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闻传播媒介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教学课件
新闻学导论
![新闻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7830de886bd97f192279e9c8.png)
<<新闻学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新闻学导论2,课程类别:必修3,适用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专业4,课程地位:专业课5,总学时:54学时6,总学分:4学分7,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目标新闻学概论是一门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课程,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较多,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新闻学的概念和理论,为新闻学勾勒出学科框架,同时区别新闻传播和广告传播,为以后广告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此课程的框架和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对新闻学这一学科有基本的概念.第一节学习和研究新闻学的意义此节主要内容:新闻学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新闻学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了解新闻学对作好新闻工作的意义。
第二节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此节的主要内容:西方新闻学和中国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新闻(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同时区别与新闻相关的概念。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和本源此节主要内容:新闻起源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闻的本源。
第二节.新闻定义、本质和特征此节主要内容:新闻的定义、本质和特征。
第三节新闻与信息、宣传和舆论此节主要内容:新闻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三章新闻传播(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结合新闻的基本概念进一步掌握新闻传播的三大要素和新闻传播的过程。
此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有基本的传播学知识。
第一节新闻传播者此节主要内容: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征;新闻传播者的权利和义务;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素质。
第二节新闻传播媒介此节主要内容:传媒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四大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的特点。
第三节新闻接受者此节主要内容:受众的定义与特征;受众的分类;受众的心理和新闻传播。
第四节新闻传播的过程此节主要内容:新闻选择及其标准;新闻价值;新闻政策;新闻年传播过程及其特点。
第四章新闻传播事业(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通过课堂教学和讨论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事业的基本概念,并能区别新闻和新闻传播事业,同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中外新闻传播业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有所了解。
媒介与传播研究与实践培训ppt课程
![媒介与传播研究与实践培训ppt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a52de4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3.png)
1. 选择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作为研究对象。
2. 收集资料:收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案例相关的资料 和信息。
3. 分析案例: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 理、归纳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4.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将分析结果以 书面形式呈现,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理论框架构建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定义:理论框架构建是指通过分析和整合已有理论,构建 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用于指导实践和研究。
4. 完善理论框架:根据实践和研究结果不断完善理论框 架,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需求。
03
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
内容生产原则与方法
01
02
03
04
真实性原则
确保内容真实可靠,不误导受 众。
原创性原则
鼓励原创内容,提高媒介竞争 力。
多样性原则
提供多种形式和风格的内容, 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互动性原则
营销策略
社交媒体成为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 部分,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 产品推广、促销和客户关系管理。
社交媒体应用案例分析
微博营销
企业可以利用微博进行产品推广 和品牌宣传,通过与用户互动、 发布有价值的内容等方式提高用
户黏性和忠诚度。
微信运营
企业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 发布有价值的内容、提供客户服 务等方式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
掌握信息检索技巧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数据库等 工具,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 息。
接受专业培训
参加专业培训课程,系统学习 媒介素养相关知识,提高自己 的媒介素养水平。
06
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方案
项目目标设定和需求分析
明确项目目标
在项目开始前,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包括要解决的问题、 要达到的效果等。
中国新闻传播史培训讲座演示课件(ppt39张)
![中国新闻传播史培训讲座演示课件(ppt39张)](https://img.taocdn.com/s3/m/1d8c743d4afe04a1b171de97.png)
❖ 2.帮助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参考历史上各种新闻 传播媒介的工作经验。
❖ 3.帮助我们更好地向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学习。 ❖ 4.帮助我们丰富有关新闻事业的历史知识。
6
❖ “新闻传播史有什么用?”
