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讲教案实录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试讲过程记录

小学语文试讲过程记录

小学语文试讲过程记录一、说教材《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十一册第五组中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不同景象。

全文按作者游览的顺序记叙的,先写了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然后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接着写了作者和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象;最后写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根据本册教材的编排,本组训练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在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时,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制定如下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三个生字:梢、暇、恋。

(2)学会本课几个新词:留恋、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会用“应接不暇”、“陆续”造句。

(3)理解本课重点句:①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棵大榕树,树干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③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学习按作者游览顺序理清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静态与动态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以及阅读、思维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小学语文试讲万能稿:《鸟的天堂》2一、回顾课文同学们,巴金爷爷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快黄昏的时候,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场景。

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写这些特点的呢?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在课本里打上重点号,有的则是用横线划出句子,边思考边记录你思考的痕迹,这是个好方法啊!二、品读课文——榕树的“大”师:我看你迫不及待地想说,你来说。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乐于交流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认读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

4.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利用图片、歌曲、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语气等问题。

3. 生字词学习: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生字词。

4. 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讲解文章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学会鉴赏。

5. 主题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进行定期的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家长反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朗读、学习。

原创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50篇

原创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50篇

第一篇:《名师教你读懂古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简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通过叙述南朝时期齐悼惠王登山时的情景,表达了对离散的山东兄弟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富含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美学。

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朗读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2.学生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准备1.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课件或教材。

2.学生的课本。

3.黑板或白板、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忆一下古代的山东兄弟故事,引起学生对山东兄弟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朗读诗歌(5分钟)根据学生的水平,老师或学生代表进行诵读,让学生倾听诗歌的音韵美。

理解诗歌(10分钟)1.老师解读诗歌的基本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和句子。

2.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回答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问题,确保学生理解并思考诗歌的内涵。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诗歌中的某些句子或词汇展开讨论,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读诗歌。

感受与表达(10分钟)1.学生自由地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或引用诗句来表达。

2.鼓励学生多交流,相互倾听,互相启发。

总结(5分钟)请学生回顾整个诗歌学习的过程,总结诗歌的基本内容,以及学到的一些欣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小结通过这堂课程,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古代诗歌,加深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帮助学生领悟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通用

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通用

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通用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通用1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让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交流,培养表达、应对能力。

3、培养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4、培养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教学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两个小朋友打电话互相问候的动画片。

2、学生观看动画片。

二、进入情境,双向互动。

1、告诉学生打电话可以说的内容。

学生认真听,明确打电话的要求。

2、提出要求:语言规范,态度大方、有礼貌。

3、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开始玩打电话的游戏,并在组长的带领下在大组内展示。

4、学生进入游戏状态,并在组内进行评价。

三、展示个性,提倡创新。

1、每组选派两名代表在班内表演“打电话”的游戏,其他同学观看表演,进行评议。

2、评出最佳3组给予奖励。

3、启发学生说出更新颖的`话题,把语言说得更规范。

4、再次评比,老师对有创意的学生发创新奖。

四、拓展延伸,引向生活。

鼓励学生在家里给亲人或朋友打电话。

从学生观看动画片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情境,从而产生交际的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最佳的交际状态。

给学生玩的时间,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促进双向互动的活动氛围。

给学生展示个性的空间,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锻炼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性意识。

把学生学到的知识引入生活之中,使口语交际生活化。

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通用2一、教学要求: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造句。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⒈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准备:词卡、小黑板三、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精选5篇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精选5篇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5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实录5篇》,您浏览的《小学语文教学实录5篇》正文如下: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实录【篇1】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那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师:谁愿意试读?(学生纷纷试读)师:现在,同学们就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开始。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点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说说你们组学懂了什么?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

远远的看瀑布就像一条河挂在山上。

生:老师,我们发现李白写了一个错别字,他把“升起”的“升”写成了“学生”的“生”。

(点评:学生在读懂古诗的情况下,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快看看,李白是写错别字了吗?生:没有,这里的“生”是“产生”的意思,李白是说香炉峰产生了紫色的烟雾,而不是升起了烟雾。

