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自查登记表
幼儿园疫情自查自纠表
![幼儿园疫情自查自纠表](https://img.taocdn.com/s3/m/530b592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e.png)
幼儿园疫情自查自纠表一、学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XX幼儿园学校地址:XX市XX区XX街道XX号校长姓名:XXX联系电话:XXX二、疫情自查情况1. 教职工健康状况:- 教职工体温是否测量正常,无发热等不适症状;- 教职工是否定期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是否阴性;- 教职工是否及时向学校汇报个人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
2. 幼儿健康状况:- 幼儿家长是否配合每日测量幼儿体温,确保幼儿健康状况;- 幼儿是否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需及时向家长汇报并隔离;- 幼儿是否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幼儿身体健康。
3. 教学环境消毒:- 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区域是否定期进行消毒;- 教具、玩具等物品是否进行定期消毒清洁;- 通风设施是否健全,确保空气流通。
4. 宣传教育:- 学校是否定期组织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教职工和家长是否了解疫情防控政策和措施;- 学校是否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位教职工和幼儿的健康状况。
5. 应急预案:- 学校是否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教职工是否进行过疫情防控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学校是否建立了联络机制,确保疫情期间信息畅通。
三、自纠情况1. 教职工个人防护:- 某些教职工未按规定配戴口罩,需要及时进行教育提醒;- 部分教职工忽视个人卫生,需加强卫生习惯的培养;- 部分教职工出勤不规范,需加强考勤管理。
2. 幼儿家长守则:- 部分家长未按要求测量幼儿体温,需加强家长守则宣传;- 有家长未及时向学校汇报幼儿健康状况,需强化守则管理;- 个别家长在接送幼儿时未戴口罩,需要加强守则执行。
3. 教学环境消毒:- 某些教室消毒不彻底,需加强消毒作业;- 部分教具、玩具清洗不及时,需加强清洁管理;- 部分区域通风不畅,需要改善通风设施。
4. 宣传教育:- 有教职工未参加过疫情防控知识培训,需加强宣传教育;- 部分家长对疫情防控政策了解不足,需加强宣传力度;- 学校健康档案记录不完善,需整改档案管理制度。
传染病登记表
![传染病登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91b2d7d927284b73f3425045.png)
传染病登记表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阳城县惠民肛肠诊所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2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内容: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3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自查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自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62fa11c6915f804d2a16c122.png)
是□ 否□
4.8 发热门诊(诊室)就诊患者必须登记有效信息。
是 否□
-2-
检查 项目
检查内容和工作要求
检查 结果
4.9 发热诊室对检出发热且有流行病学史的、或发热伴有严重呼吸道或消化道症 状(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快)、或超出诊断能力、或发现 可疑线索的 患者,要及时报告、隔离、转运到对口发热门诊,不得允许其 自行转院或离院。
同的防护级别,制定符合本单位医务人员科学防护的制度和指引。 6.2
是□ 否□
职 业 6.2.2 加强医务人员科学防护培训,不同岗位人员熟知本岗位防护 是 否□ 防 级别,能正确选用防护用品,避免过度防护或防护不到位。
护 6.2.3 医务人员能正确、熟练穿脱防护用品,防护用品被污染时应 是 否□ 及时更换。
可 就诊;进入诊疗区域后发现可疑患者,迅速安置在相对隔离区 域。
是□ 否□
疑
患 者 转 运
3.2.4 无发热门诊(诊室),可疑患者(①发热②有流行病学史③ 呼 吸道症状明显,三者有其一)1 小时内向对口发热门诊(诊室) 报 是 否□ 告,按照就近原则规范转运。
3.2.5 有发热诊室,只能接诊无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有流行病 学史的发热患者同样按照就近原则规范转运至对口发热门诊。
设有引导
是□ 否□
与普通患者的诊疗流程交叉。
4.2 发热门诊至少设置 2 间诊室,宜设置 1 间备用诊室。诊室至少可以摆
放1 张诊查床、一张工作台。至少设置 1 间隔离留观室,为单人间,有设置独立 是□ 否□
的卫生间。
4.3 发热门诊符合“三区两通道”要求,设有清洁区、潜在污染区(缓冲区)和
污染区,三区划分清晰,有醒目标识,有患者通道和工作人员通道。
传染病登记表
![传染病登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279bf97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8.png)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阳城县惠民肛肠诊所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报告内容: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传染病登记表
![传染病登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9abcd2c387c24028905fc336.png)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阳城县惠民肛肠诊所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内容: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传染病管理登记本
![传染病管理登记本](https://img.taocdn.com/s3/m/1383d990a8956bec0875e348.png)
一、传染病管理登记本二、转诊登记本三、发热病人登记本1传染病管理登记本(年度)2填报单位(盖章):传染病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本诊所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门诊医务人员必须作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以及设立传染病疫情登记本,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同时按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