❖ “古为今用”,以史为鉴
隐含的历史哲学:
如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范长江《中国的 西北角》、黄远生、邵飘萍
"新闻者,史之流裔耳"(蔡元培) "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李大钊)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历史是新闻的定稿"(董桥)
12
从古代优秀的历史学家身上,至少可汲取 两点有益的内容:一是秉笔直书无所忌惮 的勇气,二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文笔—— 特别是那种讲故事的才能。
刘知几提出"才,学,识"(《旧唐书·刘子玄传》)。 章学诚说:“才,识,学,德四者中,以史德为
要。”(《文史通议》)。
13
三、新闻史是新闻事业演变的历史
从大的方面讲,新闻史属于文化史,同时 又是通史的一部分;就内容而言,它包括 四大媒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包括有关新 闻的演变的历史。
中国关于新闻史这门学科的研究建设始于 19世纪后期,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 一门显学。
15
邸报起源于何时?
关于邸报的起源,迄今有三种代表性 的观点:
一是汉代说,以戈公振先生为代表。 二是宋代说,以朱传誉先生为代表。 三是唐代说,以方汉奇先生为代表。 ❖我们持方汉奇的观点,采用唐代说。
16
新闻史学者——方汉奇
17
❖ 我国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开 始出现朝廷官报,从那时起至今有1200多年 的历史,从主流媒体(即报纸)发展的情况 看,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传播学导论1-5
![传播学导论1-5](https://img.taocdn.com/s3/m/548e8ec1aa00b52acfc7ca42.png)
“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 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 W•施拉姆
“最后7分钟”理论:
第三章 传播及传播学的简史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
1小时=41666.67年 1秒钟=11.57年
传扬、流传:《盐铁论· 非鞅》:“功如丘山,名~后世。”
第一章 认识传播
二、“传播”
5 播:
撒种、下种:《汉书· 艺文志》“~百谷,劝耕桑,以是衣食。” 分布:《论衡· 异虚》“河源出于昆仑,其流~于九河。”
传布、传扬:《袁绍传》:“将军弱冠登朝,~名海内。”
《象形文字》1984年
第一章 认识传播
《Introducing Communication Ther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 Richard West & Lymn.H.Turner
第二章 传播及传播学的定义
三、我们的使用的定义
2 定义要素:
传播就是个体使用象征符号,确定和解释环境意义的社会过程。 个体:传播者,个人或传播组织。 象征符号:强制性的标签或对现象的表征。 ①语言与非语言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
入中文语言系统。
1983年原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组织编写《传播学(简介)》,明 确使用 “传播学”界定该学科。
新闻传播学类传播学专业综合概述课件
![新闻传播学类传播学专业综合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b27bf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4.png)
传播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传播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就业前景广阔。
研究领域
传播理论:研究传播现象、传播过程、传播效果等基本理论
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效果、传播影响、传播价值等评估方法
传播方法:研究传播手段、传播技巧、传播策略等实践方法
02
硕士:两年制,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03
博士:三年制,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04
课程设置:传播学原理、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学史、传播学理论、传播学应用等
知识结构
2
1
传播学基础理论:传播学原理、传播模式、传播效果等
传播学发展趋势: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传播学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等
传播学应用领域: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公共关系等
05
企事业单位:宣传、品牌、市场等
06
政府机构:宣传、舆情监测、政策研究等
职业发展
媒体行业:记者、编辑、主持人等
广告行业: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执行等
02
公关行业:公关策划、公关执行、公关传播等
互联网行业:新媒体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等
教育行业:新闻传播学教师、研究学者等
05
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员等
传播创新:研究传播创新、传播变革、传播发展等前沿领域
发展趋势
数字化、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学专业将更加注重数字化、智能化的研究和应用。
01
实践性增强:新闻传播学专业将更加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03
跨学科融合:新闻传播学专业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将更加深入,如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cfe14037960590c69fc37652.png)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绪论1.传播和新闻传播学拉斯维尔公式明确地指出了传播研究的五个方面,即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这五种研究,也是理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核心作为应用科学。
先有术后有学。
传播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勃兴于50年代。
一般认为,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传播行为、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从学科体系看,新闻传播学应是传播学的一部分,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行为、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可细分为理论、应用和历史三个分支,即理论新闻传播学、应用新闻传播学、历史新闻传播学。
2.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第一,理论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其对社会实践的作用,主要是指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按照这些规律能动地从事新闻传播活动。
以学事术,是学习和研究理论新闻传播学的首要目的。
第二,学习和研究理论新闻传播学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新闻实践经验总结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水准。
