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继电保护课件9继保-纵联(4)
第四章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华电继保课件)
二,基本原理
高频信号 高频信号
S+
S S+
S+ S
S+
区外故障时,由短路功率为负的一端发 闭锁信号,此信号被两端的收信机接收 闭锁保护. 对于故障线路,两侧保护均为正,不发 闭锁信号,故两侧保护都收不到闭锁信 号而动作于跳闸.
优点
由于利用非故障线路的一端发闭锁信 号,闭锁非故障线路不跳闸,而对于 故障线路跳闸不需要闭锁信号,所以 在区内故障伴随通道破坏时,保护仍 能可靠跳闸.
8
8
"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
高频电缆
2
3
1 将位于主控室的高频收,发 将位于主控室的高频收,发 2 3 信机与户外变电站的带通滤 信机与户外变电站的带通滤 波器连接起来. 波器连接起来.
7
6
4
5 5
4
6
7
8
8
"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
保护间隙
2
保护间隙是高频通道的 保护间隙是高频通道的 1 辅助设备,用它保护高频收 辅助设备,用它保护高频收 3 3 发信机和高频电缆免受过电 发信机和高频电缆免受过电 压的袭击. 压的袭击.
三,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的构成
I1低定值起动元件:灵敏度较高,起动发信机 发信; I2高定值起动元件:灵敏度较低,起动保护的 跳闸回路;
三,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的构成
采用两个灵敏度不同的起动元件,灵敏度高 的起动发信机发闭锁信号,灵敏度低的起动跳 闸回路,以保证在外部故障时,远离故障点侧 起动元件开放跳闸时,近故障点侧起动元件肯 定能起动发信机发闭锁信号.
3. 微波通道(300~30000MHZ)----微波保护
频带宽,需采用脉冲编码调制,适合于数字式保 护,不经济.(40 ~ 60kM)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输电线纵联保护
2. 高频通道的构成
1—阻波器; 2—结合电容器; 3—连接滤波器; 4—电缆; 5—高频收发信; 6—刀闸
阻波器
• 阻波器是由一电感线圈与可变电容器并联组成的
回路。当并联谐振时,它所呈现的阻抗最大。其 谐振频率为所用的载波频率 高频信号就被限 制在被保护输电线路的范围以内,而不能穿越到 相邻线路上去。但对50周的工频电流而言,阻波 器仅呈现电感线圈阻抗,数值很小(约为0. 04Ω 左右),并不影响它的传输。
• 正常运行:总是一端为正方向,另一端为反方向
3. 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其他电量特征
④ 两侧测量阻抗特征 高频距离保护
• 区内故障:两端测量阻抗都是短路阻抗,两侧距离 Ⅱ段同时起动
• 区外故障:若采用方向特性阻抗继电器,近故障点 端的距离Ⅱ段不会起动
• 正常运行:两侧的测量阻抗都是负荷阻抗,两侧距 离Ⅱ段都不会起动
序保护)互相连在一起,不便于运行和检修
8. 高频闭锁距离保护的原理接线 • 万一通信通道损坏,动作情况如何?请讨论
4.4 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
——光纤纵差保护
1. 动作原理
(1) 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时
不动作
(2) 区内故障时
1. 动作原理
动作
2. 影响纵联差动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
(1)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和不平衡电流——稳态情况分析
• 使不平衡电流Iunb增大的主要原因
• 导致励磁电流增加的各种因素 • 两个电流互感器励磁特性的差别
2. 影响纵联差动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
(1)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和不平衡电流——稳态情况分析
同型系数 外部故障最大短路电流
• 二次负载Z2越大,一次电流越大,铁心就越容易
继电保护-第4章 电网的纵联保护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Pilot Protection for Transmission Lines
4.1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4.1.1 引言( 纵联保护的提出 )
1. 电流、距离保护的缺陷
M 1 2 N 3
k1
k2
反映:一侧电气量,即只采集线路一侧的电气量 缺陷:Ⅱ段有延时,无法实现全线速动,
N
正常运行时:两侧的测量阻抗都是负荷阻抗, 距离Ⅱ段都不启动 外部故障时:至少有一侧的距离Ⅱ段不启动(反方向)
I U M M
M
U I N N
N
区内故障时:两侧的距离Ⅱ段同时启动
4.1.3 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
1、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基本原理:利用输电线路两端电流波形和或电流相量和的特征。
I U M M
M SM SN
U I N N
N
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时:远故障点的功率方向是从母线流向 线路,功率方向为正;近故障点的功率方向是由线路流向母 线,功率方向为负。两端功率方向相反。 U I I U N
M
M
N
M SM SN
N
区内故障时:两端的功率方向都是从母线流向线路,同为正。
优点:不受系统振荡的影响,不受非全相的影响,简单可靠
缺点:导引线不能太长
4.2.2 电力线载波通信
