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通用15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通用15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通用15篇)希望知晓一个情况、一个事件时,我们务必要去搞清背后真相,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调查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篇1一、总体现状1.留守儿童数量比例大且女孩多于男孩。
在本次调查中,我村的留守儿童中女童大约占75%,男童多随父母外出读书。
其中,有35%的留守儿童为双亲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占65%.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愈来愈多。
2.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
在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有80%是父亲外出打工,由母亲抚养孩子兼务农。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只顾工作,不顾孩子的学习情况,放其自生自灭。
有20%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由奶奶爷爷或外公外婆抚养。
还有少数是托付给亲戚抚养,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最严重,因为监护人对其教育的了解一片空白。
3.留守儿童不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有些行为习惯欠佳。
农村的留守儿童多为隔代看护,长辈对其教育不重视加上孩子从小没接受严格教育,不按时完成作业,家里长辈只顾养家糊口没顾及孩子的读书情况,造就孩子的懒性甚至有些孩子还有打架、吸烟等不良行为。
这些问题都是从小父母忽视教育没好好教育孩子造成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 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从小缺乏家庭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缺少热情和对待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孩子会逃课、打架、谩骂老师。
留守儿童没人管教,自觉性较差,造成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
留守儿童从少缺少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不仅对其学习而且在行为习惯上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所以,只有从教育上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教导,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2. 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缺少父母的引导。
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的关心,特别是教育这一方面。
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3篇)
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3篇)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通用3篇)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篇1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快速增长,青壮年都外出挣钱,留下老人和孩子们在家乡生活。
这些父母在外务工,自己留在家中和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们被社会称为“留守儿童”。
据统计,我乡留守儿童约800名,虽然说这些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是他们在心理状况、教育状况上暴露的问题慢慢的突出。
父母长期远离孩子,使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爷爷奶奶辈的溺爱,在培养他们的品格上还是有所缺失的。
何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四周岁以及以下的儿童。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就从我乡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问题在正常状态下,家庭成员以“面对面”为条件展开活动,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一份子。
家中有了孩子便有了地,有了爸爸便有了天,有了妈妈便有了万物。
但是,留守儿童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呢?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1)生活质量不能保障。
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辈进行代理监护的,这些老年人一般最为关注的是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而并不懂得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孩子的食物营养往往达不到孩子身体生长的需要,并且在农忙时,老人们又忙于农活,不能够让孩子按时吃饭,更不利于孩子的身体生长;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
(2)留守儿童劳动强度大。
由于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在农忙季节,由于有大量的劳动,家长下地干农活,家中的事情就只有留守孩子做了,有时候爷爷奶奶在前,小孩子在后丢种子,小小年龄就学着干农活。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精选8篇)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精选8篇)留守儿童范文篇1调研内容: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时间: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调研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 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调研地点:调研方法: 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 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 调研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 产生了近2019万留守儿童, 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 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 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同时, 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
2019年8月底到2019年6月底, 我们到了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进行为期接近一年的顶岗实习支教生活。
在这段时间中, 我们在平时休息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 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研, 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提出如下调研意见。
一基本概况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
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 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 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 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
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 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 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 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 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 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 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
