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0届高2017级步步高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全套课件第一章专题突破2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3专题突破2
①Na+、NH+4 、H3O+;②HS-、Cl-;③F-、OH-、NH-2 ;④N2、CO、C2H2 等。
2.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 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如果A、B、C、D均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A、D的电子式: A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123
(2)如果A和C是18电子的粒子,B和D是10电子的粒子,则A与B在溶液中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__H_2_S_+__2_O_H__-_=_=_=_S__2-__+__2_H_2_O_(__或__H__S_-_+__O_H__-_=_=_=_S__2-__+__H_2_O_,_ 答__案__合__理__即__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HF(答案合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即3可))除D、E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分子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Na+、Mg2+(答案合理即可)
( 4 ) 除 A + 、 B + 外 , 请 再 写 出 两 种 含 10 个 电 子 的 阳 离 子 123
123
3.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微粒(离子或 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K_____,B元素是_C_l__,C元素是__S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H__C_l____。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F_2__。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H__2S___;电子式是________。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H_2_O_2_(__或__P_H__3)___。 (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C_2_H__6 __。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6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考试标准] 1.化学反应中的热量:①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b)。
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a)。
③从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变化理解反应中的热效应(b)。
④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c)。
⑤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b)。
⑥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c)。
⑦合理利用化石燃料,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a)。
2.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①反应热(a)。
②焓变的涵义(a)。
③焓变与键能的关系(c)。
④中和热的测定(b)。
⑤标准燃烧热的概念(a)。
⑥热值的概念(a)。
⑦盖斯定律及其简单计算(b)。
考点一焓变、热化学方程式1.反应热(焓变)(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
符号:ΔH。
单位:kJ·mol-1或kJ/mol。
(2)表示方法吸热反应:ΔH>0;放热反应:ΔH<0。
(3)产生原因化学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不相等,故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变化。
(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⑥铝热反应等。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等。
2.反应热的本质3.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表示: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①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25 ℃、101 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②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态(s)、液态(l)、水溶液(aq)、气态(g)。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步步高一轮复习全套课件配套学案第一章专题突破1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1)微热法: 如图a。
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试管,导管口____________,停止加热或松开手后导管内__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 如图b、c。
连接好仪器,b中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水,使b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锥形瓶中的液面,静置,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c中,从乙管加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________甲管液面,静置,若液面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3)滴液法: 如图d。
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在下端形成一段水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抽气(吹气)法: 如图e、f。
e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__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f中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__,且停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液面____________,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液差法的拓展)答案(1)产生气泡形成一段水柱(2)高于液面位置保持不变高于位置保持不变(3)一段时间后,水柱的水位不会下降(4)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升保持稳定1.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B解析A、C、D中都未形成封闭体系。
2.(2018·成都高三模拟)下列装置中,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答案 A解析B项利用液差法: 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内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后,通过液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C项利用加热(手捂)法: 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试管,通过观察烧杯中有无气泡以及导管中水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D项利用抽气法: 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通过观察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即可检查。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1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考试标准] 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b )。
2.物质的量、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简单计算(c )。