理论新闻传播学是新闻传播从应用走向科学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的突飞猛进,要求新闻传播科学无论在应用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有一个根本性的突破,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加强对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学习。
第三,理论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基础性理论为特色的骨干课程,是应用课程和历史课程的先修课。
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应用部分和历史部分来说,新闻传播学的理论部分可以说是其认识工具和入门途径。
3.如何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第一,要认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观察与分析错综复杂的传播现象与传播社会关系。
第二,要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资产阶级报刊活动家的业务经验,重视和吸收其中反映新闻传播规律的学说与经验,为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服务,为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所用。
第三,要敢于和善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和学习方法,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和新闻传播学术讨论中学习和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导论 绪论 ppt
![新闻学导论 绪论 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30f0a6cfc789eb172dc8b8.png)
3
-
一、新闻活动类别
(一)自发的新闻活动 (二)新闻机构从事的新闻活动
4
-
(一)自发的新闻活动
·由于历史的局限,新闻活动在很长时 间内,一般只是分散地,非专业地,无 一定组织形式地自发进行的。
·这种状况的存在和延续,一是社会物 质和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的 缘故,二是由于政治思想上的封闭禁锢 状态而缺乏强烈的传播意识,只能算是 一种“自在传播”行为
28
-
第五节 新闻传播的渠道
29
-
亲身传播
·是个人对个人的传播。主要包括:文字
传播、体态语传播、信号传播
·方式:言语传播、文字传播、体态语言
传播。
·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 向传播,好处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
动快。不足之处是:传播面窄,速度慢,
保真度差。(谣言)
30
-
大众传播
·中国习惯上只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种, 西方还包括杂志、书籍、电影、网络
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从此,新闻活动
以职业化、大众化的形式进入人类精神
文明的殿堂,成为社会结构中所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大众传播机关,社会
舆论机关,阶级政党的宣传机关,并日
益显示出自己的巨大影响力
7
-
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生存需求激发新闻传播行为 ·新闻传播,指人际间、群体内以及社
5
-
(二)新闻机构从事的新闻活动
·由新闻机构所进行的传播活动,是有 组织的、专业化的,面向社会不特定大 众的。
·它一方面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有效地
延伸了人们的视听器官;同时传播者具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https://img.taocdn.com/s3/m/8bbf628f680203d8ce2f245a.png)
绪论拉斯韦尔公式“五W”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一.传播和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二.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以学事术,指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能动地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提高新闻实践经验总结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水平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基础性理论为特色的骨干课程,是应用课程和历史课程的先修课三.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1.一般方法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观察与分析错综复杂的传播现象与传播社会关系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资产阶级报刊活动家的业务经验,为我所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和方法,在新闻传播活动和学术讨论中掌握新闻传播规律2.特殊方法科学抽象和理论思维定性和定量方法规范新闻传播质量新闻—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考察第一章新闻传播行为“延伸的人体”第一节行为和新闻传播一.动机和行为需要——动机——行为——目的动机性行为特点动因目标形成动机内在条件(需要、欲望)感到缺乏期待满足客观条件(诱因、刺激)勒温-人类行为行为公式B=f(P*E)行为=函数(人*环境)二.生存需要和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新闻传播行为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这种活动直接产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第二节理论新闻传播学对新闻起源的认识新闻传播起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它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求和共同兴趣为目的一.关于“新闻欲”任白涛-新闻及其承载物的产生,是由于人的社会需求二.关于“群居说”和“好奇说”非本质原因第三节新闻传播的特点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1.陈述事实最重要特征五要素:新闻写作学五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新闻六要素——如何H2.具有新意新近发生新鲜事实常报常新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3.报道及时第一时间内报道普通事实——质变——新闻事实——量变——普通事实反对“唯速主义”的前提下,抢新闻4.公开传播循公开渠道向全社会作无定向的传递二.新闻的定义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第二章新闻传播者,新闻信息的推动力、传播活动的守门人第一节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一.社会角色角色|戏剧用词——20世纪2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引入社会心理学个体社会角色社会化:个体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知识和技能,并在某种程度上被引导着去适应他所在社会或群体的规范,从而使自己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f33563f78a6529647d5375.png)
传播学概论
.