师:(转向质疑的同学)你明白了吗?那你再来重新解释一下诗句的意思。

(学生解释诗句)师:这位同学善于发现问题,说明他用心读书了,大家要向他学习!谁愿意来有感情的读读前两句?(学生纷纷试读,群体练读)(点评:指导学生仔细读书,在读中去体会,去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师:谁来说说后两句是什么意思?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说瀑布从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落下来,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生:“三千尺”是夸张的说法,应该是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落下来。

师:你理解的真好!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千”、“万”等都是虚指,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

那你还知道那些诗句使用了夸张的写法吗?(点评:教师巧妙适时地点拨,复习已学的诗句,使记忆不断得到强化。

)生:“危楼高百尺。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大意。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

(3)通过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了解词语的含义。

2. 课文的朗读: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4. 句式和表达方式的运用: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朗读,课文的解析。

2. 教学难点:句式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3.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4. 练习法: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3. 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评价。

5. 句式和表达方式练习: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教师指导并评价。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态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口头表扬和鼓励。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理解和句式运用等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口语表达评价:在课堂练习中,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关注学生的语言组织、逻辑思维和表达准确性。

七、教学拓展:1.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5篇】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5篇】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5篇】篇一: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会认7个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新型大桥的奇妙,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独创的爱好与愿望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课前打算1、生字卡片、朗读录音磁带。

2、汽车在潜水桥上行驶的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识记生字一、激趣导入新课借助图画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兰兰过桥的片断,激发爱好,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兰兰过桥二、初读课文,引导思索1、师:我想:好多同学都过过桥,而兰兰过的桥跟我们过的可不一样。

原委哪点不一样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2、学生小声读课文。

要求:(1)画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自己认犯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兰兰过了哪几座桥?3、检查认读生字的状况。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学习生字、生词的状况4、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潜水桥和塑料桥)三、师:好。

让我们先来过一过潜水桥1、清大家先找到写“潜水桥”的段落,仔细地读一读。

想想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2、再读一读,让我们像兰兰那样过一过这座桥,体会体会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四、检查学生自读的状况师: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事实上是说“潜水桥”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引导学生归纳“潜水桥”的特点:1、架在水面上。

2、用玻璃砖造的。

3、像一座长长的透亮的房子。

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学生可以说课文中兰兰的感受(鱼在四周游,船在桥顶上驶来驶去),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

五、师:这座特殊的“潜水桥”我们已经走过了。

现在,我们把这座桥的生字学会好吗?学习生字出示生字:兰桥座特牢固1、说说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沟通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老师加以确定。

2、这几个生字中哪个最不好写?依据多数学生的看法老师进行书写指导3、学生练写,老师巡察指导。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模板(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模板(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篇1教学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8个生字。

掌握2个多音字“和、应”。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读,借助拼音学习生字。

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

3、师生共同学习,积累好词佳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描写家乡的好词佳句。

2、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乡村孩子生活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美好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农村,大家对麦子都非常熟悉,都知道麦子是什么?麦子有什么用处?(学生回答,老师引导)那有谁知道麦秆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喂牛、喂马)说得很不错,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下,麦秆还可以用来做什么?(板书:麦哨)揭示课题:“麦哨”就是用麦秆来做的哨子。

二、学习新课。

1、学生默读课文,可以用借助拼音拼读,同桌交流,问老师等方法来完成。

2、老师范读,帮助学生清除生字词。

和:hé(和平,和谐),hè(和着,一唱一和);应:(应该,应当),(反应,应用)。

3、师生共同学习生字。

三、品味优美段落。

1、用开火车的方式读课文(每个学生读一段)。

2、学生自由度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讨论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孩子们在田野、湖畔边割草、边玩耍、边吹麦哨的情景,写出了乡村孩子的天真、纯朴、可爱、欢快,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美丽景色的赞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五、作业。