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信息转变为高 频信号,经过高频耦合设备将高频信号加载到输电线 路上,输电线路本身作为高频信号的通道将高频载波 信号传输到对侧,对端再经过高频耦合设备将高频信 号接收,以实现各端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比较, 称为高频保护。
缺点: a. 施工的要求高,“焊接”难(熔纤机); b. 光纤断裂难以查找; c. 通信距离还不够长。 光纤通讯网是电力通讯网的主干网,基于光纤通信的纵联保 护成为主流模式。
继电保护第四章-纵联保护
4.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Unit Protection)结构
继电保 护装置
通信设备
• 导引线 • 载波 • 光通信纤信道 • 微波
继电保 护装置
通信设备
继电保护装置
实现电气量采集并形成电气量特征,完成保护任务。
通信设备
将上述信息发送至对端的保护设备,同时接收对端保护发送的
信息并送至本端保护单元
通信信道
故障分量方向元件的特点
不受负荷状态的影响 不受故障点过渡电阻的影响 正、反方向短路时,方向性明确 无电压死区 不受系统振荡影响
(二) 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
1. 工作原理
以高频通道经常无电流而在外部故障时发出闭
锁信号的方式构成。
闭锁信号
A1
B
2
3
闭锁信号
C
4
5
6D
F
对AB线路为外部故障,2处功率方向均为 负,发闭锁信号,1、2保护被闭锁。
导引线通信应用:
高压电网超短线路(几公里)。 用于变压器、发电机等电力设备和母线。
(二) 电力线载波通信
采用输电线路本身作为信息传输媒介,在传输电能的同时 完成两端信息的交换。 (一)通道的构成
1
2 76
3 45 89
3
2
4 5
67
98
1.传输线 2.阻波器 3.结合电容器 4.连接滤波器 5.高频电 缆 6.保护间隙 7.安全接地开关 8. 高频收发信机 9.保护 继电器
3. 电气元件故障时两端电气量的特征分析
所选电气量
区内故障 特征
区外或正常 运行时特征
保护原理
功率方向
均指向被保 护元件
一端指向被 保护元件反
继电保护(纵联保护)页PPT文档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LINYI UNIVERSITY
三、高频信号的利用方式
1、高频通道工作方式 经常无高频电流方式(即故障时发信)☆☆ 经常有高频电流方式(即长期发信) 移频方式(正常与故障发不同频率的信号)
2、传送高频信号的分类 闭锁信号:收不到这种信号是高频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 条件。当外部故障时,由一端的保护发出高频闭锁信号将 两端的保护闭锁,而当内部故障时,两端均不发因而也收 不到闭锁信号,保护即可动作于跳闸。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LINYI UNIVERSITY
允许信号:收到这种信号是高频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条件。 当内部故障时,两端保护应同时向对端发出允许信号,使保 护装置能够动作于跳闸,而当外部故障时,则收不到这种信 号,因而保护不能跳闸。
跳闸信号:收到这种信号是高频保护动作跳闸的充要条件。 利用装设在每一端的I段保护,当其保护范围内部故障而动 作 于跳闸的同时,还向对端发出跳闸信号,可以不经过其它控 制元件而直接使对端的断路器跳闸。每端发送跳闸信号保护 的动作范围小于线路的全长,而两端保护动作范围之和应大 于线路的全长。前者是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后者则是为 了保证全线上任一点故障的快速的动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LINYI UNIVERSITY
5)高频收、发信机 收信机由继电保护控
制,通常在电力系统发生 故障时,保护部分起动之 后它才发出信号。高频收 信机接收由本端和对端所 发送的高频信号,经过比 较判断之后,再动作于继 电保护,使之跳闸或将它 闭锁。 6)接地刀闸:当检修连接滤波器时,接通接地刀闸,使结合电
处于电压平衡状态(因此得
名),不会起动继电器跳闸
内部故障时: GBm 与GBn之间二次侧有电流, GBm、 GBn的原边有较 大电流,起动继电器跳闸
继电保护第四章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继电保护第四章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第四章输电线路纵联保护§4-1 输电线纵联差动⼀、基本原理:1.反应单侧电⽓量保护的缺陷:∵⽆法区分本线路末端短路与相邻线路出⼝短路。
∴⽆法实现全线速动。
原因:(1)电⽓距离接近相等。
(2)继电器本⾝测量误差。
(3)线路参数不准确。
(4)LH、YH有误差。
(5)短路类型不同。
(6)运⾏⽅式变化等。
2. 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1)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P129 第⼆⾃然段)。
(2)导引线纵联差动保护:⽤导引线传送电流(⼤⼩或⽅向),根据电流在导引线中的流动情况,可分为环流式和均压式两种。
(P131 图4-2)⾃学。
例:环流法构成了导引线纵联保护:线路两侧装有相同变⽐的LH正常或区外短路:Im1=-In1∴ Im2=-In2I J=Im2+In2=0 J不动区内短路:I J=Im2+In2=(Im1+ In1)/n LH = I d/ n LH > I d z( 同时跳两侧DL)←J动作可见纵联差动保护的范围是两侧LH之间,理论上具有绝对选择性可实现全线速动。
但它只适⽤于< 5~7公⾥的短线路。
若⽤于长线路技术上有困难且经济上不合理。
(P136 标题2)它在发电机、变压器、母线保护中应⽤得更⼴泛(后述)3. 纵联保护信号传输⽅式:(1)辅助导引线(2)电⼒线载波:⾼频保护(3)微波:微波保护(4)光纤:光纤保护§4-2输电线的⾼频保护⼀、⾼频保护概述:⾼频保护的定义:(P136)分类:按照⼯作原理分两⼤类,⽅向⾼频保护和相差⾼频保护。