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 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 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选15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选15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1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数量不断增多,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相关问题,提高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探索有效解决留守妇女儿童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逐步建立健全留守妇女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营造共同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社会氛围,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优化留守妇女的生存发展环境及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环境。
__区妇联深入笔架山乡、新市渡镇、会龙山街道、牌口乡、__桥镇等单位,通过发放情况统计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对这几个乡镇街道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现状及如何建立关爱服务体系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现状汇报如下:__区位于__偏北,总面积127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5个街道和__工业园,总人口85.77万,其中女性40.2万人,占46.87%。
全区现有17个乡镇(街道、工业园)目前,我区共有人口85.77万人,妇女40.2万人,占总人口的48.84%,其中留守农村妇女31320人,留守妇女占妇女总数的7.8%;0-18岁儿童共159178人,其中留守儿童5648人,占儿童总数的3.5%。
1、从年龄特征看,以中青年妇女为主。
2、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水平为主。
留守妇女大多文化偏低,小学文化程度1970人,17.4%;初、高中文化程度8965人,占79.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只有385人,约占3.3%。
3、从分布地域看,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村。
如__桥镇共28个村,__寺村,留守妇女为1326人,占全镇留守妇女人数的11.8%;沛林村1405人,占12.4%.4、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看,以低技术含量劳动为主。
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3篇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3篇要去了解一件不明白的事情时,我们必须开展调查以搞清情况,并将获得的成果展现于调查报告中。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才逻辑紧密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篇1摘要:近些年来,一些农村地区每逢过年基本上没有了以前的热闹,而作为“留守儿童”问题的附带现象却屡见不鲜。
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
基于课题需要和我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我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自己的农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
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导言此次决定在自己的家乡——邵家铺村进行有关“留守儿童”的调研问卷,主要是因为近些年来发现自己的一些亲戚逢年过节几乎都在外面打工,长期不回家。
但是孩子却放在家里,让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读书。
如果把孩子带上身边,先不谈有没有时间精力照顾孩子,仅是保证孩子在大城市念书的高额费用就会让人望而却步。
由此导致孩子的成长遭到严重的忽视,亲情也逐渐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软肋,而我的一个妹妹就正是“留守儿童”中的一个。
所以,想通过这个调研,让村民们对农村这个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认识这个问题带来的危害,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一、调研的背景和地点:由于改革开放,我国东南沿海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随之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
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从事农业,不仅各方面的条件缺乏,而且年收入还不高,所以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寻求发展,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根据本地政府的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2周岁。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爷爷、奶奶等)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比如:教育方式、监护能力等等。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
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
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就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仪征市马集镇方营村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儿童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方营村位于马集镇北首,共有20个村民小组。
常住户540户,现有人口1950人。
土地面积2684亩,其中花园800亩。
现有机械加工、玩具、生态园等企业8家。
三业总产值2500万元,人均纯收入9611元。
我村大部分群众迫于生计挤进了打工队伍中去,成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
据调查,全村有留守儿童43人,其中在校小学生中就有18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1.9%,老人监护的有35人,占81.4%,寄养他人的有2人,占4.7%。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1、留守儿童成绩欠佳。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
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
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
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7篇)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7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7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用到报告,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欢迎阅读参考。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篇1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年流动人口已逾1.2亿,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
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据__省的一项调查统计,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已达到在校生的1/4,而且有着扩大化和低龄化的趋势。
在张家界市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武陵源区,20__年春季,全区中小学生8327人,“留守儿童”6__人,占7%左右。
20__年春季,全区中小学生8301人,“留守儿童”665人,占8%左右。
武陵源区第二中学20__年春季,学生1413人,“留守儿童”148人,占22%左右。
可见,在我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占有不小比例,且在不断增长。
