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认识1-100的数1. 数的读法:十以内的数,首先说出十位上的数,然后连读个位上的数,中间加上“零”。
20以上的数,如26,先读出十位上的数“二十”,再读出个位上的数“六”。
2. 数的顺序:从1开始,逐个向后数,即为自然数。
3. 数的大小比较:数值大的数较大,数值小的数较小。
4. 数的顺序排列:根据大小关系,将一组数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
5. 数的分类:奇数和偶数。
个位是1、3、5、7、9的数为奇数,个位是0、2、4、6、8的数为偶数。
第二章:加法运算1. 加法的定义:将两个数合并在一起,得到它们的和。
2. 加法的性质:- 交换律:a + b = b + a-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加零律:任何数加0等于它本身3. 一位数的加法:直接相加即可。
4. 补数法:加法运算中,若某一数不便计算,则可用一个数与它相加得到一个方便计算的数,再减去该数得到所求结果。
第三章:减法运算1. 减法的定义: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它们的差。
2. 减法的性质:- 减法的定义决定了减法运算没有交换律,即a - b ≠ b - a。
- 减法的逆运算是加法:a - b = c 可以写成 a = b + c。
3. 一位数的减法:直接相减即可。
4. 消去法:减法运算中,若两个数的差与其中一个数相等,可将这两个数消去。
第四章:数字之间的关系1. 大于、小于、等于:数的大小关系。
2. 数的顺序:根据数的大小关系,连起来判断顺序。
3. 数量关系:比较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数量大小。
4. 顺序关系:按照某一顺序排列,如时间的先后顺序。
第五章:数的计数和顺序1. 数的计数:根据数的顺序,能够准确地说出某一范围内的数。
2. 数的顺序:按照一定的规律,列出一组数的顺序。
3. 数的比较:根据数的大小关系,能够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如下:
1. 数字的认识和计数:学习数字0-99的认识和书写,掌握用手指和物体进行计数的方法。
2. 数字的排序和比较:学习数字的大小顺序和大小比较,通过大小比较进行排序。
3. 数字的加法和减法:初步学习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4. 位数和数位的认识:了解数字的组成和位数的概念,学习十位和个位的读法和写法。
5. 数量的认识和处理:学习不同数量的表达方法,包括数字、物体和图形的表示。
6. 长度的认识和比较:学习用直尺、尺子等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和比较,初步掌握米和半米的概念。
7. 时间的认识和处理:学习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读懂和写懂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8. 金钱的认识和处理:学习不同面值的货币,掌握用纸币和硬币进行金额的比较和计算。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分数的认识和比较: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学习分数的读法和书写,能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
10.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学习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图形
分类和比较。
这些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的重点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
能够建立起对数字、数量、长度、时间、金钱和图形等概念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导言】学习数学是中小学生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数学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思维,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知识点和技巧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本文主要讲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点。
【数的认识】1、认识自然数自然数是我们最常用的数学概念之一,我们从小学习到自然数,这一概念在大家的生活中更是非常普遍。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自然数的依次增大的规律,以及从小到大数数的方法。
2、认识零和负数0和负数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它们的定义和性质。
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这两个概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认识数轴数轴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说明数的大小,掌握数轴的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计算问题。
【加减法】1、认识加法加法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我们需要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律和技巧,以及如何应用加法在实际问题中。
2、认识减法减法也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运算之一,我们需要掌握减法的含义和运算规律,以及如何应用减法在实际问题中。
3、认识加减法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加减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我们需要掌握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乘除法】1、认识乘法乘法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运算之一,我们需要掌握乘法的含义和运算规律,以及如何应用乘法在实际问题中。
2、认识除法除法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运算之一,我们需要掌握除法的含义和运算规律,以及如何应用除法在实际问题中。
3、认识乘除法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乘除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我们需要掌握如何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分数】1、认识分数分数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我们需要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运算规律,以及如何应用分数在实际问题中。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一、数的认识
1.1到30的数字书写
2.数字的大小比较
3.直观感受1和2的区别
4.数字概念的形成
二、加法
1.1-10的简单加法
2.0+1,1+1等基础加法运算
3.足球分组的加法概念
4.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减法
1.从1-10的简单减法
2.减法的概念与实际应用
3.减法中的借位与退位
4.减法的逆运算——加法
四、图形认识
1.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的辨认
2.图形的分类与特征
3.图形的周长概念
4.利用图形进行问题求解
五、长度
1.使用同一个单位比较物体的长度
2.以身体部位进行长度估量
3.利用标志物进行长度估量
4.长度的加法和减法
六、容积
1.比较容器的容积大小
2.用容器进行容积估算
3.容积单位的认识:升、毫升等
4.容积的加法和减法
七、时间
1.认识小时:时间段的划分
2.利用日常活动进行时间概念的学习
3.时间单位的转换和计算
4.时间的加法和减法
八、集合
1.集合的概念与特征
2.集合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
3.集合的简单运算
4.利用集合解决问题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重点知识要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二年级上册数学所需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知识点: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1. 认识数字:认识0-100的数字及其顺序。
2. 数的比较: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用“大于”、“小于”和“等于”来表示。
3. 加法和减法: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运算。
4. 连续数字:学会识别和写出连续的数字,例如1-20。
5. 简单的分组问题:学习将物品进行分组,理解“一些”、“有多少”等概念。
6. 位置和方向:认知左右、前后、上下等基本的位置和方向概念。
7. 数的排列组合:学习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数字,了解可能的组合情况。
8. 简单的图形和图形的组成:学习认识并绘制简单的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等。
