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笔记+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11.1复习笔记
一、集群行为:一种特殊的群体行为
1.定义
集群行为表现为各种从表面上看来不但毫不相关甚至大相径庭的现象:从暴乱、骚动、恐慌、狂热、时尚、流言、谣言直至各种社会运动。
2.集群行为的性质与特征
(1)集群行为的性质
即集群行为具有自发性、不稳定性和无组织性。
(2)集群行为的特征
①集群行为是由某种共同的信念引导的,这类信念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信念,它涉及威胁、阴谋等非正常力量;
②集群行为不是确定的行为,它的制度化程度很低,用布鲁默的话说,集群行为是“一种为了应付不确定的环境而歪曲或形成”的行为。
③参与集群行为的人认为凭借集群的力量能够重建正常的社会行为。
(3)集群行为的条件
①环境场所
这种环境场所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便于人们之间的面对面的互动。
②失范
任何环境或任何场合,只要是一大批人失去了必要的行为规范,就有可能导致集群行为。
③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
④相对剥夺
当人们实际所有的东西不能达到他们自己认为应该获得的程度时,便会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
⑤权力斗争
一些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策划者,常常会把集群行为作为一种政治策略,这是某些集群行为尤其是以集体暴力为主要形式的集群行为产生的政治条件。
⑥集群行为的产生还有其他一些条件,如新旧观念的冲突、好奇心理的驱使以及社会心理承受力的极限等。
3.集群行为的理论
(1)古斯塔夫·黎朋,他认为群众具有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并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①失去个性,即由于置身于许多人中,个人便确信有一种难以克服的力量使自己不能不屈服于本能;
②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这容易导致群众易受相互间的暗示与感染;
③失去个人责任感,这容易导致对情欲和行为缺乏控制。
(2)对集群行为的同质性即行为的蔓延现象所作的五种常见解释
①麦独孤的本能论。这种理论认为,集群行为的产生是由个人的天性为他人的感情表达所唤醒造成的。
②F.奥尔波特的社会促进论。这种理论从实验入手,证明了同黎朋一样的假设:处在群体之中的个体是与独处的个体不同的。
③布鲁默、K.兰和G.兰的循环反应说。这一理论认定集群行为产生于社会互动,而不是黎朋所说的“集群意向”。
④特纳的紧急规范作用论。这种理论认为,在集群中由于相互间的社会影响,从个别人的可见行为中产生出了新的规范,这些规范确定了在集群环境中适当行为的标准。
⑤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其基本的理论基础来自经济学:它假定集群行为的产生都有一个确定的模式,可以把集群行为在发展的每一阶段理解为“追加价值”,其后才有最终产品,即集群行为的出现。决定集群行为的六个具体因素是:
a.结构性助长,即有利于产生集群行为的社会结构或周围环境;
b.结构性压抑,任何使人感到压抑的社会状态,如贫困、冲突、不公平的待遇、难以捉摸的前途等,都刺激人们通过集群行为来解决问题;
c.普遍的信条,即人们通过对自己所处环境中的问题的认定,形成对问题的看法和信念,它使得人们通过对形势的了解而做好了行动的准备;
d.突发因素,这是集群行为的点火器,这种因素通常是一个戏剧性的事件,它创造了集群行为的具体环境,加速了集群行为的爆发;
e.行动动员,群体内的领袖人物或鼓动者的鼓励和口号,标志着集群行为的开始;
f.社会控制机制,即防止、抑制和疏导前五个因素的累积力量,集群行为最后是否发生就看这种控制手段是否成功。
(3)美国人詹姆斯·科尔曼的理论
詹姆斯·科尔曼认为,完全可以不用“循环反应”、“社会促进”等概念来解释集群行为的蔓延,集群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其成员经过理性的权衡将自己行动的部分控制权转让给了他人(即根据他人的行动,来决定自己做什么)。他以一种与社会交换论者十分相似的语言(报酬、资源及转换)和方式(矩阵分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群众行为:未经组织的集群行为
1.群众的定义
美国社会学家H.坎确尔将群众界定为“由那些暂时认为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并有相似的情绪体验的个人组成的聚合群体。”
2.群众的类型
(1)布鲁默的分类
布鲁默在《集群行为》一文中将群众分为这样四大类:
①偶合群众,又叫“临时群众”,这是结构最松散的群众形式。它仅仅是一群个人的集合体,其成员很少或没有共同的目标,个人很少受群体的感情约束。例如大街上的普通人群就是这种偶合群众。
②常规群众,这是经过有意计划集合在一起的人群。其结构相对来说比较严谨,如剧院里的观众和飞机上的乘客。所谓“常规”就是说,他们遵照已经建立的社会准则或常规进行活动。但是这种群众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一般的社会群体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
③行动群众,这是易受暗示并且其行为明确指向特定目标的人群。
④表意群众,这类群众一般表现出手舞足蹈一类的身体活动,常见于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场合。
3.暴乱
(1)定义
暴乱是行动群众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成员是从感情上就倾向于暴力行动并实际从事或时刻准备从事暴力活动的人群。从事暴乱行动的暴民通常都有自己的领袖,他们一心想着自己的进犯目标,并强烈要求其成员保持一致行动。
(2)形式
①暴乱是暴民常常采用的公开的暴力活动。这是一种由缺乏明确目的或方向散漫的暴民
参加的行动。虽然有些暴乱者可能有明确的目的,像捣毁不得人心者的房屋或商店,但大多数的行动却是出于一般的不满和忿恨。
②私刑,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那些自己组织起来的人,为适合他们自己的法律和秩序的需要而处死那些被他们定为罪犯或不受欢迎的人。
4.骚乱
骚乱的产生常常是因为环境的突然刺激及愤怒、惊恐或其他基本冲动的驱使所致。骚乱的程度常因环境刺激的性质及阻碍人们愿望满足的状况而定。如果刺激深切或环境状态严重,骚乱则有可能发展成为暴乱。
三、大众行为
1.时尚与流行
(1)时尚的定义
时尚是指一个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时尚的传播、普及和发展所依靠的主要手段是流行。
(2)关于时尚的讨论
①将时尚视为一种流动性的行为模式的代表美国人金布尔·杨提出:“时尚可定义为目前广泛使用的语言、时兴式样、礼仪风格等行为表现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中国学者孙本文更进一步,他认为时尚不仅是人的行为模式,并且也可以包括物的形状模式:“所谓时尚即一时崇尚的式样。式样就是任何事物所表现的格式。只要社会上一时崇尚,任何有式样可讲的事物,都可称为时尚。”
②挖掘一种时尚所体现的价值观及文化内涵,其中美国社会学家H.布卢默认为,时尚是一种“流行的或被接受的风格”、常常“被认为是高等的做法”,以及在某些领域具有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