* ⽅向⾼频保护:⽐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功率⽅向。
* 相差⾼频保护:⽐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电流相位。
⼆、⾼频通道的构成:有“相-相”和“相-地”两种连接⽅式∨“我国⼴泛运⽤”构成⽰意图P137 图4-71. 阻波器:L 、C 并联谐振回路,谐振于载波频率。
对载波电流:Z>1500Ω——————限制在本线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 缺点: • 通信距离还不够长,长距离通信时要用中继器及其附加设备;此外当 光纤断裂时不易找寻或连接。
4.3 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
4.3.1 工频故障分量的方向元件
• 方向元件的作用是判断故障的方向,应满 足以下要求: (1) 正确反映所有类型故障时故障点的方 向且无死区; (2) 不受负荷的影响,正常负荷状态下不 起动; (3) 不受系统振荡影响,振荡无故障时不 误动,振荡中再故障时仍能正确判定 故障点的方向; (4) 在两相运行中又发生短路时仍能正确 判定故障点的方向。
4.2.1电力线载波通信
• 4 电力线载波信号的种类
跳闸信号 —— 直接引起跳闸的信号。 允许信号 —— 允许保护动作于跳闸的信号。 闭锁信号 —— 阻止保护动作于跳闸的信号。 跳闸的条件——本端保护元件动作,或者对 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两条件时保护才作用于跳闸: 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两条件时保护才作用于跳闸: 端传来跳闸信号。只要本端保护元件动作即 (1) (1)本端保护元件动作; 本端保护元件动作; 作用于跳闸,与有无对端信号无关;只要收 (2) (2)有允许信号。 无闭锁信号。 到跳闸信号即作用于跳闸,与本端保护元件 (图4-8a:闭锁信号逻辑图) (图4-8b:允许信号逻辑图) 动作与否无关。 (图4-8c:跳闸信号逻辑图) 在允许式方向比较高频保护中: 在闭锁式方向比较高频保护中:
4.3.1 工频故障分量的方向元件
• 1 正序分量故障判据 • 根据3.8节对工频故障分量的分析,对于双端电源的输电线路,按照 规定的电压、电流正方向,在保护的正方向短路时,保护安装处电压 、电流关系为:
实际使用的正向故障判据为:
实际使用的反向故障判据为:
4.3.1 工频故障分量的方向元件
继电保护 第4章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第四章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k1
IN
二、输电线路短路时两侧电气量的故障特征分析 1.线路两端电流相量和的故障特征 IM M 电流的正方向规定:由母线--线路 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 I IM IN 0 内部故障: SM I IM IN IK1
N
k2
SN
2.线路两端电流相位的故障特征 假定全系统阻抗角均匀,两侧电动势角相等 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两侧电流相位相差180º 内部故障:两侧电流相位相同 3.线路两端功率方向的故障特征 功率的正方向规定:由母线--线路 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两端功率方向相反 内部故障:两侧功率方向相同 4.线路两端测量阻抗的故障特征 正常运行:两端测量阻抗是负荷阻抗 区外故障:两端测量阻抗是短路阻抗,但一侧是反方向 内部故障:两端测量阻抗是短路阻抗,位于距离保护I I段内,瞬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 1.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利用输电线路两端电流波形和或电流相量和的特征构成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 I I I 0 M N 内部故障: I I I I
M N K1
I M I N I set 电流保护的动作判据 2.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 (纵联电流相位差动保护) 利用输电线路两端电流相位的特征差异, 比较两端电流的相位关系 构成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 3. 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 线路两端功率方向的故障特征 4.距离纵联保护 用阻抗元件替代功率方向元件, 构成原理和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相似
K set
I k.min Ir 2 I set I set
m n
(2)带制动特性的差动继电器特性 动作线圈 I I 制动线圈 制动特性 动作方程
Im In I m I n K I m I n I op0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华电继保课件)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华电继保课件)基础知识贾文超电自教研室主要内容2.1 互感器2.2 变换器2.3 对称分量滤过器2.4 继电器2.5 短路电流的计算2.1 互感器◆电流互感器(1) 作用①将高压系统大电流变换为低压系统小电流,并将高低压系统隔离;②互感器二次侧额定电流为5A,便于二次设备的标准化、系列化;③使二次设备造价降低,维护方便,保证运行人员安全。
◆电流互感器(2) 工作原理原理接线图◆电流互感器(3) 误差分析及10%误差特性曲线等值电路图◆电流互感器(3) 误差分析及10%误差特性曲线相量图◆电流互感器(3) 误差分析及10%误差特性曲线影响误差的因素:①二次负荷阻抗的大小;②铁心的材料与结构;③一次电流的大小以及非周期分量的大小。
