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本样式典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讲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1)原始阶段采用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

出现播种工具楼车、耦犁、一牛挽犁。

(4)唐代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

附:铁犁牛耕方式推广的影响:提高农产品亩产量,是农业动力的革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飞跃性提高。

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经济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产生、发展。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P6(1)商周:井田制,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3)战国以后: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土地较少(4)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附一:战国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土地制度:第1页共6页①国家土地所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君主土地私有制附二:土地兼并问题P6(1)产生原因:①官僚地主依靠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②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③农民因天灾人祸被迫卖地逃亡④国家不抑兼并的政策⑤(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可以买卖(2)危害:①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②使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③使国家赋税减少和劳役征发困难,国力削弱④社会资金流向土地和农民的贫困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解决方案:①开明政治家:改革田制,缓和兼并②民众暴动:提出均田口号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战国以后):(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

(2)以跳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第2页共6页(3)主导的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4)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

4.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1)主要经营方式:①家庭手工业特点: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产品和原料自给自足P10②田庄手工业特点:在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中进行,也是自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P10③官营手工业特点:盐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官办,政府垄断;皇家工场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制作工艺水平高,但生产不计成本,使国家财政支出大等P11④私营手工业特点: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1.起源早,以农手为基础,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 占主导地位。 2.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商业活动受官府控制,逐步突 破时空限制,官营、专卖长期存在。 3.城市商业不断繁荣,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边境、 对外贸易繁荣。 4.货币丰富:由物物交换到金属货币,北宋:最早的纸币。 明代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聚。 5.商人组织:由官商到私商,明清现以地域为纽带的大 商帮。但商人的社会地位始终低下。 6.场所变化:城市到农村;先定时空后打破
二牛二人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一牛一人
犁的改进 直犁到曲辕犁








犁评“进之则箭下, 入地也深;退之则 箭上,入地也浅”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1)制作材料:
骨、木、石
青铜、铁
(2)制作方法:
打制、磨制
金属冶炼、铸造
(3)使用的动力:
人力
畜力
自然力(风力、水力)
(4)农具种类:
东汉技术趋于成熟
青瓷熊形灯
白瓷公道杯
唐 南 青 北 白
白瓷凤首瓶
越窑青瓷莲花碗
宋代: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名窑不断涌现
元代景德镇,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器)
【元】青花鱼藻凸花牡丹大盘 【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瓶
明洪武——景德 镇窑釉里红四季 花卉纹瓜棱罐
明宣德——青花瓷器
清康熙珊瑚红珐琅彩 莲纹碗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的个体农业经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为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而生产的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
4.流通领域的变化: 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 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 5.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以亲缘关系为纽带发展为以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如明清时 期的晋商和徽商等商帮出现。 6.商人地位的变化: 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 念始终没有被打破。
同此 时消 并彼 存长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一个新因素 两大象征
三种经营形态 三大行业
四大特征
资本主义萌芽
丝绸、瓷器
官营、民营、家庭
冶金业、制瓷业、纺织业 (1)规模较大,分工细密; (2)技术先进;工艺精湛; (3)素称发达,世界领先; (4)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及特点
四、“重农抑商”与“海禁”
禁海闭关政策的表现及影响
只限广州一地开发
海禁: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闭关: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影响:1、海禁政策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 2、海禁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
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3、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的入侵。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城市: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唐都城长安
宋都城汴京
探究:比较唐、宋的城市格局,哪个城市的人们生活更方便?为什么?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
城市的发展
宋代以前(周至唐代)
坊市制 时间:有时间限制 地点:县治以上的城市才有
在城中特定位置
管理:受官府严格控制 城市职能:政治中心、

