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棣原文、翻译及赏析.doc
诗经带拼音:小雅·鹿鸣之什·常棣原文解释翻译

诗经带拼音:小雅·鹿鸣之什·常棣原文解释翻译xiǎo yǎ · lù míng zhīshí· cháng dì小雅·鹿鸣之什·常棣cháng dì zhīhuā,èfūwěi wěi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fán jīn zhī rén ,mòrú xiōng dì。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sǐsāng zhī wēi ,xiōng dìkǒng huái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yuán xí póu yǐ ,xiōng dìqiú yǐ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jǐlìng zài yuán ,xiōng dìjínàn。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měi yǒu liáng péng ,kuàng yě yǒng tàn 。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xiōng dìxì yú qiáng ,wài yùqíwǔ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měi yǒu liáng péng ,zhēng yěwúróng 。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sàng luàn jì píng ,jì ān qiěníng。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suīyǒu xiōng dì,bùrú yǒu shēng 。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bīn ěr biān dòu ,yǐn jiǔ zhī yù 。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译文和注释赏析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译文和注释赏析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译文棠梨树上花朵朵,花草灼灼放光华。
试看如今世上人,无人相亲如兄弟。
死丧到来ZUI可怕,只有兄弟ZUI关心。
原野堆土埋枯骨,兄弟坟前寻求苦。
鹊鸿飞落原野上,兄弟相救急难中。
虽有亲朋和好友,只会使人长感叹。
兄弟在家要争吵,遇上外侮共抵抗。
虽有亲朋和好友,不会前来相协助。
死丧祸乱平息后,日子安乐又宁静。
虽有亲兄和亲弟,相亲反不如朋友。
摆好碗盏和杯盘,宴饮酒足饭吃饱。
兄弟亲人全团聚,融洽和乐相亲近。
妻子儿女和睦处,就像琴瑟声和谐。
兄弟亲人相团聚,欢快和睦长相守。
你的家庭安排好,妻子儿女乐陶陶。
仔细考虑认真想,道理还真是这样。
注释①常像:棠梨树。
华:花。
②鄂:同“萼”,花草。
韡韡(wei):花色鲜明的样子。
不:岂不。
③威:畏惧。
④孔怀:十分想念。
⑤裒(pou):堆积。
(6)脊令:水鸟名。
(7)况:增加。
永叹:长叹。
(8)阋(xi):争吵。
阋于墙:在家里面争吵。
(9)务:同“侮”,欺侮。
(10)蒸:乃。
戎:协助。
(11)生: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12)傧(bTn):陈设,陈列。
(13)饫(yu):酒足饭饱。
(14)孺:亲近。
(15)翕(xT):聚和。
(16)湛:长久。
(17)孥(nu):儿女。
(18)究:思虑。
图:谋划。
(19)亶(dan):诚然,确实。
赏析如今我们可能已很难体验兄弟亲情了。
这不但是因为独生子女渐多、从无这类实感,也不但是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而且也是因为即使从亲缘关系上说,兄弟之间的亲情,总是不如妻子儿女那么直接而深刻。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译文和注释赏析

【导语】《⼩雅·常棣》是周⼈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
下⾯就和⼀起来关于这⾸诗的译⽂和注释,欢迎赏析! 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 傧尔笾⾖,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好合,如⿎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译⽂ 棠梨树上花朵朵, 花草灼灼放光华。
试看如今世上⼈, ⽆⼈相亲如兄弟。
死丧到来最可怕, 只有兄弟最关⼼。
原野堆⼟埋枯⾻, 兄弟坟前寻求苦。
鹊鸿飞落原野上, 兄弟相救急难中。
虽有亲朋和好友, 只会使⼈长感叹。
兄弟在家要争吵, 遇上外侮共抵抗。
虽有亲朋和好友, 不会前来相帮助。
死丧祸乱平息后, ⽇⼦安乐⼜宁静。
虽有亲兄和亲弟, 相亲反不如朋友。
摆好碗盏和杯盘, 宴饮酒⾜饭吃饱。
兄弟亲⼈全团聚, 融洽和乐相亲近。
妻⼦⼉⼥和睦处, 就像琴瑟声和谐。
兄弟亲⼈相团聚, 欢快和睦长相守。
你的家庭安排好, 妻⼦⼉⼥乐陶陶。
仔细考虑认真想, 道理还真是这样。
注释 ①常像:棠梨树。
华:花。
②鄂:同“萼”,花草。
韡韡(wei):花⾊鲜明的样⼦。
不:岂不。
③威:畏惧。
④孔怀:⼗分想念。
⑤裒(pou):堆积。
(6)脊令:⽔鸟名。
(7)况:增加。
永叹:长叹。
(8)阋(xi):争吵。
阋于墙:在家⾥⾯争吵。
(9)务:同“侮”,欺侮。
(10)蒸:乃。
戎:帮助。
(11)⽣:语⽓助词,没有实义。
(12)傧(bTn):陈设,陈列。
(13)饫(yu):酒⾜饭饱。
(14)孺:亲近。
(15)翕(xT):聚和。
(16)湛:长久。
(17)孥(nu):⼉⼥。
(18)究:思虑。
图:谋划。
(19)亶(dan):诚然,确实。
赏析 如今我们可能已很难体验兄弟亲情了。
诗经小雅常棣原文与解析

