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基础》课程标准
声乐课程标准
![声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4c3f530740be1e650e9a9b.png)
音乐表演(声乐方向)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音乐表演(声乐方向)专业【授课单位】声乐教研室【开课学期】五学期【学时数】142节【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声乐课程是音乐表演(声乐方向)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与实际演出过程高度一致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情景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声乐表演的基本发声技巧及作品分析的能力,达到能够在舞台上演绎相关曲目的技术水平。
本课程与视唱练耳、中西方音乐史等前导课程和音乐写作小常识、合唱、指挥等后续课程共同形成“演、编、教、评、组”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系统,在讲练结合的行动学习和真实的舞台实践中,使学生获得音乐表演岗位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职业关键能力,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步提高。
本课程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基于职业工作过程、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本位,结合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舞台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选取中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中国歌曲为主体,培养适合区域文化市场需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采取“做中学”的培养模式,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任务的安排者、检查者和引导者,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智力、性格特点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课程目标1.工作任务目标能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一定的演唱技巧,灵活演绎不同风格与体裁声乐作品,具有具备在舞台上完整演唱歌曲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即兴伴奏、合唱的排练与指挥以及简单文艺娱乐节目的策划与编排,能够预测并完善的处理舞台表演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保证舞台表演的成功。
2.职业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视唱听辨能力、分析阐释声乐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恰当表现歌曲内涵与意境的演唱技能。
(2)方法能力具有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具有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自学获取新技术的自我更新能力;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3)社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协商,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完整版)《声乐》课程标准
![完整版)《声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6debc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c.png)
完整版)《声乐》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声乐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前言: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现。
为满足用人单位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我们需要尽快培养掌握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和各种教育手段的高素质幼教人才,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通过参考其他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情况并进行网上调研等其他形式获取数据,我们明确了本专业的培养定位、职业岗位、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
课程标准: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要求学生经过两年的时间研究训练,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娴熟的发声技巧。
设计思路:本课程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反对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
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反对千人一面、千人一声。
贯彻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选择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来进行声乐训练,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品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努力使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舞台演出的机会,提高学生表演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采用集体课、小组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集体课由教研组所有老师集体研究解决学生的问题;小组课由任课教师开展组内的观摩研究与典型辅导;大班课讲授有关声乐理论知识及专题讲座。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质量,突出学前教育学科特点,侧重幼儿歌曲的教唱,鼓励边弹边唱,培养上岗教学能力;侧重成人声乐歌曲的学唱,培养声乐专业能力。
通过两年的研究,学生将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娴熟的发声技巧。
本文旨在介绍声乐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通过不同形式的歌曲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艺术魅力。
同时,教师需要了解少年儿童的嗓音特点和发音器官的有关知识,以更好地教授适合少年儿童演唱的歌曲。