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c
12
学什么
考什么
角度1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小农经济的特点
史料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 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 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勤苦如此, 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
1
学什么
考什么
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2
理线索——归纳主要特征
线索1 小农经济的发展 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 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 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小农经济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 经济基础。 线索2 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土 地国有制(井田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 形态。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耕作技 术不断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概括归纳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案 ①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②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 ③封闭性:个体之间很少有交往和合作。 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⑤落13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学满什么足的社会心考什理么 状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补充价值: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进步。
8
学什么
考什么
重要概念——田庄经济 田庄是以大土地所有制(地主、领主或贵族掌握大量土地)为基础,以超经济人身 强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方式,有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以自给自足为 目的的封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占有大量的土地、山林川泽,控制着众多的 依附人口(佃客),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实体。在国家强盛时期,田庄是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在国家控制无力的情况下,田庄又会成为割据 势力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支柱,表现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 补充价值:田庄作为西汉末年出现的一种新的土地占有形式,在汉代经济结构和 社会结构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5)重农抑商、扬本抑末的经济思 想。——经济思想 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历 程 原始农业的形成 农业的独立发展,自 (原始社会) 称体系(奴隶社会)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封建社会) (二)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情况
1.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 步(从茹毛饮血到精耕细作): (1)生产工具(整体)——从石器 时代到铁器时代: 青铜器在古代中国的农业中没有发 挥什么作用。 铁器在春秋时期的农业中开始使用, 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到汉代时,基本 普及。 (2)土地耕作方式——从“刀耕火 种”到“以牛田”(铁犁牛耕)
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外贸管理(管理和控制)、外贸形 式、范围和路线、外贸港口、外贸物品、 外贸影响(政治影响和经济影响); 五、近代前夜中国经济的危机 (一)从国内来看,经济新因素异 常脆弱 1.质和量都很低; 2.经济环境更恶劣:对经济的限制 丝毫也没有减轻(先进没有转化为优势 和强势);奢靡之风盛行;自大思想不
商业打破官府控制局面(春秋战国时期)
商业的艰难发展时期(秦汉至隋唐)
商业的迅速发展时期(隋唐) 商业的空前繁荣时期(宋元)
城镇商业的繁荣时期(明清) (2)“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徽商、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海上盗船动盈百,东南西北候过客 晋商、闽商、宁绍商人;古代旅途的盗 ——黄培芳(清) 劫为患十分普遍; ——王安石(北宋) 2.“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两突破:地域
4.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1)从土地公有到封建土地私有制: 井田制;公田和私田;井田制的崩溃 (从社会变动带来的后果到改革的推动: 春秋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管仲改革和战国 秦国的商鞅变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 成(国有土地、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 土地所有制、自耕农私有土地); (2)封建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贫者无立锥之地”、为什么要抑制? 典型代表、结果和原因;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有哪些?店铺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发达的古代农业(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粟、水稻。

2、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3、商周:少量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4、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5、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6、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三人后发展成二牛一人,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犁评,标志我国传统歩犁的基本定型,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2、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

西域的坎儿井(2)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人力)唐朝时的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农具、技术和水利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以家庭(生产单位)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生产领域)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生产目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1、耕作方式: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①商周,土地国有集体耕作。

井田制②春秋战国,个体耕作。

2、形成:(1)条件: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使劳动者有可能独立进行生产活动;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劳动者获得一定的土地。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讲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讲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学易精品课教学设计.小农经济呢,占据主导,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图示“主导地位”就其概念,我们需要明确两点:1. 小农经济的概念小农经济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讲到“就其概念”时呈现板书一,它是分散的,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不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图片表示“自己消费”二,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从这一点上,它区别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

图片表示“家庭”可以说,小农经济一定是自然经济,但自然经济不一定是小农经济。

图示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关系,如:那这种小农经济是不是自古就有,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2. 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呈现板书.这是商周时期人们集体耕作的场景。

这时的生产工具,木耒、骨耜,都非常简陋。

【全屏】“商周集体耕作”场景。

放大场景中的农具,并加以注释。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这时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可能。

这是小农经济形成的第一个条件。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出现,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全屏】场景切换到“春秋牛耕”场景,突出“铁农具”和“牛耕”,加注释。

【中景】呈现板书那么第二个条件就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奴隶主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耕种。

