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_Xanthocerassorbifolia_研究进展
文冠果开发利用及研究进展
文冠果开发利用及研究进展班级:学号:姓名:文冠果开发利用及研究进展张岗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杨凌 712100)摘要文冠果作为药用植物、油料作物、水土保持树种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文冠果分布、开发利用、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文冠果分布利用价值发展前景问题及建议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又名木瓜、文登阁、崖木瓜等,隶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
文冠果种子含油率为40%-50%,种仁含油率为55%-70%,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是中国特有的温带木本油料植物。
文冠果结实早,产量高,抗寒、抗旱能力和适应性极强,是我国北方地区很有发展前途的木本油料和水土保持树种,亦是优良的园林绿化观赏树木,并且其提取物具有药用价值。
文冠果种子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树种,对发展农场经济林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文冠果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树种,在应对资源匮乏、能源紧张危机局面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理分布分布于东北和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河南等地。
它原产于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天然分布于北纬32°-46°,东经100°-127°,即北到辽宁西部和吉林西南部,南自安徽省萧县及河南南部,东至山东,西至甘肃宁夏。
集中分布在内蒙、陕西、山西、河北、甘肃等地,辽宁、吉林、河南、山东等省均有少量分布。
在黑龙江省南部,吉林省和宁夏等地区还有较大面积的栽培树林。
在垂直方向上,文冠果分布于海拔52~2260m,甚至更高的区域。
2.资源量文冠果适应性强,在草沙地、撂荒地、多石的山区、黄土丘陵和沟壑等处、甚至在崖畔上都能正常生长发育。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如内蒙、山西、陕西、河北等省曾大面积栽培。
据报道,全国现有文冠果5.33万h㎡(包括0.67万h ㎡野生林),年产种子、叶各在100万以上。
文冠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文冠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杨小娟;高晓黎
【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
【年(卷),期】2004(019)005
【摘要】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 folia Bunge.)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
又名木瓜、僧灯毛道、温旦革子,原产于我国北方,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以南,东起辽宁,西至青海,南至河南及江苏北部。
生于海拔52-2260米处的荒山坡、
沟谷间和丘陵地带。
文冠果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抗旱、耐寒、病虫害少、易繁殖、结实早、产量大等特点。
文冠果还是我国特有的珍惜木本油料植物,
【总页数】3页(P235-237)
【作者】杨小娟;高晓黎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
【相关文献】
1.文冠果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J], 马养民;王佩
2.文冠果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J], 董桂杰;邵海市;陈芳;付玉臣;冯继承
3.文冠果的化学成分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J], 王红斗
4.生物柴油原料树种文冠果的化学成分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J], 戚建华;姚增玉
5.文冠果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尚宏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冠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文冠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西北药学杂志2004年1O月第19卷第5期235 combinatoriallibrariesusingimmobilizedorre—strainedreceptor[J].JChromatogr.B,1999,725,113—137.ZonH.LouQZ.Zhou.DM.Affinitymembrane chromatographyfortheanalysisandpurificationofproteins[J].JBiochem.Biophys.Methods,2001,49,199—240.Drummer0H.Chromatographicscreeningtechniques insystematictoxicologicalanalysisEJ].JChromatogr.B,1999.733.27—45.贺浪冲.细胞膜色谱法[D].西安:西北大学博士论文,1998.贺浪冲,杨广德,耿信笃.固定在硅胶表面细胞膜的酶活性及其色谱特性EJ].科学通报,1999,44(6):632—637.HeLC,WangSC,GengXD.Coatingandfusingcell membranesontoasilicasurfaceandtheirchro—matographiccharacteristics[J].c^r0,nf0grn户^n,2001,54,71—76.