e Ko lc e 1 n g me to t t t e h
功能相关基 因的初步筛选. 中华儿科 杂志,0 64 7 77 1 2 0 ,4:8 -9 .
ssetd pr )m oadt n n a mao i t ado yp— up c ( ei ycrisa d i m tr dl e crim oa e 一 i l f y ad
t y. r 2 0 3 8 - 9 h Hez, 0 6, 1: 8l 8 0.
[8 李杨 , 2] 陈沅 , 田杰 , 心 肌病大 鼠骨髓 间充质 干细胞 移植后差 异 等.
表达 基 因 c N D A文 库 的构建 . 国组织 工 程研 究与 临 床康 复 , 中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这是一个让许多人闻之色变的疾病。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说,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可能充满了艰辛和痛苦。
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力衰竭。
简单来说,心力衰竭就是心脏这个人体的“发动机”出了故障,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可能是由于心脏肌肉的损伤、心脏结构的异常或者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的。
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它是一种通过植入特殊的器械,来帮助心脏恢复正常跳动节律和收缩功能的治疗方法。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我们的心脏有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正常情况下,它们应该协调一致地工作,将血液顺利地输送出去。
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心脏的不同部位之间可能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导致心脏的工作效率降低。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就是通过在心脏的特定部位植入电极,发送电信号来协调心房和心室的收缩,让心脏重新恢复高效的工作状态。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植入一个叫做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P)或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的设备。
CRTP 主要用于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而 CRTD 除了具有改善收缩功能的作用外,还能在心脏出现危险的心律失常时,自动放电除颤,预防猝死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看看什么样的心力衰竭患者适合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等多种因素来综合判断。
如果患者存在心脏明显扩大、心室收缩不同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同时预期生存时间较长等情况,就可能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合适人选。
在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
这包括详细的心脏超声检查,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检查,来确定患者是否能够耐受手术和治疗。
2022年AHAACCHFS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主要内容
2022年AHA/ACC/HFS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主要内容2022年4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衰学会(HFSA)更新发布了2022年心力衰竭(心衰)管理指南(下称新指南)。
新指南在2013年和2017年版心衰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整合,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从心衰预防到诊断和管理的全面建议。
2022年4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衰学会(HFSA)更新发布了2022年心力衰竭(心衰)管理指南(下称新指南)。
新指南在2013年和2017年版心衰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整合,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从心衰预防到诊断和管理的全面建议。
指南立足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在心衰分类、慢性心衰药物治疗以及特殊人群心衰诊疗方面均有重要更新。
本文将从心衰的定义、分类及诊断评估方面,对新指南及其重要更新进行解读。
一、心衰的定义和分期1.定义心衰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收缩或充盈障碍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与既往提出的“舒张功能障碍”不同,更强调了“充盈障碍”。
2.分期本指南对尚未出现症状的Stage A和Stage B 期的心衰分别更名为心衰风险期(at risk)和心衰前期(pre-HF)。
诊断心衰前期(pre-HF)需要以下至少一项客观依据:①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左心室或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射血分数降低,应变能力下降)心室肥大、心室扩大、室壁运动异常、瓣膜性心脏病;②充盈压升高的证据(有创或无创血流动力学测量);③有危险因素的患者伴有利钠肽水平升高(除外其他原因导致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持续升高。
心脏结构异常和左室充盈压升高的具体指标包括:左心房容积指数≥29 ml/m2;左心室质量指数>116(男性)/95(女性)g/m2;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心室后壁厚度×2/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或(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0.42;左心室壁厚度≥12 mm;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16% ;平均E/e'≥15;间隔e'<7 cm/s;侧壁e'<10 cm/s;三尖瓣反流速度>2.8 m/s;估测肺动脉收缩压>35 mm Hg等。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金鄂;杨波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1(020)002
【摘要】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于术前3d、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行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6min步行距离、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和血浆脑钠肽(BNP).结果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从Ⅲ~Ⅳ级改善为Ⅱ~Ⅲ级,6min步行距离增加,QRS波时限变小,SV增加,血浆BNP水平降低.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总页数】2页(P159-160)
【作者】金鄂;杨波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荆门,44800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武汉,43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6
【相关文献】
1.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11例临床疗效观察
2.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并植入心脏复律除
颤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4.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5.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
指南导读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4卷第6期通讯作者:华伟 Email:drhua@
2011美国心力衰竭学会关于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的更新
