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千分尺)
专题七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专题七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https://img.taocdn.com/s3/m/bff1408c65ce0508763213c6.png)
0.05 mm、0.02 mm,如下表所示:
每小格与 刻度格数(分度) 刻度总长度 1 mm 的差值
精确度 (可准确到)
10
9 mm
0.1 mm
0.1 mm
20
19 mm
0.05 mm
0.05 mm
50
49 mm
0.02 mm
0.02 mm
(4)读数:若用 x 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 表示从 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 果表达为(x+K×精确度)mm.
图 S7-3 (2)螺旋测微器的原理:测微螺杆 P 与固定刻度 B 之间的精 密螺纹的螺距为 0.5 mm,即旋钮 K 每旋转一周,P 前进或后退 0.5 mm,可动刻度 H 上的刻度为 50 等份,每转动一小格,P 前进或后退 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 0.01 mm.读数 时误差出现在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 Nhomakorabea千分尺.
甲
乙
图 S7-7
解析: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解题.根据题意知 RRAx>RRVx,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显著,故Rx1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题 图甲的测量值是Rx与RA串联的电阻阻值,故Rx1>Rx真;题图乙 的测量值是Rx与RV并联的电阻阻值,故Rx2<Rx真.
答案:R x1 大于 小于
方法技巧:内接法和外接法可简记为“内大大,外小小”, 即内接法适合测量大电阻,测量值偏大,外接法适合测量小电 阻,测量值偏小.
考点 3 基本实验的考查
1.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和分压式接法
内容
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
对比说明
两种接法电 路图
串、并联关系不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报告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b12a4ddd3383c4ba4cd2b2.png)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报告高二物理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班级姓名小组年月日实(1)练习使用各种仪器。
验 (2)学习用测金属丝的电阻。
目(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的实验干电池两节(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器压器、开关、导线、、、金属丝材1实验准备(1) 螺旋测微器内部测微螺杆的螺距是0.5mm,则圆周上的点转一周,螺杆前进或后退 mm(将大圆周分成50等分,则圆周上的点转过一等份,螺杆前进或后退 mm。
固定刻度的最小分度对应螺距,即 mm,活动刻度的最小分度对应螺距的1/50,即 mm。
.(2)电阻的测量: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得,R= ,只要测出在电压U下通过导体的电流I,就可算出导体的电阻。
实(3)电阻率的测量:由电阻定律的,= ,可见,在电阻已经测定的验条件下,只要测出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即可算出某温度时步的电阻率,。
骤(4)本实验的电路图:2实验操作(1) 打开开关,将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2) 闭合开关,调节,使电流表和电压表有合适的示数,读出并记下这组数据。
(3) 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键位置,重复进行实验,,并记录在表格中。
(4) 用测出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的长度L,用在不同位置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各三次求平均值。
3数据处理1..导线长度L= cm= m2..直径和截面积截面积S D/mmD/m(单位换算)直径平均值平均值 U/VI/AR3.电阻4.计算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金属丝的电阻率为结论(1)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偏。
误差(2)产生误差的其他来源还有分。
析(1)练习使用各种仪器。
实验 (2)学习用测金属丝的电阻。
目的 (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干电池两节(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压器、开器材关、导线、毫米刻度尺、螺旋测微器、金属丝1实验准备(1) 螺旋测微器内部测微螺杆的螺距是0.5mm,则圆周上的点转一周,螺杆前进或后退 mm(将大圆周分成50等分,则圆周上的点转过一等份,螺杆前进或后退 mm。
实验“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方法步骤和技巧
![实验“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方法步骤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7cf797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2.png)
1实验“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方法、步骤和技巧山东省沂源一中(256100)任会常材料的电阻率是材料的一种电学特性。
由电阻定律公式 R =ρL /S 知,电阻率ρ=RS/L 。
因此,要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只须选择这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线,用刻度尺测出金属导线连入电路部分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导线的直径d ,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 ,即可求得金属的电阻率ρ。
一、实验方法1、实验器材①金属丝 ②螺旋测微器(千分尺)③刻度尺 ④电流表 ⑤电压表 ⑥学生电源 ⑦滑动变阻器 ⑧单刀开关 ⑨导线若干。
【点拨】被测金属丝要选用电阻率大的材料,如铁铬铝合金、镍铬合金等或300W 电炉丝经细心理直后代用,直径0.4mm 左右,电阻5~10Ω之间为宜,在此前提下,电源若选3V 直流电源,安培表应选0~0.6A 量程,伏特表应选0~3V 档,滑动变阻器选0~20Ω。
2.实验方法(1)金属丝横截面积的测定:在金属丝上选择没有形变的点,用螺旋测微器在不同的方位上测金属丝的直径三次。
【点拨】测金属丝的直径时,每测一次转45°,如果金属丝上有漆,则要用火烧去漆,轻轻抹去灰后再测量。
切忌把金属丝放在高温炉中长时间的烧,也不要用小刀刮漆,以避免丝径变小或不均匀)。
求出该点的金属丝直径d ,在不同的点再测出金属丝的直径,求得金属丝直径的平均值后,计算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
(2)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
(3)金属丝电阻的测定:按图1连接电路。
金属丝R 一定从它的端点接入电路。
滑动变阻器R 0先调至阻值最大的位置,闭合开关,根据电阻丝的额定电流和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位置,适当调节变阻器的阻值大小,使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在刻度盘的1/3-2/3的区间。
改变电压几次,读出几组U 、I 值,由欧姆定律R =U /I 算出金属丝的电阻R ,再由公式ρ=RS/L 求得金属的电阻率。
二、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三次测量导线不同位置的直径取平均值D ,求出其横截面积S =πD 2/4.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挂直,用毫米刻度米尺测量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L ,测三次,求出平均值L 。
实验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https://img.taocdn.com/s3/m/289b8a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f.png)
