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 性本善
人之初文言文翻译
人之初文言文翻译
人之初文言文翻译
人之初
王应麟〔宋代〕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人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注释
初:开始,开头。
性:性格,本性。
习:习惯,习性。
苟:如果;假使。
教:教育,指导。
迁:改变。
专:专心致志。
宜:合适,应该。
幼:年幼,小时候。
琢:雕琢。
器:器物,这里指成才。
义:古同“仪”。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经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全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人之初性本善全文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全文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儿童三字经背诵全文人之初
以下是儿童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
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叶。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全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三字经解释: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三字经解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rénzhīchū人之初xìngběnshàn性本善xìngxiāngjìn性相近xíxiāngyuǎn习相远【注释】人:泛指众人。
初:初生,刚出生的时候。
性:性情,本性。
本:根本,原来。
相近:相去不远。
习:后天的习惯。
远:相差太远。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话。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故事】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的人。
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可是,由于他自小便没了爹娘,在无人教导的情形下,周处的性情变的很残暴,行为也十分野蛮。
周处喜欢欺负弱小,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把别人打的头破血流的,所以,村里得人见了他,总是躲的远远的。
这几天,村子里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在山脚下的大湖里也出现了一只可怕的蛟龙,常常侵害村里的农作物,甚至还把农民活生生吞掉,大家觉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龙及周处合称“三害”,还说“三害”不除,村民将永无安宁之日。
周处听说了村里来了这“三害”,好打架的个性使他立刻到山里一拳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才消灭了蛟龙。
岸上的村民见周处一直没有浮出水面,还以为他和蛟龙同归于尽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庆祝除去了“三害”。
周处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自新,不再是个让人家讨厌的人。
【赏析】善良是有颜色的,白如鸽、纯如诗。
善良是有温度的,暖若春光,温如^衾被;善良是有重量的,如棉絮堆积,似浮云拥叠。
善良是有形状的,如蝶舞花经飞,似仙子摇步;善良是阳光,是雨露,拥有善良,就拥有了人间的美好。
美好^是善良的特征,一个人因善良而美好。
善良是人生的追求。
人之初每句话的意思
人之初每句话的意思人之初,性本善。
人在一开始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
性相近,习相远。
人的本性虽然相近,但因为习惯不同而产生了差异。
苟不教,性乃迁。
如果不进行正确的教育,人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
教之道,贵以专。
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注重专注。
昔孟母,择邻处。
古时候,孟子的母亲选择了一个好邻居。
子不学,断机杼。
如果孩子不学习,就停止织机。
窦燕山,有义方。
窦燕山是一个非常有义气的人。
教五子,名俱扬。
他教育了五个儿子,都成为了有名望的人物。
养不教,父之过。
如果孩子没有教育好,那是父亲的责任。
教不严,师之惰。
如果教育不严格,那是老师的懒惰。
子不学,非所宜。
如果孩子不学习,那是不适宜的。
幼不学,老何为?小的时候不学习,长大了怎么办?玉不琢,不成器。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成为器物。
人不学,不知义。
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什么是正义。
为人子,方少时。
作为一个人的儿子,年轻的时候。
亲师友,习礼仪。
和父母、老师、朋友相处,学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九岁的时候,就能照料好家里的床铺。
孝于亲,所当执。
对父母要尽孝,这是应该做的。
融四岁,能让梨。
四岁的时候,就能懂得与人分享水果。
弟于长,宜先知。
作为弟弟,应该先了解兄长的情况。
首孝悌,次见闻。
首先要孝顺父母和敬重兄长,其次要广泛地接触各种知识。
知某数,识某文。
要懂得一些数学知识,认识一些文字。
一而十,十而百。
从一数到十,再从十数到百。
百而千,千而万。
从百数到千,再从千数到万。
三才者,天地人。
天、地、人是宇宙的三个要素。
三光者,日月星。
太阳、月亮、星星是天空中的三种光源。
三纲者,君臣义。
君臣之间应该遵循的道义关系。
父子亲,夫妇顺。
父子之间要亲近,夫妻之间要和顺。
曰春夏,曰秋冬。
叫做春夏,叫做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这四个季节是永远不会停止转动的。
曰南北,曰西东。
叫做南和北,叫做西和东。
此四方,应乎中。
这四个方向都要归于中央。
曰水火,木金土。
叫做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这五行是基于数学的理论。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三字经全文及翻译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
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全文原文及翻译: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弟”通“悌”,尊敬友爱。
11、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全文是什么--三字经除了人之初还有什么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全文是什么?|三字经除了人之初还有什么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曰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三字经的全文解释?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更多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
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弟”通“悌”,尊敬友爱。
11、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
《人之初》原文
《人之初》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古之智者,必虑其所以少成,有无以异,而教之必先其养也。
故旧之教者,谓“养则教之”,以养先教。
养者,先天之道也。
养乎其先,而教乎其后。
养者有
三,一曰慈,二曰敬,三曰威。
慈教不责,敬学不倦,威行不辱。
所以培养孩子的品德,使其善于研究,安于思考。
教育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其中有几个关键步骤:培养孩子的研究兴趣,激发其研究欲望;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使孩子们自由探索;给予孩子们充足的研究时间,让他们掌握知识;培养孩子们研究的自律,让他们有自信心,不怕挫折;帮助孩子们在研究中发现自我,把握自己的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古人言“教之不急,急之不教”,不可以急于求成。