1、写出本课生字词。

2、写出你喜欢本课中的好词好句。

小学语文十分钟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十分钟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十分钟试讲教案教案标题:小学语文十分钟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正确朗读。

2. 课文的理解和回答问题。

3. 描写春天的感受。

教学准备:1. 课文《春天的美丽》。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春天的景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张描绘春天美景的图片或播放一个春天的视频片段。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二、新课呈现(3分钟)1. 准备好生字词卡片,并向学生展示。

2. 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并示范正确的发音和朗读。

3. 学生跟读生字词,纠正发音。

三、课文理解(4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春天的美丽》。

2. 学生闭目倾听,用心感受课文中描写春天的美丽的句子。

3. 学生分组合作,互相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 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色和气息?- 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句话?为什么?四、巩固与拓展(1分钟)1. 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强调春天的美好。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美丽,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想象。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导入春天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为学生理解课文《春天的美丽》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生字词的教学通过卡片展示和学生跟读,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正确发音。

课文理解环节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和问题回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最后的巩固与拓展环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美丽,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整个教案设计紧凑,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全面理解和感受春天的美好。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试讲教案五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试讲教案五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试讲教案五篇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

但教案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写教案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一年级语文教案1《雪地里的小画家》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带着童趣读出趣味,运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同时提升了学生对冬天及小动物的情感体验,使热爱大自然的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课文歌曲、与课文内容一致的雪景动画、课文图画(“小画家”的“图案”空出,以便同学粘贴小动物的脚印图、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课文;了解哪些动物也来雪地“画画”,哪些动物也冬眠。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们喜欢玩什么?(堆雪人、打雪仗、看自己在雪地里的脚印。

)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心情?(非常快乐、开心、高兴等。

)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看见下雪了,也跑出来玩了,你们看看,认识他们吗?(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鸭还悄悄地告诉我,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

(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运用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尊重学生主体,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初识字词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学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在读文中识字。

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读,掌握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模板精选6篇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模板精选6篇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模板精选6篇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模板1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语文组号考生。

(鞠躬)我说课的题目是(板书题目)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本课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年级册第单元以围绕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表达了。

其中,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但对课文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还不足,仍需在教师的带领下对重点词句、写作手法加以点播。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___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个生字,重点指导等字的书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运用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的深刻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段,学习手法,并进行小练笔。

其中,教学重点是:通过精读分析课文,体会的思想感情难点是:学会的写作手法。

三、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朗读感悟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会设置这样一个情景:在谈话中引出今天的课题。

(板书课题)教学时启发学生质疑应在点点滴滴。

读了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这样设置悬念,既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又很好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我以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并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1、边读课文,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不正确的读音我会及时进行矫正,特别注意的读音,并针对字进行范写。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等词语。

3、重点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从而达到整体感知目的。

三、精读课文,重点突破语文教学,不是教课文,而是教语文,秉着这种理念:我将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抓住语言文字训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麻雀》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十分钟教师招聘试讲教学设计上课实录

《麻雀》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十分钟教师招聘试讲教学设计上课实录

《麻雀》试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等17个词语。

2.知道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有利于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并懂得这样写有利于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3.知道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试讲环节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图片导入:出示麻雀的图片,设问:认识这只鸟吗?(学生回答),对,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麻雀,它虽然没有孔雀那样漂亮的外表,也没有黄莺那样动听的歌喉,可在一只麻雀身上却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6课《麻雀》。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落实识字目标。

】1.自学反馈(1)识字。

本课会认6个生字。

可重点指导:“拯”是翘舌音,“嘶”是平舌音。

(2)写字。

本课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和难写的字。

嗅:不要漏掉最后一点。

躯:身字作偏旁时要变窄,撇画不出头。

2、整体感知【落实课后第一题。

迁移学习,初步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1.出示学习任务单:上个单元,我们学习和掌握了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的方法。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运用学到的这种方法,说一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后,把《麻雀》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出来。