声乐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声音训练,让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并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
《声乐基础》课程标准
![《声乐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fce9d75a8956bec0975e36a.png)
《声乐基础》课程标准专业:高一年级音乐专业声乐学科一、课程简介:声乐基础是音乐专业的的重要课程,也是技能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由于人数多,基础差,学生的声乐知识几乎是空白的,而要使学生对声乐知识的理解、接受变得容易,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声乐的自信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音乐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教授基本的演唱发声原理,声情并茂的演唱初级曲目,是本学期的教授重点。
二.课程目标歌唱的呼吸能力、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歌曲的演唱和艺术表现等.三、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模式集中授课与单个授课相结合。
四.课程内容要求和设计学习任务学习项目学习情境学时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2歌唱的发声原理以及歌唱姿势介绍基本发声的理论概念以及歌唱的基本姿势了解发声器官及发声原理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2 歌曲欣赏歌曲《花非花》了解背景,音乐欣赏欣赏歌曲 4歌唱的呼吸训呼吸的速度练习快吸快呼,慢吸慢呼发声曲练习 6学习任务学习项目学习情境学时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2练打嘟噜练习了解掌握打嘟噜的基本要领和目的打嘟噜练习 6歌唱的语言训练元音发声要求U母音练习,i母音练习母音发声练习8口腔打开要求掌握口腔的打开要领.半打哈欠状态练习口腔的打开4歌唱的共鸣训练介绍基本理论概念,进行练习发声练习,共鸣点《思乡曲》曲调学习,共鸣体验6 歌曲演唱《思乡曲》了解歌曲创作背景简谱识谱,气息平稳,共鸣训练4歌唱的呼吸训练声音与气息的对抗i母音练习声音与气息的协调控制4 呼吸的控制歌曲气息控制ia母音的转换练习歌曲练习《故乡的小路》识谱学唱4歌唱的语言训练咬字前后位置发声曲练习《沂蒙山小调》学习中国歌曲的咬字发音方式8歌唱的语言训练五个元音(a.ei.i.o.u)的发声练习发声曲练习歌曲《送别》声音流畅自如,咬字清晰8声音稳定与气息支持中音音区腔体的建立中声区发声曲加强练习歌曲《月之故乡》声音与气息的统一8五、实施建议课程开始部分,主要以示范和教唱为主,后面章节时,自学歌曲是学生学习歌曲的主要方式。
入门声乐教案初中生
![入门声乐教案初中生](https://img.taocdn.com/s3/m/8aec512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1.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提高学生的声乐表现力和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声乐基本知识:声音的产生、呼吸控制、共鸣、咬字等。
2. 声乐技巧:发声练习、音阶练习、旋律练习等。
3. 歌曲学唱:选取适合初中生演唱的歌曲,如《童年》、《春天里》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乐基本知识的讲解和技巧的训练。
2. 教学难点:声乐技巧的掌握和歌曲的准确演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步骤1. 发声练习:教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注意呼吸控制和共鸣。
2. 音阶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阶,提高音准意识。
3. 旋律练习:选取简单的旋律,让学生跟着唱,培养音乐节奏感。
4. 歌曲学唱:教唱《童年》,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发音和演唱中的错误。
6.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展示所学歌曲,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声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生能准确地演唱所学歌曲。
3.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4. 学生能在课后主动练习声乐,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声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他们日后在音乐道路上的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声乐音阶入门教学基础教案
![声乐音阶入门教学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ac99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a.png)
声乐音阶入门教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声乐音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声乐音阶的基本音程和音域。
3. 能够正确唱出声乐音阶的各个音符。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准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熟悉声乐音阶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准备好示范用的声乐音阶乐谱。
2. 学生准备,学生需准备好纸笔和录音设备,以便记录和复习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包含声乐音阶的音乐片段来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先感受一下声乐音阶的美妙和魅力。
2. 讲解声乐音阶的基本概念。
声乐音阶是由一组音符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排列而成的音乐音阶。
声乐音阶通常包括七个音符,分别是1、2、3、4、5、6、7。
音阶的起始音称为“主音”,音阶的最高音称为“领音”,音阶的最低音称为“基音”。
3. 示范唱歌。
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声音示范唱出声乐音阶的各个音符,让学生听到声乐音阶的音程和音色。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自己的示范唱歌,让学生尽快掌握声乐音阶的基本音程和音域。
4. 练习声乐音阶。
让学生用纸笔记录下声乐音阶的各个音符,并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记忆。
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录音设备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然后与示范音进行对比,找出自己唱歌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5. 小结。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声乐音阶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