诗经小雅常棣原文与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记录了周代以前的历史、风土人情和人民的生活。
其中的小雅是诗经的一部分,常棣是小雅中的一篇,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这首古老而优美的诗歌。
常棣原文:常棣之华,叔兮伯兮,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常棣之华,叔兮伯兮,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岂弟君子,民之攸彦,一疏而已,何常之迁?岂弟君子,民之攸彥,一疏而已,何常之迁?于皇至哉,渊翊贻我师,嘉余君子,万千歳。
于皇至哉,渊翊贻我师,嘉余君子,万千歳。
草木黄萱,白华如之何?君子至止,寤言笑语。
草木黄萱,白华如之何?君子至止,寤言笑语。
常棣之华,叔兮伯兮,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常棣之华,叔兮伯兮,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常棣之华,叔兮伯兮,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常棣之华,叔兮伯兮,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常棣之华,叔兮伯兮,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常棣之华,叔兮伯兮,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常棣之华,叔兮伯兮,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常棣之华,叔兮伯兮,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常棣之华,叔兮伯兮,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解析:首先我们可以看出,常棣是一首双调五言绝句的诗歌,整首诗没有明确的主题,更像是在歌颂叔伯之间的关系以及师尹的伟大。
在第一、二句中,作者运用了“常棣”的手法,将棣花的美丽寓意与叔伯的关系进行比喻。
赫赫师尹是赫赫有名的师尹之称,表达了对师尹的敬佩之情。
民具尔瞻则是说叔伯是人民所景仰的。
接下来的两句,“岂弟君子,民之攸彦,一疏而已,何常之迁?”再次强调了叔伯的品德高尚和为民众着想的态度。
岂弟君子是说他们怎么会是普通的人呢?一疏而已则是说他们只是疏远了一下,并没有真正离开人民。
第五、六句则是对师尹的再次赞誉,将他比作至尊神皇,称颂他对作者的指导和教诲。
同时,嘉余君子,万千歳也是在赞美作者自己,说他是受到了师尹的悉心栽培,将永远向他学习。
接下来的几句诗歌,通过描写草木黄萱和白华,以及君子的言行,表达了君子的高尚情操和对人民的关怀。
作者以此来激励自己和读者,要像君子一样,以积极、阳光的态度对待生活。
诗经《常棣》原文、翻译及鉴赏

诗经《常棣》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常棣》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常棣之华,①常棣的花儿,鄂不。
古诗常棣翻译赏析

古诗常棣翻译赏析《常棣》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词如下: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前言】《常棣》,《诗经·小雅·鹿鸣之什》的一篇。
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
全诗八章,每章四句,这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为一篇主旨。
不过诗篇对这一主题的阐发是多层次的:既有对“莫如兄弟”的歌唱;也有对“不如友生”的感叹;更有对“和乐且湛”的推崇和期望。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注释】(1)常棣: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
(2)鄂:“萼”的借字,花萼。
不:“丕”的借字。
韡(ěi)韡:鲜明茂盛的样子。
(3)威:畏惧,可怕。
(4)孔怀:最为思念、关怀。
孔,很,最。
(5)原:高平之地。
隰(xí):低湿之地。
裒(póu):聚集。
(6)脊令:通作“鹡鸰”,一种水鸟。
水鸟今在原野,比喻兄弟急难。
(7)每:连词,虽然。
(8)况:更加。
永:长。
(9)阋:争吵。
(10)御:抵抗。
务:通“侮”。
(11)烝:长久。
戎:帮助。
(12)友生:友人。
生,语气词,无实义。
(13)傧:陈列。
笾(biān)、豆:祭祀或燕享时用来盛食物的器具。
笾用竹制,豆用木制。
(14)之:犹是。
饫:宴饮同姓的私宴。
(15)具:俱全,完备,聚集。
(16)孺:相亲。
(17)好合:相亲相爱。
(18)翕:聚合,和好。
(19)湛:“女单”的借字,喜乐。
(20)宜:和顺。
(21)帑:通“孥”,儿女。
古诗文《常棣》赏析