9. 长度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理解“长短”。
10. 时间的概念:学习读取和表示时间,包括小时和分钟。
11. 金钱的概念:学习认识和计算不同面额的货币,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12. 数字排列和分解:学习按照一定规则排列和分解数字。
以上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问点汇总一、米和厘米、要想得到一样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展测量。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测量时:把尺的“〞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一样,不同那么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米厘米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 ?厘米、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单位再加减。
单位一样那么干脆相加减。
厘米<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一样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
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画线段要从尺的〔〕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方:要求画一条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开始,画到完毕。
例题:()从刻度到是〔〕厘米,就干脆用厘米。
括号就填厘米。
()到是〔〕厘米。
就干脆用厘米。
括号就填厘米。
、画一条比厘米短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厘米短厘米是多少?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厘米长的线段。
、例题:随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顶点〕〔边〕、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页图例〕。
、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只有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个角,个角都是直角。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推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用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动身画一条直线作直角的一条边;②用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及所画的顶点重合,三角板的一条边及所画直线重合;③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即画成一个直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目录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2)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5)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一)(二) (6)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9)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0)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11)5、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2)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一、知识大纲一、加与减知识点1.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运算要按照()顺序进行计算。
①口算连续加法:把两位数分别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将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一位数与一位数相加,再把两次的和相加。
例:24+15+33=72先算: 20+10+30=60 再算: 4+5+3=12 最后: 60+12=72 练习:32+21+19=先算:再算:最后:②列竖式计算时:A连加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B连减时(分步列竖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
注意:加法的进位和减法的退位问题。
无论是连加连减还是加减混合算式,建议分步列竖式计算。
解决问题:常用的数量关系二、乘法知识点:1、通过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可以相应列出2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例:横着看:每行( 5 )个,有( 3 )行,一共有( 15 )个。
加法算式:5+5+5=15 竖着看:每列( )个,有()列,一共有()个。
加法算式:2、(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3+3+3=( 3 )×( 4 ),3×4表示( 4个3相加的和).练习:5+5+5+5=()×(),5×4表示().3.乘法各部分名称:3 ×4 = 12 (读作:)¦¦¦¦()()()()4、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4×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5、5×9=?,圈一圈,填一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内容
一、基础概念
1. 数字的认识:了解0-9的数字及其对应的数量。
2. 数字的顺序:掌握数字的大小顺序。
3. 数字的比较: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数
字的比较。
4. 数字的拆分与组合:能够拆分一个两位数为十位数和个位数,并能够组合十位数和个位数得到一个两位数。
5. 数字的进位与退位:理解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能够进行
十位数和个位数之间的进位与退位计算。
二、数的运算
1. 数的加法:掌握使用“+”进行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2. 数的减法:掌握使用“-”进行两位数减去个位数的减法运算。
3. 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能够解决带有加法和减法的综合问题。
三、相等与不等
1. 图形的相等:理解图形的相等概念,能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
相等。
2. 数字的相等与不等:学会使用“=”、“≠”符号进行数字的相等
与不等判断。
3. 图形的比较:掌握使用“大于”、“小于”符号进行图形的比较。
四、图形的认识
1. 图形的分类:学会将图形按照形状进行分类,如正方形、长
方形、三角形等。
2. 图形的特征: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如边的数量、边长等。
3. 图形的画法:学会用直尺和铅笔画出不同形状的图形。
五、长度和重量的认识
1. 长度的比较:学会使用“长”、“短”、“等长”等词语进行长度
的比较。
2. 重量的比较:学会使用“重”、“轻”、“等重”等词语进行重量
的比较。
以上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必背内容,帮助学生打下数学基础,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个位小于5的往下估,等于或大于5的往上估。
2.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减去退走的1。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连加、连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分步计算或列成一个竖式计算。
•加减混合: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二、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定义: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锐角小于直角,钝角大于直角。
•画角: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射线。
•直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可以画出直角,所有直角都一样大。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表内乘法•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乘法算式:如3×4=12,读作3乘4等于12。
•乘法口诀:熟记九九乘法表,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乘加、乘减: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或减去不相同的部分。
