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欢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欢乐
何其芳
一、作者简介。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6岁人私塾,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于此时开始接触中国古代小说和诗词。14岁,怀着对新环境的渴慕,人县城读书。在万县一中,他接触新文学,阅读冰心,也阅读泰戈尔和安徒生。1929年初中毕业后到上海中国公学预科就读,翌年同时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他先进了清华大学外文系,1931年又人北京大学哲学系。
何其芳20年代末开始写诗,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1935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合出《汉园集》,初次显示他艺术创作的才华。他早期的著作有诗集《预言》、散文集《画梦录》、《刻意集》等。这个时期的作品倾向于表现个人,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郁悒与苦闷。‘
1935年何其芳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到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师范任教。开始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上发生很大变化,写了一批关注现实的作品,如散文集《还乡杂记》等。1938年他奔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歌颂新生活、歌唱光明的主题和朴素明快的艺术风格,构成他这个时期作品的主要特色。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散文集《星火集》,诗集《夜歌》。1942年5月,他参加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思想和创作都发生彻底
的变化,他不再做个人的梦,而是做着“大多数的中国人的梦”了,散文《我歌唱延安》标志着他的创作出现另一个新起点。何其芳后期的作品,与前期迥异者,在于他的不事雕琢,平实无华上。
二、生词:
簌簌(sù)潺潺(chán)萤火虫
三、基本解读。
何其芳早期的诗深受法国象征派诗风的影响,又喜爱李商隐、李煜的冶艳之词。尤其着迷于文字的色彩、图案,常常能捕捉住心灵里浮现的各种颜色,并用形象化的文字加以表达。他在追述《燕泥集》的写作情况时说,那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正是青春的热情和美好的梦想,,使池早期的诗有着各种“欢乐”的颜色。《欢乐》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收进《预言》集中,体现着何其芳将东西方诗学熔为一炉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里,诗人从颜色、声音、气息、触觉、嗅觉等不同角度,描写快乐。“欢乐”是什么?欢乐是一种颜色——“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欢乐是一种声音——像“芦笛”,像“潺潺
的流水”;欢乐是“温情的手”,“爱怜的眼光”,“颤抖”的“心灵”。抽象的情思在诗人的笔下变得可观、可感、可握、可闻、可触,有它具体的形态、迹象和声响。欢乐的情感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而获得体验的,诗人正是根据这种经验,将各种感官打通,用各种具体形象来比喻“欢乐”,让读者把握住“快乐”这
种情绪性的东西,并为之所感染。
四、精华鉴赏:
何其芳的《欢乐》洋溢着一种青春的热情,感受敏锐独特,格调明朗活泼,用词精致朴素,富于色彩感和音乐感。诗人属于那种多血质而又富有艺术感觉的人,又正值青春年少,放声歌唱之余,不时有青春期特有的忧郁情感袭来。他的快乐是忧郁的快乐,是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的那种欢乐。他善于从悲伤中体验欢乐,能于欢乐中感悟悲伤,因此,他说,欢乐是“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这是诗人的独到体验。
五、习题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旨在让学生准确理解诗的情感形态。
欢乐是“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这句话描述了一种欢乐,这种欢乐也许是历尽艰辛后的意夕获得,也许是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的那种欢乐。欢乐与悲伤往往是一个钱币的两面,相伴相随,相生相长。在《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中,“阴雨的季节太长,人间的是非太忙”,一方面讲春天姗姗采迟,一方面暗指自己将心中的“春天”遗忘。“好花刚开到一半’’三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tt春天,的把握,显示了一种健朗向上的心情。
第四题参考答案。
旨在让学生认识通感在诗歌中的表现。何其芳用颜色、声音、气息、触觉来描述欢乐,那是为了使欢乐更加形象化、具体化,
让情绪变成一种有声、有形、有味的东西,可触摸、可感知。这是运用通感的一种表达方式。结合上文提示,引导学生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六、《欢乐》相关资料。
《预言》鉴赏
《预言》是何其芳早期创作诗汇集,于1945年2月出版,共3辑,收诗34首,皆为30年代的作品。何其芳早期的诗风,受影响于象征主义。西方诗的象征主义与中国古典诗中的寄托、讽喻以及雕琢风气,有相通之处,因此,何其芳也喜爱并受影响于李商隐、李煜等的冶艳凄绝。在这个时期,何其芳倾听着一些飘忽的心灵的语言。他捕捉着一些在刹那间闪出金光的意象。还在中学读书时,他就惊讶、玩味,而且沉迷于文字的彩色、图案,典故的组织,含意的幽深和丰富。在经过一段写诗的练习之后,那阴影一样压在他身上的那些19世纪的浮夸的情感变为宁静、透明了,他仿佛呼吸着一种新的空气流、新的柔和、新的美丽。他读着晚唐五代时期的那些精致冶艳的诗词,蛊惑于那种憔悴的红颜上的妩媚,又在几位巴那斯以后的法兰西诗人的篇什中找到了一种同样的迷醉。
何其芳喜欢的是那种锤炼,那种色彩的配合,那种镜花水月。他不是从一些概念的闪动去寻找它的形体,浮现在他心灵里的本来就是一些颜色,一些图案。用口语去表现那些颜色,那些图案,是很费苦涩的推敲的。他从陈旧的诗文里选择一些可以重新燃烧
的字,使用一些可以引起新的联想的典故。这一切在诗集《预言》里留下鲜明的痕迹。
(选自《中外文学名著精品赏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卷》,蓝棣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