四、教学反思。
声乐音阶入门教学基础教案是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通过学习声乐音阶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准能力,为以后更高级的声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对声乐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声乐音阶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声乐培训教学大纲
![声乐培训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81113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e.png)
声乐培训教学大纲一、引言在音乐教育领域,声乐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声乐培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音乐才能,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一份详细而系统的声乐培训教学大纲。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合理的声乐培训教学大纲,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程和指导学生。
二、课程概述1. 声乐培训的重要性2. 声乐培训的目标3. 学生要求三、声乐基础知识1. 声乐的定义和分类2. 声乐的基本要素3. 声乐的发声原理4. 声乐的表达技巧四、声乐技巧训练1. 声音发声和音准训练1.1 呼吸控制1.1.1 腹式呼吸练习1.1.2 声音的呼吸支撑1.2 声带和共鸣腔的训练1.2.1 发声部位的正确使用1.2.2 共鸣腔的开发和运用1.3 音高和音准的掌握1.3.1 音区的划分和训练1.3.2 音准训练的方法2. 发声技巧和咬字训练2.1 声音的共鸣和音色的塑造2.1.1 发声区域和共鸣腔的使用2.1.2 个人音色的发展2.2 咬字和发音的清晰度2.2.1 发音要点的训练2.2.2 歌词发音的准确性三、歌曲演绎和情感表达1. 歌曲的分析和解读1.1 歌词和曲调的理解1.1.1 歌词的意境和主旨1.1.2 曲调与情感的关联1.2 音乐风格和曲风的认识1.2.1 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1.2.2 音乐情感和表达形式2. 情感表达和舞台表演2.1 情感的诠释和传达2.1.1 情感的外化和内化2.1.2 化身角色的练习2.2 舞台表演的技巧2.2.1 身体语言的运用2.2.2 舞台形象和互动的塑造四、课程评估和总结1. 学生表演评估2. 课程总结和改进措施五、结语声乐培训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大纲的实施,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相应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以上便是声乐培训教学大纲的内容要点。
《声乐》教学设计
![《声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435f5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f.png)
《声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乐的定义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兴趣和热爱;2.学习声乐的基本唱法和技巧,提高唱歌的技能和表现力;3.培养学生正确的唱歌姿态和呼吸方法,保护声带;4.通过声乐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声乐的定义和分类;2.声乐的基本唱法和技巧;3.唱歌的姿态和呼吸方法;4.常用的声乐练习曲目。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播放一些知名的声乐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了解声乐的魅力和魅力。
2.讲解声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声乐是指以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音乐形式,包括歌唱、朗诵等形式。
介绍声乐的分类,如民谣、流行歌曲、古典歌曲等。
3.学习声乐的基本唱法和技巧教授学生声乐的基本唱法和技巧,如发声方法、发音技巧、声带保护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歌技能。
4.练习唱歌的姿态和呼吸方法教授学生正确的唱歌姿态和呼吸方法,如挺胸抬头、腹式呼吸等。
通过练习呼吸法,让学生保护声带,提高唱歌的质量和表现力。
5.学习常用的声乐练习曲目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声乐练习曲目,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声乐的基本技能和表现能力。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声乐作品进行练习。
6.总结通过对声乐的学习和练习,总结学生的收获和体会,激发他们对声乐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声乐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声乐的基本知识;2.示范法:通过示范正确的唱歌姿态和呼吸方法,让学生模仿学习;3.练习法:通过练习常用的声乐练习曲目,提高学生的唱歌技能和表现力;4.激励法:通过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励他们坚持学习声乐。
五、教学评价1.学生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成果,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2.听课评价:通过听课评价学生的声乐水平和表现能力,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3.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0b6f5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1.png)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一、课程背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旨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声乐表演能力,为将来在学前教育领域从事音乐教学、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基本的声乐技巧和表演能力;- 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能够在学前教育中使用声乐进行教学和引导。
三、课程内容1. 声乐基础知识- 声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歌唱的基本姿势和呼吸方法- 发声基本功练2. 歌曲欣赏与学唱- 研究欣赏经典儿歌和童谣- 研究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和表达方法- 练歌曲的节奏感和动感表达3. 儿童音乐剧表演- 研究基本音乐剧表演技巧- 探索儿童音乐剧创作和编排- 参与音乐剧表演演出4. 音乐艺术创作- 研究基本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创作儿童歌曲和音乐故事- 展示和分享创作成果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声乐知识和技巧。