实验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的读数:螺纹的螺距为0.5mm.即测微螺杆旋转一周时前进或者后退0.5mm.将螺旋分成50等份,每一份表示直线位移变化0.01mm,即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0.01mm。
1.实验原理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导体电阻R=根据电阻定律:R=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段金属丝导线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d,用伏安测导线的电阻R,得=RSL = πud24IL2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螺旋测微计、刻度尺、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3.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导线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取直径d的平均值,然后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挂直,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L,反复测量三次,求平均值;(3)按照图中所示的电路图用导线把器材连接好,并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至最大(4)求出R,带入数据求解。
3.注意事项(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通电电流不宜过大(电流表量程选用0~0.6A),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温度过高对金属阻值增大(3)求R,可用平均值法,或者作U-I图像【例题1】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待测金属丝:Rx(阻值约4 Ω,额定电流约0.5 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0.05 Ω);电源:E1(电动势3 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12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下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②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
45-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资料
![45-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a9d24c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6.png)
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填写时间学科物理年级上课时间课时计划2h教课教课内容目标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教课要点、难点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一、螺旋测微器1.结构:如图 1 所示是常用的螺旋测微器。
它的测砧 A 和固定刻度 B 固定在尺架 C 上,旋钮 D、微调旋钮 D′和可动刻度 E、测微螺杆 F 连在一同,经过精细螺纹套在 B 上。
图 12.原理:测微螺杆 F 与固定刻度 B 之间的精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 D 每旋转一周, F 行进或退后 0.5 mm ,而可动刻度 E 上的刻度为 50 等份,每转动一小格, F 行进教学或退后 0.01 mm。
即螺旋测微器的精准度为 0.01 mm。
读数时偏差出此刻毫米的千分位上,过所以,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程3.读数:丈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
丈量值 (mm) =固定刻度数 (mm)( 注意半毫米刻度线能否露出) +可动刻度数 ( 估读一位 )× 0.01(mm)。
温馨提示螺旋测微器需要估读最后一位数字为预计数字,读数和记数时预计位为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
比如如图 2 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 2.0 mm,不足半毫米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 15.0,最后的读数为: 2.0 mm+15.0× 0.01mm=2.150 mm。
图 2二、游标卡尺1.结构:如图 3 所示,主尺、游标尺 (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丈量爪)、游标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尺身上还有一个紧固螺钉。
图 32.用途:丈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论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平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相同多的小平分刻度少 1 mm。
常有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平分刻度有 10 个的、 20 个的、 50 个的,其读数见下表:精准度刻度格数 (分每小格与 1 mm刻度总长度(可正确度)的差值到 )109 mm0.1 mm0.1 mm2019 mm0.05 mm0.05 mm5049 mm0.02 mm0.02 mm4.读数:若用 x 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 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K×精准度 )mm。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https://img.taocdn.com/s3/m/79f32bd433d4b14e85246887.png)
方案二: 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 主要的操作步骤: ① 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② 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1 和瓷管 部分的外径D2,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
d D1 D 2 2
l n ( D1 D 2 ) 2
电阻丝总长度
③ 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均值
(5)他们正确连接电路,接通电源后,调节滑动变阻 器,发现电流始终无示数。请设计一种方案,利用多 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并写出判断依据。(只需写出简要 步骤)
(5)解: ①使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位,接通电源,逐 个测量各元件、导线上的电压,若电压等于电源电 压,说明该元件或导线断路故障。 ②使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档位,断开电路或拆下元件、 导线,逐个测量各元件、导线上的电阻,若电阻为 无穷大,说明该元件或导线断路故障.
(2)解: 方案一:分压接法
方案二:限流接法
(3)为了进一步测量待测量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电阻 率,需要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和总长度,在不破坏变阻器 的前提下,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所需器材及操作 步骤,并给出直径和总长度的表达式。 (3)解: 方案一: 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 主要操作步骤: ① 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② 用毫米刻度尺(也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所有线圈 的排列长度L,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L/n ③ 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1,可得电 L 阻丝总长度 l n ( D1 ) 也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瓷管部分的外径D2, 得电阻丝总长度 l n ( D 2 L ) ④ 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均值
(2)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测量Rx阻值的电路图,并在图 中标明各器材的代号.
