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元素之间关系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 知识点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三化学 知识点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一物质的形成与微粒、元素一、物质与微粒、元素的关系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二、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三、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如Na+、Cl-、OH-、SO42-等),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如Na+),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如Cl-)。

2、形成过程:原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3、离子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4、常见的原子团:OH-、NO3-、SO42-、CO32-、NH4+5、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以钠和氯为例)粒子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结构示意图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Cl Na+Cl-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性电中性带正电带负电联系【巩固练习】1.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D )A、铜B、氧气C、金刚石D、氯化钠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远处就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选项宏观现象微观解释A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红色消失OH-和H+结合成水分子C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向塑料袋中滴加少量酒精,挤瘪密封,放在热水中,塑料袋很快鼓起酒精分子受热后体积变大4.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乙烧杯中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乙、丙烧杯中溶液的颜色会改变5.“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此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B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C、水和冰的化学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7.如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课时4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考必备·清单】1.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2)理解几组概念名称含义原子、分子和离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③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单质和化合物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②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名师点拨]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和O3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

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2.简单分类法(1)树状分类法①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名师点拨]酸、碱、盐、氧化物的含义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分为强酸与弱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分为强碱与弱碱、可溶性碱与难溶性碱等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分为可溶性盐与难溶性盐,酸式盐、碱式盐与正盐等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等②树状分类法在无机物分类中的应用(2)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名师点拨]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微粒和元素的关系

微粒和元素的关系

微粒和元素的关系微粒是指物质中极小的、不可见的、不可分割的粒子。

元素是指化学上不可分解的物质,由一种原子组成。

微粒和元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对微粒和元素的研究,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许多奥秘。

微粒和元素的关系体现在元素的构成中。

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则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微粒构成。

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核心,电子则绕着核心旋转。

不同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不同,从而确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

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

微粒和元素的关系还体现在元素的性质中。

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这些性质与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关。

例如,金属元素的电子自由度高,易于导电;非金属元素的电子自由度低,不易导电。

又如,氧气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它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可以与许多元素反应,形成氧化物。

微粒和元素的关系还体现在化学反应中。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微粒的数量和运动状态都会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原子之间的键合会发生断裂和形成,从而改变了元素的组成和性质。

例如,将氢气和氧气混合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性的反应,生成水分子。

微粒和元素的关系还体现在物质的分离和分析中。

在分离和分析物质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对微粒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例如,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是质谱分析,它可以将物质分子中的微粒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微粒和元素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微粒是构成元素的基本粒子,元素的性质和组成都与微粒密切相关。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对微粒和元素的研究,不断揭示物质世界的奥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元素物质微粒三者之间的关系

元素物质微粒三者之间的关系

元素物质微粒三者之间的关系
元素、物质和微粒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微粒则是构成元素和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元素、物质和微粒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元素和物质的关系。

元素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元素都有其特定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而物质是由不同元素组合而成的,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一定的化学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而单质则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因此,可以说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物质则是由不同元素组合而成的。

其次,我们来看元素和微粒的关系。

微粒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包括原子、离子、分子等。

而元素就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微粒。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通过化学键的形式组合成分子,从而形成不同的物质。

因此,可以说微粒是构成元素和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

最后,我们来看物质和微粒的关系。

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包括原子、离子、分子等。

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种类的微粒组合而成,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

例如,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而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因此,可以说微粒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不同种类的微粒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综上所述,元素、物质和微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微粒是构成元素和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不同种类的微粒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非金属单质
物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正盐
盐 酸式盐
碱式盐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
2.其他分类方法
【微思考2】Na2O2是碱性氧化物吗?说明理由。 提示 不是。Na2O2与酸反应时,不仅生成盐和水,同时生成氧气,不符合碱性 氧化物的定义。
【微思考1】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 不一定。如O2和O3、白磷和红磷、金刚石和石墨等组成的物质都只 含一种元素,但都属于混合物。
二、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1.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叫纯净物,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混合物
金属单质 单质
2.物质的分类 分类法一般分为交叉分类法(对物质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树状分类 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
(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如:
典例剖析
例1图表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某同学归纳的下表物质与图中对应 关系正确的是( )
典例剖析 例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这些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反应时可以生 成盐,某同学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1)请任写一种符合图中组合⑥关系的化学方程式(要求组合⑥不能与图中
已有组合重复):