孩子的教育不能因时间的紧迫而牺牲质量,而是要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引导其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从而实现更高的研究效果。
古人云“教育乃父母之义”,及早培养孩子的良好研究惯,让他们有自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健康成长,是父母最重要的责任。
教育孩子,父母要做到坚持不懈,以真心实意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人生中走得更远。
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
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
“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说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来是善良的.他(她)们后来的不同和巨大差异,是后天形成的.没有哪个坏人是天生的,只是因图一时享乐,经不住诱惑而迷失了方向.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三字经里面的话.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其中初的意思是刚出生的婴儿,人生命的开端.善的字面意思是指品质好,心质良好.
在三字经中: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的源端才会有善的行动.善是指人性的光辉点,人心的美好.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对刚出生的婴儿上说,是无分善恶的.“善”其实并不是指空和无知.因为它的儒学含义并不在此.在儒学和哲学上说.“人之初,性本善”真正含义在于人的向善之心,人有善的欲望和力量,人性的趋势永远都是向善的.。
三字经小故事: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小故事:人之初性本善【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注释】初:初生之物。
性:指人的本性。
相近:相去不远,差不多得意思。
远:相去太远,有很大的差别。
苟:假如、苟若。
迁:改变、变迁,这里是指不好的改变。
专:有恒、专心的意思。
【语译】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这个善良的本性,每一个人都相同,后来因为个人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便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如果幼小的时候不施以良好的教育,那么他的性情便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恒而专心一致的去教育孩子。
【故事】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得人。
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不过,因为他自小便没了爹娘,在无人教导的情形下,周处的性情变的很残暴,行为也十分野蛮。
周处喜欢欺负弱小,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把别人打的头破血流的,所以,村里得人见了他,总是躲的远远的。
这几天,村子里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在山脚下的大湖里也出现了一只可怕的蛟龙,常常侵害村里的农作物,甚至还把农民活生生吞掉,大家觉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龙及周处合称“三害”,还说“三害”不除,村民将永无安宁之日。
周处听说了村里来了这“三害”好打架的个性使他立刻到山里一拳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才消灭了蛟龙。
岸上的村民见周处一直没有浮出水面,还以为他和蛟龙同归于尽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庆祝除去了“三害”。
周处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自新,不在做个让人家讨厌的人。
人之初 三字经讲解
人之初三字经讲解
人之初是三字经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出自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三字经》。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广泛的儿童启蒙读物,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儿童百科全书”。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出生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
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的含义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因此,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人之初这句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深刻的意义,它强调了人的本性善良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同时也提醒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要注重学习和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才能,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
三字经:人之初 性本善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如果懒惰不教育,那么就会偏离圆满的本性。教育的方法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才能够学有所成。否则样样通,样样不精。并且养成浮躁的习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理解文字,阅读文学。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自性都是圆满的(此处“善”非善恶之善,是指刚出生的婴儿平等对待一切万物没有分别,像水一样纯净。每一个婴儿,父母的教导及生长的环境不同,教养、习惯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也就不一样了。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写什么,他就表现什么。),仅仅因为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善与恶及好与坏的差别。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人之初 三字经一年级下册课文
人之初三字经一年级下册课文
一年级下册的课文《人之初》选自《三字经》,原文如下: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一年级下册的教材获取准确的课文内容及释义。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什么意思2篇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指人类在出生之初,天性本来就是善良的。
这一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人之初性本善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涉及到人类本质、道德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下面将从历史和哲学两个角度展开讨论。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源自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同篇》。
这一观点主张人在出生时天性善良,本能地追求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社会状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自私和利己主义逐渐侵蚀了这种本善的本性,社会秩序也因此变得混乱。