2.学生自读自悟后回答,师生梳理预设:起因:猎狗攻击小麻雀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读这个故事,全文虽然不足400字,但是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的很清楚,这也是我们写记事作文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落实课后第二题,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的表达方法。

】1.出示自学任务单: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部分,抓住关键词句写写自己的感受。

小学语文试讲全能教案6(总计4篇)

小学语文试讲全能教案6(总计4篇)

小学语文试讲全能教案6(总计4篇)第一篇:课题名称1. 课时安排- 课时数:1课时- 课时内容:识字与阅读2. 教学目标- 研究并掌握5个新的汉字- 能够正确识别并拼读所学汉字- 能够运用所学汉字进行简单的阅读3.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黑板、白板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册、铅笔、橡皮4. 教学步骤- 步骤一:复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 通过互动提问,复上节课所学的汉字,并让学生朗读。

- 步骤二:引入新课(10分钟)- 利用幻灯片展示新的汉字,并教授正确的发音和书写方法。

- 学生跟读新汉字,并在黑板上书写。

- 步骤三:巩固练(15分钟)- 让学生打开课本,找到相应的练题,进行个人练。

- 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 步骤四:合作活动(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汉字,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要求使用所学的汉字。

-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他们的故事,并相互评价。

- 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进步。

-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完成课后作业。

5. 教学评价- 能够正确书写所学汉字的比例- 能够正确拼读所学汉字的比例- 能够运用所学汉字进行简单阅读的能力第二篇:课题名称1. 课时安排- 课时数:1课时- 课时内容:诗歌朗诵2. 教学目标- 研究并理解一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能够正确朗读所学诗歌,并表达出相应的情感- 能够通过诗歌朗诵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3.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诗歌教材、录音设备、幻灯片- 学生准备:课本、朗读稿、麦克风4.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首诗歌,让他们感受诗歌的美妙和情感。

- 步骤二:理解诗歌(10分钟)- 利用幻灯片展示所学诗歌的文字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教师解读诗歌的含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 步骤三:朗读练(15分钟)- 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朗读稿,进行个人朗读练。

人教版小学语文试讲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试讲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试讲教案5篇人教版小学语文试讲教案5篇语文教学教案的应用和其他学科教学课件的应用一样,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时间化。

优秀的语文教学课件还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深化语文教学的内涵。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试讲教案1《熟悉的脚印》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3个生字,会写其中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用方法,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3、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分析尼基申是如何根据狗的脚印走出森林的。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识记生字,熟读课文。

2、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提问:你熟悉哪些动物的脚印呢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全文,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标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

1、出示生字、生词卡片。

2、学生利用拼音试读。

3、教师教读。

4、易混字的辨析。

“熟、顺、叉、守”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了平舌音。

“互相”的“互”读“hù”,不读“fù”。

四、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处的位置。

2、描红。

3、难写字的指导。

诉:左窄右宽,注意不要将最后一点写掉了。

4、请学生上黑板写,老师进行纠错,再次指导。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一、复习检查听写生字。

指名学生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1、出示认读字xī biàn pèng shòu hǒu悉辨碰兽吼2、老师范读3、学生上台教读。

4、多种形式认读。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读全文,找出文中的问句,并做上记号。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试讲示范稿14篇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试讲示范稿14篇

一.1.题目:《gkh》2.内容:3.基本要求:(1)指导学生学会“g、k、h”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掌握三拼音节的拼音方法;(3)认识“画、打”2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4)板书整洁、美观。

一、《gkh》(一)情境导入教师引入拼音王国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的好朋友,我们先来给它们打个招呼吧!(出示已学习的单韵母卡片)今天,拼音王国里又迎来了几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在跟我们打招呼呢!(出示课件)顺势板书课题“g、k、h”。

(二)新课讲授1.教学声母g(1)教师引导学生看插图说话,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生:图上画着几只鸽子,衔着一只花环。