这样拥有土地的奴隶主成为新兴地主,租种土地的奴隶成为农民,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中景】呈现板书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朱陈村》,描绘了唐代农村的生活景象。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全屏】徐徐展开画卷:“唐代农村的生活景象”在画卷上呈现诗歌3. 小农经济的特点...制度和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著
作:《河渠书》《沟洫志》
5、灌溉工具:立井水车、高转筒车、水转翻车、风力水车(时地)
隋唐五代 北方 立井水车
隋唐五代 南方
高转筒车
宋代
水转翻车
水力为动力
清代
风力水车
风力为动力
【思考】根据上述归类,请你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的基本特点 1、从农业的耕作方式来看:铁犁牛耕; 2、从土地所有制来看: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土地制度 中占主导地位 3、从农业的经营方式来看: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②农民起义
思考:为什么封建国家通过改革来抑制土地兼并并 都未能成功?
封建土地私有制 4、根源:
封建土地私有制
土地兼并
改革田制
无法触动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 改革失败
二、影响农业的因素
(一)生产技术和工具的革新
(二)农业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三)土地制度
(四)土地兼并
井渠
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往往延伸二三十公里, 沿渠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 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用于灌溉
二、影响农业的因素
(一)生产技术土地制度
(四)土地兼并 (五)水利建设
1、治理黄河:大禹治水、王景治黄河 2、水利工程:李冰的都江堰、郑国的郑国渠 3、水利技术:如“井渠法”(又叫“坎儿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中国古代经济
一、农业 二、手工业 三、商业 四、古代的经济政策
相互关系: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手工业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具有反作用
一 古代农业
“农业”的相关概念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 含义: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 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精耕细作; ③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 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 积极性:
①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一定的土地、农 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②经营规模很小,有利于耕作技术的提高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中 国 农 业 的 始 祖 神 农 氏 —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这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已经 炭化了的稻谷。它说明河姆渡 人已经学会种植水稻;我国是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半坡遗址出土的窑穴和陶罐 中发现了大量炭化了的粟和 菜籽。它说明,我国是世界 上最早发展农业和最早种植 粟的国家之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 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基本结构:以农业为主,以手工业、 商业为辅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小农经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结合的自然经济)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必考内容:
从刀耕火种到铁器牛耕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小农经济的含义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劳 动 者 起主导作用
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 要标志, 是划分经济发 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生产力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 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产品分配方式。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 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及特点单元总结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及特点单元总结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及特点单元总结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

农业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础,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人力和土地资源。

手工业是农业经济的补充和延伸,商业则是连接各地区经济的纽带。

以下是对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及特点的单元总结:一、农业经济:1.普遍采用农业耕作:古代中国主要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大部分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

耕作方式普遍采用水稻种植、农民十分依赖于农业生产。

2.集体土地所有制:在古代中国,土地通常是集体所有制,有赋税制度,地主和农民按比例分取农田产出,并向国家交纳赋税。

3.农业工具改良:古代中国逐渐发展出一系列农具和农业技术,诸如铁制农具和水利工程的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二、手工业经济:1.经济分工:手工业经济主要是家庭工业,城市多以手工业为主。

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家庭工业者分工明确,通过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2.制作精细长久:古代中国手工业生产讲究制作精细和耐久,如丝织业、造纸业等,产品多出口商品,制作精良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3.特种手工业的独立性:古代中国还有各种特种手工业,如瓷器、织锦、制陶等,这些手工业都有独立的特殊工艺和传统。

三、商业经济:1.内河和海洋贸易:古代中国商业经济主要分为内河和海洋贸易,内河贸易主要以黄河、长江等内河为交通枢纽,海洋贸易则以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2.运输与市场:商业经济发展需要运输和市场,古代中国通过水路运输和驼队运输发展贸易,同时也出现了集市和商业中心。

3.闪族商人及乡村商业:古代中国商人多为闪族人,他们特点是移居他乡,为商业目的经商和定居,发展了乡村商业。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包括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

农业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础,手工业经济起到补充和延伸的作用,商业经济则是连接各地区经济的纽带。

农业经济主要以农业耕作为主,采用集体土地所有制;手工业经济则是家庭工业和城市手工业为主,注重精细制作和制作耐久;商业经济主要由内河贸易和海洋贸易组成,涉及运输和市场,商人多为闪族人。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

评 价

积极:生活较稳定,有生产积
极性
●局限:小农经济十分脆弱(阶 级剥削 自然灾害 土地兼并)
探究2
探究3
探究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关系
课堂小结
刀耕火种
发 达 的 古 代 农 业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耕作技术进步
灌溉水平提高 含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特点 地位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说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含义:一家一户为单位的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探究1
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犁壁
犁评
犁箭
犁铲
隋唐时的曲辕犁
优点何在 ?
思 考 : 翻 车 和 筒 车 有 何 异 同 ?
筒车 高转筒车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总结: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 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这一变 化过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原始农业出现 刀耕火种
“耜耕”或“石器锄耕”
出现青铜农具, 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 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 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你知道“神农”的传说吗?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 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 教民劳作 ”。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第2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之小船创作知识点一小农经济的形成1.时间:战国时期。