(收稿日期:2004—02—08)文冠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杨小娟,高晓黎(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07(2004)05—0235—03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又名木瓜,僧灯毛道,温旦革子,原产于我国北方,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以南,东起辽宁,西至青海,南至河南及江苏北部.生于海拔52—2260米处的荒山坡,沟谷间和丘陵地带n.文冠果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抗旱,耐寒,病虫害少,易繁殖,结实早,产量大等特点.文冠果还是我国特有的珍惜木本油料植物,种仁出油率高,且营养丰富,是上等食油.叶,茎,果壳,种皮也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文冠果还有多种药理作用,据文献报道,文冠木可以祛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内热,皮肤风湿等,1977年就已收载于中国药典.最新研究发现文冠果还具有很多新的药理作用.现就其植物化学研究,药理作用研究及植物学研究分述如下.1文冠果植物化学研究进展1.1文冠木的化学成分催承彬,陈英杰等以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抑制活性为指标分得5种活性成分,分别鉴定为杨梅素(myricetin),dl一白剑素(dl—ampelopsin),(一)表儿茶精(epi—catechin),(一)表没食子儿茶精(epigallocatechin)和槲皮素(quercetin).黄雅芳,冯孝章又从文冠木的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其中4个化合物分别为2a,3p双氢杨梅槲皮素(2a,3p_dihydromyricetin),2a,3p_双氢槲皮素(2a,3dihy—droguercetin),2p,3p_表儿茶精(2p,3p_epicatechin)和2p,3p_表没食子儿茶精(2p,3p_epigallocatechin).1998年,白玉霞从文冠木中提取了总黄酮并筛选了最佳工艺.1999年,张文霞等又从文冠木的醇的提取物中进一步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化合物,命名为文冠木素(xanthocerin),化学名称为7,9一二羟基一4甲基一2,4a一10,lOa一四氢一吡喃并[3,2-b]苯并吡喃一2一酮(7,9一dihydroxy一4一methyl一2,4a,10,1Oa—tetrahydro—pynano[3,2一b][1benzopyran一2一one),并首次从文冠果属植物中提取得到七叶内酯和2,5一二甲基对苯醌0.1.2种仁的化学成分早在1946年,法国学者M.VictorPlouvier报道了文冠果种仁含油52,1967年,加拿大学者用气一液色谱法分析了文冠果种仁油含有8种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后来人们提出了不同观点,1981年,王红斗等报道了文冠果种仁含油6O,并用气液色谱分析出其中含有14种脂肪酸.1993年,李霞冰等采用羧基端化学修饰新技术,气质法结合尿素包合法,鉴定了文冠果种仁油中脂肪酸12种.前苏联学者用水一甲醇一正丁醇提取文冠果种子中的文冠果皂苷,再用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纯皂苷并鉴定其结构.陈英杰以甲醇一正丁醇一水为提取液,反相柱层析法,从文冠果子中得到4种新结构类型的皂苷,bunkankasaponinsA.B.C.D,王红斗等用Stato—otto法鉴定出文冠果种仁脱脂物中含有少量植物碱和皂苷,且含有17种氨基酸.1.3果壳的化学成分2001年,程文明,杨柏珍采用柱色谱和光谱方法,从文冠果果壳中分得2中甾醇,经鉴定为:(3口,5a,2OR,24S)一豆甾一7,反一22一二烯一3一醇和(3口,5a,20R,24R)一豆甾一7烯一3醇.该2种甾醇在文冠果中为首次分得.2002年,他们又分析了果壳中脂肪酸成分,发现21种脂肪酸,其中8种为首次报道,分别为:己酸,庚酸,辛酸,壬酸,葵酸,1O一甲基一十一烷酸,12一甲基一十四烷酸以及十七烷酸.1.4叶和花的化学成分早期研究发现文冠果叶中含杨梅树皮苷,鞣质(18.7),黄酮醇(2.16),三萜皂苷(6.65),羟基香豆精(2.18),水杨苷(4),植物甾醇,蛋白(19.8),16种氨基酸和挥发油.1989年,朱丹等经预实验也从文冠果叶中分离出生物碱,有机酸,鞣质,皂苷等1O种化学成分,其中皂苷含量为5.53,并测定出锶,锌,钡,硼,铁,铜,锰等12种微量元素..花的研究很少,仅见早在1968年,M. VictorPlouvier等从花的萼片中分离出芩皮苷,白蜡树皮苷和少量七叶苷.2文冠果药用研究文冠木可以祛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内热,皮肤风湿等,1977年已载入国家药典.叶可治疗遗尿症,风湿症,有些地区作代用茶,茶水可治腰腿疼,叶中所含杨梅树皮苷具杀菌,杀精子,稳定毛细管,止血,降胆固醇作用.文冠果种仁油含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对防治心血管有益,据报道,文冠果油制成华佗治伤膏,疗效显着.文冠果花萼片中含有的芩皮苷具有解热,安眠,抗痉等作用.文冠果种仁,果柄和叶的水浸膏对遗尿症有显着疗效.拮抗化学药物所致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 们"236西北药学杂志2004年10月第19卷第5期2.1治疗遗尿症作用1997年,特格喜,乌力吉报道了用去皮文冠果(干品),治疗遗尿症患者12O例.临床观察发现1~3 个疗程,治愈58例,占48;有效52例,占43;无效1O例,占8.患者服用后易被唤醒,有醒脑作用,推测文冠果可能有调节神经功能极大脑皮质兴奋性的作用.