)通过学生反馈总结白鸽的“鸽”就是g的发音。

教师出示卡片g,示范发音,学生模仿跟读,教师指导g是舌根音。

教师提问:“谁能编一句小儿歌帮助我们记住g的音?”学生自由发言后,总结出示儿歌:鸽子鸽子,g g g。

巩固g的发音,同时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的形式练习g的发音。

(2)教师再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g的形。

教师提问:“看看图,再看看g,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反馈总结g像是鸽子衔着的花环。

出示顺口溜:像个花环,g g g。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具,提问:“看老师手里的这个9,谁能给它施个小魔法帮它变个身?”出示教具“9”的铁丝,让学生观察教具,学生将下边弯一弯就是“g”。

出示顺口溜:像个9字,g g g。

加强学生对于g的形的认识。

2.教学声母k(1)教师引导学生看插图说话,提问:“同学们看图上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数一数有几只蝌蚪?它们一齐向什么地方游去?”(八只小蝌蚪在水里一起向草丛中游去。

)教师出示卡片,示范发音,引导学生把手掌打开,手心对着嘴感觉气流的强弱,k送气。

学生跟读,教师指导。

出示儿歌:蝌蚪蝌蚪,k k k。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小学语文试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3、通过图文结合,理解“箬竹叶、糯米、裹着”等词语,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红红的枣”等词语。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了解端午节习俗和来历。

德育目标了解传统节日和习俗。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课后生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总结法教学准备教学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

(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讲了什么事情?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书写要领:“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

“午”最后一竖不要写出头。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小学语文试讲教案「篇二」《生命生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三、教学难点1. 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会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2. 合作学习法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生字词卡片3.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材料教案内容(第一至第五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图片导入: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理解词语。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新词,解释词语含义。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复习生字新词,回顾课文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写作手法。

2.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前两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复习生字新词,回顾课文内容。

二、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2. 学生现场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前三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太阳》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十分钟教师招聘试讲教学设计上课实录

《太阳》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十分钟教师招聘试讲教学设计上课实录

《太阳》试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试讲环节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2.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

谁能告诉老师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预设:后羿射日3.师:《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这段话就出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太阳》这篇课文,但这不是神话故事,而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是怎样给我们介绍的呢?,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太阳》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落实识字目标。

】1.自学反馈(1)识字。

本课要求会认4个生字,要提醒学生“摄”的读音,结合“摄氏度”一词帮助读准字音[shè]。

(2)写字。

本课会写9个字。

“摄、殖、粮”是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炭、杀、菌”为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上下部分的比例。

易错字方面,可重点提醒学生下面的一两个字。

摄:右下部的第一个“又”的捺要变成点。

殖:右半部分里面是三横。

粮:左边的“米”末笔捺变点,避让右部“良”。

菌:“禾” 的末笔捺变点。

2、整体感知【落实课后思考题一第一个问题】1.出示初读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然后用“‖”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试着概括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2.学生自读自悟——反馈指导预设:(1)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太阳离我们很远,体积很大,温度很高。

教师追问:概括地说,第一部分主要讲了太阳的什么?(指名回答)预设:这一部分讲了太阳的特点。

《走月亮》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十分钟教师招聘试讲教学设计上课实录

《走月亮》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十分钟教师招聘试讲教学设计上课实录

《走月亮》试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沟、牵”等15个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

2. 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 自然段。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试讲环节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生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晚上陪妈妈一块散步吗?都是去过哪儿?和妈妈一起散步有什么样的感受?在我国南方有些地方,有这样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月光底下散步、游玩,嬉戏,称之为“走月亮”(教师板书)。

老师给你们介绍的一位好朋友,他叫吴然,是白族人,就生活在云南普洱,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看他是如何走月亮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落实识字目标。

】1.自学反馈(1)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会认8个生字。

“穗”可和“惠”进行字音的辨析。

“埂”可以借助熟字“更”,识别字形。

(2)写字。

本课要写的15个字中,“卵、填、稻”容易写错,可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注意“卵”字左右两个小点不能丢,“填”字右边的“真”中间有三横,“稻”字右下“臼”中的两个小横不能连在一起。