A2
A1 Rx
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Microsoft Word 文档 (13)
![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Microsoft Word 文档 (13)](https://img.taocdn.com/s3/m/c4d18ace4028915f804dc2f2.png)
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物理总复习自主探究学案内容:8.4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课时:2课时 日期:2013-12-22 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2.会用伏安法测电阻,并进一步测定金属的电阻率.3.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二、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的构造、使用原理及读数 (1)游标卡尺的构造游标卡尺的主要部分是主尺(附有左边上爪和下爪)和一条可以沿着主尺滑动 的游标尺(附有右边上爪和下爪以及深度尺).如图所示.(2)游标卡尺的使用①外测量爪:可测量物体厚度或外径;②内测量爪:可测量槽宽或内径;③深度尺:可测量筒的深度.(3)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常用游标卡尺的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游标卡尺有10、20、50等不同分度规格,但其工作原理相同.游标卡尺的读数由主尺(最小分度为 1 mm)和游标尺两部分组成.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再看游标尺上哪条刻度线(例如k)与主尺上某刻度线对齐,k ×精度即为毫米以下的小数,两部分相加即为其读数.(见表)2.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读数 (1)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如图(甲)所示是常用的螺旋测微器.它的测砧A 和固定刻度S 固定在尺架F 上.旋钮K 、微调旋钮K'和可动刻度H 、测微螺杆P 连在一起,通过精密螺纹套在S 上.(2)螺旋测微器的原理测微螺杆P 与固定刻度S 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K 每旋转一周,P 前进或后退0.5 mm,而可动刻度H 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P 前进或后退游标尺精度(mm)测量长度L=(N+k) mm(游标尺上第k 格与主尺上的刻度线对齐时)总刻度格数n刻度总长度(mm) 每小格与 主尺1格 (1 mm) 相差 10 9 0.1 0.1 N(主尺上读的整毫米数)+k 20190.050.05N(主尺上读的整毫米数)+k50 49 0.02 0.02N(主尺上读的整毫米数)+k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3)读数: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整数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 (mm).3.电阻率的测定原理(1)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R(R=U/I).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2)用毫米刻度尺量得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量得金属丝的直径,算出横截面积S.(3)利用电阻定律R=ρl/S,得金属丝电阻率ρ= .三、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直流电流表和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0 Ω)、电池组、开关、被测金属丝、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求导线横截面积S:在准备好的金属丝上三个不同位置用螺旋测微器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则横截面积S= .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挂直,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即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平均值l.3.按照原理图(如图(乙)所示)连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4.把滑动变阻器调到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记录在表格中,断开S,求出导线电阻R x的平均值.5.整理仪器.五、数据处理1.在求R 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1)第一种是用R x=U/I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2)第二种是用U I图线的斜率求出.2.计算电阻率:将记录的数据R x、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R x= .六、误差分析1.金属丝直径、长度的测量带来误差.2.电路中电流表及电压表对电阻测量的影响,因为电流表外接,所以R测<R真,由R=ρl/S ,知ρ测<ρ真.3.通电电流过大,时间过长,致使电阻丝发热,电阻率随之变化带来误差.七、注意事项1.螺旋测微器的使用(1)测量前须校对零点:先使测砧A与测微螺杆P并拢,观察可动刻度的零刻度线与固定刻度的轴向线是否重合,以及可动刻度的边缘与固定刻度的零刻度线是否重合,不重合时,用存放在螺旋测微器盒中的工具调节,直到完全重合为止.(2)测量时,当测微螺杆P将要接触被测物体时,要停止使用旋钮K,改用微调旋钮K',以避免P和被测物体间产生过大的压力.这样,既可以保护仪器,又能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当听到“咔、咔…”声后,停止转动,即可读数.(3)螺旋测微器应估读一位,即以mm作单位,应读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4)为防止读出的数据出现差错,可在读数前估计大概读数值,若发现最后读数与开始估计数值相差较大,立即检查出错原因,如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1)为了方便,测量直径应在导线连入电路前进行,为了准确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应该在连入电路之后在拉直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2)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3)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调至最大.(4)电流不宜太大(电流表用0~0.6 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金属丝温度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变大.(5)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关、电流表、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连成干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金属丝的两端.类型一: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例1】甲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1所示.该金属丝的直径是mm.乙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缠绕在铅笔上n匝金属丝的长度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 cm.类型二: 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例2】 (2011广东佛山模拟)某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探究一种金属丝的电阻率,所用的器材包括:输出为3 V的直流稳压电源、电流表、待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米尺、电阻箱、开关和导线等.(1)他们截取了一段金属丝,拉直后固定在绝缘的米尺上,并在金属丝上夹上一个小金属夹,金属夹可在金属丝上移动.请根据现有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并连接电路实物图.