◆电流互感器(3) 误差分析及10%误差特性曲线10%误差特性曲线特性校验步骤:①计算或实测二次负荷阻抗;②计算流过该TA的最大一次电流倍数;③要求对应的坐标点位于曲线左下方。
◆电流互感器(4) 极性采用“减极性”原则标注极性。
L1、K1是同名端,一次电流从L1流入,则二次与之同相的电流从K1流出。
◆电流互感器(5) 使用中注意事项①二次回路不允许开路;②二次回路必须有且仅有一点接地;③接入保护时须注意极性。
◆电压互感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RYH、CPT、CVT2.2 变换器◆电抗变压器(1) 作用可以改变二次输出电压与一次电流之间的相位,用来模拟被保护对象的阻抗。
(2) 工作原理◆电抗变压器(2) 工作原理等值电路图◆电流变换器(1) 作用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将电流量变换为电压量或电压信号。
(2) 工作原理等值电路图◆电压变换器(1) 作用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将电压量变换为合适大小的电压量。
(2) 工作原理◆零序电压滤过器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零序电压滤过器三个单相TV组成的零序电压滤过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第四章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 ppt课件
ppt课件
13
纵联保护的分类:
A. 按通信通道分:
(1) 导引线通道 需要沿线铺设导引线电缆传送电气量信息,其 投资随线路的长度而增加。此外,导引线越长, 其自身安全性越低。用于短线路。
(2) 电力线载波通道
利用输电线路本身作为通信通道,不需专门架 设通信通道,应用广泛。
注意:线路发生故障时通道可能遭到破坏。
ppt课件
12
纵联保护按通道类型分类
纵联保护信号传输方式: (1)以导引线作为通信通道:纵联差
动保护 (2)电力线载波:高频保护(方向高
频保护,相差高频保护),其中方向高 频保护又包括高频闭锁方向保护,高频 闭锁负序方向保护,高频闭锁距离保护; (3)微波:微波保护,长线路,需要 中继站;
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信息 转变为高频信号,经过高频耦合设备将高频信 号加载到输电线路上,输电线路本身作为高频 信号的通道将高频载波信号传输到对侧,对端 再经过高频耦合设备将高频信号接收,以实现 各端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比较,称为高 频保护。
ppt课件
20
根据通道的构成,输电线路载波通信分为: “相-相”式 连接在两相导线之间 “相-地”式 连接在输电线一相导线和大地之间
ppt课件
18
1 导引线通信
利用铺设在输电线路两端变电站之间的二次电 缆传递被保护线路各侧信息的通信方式称之为 导引线通信,以导引线为通道的纵联保护称为 导引线纵联保护。
优点:不受系统振荡的影响,不受非全相的影响, 简单可靠 缺点:导引线不能太长
保护原理:电流差动原理
ppt课件
适用于短线路
19
2 电力线载波通道(高频)
4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完整PPT教案
最常见且最危险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路
第15页/共81页
短路的后果
数值很大的短路电流通过短路点 将燃起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
短路电流通过故障设备和非故障 设备时,产生热和电动力的作用, 致使其绝缘遭到损坏或使设备缩 短使用寿命;
电力系统中大部分地区的电压下 降,使大量电第16能页/共8用1页 户的正常工作 遭到破坏或产生废品;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
所有的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的不等式约 束条件不满足但又不是故障的工作状态称为不正常 运行状态。
常见的不正常状态及其危害:
频率降低:系统中出现有功功率缺 额而引起;
危害:1)影响产品质量; 2 ) 降 到 47 ~ 48HZ 以 下 会 引
起频率崩溃;第12页/共81页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
第10页/共81页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
所有的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的不等式约 束条件不满足但又不是故障的工作状态称为不正常 运行状态。
常见的不正常状态及其危害:
过负荷:因负荷超过电气设备的 额定值造成 的电流增大;
危害:造成载流导体的熔断或加 速绝缘材料的老化和损坏从而 导致故障。 第11页/共81页
所有的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的不等式约 束条件不满足但又不是故障的工作状态称为不正常 运行状态。
常见的不正常状态及其危害:
过电压:发电机突然甩负荷而产 生;
危害:造成绝缘击穿导致短路。
第13页/共81页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
所有的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的不等式约 束条件不满足但又不是故障的工作状态称为不正常 运行状态。
第57页/共81页
继电保护的分类
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 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课程