“淘”与“萄”可引导学生进行字形的辨析。

可重点指导下面其中的一个字:卵:左高右低。

第一笔是短撇,第二笔是竖提,第四笔是撇,最后一笔是悬针竖。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大体思路】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以“我和阿妈走月亮”这个句子为线索,思考经过了哪些地方,圈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通过师生交流,理出走月亮的几个主要场景。

交流课文描写的哪些图景让自己印象深刻,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策略:可选择2-3处感受最深的自然段精读感悟】(1)第1-2自然段,“月亮升起”图第1自然段月亮升起来了,强调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实录【篇一:小学语文试讲教案《生命生命》】小学语文试讲教案《生命生命》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

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即可查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展示交流珍惜生命的名言。

同学们讨论了珍惜生命的名言,相信你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去寻求生命的真谛。

2.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过渡:生命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细细感悟。

1.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课文关于“生命”讲了哪几个事例?2.检查反馈(1)刚才同学们读课文真认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a.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骚扰欲望震撼糟蹋有限动弹听诊器不屈向上茁壮生长鼓动跃动冲破坚硬沉稳短暂珍惜(2)课文讲了几个事例呢?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板书:飞蛾求生、香瓜子生长、静听心跳(三)深入研读自读“飞蛾求生”事例1.请同学们自由读“ 飞蛾求生”部分,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思考:你感悟到了什么?可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学生反馈,体会情感。

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1)学生汇报,读句子,说原因。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挣扎、极力、鼓动、跃动)(3)换词比较:a.“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

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的幅度更大,更能表现出飞蛾奋力挣扎的情景,表达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强大的生命力。

)b.你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生读)(4)想象说话:此时此刻,你就是这只握在作者手里的飞蛾,你会怎么想?(5)指导朗读。

a.(承接上面)师引读,学生齐读。

b.刚才我们从关键词中读懂了内容,体会到了飞蛾求生的欲望。

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从这三个感叹号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谁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指名读评议,齐读)3.回扣课题。

小结:是啊,作者被这个小生灵顽强的求生欲所震撼,这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合作学习“瓜子生长”事例过渡:平均寿命只有短短九天的飞蛾,竟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那普通的香瓜子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1.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要求:(1)运用刚才的方法,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写写自己的体会。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句1:“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1)学生读句子,说原因。

(2)从哪些词语感受香瓜子生命力的强?(3)竟然是什么意思?(没有想到的、出乎意料、不可思议的奇迹、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你体会到了什么?(4)为什么作者不用“生”或“长”,要用“冒”?(5)指导朗读。

多么顽强的香瓜子呀!谁来读?过渡:你还从哪里体会到它的顽强的生命力?句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学生读句子,说说原因。

(2)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3)理解“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a.从“它只活了几天”,你体会到了什么?b.“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体会体会。

(引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7天,它会冲破—(生接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5天,它要冲破—(生接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2天,它也一定能冲破—(生接读)c.此刻,“即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赞美、敬佩、崇敬)3.指导朗读。

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男女比赛读,齐读)4.回扣课题。

小结:环境恶劣,困难重重,但瓜苗仍然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这就是——(生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学习“心脏跳动”事例过渡:小小的生灵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呀!更何况我们人类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个事例,想想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震惊?1.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1)令“我”震撼的是什么?(2)创设情境,感受心脏跳动: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用手摸着你的心,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

你感受到什么呢?(心跳)你想说些什么?用文中的话说说。

(出示:“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高兴、自豪、激动……)(4)请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指名读);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2.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1)“糟蹋”是什么意思?(浪费、不珍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生说现象)(2)怎样叫“好好使用生命”呢?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说。

(3)比较句子: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要对自己负责。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第二句写得好,因为“必须”突出作者对生命负责的坚定的态度。