(2)用面粉制作馒头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设其化学式为HR,R表示
有机酸根成分,若在蒸馒头前加入小苏打,则蒸好的馒头有很多小孔,吃起
正误判断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 ) 2.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 ) 3.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 4.纯净物只由一种原子构成,而混合物由多种原子构成。( × ) 5.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都属于混合物。( ×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微观示意图:
4.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考点4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实质
以分子为例
宏观
微观
纯净物
只含有一种物质
如:氧气
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
氧气中只含有氧分子一种分子
混合物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如:空气
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
空气中含有氧气分子、氮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
解释生活现象: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变化、给自行车胎打气、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如夏天车胎、篮球等打气太满容易爆炸,酒精温度计测温度。(给自行车胎打气,分子间隔变小)
(水银是金属,由原子构成;水银温度计测温度,是因为受热汞原子间隔变大。)
B.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变大。
解释生活现象:加压可以让6000mL氧气装进40mL钢瓶。
(注意:分子的大小不会改变,物质体积的变化是分子间隔在改变)
(4)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氢气具有可燃性。
考点3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分子
①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清单
考点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 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关系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少数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部分非金属固体)由原子构成,一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考点2微粒的性质
解释实验3中A烧杯变红原因: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 1.构成粒子2.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此时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此时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常见物质类别5.注意事项(1)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O 2与O 3的混合物。

(2)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的混合物。

(3)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属于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CH2—CH2)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4)一个一元强酸分子一定能电离出一个H+,电离出一个H+的不一定是一元酸(如NaHSO4)。

(5)盐中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阳离子,也可能是NH+4。

(6)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

如金刚石由原子构成,NaCl由离子构成。

(7)熟记几种常见混合物:水煤气(CO、H2)、爆鸣气(H2、O2)、水玻璃(Na2SiO3+H2O)、福尔马林(甲醛+水)、碱石灰(CaO+NaOH)、漂白粉[Ca(ClO)2+CaCl2]、玻璃、水泥、铝热剂等。

(二)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3.无机物的一般树状分类法示例[注意]识别氧化物的分类误区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SiO2、Fe2O3都不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

第25课 构成物质的粒子 元素

第25课 构成物质的粒子 元素

2.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1)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 年)——实心球模型。 (2)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 年)——西瓜模型(原子中有电
子,电子带负电)。 (3)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 年)——核式结构模型(α粒子
散射实验:原子核的存在)。 (4)玻尔原子模型(1913 年)——分层模型。 (5)1927~1935 年——电子云模型。
质子和 36 个电子。
【答案】C
【类题演练 1】 (2019·上海)瓶中 CO 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
图为(“ ”表示 C 原子,“ ”表示 O 原子)
()
【解析】 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每个一氧
化碳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B
专题二 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 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原子内,核电荷数=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N 为 7 号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5-是一种单质
B.1 个 N5-带 1 个单位的正电荷
C.1 个 N5-中共含有 35 个质子
D.1 个 N5-中共含有 35 个电子
【解析】 氮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 7,N5-是 5 个 N
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得到的微粒,所以每个 N5-中含有 35 个
三、物质由元素组成 1.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
(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 的总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 数(核电荷数)不同。
(2)元素、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比较见下表:
2.列举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P、K):植物生长过程中 需要量较多的是含氮、磷、钾元素的无机盐。植物生 长缺乏氮元素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缺乏磷元素 时,植株暗绿带红;缺乏钾元素时,植株矮小,叶片 上带许多褐斑。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讲解含解析.doc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讲解含解析.doc