A'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教案目录电网的电流保护和方向性电流保护 电网的距离保护 输电线纵联保护自动重合闸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发电机的继电保护 母线的继电保护第一章绪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1. 继电保护包括继电保护技术和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主要包括电力系统故障分析、 各种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方法、继电保护的设计、继电保护运行及维护等技术。
*继电保护装置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的核心。
P1继电保护装置就是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 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2. 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三相交流系统)*故障:各种短路(d ⑶、d (2)、d ⑴、d (1-1)))和断线(单相、两相),其中最常见且最危险的是各 种类型的短路。
其后果:1•电流I 增加 危害故障设备和非故障设备; 2 •电压U 降低或增加 影响用户的正常工作;3 .破坏系统稳定性,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系统振荡,电压崩溃)4.发生不对称故障时,出现12,使旋转电机产生附加发热;发生接地故障时出现 I o ,—对相邻通讯系统造成干扰 *不正常运行状态: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的运行状态。
如:过负荷、过电压、 频率降低、系统振荡等。
3. 继电保护的作用:(1)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 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设备迅速恢复正常运行;(2) 反映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
第一早 绪论第三章第四章 第五早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A'二、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与分类:1.基本原理:为区分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与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一一必须找出两种情况下的区别。
①I增加故障点与电源间一>过电流保护②U降低母线电压—>低电压保护Uarg |③相位变化,变化;正常:为负何的功率因数角般为0-30左右短路:为输电线路的阻抗角一般为60°〜85 —>方向保护.U④测量阻抗降低,Z= 1模值减少增加—>阻抗保护⑤双侧电源线路外部故障:1入1出内部故障:1入1电流差动保护。
大学课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Ir Kres Ires
式中, Kres 为制动系数,根据差动保护原理应用于不同的 被保护元件上(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等)选取不同的值。
比率制动方式—— Ires 采用
Ires 0.5 Im In
量是被保护线路两端电流的相量差)或采用
计算(制动
Ires 0.5 Im In 计算(制动量是被保护线路两端电流的标
4.4.2 两侧电流的同步测量
两侧的“同步数据”——指两侧的采样时刻必须严格 同时刻和使用两侧相同时刻的采样点进行计算。 常见的同步方法有基于数据通道的同步方法和基于全 球定位系统GPS同步时钟的同步方法。
1 基于数据通道的同步方法
采样时刻调整法(应用较多) 采样数据修正法 时钟校正法
如下图所示,线路两侧保护中任意规定一侧为主站,另一侧为从站。 两侧固有采样频率相同,采样间隔为Ts,由晶振控制。tm1、 tm2、…tmj为主站时标采样时刻点;ts1、ts2、…tsi为从站时标采 样时刻点。
时间t3元件对收到的高频电流进行整流并延时t3后有输出,并展宽t4时间:
区内短路时 高频电流间断时间长
t3延时满足收信机 回路有输出
保护跳 闸
区外短路时
高频电流间断时间短
小于t3延时满足收 信机回路无输出
保护不 跳闸
2 纵联电流相位差动保护的动作特性与相继动作
(1)纵联电流相位差动保护的闭锁角及其整定——为了保证在任何 外部短路条件下保护都不误动,需要分析外部短路时两侧收到的高 频电流之间不连续的最大时间间隔即对应工频的相角差,以整定t3 延时。
通道延时的测定 正式开始同步采样前,主站在tm1时刻向从站发送一帧信息,该信息包括 主站当前时标和计算通道延时td的命令,从站收到命令后延时tm时间将从 站当前时标和延时时间送回给主站。由于两个方向的信息传送是通过统一 途径,可认为传输延时相同。主站收到返回信息的时刻为tr2,可计算出通
继保课件 第四章 输电线纵联保护PPT共45页
继保课件 第四章 输电线纵联保护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继电保护(纵联保护)
目录
CONTENTS
• 继电保护概述 • 纵联保护基本原理 • 纵联保护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 纵联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纵联保护性能评估与改进方向 • 总结与展望
01 继电保护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原理
定义
继电保护是一种在电力系统中,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能够自动、 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警报信号的保护措施。