1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米德(1863-1931) 芝加哥学派的二号领袖人物,社会心理学的互动理论的创
始人之一。 主要影响在课堂教学。 提出主我和客我理论,以及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和
社会自我理论。 后人整理出版《精神、社会与自我》
19
Hale Waihona Puke ●李普曼(1889-1962) 美国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
《自由与新闻》、《舆论》 较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分析。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确立唯物史观的第一部著 作),马恩把 交往作为与生产力与分工同等重要的范畴看待。
物质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
精神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活动。
精神交往理论是马恩的传播观。
与行为主义传播学区别:行为主义传播学,基本上以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
的开始。 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技术。 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威纳出版《控制论》,几乎同时,贝尔实验
室的香农提出他的《信息论》。 1、香农(1916-)的信息论与传播学 美国传播学家坎贝尔指出,信息论是 一位工程师的发明。这位工程师就是香农。 1948年,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学刊》 系统提出信息论观点。 香农认为何谓信息: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内在的属性或规律,这些属 性和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或能量的型式表现出来 信息具有帮助我们消除对事物的不确定性的功能,并影响着我们选择 或不选择某种行为的概率。(264)
新闻学导论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PPT
![新闻学导论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dae62bfc4ffe473368abe0.png)
3、决定媒介的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 作方式。如对新闻价值的认识。
二、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媒介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属于信息系统, 这是媒介系统在总系统中基本定位。其 主要资源是信息,主要功能是收集,处 理和传播信息。
媒介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1、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资源
此为其基本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环节: ①收集信息 基本要旨是全面、准确 ②制作信息 加工,处理,生产出信息制成品,供 媒介传播使用,信息的制作集中体现了媒介主持者 和从业者的主观意图。其要旨是真实和客观。 ③发布信息 前两步是生产环节,此为流通环节, 其要旨是迅速和有效
舆论监督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经济源自一、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
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及经济发展水平,文 化传统是决定大众传媒的体制、规模和运 作方式的三个决定因素;而其中经济是最 活跃也最具活力的因素。
1、经济体制影响着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 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的媒介基本只发挥单一 的宣传功能;90年代初,“传播信息是大众 传媒的第一功能”达成共识。 2、经济体制决定着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 以传者为中心 以受者为中心
媒介是促进现代化的必要工具之一。 媒介系统既维持现有社会秩序,也促成社 会变迁。媒介既有保守的一面,有时也体 现出革命性。
3、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社会总目标是由不同层面的目标集合而成的, 包括:个人目标,群体目标,组织目标社会 其他系统的目标等等。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三种主要目标是:理解 (自身与社会),确定(行动及互动)方向, 并获得娱乐(单独和社交)
大众传媒的大众化特征,使它成为社会整合 的最佳工具之一。它能最有效地进行政府与 民众之间的沟通。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整合作用表现在: ⑴ 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 ⑵ 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
绪论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教学课件
![绪论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c437f179563c1ec4da717e.png)
三、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
学习和研究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 大致有两类。理论新闻传播学是应用性社 会科学,所以研究应用文科的方法,在这 里大体上都适用。作为以新闻传播现象和 新闻传播事业为特定研究对象的新闻传播 学科,还应有相应的视角与方法。
思考题
1.理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及定义。 2.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 3.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绪论
一、传播和新闻传播学
实际上,拉斯韦尔公式明确地指出了 传播研究的五个方面,即控制研究、内容 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二பைடு நூலகம்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