3.固、液、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a )。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b )。
5.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b )。
考点一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n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单位为摩尔(mol )。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数值约为6.02×1023,单位为mol -1。
公式:N A =N n 。
2.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单位是 g·mol -1。
(2)表达式:M =m n 。
3.气体摩尔体积(1)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①微粒的大小(物质的本性)②微粒间距的大小(由温度与压强共同决定) ③微粒的数目(物质的量的大小) (2)气体摩尔体积①含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V m ,标准状况下,V m 约为 22.4_L·mol -1。
②基本关系式 n =V V m =m M =N N A。
③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多维度思考 辨析易错易混(1)2 g 氦气所含的原子数目约为0.5×6.02×1023( )(2)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3)在标准状况下,1 mol O2与1 mol SO3的体积相同()(4)在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约是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则一定不是22.4 L()(5)标准状况下,O2和O3中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均为16 g·mol-1()(6)常温常压下,14 g N2与7 g乙烯(C2H4)所含原子数相同()(7)22 g CO2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所含的分子数相同()(8)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答案(1)√(2)×(3)×(4)×(5)√(6)×(7)√(8)×题组一概念的理解与应用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B.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C.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D.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答案 A2.(2018·嘉兴市高三调研)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B.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C.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分子的大小决定D.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都约为22.4 L答案 A解析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所以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A项正确;不同的气体,外界条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所以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不一定不同,B项错误;由于气体分子在很大空间运动,分子本身大小相对于分子间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体积大小由气体分子数目决定,C项错误;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都约为22.4 L,D项错误。
高2020届高2017级步步高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全套课件学案第一章第4讲
第4讲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其配制考纲要求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1.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2)表达式:c B =n BV。
(3)单位:mol·L -1(或 mol/L)。
2.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以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表达式w (B)=m (B )m (aq )×100%(1)1 mol·L -1 NaCl 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2)用100 mL 水吸收0.1 mol HCl 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 mol·L -1( )(3)1 L 水中溶解5.85 g NaCl 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 -1( )(4)将25 g CuSO 4·5H 2O 晶体溶于75 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 (5)将40 g SO 3溶于60 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 )(6)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 2SO 4、MgSO 4、Al 2(SO 4)3,其体积比为3∶2∶1,则SO 2-4浓度之比为3∶2∶3( ) (7)0.5 mol·L-1的稀H 2SO 4溶液中c (H +)为1.0 mol·L -1( )【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1.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氨气溶于0.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mol·L -1。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步步高一轮复习全套课件配套学案第一章题型突破2
气体体积的测定既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二者体积值相等),也可直接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
测量气体体积的常用方法:(1)直接测量法。
如图A、B、C、D、E均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
测量前,A装置可先通过调整左右两管的高度使左管(有刻度)充满液体,且两管液面相平。
C装置则是直接将一种反应物置于倒置的量筒中,另一反应物置于水槽中,二者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直接测量。
D装置: 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被吸收(或不被吸收)的气体的体积。
读数时,球形容器和量气管液面相平,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被反应管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解答该量气装置读数时的答题模板:①将××××恢复至室温。
②调节×××与×××两端液面相平。
③视线与×××在同一水平线上。
E装置: 直接测量固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注意应恢复至室温后,读取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一般适合滴加液体量比较少的气体体积测量)。
(2)间接测量法。
如F装置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气体体积。
欲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个仪器只能使用一次,假设气体的体积可看作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填写下列各项(气流从左到右):(1)各种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待仪器B 中的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筒C 中水的体积为V a mL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得质量为m g ,并将其投入试管B 中的带孔隔板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装置A 上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中的水顺利流下,当镁完全溶解时再关闭这个活塞,这时A 中共放入水V b mL 。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9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认识有机化合物[考试标准] 1.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①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a)。