古诗文《常棣》赏析常棣先秦:佚名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常棣译文及注释【译文常棣花开朵朵,花儿光灿鲜明。
凡今天下之人,莫如兄弟更亲。
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
丧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
鹡鸰困在原野,兄弟赶来救难。
虽有良朋好友,安慰徒有长叹。
兄弟墙内相争,同心抗御外侮。
每有良朋好友,遇难谁来帮助。
丧乱灾祸平息,生活安定宁静。
此时同胞兄弟,不如朋友相亲。
摆上佳肴满桌,宴饮意足心欢。
兄弟今日团聚,祥和欢乐温暖。
妻子情投意合,恰如琴瑟协奏。
兄弟今日相会,祥和欢乐敦厚。
全家安然相处,妻儿快乐欢喜。
请你深思熟虑,此话是否在理。
】【注释(1)常棣: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
(2)鄂:盛貌。
不:语助词。
韡(wěi)韡:鲜明貌。
(3)威:通“畏”。
(4)孔怀:最为思念、关怀。
孔,很,最。
(5)原隰(xí):原野。
裒(póu):聚。
(6)脊令:通作“鹡鸰”,一种水鸟。
(7)每:虽。
(8)永:长。
(9)阋(xì):争吵。
(10)御:抵抗。
务:通“侮”。
(11)烝:终久。
戎:帮助。
(12)友生:友人。
(13)傧:陈列。
笾(biān)、豆:祭祀或燕享时用来盛食物的器具。
笾用竹制,豆用木制。
(14)之:犹是。
饫:满足。
(15)具:同“俱”,聚集。
(16)孺:相亲。
(17)好合:相亲相爱。
(18)翕(xì):聚合。
(19)湛:深厚。
(20)宜:和顺。
(21)帑(nú):通“孥”,儿女。
(22)究:深思。
图:考虑。
(23)亶(dǎn):信、确实。
诗经小雅常棣赏析

诗经小雅常棣赏析这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诗经小雅常棣赏析,了解一下吧!诗经小雅常棣赏析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況有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肥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瑟。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常棣:也叫郁李,花或红或白。
每二三朵成一缀,果实似梨。
华:即华。
鄂:通作萼,花萼。
不:语词,无实义。
韡韡:鲜明茂盛的样子。
威:通作“畏”。
孔怀:很关心、挂念。
原:高而平的地方。
隰:低湿的地方。
裒:聚集。
方玉润解释:“裒为损少,即变迁之意”。
(《诗经原始》)求:寻求。
脊令:也写作鹡鸰,有成群而飞的习性。
急难:为有难着急,表现休戚相关。
況:现在写作“况”,增加。
永叹:长叹。
阋:争斗。
务:通作“侮”。
烝:久。
戎:帮助。
友生:朋友,生,语助词。
(《毛诗传笺通释》)傧:陈列。
笾豆:古代祭祀或宴会上装置水果或肉的器具。
饫:满足。
具:通作“俱”聚齐。
孺:通作“愉”(参《群经平议》卷七)。
妻子:此指妻子与丈夫。
翕:合,和睦。
湛:通作“媅”,欢乐深长。
宜:和善。
室家:家中亲人。
帑:通作“孥”,儿女。
究:深思。
图:考虑。
亶:确实。
诗经小雅常棣赏析这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为一篇主旨。
不过诗篇对这一主题的阐发是多层次的:既有对“莫如兄弟”的歌唱;也有对“不如友生”的感叹;更有对“和乐且湛”的推崇和期望。
全诗八章,可分五层。
首章为第一层,先兴比,后议论,开门见山,倡明主题。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兴中有比;而诗人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常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寓议论于抒情的点题之笔,既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
《常棣》原文翻译及赏析

