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及楚辞简介(我编 共23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也就可以称为“骚客”。如果某人喜欢 卖弄学问的话,那么就说他“卖弄风骚”。
诵读积累名句
背诵节选部分,课外读《离骚》全诗;
《离骚》名句: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忧国忧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渔父》名句:
• 楚辞的特征,书楚语,作楚声,记 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 1) 题材:历史传说、神话故事、 • 2) 手法:比,兴。想象,幻想;浪漫
色彩浓。 • 3) 句式:长短不一,灵活多变,(三字
节奏) • 4) 词语:1语气助词多“兮”;2 语
言瑰丽华美;3 有选择地应用楚方言。 • 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
•
• 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 屈原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 ,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国人民的 精神面貌、对我国文学优秀传统的 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 文学史的发展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 二.简介“楚辞”
• 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 诗歌样式,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歌 谣。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 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 土长的歌谣。到战国中期,屈原等人的 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 才形成一代文学样式。
后人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 “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 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 统的源头。
风骚:风指《诗经》里的《国风》 ,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 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 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现在常指妇 女举止轻佻,行为放荡。
风骚1〈书〉①风指《诗经》中的《国风 》,骚指《楚辞》中屈原的《离骚》, 后来泛称文学。②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 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 风骚2 指妇女举止轻佻:卖弄~。 风骚3 清 赵翼 论诗 “李杜诗篇万人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到后来风骚变成了学问的代名词,“文
三.简介《离骚》
• 《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忧国忧民 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屈 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 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 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 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 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 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 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 “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 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四.课文梳理
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
前七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 示不愿同流合污;
后六节表现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 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 爱国感情。
1、2段:忧民生,求美政,受谗遭贬; 3段:不合污,效先贤,九死不悔; 4段:省察思退隐; 5、6段反顾志更坚。
• • 屈原的思想: • 1)爱国忧民; • 2)圣君贤相,施行“美政”。
• 屈原的风格: • 1)理想主义:爱国忧民,品行高洁。 • 2)浪漫主义:联想想象,比兴象征。
• 屈原的作品 共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
》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 《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 • 其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作 品善用比兴的手法来表情达意;形式上参 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 地方言,极富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 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 表现力。 •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 诗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 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一.简介屈原 二.简介楚辞 三.简介离骚 四.赏析课文
一.简介屈原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 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 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 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 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 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 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 志。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 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
“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屈原生活历
程的形象记录, 是屈原面临个人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 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的创造性。 • • 因为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
以后人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 诗歌,也称之为骚体诗。
《离骚》代表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 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 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
《离骚》体裁上(语言形式)有何特点?
A、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 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
B、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 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 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 奏感。
“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 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 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 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 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感 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假如将“兮”字省 去,将是一大损失,因为“损失了的正是歌的意味 儿”。
请看下面对联,看看说的是谁?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声)。
信君 见不 疑圣 忠相 被空 谤贤 高苦 扬求 蛾美 眉政 观感 四天 荒地
诵读积累名句
背诵节选部分,课外读《离骚》全诗;
《离骚》名句: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忧国忧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渔父》名句:
• 楚辞的特征,书楚语,作楚声,记 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 1) 题材:历史传说、神话故事、 • 2) 手法:比,兴。想象,幻想;浪漫
色彩浓。 • 3) 句式:长短不一,灵活多变,(三字
节奏) • 4) 词语:1语气助词多“兮”;2 语
言瑰丽华美;3 有选择地应用楚方言。 • 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
•
• 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 屈原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 ,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国人民的 精神面貌、对我国文学优秀传统的 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 文学史的发展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 二.简介“楚辞”
• 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 诗歌样式,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歌 谣。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 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 土长的歌谣。到战国中期,屈原等人的 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 才形成一代文学样式。
后人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 “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 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 统的源头。
风骚:风指《诗经》里的《国风》 ,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 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 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现在常指妇 女举止轻佻,行为放荡。
风骚1〈书〉①风指《诗经》中的《国风 》,骚指《楚辞》中屈原的《离骚》, 后来泛称文学。②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 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 风骚2 指妇女举止轻佻:卖弄~。 风骚3 清 赵翼 论诗 “李杜诗篇万人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到后来风骚变成了学问的代名词,“文
三.简介《离骚》
• 《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忧国忧民 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屈 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 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 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 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 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 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 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 “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 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四.课文梳理
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
前七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 示不愿同流合污;
后六节表现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 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 爱国感情。
1、2段:忧民生,求美政,受谗遭贬; 3段:不合污,效先贤,九死不悔; 4段:省察思退隐; 5、6段反顾志更坚。
• • 屈原的思想: • 1)爱国忧民; • 2)圣君贤相,施行“美政”。
• 屈原的风格: • 1)理想主义:爱国忧民,品行高洁。 • 2)浪漫主义:联想想象,比兴象征。
• 屈原的作品 共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
》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 《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 • 其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作 品善用比兴的手法来表情达意;形式上参 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 地方言,极富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 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 表现力。 •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 诗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 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一.简介屈原 二.简介楚辞 三.简介离骚 四.赏析课文
一.简介屈原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 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 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 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 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 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 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 志。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 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
“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屈原生活历
程的形象记录, 是屈原面临个人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 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的创造性。 • • 因为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
以后人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 诗歌,也称之为骚体诗。
《离骚》代表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 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 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
《离骚》体裁上(语言形式)有何特点?
A、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 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
B、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 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 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 奏感。
“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 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 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 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 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感 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假如将“兮”字省 去,将是一大损失,因为“损失了的正是歌的意味 儿”。
请看下面对联,看看说的是谁?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声)。
信君 见不 疑圣 忠相 被空 谤贤 高苦 扬求 蛾美 眉政 观感 四天 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