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种质离体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毒苗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措施,从感染病毒的植株中获得的无 病毒感染的植株 意义:
z z z z
已发现的植物病毒已超过500余种,严重影响了农作物及园艺植物 (特别是多年生的品种)的产量及品质 病毒感染后,难以采用传统的化学杀菌剂和杀菌素进行防治 因此,脱毒苗的培育,满足了农业及园艺植物生产对无病毒优良品 种植株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在病理学研究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丰富了病理学的内容,将人类对 抗病毒的手段从砍伐感染病株到脱毒再培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z
z z z z
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未来农业 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种质资源的占用和利 用程度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 新品种选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植物种以每天一种的速度速度灭绝 5-6万种植物的生存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作物种遗传资源多样性的破坏和丧失异常严重
z
种质保存

异地保存(Ex situ conservation)

原地保存: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下,就地保存,自我繁殖种 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存种质还可以保护不同的生态系 统。如各类保护区的建立。世界第一个保护区是1872年美 国建立的黄石公园。但易受环境影响 异地保存:将种子、植物体保存于该植物原产地以外的地 方,主要形式有植物园、种质圃、种子库、组织培养物的 试管保存(离体保存)等,其中种子保存所占空间小并能 保存多年,且易于干燥和包装便于运输。但处子易受病虫 害侵害;遗传性状不稳定有些种子含水量高难于脱水保存
z
种质离体保存(In vitro germplasm conservation):对离体培养的小植株、器官、 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材料,采用限制、延 缓或停止其生长的处理使之保存,在需要时可 重新恢复其生长,并再生植株的方法
2 种质离体保存的意义
z z z z z z
所占空间少,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土地; 便于种质资源的交流利用; 利于保存以种子形式无法保存的种质性状; 需要时,可以用离体培养方法很快大量繁殖; 避免了种质的衰退; 避免自然灾害引起的种质丢失。
z
5)植物病毒的鉴定与检测方法有哪些?
– – – – –
直接观察法 指示植物法 抗血清鉴定法 电子显微镜直接检验法 酶联免疫测定法
本讲主要内容
z
种质保存的定义及意义 种质离体保存 种质离体保存的用途
z
z
z
种质资源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是物种进化、遗传 学研究及植物育种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类良好生存环境和 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财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竞争力 的重要战略物质。因此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已成为全球性关注 的热点课题
一: 种质保存的定义及意义
z
z
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又称遗传资 源,习惯上也叫品种资源。它包括栽培、野生及 人工创造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的品 种或品系 种质保存(Germplasm Conservation):是指利用 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使 个体中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保持其完整性,有高的 活力,能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特性传递下去
第十一讲 种质离体保存
2012年秋季
上节课内容回顾
z
1)什么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有哪些应用?

切取茎的先端包括茎尖分生组织部分,进行无菌培养,使其 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基础理论研究(形态建成研究)和实际生产应用(脱毒植株生 产、营养繁殖、经济苗木的育种)

z
2)脱毒苗的定义?其意义有哪些?
– –

建立保护区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
在距离北极点约1000 公里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 有一座“世界末日种子库”:约1 亿粒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种子被 保存在零下18 摄氏度的地窖中
种质离体保存
二:种质离体保存
z
定义 意义 保存方法 低温保存与超低温保存的比较
z
z
z
1 种质离体保存的定义
z
3)脱毒苗培育的方法有哪些?
– – – – –
热处理脱毒 茎尖培养脱毒 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 微体嫁接脱毒 抗病毒药剂脱毒
z
4)什么是病毒?什么是病毒的传播?分为哪几类?
– –

病毒: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 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在自然界生存发展必须在寄主间转 移。植物病毒从一 个植株转移或扩散到其它植物的过程 称为病毒的传播 分为介体传播及非介体传播
z
A: 低温保存法


是在低于正常培养温度下保存植物离体培养物的技术, 该方法常结合改变培养基成分、辅以培养环境调控等措 施,以减缓保存材料的生长速度,延长继代时间,故又 称小生长法。 是限制生长保存中应用最广的方法。培养温度一般为19℃(热带、亚热带植物则一般为10-20 ℃ ),培养物 的生长受到抑制,继代时间可延长间隔数月到1年以上 简单易行,需要设备少,投资小,技术成熟,可以作为 植物种质资源的中短期保存方法。
z
缺点:
– – – –
对于限制或延缓生长的处理,需定期转移,连续继 代培养 易受微生物污染或发生人为差错 多次继代培养有可能造成遗传性变异 及材料的分化及再生能力的逐渐丧失。 超低温保存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
3 种质离体保存的方法

低温保存法 高渗透压保存法 生长抑制剂保存法 低氧分压保存法 干燥保存法

限制生 长保存

z
种质离体 保存

超低温 保存
(1)限制生长保存法
限制生长离体保存法:是近年来新发展且较为 有效的种质保存方法, 以组织培养技术为基础, 通过改变试管苗的生长环境, 使细胞生长降至 最小限度, 延长继代间隔时间, 减少继代次数, 以避免频繁继代造成污染或引发种质变异, 从 而有效地保证种质的遗传稳定性, 实现植物种 质资源的中期保存目的
1970年,小斑病在 美国大流行,减产 165亿kg,占美国 玉米总产量的15%
19 世纪 40 年代,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 流行,造成上百万人因饥饿死亡,上 百万人流浪海外
松材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以松 褐天牛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松树病害
种质保存的分类

原地保存(In situ cBiblioteka Baidunserv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