《常棣》原文翻译及赏析常棣先秦:佚名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译文」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时节,花萼花蒂是那样的灿烂鲜明。
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
生死存亡重大时刻来临之际,兄弟之间总是互相深深牵挂。
无论是谁流落异乡抛尸原野,另一个历尽苦辛也要找到他。
鹡鸰鸟在原野上飞走又悲鸣,血亲兄弟有人陷入急难之中。
那些平日最为亲近的朋友们,遇到这种情况最多长叹几声。
兄弟之间在家里有可能争斗,但是每遇外侮总能鼎力相助。
倒是那些平时最亲近的朋友,在最关键时刻往往于事无补。
死丧急难和杂乱之事平息,一切将归于安定井然有序。
遗憾的是此时此刻亲兄弟,竟不如朋友那样感情默契。
陈列好盘盏布好丰盛宴席,尽情地饮酒欢宴不醉不休。
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到底是血脉相连一家骨肉。
夫妻们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就好比婉转悠扬琴瑟协奏。
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是那样和谐欢乐永久永久。
井然有序地安排家庭关系,把老婆孩子打发欢欢喜喜,前前后后认真考虑究根底,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注释」1.常棣(dì):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
2.华:即花。
3.鄂:通“萼”,花萼。
不:“丕”的借字。
韡(wěi)韡:鲜明茂盛的样子。
4.威:畏惧,可怕。
5.孔怀:最为思念、关怀。
孔,很,最。
6.原:高平之地。
隰(xí):低湿之地。
裒(póu):聚集。
7.脊令(jílíng):通作“鹡鸰”,一种水鸟。
水鸟今在原野,比喻兄弟急难。
8.每:连词,虽然。
9.况:更加。
《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赏析及译文注释

《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赏析及译文注释《小雅·鹿鸣之什·常棣》先秦:佚名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译文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时节,花萼花蒂是那样的灿烂鲜明。
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
生死存亡重大时刻来临之际,兄弟之间总是互相深深牵挂。
无论是谁流落异乡抛尸原野,另一个历尽苦辛也要找到他。
鹡鸰鸟在原野上飞走又悲鸣,血亲兄弟有人陷入急难之中。
那些平日最为亲近的朋友们,遇到这种情况最多长叹几声。
兄弟之间在家里有可能争斗,但是每遇外侮总能鼎力相助。
倒是那些平时最亲近的朋友,在最关键时刻往往于事无补。
死丧急难和杂乱之事平息,一切将归于安定井然有序。
遗憾的是此时此刻亲兄弟,竟不如朋友那样感情默契。
陈列好盘盏布好丰盛宴席,尽情地饮酒欢宴不醉不休。
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到底是血脉相连一家骨肉。
夫妻们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就好比婉转悠扬琴瑟协奏。
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是那样和谐欢乐永久永久。
井然有序地安排家庭关系,把老婆孩子打发欢欢喜喜,前前后后认真考虑究根底,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小雅·鹿鸣之什·常棣》注释常棣(dì):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
华:即花。
鄂:通“萼”,花萼。
不:“丕”的借字。
韡(wěi)韡:鲜明茂盛的样子。
威:畏惧,可怕。
孔怀:最为思念、关怀。
孔,很,最。
原:高平之地。
隰(xí):低湿之地。
裒(póu):聚集。
《诗经·小雅·常棣》译注

《诗经·小雅·常棣》译注赏:这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为一篇主旨。
不过诗篇对这一主题的阐发是多层次的:既有对“莫如兄弟”的歌唱;也有对“不如友生”的感叹;更有对“和乐且湛”的推崇和期望。
全诗八章,可分五层。
首章为第一层,先兴比,后议论,开门见山,倡明主题。
“常之华,不”,兴中有比;而诗人以常之花喻比兄弟,是因常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寓议论于抒情的点题之笔,既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
上古先民的部族家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他们看来,“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颜氏家训·兄弟》)。
因而,比之良朋、妻,他们更重兄弟亲情。
钱钟书论及《常》时也指出:“盖初民重‘血族’之遗意也。
就血胤论之,兄弟天伦也,夫妇则人伦耳;是以友于骨肉之亲当过于刑于室家之好。
……观《小雅·常》,‘兄弟’之先于‘妻子’,较然可识”(《管锥编》)。
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更深刻揭示了《常》主题的历史文化根源。
二、三、四章为第二层。
诗人通过三个典型情境,对“莫如兄弟”之旨作了具体深入的申发,即:遭死丧则兄弟相收;遇急难则兄弟相救;御外侮则兄弟相助。
这可能是历史传说的诗意括,也可能是现实见闻的艺术集中。
这三章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点。
毛先舒说:“《常》,俗笔必先从和乐叙至急难,便乏味”(《诗辩》)。
此篇则与之相反,事例的排列由“死丧”、“急难”到“外御”,从而由急而缓、由重而轻、由内而外,构成一个颇有层次的“倒金字塔”,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审美效果。
其次,采用对比手法,把同一情境下“兄弟”和“良朋”的不同表现加以对照,更见出兄弟之情的诚笃深厚。
“兄弟于墙,外御其务”,又更深一层:即使兄弟墙内口角,遇到外侮,也会不加思索一致对外。
“于墙”与“外御其务”,两句之间没有过渡,情绪和行为的转变即在倾刻,有力表现出手足之情出于天然、发自深衷。
《诗经·小雅·常棣》译注