原理
继电保护的原理主要基于电流、电压、功率等电气量的变化,通过测量、比较、 逻辑判断等环节,实现对故障或异常情况的识别和处理。
发展历程及现状
20世纪初
熔断器时代,简单过流保护。
20世纪30年代
电磁型继电器广泛应用于保护系统。
20世纪50年代
晶体管保护开始研究,60年代得到实际应用。
20世纪70年代
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能够迅速切除故障设备 ,防止故障扩大,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提高供电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配置和整定,继电保护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故 障对系统的影响,提高供电可靠性。
提供故障信息
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记录故障发生时的电气量信息,为故障 分析和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促进自动化水平提升
选择性
灵敏性
通过比较线路两端的电气量信息,能够准 护对故障的反应灵敏,能够迅速感 知并切除故障。
纵联保护实现方式
导引线方式
利用专用导引线传输线路两端的 电气量信息,实现纵联保护。这 种方式简单可靠,但导引线的建
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载波通信方式
利用电力线载波或微波等通信方 式传输线路两端的电气量信息, 实现纵联保护。这种方式无需专 用导引线,但通信质量受电力线
大学课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道主发计延站来算时延的送:时信来息的ttmdt后d再进按t将行照r2 计比主算较站t2m1结,相果二同tmt者的d及一方延致法时表计明算tm通出 送信通给过道从程延站正时。确td从、 ,站通并接道将收延到t时d主计与站算主再无站次误,
4.4.2 两侧电流的同步测量
两侧的“同步数据”——指两侧的采样时刻必须严格 同时刻和使用两侧相同时刻的采样点进行计算。 常见的同步方法有基于数据通道的同步方法和基于全 球定位系统GPS同步时钟的同步方法。
1 基于数据通道的同步方法
采样时刻调整法(应用较多) 采样数据修正法 时钟校正法
如下图所示,线路两侧保护中任意规定一侧为主站,另一侧为从站。 两侧固有采样频率相同,采样间隔为Ts,由晶振控制。tm1、 tm2、…tmj为主站时标采样时刻点;ts1、ts2、…tsi为从站时标采 样时刻点。
)
流过差动继电器的电流即不平衡电流为:
Iunb
Im
In
1 nTA
(IM
IN )
I M IN 分别为两个TA的励磁电流
I m I n 分别为两个TA的二次电流
1
两流互感器的额定变比
nTA
继电器正确动作时的差动电流 平衡电流:
I r 应躲过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的不
Ir Im In Iunb
理论上不平衡电流的稳态值可按下式计算
则开始采样,否则自动重复上述过程。
9继保-纵联(4)
10%误差
1)不同型时,最 大误差:10%
饱和曲线
Ik .max
一次电流
2)同型时,考虑都 有误差,最大为: 0.5×10% =5%
12/91
2/91
单端电气量保护: 仅利用被保护元件的一侧电气量,无法区分线路
末端和相邻线路的出口短路,可以作为后备保护或 出口故障的第二种保护。
纵联保护: 利用被保护元件的各侧电气量,可以识别:内部
和外部的故障,但是,不能作为后备保护。
3/91
在设备的“纵向”之间,进行信号交 换
横向关系
TA TV
TA TV
由 Ij 0,得:Im In Iset —— 动作门槛
I set 考虑TA误差、分布电容等因素影响。
M Im
In N
Im .R
反映了Im In
I
In .R 8/91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优点:
1)具有选择性好、可靠、灵敏、快速的优点; 2)具有明确区分内部和外部故障的能力; 3)具有自然选相的功能; 4)不受运行方式、非全相、串补电容、转换性故
第四章 输电线保护概述
仅利用线路一侧的电气量所构成的继电保护(单 端电气量),无法区分本线路末端与相邻线路(或 元件)的出口故障,如:电流保护。
为此,设法将被保护元件两端(或多端)的电气量 进行同时比较,以便判断故障在区内?还是区外?
将两端保护装置的信号纵向联结起来,构成纵联 保护。
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
通信设备
通信通道
通信设备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结构框图
4/91
二、两侧功率方向的故障特征
1、正常运行
M
IL
N
2、外部短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输电线路纵联保护4.1.1 输电线纵联保护概述仅利用线路一侧的电气量所构成的继电保护(单端电气量),无法区分本线路末端与相邻线路(或元件)的出口故障,如:电流保护、阻抗保护。
为此,设法将被保护元件两端(或多端)的电气量进行同时比较,以便判断故障在区内?还是区外?将两端保护装置的信号纵向联结起来,构成纵联保护。
——与横向故障的称谓进行对应比较(后面再用图例说明“纵、横”的区别)。
单端电气量保护:仅利用被保护元件的一侧电气量,无法区分线路末端和相邻线路的出口短路,可以作为后备保护或出口故障的第二种保护。
(通常设计为:三段式)。
纵联保护:利用被保护元件的各侧电气量,可以识别:内部和外部的故障,但是,不能作为后备保护。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结构框图在设备的“纵向”之间,进行信号交换横向关系通信设备通信设备通信通道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TATATVTV(如:横向故障)纵联保护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以按照通道类型或动作原理进行分类。