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其核心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这一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1、监护现状堪忧以武陵源为例,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
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调查报告应具有客观性,避免受到个人立场或偏见的影响,调查报告需要描述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合集12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合集12篇)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催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为了解他们受教育的状况,5月22日,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邹任清、屈鉴平的带领下前往城山镇进行专题调研。
委员们采取走访留守儿童代表,听取县教育局及城山镇中、小学负责同志汇报,开展座谈讨论等方式进行调研。
县政协主席杨剑出席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留守儿童”基本状况全县现有各类学校164所,在校学生43199人。
“留守儿童”总数达26783人,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62%;其中单亲外出的学生有20735人,占48%;双亲外出的学生6048人,占14%。
在“留守儿童”中,由祖辈监护的3393人,占12.7%;由亲友监护的20xx人,占7.6%;无固定监护人的613人,占2.3%。
从学习成绩上看,优秀的占21.4%,较好的占30%,中等及以下的占49.6%;从行为习惯上看,优秀的占18.7%,较好的占22.3%,一般的占30.1%,差的占28.9%。
以上数据显示,我县“留守儿童”群体非常庞大,且他们在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弱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在祖辈的过度宠爱、溺爱下,性格表现为任性、孤僻、内向,不易与人交往,孩子与祖辈之间缺乏沟通,存在严重的代沟,依赖心理,懒惰心理较为严重。
二、“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亦不容忽视:一是“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令人担忧。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与祖辈等生活在一起。
监护人普遍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较低,他们精力和能力都有限,只能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自我鉴定。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四篇)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四篇)篇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3300字“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必然的社会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原因,“留守儿童”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在我县,“留守儿童”为我县“打工经济”的繁荣承担了很多压力和责任,有理由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关心和关爱。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我县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方式。
一是隔辈监护。
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
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
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
二是上辈监护。
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等。
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
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
三是同辈监护。
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
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
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
四是监护缺失。
也就是农村流动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
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二、留守儿童现状产生的根源(一)农民工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最直接的根源。
我县农村青壮年约有80%以上常年流向各地,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
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精选10篇)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1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开发区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开发区(园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开发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开发区(城南学校施教区)现有留守儿童256名。
调查显示,有31.3%的属父母外出务工,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5%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
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
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9%;学习良好,占35.9%;学习成绩一般,占43.7%;学习成绩较差占4.4%。
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二、存在问题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
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篇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谋求发展。
在这些进城务工人员中,有相当数量的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经济、教育、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较为全面地了解全市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现状,我们利用开展大调研的实际,对高密市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此份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说明为便于数据的统计和梳理,此次调研中,我们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为确保调研数据和相关分析的准确定,调研过程中,我们随机选取了高密市不同镇街的200名留守儿童(男孩109名,女孩91名),并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了解、家庭走访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家庭、个人等层面探究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过程中,我们重点摸清了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情况、打工地域、回家频率,留守儿童抚养、安全保护、学习教育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感到,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和发展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亲情缺失的问题。
在作为调查样本的200名留守儿童中,超过半数的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不能和父母同时生活在一起。
37%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时在外打工,51%的父亲单独在外打工,25%的父母连续外出打工时间在2年以上。
