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老子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德经》、《论语》和《易经》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也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大量的民本思想,“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解读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本性柔弱,顺其自然而不争,二是蓄居流注于人所厌恶的卑下之处。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水处于卑下的地方,有道德的人为人谦下,水,渊深清明,有道德的人虚静沉默,水施于万物,有道德的

人博施不望报,水照万物,各如其形,有道德的人,所言至诚,绝不虚伪,水性柔弱,能方能圆,人能效法水的不争,就能产生利万物,谦下的效果,于是就接近【道】了。

修水观的水道,与物无争,谦下自处,如果能作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 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言善信’;

立身处世作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善治”;

担当作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

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动善时”;

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平常心是道”

佛学中讲:“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老子《道德經》第九章解读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解读]

盛在任何器皿里的水,太满了就会溢出来,人骄傲自满也会变得一天不如一天;刀锋能够用就可以了,如果磨得太锐利了,就会折断,一个人锋芒太露,就很容易引来祸害,而不能保持原有的地位;一个人金银财宝太多了,会遭到别人的观窥而虎视眈眈,或会因为生活糜烂,挥霍无度,最后不能保有这些财宝。应傅贵而骄奢淫逸,就会走向堕落的道路。

所以,一个人在成功之后,就要急流勇退,这才合乎与自然之道。

本章的主旨在于写“盈”。“盈”即是满溢、过度的意思。自满、自骄、富贵、功名、利禄等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将招致倾覆的祸患。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了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才是

长保之道。

“身退”并不是隐身而去,更不是隐匿形迹,而是不居功自傲,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老子说的“身退”,不是要人去做隐士,只是要人在功成后,不自我膨胀。

[心灵药方]

为人之道,主旨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分,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即止。

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心醉神往,趋之若鹜,也会招来祸害。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也会带来祸害。为人,处世都要把握好度,要适可而止。

当你功成名就之后,要功成而不骄,急流勇退,结果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则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结果身败名裂。从古至今居功自傲者均没有好下场!

作为普通人,要做到淡泊名利与地位,也就是“功成身退”。

事物的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的反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否泰相参、祸福相位,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常盛不衰能有几人?“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却也含有引发祸水的因素。

老子已经悟出辩证法的道理,正确指出了进退、荣辱、正反等互相转化的关系,他奉劝人们做事须见好即收,否则便会招致灾祸。

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婪、更不要争名夺利,不要居功自傲,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这才是有道德的人之所为。备注:孔子在《礼记》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体道入门阶段部分元精转化为元气,气足则神充

“内丹术”分为四个层次,即“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本章抛却绝妙的修身方法不谈,就我们的现实人生、社会而言,亦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从文字表象而言,“持而盈之”可理解为积累而达到盈满,满则受损;“揣而锐之”为锤炼而变得锐利,尖锐之物失去圆滑而不能长久保全;“金玉满堂”为财宝多,必会被他人窥视盗取;“富贵而骄”为惹人

嫉妒、憎恨,必招祸央;“功遂身退”是建立功勋业迹之后,功业会使上下产生威撮震动和祟拜景仰的心理,加之易生自骄自傲之心,以古代社会而言,必被杀头无疑,所以要退身,不可居于高官厚位。故本章老子所言,是自然之道的规律,也是断代社会的规律。

老子《道德经》第33章解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①。知足者富。强行②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③。死而不亡者寿④。

注释:

①强:果决。

②强行:应物而动。

③所:宜、适宜。久:持久。

④死而不亡:身亡而道犹存。

意译:

能认清别人叫做智,能认清自己才叫明。能战胜别人叫做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