另具报道,文冠果种仁提取物制成的国家一类新药遗尿停有生物神经传导因子能迅速提高中枢兴奋性,使中枢神经对膀胱的传人冲动感知更敏捷,从而降低膀胱充盈压,减少尿量和排尿次数,并能迅速增强括约肌的肌肉力量,使尿液存储在膀胱中,如愿排尿.2.2文冠木抗炎作用2001年,匡荣研究发现文冠木正丁醇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鼠羟甲基纤维素中白蛋白游走,小鼠棉球肉芽肿生长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同样剂量下,文冠木正丁醇提取物对角叉菜胶致去双侧肾上腺小鼠足肿仍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且对小鼠肾上腺重量及肾上腺中维生素c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他还发现文冠果正丁醇提取物对用氟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产生的佐剂性关节炎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关节肿胀均有抑制作用,且能改善大鼠全身症状,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免疫功能有关".崔承彬等将文冠木乙酸乙酯提取物经动物实验证明亦有显着的镇痛消炎作用,且活性比阿司匹林强"".2.3果改善脑功能作用2001年,孙静丽,张歧山观察了文冠果皂苷对正常小鼠及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检测了海马内胆碱酯酶和颌下腺内神经生长因子的活性,发现文冠果皂苷能够促进正常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拮抗化学药物所致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进一步研究发现文冠果皂苷能使海马内AchE活性增高,增加脑内Ach含量,这是改善学习记忆的主要机理之一".由此,文冠果可开发成治疗智力低下及老年痴呆症的新药.2.4果抗HIV作用2000年,MaC,YuH等报道文冠果中具有抑制HIV蛋白酶活性成分.目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抑制HIV逆转录酶的活性;另一种是抑制HIV转录酶(HIV一1PR)的活性.他们从文冠果提取物中分离出2个新化合物和11个已知化合物,经对抗HIV—PR筛选,发现化合物2(3-oxotirucalla一7,24一dien一21一oicacid)是第一个具明显抑制HIV—PR活性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次级部位I一2的活性最强,经超滤进一步分得4个部位,第4个部位活性最强,含量最多,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主要是一些表儿茶素和表5,7,4'-三羟基黄烷一3一醇为单元的缩合鞣质.3文冠果的植物学研究文冠果单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单性雄花称不孕花,表现为雄蕊发育正常,雌蕊早期萎缩退化,位于雄蕊内侧基部;两性花也称孕花,雌蕊的柱头,花柱和子房发育正常,雄蕊为短花丝且花药不能正常开裂,因此不育.文冠果座果率之低,在果树中罕见.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1999年,彭伟秀,李凤兰对文冠果不同类型花粉生活力测定比较,发现文冠果是异花受粉的,孕花雄蕊不育是对异花受粉的适应.然而,不孕花雄蕊中短花丝花药也是不育的,这些都可能是影响其正常结实的原因.如果能及时收集不孕花花药中的花粉,适时进行人工授粉,则对提高文冠果座果率有一定作用"".他们进一步对败育花药及花粉进行显微结构的观察,发现败育花缺少唇细胞,且绒毡层细胞延缓解体;花粉外壁始终连续,即缺少萌发孔,且此处有某些物质填充.花粉内壁很厚,花粉细胞质中的细胞器明显减少,淀粉粒数量少.这些均影响花粉的正常发育"".此外,郑彩霞等从活性氧和自由基,植物激素,基础物质代谢核蛋白质变化等几方面对文冠果雄性不育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还针对文冠果顶生花芽发育的小花多为雄性不育的两性花,而侧生花芽发育的小花多为雄性可育的雄花这一现象,分析和比较了顶生花芽与侧生花芽发育过程的时刻.另外,从文冠果花的cDNA文库中克隆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S),为从分子水平上了解植物激素在育性调控方面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文冠果群体类型复杂,易产生变易株.1999年,彭伟秀,李凤兰对北京林业大学苗圃内发现的文冠果同源异型变异株进行了形态及解剖学观察,发现变异株花器官明显小于正常株, 且不能完全开放,雄蕊和雌蕊全部特化为花瓣状,部分特化的花瓣上有花药残迹,花药内花粉发育不正常"".2000年,他们进一步对文冠果变异株和野生型植株基因组差示杂交研究, 发现文冠果同源异型变异株是自然产生的花器官发生变异的个体,应用扣除杂交技术对变异株和野生型植株进行了基因组差示杂交,获得样本特异DNA片段,此片段可以作为进一步筛选突变基因的探针,为克隆文冠果花发育调控基因奠定了基础".4问题与展望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植物.其多个部位都含有生物活性成分,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然而,目前利用很少, 仅用种仁榨油及用种仁提取物开发了两个一类新药.应开展多学科合作,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以期综合全面利用,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目前,全国已有文冠果林地8O万亩(包括野生林10:h-亩).辽宁,内蒙,北京已有人工种植园,河南发现大面积野生林,新疆正准备大面积引种栽培.我们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野生资源,大力发展人工栽培,利用植物学研究新技术保证产量.参考文献[1][2][3][4][5][6]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经济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877—878.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民族药志[M].第1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3O一135.张文霞,包文芳.文冠木中新化合物文冠木素的研究EJ].