②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a)。
③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生命活动的关系(a)。
④常见有机材料的组成、性能及其发展现状(a)。
2.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①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点(a)。
②研究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常用方法(a)。
③根据1H核磁共振谱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b)。
④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常用方法(b)。
⑤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反应历程(b)。
⑥手性碳原子与手性分子(a)。
⑦根据化学式进行式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b)。
⑧由元素质量分数或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式量推断有机物分子式(c)。
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①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a)。
②甲烷、乙烯和乙炔的组成、结构和空间构型(b)。
③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b)。
④同分异构体(碳架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c)。
⑤立体异构与生命现象的联系(a)。
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①同系物及其通式(b)。
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b)。
③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常见有机物的习惯命名(b)。
考点一有机物的官能团、分类、命名和手性碳原子1.有机化合物概述(1)概念: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但CO、CO2、碳酸及其盐、金属碳化物、金属氰化物等由于组成、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
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含有氢元素。
C、H、O、N、S、P、卤素是有机物中的主要组成元素。
(2)性质特点(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多数为非电解质,不导电;多数熔、沸点较低;多数易燃、易分解,反应复杂等。
2.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碳原子的结构及成键特点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易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碳原子易通过共价键与碳原子或其他非金属原子相结合。
(2)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结合方式 ①碳原子间可形成稳定的单键、双键或叁键。
【步步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课件 人教大纲
4. 转 化 规 律
要点精讲
要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主要有守恒规律、强弱规律、价 态规律、转化规律、难易规律等,其中考查最多的是 守恒规律,其在计算中应用较多。 特别提醒 对 于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的 计 算 , 关 键 是 根 据 氧 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与 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
①
中
0
C
l2―
→
K
-
C
1
l
+
K
+5
C lO
3
②
中
+4
NO
2―
→
N
+3
aN O
2+
N
+5
aNO
3
都有价态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
中
+4
Sn
C
l4―
→
+4
Sn
O
2
④
中
+4
CC
l4―
→
+4
CO
C
l2;
K
+6
2C r2O
7―
→
+6
C rO
2C
l2
都没有化合价的改变,故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8. 下 列 变 化 需 要 加 入 还 原 剂 才 能 实 现 的 转 化 是 ( A )
解析 根据反应:2H2O2 =M=n=O==22H2O+O2↑①, 2KMnO4==△===K2MnO4+MnO2+O2↑②,2KClO3
=M=△n=O==22KCl+3O2↑③,假设产生的 O2 均为 3 mol,反 应①转移电子 6 mol,反应②③转移电子均为 12 mol,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1专题讲座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2018·舟山质检)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 1.000 mol·L-1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体积与产生 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样品中物质的量之比n(CaCl2)∶n(H1C∶l)2 =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V2=_0_.1_0_0__0____ L。
【试题解析】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n(Na2CO3)=n(CO2)+n(CaCO3) V=2=0.nc1NNmaao22lCC, OO33=1.0000.1mmool·lL-1=0.100 0 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专题训练 ZHUANTIXUNLIAN
5.在硫酸钠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 SO24-为0.4 mol·L-1,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0_._2_m__o_l·_L_-_1_。 解析 在任何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则有 3c(Al3+)+c(Na+)=2c(SO42-),解得 c(Na+)=0.2 mol·L-1。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10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考试标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结晶)(c)。
考点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及装置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2.依据物理性质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及装置(1)过滤(如下左图)适用于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操作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如上右图)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在蒸发结晶中应注意: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3)蒸馏: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
(4)萃取和分液: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②两种液体互不相溶;③溶质和萃取剂不反应;④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5)升华(如下左图):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6)洗气(如上右图):适用条件: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说明: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4.纸层析法的原理及实验操作(1)纸层析实验示意图(见下图)(2)基本原理纸层析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