- 实践演练:学生进行实际的声乐练和演唱训练,提高声乐表演能力。
- 音乐欣赏:学生欣赏和研究经典儿歌、童谣以及音乐剧演唱,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 合作创作: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音乐剧创作和歌曲创作,培养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五、评估方式-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参与度、演唱技巧和音乐表达等方面的评估。
- 作业和项目: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参与的音乐剧演出等项目的评估。
- 考试:定期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和声乐技巧的考试评估。
六、课程成果展示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展示他们在《声乐》课程中的成果:- 研究展示:学生在学校或社区的音乐会上展示自己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 演出参与:学生参与学校、社区等地的音乐剧演出,展示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 创作分享:学生可以把自己创作的歌曲、音乐故事等作品与他人分享,展示自己的音乐创作能力。
以上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的内容概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2023年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全览
![2023年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全览](https://img.taocdn.com/s3/m/fa7d0a6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5.png)
2023年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全览一、课程目标2023年版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1. 感知与理解:学生应能够通过听、唱、弹、演等方式,感知和理解音乐。
感知与理解:学生应能够通过听、唱、弹、演等方式,感知和理解音乐。
2. 表达与创新:学生应能够运用多种音乐表达方式,如演唱、演奏、创作等,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表达与创新:学生应能够运用多种音乐表达方式,如演唱、演奏、创作等,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评价与鉴赏:学生应能够对音乐进行客观的评价和鉴赏,欣赏并理解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评价与鉴赏:学生应能够对音乐进行客观的评价和鉴赏,欣赏并理解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二、课程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符号、音乐术语、基础乐理等。
学生应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基础知识。
2. 声乐声乐课程包括歌曲的研究和演唱技巧的训练。
学生应能够独唱和合唱,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 乐器演奏乐器演奏课程包括各种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和乐曲的演奏。
学生应能够演奏简单的乐曲,理解乐曲的结构和情感。
4. 音乐创作音乐创作课程包括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音乐创作的实践。
学生应能够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5. 音乐鉴赏音乐鉴赏课程包括多种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的鉴赏。
学生应能够欣赏并理解这些音乐作品,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通过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和小测验进行评价。
过程性评价:通过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和小测验进行评价。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和期末的考试进行评价。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和期末的考试进行评价。
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反思和评价。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
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音乐研究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以上就是2023年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全览,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的音乐教育努力!。
有关于声乐的教案
![有关于声乐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1638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8.png)
有关于声乐的教案声乐教案。
第一部分,声乐基础知识。
声乐是一种通过声音表达情感和意义的艺术形式。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声音的产生、发声技巧、音乐理论等。
1.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当我们呼吸时,空气通过声带,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需要了解声带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正确利用呼吸来产生声音。
2. 发声技巧。
发声技巧是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发声,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姿势、喉咙的放松等。
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学生产生清晰、响亮的声音。
3. 音乐理论。
音乐理论是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音符、节拍、调式等。
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谱,准确地演唱音乐作品。
第二部分,声乐练习方法。
声乐练习是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提高声音的质量和技巧,增强演唱的表现力。
1. 声乐练习的基本方法。
声乐练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呼吸练习、发声练习、音域练习等。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提高呼吸控制能力,增强声音的稳定性和清晰度,扩展音域。