1)通道类型:导引线电力线载波微波光纤⎪⎩⎪⎨⎧2)动作原理:比较方向比较相位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差电流)⎧⎪⎨⎪⎩还可以将通道类型与动作原理结合起来进行称呼。
如:光纤电流差动(简称:光差),高频距离。
通道(信号交换手段)4.1.2 两侧电气量的特征分析、讨论特征的目的:寻找内部故障与其他工况(正常运行、外部故障)的特征区别和差异——>提取判据,构成继电保护原理。
当然,构成原理后,再分析影响因素;并研究消除影响因素的对策、措施(需要权衡利弊后,再确定是否采用)。
一、两侧电流相量和(瞬时值和)的故障特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一个节点中,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按照继电保护规定的正方向:——指向被保护元件。
那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以修改为:在任何一个节点中,流入的电流之和等于0。
下面,用图例说明。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53241I I I I I++=+053241=---+I I I I I改写为:此式表明: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0。
按照继电保护规定的正方向0I I I I I=++++54321 1I 1I 2I 2I 3I3I4II5I5I53241I I I I I+++;流出:流入:,得:∑=0I j 简写为:∑=0t i j )(更一般为:,就构成了继电保护原理——电流差动保护。
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的保护。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拓展:将节点拓展为一个封闭区域。
00==∑∑)(或,仍然有:时,在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t i I j j K j I I=∑内部短路时,存在:二者区别很大被保护设备K I1I2I3I4I5I 设计区别的门槛,应当是:电流和保护。
即:从负荷(或外部短路)电流的特征看:0=-'N 'M I I “电流差动”名称的来历(与规定方向有关):——即电流差=0按继电保护规定的正方向(或计算原理)()00=+=∑N MjI I I但是,习惯成俗,仍然称为:差动保护。
被保护设备L I 'MI MN'NI ——>若有电流差,就动作。
M IN IM NM N二、两侧功率方向的故障特征1、正常运行2、外部短路3、内部短路MNK+MP +MP-NP -NPK+P+PL I(为正)(为负)1、正常运行MNL i LM i i =LN i i -=的相位相反与n m i i 2、区外故障类似L IM IN I3、区内故障mi ni 接近于同相位与n m i i δMNM IN IK与两侧电势角度相关联→M 侧阻抗区域M 侧阻抗区域MNK四、两侧测量阻抗的故障特征1、正常和区外故障一侧阻抗可能动作,另一侧阻抗不动作。
2、区内故障两侧阻抗均动作。
MINI N 侧阻抗区域MNKMINI N 侧阻抗区域归纳: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内部故障方向元件两侧均为正阻抗元件一侧为正一侧为负一侧动作一侧不动作两侧均动作(希望动作)(希望不动)特征分界如何应用这些特征?后面陆续予以介绍。
电流相位相位差接近同相180一、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依据两侧电流相量和(瞬时值和)的故障特征,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set n m j I I I 0I≥+=∑ ,得:由影响。
误差、分布电容等因素考虑TA I set MNR .m IR .n I()n m I I+反映了——动作门槛m In I一、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依据两侧电流相量和(瞬时值和)的故障特征,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set n m j I I I 0I≥+=∑ ,得:由影响。
误差、分布电容等因素考虑TA I set MNR .m IR .n I()n m I I+反映了m In I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等基本思路仍然适用——动作门槛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优点:1)具有选择性好、可靠、灵敏、快速的优点;2)具有明确区分内部和外部故障的能力;3)具有自然选相的功能;4)不受运行方式、非全相、串补电容、转换性故障、同杆并架线路的跨线故障、振荡及振荡中再故障等因素的影响(受振荡的影响很小);5)内部短路电流通常都大于差动电流的启动值。
原理最好的保护缺点:1)增加两侧信息交换的通道——增加了复杂性。
2)几乎不反映纵向短路。
0I In m ≈+ 仍然存在:3)采用导线实现线路两侧的信号交换时,导线(导引线)太长,更容易出现故障,容易烧毁(一次短路后,感应电流太大)。
因此,主要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电抗器等就近连接TA 的保护中。
4)不能作为后备(所有纵联保护的缺点)。
m I n I漏电保安器——原理类似于差动保护(供了解)。
12I火线零线漏电保安器)反映(21I I+K I时,漏电保安器动作跳闸30mA I I21≥+ 1I 2I被反应出来安全电流的标准:≤30mAK I =漏电保安器——原理类似于差动保护(供了解)。
12I火线零线漏电保安器很大K I 漏电保安器几乎不保护火线对零线的短路1I 2I!!!0≈——>几乎不动作!)反映(21I I+空气开关(最简单的继电保护)12I 火线零线——反映短路电流,或过负荷电流继电器1I2I跳闸&跳闸&M 侧保护N 侧保护I∆I∆II MZ II NZ阻抗动作信息的交换利用这样的特征(回顾):区内短路,两侧Z 均动作。