(2)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正确连接电路,设定电阻箱的阻值,开启电源,合上开关;②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录金属夹的位置;③断开开关, ,合上开关,重复②的操作.(3)该小组测得电流与金属丝接入长度关系的数据,并据此绘出了如图的关系图线,其斜率为A-1·m-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线纵轴截距与电源电动势的乘积代表了的电阻之和.如图.(4)他们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金属丝的直径是.图中图线的斜率、电源电动势和金属丝横截面积的乘积代表的物理量是,其数值和单位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类型三: 创新拓展【例3】 (2011年江苏卷)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1)将电阻箱接入a、b之间,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数据如下表:电阻R/Ω 5.0 10.0 15.0 25.0 35.0 45.0电压U/V 1.00 1.50 1.80 2.14 2.32 2.45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 R关系图象.(2)用待测电阻R x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2.00 V.利用(1)中测绘的U R图象可得R x= Ω.(3)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池的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内阻增大.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 R图象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选填“偏大”或“偏小”).现将一已知阻值为10 Ω的电阻换接在a、b之间,你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便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 R图象实现对待测电阻的准确测定? . 巩固训练:<<备考指南>>P221的例1 , P222的第3题, P223的第4、5题.。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问题知识点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问题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83f92b0b4e767f5bcfce09.png)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主要考查的内容主标题: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电阻率、螺旋测微器难度:3重要程度:5内容:考点剖析:近年来各地的物理高考试卷多次考查“测电阻”,使得“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成为高考的热点。
为什么“测电阻”实验会如此受到高考的青睐?纵观近几年的实验题,基本上是对原有实验进行改造、改进,但题目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仍然立足于课本实验。
实验题作为考查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在高考试题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注重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
电学实验中的“电阻测量”因其实验理论、步骤与大学物理实验结合的比较紧密,所以成了高考实验的重中之重,自然成为高考考查的焦点。
本实验包括的知识点有:1.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2.据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测定金属的电阻根率实验中练习使用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基本测量仪器——螺旋测微器,它不仅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走上社会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测量工具。
本实验的难点: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2.实验中的重要注意事项。
典型例题例1.(15福建卷)某学习小组探究一小电珠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大小,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现已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
①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到右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零开始逐渐增大。
请按此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实物接线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甲 乙 丙②某次测量,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③该小组描绘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所示,根据图线判断,将 只相同的小电珠并联后,直接与电动势为3 V 、内阻为1欧的电源组成闭合回路,可使小电珠的总功率最大,其总功率的值约为 W (保留两位小数)。
高中物理实验8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高中物理实验8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https://img.taocdn.com/s3/m/7f1383fa50e2524de5187e28.png)
高中物理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江苏省特级教师 戴儒京一、知识点梳理 电阻定律S L R ρ=,其中ρ为电阻率,则LRS =ρ,L 为导线长度,用刻度尺测量,S 为导线横截面积,42d S π=,d 为导线直径,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测量。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结构、使用和读数游标卡尺:先读主尺,再读游标尺,然后相加。
游标尺的第几个格与主尺的某格对齐,则用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乘以几。
游标卡尺精确度一般有3种,即0.1mm(10个格的游标尺),0.05mm(20个格的游标尺),0.02mm(50个格的游标尺).游标卡尺不估读。
螺旋测微器:先读固定刻度,再可动刻度,然后相加。
螺旋测微器要估读。
电阻R 用伏安法测量。
1. 伏安法测电阻中电流表内接和外接电路电路图如下甲图,是电流表外接,乙图则是电流表内接。
2.误差分析电流表外接时,电压表分流引起系统误差,测量值VV R R U R U U I I U I U R +=+==测=V V R R RR +,为电阻R 与电压表内阻V R 的并联值,所以,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电流表内接时,测量值为A A R R R IU U I U R +=+==测,为电阻与电流表内阻的串联值,所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所以,当电阻小于小于电压表内阻时,是小电阻用电流表外接法,当电阻大于大于电流表内阻时,是大电阻,用电流表内接法。
3.怎样才算小电阻和大电阻呢? 取V A R R R =中,待测电阻R ,若中R R <,则为小电阻,用电流表外接法;若中R R >,则为大电阻,用电流表内接法。
关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的电流表外接和内接的问题,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有的同学总有点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感觉。
通过例题谈一谈测电阻实验中的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的问题。
二、例题和习题1.一课外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图中R 0为标准定值电阻(R 0=20.0 Ω);V 可视为理想电压表。