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样品中各组分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各组分在两相中有不同的分配现象。
亲脂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得多,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而亲水性强的成分在固定相中分配得多,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
(3)应用举例——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①纸层析法分离Fe3+、Cu2+的原理Fe3+、Cu2+在滤纸上随丙酮等展开的速度不同,展开后两种离子的富集部分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1题型突破1
“陷阱”的设置与突破1.从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及物质所处的状态设置“陷阱”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常温常压下,22.4 L 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2)标准状况下,5.6 L 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 A(√)(3)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有N A个原子(×)(4)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N A(×)(5)标准状况下,11.2 L N2O4与22.4 L N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数均等于2N A(×)(6)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中含有NH3分子数为0.1N A(×)破题方法重“两看”,突破陷阱2.从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方面设置陷阱如:设置一些与计算无关的干扰条件,如给出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正确判断。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 A(√)(2)标准状况下,80 g SO3中含有3N A个氧原子(√)(3)室温下,1 mol CH4中含有5N A个原子(√)(4)常温常压下,1 mol CO2与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2N A(√)破题方法排“干扰”,突破陷阱(1)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物质所处状况无关。
(2)物质的量或质量确定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从特殊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上设置陷阱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 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 A(√)(2)氢原子数为0.4N A的CH3OH分子中含共价键数为0.4N A(×)(3)2.0 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4)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1N A(√)(5)78 g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 A(×)(6)将0.1 mol FeCl3溶于水中形成胶体,含有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 A(×)破题方法记“组成”,突破陷阱(1)记最简式相同的物质,如NO2和N2O4,乙烯和丙烯(C3H6)等,如:质量相同的乙烯和丙烯所含的原子数、电子数均相等。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全套 课件
A.三种气体质量相等 B.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2∶1
C
C.三种气体压强比为16∶2∶1
D.三种气体体积比为1∶8∶16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06四川)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 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D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
再加水至刻度线
对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可能造成的影响(填写字母)
二、有关NA的说法
(2011·全国新课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8×6.02×1023
C.欲配制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
1.00L水中
三、一定物质的浓度溶液的配置
例:需0.1mol/LNaOH溶液450mL,回答下列问题:
1.除托盘天平、烧杯、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
玻__璃__棒__、__胶__头__滴__管__、__药__匙__等_________。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2_.__0_____g。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如出现以下操作: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步步高一轮复习全套课件配套学案第一章本章易错题重练
本章易错题重练一、常考易错选择题选项再排查化学实验基础辨析易错易混(1)试管、圆底烧瓶、坩埚、蒸发皿均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2)量筒、容量瓶和滴定管均标有使用温度()(3)准确量取9.50 mL水()(4)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5)用25 mL的碱式滴定管量取12.50 mL的KMnO4溶液()(6)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7)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8)因为KNO3溶解度较大,故可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9)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少量NaHCO3的Na2CO3固体()(10)硝酸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中()(11)可用稀盐酸除去保存石灰水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12)由矿盐生产食盐,除去SO2-4最合适的试剂是Ba(NO3)2()(13)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时,将苯的溴溶液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14)误食硫酸铜溶液,可服用生鸡蛋清解毒()(15)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玻璃棒在整个实验中的作用是引流()(16)用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只需要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化学计量辨析易错易混(1)考查气体摩尔体积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①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②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③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4N A()答案①√②×③×(2)考查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①1 mol羟基与1 mol氢氧根所含电子数均为9N A()②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③1 mol Na2O 与1 mol Na2O2的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均为N A()④1.7 g H2O2中含有电子数为0.9N