•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如一倍数×倍数。
四、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从不同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辨认形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图形的大小形状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折痕是对称轴。
五、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测量: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1米=100厘米。
•测量方法:将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着的刻度。
•线段:有长有短,可以量出长度。
六、统计•基础概念:理解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基本过程。
•简单统计: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类和计数,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以下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认识数:认识1-100的数字,认识十位和个位的概念。
2. 比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数字的比较。
3. 数字的顺序:按顺序排列给定的数字。
4. 认识数的结构:认识十位数和个位数在数字中的位置。
5. 数字的扩展:用十位数和个位数表示两位数,了解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变化。
6. 数字的组合:用给定的数字进行组合,通过组合得到不同的两位数。
7. 数字排列和比较:按规定的顺序排列三位数或四位数,并进行大小比较。
8. 加法运算:掌握两位数和两位数的简单加法运算。
9. 减法运算:掌握两位数和两位数的简单减法运算。
10. 两位数的意义:理解两位数表达的数目含义,并进行简单的数目解读。
11. 数目的表达:根据图片中的物体数目进行数目的表达和理解。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 数量的比较:根据给定的物体数目进行数量的比较,并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13. 数目的估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物体数目的估算。
14. 长度的比较:根据给定的长度进行比较,并使用“更长”、“更短”等描述词。
15. 长度的测量:使用标准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转换。
16. 长度的估算:根据经验进行物体长度的估算。
以上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学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
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2、退位减法。
•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解决问题: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认识角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二、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点1.尺子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食指的宽度约为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为1米。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
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
有时还需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比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边。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
锐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要知道一个角是否为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较。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练:1.1米21厘米=()厘米,53厘米-18厘米=()厘米;一棵大树高10()米。
2.我的身高是()米()厘米。
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一本书宽15()厘米。
4.三角板中有三个角,有()个直角。
5.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米和厘米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 )刻度画起,画到( )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 )刻度画起,画到( )厘米的地方。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跑道长400米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爸爸的身高 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 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4、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定顶点)后画边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大全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1米=100厘米。
(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
(4)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二、1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
2、笔算减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是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是非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极点,再从这个点动身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四、表内乘法(一)(二)1、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2)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2(乘数)×(乘号)5(乘数)=10(积);(3)乘法算式的写法:3个5相加,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4)乘法算式的读法:如2×3=6,读作2乘3等于6(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汇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汇
本文档是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的总结和概括。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数的认识
- 自然数的认识: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数的比较:学会使用符号 "<", ">", "=" 来比较数的大小。
- 数的顺序: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来进行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序。
2. 加法与减法
- 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 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和相关运算规则。
3. 数的拆分与组合
- 十的认识:了解十的概念,研究十的表示方法和拆分。
- 十的加法:通过拆分和组合十,掌握十的加法运算。
- 十位和个位:认识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学会分别读写两位数。
4. 数的运算
- 一位数加法:学会进行一位数的加法运算。
- 一位数减法:掌握一位数减法运算的方法。
- 数的合理估计:通过估算来判断数的大小和关系。
5. 参与比较的数
- 偶数和奇数:认识偶数和奇数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偶
数还是奇数。
- 个位数的比较:学会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6. 数的运算策略
- 换式子加法:通过换一种算式的形式进行加法运算。
- 换式子减法:通过换一种算式的形式进行减法运算。