兄弟墙内相争,
同心抗御外侮。
每有良朋好友,
遇难谁来帮助。
丧乱灾祸平息,
生活安定宁静。
此时同胞兄弟,
不如朋友相亲。
摆上佳肴满桌,
宴饮意足心欢。
兄弟今日团聚,
祥和欢乐温暖。
妻子情投意合,
恰如琴瑟协奏。
兄弟今日相会,
祥和欢乐敦厚。
全家安然相处,
妻儿快乐欢喜。
请你深思熟虑,
此话是否在理。
·1.常棣: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
·2.鄂:盛貌。不:语助词。韡(wěi)韡:鲜明貌。
·3.威:通"畏"。
·4.孔怀:最为思念、关怀。孔,很,最。
·5.原隰(xí):原野。裒(póu):聚。
·6.脊令:通作"鹡鸰",一种水鸟。
·7.每:虽。
·8.永:长。
·9.阋(xì):争吵。
·10.御:抵抗。务:通"侮"。
·11.烝:终久。戎:帮助。
·12.友生:友人。
·13.傧:陈列。笾(biān)、豆:祭祀或燕享时用来盛食物的器具。笾用竹制,豆用木制。
·14.之:犹是。饫:满足。
·15.具:同"俱",聚集。
·16.孺:相亲。
·17.好合:相亲相爱。
·18.翕(xì):聚合。
·19.湛:深厚。
·20.宜:和顺。
·21.帑(nú):通"孥",儿女。
·22.究:深思。图:考虑。
·23.亶(dǎn):信、确实。然:如此。
这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为一篇主旨。不过诗篇对这一主题的阐发是多层次的:既有对“莫如兄弟”的歌唱;也有对“不如友生”的感叹;更有对“和乐且湛”的推崇和期望。
《常棣》原文及赏析

《常棣》原文及赏析《常棣》原文及赏析常棣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译文常棣花开朵朵,花儿光灿鲜明。
凡今天下之人,莫如兄弟更亲。
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
丧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
鹡鸰困在原野,兄弟赶来救难。
虽有良朋好友,安慰徒有长叹。
兄弟墙内相争,同心抗御外侮。
每有良朋好友,遇难谁来帮助。
丧乱灾祸平息,生活安定宁静。
此时同胞兄弟,不如朋友相亲。
摆上佳肴满桌,宴饮意足心欢。
兄弟今日团聚,祥和欢乐温暖。
妻子情投意合,恰如琴瑟协奏。
兄弟今日相会,祥和欢乐敦厚。
全家安然相处,妻儿快乐欢喜。
请你深思熟虑,此话是否在理。
注释(1)常棣: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
(2)鄂:盛貌。
不:语助词。
韡(wěi)韡:鲜明貌。
(3)威:通“畏”。
(4)孔怀:最为思念、关怀。
孔,很,最。
(5)原隰(xí):原野。
裒(póu):聚。
(6)脊令:通作“鹡鸰”,一种水鸟。
(7)每:虽。
(8)永:长。
(9)阋(xì):争吵。
(10)御:抵抗。
务:通“侮”。
(11)烝:终久。
戎:帮助。
(12)友生:友人。
(13)傧:陈列。
笾(biān)、豆:祭祀或燕享时用来盛食物的器具。
笾用竹制,豆用木制。
(14)之:犹是。
饫:满足。
(15)具:同“俱”,聚集。
(16)孺:相亲。
(17)好合:相亲相爱。
(18)翕(xì):聚合。
(19)湛:深厚。
(20)宜:和顺。
(21)帑(nú):通“孥”,儿女。
(22)究:深思。
图:考虑。
(23)亶(dǎn):信、确实。
《常棣》原文赏析(最新)