15%的留守儿童父母并不是在潍坊本地打工,部分离开潍坊市,前往济南、青岛、烟台等地,有的甚至在外省打工,由于离家较远,回家不方便,进一步加剧了亲情缺失的问题。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结束以后,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好的调查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篇1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由此产生了一批特殊群体,即“留守儿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一)基本情况县统计局采取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全县xx个镇共抽取42个村民小组,调查时点为20xx年3月20日。
汇总结果显示: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630人,劳动力4966人。
20xx 年外出务工人员总数为1336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9人,减少2.12%。
据此推算,20xx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为134779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926人。
在留守儿童中,由父母一方照顾的有23121人,占留守儿童的68.4%,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有10596人,占留守儿童的25.5%,其他亲人照顾的有2138人,占留守儿童的5%,独立生活的有44人,占留守儿童的1.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育情况令人堪忧。
xx个乡镇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均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教育帮助不够。
调查中发现,83%以上的监护人没有参加过家长会,13%的监护人偶尔辅导孩子学习,仅有10%的监护人和老师联系。
从而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成为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2.性格行为存在缺陷。
由于正常的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渗透,使得留守儿童形成了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4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4篇本文目录1.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论文3.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4.11月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范文临沂市是农业大市,总人口1018万人,农村人口占75%以上,全市在外务工人员129.8万人,农村留守儿童6.05万人。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催生出来的特殊社会群体,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全面了解临沂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最近市妇联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苍山、平邑、临沭等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本次采取抽样的方式,对300名5--17岁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其中学龄前儿童5名,学龄儿童295名。
他们当中男性留守儿童165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总数的55%,女性留守儿童135人,占45%。
1、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
调查显示,父母外出务工以父亲单独外出务工和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居多,分别占32.7%和61.7%,母亲单独外出务工占5.7%。
38.3%的留守儿童与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其中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比例占32.7%,与父亲一起生活的仅占5.6%。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
51.7%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8.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1.3%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
295名学龄留守儿童中,47人学习成绩优秀,占15.9%;106人学习良好,占35.9%;129人学习成绩一般,占43.7%;10人学习成绩较差、3人因学习成绩不好辍学,占4.4%。
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调研报告是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调研报告是调研工作的文字证明,是落实一项项目的文字参考,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1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其中一部分群体赴韩务工,一部分涌入经济发达城市,而他们的子女大多留给了祖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照顾,从而形成了一支特殊的留守儿童队伍。
大部分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正常的爱护、教育和关怀,有的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社会习气,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其教育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目前,我市有中小学校共计28所,农村中小学14所;其中汉校有6所、朝校有4所、民族联校有4所。
从留守儿童分布情况看,汉族学校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6%~68%之间;朝鲜族学校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2%~90%之间;民族联校留守儿童基本是朝鲜族学生。
从图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比较高,有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接近极化,尤其是朝鲜族学校留守儿童所占比更为突出,民族联校和汉校的留守儿童也多是朝鲜族学生。
(一)学习教育不系统。
外出务工父母常年在外,一周或一个月才能与孩子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联系一次,有的甚至好几年不回家。
这种父爱、母爱的严重缺位,不利于引导、教育和监督子女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更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部分监护家庭只注重孩子的物质生活,而忽视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忽视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
(二)人格发展不健全。
由于爷爷、奶奶等隔代监护者,对孩子溺爱、放纵,留守儿童的生活几乎处于无限制状态,缺乏正常、积极的教育和引导。
而且由于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与父母进行沟通和感情培养,长此以往,大多数留守儿童会变得感情冷漠,容易形成内向、自卑、孤僻等性格特征。
可以说,父母外出打工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化就越大;儿童年龄越小,变化就会越快。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通用6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通用6篇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篇一根据《中国青年报》在《他们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的报道中说,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一场特大洪灾,12名儿童死亡,其中11个“留守儿童”。
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他们虽然隅居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但是谁又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
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理解“骨肉分离”的现实。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期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