沈阳药科大学,1999,16(4):249.Li,J,LiX.B,eta1.Identificationoffattyacidsinthe kerneloilofXanthocerassorbifoliaBge.withGC—MS[J].JournalofPlantResourcesandEnvironment,1993,2(2):28—32.程文明,杨柏珍,李春如.文冠果果壳中两种甾醇成分研究EJ].安徽医药,2001,32(3):199—201.程文明,杨柏珍,李俊.文冠果果壳中脂肪酸成分研究西北药学杂志2004年1O月第19卷第5期237 [J].安徽医药,2002,6(4):5-6.[7]朱丹,王红斗,李霞冰,等.文冠果叶化学成分初步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1989,(3):32—36.[8]特格喜,乌力吉.文冠果治疗遗尿症120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3(1):12.[9]匡荣.文冠木正丁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J].沈阳药科大学,2001,18(1):s3一s6.[10]匡荣.文冠木正丁醇提取物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及机理探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4): 229—231.[11]催承彬,陈英杰.文冠木中活血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87,18(7):296—298.[12]孙静丽,张歧山.文冠果皂甙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胆碱和颌下腺内神经生长因子活性的影响[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1.[13]MaChao—mei,NorioNakamura,MasaoHattori,In—hibitoryeffectsonHIV一1proteaseofconstituents fromthewoodofXanthocerassorbifolia[J].JNatProd,2000,63(2):238—242.[143彭伟秀,李凤兰,杨文利.文冠果不同类型花粉生活力测定及比较[J].河北林业研究,1999,14(1):51一s3. [15]彭伟秀,王保柱,李凤兰.文冠果败育花药和花粉发育的解剖学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1999,22(3):3S一37.[16]王强,郑彩霞.文冠果雄性不育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1999.[173朱士锋,郑彩霞.文冠果花芽发育的生理机制及FPS基因的克窿[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0.[18]彭伟秀,李凤兰,王保柱.文冠果同源异型变异株的发现[J].北京林业大学,1999,21(s):92—94.[19]彭伟秀,沈昕,李凤兰.文冠果变异株和野生型植株基因组差示杂交研究初报[J].北京林业大学,2000,22(1):29—32.(收稿日期:2004—01-04大豆黄酮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王红娟,白宇飞,马欣(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61)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07(2004)05—0237—03大豆黄酮,即大豆苷元(daidzein,二羟异黄酮,Da),是一种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主要存在于黄豆,鹰嘴豆,小扁豆和蚕豆等豆类中.大量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有扩张血管,抑制平滑肌增殖及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纠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从而对心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效应.1大豆黄酮的化学结构大豆黄酮的结构和哺乳动物雌激素17一p雌二醇相似,都有一对羟基且羟基间具有相似的距离以及存在一个酚环0, 酚环对于其吸附于雌激素受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大豆黄酮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活性,如大豆黄酮可以和内源性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结合从而表现出类似雌激素的抗肿瘤,心血管疾病防护,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等作用.2大豆黄酮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大豆黄酮在植物内多和葡萄糖结合以糖苷即大豆苷的形式存在,一般认为结合形式糖苷是无生物活性的,而非结合形式糖苷配基有活性.许多实验表明胰腺和小肠的糖苷酶催化糖苷产生相关的有活性的苷元,苷元在肠液中的细菌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其它分子,因而大部分大豆苷元转化为活性更强的雌马酚(70)和氧去甲基安哥拉紫檀素(O—demethy—hangolesin,0一DMA)(s~20),雌马酚的雌激素活性比大豆黄酮高100倍.其中只有苷元和其代谢产物雌马酚通过被动转运形式经上皮吸收苷元及雌马酚是脂溶性的,因而与脂溶性物质的吸收途径相同:在肠上皮内参与乳糜微粒形成,进入淋巴再进入血液,从而分配到各个组织.".不同组织对大豆黄酮的反应各异,但目前了解到的靶器官主要有子宫,卵巢,乳腺,前列腺,心血管系统及骨骼系统等.大豆黄酮主要经尿和胆汁排泄,经胆汁排泄的可经肠肝循环部分被重吸收.血液和尿中大豆黄酮水平随膳食大豆补充剂的增加而增加,但尿排出量只占吸收量的7~3O.3大豆黄酮与雌激素受体大豆黄酮具有酚环,因而可以和两种内源性雌激素受体ERa,ERp结合,从而表现出微弱的雌激素活性.大豆黄酮也可与雌二醇竞争性结合ER产生雌激素拮抗作用,故具有双向性,这主要取决于其剂量及机体的内源性雌激素状态及雌激素受体的数量和类型.