华伟,牛红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律失常中心,北京 100037)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 )已被公认为心力衰竭(心衰)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其适应证经历了由相对适应证至绝对适应证的发展历程。
包括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 )、美国心律学会(HRS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美国心衰学会(HFSA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CSPE )等在内的组织均制定了相应的CRT 应用指南,肯定了在部分心衰患者中施行CRT 可改善其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其中,Ⅰ类适应证的人群通常定义为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 )心功能Ⅲ或Ⅳ级、窦性心律、QRS ≥120 ms 的中重度心衰患者。
而对于轻中度心功能不全、房颤律患者等亚组人群,因循证证据尚不充足,其CRT 推荐级别尚有待商榷。
随着临床试验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同步化治疗逆转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研究(Resynchronization reVEeses Remodelling in Systolic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REVERSE )、多中心自动除颤器植入试验伴心脏再同步治疗(Multicenter Automatic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Trial with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MADIT-CRT )等研究结果的出台,针对亚组人群的CRT 疗效究竟如何变得日益明朗。
基于此,2011年HFSA 就CRT 指征进行了更新[1],其重点在于提升了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CRT 推荐级别,具体如下:
1 2011年HFSA的CRT适应证
1.1 需要(Ⅰ类适应证) 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NYHA 心功能Ⅱ~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 )≤ 35%、非右束支阻滞导致的QRS ≥150 ms 、窦性心律的中重度心衰患者需植入CRT (证据水平:A )1.2 可考虑(Ⅱb类适应证)
(1)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NYHA 心功能Ⅳ级、QRS ≥150 ms 、LVEF ≤35%的心衰患者可考虑植入CRT (证据水平:B )
(2)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N Y H A 心功能Ⅱ~Ⅳ级、120 ms ≤QRS <150 ms 、LVEF ≤35%的心衰患者可考虑植入CRT (证据水平:B )
(3)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N Y H A 心功能Ⅱ~Ⅲ级、QRS ≥120 ms 、LVEF ≤35%、房颤心律的心衰患者,可考虑植入CRT (证据水平:B )
(4)需要起搏治疗的LVEF 减低患者,若预期需长期心室起搏可考虑双心室起搏(证据水平:C )
2 指南更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2.1 REVERSE研究 即再同步治疗逆转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肌重塑。
研究纳入610例L VEF ≤4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 VEDD )≥55 mm 、QRS ≥120 ms 、NYHA 心功能Ⅰ~Ⅱ级的心衰患者,成功置入CRT 或三腔起搏器并体内自动除颤器(CRT-D )后随机分为CRT 打开组(419例)和CRT 关闭组(191例)。
研究提示,CRT 打开组和关闭组中出现心功能恶化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6%和21%,二者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
54●指南导读●《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4卷第6期
率亦无统计学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亚组分析提示:QRS≥152 ms以及非缺血性心肌病亚组人群中,CRT开、关组的心功能恶化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恶化风险为0.42︰0.49。
此外,REVERSE 欧洲组(REVERSE Europe)纳入了262例患者,研究提示QRS≥152 ms组的CRT治疗获益略高于120 ms≤QRS<152 ms组,但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
综合REVERSE和REVERSE Europe的研究结果,提示对于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CRT可改善心衰临床症状,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功能不全发展进程,尤其是对于QRS≥152 ms 亚组患者。
2.2 MADIT-CRT研究 即心脏再同步联合除颤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研究入选了1820例NYHA 心功能Ⅰ或Ⅱ级、LVEF≤30%、QRS≥130 ms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CRT-D(1089例)或ICD组(731例)。
平均随访2.4年发现,联合CRT治疗可明显降低全因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衰风险,其疗效与基础疾患系缺血性还是非缺血性心肌病无关。
亚组分析发现:QRS时限≥150 ms和(或)合并典型左束支阻滞的亚组患者,其CRT获益更明显。
研究证实:对无明显心衰症状,但射血分数低下、QRS时限延长尤其是≥150 ms的患者而言,ICD基础上联合CRT治疗可降低全因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衰风险。
2.3 轻度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联合除颤器治疗研究(Resynchronization-Defibrillation for Ambulatory Heart Failure trial,RAFT) 研究共入选了1798例N Y H A心功能Ⅱ~Ⅲ级、QRS≥120 ms、LVEF≤30%的心衰患者,其中80%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系Ⅱ级。
随机分为ICD组(904例)和CRT-D组(894例),平均随访(40±20)个月。
研究发现,与ICD组相比,CRTD组的全因死亡和心衰住院的相对风险下降了25%,而且QRS≥150 ms亚组获益更明显。
其中,左束支阻滞导致的QRS时限延长者较其他阻滞类型者获益更大。
2.4 其他 包括心衰患者药物、双心室起搏和双心室起搏加除颤器治疗对比研究(COMPANION)、心脏再同步-心衰研究(CARE-HF)在内的多项研究均纳入了轻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亦证实可获益于CRT治疗。
总之,REVERSE、REVERSE Europe、MADIT-CRT、RAFT等研究证实,QRS≥150 ms 的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能够获益于CRT治疗。
正是基于上述临床试验结果,HFSA将CRT的Ⅰ类适应证拓展至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
同时,对既往QRS≥120 ms标准进行了重新界定,强调QRS≥ 150 ms系Ⅰ类推荐,而CRT时限120 ms~150 ms者降级为Ⅱ类推荐。
基于RAFT研究的“左束支阻滞导致的QRS时限延长者较其他阻滞类型者获益更大”、MADIT-CRT研究的“合并典型左束支阻滞的亚组患者,其CRT获益更明显”以及荟萃分析的研究结果,将QRS时限≥150 ms更精确地界定为非右束支阻滞导致的QRS时限延长。
此外,房颤节律患者和起搏依赖患者仍然是CRT的Ⅱ类推荐,只不过是将NYHA心功能Ⅲ级的房颤患者更新为NYHA心功能Ⅱ~Ⅲ级的房颤患者,亦拓宽至轻度心功能不全者。
参考文献
[1] Stevenson WG, Hernandez AF, Carson PE, et al. Indications
for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2011 update from the
Heart Failure Society of America Guideline Committee[J]. J
Card Fail, 2012, 18(2):94-106.
收稿日期:20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