A()⑤1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答案①×②√③√④√⑤×(3)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①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②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子()③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④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答案①×②√③√④×(4)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①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②1 L 0.1 mol·L-1氨水含有0.1N A个OH-()③常温下,10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的数目为2N A()④常温下,10 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目为N A()⑤1.0 L 1.0 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⑥1 mol·L-1NaCl溶液含有N A个Na+()答案①×②×③×④√⑤×⑥×(5)考查化学反应前后微粒数目的变化①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 A()②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③1 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 A个NO分子()④0.1 mol H2与0.1 mol I2蒸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2N A()⑤常温常压下,将0.1 mol NH3与0.1 mol HCl混合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2N A()答案①×②×③×④√⑤×二、常考笔答题答题语言再规范1.实验室需要0.5 mol·L-1的NaOH溶液470 mL,配制时应称量________g NaOH,称量时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1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分散系[考试标准] 1.物质的分类方法(b )。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c )。
3.胶体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a )。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 (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元素――→组成⎩⎪⎨⎪⎧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③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多维度思考1.辨析易错易混(1)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2)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3)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4)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纯净物()(5)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是混合物()(6)冰水共存物为纯净物()(7)胆矾(CuSO4·5H2O)属于混合物()(8)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9)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10)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三元弱酸()答案(1)×(2)√(3)×(4)√(5)√(6)√(7)×(8)×(9)×(10)×解析(2)MnO-4、AlO-2均为阴离子。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步步高一轮复习全套课件配套学案第二章本章易错题重练
本章易错题重练一、常考易错选择题选项再排查1.物质组成、性质及应用类正误判断(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蓝色硫酸铜晶体上滴浓硫酸,会发生化学变化(√)(3)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4)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5)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6)232Th转化为233U是化学变化(×)(7)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8)直径为20 nm的纳米级碳酸钙属于胶体(×)(9)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10)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11)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12)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没有发生化学变化(×)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正误判断(1)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因为有单质参加和生成,化合价发生了变化(√)(2)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3)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因为单质中元素化合价必然发生变化(√)(4)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因为单质中元素化合价必然发生变化(√)(5)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6)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7)金属元素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8)含氧酸的价态越高,氧化性一定越强(×)(9)不容易得到电子的物质,肯定容易失去电子(×)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1)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 SO2-3+2H+===SO2↑+H2O(×)(2)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 3Fe2++4H++NO-3===3Fe3++NO↑+2H2O(×)(3)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2-4恰好完全沉淀: 2Ba2++3OH-+Al3++2SO2-4 ===2BaSO4↓+Al(OH)3↓(×)(4)浓盐酸与铁屑反应: 2Fe+6H+===2Fe3++3H2↑(×)(5)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 4溶液: 2Cu 2++2H 2O=====电解2Cu +O 2↑+4H +(×)(6)Na 2S 2O 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2S 2O 2-3+4H +===SO 2-4+3S ↓+2H 2O(×) (7)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 2: 2NH 3·H 2O +SO 2===2NH +4+SO 2-3+H 2O(√)(8)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 Al 3++4NH 3·H 2O===AlO -2+4NH +4+2H 2O(×)(9)NaClO 和NaCl 混合液中加入少量FeSO 4溶液: 2Fe 2++ClO -+2H +===Cl -+2Fe 3++H 2O(×)(10)酸性溶液中KIO 3与KI 反应生成I 2IO -3+I -+6H +===I 2+3H 2O(×) 二、常考易错的12个离子方程式书写再落实1.CuSO 4溶液与过量Ba(OH)2反应: Cu 2++SO 2-4+Ba 2++2OH -===Cu(OH)2↓+BaSO 4↓。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2专题突破1
专题2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核心透析 HEXINTOUXI
题型一 连续型 1.指反应生成的离子因又能跟剩余(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而跟用量有关。 (1)可溶性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碱溶液反应。如CO2通入NaOH溶液中: 碱过量: CO2+2OH-===CO23-;+H2O 碱不足: CO2+OH-==。=HCO-3 (2)多元弱酸盐与强酸反应。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 盐酸不足: CO23-+H+===HCO- 3 ; 盐酸过量: CO23-+2H+===CO2↑+H2O 。