《常棣》原文赏析原文: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诗词赏析:全诗八章,可分五层。
首章为第一层,先兴比,后议论,开门见山,倡明主题。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兴中有比;而诗人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常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寓议论于抒情的点题之笔,既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
上古先民的部族家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他们看来,“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颜氏家训·兄弟》)。
因而,比之良朋、妻孥,他们更重兄弟亲情。
钱钟书论及《常棣》时也指出:“盖初民重‘血族’之遗意也。
就血胤论之,兄弟天伦也,夫妇则人伦耳;是以友于骨肉之亲当过于刑于室家之好。
……观《小雅·常棣》,‘兄弟’之先于‘妻子’,较然可识”(《管锥编》)。
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更深刻揭示了《常棣》主题的历史文化根源。
二、三、四章为第二层。
诗人通过三个典型情境,对“莫如兄弟”之旨作了具体深入的申发,即:遭死丧则兄弟相收;遇急难则兄弟相救;御外侮则兄弟相助。
这可能是历史传说的诗意概括,也可能是现实见闻的艺术集中。
这三章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点。
毛先舒说:“《常棣》,俗笔必先从和乐叙至急难,便乏味”(《诗辩坻》)。
此篇则与之相反,事例的排列由“死丧”、“急难”到“外御”,从而由急而缓、由重而轻、由内而外,构成一个颇有层次的“倒金字塔”,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审美效果。
其次,采用对比手法,把同一情境下“兄弟”和“良朋”的不同表现加以对照,更见出兄弟之情的诚笃深厚。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又更深一层:即使兄弟墙内口角,遇到外侮,也会不假思索一致对外。
常棣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常棣原文翻译及赏析常棣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常棣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译文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时节,花萼花蒂是那样的灿烂鲜明。
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
生死存亡重大时刻来临之际,兄弟之间总是互相深深牵挂。
无论是谁流落异乡抛尸原野,另一个历尽苦辛也要找到他。
鹡鸰鸟在原野上飞走又悲鸣,血亲兄弟有人陷入急难之中。
那些平日最为亲近的朋友们,遇到这种情况最多长叹几声。
兄弟之间在家里有可能争斗,但是每遇外侮总能鼎力相助。
倒是那些平时最亲近的朋友,在最关键时刻往往于事无补。
死丧急难和杂乱之事平息,一切将归于安定井然有序。
遗憾的是此时此刻亲兄弟,竟不如朋友那样感情默契。
陈列好盘盏布好丰盛宴席,尽情地饮酒欢宴不醉不休。
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到底是血脉相连一家骨肉。
夫妻们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就好比婉转悠扬琴瑟协奏。
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是那样和谐欢乐永久永久。
井然有序地安排家庭关系,把老婆孩子打发欢欢喜喜,前前后后认真考虑究根底,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1.常棣(dì):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
2.华:即花。
3.鄂:通“萼”,花萼。
不:“丕”的借字。
韡(wěi)韡:鲜明茂盛的样子。
4.威:畏惧,可怕。
5.孔怀:最为思念、关怀。
孔,很,最。
6.原:高平之地。
隰(xí):低湿之地。
裒(póu):聚集。
7.脊令(jílíng):通作“鹡鸰”,一种水鸟。
水鸟今在原野,比喻兄弟急难。
8.每:连词,虽然。
诗经·常棣全文

诗经·常棣全文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注释
①常像:棠梨树。
华:花。
②鄂:同萼,花草。
韡韡(wei):花色鲜明的样子。
不:岂不。
③威:畏惧。
④孔怀:十分想念。
⑤裒(pou):堆积。
(6)脊令:水鸟名。
(7)况:增加。
永叹:长叹。
(8)阋(xi):争吵。
阋于墙:在家里面争吵。
(9)务:同侮,欺侮。
(10)蒸:乃。
戎:帮助。
(11)生: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12)傧(bTn):陈设,陈列。
(13)饫(yu):酒足饭饱。
(14)孺:亲近。
(15)翕(xT):聚和。
(16)湛:长久。
(17)孥(nu):儿女。
(18)究:思虑。
图:谋划。
(19)亶(dan):诚然,确实。
《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赏析及译文注释

《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赏析及译文注释《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这首诗经经中诗人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常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小雅·鹿鸣之什·常棣》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雅·鹿鸣之什·常棣》先秦:佚名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译文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时节,花萼花蒂是那样的灿烂鲜明。
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
生死存亡重大时刻来临之际,兄弟之间总是互相深深牵挂。
无论是谁流落异乡抛尸原野,另一个历尽苦辛也要找到他。
鹡鸰鸟在原野上飞走又悲鸣,血亲兄弟有人陷入急难之中。
那些平日最为亲近的朋友们,遇到这种情况最多长叹几声。
兄弟之间在家里有可能争斗,但是每遇外侮总能鼎力相助。
倒是那些平时最亲近的朋友,在最关键时刻往往于事无补。
死丧急难和杂乱之事平息,一切将归于安定井然有序。
遗憾的是此时此刻亲兄弟,竟不如朋友那样感情默契。
陈列好盘盏布好丰盛宴席,尽情地饮酒欢宴不醉不休。
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到底是血脉相连一家骨肉。
夫妻们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就好比婉转悠扬琴瑟协奏。
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是那样和谐欢乐永久永久。
井然有序地安排家庭关系,把老婆孩子打发欢欢喜喜,前前后后认真考虑究根底,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小雅·鹿鸣之什·常棣》注释常棣(dì):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
诗经《常棣》原文、翻译和注释