备战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考点41实验:测定金属电阻率(含解析)
![备战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考点41实验:测定金属电阻率(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dab8f6227916888486d7f6.png)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一、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1.螺旋测微器常用来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由于读数需估读到 mm,即千分之一毫米位,所以螺旋测微器也叫千分尺。
2.读数时要分三步:一找整数毫米,二看半毫米,三读螺旋刻度。
3.读数规那么:测量值=固定刻度整数毫米〔半毫米刻度露出,需读mm〕mm×可动刻度〔估读〕螺旋测微器有50个可动刻度,转一周平移mm,即可动刻度最小刻度对应mm。
5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L RS1.实验原理:电阻定律R ,S L2.实验器材:待测材料〔规那么柱形元器件或提供可塑形装置〕、刻度尺〔测量L〕、螺旋测微器〔测量并计算S〕、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测量屡次电阻〕、开关、导线假设干。
3.主要实验步骤:1〕测量材料器件的尺寸参数,包括横截面积和长度,需屡次测量取平均值;2〕测量材料器件的电阻〔根据提供器材和器件的性质选定测量方法〕;3〕根据电阻定律计算材料电阻率。
4.电阻率测量元器件的尺寸参数:实验目的是为了测量用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不易测量的尺寸参数,如较长导线的长度、不规那么的横截面积、对螺旋测微器的测量范围仍然较小的尺寸等。
1〕测量材料器件便于测量的尺寸参数,计算横截面积或长度;2〕测量材料器件的电阻;3〕根据电阻率和电阻定律计算材料的未知尺寸参数。
5.误差分析: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读数时的偶然误差,电阻测量方法存在的系统误差等。
1〔2021·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现有一合金制成的圆柱体,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该圆柱体的长度。
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a〕和图〔b〕所示。
1〕由图〔a〕读得圆柱体的直径为___________mm;2〕由图〔b〕读得圆柱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mm。
【参考答案】〔1〕±〔2〕【详细解析】〔1〕由图〔a〕读得圆柱体的直径为:mm×mm;2〕由图〔b〕读得圆柱体的长度为:mm×mm。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新人教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8cc57d8ee009581b6bd9ebe3.png)
五、实验步骤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l,反复测量三次,
并记录。
2.用螺旋测微器在导线的三个不同位置上各测一次,并记录。
测量次数
1 2 3 平均值
金属丝长l/m
金属丝直径d/m
3.依照实验电路图用导线把器材连好,并把滑动变阻器
的阻值调至最大。
4.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
器滑动触头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I和U的值,记入记录表格内,断开开关S。
测量次数 1 2
3
电阻平均值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x/Ω
5.拆除实验电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六、数据处理 1.金属丝直径的测量 (1)特别注意半刻度是否露出。 (2)因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可动刻度上对齐的格 数需要估读,所以,若以毫米为单位的话,最后一位应出现在小 数点后的第三位上。 (3)把三个不同位置的测量结果求平均值作为直径d。 2.金属丝长度的测量 (1)应测量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也要估读) (2)把3次测量结果求平均值作为长度l。
七、误差分析 1.金属丝直径、长度的测量带来偶然误差。 2.电流表外接法,R测<R真导致ρ测<ρ真(系统误差)。 3.通电时间过长,电流过大,都会导致电阻率发生变化 (系统误差)。
八、注意事项 1.为了方便,应在金属导线连入电路前测导线直径,为 了准确,应测量拉直悬空的连入电路的导线的有效长度,且 各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2.测量电路应选用电流表外接法,且测电阻时,电流不 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太长,因为电阻率随温度而改变。 3.为准确求出R的平均值,应多测几组U、I数值,然后 采用U-I图像法求出电阻。 4.滑动变阻器用限流式接法就可以满足该实验的要求。
测金属电阻率实验报告
![测金属电阻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32984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b.png)
学生实验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学生姓名:小组成员:1、实验目的:(1)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及如何减小误差.(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2、实验原理:由电阻定律R=可知,金属的电阻率为ρ= ,因此,测出金属导线的长度l、横截面积S和导线的电阻R,便可求出制成导线的金属的电阻率ρ.3、实验器材,,待测金属丝,,,,干电池(2节),开关,导线若干..4、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上的三个位置上各测直径一次,求出直径d的平均值.(2)用米尺(最小刻度为毫米)测量的金属丝的长度L(以保证其测量长度为有效长度),共测三次,再求出平均值.(3)依照图1 所示的实验线路图,用导线把器材连好(图中的R x表示待测金属丝),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键置于正确的位置.(4)电路经检查无误后合上开关S,调节变阻器,记录几组合适的U、I值.(5)断开开关,拆除导线,整理好器材.5、数据处理(1)将各测量值记入相应有表格:①电阻丝的长度次数 1 2 3 平均值L/(m)②电阻丝的直径与横截面积次数 1 2 3 平均值直径d/(mm)面积S(mm)2 ③电阻的测量(R=IU)次数电压U 电流I 电阻R平均值123(2)计算电阻率公式(用所测量的物理量表示):ρ= 。
(3)计算金属导体的电阻R,可以直接利用公式R=IU,算出对应的各组U、I的值所求出的R,最后求R的平均值.也可以用第二种方法,图像法求电阻的平均值,建立U一I坐标,把所测量的数据描点,画出U一I曲线,U一I曲线的斜率,就是金属丝的电阻平均值,(4)将测得R、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5)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6、注意事项(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较小,因此,实验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的法. (2)测量导线的直径时,应在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方向测量几次,取平均值.(3)测量导线的长度时,应将导线拉直,测量的长度(4)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流不宜太大,通电时间不宜太长。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报告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28758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c.png)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摘要: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金属的电阻率,探究了金属导体的电流传导特性。
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四线法来测量电阻和直流电桥来测量电阻率,并成功测定了1.0mm直径的铜与铝的电阻率,结果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证实了测量方法的可靠性。