通常情况下,低剂量时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为抗雌激素作用;中剂量时产生一定的雌激素活性; 高剂量时可活化因雌激素不足而未能活化的雌激素受体,产生雌激素增强效应.4大豆黄酮对心血管的作用4.1舒张血管效应在给予富含大豆黄酮及金雀异黄素前体的(8Omg/d)饮食6周后,血管硬度及总血管阻力降低,可以改善血管的反应性,但对血压没有影响,借此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性.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大豆黄酮等植物雌激素可舒张预收缩的血管平滑肌,但其确切的舒张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有人提出大豆黄酮可以促使内皮细胞释放NO从而引起血管舒张,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富含异黄酮饮食可改善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受损的内皮细胞的功能..Santosh等发现:大豆黄酮可剂量依赖性的舒张苯肾上腺素预收缩的大鼠主动脉(IC.一33.6M),在加入NO合成酶抑制剂L—N一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及去除内皮后,其舒张效应明显被抑制(IC.分别为55.1,54.4M),但加入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
文冠果论文:文冠果生产技术及园林应用
文冠果论文:文冠果生产技术及园林应用摘要:通过介绍文冠果生产技术及园林应用,推广这一生物能源树种。
关键词:文冠果;生产技术;园林应用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t)属无患子科。
文冠果全身是宝,是中国荒山绿化、水土保持、防沙固沙的优良造林、城市园林和庭院绿化树种。
其木材坚硬质密, 纹理美观,色泽棕褐,抗腐性强,可制作家具。
其果壳、叶子及木材的提取物可作为油料原料。
1形态特征落叶乔木。
野生者多为灌木状。
树皮灰褐色,扭曲状纵裂。
新枝呈绿色或紫红色,有毛或光滑;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9,窄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尖锯齿。
花期4~5月,总状花序,杂性,花瓣白色,内侧基部有紫红色斑点。
7~9月果熟,蒴果成熟时,果皮由绿色变为黄绿色,表面粗糙,种子球形,长4~6cm,黑褐色,径约1cm。
2生态习性喜光,抗寒,在最低气温-41.40 ℃的哈尔滨可安全越冬。
耐干旱瘠薄,较耐盐碱,在华北、西北、东北等地的黄土丘岭、冲积平原、固定沙地和石质山区都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湿润肥沃、通气良好、ph7.5~8的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好。
深根性,萌蘖力强,主根发达,根系一遇损伤,愈合较差,极易造成烂根,影响栽植成活率。
不耐水湿,低湿地不能生长。
适宜生长在陕西延安,山西蒲城以及河北等,河南西部分布也较多,其中灵宝等地已建有很大规模的开发基地。
栽培变种:紫花文冠果(cv.purpurca),花紫红色或红中泛紫,异常美丽,为新发现良种,正在推广。
3繁殖栽培主要有播种、嫁接和埋根方法繁殖。
3.1播种育苗采种:一般在8月上中旬,当果皮由绿褐色变为黄褐色,由光滑变为粗糙,种子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以及全株有1/3以上的果实果皮开裂时进行采种。
采种母树应选择树势健壮,连年丰产和抗性强的植株。
采时要避免损伤花芽及枝条,影响来年结果。
采下的果实要放在阴凉通风处,除掉果皮,晾干种子,然后装入容器,在贮藏中要严防潮湿。
IBA对文冠果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2种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IBA对文冠果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2种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刘毓璟;赵忠;陈盖;张博勇;吴洋;刘琴琴【摘要】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 olia)属于难生根树种,为了解其生根过程中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用300、500 mg·L-1的吲哚丁酸(IBA)处理文冠果嫩枝插条,以清水浸泡为对照,测定扦插生根过程中体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变化.结果表明,经IBA处理的枝条和对照组变化趋势相似,在文冠果硬枝扦插生根过程中POD的活性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规律,而PPO则表现出先平稳—升高—下降又升高的趋势,并且在不同处理下,各阶段酶活性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以500 mg·L-1 IBA处理对文冠果嫩枝扦插生根的促进生根效果明显.【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8)003【总页数】4页(P104-107)【关键词】文冠果;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嫩枝扦插【作者】刘毓璟;赵忠;陈盖;张博勇;吴洋;刘琴琴【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3.132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又名木瓜,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乔木或大灌木。
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具有耐干旱、耐寒、耐盐碱性的特征。
近年来。
随着生物柴油产业发展。
文冠果作为生物柴油树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同时,文冠果油是一种高级食用油,且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种仁可食,含有蛋白质、脂肪和总糖。