儒家思想倡导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提升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水平,以期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也涉及到对人类本质的深度思考。
如果将人类视为有自由意志和理性的有机体,那么人的行为是有选择性的,可以根据对善恶的判断来选择行动。
性本善则是强调人类在处理善恶的选择时倾向于选择善良、正义的一面。
这种选择可能受到个体的经历、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但人类天生倾向于追求和维护善良。
然而,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也面临着一些批判和质疑。
一些人认为,人类天性本善的说法过于理想化,忽视了人性中的自私和利己的一面。
正是由于人性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社会才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冲突。
此外,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恶行和犯罪现象也表明,人并非都是善良的。
综上所述,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不仅仅是指人类在出生时拥有善良本性,更是一种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
虽然这一观点存在一定争议,但它提醒着人们去关注和培养人类的善良特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最重要的是,人们应该意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
长 宜先知 首孝悌tì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十干
者 甲至癸guǐ
十二支 子至亥 曰黄道 日所躔chán 曰赤道
当中权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寒燠yù
均 霜露改 右
高原 左大海 曰江河 曰淮济 此四渎dú
水之纪 曰岱dài 华
嵩sōng
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古九州 今改制 称行省 三十五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
陆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稻dào 粱liáng 菽shū
麦mài 黍shǔ稷jì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shǐ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青赤黄 及白黑 此五色 目所识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膻shān
焦香 及腥xīng 朽xiǔ 此五臭 鼻所
嗅 宫商角 及徵zhǐ
羽 此五音 耳所取 匏páo 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叶 九族者 序宗亲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曾玄 五伦者 始夫妇 父子先 君臣后 次兄弟 及朋友 当顺叙 勿违背 有伯
叔 有舅甥 婿妇翁 三党名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故 明句读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帷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
文 有古文 大小篆zhuàn 隶lì
草继 不可乱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源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辨王载 说仁义 中庸者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大学者 乃曾子 自修齐 至治平 此二篇 在礼记 今单行 至治平 四书通 孝经熟 如六经 始可读
六经者 统儒术 文作周 孔子述 易诗书 礼春秋 乐经亡 馀yú
可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有国风 有雅颂 号四诗 当讽诵 周礼者 箸六官 仪礼者 十七篇 大小戴 集礼记 述圣言 礼法备 王迹息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王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尔雅者 善辨言 求经训 此莫先 古圣著 先贤传 注疏备 十三经 左传外
有国语 合群经 数十五 经既明 方读子 撮cuō
其要 记其事
古九流 多亡佚 取五种 修文质 五子者 有荀xún
扬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xī
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在上世 尧yáo 舜shùn
兴 禅尊位 号唐虞yú 为二帝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
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zhū
纣zhòu
八百载 最长久 周共和 始纪年 历宣幽 遂东迁 周
道衰 王纳坠 逞chěng
士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蠃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
平 王莽mǎng
篡 先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於献 魏蜀shǔ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qì两晋jìn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 迨dài
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xù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
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jìn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赵宋兴 受
周祥 十八传 南北混 辽兴金 皆夷yí裔yì
元灭之 绝宋世
莅lì
中国 兼戎róng 狄 九十年 返沙碛qì 太祖兴 称大明 纪
洪武 都金陵 迨dài
成祖 迁宛平 十六世 至崇祯 权阉yān 肆 流寇起 自成入 神器毁 清太祖 兴辽东 金之后 受明封 至世
祖 乃大同 十十世 清祚zuò
终 凡正史 廿四部 益以清 成廿
五 史虽繁 读有次 史记一 汉书二 后汉三 国志四 此四史 最精致 先四史 兼证经 参通鉴 约而精 历代事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者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汉贾董 及许郑 皆经师 能述圣 宋周程 张朱陆 明王氏 皆道学 屈原赋 本风
人 逮邹枚 暨jì卿qīng
云 韩与柳 并文雄 李若杜 为诗宗 凡学者 宜兼通 翼圣教 振民风 口而诵 心而帷 朝於斯 夕於
斯 昔仲尼 师项橐tuó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波既
仕 学且勤 披薄编 削竹简 波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苏明允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波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荀卿 年五十 游稷下 习儒业 波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波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辩琴 谢道韫yùn
能咏吟
波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yàn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波虽幼 身已仕 尔细学 勉而致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hé
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幼习业 壮致身 上匡国 下利民
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人遗子 金满籯yíng
我教子 帷一经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