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此刻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河南省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在暑假期间,对河南省18个地区的1000名(6—14周岁)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
众所周知,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南也逐渐成为第一劳务输出大省。
全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有3500万人,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人员到达1557万人,从而使河南人均收入,成为河南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家乡理解教育,或生活在有父母一方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由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
有的孩子甚至独自留在家中,从而构成了一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农村14周岁以下留守儿童242.75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人数的10%。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篇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临时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拟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们。
大局部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
占44.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46.7%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
另外,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心忧的现象,局部留守儿童拜金现象极为严重,帮家里干活之前,要先讲好价钱才会去干活,让人痛心。
〔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太少大局部留守儿童表示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43%的留守儿童说老师根本没有找他们谈过话,而且都很害怕老师,也不希望老师找自己谈话。
虽然带有儿童的心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确实很不到位,仅有29.8%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老师谈谈心里话。
〔三〕、学习压力大通过调查,63%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24%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
一些孩子告诉我,由于学习成绩差,就害怕爸爸妈妈会问起,而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等,这就形成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二、我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开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别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1.8%,有79.5%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5.1%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15.4%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
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3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3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一、调查背景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有益于高教体系建立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便是其中一个。
留守儿童大多存在自卑、不自信、自闭、叛逆、压抑、孤僻等心理问题,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1.成长背景复杂。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尤其是生活在相对偏远的农村的孩子。
由于他们的父母大多或离异,或离世,或因经济困难常年在外打工,他们一般由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抚养,导致他们缺少父爱母爱,也常常受到他人的嘲笑,所以他们更懂得世态炎凉,这类孩子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
2.文化背景差异大。
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他们便把孩子接到所在城市上学,但这类孩子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受到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让他们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学习热情,缺乏成就感,情绪不稳定,如忍受性低、孤独感强等;二是缺乏团体归属感,易产生不良情绪如反抗倾向、被压迫感等。
同时,农民工子女还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
这些原因导致流动儿童产生厌学态度。
3.监护人监护不到位。
由于父母本身文化素质低,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又大多年老体弱,文化素质也不行,“天高皇帝远”,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仿佛脱了缰的野马,没人管,不会管,或者管不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外语系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团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随着大量农村成年男女向城镇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的农村儿童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多数依靠祖父或外祖父母监护。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这个群体的人数也随之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针对这一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我们外语系组建了一支由九人组成(其中包括系团委书记及八名学生干部)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对本溪县塞梨寨村和大东沟村的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我们希望留守儿童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及关爱。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
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
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因长期离开父母的正常监护,亲情缺失,管理不周,教育不当,在身心健康、道德品质、人身安全等方面问题日益突出。
据抽样调查,我国部分地区的留守儿童比例高达50%。
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突显,亟待引起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调研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此次社会实践,将以“关爱留守儿童,共享同一片蓝天”为主题,在赛梨寨村留守儿童中开展实地调查、与留守儿童座谈、“一帮一”教英语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快乐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爱、理解父母、尊重他人、努力成才的观念。
并在实践过程走访留守儿童较多的村落进行较为实际的问卷调查,从而在留守儿童以及他的监护人中更为针对性的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教育情况。
研究方法:问卷方式11、调查对象,辽宁科技学院外语系学生(发放150份,回收150份)2、问卷编排,一共13道选择题,1道问答题。
3、问卷内容: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这个特殊群体问题的关注程度和他们的想法,从而确定我们的实践活动方向。
问卷方式21、调查对象,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8岁以下的儿童(发放20份,回收20份)2、问卷编排,一共27道选择题,2道问答题。