蛋白质含量为11.32%~18.20%,脂肪含量为54.06%~57.95%,总糖含量为2.18%~3.17%,含有17种氨基酸,是干果中的佳品[2]。
文冠果中多种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文 冠果 ( X a n t h o c e r a s s o r b i f o l i a B u n g e ) 为无患 子科文冠果 属植 亚油酸还可以参 与细胞磷脂的生成 , 进一步转化成细胞膜 。但 是这 物, 又 名文灯果 、 僧灯木道 , 为乔木或落 叶灌木 , 主要 分布在我 国东 种具有软化 血管和清除血管垃圾 的亚油酸是在动物 和人 体 内不 能 北、 西北、 华北地 区 , 从省份 划分来说 主要在 内蒙古 、 山西 、 陕西、 甘 自体生成的 , 需要通过饮食摄 目 。殷振雄【 圳 利用热盐水法提取 文冠 肃、 宁夏 、 河北等 地 。作 为一种油 料树种 , 文 冠果种 子含油量 达到 果籽油并且对其 中的脂肪酸进行了检测 : 无机盐氯化钠 的加人 可以 4 0 %~ 5 0 %, 种仁含油量高达 6 5 %左右『 1 ] 。随着对文冠果研究 的深入 , 破坏稳定的蛋白质双 电层结构 , 打破水包油 的分散结构从 而使 得油 人们发现它有食用 、 药用 、 生物功能 、 观赏 、 木材等多种用途 , 具有广 滴释放 出来汇聚在一起 , 破乳效果明显出油率达到 7 0 . 0 6 %, 成 功提 阔的应用前景 。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 , 文冠果的树干 、 树叶 、 果壳 、 果仁 取 出文冠果中的油脂之后对其 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发现 : 文冠果 中富含有脂肪酸 、 皂苷、 氨基酸 、 萜类 、 甾类等多种活性成分 。 种仁油 中富含亚 油酸 4 2 . 8 3 %、 油酸 3 1 . 7 9 %, 具有很高 的营养价值和 1 文 冠 果 中 的 皂 苷 保健功效。 文 冠果果壳 中新 发现的一种活性物质 ,不仅可 以抗 氧化和 消 文冠果作为一种北方特有 的木本油料树种 , 从 育种 、 种植 、 培育 炎, 还能抑制 H I V蛋 白酶生 长 、 治疗阿兹海 默综 合症 以及具有抗癌 到后期 的果实的深加工再 利用以及废弃果核和树枝 等提取物 的研 活性 , 其作为临床药品的研发价值 巨大 。它是广泛存在 于植物体 内 究 , 都 已经深受科研人员的关注。文冠果 中富含 的多种生物活性成 的一种苷类 , 在水 中震 荡能够产生大量持久 的蜂窝状泡沫 , 与肥皂 分不饱 和脂 肪酸 、 皂苷 、 甾醇和黄酮等可 以作 为药品 、 食品、 保 健品 类 似从 而得名皂 苷。 文冠果种仁中皂苷 含量较少并且结构复杂不易 等开发 。 总之 , 文冠果这种天然产物具有潜在 的研发价值 , 相关后续 提取 , 所 以对于文冠果中皂苷的提取 多是来源 于文冠果 的果壳 和果 产 品市 场空间广 阔, 期待相关 的研究 能够尽快地系统展 开 , 为我 国 皮 。李金焕 研 究 发现 : 使 用超声萃取 的方法提 取文冠果壳 中的皂 文冠果开发和利用提供强 大的技术支持 。 苷, 反 应温度 7 0  ̄ C 时, 1 8 0 W 超声频率 下 , 料液比 h 2 5 g ・ ml 一 , 能提取 参 考 文 献 1 7 . 2 6 %的文 冠果 总皂苷 , 再经过硅胶柱分 离并且将 3 0 %、 5 0 %、 7 0 % 『 1 l 王 红 斗. 文 冠 果 的化 学成 分及 综合 利 用研 究进 展 [ J 】 . 中 国野 生植 物 1 9 9 8 ( 1 ) : 1 3 — 1 6 . 馏分合并 , 再用 O D S — A反向柱纯化后 , 得到 的8 0 %馏分中文冠果皂 资源 , 苷的含 量和纯度最佳 。并且将提取 的皂苷应用在抗菌实验 中发现 , 『 2 1 万国盛 , 王晓波 , 昊 立军 , 等 .文冠果的化 学成分及 药理 活性研 究 该种皂苷对 白色念球 菌 、 金黄色葡萄球 菌和大肠 杆菌均有 较好 的抑 进展『 J 1 - 中草药, 2 0 1 3 ( 1 3 ) : 1 8 4 2 — 1 8 5 1 . 制作用 。文冠果 中的皂苷还具有抗氧化活性 , 其 还原 能力 和对 于羟 『 3 】 李金焕 , 于景华 , 王 力华 , 等. 文冠果 壳苷提取 纯化 工艺及其馏分 基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优 于维生素 C 。在研究 文冠果中皂苷抗癌 抑茵活性 的研 究f J ] . 北方园艺, 2 0 1 6 ( 1 4 ) : 1 4 4 — 1 4 7 . 细胞活性的实验中 , 张志宇四 发现 : 文冠果种 仁总皂苷 可以有效 抑制 『 4 ] 王珂 , 张志 宇, 赵 茜茜 。 等. 文冠果种仁 总皂苷的提取 纯化及其 抗 人肝癌细胞 He p G 2的增多并且诱导其 凋亡 , 细胞被阻断在发展周 氧化活性f J 】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 2 0 1 6 , ( 2 ) : 1 1 6 — 1 2 4 . 期 中的 S期 , 同时对正常 的人体肝细胞 损伤较小 。 『 5 】 张志 宇, 王珂 , 李涵. 文冠果种仁 总皂苷的抗氧化及 抗肝癌 活性初
文冠果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17・
文冠果各部位都含有一定的重要活性成分,因而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Plouvie等分析了文冠果嫩叶, 证明其含有杨梅树皮甙(myricitin),具有杀菌、杀精子、 稳定毛细管、止血、降胆固醇作用。文冠果茎、枝干燥 木部称为“文冠木”,味甘、微苦、性凉、能祛风除湿,消 肿止痛,敛干黄水,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文冠 果壳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卵巢肿瘤细胞增长,其有 效成分为文冠果壳苷。王红斗的研究【4 J认为文冠果 皂甙的结构类型属齐敦果烷型(OTS)三萜皂甙,从构 效关系上看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并且文冠果花萼片 中含有的岑皮甙具有解热、安眠、抗痉等作用。而Ma 等【5 J在文冠果的提取物中分离到的甘遂烷型三萜类 化合物具有明显抑制HIV一1蛋白酶的活性。郑立文 等∞J以文冠果油为基本原料,生产了对高血压症有预 防和治疗效果的亚油酸滴丸和中成药“益寿宁”。 