2. 表情和情感的训练。
声乐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表演能力。
在声乐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情感训练、表情训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3. 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对于声乐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听力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第三部分,声乐教学实践。
声乐教学实践是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的演唱中,提高演唱的水平。
1. 个性化教学。
在声乐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声音特点和学习能力,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2. 演唱训练。
演唱训练是声乐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演唱训练,学生可以提高演唱的技巧和表现力,增强舞台表现能力。
《声乐》课程标准
![《声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24b493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9.png)
《声乐》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C类适用专业:音乐教育授课单位:艺术学院学分:4分学时:75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本课程是三年制专科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音乐教育专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从音乐教育专业出发,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演唱技巧,了解歌唱的发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运用歌唱方法,解读歌曲内涵,把握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能胜任今后的声乐演唱和教学工作。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该课程作为音乐学习的基本核心课程,贯穿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
为一些同步课程、后续课程如声乐表演、合唱指挥等课程提供基础和技能准备。
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设计整体思路: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等专科声乐课程的安排区注重技能的实际应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采用集体课和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声乐理论、声乐技巧训练、声乐表演、作品分析、合唱、视唱、艺术实践等课程相融合,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声乐素质水平,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均衡发展。
课程设计原则:1.体现学术性、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2.体现民族性与国际性相融合的原则3.体现声乐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原则4.体现技术、文化、审美与创作相统一的原则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嗓音保护的有关知识。
通过演唱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歌曲,体会音乐的艺术表现和艺术魅力。
2.技能目标掌握正确的发声规律,对气息和声音有一定控制力,做到上下声区基本统一,咬字吐字基本准确、清晰。
3.素质目标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和歌唱的发声技巧,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并具有一定的演唱表现力和歌唱分析力。
《声乐表演艺术》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
![《声乐表演艺术》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b3f0ea8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5.png)
《声乐表演艺术》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表演艺术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1. 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声乐表演艺术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包括歌唱技巧、音乐感知、音乐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课程内容2.1 歌唱技巧- 声音发声与共鸣训练- 声乐技巧的基本要素:音准、音域、音色、音量等- 歌唱技巧的应用:发音、呼吸、节奏等2.2 音乐感知- 音乐基础知识:音符、节拍、调式等- 音乐听辨能力的培养- 音乐表达能力的提升2.3 音乐理论- 音乐元素的理解和运用:旋律、和声、节奏等- 声乐曲目分析和演绎技巧- 音乐创作与表达能力的发展3. 研究目标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应能够:- 具备基本的声乐表演技巧,包括正确的发声技巧、良好的音准和音域掌握。
- 具备较高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听辨音乐中的音符、节拍和调式。
- 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理解音乐元素的运用和音乐曲目的演绎技巧。
- 能够在声乐表演中表达情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4. 评估方法- 口头表演评估:学生进行歌唱表演,评估声乐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 笔面试评估:测试学生对音乐理论和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课堂作业和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研究态度。
5. 教学资源- 音乐教材和乐谱- 听音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音乐教育软件和应用程序6. 教学方法- 通过示范和模仿,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技巧和歌唱技巧。
- 创设音乐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自主研究,通过音乐理论和曲目分析提升其音乐素养。
- 提供演出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和音乐成果。