为什么要研究理论新闻传播学?理论新 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的科 学,其对社会实践的作用,自然主要是指 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按照这些规律 能动地从事新闻传播活动。以“学〞事 “术〞,是学习和研究理论新闻传播学的 首要目的。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课件-第六章-俄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课件-第六章-俄国新闻传播史](https://img.taocdn.com/s3/m/0e18ac2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7.png)
1918年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属的新 闻局合并,命名为俄罗斯通讯社,简称 罗斯塔。
1925年7月10日改名塔斯社。
总社设在莫斯科。
塔斯社网站首页
对外用俄、英、法、西班牙、葡萄牙、 德、意、阿拉伯8 种文字发稿,向115 个 国家和地区的新闻机构或商务代表处提供 新闻或经济信息。
1855—1868年,赫尔岑在国外同奥加辽夫合办文艺和 政治丛刊《北极星》;
1857年,赫尔岑创办《钟声报》连续出版10年,其间 猛烈抨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
赫尔岑
二、农奴制废除后沙俄的新闻传 播业
(一)俄国新闻传播业的迅猛发展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在解放农奴 的前后,沙皇放宽了报刊不得讨论政治的限制。
18世纪末,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 为维护统治,开始对民办报刊实行压制,传播民主主 义思想的报刊全部被查封。
1796年,沙俄正式建立书报检查制度。
此后,历代沙皇对报刊出版的控制程度常常依个性时 而松时而紧,这成为沙皇统治时期俄国新闻政策的特点。
亚历山大一世在位(1801—1825年)初期,放松了对 新闻出版的管制,民营报刊数量有所增加。
到1940年,报纸增加到8 806种,这是苏联历史上报纸 种数最多的年份,总发行量3 840万份。
1925年7月10日,根据苏联部长会议的决定,在原罗斯 塔社基础上,成立了塔斯社(ТАСС)。至1941年 苏德战争爆发前,塔斯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通讯社之 一。
塔斯社 前苏联国家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
1882年,颁布了《暂时出版条例》,规定报纸 受三次警告即令其停刊。
在严厉的控制下,民主主义报刊大多被取缔, 一批标榜不问政治的大众化报刊和黄色报刊应运 而生。
2023媒体传播与新闻报道ppt通用教案
![2023媒体传播与新闻报道ppt通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14f4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8.png)
媒体传播与新闻 报道的基本概念、 原则和特点
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关案例进行说 明
巩固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如何运用 媒体传播进行有效的新闻报道。
● 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内容:以实际案例为背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如何运用媒体传播进行有效的新闻报道。
PPT演示:通过PPT展示教学内容,包括媒体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基本概念、特点、原则等。 视频资料: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媒体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实际应用和案 例。 教学案例: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媒体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实践操作和技巧。
教学过程
第六章
导入: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媒体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作业内容:分析媒体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 响。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媒体传播与新闻报道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业目的:通过撰写短文,加深对媒体传播与新闻报道关系的理解,提高对现 实生活中的媒体传播与新闻报道的认识。
作业提交方式:将完成的短文以电子版形式提交给老师或指定邮箱。
媒体传播与新闻报 道ppt教案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教学目标 03 教学内容 04 教学重点与难点 05 教学方法与手段
06 教学过程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教学目标
第二章
知识目标
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了解媒体传播的渠道和方式。 理解新闻报道在媒体传播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讲解:教师通 过讲解传授知 识,使学生了 解媒体传播与 新闻报道的基 本概念和理论。
讲传播媒介
![讲传播媒介](https://img.taocdn.com/s3/m/421f379114791711cc791791.png)
4/15/2020
35
观点二 媒介,人体的延伸。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不外乎是人的感觉 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
弓箭是手臂的延伸 轮子是腿脚的延伸 衣服是皮肤的延伸 口语是思想的延伸 文字是口语的延伸 拼音文字是视觉的延伸 电子媒介是大脑的延伸 网络是大脑的延伸 如此等等。
4/15/2020
36
任何媒介的发展都是对扩展人的 感官或感觉的延伸,媒介和社会发展 的同时也伴随着人的感官能力由“统 合”--“分化”-- “再统合”的历史。
4/15/2020
13
广播在面对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的 冲击下,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自己 的优势以扬长避短?