纪雪飞等的研究_7J发现文冠果果壳乙醇提取物 对A13(25—35)致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此外,文冠果油中非皂化部分含有较多的甾醇,具 有很高的医用价值。李占林等哺j根据文冠果种仁具 有治疗遗尿症的药理作用,研究开发成文冠果子仁霜 及遗尿停胶囊,用于治疗小儿遗尿症。特格喜和乌力 吉的研究一J表明用种仁可制作治疗心脏病、血管病、 遗尿症、腹泻、脱发、皮肤病、智力低下及老年痴呆症等 疾病的药物。 3生物燃料价值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的日 益突出,大力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势在必行。文 冠果是我国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是北方开发利 用林业生物质能源树种的首选,已被列为制造生物柴 油的八大树种之一。 对文冠果的研究也是生物质能源“十一五”国家 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 术进步,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利用文冠果油等生产 生物质燃料来替代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已经成为了 一种必然趋势。 程文明等[10]发现,文冠果种仁油的化学组成和分 子结构基本上与理想的柴油替代品类似,基本可满足 作燃料替代品的条件,符合生物柴油原料的标准要求。 马启慧的研究【11]发现,文冠果籽油制备的生物柴油相 关烃脂类成分含量高,内含18C的烃类占93.4%,而 且无S、N等污染环境因子,符合现行的优质生物柴油 指标,是北方理想的木本油料树种。 付玉杰等l 12J等用超声提取法提取文冠果种仁油, 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 仪(GC—MS)分析了文冠果种仁油的脂肪酸组分,为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育苗技术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育苗技术一、特征特性本种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可达10米,胸径80厘米。
树皮灰褐色,呈扭曲状纵裂。
小枝粗壮,褐紫色,光滑。
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5-20厘米,小叶无柄,披针形,无毛,无柄,边缘有锐锯齿。
花单性与两性共存而同株,总状花序,每序有花15-60朵。
果实为蒴果,球形或圆锥形。
果熟时,果皮由绿色变为黄色,果皮厚,木栓化。
种子球形,黑褐色,径约1-1.5厘米。
花期4-5月,果期7-8月。
文冠果自然分布范围广,在我国分布于北纬32°30′-45°,东经100°-127°之间。
南自安徽萧县及河南的南部,北到辽宁西部和吉林西南部,东至山东,西到甘肃、宁夏。
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400-1400米的山地和丘陵地带。
文冠果为深根系性喜光树种,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喜背风向阳土层深厚中性沙壤土。
抗寒性强,在极端低温-23.1℃- -41.4℃仍能适应。
二、经济价值文冠果是我国北方重要油料树种,种子含油30-36%,种仁含油55-66%,蛋白质含量26-29.7%,并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其油属半干性油,油质好,价值高,可供食用、医药和化工用。
果皮种皮可提取12.2%的糠醛和活性炭。
木材材质坚硬,纹理美观,是制作家具的优良木材。
叶可制作饮料替代茶叶。
此外也是荒山绿化、庭园及公园绿化的上好树种。
三、繁殖技术文冠果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嫁接、插根繁殖。
1.种子繁殖文冠果种子应从生长健壮、丰产、抗性强的优树上采集。
采种时间一般在8月上旬,当果皮由绿褐色变为黄褐色,由光滑变为粗糙,种子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时进行采集。
采下的果实,放在阴凉通风处,除掉果皮,晾干种子,装入容器内,并注意防潮。
一般每公斤种子约1000粒。
苗圃地应以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层较厚、灌水方便、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沙壤土为最好。
文冠果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素[ ( ) 山 柰 酚嘲 ( ) 5, 6 。黄 烷 醇 类 包 括 表 儿 茶
精[ ] 7 , 没 食 子 儿 茶 精 [ 4 ()表 。 4 ( ) 表 阿 夫 儿 茶 8, 精 嘲 () 9 。此外 , 马朝 梅嘲等 从文冠 果 木 中分 离 得 到 了另外 两种 黄 烷 醇 , 分别 为表 儿 茶 精一 4 一 8 2 一 ( ,B
及黄 烷醇类 为主 。二氢 黄酮 醇主要 有 2 , 8双氢 杨 a3一
梅树 皮素 ( ) 2 , I双 氢槲 皮 素 ( ) d一 1 , 3一 3 2 , l白蔹
均 可入 药 。其 茎 干 或枝 条 的 干燥 木 部称 为文 冠 木 ,
是 蒙古 族 习 用 药 材 , 药 称 为 西 拉. 登 , 蒙 森 味甘 、 微
Ke r s Xa t o e a o bf la Bu g ;c e c lc n tt e t ;r ve ywo d : n h c r s r i o i n e h mi o siu n s e iw s a
文 冠 果 ( nh cr s obf l 为 无 患 子 科 Xa toea rioi s a) ( a id ca ) S pn a ee 文冠 果属 ( nh cr s植 物 , Xa toea ) 一属 一
( y l b r tr f Au i a y C e s y& t h oo y f rC e c lI d s y,Mi i r f Ed c to .S a n i n v ri Ke o a oy o x l r h mi r a i t e n lg o h mia n ut c r ns yo u a in h a x i est t U y
素啪 ( ) 3 。黄酮 醇主要 有槲 皮素[7 ( ) 5- 4 和杨梅 树 皮 , 9