本文档总结了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和学习内容,希望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起到帮助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米和厘米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1米 =100厘米 1米-40厘米 =60厘米 1-40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40厘米 ?厘米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顶点)(边)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6、用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线作直角的一条边;②用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所画的顶点重合,三角板的一条边与所画直线重合;③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即画成一个直角。
7、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比直角大或说大于直角的角叫做比直角小或说小于直角的角叫锐角直角钝角四、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
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未知数就等于谁加上几。
五、表内乘法1、几个相同数连加。
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写乘法算式时,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但读乘法算式时,只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去读。
3、乘法口诀要用汉字数字形式表示,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4如:5+5+5+5 表示: 5 × 4 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用 4 × 55、因数×因数=积例:一个因数是3一个因数是5,求积是多少?3×5=206、例图:○○○○○○○○○○○○○○○乘加:就是先观察图形有几个相同的图形,再加上剩下不同的图形。
如:上图圆圈。
就是前面3个相同都有4个○,后面还有3个○。
写成算式就是:3×4+3=15乘减:把全部图形看做都是一样多。
再减去多数了的图形。
如:上图圆圈。
把全部看作都是4个。
写成算式就是:4×4-1=15 因为后面图形只有3个,把他看做4个。
就是全都是4个圆圈。
所以减去一个1。
7、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8、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9、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10、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11、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例: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1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或13、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
如:3个 5 就是5的3倍。
14、分清:2和5相加是多少? 2+5、2与5相加是多少? 2+52个5相加是多少? 5+5 、5×22个5相乘是多少? 5×52与5相乘是多少? 2×52和5相乘是多少? 2×52的5倍是多少? 2×5理解2的5倍也就是5个2相加,会画图15、像3×3+2这样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是乘加算式,像3×4-1这样有乘法和减法的算式,是乘减算式。
在计算乘加、乘减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六、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一定相同。
长方体有(6个)面,一个面有(4)个直角,总共有(24)个直角。
正方体有(6个)面,一个面有(4)个直角,总共有(24)个直角。
七、数学广角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排数字的题:看清要求写几位数,固定一个,其他的调换握手、搭配的题:先固定第一个分别与后边搭配;再固定第二个,分别与后边搭配;依次类推搭配钱的题:先固定最小面值,以最小面值的0张、1张、2张、3张……来判断有多少种路线的题:左边第一条小路,与右边小路分别搭配,左边第二条小路与右边分别搭配,……后附练习题:第一部分一、填空。
1、 1米=()厘米 300厘米=()米 8米=()厘米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棵树高25()数学书厚约7()小明身高1()22()桌子高70()4、在()里填上“>”、“<”或“=”。
3米()3厘米 30厘米()29厘米1米()100厘米 3米()2米75厘米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40厘米+26厘米=()30米+15米=() 60厘米-16厘米=()1米-12厘米=()二、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3、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三、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 、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再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3、量一量。
我的手掌宽约()厘米。
我的一拃长()厘米。
我的身高是()厘米。
我的一步长()厘米。
四、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米。
第二部分一、填空: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26 ()+13=26()-12=30 22+()=302、在○里填上“>、<、=”。
21+29 ○40 53-23 ○ 53-2551-29 ○ 32 □34+25 ○ 25+433、□里最大能填几。
57- □>30 25>18+ □4、买一台计算器要29元,一个地球仪12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元,如果有50元,大约还剩()元。
二、解决问题。
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5元,买排球用了39元,他一共用了多少元?2、一件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3、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一架玩具飞机29元,买一架玩具飞机比买一辆玩具汽车元?4、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5、学校合唱队原来有42人。
有9名同学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3人。
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6、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7.桔园里收桔子,运走了58筐,还剩35筐。
桔园里一共有多少筐桔子?8.书架上有57本书,借走29本,还剩多少本?又买来20本,现在有多少本?9.动物园有25只猴子,狼狗比猴子多25只,狼狗有多少只?10.花店运来75束玫瑰花,卖掉28束,?(先提出问题,再解答.)第三部分一、口算二、填空。
1、1米—60厘米 =()厘米 45厘米 +26厘米 = ()厘米42米— 28米 =()米 300厘米 = ()米2、(1)4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其中因数是()和(),积是()。
(2)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
(3)2和4相乘,写成乘法算式是()×()=()3、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2 +2 +2 + 2 =()×() 4 + 4 + 4 = ()×()5 + 5 =()×() 8 +8 + 8 + 8 + 8 + 8 = ()×()4、一个角是由()个顶点和()条边组成的。
5、三角尺上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三、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1、3个4相加列式是3 + 4 。
( )2、4 + 4 + 4 + 3 = 4 × 3 。
( )3、 4和5相乘列式是4 × 5, 4个5相加列式也是4 × 5.( )4、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四、看图写算式.(10分)(1) ⊙⊙⊙⊙⊙⊙ (2) ¤¤¤¤¤¤¤¤¤¤( )个( ) ( )个( ) 加法算式: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乘法算式:(3) ☆☆☆☆◇◇▲▲▲▲▲☆☆☆☆◇◇▲▲▲▲▲☆☆☆☆◇◇☆有多少个? ( )×( )=( )或( )×( )=( )◇有多少个? ( )×( )=( )或( )×( )=( )▲有多少个? ( )×( )=( )或( )×( )=( )五、动手操作.(1) 画一条长2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长3厘米的线段.(2)画两个不同方向的角,并标出各部分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