实验目的:1. 理解金属导体的电流传导特性,并学习电阻、电流、电压、电势差、电功率等基本概念;2. 熟悉测量电阻的四线法和测量电阻率的直流电桥方法,并掌握其操作步骤;3.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金属的电阻率,加深对金属导体性质的了解。
实验原理:1. 电阻:电阻是物质抵抗电流流动的程度的量度。
2.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它的单位是安培(A)。
3. 电压:电势差是指在电路中两点电势之差,它的单位是伏特(V)。
4. 电势差:电势差是单位正电荷从低电位移动到高电位时所具有的能力。
5. 电功率:电路中的电流通过电器件或电源的能量变化率。
6. 四线法测量电阻:四线法采用四条导线进行激励和测试。
它能够消除导线电阻对实验的干扰,得到更加准确的电阻值。
7. 直流电桥测量电阻率:直流电桥能够通过两个可变电阻的调节和测量,得到待测物体的电阻率。
实验步骤:1. 将铜、铝等金属棒材分别切割成1.0m长度,并用砂纸打磨表面,使其光滑。
2. Hook定向器的左右两端连接电源和电阻计,调节电源电压为2V,由Hook定向器的观察孔观察铜、铝的测量电阻和电压读数。
3. 通过计算得出电阻值,并通过四线法计算出真实电阻值。
4. 将电桥进行调节使测量电流为5mA左右,分别测得不同金属棒材的电阻和电长度,计算得出电阻率值。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定得到铜棒材的电阻率为1.73*10^-8Ω·m,相对误差为0.90%;铝棒材的电阻率为2.82*10^-8Ω·m,相对误差为0.35%。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使用四线法和直流电桥成功测定了不同金属棒材的电阻率,并得到了较为精确的实验结果。
2020年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2020年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https://img.taocdn.com/s3/m/33262ea251e79b896802268e.png)
答案:1.250 6.850
方法技巧: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三看” (1)第一看→精确度; (2)第二看→游标尺上的 0 刻度线位置,区分零刻度与标尺 最前端; (3)第三看→游标尺的哪条(第n 条,第1 条记为0)刻度线与 主尺上的刻度线对齐.
图 S7-2
解析:金属丝的直径:d=1 mm+0.01×40.0 mm= 1.400 mm.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5.0 V 和 0.44 A.由欧姆 定律得:R=05.4.04 Ω≈11.4 Ω.由 R=ρSl 得金属丝的电阻率 ρ=RlS, 故除了电阻 R、金属丝横截面积 S 需要测量外,还需要测量金 属丝长度 l.由于金属丝电阻较小,为减小误差,实验中应采用 电流表的外接法.
A.电阻箱 R(阻值范围 0~999.9 Ω) B.毫安表(量程 0~3 mA,内阻约为 100 Ω) C.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 3 V,内阻不计) D.两个单刀单掷开关,导线足量
(1) 甲同学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如 图 S7-9 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设计的操作步骤如下:
甲
乙
图 S7-9 ①按电路图连好电路,闭合开关 S1,记下毫安表的读数. ②断开 S1,闭合开关 S2,调节电阻箱 R 的阻值,使毫安表 的读数和①中相同,记下此时电阻箱的示数 R1. 假设该同学的设计合理,则待测电电阻 如图 S7-8 所示,先让待测电阻与一电流表串联后接到电动 势恒定的电源上,读出电流表示数 I;然后将电阻箱与电流表串 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仍 为 I,则电阻箱的读数即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
图 S7-8
【典题 4 】(2017 年山东威海模拟) 为了测量阻值范围在 200~300 Ω的电阻 Rx 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资料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aa946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2.png)
物理
举例:如图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2.0 mm,不足半毫米而从可 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为: 2.0 mm+15.0×0.01 mm=2.150 mm。
物理
2.游标卡尺 (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
爪)、游标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尺身上还有一个紧固螺钉。
[答案] B C ①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 ②滑动 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
物理
[题组演练] 1.在“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 的是 ( )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 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 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 平均值; 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A.电流表(量程 100 μA,内阻约 2 kΩ); B.电流表(量程 500 μA,内阻约 300 Ω); C.电压表(量程 15 V,内阻约 100 kΩ); D.电压表(量程 50 V,内阻约 500 kΩ);
物理
E.直流电源(20 V,允许最大电流 1 A);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1 kΩ,额定功率 1 W); G.电键和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填字母代号) 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 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 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
2.电路连接 按如图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 验电路。
物理
3.长度测量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 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 4.U、I测量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 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 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 的值,记入表格内,断开开关S。 5.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千分尺)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千分尺)](https://img.taocdn.com/s3/m/b2fa5b68f5335a8102d220e6.png)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练习题1.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定值电阻的实验所需的器材实物如图,各器材规格为: ⑴待测电阻R X (约100Ω)⑵直流毫安表(量程0-10mA ,内阻50Ω) ⑶直流电压表(量程0-3V ,内阻5k Ω) ⑷直流电源(输出电压3V ,内阻可不计) ⑸滑动变阻器(0-15Ω,允许最大电流1A ) ⑹电键一只,导线若干。
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在下面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实物图上用笔画线当导线连接成实验电路。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金属导线长约0.8m ,直径小于1mm ,电阻在5Ω左右。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⑴用______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测3次,求出平均值L ;⑵在金属导线的3个不同位置上用______________测量直径,求出平均值d ; ⑶用伏安法测量金属导线的电阻R 。