2.条件:铁犁牛耕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3.特点(1)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3)生产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产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评价(1)地位: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2)积极性①自耕农和佃农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②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精耕细作的方向发展。

(3)局限性:个体小农的经济力量比较薄弱,很难扩大生产规模。

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指的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基本单位的个体农业经济。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中国古代农业的演变精耕细作(1)含义: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2)基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3)目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

(4)作用: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知识点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1.成就(1)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2)设法提高复种指数①表现:实行间作或套种,轮作复种。

②作用: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3)采用多种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创造出许多比较科学的育种方法,主要有穗选法和株选法等。

(5)认识到掌握农时的重要性,注意巧用农时,不违农时。

2.影响(1)由于集约经营,精耕细作,中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和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2)发达的农业生产,奠定了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深厚根基。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能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史料一历史上曾有几百年时间,中国在许多方面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领先,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它的犁。

——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解读] 最后一个分句是史料一的主旨。

[思考] 根据史料一,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两个部分。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起到了农业经济的补充作用。

古代中国手工业主要包括纺织业、制陶业、铁器业等。

纺织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以家庭手工纺纱织布为主,后来逐渐形成专业化的手工织布业。

制陶业则是以瓷器制作为主,瓷器成为中国独特的工艺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古代中国铁器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铁器制造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工具和武器的提高,推动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首先是以农业为主导,农业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需要耕地、劳动力和天候等要素,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制于人力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限制,还受到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是地租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地租制度的存在使得地主阶级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经济财富,并形成了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地租的征收使农民负担沉重,为地主和贵族阶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手工业和商业为辅助,官僚经济对整个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样的经济结构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的特点,也为后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思考:应从哪些方面概括农业发展的表现?
1、生产工具的改进与革新
2、生产技术进步(耕作技术、灌溉技术、收割技 术)
3、农作物品种丰富与否 4、农业收成好坏,政府税收增加与否 5、土地资源开垦与否(如江南农业发展)
6、生产关系变革(如土地私有制确立、实行均田 制等。)
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 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 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 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 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 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萌芽标志: 手工工场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萌芽的原因: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萌芽的特点: 江南个别生产部门,稀疏微弱;自然经 济仍占主导。 萌芽的影响: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但未能引起 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多大变化,未 促成社会的转型。
考点3、商业的发展
历朝商业发展特征 朝代 概况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
牛耕技术。 (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 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 济)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与家庭手工 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考点2、手工业的发展
类别 内容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家庭为单位 经营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考点与课程标准对照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
1、农业的主要耕 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 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 特点。
2、手工业的发展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 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 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及结构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及结构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及构造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水利兴修推动经济开展。

铁犁牛耕,精耕细作,赋税徭役繁重,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锋利。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水利兴修推动经济开展。

铁犁牛耕,精耕细作,赋税徭役繁重,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锋利。

根本特点〔1〕经济构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消费技术: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进的消费工具、消费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消费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消费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消费的根本形式。

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

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的消费资料、具有一定的消费积极性;经营规模小为精耕细作作出重要奉献。

经济构造古代农业的开展可以春秋战国为线,划为两个大的阶段。

此前,中国处于石制农具阶段,消费力低下,因此,这一时期的消费方式是集体劳作,消费关系也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但随着铁器和牛耕在春秋战国的使用及此后的传播,农业消费力迅速进步,一家一户的劳动成为可能,随之也带来了消费关系的变动,即封建土地私有制确实立。