诗经《常棣》原文、翻译和注释(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常棣》原文、翻译和注释【导语】:写兄弟们能共患难,御外侮,以及他们的宴饮之乐、室家之欢。
诗经·常棣全文

诗经·常棣全文常朝代:先秦原文:常之华,不。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尔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其然乎?译文及注释译文常花开朵朵,花儿光灿鲜明。
凡今天下之人,莫如兄弟更亲。
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
丧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
鸰困在原野,兄弟赶来救难。
虽有良朋好友,安慰徒有长叹。
兄弟墙内相争,同心抗御外侮。
每有良朋好友,遇难谁来帮助。
丧乱灾祸平息,生活安定宁静。
此时同胞兄弟,不如朋友相亲。
摆上佳肴满桌,宴饮意足心欢。
兄弟今日团聚,祥和欢乐温暖。
妻子情投意合,恰如琴瑟协奏。
兄弟今日相会,祥和欢乐敦厚。
全家安然相处,妻儿快乐欢喜。
请你深思熟虑,此话是否在理。
注释(1)常:亦作棠、唐,即郁李,蔷薇科落叶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
(2):盛貌。
不:语助词。
(wěi):鲜明貌。
(3)威:通“畏”。
(4)孔怀:最为思念、关怀。
孔,很,最。
(5)原(xí):原野。
裒(póu):聚。
(6)脊令:通作“鸰”,一种水鸟。
(7)每:虽。
(8)永:长。
(9)(xì):争吵。
(10)御:抵抗。
务:通“侮”。
(11):终久。
戎:帮助。
(12)友生:友人。
(13):陈列。
(biān)、豆:祭祀或燕享时用来盛食物的器具。
用竹制,豆用木制。
(14)之:犹是。
饫:满足。
(15)具:同“俱”,聚集。
(16)孺:相亲。
(17)好合:相亲相爱。
(18)(xì):聚合。
(19)湛:深厚。
(20)宜:和顺。
(21)帑(nú):通“”,儿女。
(22)究:深思。
图:考虑。
(23)(dǎn):信、确实。
然:如此。
鉴赏全诗八章,可分五层。
首章为第一层,先兴比,后议论,开门见山,倡明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棣原文、翻译及赏析常棣先秦:佚名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41诗经,赞美,哲理译文及注释译文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时节,花萼花蒂是那样的灿烂鲜明。
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
生死存亡重大时刻来临之际,兄弟之间总是互相深深牵挂。
无论是谁流落异乡抛尸原野,另一个历尽苦辛也要找到他。
鹡鸰鸟在原野上飞走又悲鸣,血亲兄弟有人陷入急难之中。
那些平日最为亲近的朋友们,遇到这种情况最多长叹几声。
兄弟之间在家里有可能争斗,但是每遇外侮总能鼎力相助。
倒是那些平时最亲近的朋友,在最关键时刻往往于事无补。
死丧急难和杂乱之事平息,一切将归于安定井然有序。
遗憾的是此时此刻亲兄弟,竟不如朋友那样感情默契。
陈列好盘盏布好丰盛宴席,尽情地饮酒欢宴不醉不休。
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到底是血脉相连一家骨肉。
夫妻们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就好比婉转悠扬琴瑟协奏。
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是那样和谐欢乐永久永久。
井然有序地安排家庭关系,把老婆孩子打发欢欢喜喜,前前后后认真考虑究根底,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注释1.常棣( dì:)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
2.华:即花。
3. 鄂:通“萼”,花萼。
不:“丕”的借字。
韡(wě i )韡:鲜明茂盛的样子。
4.威:畏惧,可怕。
5.孔怀:最为思念、关怀。
孔,很,最。
6.原:高平之地。
隰( xí:)低湿之地。
裒( pó u:)聚集。
7.脊令( j í l í:ng通)作“鹡鸰”,一种水鸟。
水鸟今在原野,比喻兄弟急难。
8.每:连词,虽然。
9.况:更加。
永:长。
10.阋( xì:)争吵。
墙:墙内,家庭之内。
11.外:墙外。
御:抵抗。
务(wǔ:)通“侮”。
12.烝( zhē ng):长久。
一说为发语词。
戎:帮助。
13.友生:友人。
生,语气词,无实义。
14.傧( bī n:)陈列。
笾( bi ā n、)豆:祭祀或燕享时用来盛食物的器具。
笾用竹制,豆用木制。
15.之:犹是。
饫( yù:)宴饮同姓的私宴。
一说酒足饭饱。
16.具:通“俱”,俱全,完备,聚集。
17.孺:相亲。
18.好合:相亲相爱。
19.翕( xī:)聚合,和好。
20.湛( dā n):喜乐。
21.宜:安,和顺。
22.帑( nú):通“孥”,儿女。
23.究:深思。
图:思虑。
24.亶( dǎ n):信,确实。
然:如此。
▲有用 (61) 没用 (7)参考资料:1、朱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68-692、王秀梅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 :331-3353、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23-326 鉴赏全诗八章,可分五层。