7. 参考资料- 《声乐教学指南》- 《音乐理论基础》- 《儿童声乐表演教程》- 《音乐教育与学前教育》以上是《声乐表演艺术》课程标准的概述,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声乐表演能力和音乐素养,为未来的教育和艺术发展打下基础。
《声乐》课程标准
![《声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25ace2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5.png)
《声乐》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集音乐基础理论、技艺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课程。
通过学前教育声乐技能课,使学生具备基本声乐演唱技巧,掌握幼儿歌唱器官的生理特点和幼儿歌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演唱能力和幼儿园教学实践能力。
所以,学前教育声乐课是将声乐专业课程与学前教育特色相融合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定位声乐课程是继《乐理与试唱练耳》课程之后的一门实践课程,是让学生把在《乐理与试唱练耳》中掌握的基本音乐素养应用于具体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实践课程。
同时本课程与《钢琴与即兴伴奏》课程同时开设,一同搭配共同提高学生在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岗位中所必须的“弹唱”能力。
在本课程的后半部分还设置了模拟幼儿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幼儿歌曲表演唱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把声乐课所学的各种技能加以综合运用,为工作实践做好准备。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按工学结合的要求,以幼儿教师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为目标,按幼儿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安排教学,让学生确实的掌握以后工作中所必须的能力。
同时结合艺术类课程特有的感染力,本课程除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以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培养具备高品位的人文修养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声乐课程设计主要是根据入校学生的基本状况和课程目标而定。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都没有系统的学过声乐,普遍存在缺乏音乐基础知识,对音乐的感知性和表现性较差等问题。
课程首先从声乐基本理论知识入手,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发声技巧,并通过中外艺术歌曲、创作歌曲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声乐专业的积极性并为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打下基础。
其次在对学生加强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综合训练基础上,充分糅合多学科的力量,集音乐、舞蹈、美术、语言、文学、表演等为一体,使学生全面理解和运用声乐教学技能,增强学生对声乐艺术教育的综合把握能力并让学生通过充分的实践活动发挥自己的技能水平。
最后学生通过对幼儿歌唱器官的生理特点和幼儿歌曲的特点的学习,结合表演、舞蹈、即兴伴奏等课程,并通过设定教学情境,师生一起模拟幼儿教学的方式,具体的去综合运用和锻炼、以培养学生幼儿歌曲演唱与教授能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3年版)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3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fe4bb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c.png)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3年版)一、课程目标1. 基础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基础的演奏技巧,基本的听力和声乐技巧。
基础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基础的演奏技巧,基本的听力和声乐技巧。
2. 审美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研究和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品味和审美判断力。
审美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和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品味和审美判断力。
3. 创新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创新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二、课程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历史,音乐元素(节奏,旋律,和声,结构),音乐形式等。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历史,音乐元素(节奏,旋律,和声,结构),音乐形式等。
2. 乐器演奏:基础的乐器演奏技巧,包括钢琴,吉他,打击乐器,管弦乐器等。
乐器演奏:基础的乐器演奏技巧,包括钢琴,吉他,打击乐器,管弦乐器等。
3. 声乐训练:基础的声乐训练,包括音阶练,曲目演唱,和声训练等。
声乐训练:基础的声乐训练,包括音阶练习,曲目演唱,和声训练等。
4. 音乐创作:基础的音乐创作,包括歌曲创作,乐曲创作,音乐制作等。
音乐创作:基础的音乐创作,包括歌曲创作,乐曲创作,音乐制作等。
三、课程评价1. 过程评价:通过课堂参与,乐器演奏,声乐训练,音乐创作等过程,进行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
过程评价:通过课堂参与,乐器演奏,声乐训练,音乐创作等过程,进行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
2. 结果评价:通过期末考试,音乐作品展示,音乐会演出等方式,进行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的评价。
结果评价:通过期末考试,音乐作品展示,音乐会演出等方式,进行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的评价。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3年版)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3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9873c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a.png)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3年版)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审美能力和音乐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课程内容
1.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元素、音乐符号、音乐形式、音乐历史等。
2. 声乐:包括声音的产生、发声技巧、歌曲演唱等。