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试把右图中所给的器材连接成测量R 的合适的线路。
图中安培计要求用0-0.6A 量程,内阻约1Ω;伏特计要求用0-3V 量程,内阻约几k Ω;电源电动势为6V ;滑动变阻器阻值0-20Ω。
在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应处于正确位置。
根据以上测量值,得到该金属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
mA3.练习读书0.6A. 3V档读数:安培表读数:_______3A. 15v档读数:安培表读数:__________;伏特表读数:__________4.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将实验电路图画在方框中,为了完成整个实验,除你在电路中已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哪些仪器?用这些仪器测量哪些量?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电阻率ρ的公式是ρ=___________.5.有一待测的电阻器R X,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
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电压表V(量程0~10V,内电阻20kΩ)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电阻约20Ω)电流表A2(量程0~300mA,内电阻约4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20Ω,额定电流为IA);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300Ω,电流为0.1A);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V,内电阻约为0.5Ω);电键:导线若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练习题1.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定值电阻的实验所需的器材实物如图,各器材规格为: ⑴待测电阻R X (约100Ω)⑵直流毫安表(量程0-10mA ,内阻50Ω)⑶直流电压表(量程0-3V ,内阻5k Ω)⑷直流电源(输出电压3V ,内阻可不计)⑸滑动变阻器(0-15Ω,允许最大电流1A )⑹电键一只,导线若干。
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在下面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实物图上用笔画线当导线连接成实验电路。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金属导线长约0.8m ,直径小于1mm ,电阻在5Ω左右。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⑴用______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测3次,求出平均值L ;⑵在金属导线的3个不同位置上用______________测量直径,求出平均值d ; ⑶用伏安法测量金属导线的电阻R 。
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试把右图中所给的器材连接成测量R 的合适的线路。
图中安培计要求用0-0.6A 量程,内阻约1Ω;伏特计要求用0-3V 量程,内阻约几k Ω;电源电动势为6V ;滑动变阻器阻值0-20Ω。
在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应处于正确位置。
根据以上测量值,得到该金属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
mA3.练习读书0.6A. 3V档读数:安培表读数:_______3A. 15v档读数:安培表读数:__________;伏特表读数:__________4.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将实验电路图画在方框中,为了完成整个实验,除你在电路中已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哪些仪器?用这些仪器测量哪些量?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电阻率ρ的公式是ρ=___________.5.有一待测的电阻器R X,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
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电压表V(量程0~10V,内电阻20kΩ)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电阻约20Ω)电流表A2(量程0~300mA,内电阻约4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20Ω,额定电流为IA);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300Ω,电流为0.1A);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V,内电阻约为0.5Ω);电键: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多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
为了实验能政党进行并减少实验误差,还要求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
①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填写器材的代号)②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填写器材的代号)③请在广柑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6.待测电阻R x,阻值约为25kΩ,在测其阻值时,备有下列器材:A. 电流表(量程100μA,内阻2kΩ)B. 电流表(量程500Μa, 内阻300Ω)C. 电压表(量程10V,内阻100kΩ)D. 电压表(量程50V,内阻500kΩ)E. 直流稳压电源(15V,允许最大电流1A)F.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k Ω,额定功率1W )G . 电键和导线若干。
①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__。
②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 x 阻值的电路图。
③根据电路图,用实线代替导线将下列实物接成实验电路。
7.电阻的测量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约100Ω)电源E ,电动势约为6.0V ,内阻可忽略不计;电流表A 1,量程0~50mA ,内电阻r 1=20Ω;电流表A 2,量程0~300mA ,内电阻r 1=4Ω定值电阻R 0,阻值R 0=20Ω;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10Ω;单刀单掷开关S ,导线若干。
①要求测量中尽量减小误差,并测多组数据。
试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 X 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②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将所示的实物连成实验电路。
③若次测量中电流表A 1的示数为I 1,电流表A 2的示数为I 2。
则由已知量和测量量计算R X 的表达式为R X =____________。
8.实验室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除多用表、螺旋测微器、米尺、开关和若干导线外,还有:A .粗细均匀的待测金属丝R XB .直流电流表A (0~0.6A ,内阻为0.5Ω;0~3A ,内阻为0.1Ω)C .直流电压表V (0~3V ,内阻为5k Ω;0~15V ,内阻为25k Ω)D .滑动变阻器R (0~20Ω,1A )E .电源(3V ,内阻不计)(1)为了选择比较合适的测量方法,以便提高测量精度,先用多用表的欧姆挡粗略测量待测金属丝的电阻。
现将多用表的选择开关置于“×1”挡,按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电阻R X 的粗略值为 Ω。
(2)实验时,先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的位置测直径,如图乙所甲乙示是某次测量时的情况,读数为mm。