4/15/2020
14
1 发挥自己听觉传播的特点,发挥 快速及时向听众播报最新信息的优 势
2 发挥自己收听便捷的特点,缩小 收听工具、将收听工具和移动工具 相结合
4/15/2020
15
第三节 技术与媒介
4/15/2020
21
先看一个故事
子贡在南方的楚国游历,返回时在晋国的路上,经 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准备种菜,挖了一条地道通 向井,抱着(一个)坛子取水浇灌(菜地),但是 (看得出明显)花费的力气很多而成果少。 子贡 (就对他)说:“(现)有机械用来灌溉, 一天可以浇灌一百块菜地,花费的力气很小而成果 大,您不愿意用吗?”
4/15/2020
7
第二节 传播媒介的本体特征
4/15/2020
8
认识大众媒介的角度(胡正荣)
媒介的传播手段 媒介的时效性 媒介的持久性 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
4/15/2020
9
传播 手段 时效性 持久性
受众参与媒 介的程度
报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
从系统论看,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 系和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重复现象谓之功 能。而从日常社会生活看,功能也即效能, 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大众 传播媒介的功能,一般指它的社会功能, 即大众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产生 的作用。
二、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
二、新闻文化
新闻文化是社会总体文化大系统中的 一个亚种,亚系统。它既是媒介文化的内 涵,又是媒介文化的外延。
思考题
1.传播媒介的划分。 2.传播媒介和新闻传播媒介的衍进。 3.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的特点。 4.新媒介的特点。 5.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 6.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7.新闻文化的特点。
第六章 新闻传播媒介
新闻传播媒介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 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中介,是信息的物质载 体。没有媒介,社会交往和对信息的共享 就中断了。新闻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最 重要的纽带和“生命链”。
第二节 新闻传播媒介
一、传统新闻传播媒介
新闻传播媒介,指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 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中介物,是新闻信息 的物质载体。新闻传播媒介是传播媒介的一 种,但两者又有区别,新闻传播媒介以报道 与评述事实的信息为内容与使命,而一般的 传播媒介则是一切讯息符号的载体。
(一)网络传媒
以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 “第四媒体” 网络传媒发展迅速。
(二)新型广播电视
数字音频广播(DAB)作为广播媒介 的第三代,正在迅猛发展。这种广播频道 多,抗干扰能力强,可提供CD级高质量立 体声广播。
(三)综合媒体
通过国际高速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并由 个人光电脑收传的新型传媒,被人们称为综 合媒体,也叫“大媒体”。这种综合媒体, 将为人们提供可视电话、互动电视、图文声 全功能信息服务、自选电影、远距离教学、 医疗、会议、购物、金融等综合性服务。
(一)报纸与期刊
现代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 为主、面向广大群众并连续发行的印刷媒 介。
(二)广播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 的新闻媒介。
(三)电视
电视是运用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 的一种新闻传媒。它的出现,晚于报刊和 广播。
二、新世纪新闻传播媒介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由于新技术革命 的展开和人类对新闻传播新要求的推动, 陆续出现了一批新的新闻传播媒介。
新闻传播媒介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部 分,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新闻传播媒介 大多具有。前面提到的拉斯韦尔、赖特、 施拉姆等学者论述的大众传播媒介功能, 其实大部分是针对当时的报纸和杂志的功 能而言的。
第四节 媒介文化和新闻文化
一、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指在文化大系统(社会文 化总体)中,以媒介为影响人的主要方式 而构成的社会亚文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