3. 器乐:包括钢琴、吉他、小提琴等常见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和乐曲演奏。
4. 音乐欣赏:研究欣赏各种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风格、特点和文化背景。
5. 创作:研究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教学要求
1.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自信心。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唱、说、听、写、画等,满足不同学
生的研究需求。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
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团体活动。
5. 注重评价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评价标准
学生的音乐素养、技能、表现和创造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采
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听力测试、演出、作品评选等。
其他要求
1. 学校应提供音乐教学场所和设备,保证教学质量。
2. 教师应具备音乐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
学方法。
3. 学生应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
4. 家长应支持孩子研究音乐,鼓励孩子参加音乐活动,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以上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3年版)的要求和标准。
该标准旨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指导,促进义务教育音乐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有音乐素养的人才。
全面解读2023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全面解读2023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6a1db9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0.png)
全面解读2023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一、引言本文将对2023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标准。
二、课程目标2023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和欣赏能力。
三、课程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符号、音乐节奏等方面的知识。
2. 声乐表演:培养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包括唱歌技巧、声音的控制和表达能力等。
3. 乐器演奏:介绍一些基本的乐器,培养学生的乐器演奏技能和合奏能力。
4. 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鼓励他们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5. 音乐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唱歌、演奏、创作和欣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探究式研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
3.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五、评价方法1. 综合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音乐表现、理论知识掌握和创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 视听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演和听取他们的音乐作品,评价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可以包括音乐教材、乐器、音乐播放设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研究环境和资源支持。
七、教师角色教师应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和激励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研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八、家庭配合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音乐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营造良好的音乐研究氛围。
九、结语通过全面解读2023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和实施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声乐基础》课程标准
![《声乐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c21a917a417866fb84a8e6a.png)
《声乐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6078建议课时数: 100 课时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先修课程:基础乐理、视唱练耳教育实习后继课程:合唱与指挥、幼儿活动设计与指导一、前言(此描述与本课程直接关联)声乐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的重要课程,也是技能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由于人数多,基础差,学生的声乐知识几乎是空白的,而要使学生对声乐知识的理解、接受变得容易,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声乐的自信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缺乏课程描述)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教授基本的演唱发声原理,声情并茂的演唱初级曲目和儿童歌曲,是本课程的教授重点。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开设 3 个学期,每周 3 个课时。
二、课程目标1、歌唱的呼吸能力、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中外歌曲、艺术原创歌曲的演唱和艺术表现等2、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
(一)职业能力目标在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从事幼儿教师的工作中,能够指导儿童了解歌曲节奏、音调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完整演绎和教授歌曲。
了解儿童歌唱各种歌曲和各种形式,组织各种类型的歌唱演出和比赛。