三、诊治传染病病人时,要按规定作好消毒、隔离措施。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应于6小时内向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准确填写。
五、责任报报人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应于12小时内向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准确填写。
六、责任报报人发现丙类传染病人,应于12小时内向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准确填写。
七、一经确诊的传染病员应由主诊医师逐项填写疫情卡,上报有关部门,并及时将病人转诊。
八、传染病爆发流行时,负责疫情报告人应以最快的通信方式向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
九、在传染病发生或爆发、流行时,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必须的控制措施。
3传染病报告内容: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手足口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
传染病登记表
![传染病登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802ca26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72.png)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阳城县惠民肛肠诊所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内容: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防疫自查自纠检查记录
![防疫自查自纠检查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7c24e9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8.png)
防疫自查自纠检查记录
日期:2022年2月12日
部门:XX公司某某部门
自查自纠内容:
1. 员工健康状况自查
每天上班前,员工需进行体温检测,并填写健康声明表,确保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
等症状。
2. 工作环境清洁卫生检查
每天上班前,部门负责人进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检查,确保办公桌、椅子、门把手、
洗手间等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3. 食品安全检查
饭堂负责人每天对饭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确保食品存放、加工过程卫生安全。
4. 客户来访登记
接待客户时,需登记客户姓名、联系方式,以备后续防疫追踪。
5. 人员密切接触检查
每周对员工进行人员密切接触情况自查,及时发现与疫情相关的密切接触者。
6. 集中办公人员的隔离检查
部门每周对集中办公人员进行隔离检查,确保无异常症状。
7. 疫苗接种情况自查
部门负责人及时了解员工的疫苗接种情况,提醒未接种的员工及时接种疫苗。
8. 企业防疫措施落实情况自查
部门负责人对企业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9. 疫情期间员工外出情况自查
部门负责人定期了解员工的外出情况,提醒员工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
以上为本部门防疫自查自纠检查内容,近期我们部门将继续加强防疫工作,确保员工健康,企业安全。
传染病登记表全集文档
![传染病登记表全集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ee902df2af90242a995e5df.png)
传染病登记表全集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阳城县惠民肛肠诊所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内容: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自查登记表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自查登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410335e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c.png)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自查登记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自查登记表1、编制目的本自查登记表用于帮助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机构规范、强化自身管理,并提供数据参考,以支持有效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2、编制依据本自查登记表编制依据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定及相关政策文件等。
3、自查内容3.1 机构基本信息3.1.1 机构名称:3.1.2 机构类型:3.1.3 机构地质:3.1.4 机构联系人:3.1.5 机构联系方式:3.2 人员配置3.2.1 是否配备专职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3.2.2 指定的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姓名:3.2.3 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资质证书情况:3.2.4 其他相关人员的配置情况:3.3 疫情报告工作流程3.3.1 疫情报告的接受和登记方式:3.3.2 疫情报告的核实和调查流程:3.3.3 疫情报告的统计和分析方式:3.3.4 疫情报告的汇报和发布渠道:3.4 疫情报告文件管理3.4.1 疫情报告文件的电子存储方式及设备: 3.4.2 疫情报告文件的实物存储方式及位置: 3.4.3 疫情报告文件的备份和归档措施:3.5 信息系统建设3.5.1 是否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3.5.2 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模块:3.5.3 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和安全措施:4、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定及政策文件- 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相关资质证书复印件5、法律名词及注释- 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以传染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疾病。
- 疫情报告:指对发生的传染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和发布的工作。
- 报告管理人员:指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的专职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