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一、物质分类(一)基本概念1、混合物:宏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

举例:空气、溶液和合金等。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2、纯净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举例:蒸馏水、氧气和冰水混合物。

3、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金、金刚石、氢气和氧气等。

注意:(1)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固体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有可能是单质。

4、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过氧化氢、二氧化碳等。

5、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举例: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乙醇和醋酸等。

注意:但是CO、CO2、H2CO3和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6、无机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统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举例:碳酸钠、硝酸银和硫酸钡等。

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

举例: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等。

注意: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8、酸:电离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举例:盐酸、硫酸和碳酸等。

注意: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9、碱:电离时形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举例: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等。

10、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举例:硝酸铵、碳酸钙和硫酸钡等。

(二)、物质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根据所含单质元素种类非金属单质根据所含稀有气体单质物质物质种类根据所含有机物纯净物元素种类根据氧化物化合物有无C 酸无机物碱盐二、原子(一)原子发现史1、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实心球体。

高中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A――→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6.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 ,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二、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考点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关系1.理解物质转化关系图2.形成转化关系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三、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四、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考点3分散系与胶体一、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分类

无 机 化
按反应中__有__无__离__子__参__加__反__应____突分为离 非离 子子反反应应
学 反 应
按反应中有__无___电__子__转__移__分为氧 非化 氧还 化原 还反 原应 反应
_可__逆___反应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_不__可__逆____反应
按反应的热效应分为__吸__放__热__热_____反__应反应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学与化突学变化的区别与联 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 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 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应用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分子、

B.①②⑤⑥
D.②⑤⑥
解析:几种化合物都含钠元素,属于钠的化合物,几种
物质都可溶于水,都属于电解质,其中NaCl、Na2SO4不 与硝酸反应,NaCl中不含氧素,Na2O不属于盐类;几种 物质都属于电解质,①③④正确。
答案:C
2.判断正误(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 )
(7)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
×
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 分散 在另一种(或 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2)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突粒子的大小分为:
(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溶液
分散质的 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三种微粒的概念及其关系

三种微粒的概念及其关系

三种微粒的概念及其关系微粒是微观世界存在的极小粒子,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等。

微粒的概念是描述微观粒子的一种方式,是现代物理学进展的产物。

微粒一词常用于描述量子力学中的粒子性质,它的出现使人们对微观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种不同的微粒,即原子、分子和离子,分别代表了物质的不同组成和性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首先,原子是物质的最基本单位,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微粒。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则通过轨道绕核运动。

不同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数量不同,决定了原子的元素性质。

原子的大小范围在0.1-0.5纳米之间,是不可见的。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微粒,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参与者。

分子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不同元素和不同的化学键能够形成各种种类的分子。

分子有固定的结构和化学键的角度,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可以分为共价分子、离子分子和金属分子。

特定的分子构成了不同的化合物,如水(H2O)和氧(O2)等。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微粒,可以是正离子或负离子。

正离子是由一个或多个电子损失而成的,带有正电荷;负离子则是由一个或多个电子获得而成的,带有负电荷。

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力相互作用,形成离子晶体或离子复合物。

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导电,并且由于其带电性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反应性。

这三种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首先,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的组合方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分子。

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构成了具有固定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

其次,离子可以形成离子分子,通过电荷的吸引相互结合。

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离子晶体的稳定性和性质。

最后,原子和离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相互转化。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电子重新排列,形成不同的分子和离子。

总之,原子、分子和离子是微粒的概念,描述了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通过不同方式组合形成了物质的不同组成和性质。

高中化学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纠错笔记(学生版)

高中化学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纠错笔记(学生版)

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易错点1 混淆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1.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纯净物:水玻璃、干冰、液氯、水银B.电解质:BaSO4、熔融NaCl、氢硫酸、石膏C.胶体:烟、淀粉溶液、稀豆浆、墨水D.酸性氧化物:NO2、SO3、SiO2、Mn2O7【错因分析】SiO2能与NaOH溶液等强碱溶液反应,因此SiO2属酸性氧化物。