(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声乐基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教学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歌唱的呼吸能力、歌唱的演唱幼儿歌曲演唱的能力共鸣、歌唱的咬字;中外歌曲、艺术原创歌曲声乐熟知一般声乐曲目的能力的演唱和艺术表现等教授幼儿歌曲演唱的能力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三、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模式集中授课与单个授课相结合。
(二)教学任务安排第一学期侧重歌唱的呼吸能力、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
第二学期侧重中外歌曲、艺术原创歌曲的演唱和艺术表现等第三学期侧重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
四、课程内容、要求和设计(与学前专业需求不符,明显是音乐专业的内容!!)典型学项目子学习情境(活动设计)学时习任务(学习情境)学习情境 1学习情境 2歌唱的发介绍基本发声的练声曲目练习《花非花》4声原理理论概念学时习任务(学习情境)学习情境 1学习情境 2歌曲《绣荷包》了歌曲《红豆词》《嘎歌曲演唱俄丽泰》的合唱与8解背景,音乐欣赏领唱形式学习呼吸的速度练习快吸快呼,慢吸慢发声曲练习2呼歌唱的呼《金风吹来的时《嘎达梅林》欣赏候》《我亲爱的》吸训练歌曲演唱影音资料,熟悉旋《多麽幸福能赞8律美你》气息控制,情感体验《美丽的草原我元音发声要求《红梅赞》演唱与的家》《茶山新歌》8音乐分析母音演唱,熟悉旋歌唱的语律言训练《渔光曲》《梅娘口腔打开要求练声曲曲》保持气息支8持,稳定声音状态介绍基本理论概《大海啊故乡》曲发声练习,共鸣点调学习,共鸣体验6念,进行练习歌唱的共《故乡的小路》鸣训练《牧羊姑娘》了解《渔家姑娘在海歌曲演唱背景,合唱与领唱8边》简谱识谱,气形式学习息平稳,共鸣训练声音与气息的对《秋收》了解背景,《黄水谣》气息控欣赏影音资料,声制,声音与气息的12抗情并茂的演唱协调控制歌唱的呼《不要责备我吧吸训练呼吸的控制欲弱《女儿歌》乐曲曲妈妈》《牧羊曲》8音气息控制调哀怨,呼吸平稳体会不同风格歌曲的气息演唱《沂蒙山小调》歌唱的语咬字前后位置发声曲练习《卖布谣》学习中8言训练国歌曲的咬字发音方式学时习任务(学习情境)学习情境 1学习情境 2《绣金匾》《祖国歌唱的语五个元音发声练发声曲练习之恋》《宝贝》声12言训练习音流畅自如,层次鲜明中音音区腔体的中声区发声曲加强《日月和星辰》《茉莉花》声音与8建立练习声音稳定气息的统一与气息支《假如你爱我》《乘《假如你爱我》持高音区腔体的建《乘着歌声的翅着歌声的翅膀》同8立膀》亲切自然的演母音哼唱,唱《虽然你冷酷无《虽然你冷酷无美声歌曲介绍情》演唱,要求咬8情》欣赏美声歌曲字与气息统一演唱与欣《请告诉我》《绿赏美声歌曲演唱发声曲练习《摇篮树成荫》节奏舒缓8曲》从容,声音深沉有力中国民族声乐作《沂蒙山小调》地方民歌风格把握《放马山歌》《红8声乐作品品艺术处理彩妹妹》《曲蔓地》的艺术处《共和国之恋》理中国创作声乐作创作风格把握《洪湖水浪打浪》12品的艺术处理《水车谣》欣赏《四季歌》《心中儿童歌曲欣赏把握儿童歌曲的风的歌》《甜甜的》8儿童歌曲格等《小奶牛》《夏天欣赏与演掌握儿童歌曲演唱到了》《放风筝》唱儿童歌曲演唱的声音位置,情绪《来唱歌》《北京16状态的金山上》《我有一头小毛驴》钢琴伴奏意大利歌曲《假如在艺术歌艺术歌曲钢琴伴你爱我》《乘着歌曲中的作奏欣赏声的翅膀》钢琴伴用奏赏析《假如你爱我》《乘着歌声的翅12膀》钢琴伴奏演唱习任务(学习情境)学时学习情境 1学习情境 2声乐钢琴伴奏曲自选曲目钢琴伴《老黑奴》20目欣赏奏演唱五、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特别是对于声音的审美鉴赏,是上好声乐基础课非常重要的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06078
建议课时数:100课时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视唱练耳
后继课程:合唱与指挥、幼儿活动设计与指导教育实习
一、前言(此描述与本课程直接关联)
声乐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的重要课程,也是技能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由于人数多,基础差,学生的声乐知识几乎是空白的,而要使学生对声乐知识的理解、接受变得容易,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声乐的自信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缺乏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教授基本的演唱发声原理,声情并茂的演唱初级曲目和儿童歌曲,是本课程的教授重点。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开设3个学期,每周3 个课时。
二、课程目标
1、歌唱的呼吸能力、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中外歌曲、艺术原创歌曲的演唱和艺术表现等
2、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
(一)职业能力目标
在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从事幼儿教师的工作中,能够指导儿童了解歌曲节奏、音调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完整演绎和教授歌曲。
了解儿童歌唱各种歌曲和各种形式,组织各种类型的歌唱演出和比赛。
(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
集中授课与单个授课相结合。
(二)教学任务安排
第一学期侧重歌唱的呼吸能力、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
第二学期侧重中外歌曲、艺术原创歌曲的演唱和艺术表现等
第三学期侧重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
四、课程内容、要求和设计(与学前专业需求不符,明显
是音乐专业的内容!!)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特别是对于声音的审美鉴赏,是上好声乐基础课非常重要的方面。
声乐欣赏课包括教师的示范课和音像资料都是提高声音审美的方法之一。
课程开始部分,主要以示范和教唱为主,后面章节时,自学歌曲是学生学习歌曲的主要方式。
由于学前专业的声乐基础课采用小组授课制,所以制定声乐小组课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和教学评估的标准,鼓励教师积极实施小组课,有效利用和节约教学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评价
教学检查是教学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是获得教学评价的依据的重要手段,因此,通常情况下所说的教学评价,也包括教学检查的内涵。
声乐教学的教学评价,同样包括教学检查、教学测评、教学判断等内容。
声乐基础课主要是平时检查占到每次课时的60%以上,在这门课程里,技能学习的教学测评占到80%,平时教学检查占20%。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编写
声乐教材来自于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使学生充满主动性,针对本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水平和当地实习要求编写辅助材料。
2、相关资源建设
多媒体技术的投入与使用,实习课堂的投入和使用,都会对本课程学习有极大的促进。
3、实训条件和基地建设(有夸大之嫌,无支撑材料!!)
对于教学基地建设,一方面要和相关机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设具有针对岗位的现场的实训基地,使所学的知识技能多接触实践,我院舞蹈房、礼堂、合作的幼儿园和培训机构都为学生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