专题集训 ZHUANTIJIXUN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向 Ca(ClO)2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ClO-+H2O+CO2===HClO+HCO-3 ( × ) (2)向 NaAlO2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2AlO-2 +CO2+3H2O===2Al(OH)3↓+CO23-
5.向含物质的量均为a mol的NaOH、Ba(OH)2混合溶液中通入b mol CO2气 体,按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 (1)ba<1 时, CO2+Ba2++2OH-===BaCO3↓+H2O ; (2)ba=32时,3CO2+6OH-+2Ba2+===2BaCO3↓+CO32-+3H2O ;
(3)ba=2 时, 2CO2+3OH-+Ba2+===BaCO3↓+HCO- 3 +H2O ; (4)ba>3 时, CO2+OH-===HCO-3 。
题型二 先后型
2.一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应物的组成离子
反应,但因反应次序不同而跟用量有关。又可称为竞争型。
(1)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 NaOH不足: H++OH-===H2O ; NaOH过量: NH+ 4 +H++2OH-===NH3·H2O+H2O 。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步步高完全讲义第一章 第1讲
【典例导析3】 在20℃时一钢性容器内部有一个
不漏气且可滑动的活塞将容器分隔成左右两室。
左室充入N2,右室充入H2和O2,活塞正好停留
在离左端的1/4处(如图甲所示),然后点燃H2 和O2,反应完毕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活塞恰好停 在中间(如图乙所示),水蒸气的体积可忽略,则 反应前H2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 )
D.用“摩尔”(而不用“个”)计量微观粒子
与用“纳米”(而不用“米”)计量原子直 径,计量思路都是扩大单位
解析
本题考查用“摩尔(mol)”的意义。“摩
尔”(而不用“个”)计量微观粒子与用“纳米”
(而不用“米”)计量原子直径,计量思路不一
样,用“纳米”(而不用“米”)是缩小单位。 答案 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讲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基础盘点
一、物质的量 自我诊断 1.(1)0.3 mol NH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 1.806×1023 个 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2)含0.4 mol
Al3+的Al
2(SO4)3中所含的SO
2 4
的物质的
量是 0.6 mol 。
【典例导析1】 (2008· 江苏,3)用NA表示阿伏 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 ) A.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
B.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
19NA 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 其中氧原子数为2NA D.1 L浓度为1 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
合物分子必含2NA个氧原子,正确;D项中因为
2 CO 3 要水解消耗,故含1 mol Na2CO3的溶液中 2 n(CO 3 )<NA,错误。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8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试标准] 1.几种典型的弱电解质(a)。
2.弱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b)。
3.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b)。
4.电离度及其简单计算(c)。
5.电离平衡常数与弱酸、弱碱的酸碱性强弱之间的关系(b)。
6.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a)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1)概念(2)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离子化合物及某些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主要是某些共价化合物。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
(2)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特征①开始时,v(电离)最大,而v(结合)为0。
②平衡的建立过程中,v(电离)>v(结合)。
③当v(电离)=v(结合)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3.外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越易电离。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
(4)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多维度思考1.辨析易错易混(1)强电解质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稀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2)氨气溶于水,当NH3·H2O电离出的c(OH-)=c(NH+4)时,表明NH3·H2O电离处于平衡状态()(3)室温下,由0.1 mol·L-1一元碱BOH的pH=10,可知溶液中存在BOH===B++OH-()(4)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离子浓度一定增大()(5)稀释弱电解质溶液时,所有粒子浓度都一定会减小()(6)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答案(1)√(2)×(3)×(4)×(5)×(6)×2.以0.1 mol·L-1 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CH3COOH CH3COO-+H+ΔH>0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3)某同学用B装置吸收产生的氨气,结果B中溶液能使酚酞变红,且未看到倒吸 现象,试分析未造成倒吸的可能原因是_反__应__后__混__合__气__体__中__氨__气__的__含__量__较__小__,___ _未__造__成__装__置__中__气__体__压__强__明__显__减__小__。
123
3.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图1所示,试回答:
(1)装置甲的作用:
①_干__燥__气__体___,
②_使__两__种__气__体__充__分__混__合___,
③_观__察__气__泡__以__调__节__氢__气__、__氮__气__气__流__的__速__度__及__两__者__的__比__例___。
1.已知HCl难溶于CCl4,则如下图所示装置中,不适宜用于HCl气体尾气吸收 的是
√1232.Fra bibliotek2018·淄博高三检测)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 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 安全瓶的是
√
解析 A项,该装置是排液量气装置,错误; B项,该装置可作为安全瓶防倒吸,因为进气管较短(刚露出瓶塞),若发生倒吸, 倒吸液会被盛装在B瓶中,不会再倒流到前一装置,从而防止倒吸,正确; C项,该装置是混气装置,进入C瓶中两气体在C瓶中充分混合,错误; D项,该装置是洗气装置,错误。
图1
解析 由于甲中盛有浓硫酸,所以可用来干燥N2和H2;通过浓硫酸后两种气体 可以充分地混合;另外通过观察气泡可以调节氢气、氮气气流的流速及其两者 的比例。
123
(2)已知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约为1∶700,若用图2中的装置吸收氨气,制成 氨水,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应选用的装置是__A__D__(填字母)。
(2)接收式(右图中的Ⅲ、Ⅳ、Ⅴ) 使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来的液体接 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如气体收集装置等)。 它与肚容式的主要区别是液体不再流回到原 容器。 (3)隔离式(右图中的Ⅵ、Ⅶ) 导管末端与液体吸收剂呈隔离状态,导管内 压强不会减小,能起到防倒吸作用。
专题精练 ZHUANTIJINGLIAN
解析 合成氨反应速度较慢,且反应进行的程度较小,反应后气体混合物中氨 气的浓度较小,即使氨气被完全吸收,气体压强也不会明显减小。
123
大一轮复习讲义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专题精讲 ZHUANTIJINGJIANG
创新装置(以用水吸收氨气为例) 防倒吸原理 (1)肚容式:(右图中的发散源及Ⅰ和Ⅱ) 由于上部有一容积较大的空间,当水进入该 部分时,烧杯(或试管)中液面显著下降而低于 漏斗口(或导管口),由于重力作用,液体又流 回到烧杯(或试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