首章为第一层,先兴比,后议论,开门见山,倡明主题。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兴中有比;而诗人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常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寓议论于抒情的点题之笔,既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
上古先民的部族家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他们看来,“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颜氏家训·兄弟》)。
因而,比之良朋、妻孥,他们更重兄弟亲情。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更深刻揭示了《小雅·常棣》主题的历史文化根源。
二、三、四章为第二层。
诗人通过三个典型情境,对“莫如兄弟”之旨作了具体深入的申发,即:遭死丧则兄弟相收;遇急难则兄弟相救;御外侮则兄弟相助。
这可能是历史传说的诗意概括,也可能是现实见闻的艺术集中。
这三章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点。
事例的排列由“死丧”、“急难”到“外御”,从而由急而缓、由重而轻、由内而外,构成一个颇有层次的“倒金字塔”,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审美效果。
其次,采用对比手法,把同一情境下“兄弟”和“良朋”的不同表现加以对照,更见出兄弟之情的诚笃深厚。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又更深一层:即使兄弟墙内口角,遇到外侮,也会不假思索一致对外。
“阋于墙”与“外御其务”两,句之间没有过渡,情绪和行为的转变即在倾刻,有力表现出手足之情出于天然、发自深衷。
由转折手法构成的这一典型情境,因表现了最无私的兄弟之情,成为流传至今的典故成语。
第五章自成一层。
如果说,前面是诗人正面赞颂理想的兄弟之情,这一层则由正面理想返观当时的现实状况;即由赞叹“丧乱”时的“莫如兄弟”转,而叹惜“安宁”时的“不如友生”。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这叹惜是沉痛的,也是有史实根据的。
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内部骨肉相残、手足相害的事频频发生。
《常棣》的作者,是周公抑或召穆公,尚难定论;但有一点可肯定,诗人的叹惜是有感而发的,且有警世规劝之意。
不过,这是在宴饮的欢乐气氛中所唱之诗,因此,在短暂的低沉后,音调又转为欢快热烈。
六、七章为第四层,直接描写了举家宴饮时兄弟齐集,妻子好合,亲情和睦,琴瑟和谐的欢乐场面。
第七章“妻子”与“兄弟”的对照,包含了诗意的递进:“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而“兄弟既翕”,则“和乐且湛”。
诗人似明确表示,兄弟之情胜过夫妇之情;兄弟和,则室家安,兄弟和,则妻孥乐。
末章承上而来,卒章显志。
诗人直接告诫人们,要深思熟虑,牢记此理:只有“兄弟既翕”,方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兄弟和睦是家族和睦、家庭幸福的基础。
明理规劝之意,更为明显。
▲有用 (50) 没用 (2)参考资料:1、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23-326 创作背景此诗写兄弟宴饮之乐,关于其作者与背景历代存有争议。
西周初年,出现过周公的兄弟管叔和蔡叔的叛乱。
据此,《毛诗序》似认此诗为成王时周公所作,曰:“《常棣》,燕兄弟也。
闵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西周末年,统治阶级内部骨肉相残、手足相害的事更频频发生。
据此,《左氏春秋》的作者认为此诗为厉王时召穆公所作,《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常棣之华’云云。
”有用 (2) 没用 (0)参考资料:1、王秀梅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 :331-3352、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23-326 猜您喜欢何草不黄先秦:佚名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46诗经,战争,伤怀大雅·江汉先秦:佚名江汉浮浮,武夫滔滔。
匪安匪游,淮夷来求。
既出我车,既设我旟。
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四方既平,王国庶定。
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匪疚匪棘,王国来极。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
文武受命,召公维翰。
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
肇敏戎公,用锡尔祉。
釐尔圭瓒,秬鬯一卣。
告于文人,锡山土田。
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虎拜稽首,对扬王休。
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52诗经,赞颂桑扈先秦:佚名交交桑扈,有莺其羽。
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
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