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岩石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岩石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考试说明要求】

【设计思路】

岩石圈是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研究岩石圈的特征、运动规律及其地表形态的形成,有助于让学生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这也正是高考考试说明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之一。

本节课的复习思路一是引导学生对考点知识进行梳理与拓展;二是建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知识框架;三是进行典型例题的解题训练和解题方法归纳解。在复习备考中,梳理地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构建思维模式,并运用思维模式进行迁移、重整、变换,解决新知识、新问题,优化解题途径,培养学生纲举目张的能力。

第二课时: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知识构建】

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褶皱、断层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二是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1.学生能够对“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褶皱、断层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

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3.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难点内容应该是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在实际情景下的具体地理现象的分析。

1、复习重点:

结合地理现象分析“褶皱、断层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复习难点:

利用本节知识去分析现实世界中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

【课前准备】

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课堂活动设计】

考点诠释1:褶皱、断层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

一、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复习要从认识地壳变动入手,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掌握实例加深理解是关键。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图1 读图:

探究活动1:比较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及其相互联系,完成表1

表1:内、外力作用比较表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复习除了对比它们的区别外,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因为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虽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看主导作用,但不可忽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比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其形成原因充分说明了内外力的互相作用:内力作用使地壳不断下降,而外力作用(泥沙的堆积),对地壳的下降起补偿作用。而黄土高原的形成又是外力作用的风沙堆积占优势。复习时要时时和已学过的中国地形、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地形相联系,加深理解,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二、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 褶皱与断层

褶皱、断层是两大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产生的原因、结构特征、形成的主要地貌及实践意义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探究活动2:比较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完成表2。

表2 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比较表

复习褶皱的两种形态--背斜和向斜,要注意三个问题:①原始形态应是背斜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凹陷;②变化了的形态是背斜容易成山,向斜容易成谷。其根本原因是受力不同,受外力侵蚀作用不同造成的。

[典型例题1](2012年江苏卷)

图2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

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完成(1)-(2)题。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①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

例题1的图(图2)。

②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

进行评价。

③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

技巧和方法。

④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图6,

教师进行图形变换的解读,指

①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

典型例题1。

②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

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

维过程。

①选择江苏高考题中

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

训练。

②指导学生积极地在

头脑中建模。

③使学生形成成熟的

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

题方法。

图2

答案:1.D 2.C

思路点拨:第(1)题,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等知识点。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均为谷地;在背斜构造判断中③为断层(谷地),据图并通过计算可知②地下部分起伏较小,只有①④为背斜谷。该题要正确解答,可以借助于绘图的方法(如图3所示),即添加辅助线画出岩层的实际形态,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第(2)题,本题考查断层的形成及其地表形态。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⑤处岩层出现断裂且有明显下降现象。

[典型例题2](2014年江苏卷)

图3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M 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出本题的命题意图。

图3

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