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人民ppt

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人民ppt

02
精耕细作: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古代中国农民采用精耕细作的方式,通 过提高耕作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03
水利建设:古代中国政府重视水利工程建设,通过兴修水利设施来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如郑国渠、都江堰等。
加强农业生产工具的研发
铁农具的出现
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古代中国农民开始使用铁农具,这大大提高了农业生 产效率。
1 2 3
精耕细作
古代中国的农民采用集约化的精耕细作方式, 通过改善土地肥力和灌溉系统,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
以农为主
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业在国民经 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农民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 。
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以私有制为主,土地可以 买卖和租赁,但国家对土地的控制和管理较为 严格。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生产方式,通过精心选种、轮作、施肥 等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小规模经营为主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家庭或家族是主要的经营单位,规模 较小,但经营灵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进行调整。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男性主导的农业生产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以男性主导,男性主要从事农耕、养殖等劳动强度较大的生产 活动,女性则主要从事纺织、刺绣等手工业活动。
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灌溉技术的进步
古代中国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灵渠等,同时还发明 了桔槔、辘轳等灌溉工具,有效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
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铁器与牛耕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逐渐取代石器成为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而牛耕的出现则极 大地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劳动生产力。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对政治的影响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早,历史悠久 2、各时期发展不平衡 3、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发展艰难 4、对外贸易以朝贡为主 5、城市的商业功能不断增强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内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农业
传统农业:(战国以后) 1、耕作方式:犁耕农业 2、耕作工具:春秋战国 - 西汉 -
铁器牛耕 - 耦犁
东汉 - 隋唐 - 一人一牛犁耕 -
曲辕犁
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
1
以土地私有制于基础,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的个体农业单位,产生 原于春秋战国时期,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 2、民营手工业 3、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1 特点:
1、占主导地位 2、产品精美
2 生产方式:
政府经营,大作坊生产
3 地位:
处于领先地位,明中叶后,开始衰落
民营手工业
1 特点
私人经营,供民间使用,明中叶后,出现资本主义 萌芽
2 生产方式
小作坊生产,明中叶后,开始使用雇佣劳动力
3 地位
从属地位,明中叶后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
1 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农户副业,用于纳税和消费
2 生产方式
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以妇女的纺织为主
3 地位
农户副业,一直存在于经济生活中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表现
1
汉-丝绸-丝绸之路 唐-瓷器-海路并举 宋之后-瓷器-海路为主
原因
2
技术先进 交通发达 根据用户需求生产 贸易频繁
自然经济
2
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基本特征是 自给自足,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易精品课教学设计
讲师姓名:沙品金
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

可以说,小农经济一定是自然经济,但自然经济不一定是小农经济。

图示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关系,如:
那这种小农经济是不是自古就有,
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2. 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呈现板书
这是商周时期人们集体耕作的场景。

这时的生产工具,木耒、骨耜,都非常简陋。

【全屏】
“商周集体耕作”场景。

放大场景中的农具,并加以注释。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
广泛使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这时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可能。

这是小农经济形成的第一个条件。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出现,牛
耕推广,生产力提高;
【全屏】
场景切换到“春秋牛耕”
场景,突出“铁农具”和
“牛耕”,加注释。

【中景】
呈现板书
那么第二个条件就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奴隶
主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耕种。

这样拥有土地的奴隶主成为新兴地主,租种土地的奴隶成为农民,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中景】
呈现板书
西汉政治家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农夫的五口之家,可以劳作的不少于二人,能耕种的土地不少于百亩,收成却不超过百石。

还要遭受水旱灾害,官服又急征暴敛。

农民只好贱卖粮食,借贷交税。

于是就出现了卖田地房屋、卖妻儿来还债的事情。

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的一些局限性:
它规模小,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分散而脆弱,每逢灾荒瘟疫,都面临破产的危险。

材料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
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
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
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
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
者矣。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局限:
●规模小、条件简陋、分散脆弱,
封建剥削沉重,容易破产;
1、展示材料三及晁错的图
片。

2、在材料旁边,逐项呈现
板书“小农经济的局限”。

3、讲到“董永七仙女的幸
福生活也会曲折重重奥!”
时,出现“梦碎”的动画
就这一点来说,董永七仙女的幸福生活也会曲折重重奥!
小农经济始终在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长期存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主要原因。

到了近代,由于它的封闭保守,不利于扩大再生产和交换,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不利于扩大再生产和交换,近代阻碍生产发展。

结语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
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
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
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呈现导图
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农业与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
产的基本模式,对中国两千多年的
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图1(右图)反映的是()


展示习题、答案及解析。

2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