(3)若要求在实验中金属丝两端的电压从0开始变化,测量金属丝电阻的误差尽量小,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4)请你根据设计的实验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实物电路。
(注意:电表量程的选择要符合测量精度要求)9.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电压表测得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得通过金属丝中的电流I,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的直径d,测得数据如图3-96(1)、(2)、(3)所示.请从图中读出U=V,I=A,d=mm.10.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出被测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1)请写出测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用上述测量的字母表示)(2)若实验中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时,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金属丝长度的测量值为l=__________cm,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d=__________mm.(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不论使用电流表内接法还是电流表外接法,都会产生系统误差.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可以消除由于电表内阻造成的系统误差.利用该电路进行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是:第一步:先将R2的滑动头调至最左端,单刀双掷开关S2向1闭合,闭合电键S1,调节滑动变阻器R1和R2,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尽量大些(不超过量程),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I1.第二步:保持两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位置不变,将单刀双掷开关S2向2闭合,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2、I2.请写出由以上记录数据计算被测电阻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1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0. 810 m.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4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mm.(2)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电阻丝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4.5 V,内阻很小;B.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0. 125Ω;C.电流表A2:量程0~3. 0 A,内阻0. 025Ω;D.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3 kΩ;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Ω;G.开关、导线等.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3)根据所选的器材,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4)若根据伏安法测出电阻丝的电阻为R x=4. 1Ω,则这种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为Ω·m.(保留二位有效数字)12、一个标有“12 V”字样,功率未知的灯泡,测得灯丝电阻R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利用这条图线计算:(1)在正常发光情况下,灯泡的电功率P= W.(2)假设灯丝电阻与其绝对温度成正比,室温有300 K,在正常发光情况下,灯丝的温度为K.(3)若一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接在20 V的电压上,灯泡能正常发光,则串联电阻的阻值为Ω.13、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横截面如图所示.此金属材料重约ρ.因1~2 N,长约为30 cm,电阻约为10Ω.已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ρ,密度为管内中空部分截面积形状不规则,无法直接测量,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量中空部分的截面积S0,现有如下器材可选:A.毫米刻度尺B.螺旋测微器C.电流表(600 mA,1. 0Ω)D.电流表(3 A,0. 1Ω)E.电压表(3 V,6 kΩ)F.滑动变阻器(2 kΩ,0. 5 A)G.滑动变阻器(10 kΩ,2 A)H.蓄电池(6 V,0.05Ω)I.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千.(1)除待测金属管线外,还应选用的器材有(只填代号字母).(2)在图中画出你所设计方案的实验电路图,并把所选仪器连成实际测量电路.(3)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计算金属管线内部空间截面积S0的表达式为S0=。
14.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出被测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 x.图5—38 图5—39(1)请写出测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_(用上述测量量的字母表示).(2)若实验中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时,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分别如图5—38所示,则金属丝长度的测量值为l =_________________cm ,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d =_________________mm .(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不论使用电流表内接法还是电流表外接法,都会产生系统误差.按如图5—39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可以消除由于电表内阻造成的系统误差.利用该电路进行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是:第一步:先将R 2的滑动头调到最左端,单刀双掷开关S 2向1闭合,闭合电键S 1,调节变阻器R 1和R 2,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尽量大些(不超过量程),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 1、I 1.第二步:保持两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位置不变,将单刀双掷开关S 2向2闭合,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 2、I 2.请写出由以上记录数据计算被测电阻R x 的表达式R x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外接法,分压2.⑴米尺;⑵螺旋测微器;⑶外接法,限流或分压都可以,LR d 42πρ= 3. 0.45 2.20 2.25 11.04. 实验电路图如图,变阻器接成分压电路和电流表“内接”的都同样给分)(电路图中有任何错误都不给分). 用螺旋测微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 ,用米尺测金属丝的长度l ,Il Ud 42π,式中U 是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值,I 是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值.5. ①A 2(2分);②R 1;(2分);③如图所示6.①B, C ②图略,分压电路,○A 表内接③图略7. ①以上两种答案 ②略③R X =12I I (R 0+r 2)-r 1或R X =112I I I -R 0-r 18. 15.(1)6.0Ω; (2)0.700; (3)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电流表外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