MN需要2个独立的信号交换。
上述结构称为:允许式。
跳闸&跳闸&M 侧保护N 侧保护I∆I∆II MZ II NZ1)区内故障MN:简述信号交换与逻辑的过程阻抗动作信息的交换跳闸&跳闸&M 侧保护N 侧保护I∆I∆II MZ II NZ1)区内故障MN:简述信号交换与逻辑的过程阻抗动作信息的交换跳闸&跳闸&M 侧保护N 侧保护I∆I∆II MZ II NZMN阻抗动作信息的交换2)区外故障:简述信号交换与逻辑的过程上述方式利用了距离II段(或III段等全线路有灵敏度)的测量元件,实现短路位置、方向的判别——构成:距离纵联保护。
也可以将Z 元件更换为方向元件——构成:方向纵联保护。
距离纵联、方向纵联保护中,对方向元件的要求:1)具有明确的单一方向性;2)能覆盖线路全长。
信号线上“有1出1”,并闭锁两侧保护跳闸&跳闸&&&M 侧保护N 侧保护还可以利用这样的特征:区外短路时,至少有一侧为负(或不动)。
上述结构称为:闭锁式。
仅传输一个信号。
I ∆II MZ I ∆II NZ 集电极开路MN信号线上“有1出1”,并闭锁两侧保护跳闸&跳闸&&&I ∆II MZ I ∆II NZ 集电极开路MN1)上图所示的区外故障闭锁两侧保护!M 侧Z 不动,持续发闭锁信号,两侧均不跳。
N 侧Z 动也无效信号线上“有1出1”,并闭锁两侧保护跳闸&跳闸&&&I ∆II MZ I ∆II NZ MN2)区内故障先发闭锁信号; 闭锁两侧保护阻抗动作信号线上“有1出1”,并闭锁两侧保护跳闸&跳闸&&&I ∆II MZ I ∆II NZ MN停本侧信号停本侧信号2)区内故障信号线上“有1出1”,并闭锁两侧保护跳闸&跳闸&&&I ∆II MZ I ∆II NZ MN2)区内故障停本侧信号停本侧信号通道上,无闭锁信号两侧均满足跳闸条件三、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0=δ0180=δ区内故障似乎可以设计为:动作区域正常运行⎩⎨⎧。
相同的相位接近与区内故障:;相反的相位与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n m n m i i i i三、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影响,确定如下特性:的变化以及信号传输的考虑到δ00=δ0180=δ区内故障动作区域称为:相差保护考虑误差后⎩⎨⎧。
相同的相位接近与区内故障:;相反的相位与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n m n m i i i i 考虑电势角度差、延时等不动作区域(闭锁角)4.2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两侧信息的交换信号交换的途径(通道):1、导引线通信。
2、电力线载波。
3、微波通信。
4、光纤通信。
1)导引线方式主要应用于:发电机、母线、变压器、电抗器等保护中。
——仅应用于就近的TA连接方式。
2)电力线载波仅传输“有”、“无”高频信号。
主要应用于传输:方向或相位信息。
3)光纤通信可以传输较多的数字信息。
如:传输三相电流、电压的采样值、相量、跳闸信息、断路器状态信息等,并且有校验码,可靠性很高。
将光纤安置在架空地线中,构成:地线复合光缆OPGW。
4)微波通信也可以传输数字信息。
但衰减受气候影响较大,且属于“视距传输”,传输距离受限制。
l视距塔高h()rhr h r l 22222≈-+=2263600.171.3l km≈⨯⨯=地球半径r 约6360km设h=100m 时,微波通信、光纤通信部分——自学(重点:基本原理、特点)光纤与电流差动原理的结合,构成了目前最好的保护方式——光纤差动保护(简称:光差)。
其优缺点在前面已经说明了。
下面,简单地说明:在电力线载波方式中,各主要模块的功能或作用。
6123456723475收信发信保护收信发信保护8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电力线载波输电线(传输信号)6123456723475收信发信保护收信发信保护8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电力线载波阻波器fZf 对高频呈现开路,对工频呈现<0.04欧6123456723475收信发信保护收信发信保护88结合电容器对高频呈现小阻抗,对工频呈现开路“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电力线载波6123456723475收信发信保护收信发信保护8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连接滤波器6123456723475收信发信保护收信发信保护8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高频电缆6123456723475收信发信保护收信发信保护8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保护间隙6123456723475收信发信保护收信发信保护8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接地刀闸6123456723475保护收信发信保护8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高频收发信机收信发信1)长期发信方式——正常有高频电流方式2、高频通道工作方式也是信号信号平时故障时高频载波——只能体现“有高频”和“无高频”2个信息1是信号,0也是信号!2.高频通道工作方式2)故障启动发信方式——正常无高频电流方式信号3)移频方式故障时刻1f f 信号信号信号3、高频信号的应用(1)跳闸信号(2)允许信号(3)闭锁信号高频信号是跳闸的充分条件高频信号是跳闸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收不到高频信号是跳闸的必要条件继电保护载波信号≥1跳闸继电保护载波信号&跳闸继电保护载波信号&跳闸4. 3 闭锁式距离纵联保护方向判别:1)超范围的方向阻抗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