3、问卷内容, 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只有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后,出现临时监护人学习辅导不力,生活照顾不周,亲子接触缺失等现象困难。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寻求出突出问题进行分析。
对此问题的调查分析通过问卷(一)选择题(1)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并不了解,只有20%的同学表示知道“留守儿童”,并且通过媒体和网络对他们有所关注;45%的同学只是有点印象,但具体不清楚。
问卷(一)选择题(4)显示,一些关注留守儿童的同学认为,留守儿童的最主要困难是亲情的缺失与空白,其次是教育设施与教育水平落后,经济条件不能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些同学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问卷(一)选择题(7)显示,一些同学认为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大多数的人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且多数的孩子都交给他们的爷爷、奶奶看管,极大的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的发展不利。
其次,有的同学认为,由于家长疏于看管,使得一些孩子过早的接触社会,这样对社会治安问题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还有13%的同学认为,随着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的比例不断增加,对当地今后的经济建设发展不利。
除此之外,我们还根据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调查,许多同学表示我们这样关心留守儿童的活动很有意义,也使他们对“留守儿童”有了更多的了解。
通过调查问卷(一),我们确定了以“关爱留守儿童,共相同一片蓝天”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两种方式对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身体健康、学习情况、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总体现状1、留守儿童中女生一般是由父母抚养,占到女生总比率的50%,占整个比率的28%。
而男生仅占整个比率的12%,在男生总比率中,50%以上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另外的28%是由其他亲戚抚养。
2、30%以上的留守儿童与父母见面的时间不超过3个月,由此可知,赛梨寨村打工的父母一般都是在离家不远处。
只有12%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3、65%以上的儿童对父母打工的目的很明确,但很矛盾,一方面希望父母能挣钱,一方面又渴望与父母生活在一起,14%的儿童认为父母不出去打工也可以。
4、大多数留守儿童情感发育正常。
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有60% 以上的儿童认为有一个幸福的家是和父母在一起,而26%的儿童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希望自己能挣钱养活自己。
5、大多数男生对父母持满意态度,有一部分表明与父母有感情但不满意,极少数对父母抱无所谓的态度。
这表明该阶段的男生还是很爱他们父母,关系融洽,并且能理解父母外出打工,同时也充分表明了该阶段父母对他们的爱是至关重要的,有可能影响他们对父母一生的感情。
6、你认为你的出生:大多数认为自己的出生是很受欢迎的,持乐观的态度,25%认为自己是不太受欢迎的人,有点自卑,有少数人认为自己的出生是个负担,这是悲观的表现。
造成这样的答案主要是由于家境优越程度,父母对他们爱的程度以及身边的人对他们的关爱与否等。
7、你认为世界上最开心的地方:28%的人认为是学校,18%认为是家,9%认为是朋友的家,游乐场,可能是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不在家里,失去了一种爱的氛围,而学校能够填补这种气氛,当然他们还是想要家的温暖。
8、你有心事向谁诉说:27%选择向自己诉说,一部分向家人,父母,写信日记,18%认为没有人可说,表明他们有在心理上有点孤单,没有或很少有可信赖的人。
9、有46%的人选择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的学习会很受影响或有一点影响,44%的人认为不受影响,另外10%选择不知道。
我们还发现,在该问题中,小学生选择很受影响或有一点影响的比例高于中学生,可见小学生更需要父母在身边引导学习。
10、在问到性格是否会因为留守而受影响时,46%选择很受影响或是有一点影响,36%的人选择不受影响,其他则选择不知道,可见父母的外出打工,对孩子的性格会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普遍。
因为现在的小孩都比较早熟,比较懂事,独立自主地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有提高。
11、有30%的人认为生活中缺少爱,18%的人认为缺钱,另有10%的人认为缺少管束,28%的人则认为缺少自由,余下的则选择缺少其他。
我们认为,由于现在的孩子普遍早熟,他们的个体性、独立性较强,所以,选择缺少自由的人也就占有相当的比例。
但认为缺少爱的还是占比较大的比例,这其中主要是缺少父母的关爱。
在缺少管束的学生里,女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这说明,女孩也不再是文静的代名词,她们也会调皮,不懂自制,需要管教。
12、我们很欣慰的看到孩子们与父母的交流困难不大。
有46%认为与父母交流没有苦难,44%的人认为有一点困难,其他极少数人选择了无法交流。
但是家长们的外出打工,让子女与之交流的机会减少,也正式因为交流机会的减少,将近一半的人认为与父母交流有一点困难。
13、在问到父母外出对自己的成长是有利还是有弊时,26%的人认为“非常不利”或“弊大于利”,32.5%的人认为非常有利或利大于弊,其余大部分说不清楚。
我们分析,这32.5%的人主要是从经济因素考虑的,而26%的人则是从情感、心理因素考虑的。
14、58%的人表示愿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比例相对较大。
12.5%的人更愿意现在的生活,28%的人则认为无所谓。
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成了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声。
大多数男生对父母持满意态度,有一部分表明与父母有感情但不满意,极少数对父母抱无所谓的态度。
这表明该阶段的男生还是很爱他们父母,关系融洽,并且能理解父母外出打工,同时也充分表明了该阶段父母对他们的爱是至关重要的,有可能影响他们对父母一生的感情。
三、建议及解决办法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但如果因为工作不到位,“留守儿童”成了“问题孩子”,就不仅是家庭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
因此,对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提出如下建议:(一)、家长应该正确处理培养孩子与挣钱的关系。
有序地流动,而不应该父母二人都外出。
在外的家长,应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教育,保持与子女的和谐关系。
(二)、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教师、家长互相配合必不可少。
一是鼓励教师多走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学校与家庭、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间互动与联动,共同关心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传授家教知识。
帮助学生的父母和祖辈亲属了解科学育人知识,提醒老年人爱孩子不能溺爱。
(三)、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开办心理咨询室。
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心理抚慰,特别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教缺失。
(四)、城市应该为农村流动人口提供一个好的后台环境,解决农村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让农村孩子跟着父母流动到城市,接受较好的教育,同时,也缩短与父母的距离(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
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所产生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果任其发展,毫无疑问将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劳动力的素质,影响到下一代的人口质量。
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及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调动社会力量,把关爱“留守儿童”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为“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建造一条共同关爱、呵护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