)(4)我们看看杏林子是怎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出示杏林子的资料:杏林子十二岁的时候,患上了一种非常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

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都是在轮椅中度过。

但是坚强的杏林子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凭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用这样的双手(出示图片)写下了80多部文学作品,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台湾100多万残疾人作出了贡献。

她离世之后,家人根据其生前遗愿把躯体捐给医院供医学研究。

(5)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6)小结:是呀,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要向杏林子学习,必须对自己负责。

这就是——生命生命(四)拓展延伸过渡: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杏林子写下了了这样一段话。

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齐读,谈体会。

2.理解:“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价值”。

a.“有限的生命”:为什么说生命是有限的?(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人的寿命再长,不过七八十年光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短暂。

所以,生命是有限的。

)b.“无限的价值”:你知道哪些人也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来举例说一说。

(炸碉堡的董存瑞,被火烧的邱少云,为人民服务的雷锋……)3.朗读。

这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了无限的价值。

让我们带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再读这句话。

4.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让有限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呢?生结合实际谈体会。

(五)课堂小结1.读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对生命有了许多的感悟,现在请拿起你的笔,写下生命的感言吧!出示:生命是______________。

2.抒写生命感言,交流汇报。

(板书:珍爱生命)3.作者用两个“生命”作题目,她在告诉我们什么?(生命宝贵,要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短暂,要珍惜生命,使自己的一生活得光彩有力。

)4.小结:是的,生命是有限的,珍贵的,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最后,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珍视、对生命的热爱,再次呼唤——(生接)《生命生命》。

(六)布置作业1.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再体会体会。

2.课外阅读:杏林子《和命运较量》,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四、板书设计生命生命飞蛾求生生命有限瓜苗生长珍爱生命静听心跳价值无限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篇二:小学语文面试教学实录】《桂花雨》教学实录一、背景导入,揭示中心句。

师生问好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桂花雨》生:读题师:桂花雨非常的香,再读——生:再次读题师:(深情地讲述)作者琦君在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

她身在异乡,却常常想起家乡的桂花。

课文一开头,就写到“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

”(出示在黑板上)为什么呢?生:因为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

(教师出示句子“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在黑板上,并指名一学生读)生: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教师提醒读出儿化,学生再读)师:(点“迷人”二字)迷人是什么意思呀?生:迷人就是令人陶醉。

二、品味香气迷人.师:香气味儿令人陶醉。

怎么使人陶醉呢?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生认真自由朗读第二节。

)生:课文中说“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中“没有不”就是说全都浸在桂花香里了。

生:我觉得“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可以看出很多家都陶醉在桂花香里了。

师:同学们,刚才这两个同学发现了同一句话,看(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谁来读一读?(一生读)师:“浸”本来是指一个东西泡在水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生:这里是指沉浸。

生:就是说人们都陶醉在桂花香里了。

师: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感受?生:我觉得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呀!生:桂花真香呀!我都想摘一些下来泡泡茶!生:如果我在吃饭,我会觉得饭都特别的香。

生:我真得想多摘一些下来,做糕饼、桂花卤、各种好吃的。

师:其实你用不着摘,琦君的母亲会送给村上的你们!生:我觉得这琦君家桂花的香味让村上的人都分享到了。

师:是呀!村上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沉浸在桂花香里。

这时,请你们再次来读一读这段话?(学生自由读)师:我刚才看到你边读边摇头,请你来读!生:有感情地读师:都要陶醉了。

还有谁来读?(一生再读,更有感情)师:是呀!此刻人们都浸在桂花香里了!(板书:“香“)现在谁再来读一读指板书:“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一学生闭着眼睛读了一遍)师:你怎么闭着眼睛读呀?生:因为我陶醉在桂花香里了。

三、学习摇花乐。

师:真是香啊!前后左右的邻居们都陶醉在桂花香里了,琦君一家呢?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节?(学生自由朗读)师:谁来说一说?生:这节主要写了琦君缠母亲摇桂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