SiO2能与HF溶液(唯一)反应,因此不能将其识别为两性氧化物。

本题易误选D项。

【试题解析】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氢硫酸是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B项错误;烟、淀粉溶液、稀豆浆、墨水是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C项正确;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2和NaNO3,有元素化合价变化,NO2不是酸性氧化物,D项错误。

答案选C。

【参考答案】C物质的分类内容涉及面广,但难度不大,多属于识记方面的内容。

掌握一些高频考点考查的物质的类别或特殊物质,对快速解题很有帮助。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与O3组成的气体时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是固体混合物。

(2)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混合在一起可以是纯净物,如H2和D2。

(3)强碱都是离子化合物,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4)能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属于盐;溶于水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NaCO3。

盐中一定有酸根离子,有酸根离子的不一定为盐,如H2SO4。

(5)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7)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

1.我国古代文化蕴藏了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易错点2 常见物质的成分不清导致错误归类2.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选项酸性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电解质A SiO2HClO 纯碱明矾CuSO4·5H2O CO2B Na2O2HNO3生石灰NaHSO4盐酸MgC SO3H2SiO3烧碱碳酸氢钠澄清石灰水NaClD NO Al(OH)3熟石灰BaCO3液氯NH3【错因分析】误以为纯碱为碱而误选A项。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关系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关系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关系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物质在物理上的变化,这是由物质组成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比如,原子在构成元素中有三种基本形式:原子核、电子轨道和电子。

原子核是最小的粒子,它是电子轨道中粒子的居点。

正如名字所暗示的,电子轨道本质上就是电子的轨迹,它们在这些子轨道中不断地运动着。

而电子是最小的一个离子,它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在实践中,电子的质量和能量是互相关联的,即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它的质量。

另一方面,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它们也叫做复合分子,由于它们是由原子之间的共同相容性和吸引力而组成的。

在有机化学中,对分子的基本理解是它是从原子到更大系统的一个过程,即由原子组成分子,而分子则组成了化学物质。

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它们不能被再次分份。

它们通常附加在彼此之上,从而形成类似复杂分子结构。

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中,有三种基本形式:化学键,氢键和疏水键。

可以说,由于这些基本的相互作用形式的共存,物质的结构和特性才得以形成。

最后,空间构型也是物质组成的关键因素。

在构型上,它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它们在构型上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和距离。

它们可以排列在一起形成各种形态和角度,同时也可以在物质中相互混合,从而形成密度不同的物质。

另外,由于构型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物质的性质,比如熔点和流动性。

总之,原子、分子和空间构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物质的基础,它们决定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原子中的电子轨道和电子决定了元素的属性,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物质的形成,而构型则变化影响物质的性质。

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物质的结构才会完整,而物质的性质也随之变化。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变化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变化
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 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 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答案: (A、D)
综合练习 5.
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 表示物质分子式的是 (A)NH4NO3
(C)C6H5NO2
(B)SiO2
(D)Cu
答案: (C)
三、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 度、导电性、导热性、比热容……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金属腐蚀、干馏、裂化、变性、老 化、炭化、油脂硬化、硬水软化、水泥硬化、风化、 电解质溶液导电、同素异型体间的互变 ……

无机物的分类
氧化物 氢化物
无机物



氧化物的分类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成盐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NO、CO) 过氧化物 特殊氧化物 Fe3O4、Pb3O4
氧化物
氢化物的分类
氢化物
常温时: 大多数为气态 (如HCl、NH3) 非金属氢化物 少数为液态 (氢显+1价) (如H2O)
密度分类
单 质
非金属
含量分类
常见金属 Fe、Al、Cu
稀有金属 Zr 、Nb 、Mo
由分子构成:H2、Cl2、P4、O3 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晶体硅
均为单原子分子
稀有气体单质
练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是( C A、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3.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 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
(2)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考点三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深度思考 7.根据Na、S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类别,完成下列标号的化
学方程式。
8.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构成的。
(2)元素:具有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组―成→单 化质 合: 物:
的纯净物。 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溶液
胶液
浊液
气液溶胶(分散质是液体,分散剂是气体)
气溶胶有:如云、雾、喷雾; 气固溶胶:如烟、粉尘; 液溶胶有:泡沫,如肥皂泡沫; 液液溶胶:乳状液,如牛奶、含水原油; 液固溶胶:金溶胶、油墨、泥浆; 固溶胶有:泡沫塑料; 固液溶胶:珍珠、蛋白石; 固固溶胶:有色玻璃、某些合金。
2.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的侧面可
看见胶体中有
,这种现象称为丁达
尔效应。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在实验室
里可利用该性质鉴别胶体和溶液。
3.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继续煮沸至液体

,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
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胶体微粒所带电荷的规律 1,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土壤胶体粒子等带负电荷 3,有些胶体在制备时各物质的用量不同所带电荷就不同,如AgI胶 体,当AgNO3过量时带正电荷;当KI过量时带负电荷。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命题趋势探秘】命题 规律考查内容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考查热度 考查题型 所占分值命题 趋势对于胶体知识,应重点理解胶体的特征和丁达尔现象,要注意渗析和丁达尔现象都是物理变化。

从命题的趋势看,有关胶体的试题有向着考查胶体性质及基本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问题靠近的趋势,试题的形式为选择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其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独立命题考查,也可以贯穿于填空、推断、实验、计算等各类试题之中。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以电子转移为核心的有关计算等等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高频考点聚焦】◇考点1物质的组成【基础知识梳理】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3. 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核心考点讲练】组成物质的微粒间关系【典例1】(2014·四川理综化学卷)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析: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A正确;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B错误;次氯酸属于弱电解质,C错误;葡萄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思路]我们可以整理出几个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见下图),在此基础上,再围绕有关题型的内容归纳出以下四种基本格式,现逐一举例说明。
问题格式一:某物质由组成;某物质由种元素组成。(填组成该物质的元素名称或种类)
说明:1、此种题型只是物质与元素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几种微粒没有关系,一般只要求填写元素的种类或者元素的名称,元素只讲种类不论个数。
问题格式三:某分子由构成。(填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名称。)
说明:只填写构成该分子的原子的名称即可,不需要说出个数,因为题目中没有说出分子的具体个数。如: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不能说氧化碳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
问题格式四:一个某分子由构成。(填一个该分子中的含的原子名称及个数)
说明:问题中提到了分子的具体个数,就要回答出原子的具体名称及个数。如: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
[教学反思]以上是初中化学里经常遇到的有关物质与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元素之间关系的有关题型,在解答以上四种格式的习题时,不论是填空、选择、改错或判断,关键是要弄清题目的题意,然后才能对号入座,有的放矢。当然,有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如第一种问题一般与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问题联系在一起,第四种问题一般与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比、相对分子质量等问题联系在一起。
2、在化合物中不存在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单质或单质的分子。因为化合物是纯净物,如果其中存在单质或单质的分子,那么这个化合物便不止一种成分,显然与概念互相矛盾。所以如果说“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碳组成”或者说“二氧化碳是由氧分子和碳组成”等均不正确。
问题格式二:某物质由构成。(填能够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即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名称)。
编织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物质与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元素之间关系的相关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判断物质的组成、构成及有关分子的构成一类的问题。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由于学习化学的时间不长,对有关概念及其关系都不够熟悉,所以分析解答起来较为困难,常常对题目混淆不清,导致解答出错。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对这种类型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就会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
说明:1、通常把稀有气体、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如硅等)看成直接由原子构成,而离子化合物(如NaCl等)由离子构成,其余的一般都由分子构成。
2、哪种微粒能够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该物质就由这种微粒构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氦气由氦原子构成;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但不能说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因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而不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