文冠果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文冠果处于半栽培半野生状态, 属于异花授粉植物, 多系自然杂交品种( 类 型) 。 文冠果为杂性花, 雄花( 不可孕) 的雌蕊早期退化, 只有8 枚雄蕊发育, 花药能 正常开裂和散粉, 花粉具萌发力 , 是可育的。 而两性花( 孕花) 具有1 枚雌蕊和8 枚
雄蕊。 雌蕊 三心 皮三 室 , 中轴 胎座 , 胚珠 能 育 l 雄 蕊 花丝稍 短 , 花药 不能 开裂 , 花 粉不 能萌 发 , 属 败育 花粉 。 前 人从树 体营 养 限制 以及有性 繁殖 退化 的角 度研 究
加强组培生理机理的研究 , 尽早建立快速、 稳定、 高效的繁殖体系。 随着当今世
界对 能源需 求不断 增加与石 油等不 可再生 资源 的 日益枯竭 , 对文 冠果 等能源植 物 的的应 用开 发 的科学 研究 必将 将越 来越 深人 和系 统 。 作 者简介
的城乡园林绿化中前景看好。 因此又是园林绿化的好树种, 市场前景广阔。 但是 文冠果推广由于文冠果繁殖困难等因素推广面积一直不大 , 本文总结文冠果推
由于文冠果嫁接成活率和扦插生根率都很低, 因此组织培养作为文冠果重
要 的繁 育方 式必 然越 来越多 的重 视 , 科学 工作者 从茎 段 、 嫩 叶、 子叶、 体 细胞 等 方 面展开 了研究 , 但 到 目前为止 , 均未见 有大量 组培苗 生产 浸种等催芽方法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 , 经高温处
理后, 发芽率 也仅 达3 3 %, 也有 采用 低频 电流 和钴 辐射处 理 的报道 , 但 种子 的发 芽率仍不 高 。 同时 由于出苗 不齐 , —般春 播的 文冠果种 子 , 往往 出苗的 时间都 是 各 不相 同 , 甚 至有 的将延 续到来年春 季 。 因而 造成 了苗 木大小 参差 悬殊 , 达不 到 壮 苗丰产 的要求 。 种子 发芽率 低和 出苗极不整 齐致 使在处理 种子 过程 中容易 损 耗, 造成 不必 要 的浪费 , 致 使 育苗 成本 逐年升 高 。 1 . 3 文 冠果组 培 培养 技术 尚 未完 全成 熟 , 影响 了 文冠 果快 速繁 殖速 度
文冠果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不必要的争议 , 同时也体现 了修订 版教 材 的人性化 处
理。
蒸气 , 同“ 义 水蒸气 ” 但不能 写成 “ 蒸汽 ” 蒸 汽 ” , 水 。“ 运用 比较 自由, 既可 以作为语 素同别 的语素结合 成 它 词 , 蒸汽机” 蒸 汽消毒 ” 也可以单独成词 , 如“ “ , 如蒸汽
3 4 此“ 非彼 “ 为 什么教材 中“ 压蒸汽 灭 . 汽” 气” 高
[ ] 正威 , 2朱 孙万儒 , 占良. 07 生物选修 1 赵 20. 生物技术实践 ( 第二
版)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6 2—8
[] 3 方伟奇. 0 9 人教版高 中生物学必修教 材< 20 . 分子 与细胞> 修订
・
1 6・
生 物学教 学 21年( 5 第7 00 第3 卷) 期
文 冠 果 综 合 利 用 研 究 进 展
尚宏芹 ( 东 菏 学 生 科 系 2o ) 山 省 泽 院 命 学 7 1 45
摘 要 文冠果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和油料作物 , 本文对近年来文冠果在食用 、 药用、 生物柴油等方面 的综合利用进行 了概述。
版与原必修教材 的比较分析. 生物学教学 , ( )1 巧 3 7: 4 2一 [] 4 萧熙佩. 90 酵母生物化学.济南: 19 . 山东科学技 术 出版社 ,0 10
—
11 0
菌锅 ” “ ” “ ” 而 “ 蒸 气 ”中的 “ ”却 用 的 汽 用 汽 , 水 气
“ ” 气 。难道真 的是此“ 非彼 “ ” 汽” 气 ?原来 “ 汽” 蒸 不
缚。故修订版教材干脆改为“ 用左手 打开” 即可 , 减少 了
文冠果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文冠果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杨国臣文冠果的别称有文官果、木瓜以及文登阁等,属于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山西、辽宁,以及新疆、内蒙古、陕西和甘肃地方,并且也被国家林业局进行了归属,将其纳入我国北方非常主要的生物质能源树种。
文冠果的特点有:较广的适应范围、果实容易采摘、含油量比较多、抗逆性好。
其属于木本油料植物。
本文主要对文冠果的育种等做具体分析。
文冠果有着非常不错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也具有食用药用的价值。
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非常关注对于文冠果的不断运用。
文冠果有着非常不错的萌枝性能,一般而言,栽植3年之后,就可以结出果实,不过,产出率不好,一般能够基于整形修剪,以培育出丰产、稳产的树型形状,增强产量。
一、文冠果育种研究现状1、选用优质丰产品种文冠果通过异花授粉,自然进行杂交,群体内的类型比较混杂,有着非常广泛的遗传变异特性,单个植株的产量相差很大。
基于人工的方式,进行选育的优良品种比较昂贵。
为了减少造林的所需资金,种植农户一般挑选价格不高的苗木,将产地、品种混合到一起,造成了产量以及经济成效不好。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现在已经有已经栽植了很多年,但是不结果的现象,或者是结出的果实比较少且小。
并且,也存在个别的品种产生头重脚轻、容易风折的情况。
为了使得文冠果获得高产丰收,要对其栽种的时候进行质量把关,一般选择品种为金帝系列、冠硕、冠林、蒙冠系列、金王系列、森淼文冠果等,进行嫁接苗木。
2、整地在进行栽植之前的1年内,在秋季或者是早春的时候,运用人工的手段,或者是采取机械的方式,完成穴状整地。
将栽植穴的规格设置成70cm×70cm×40cm。
根据所设置的株距和行距,完成人工白灰定点,以点作为核心,朝着外部进行扩穴。
栽植的时候,要先将回填表土填好,之后将有机肥料施入0.15kg/穴,或者农家肥25kg/穴左右。
大穴整地便于文冠果苗木根系完成伸展,提高成活。
文冠果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坑底 铺 5~1 0 c m 的湿 沙 , 将 种 子用 凉水 浸 泡 4 8 h ,
省萧县及河南南部 , 北至辽宁省西部和吉林省西南
用0 . 3 %~ 0 . 5 %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3 5 mi n 后, 与 湿 沙按 1 : 3的 比例 混合 放 入 坑 内 , 厚度约 3 0 c m, 其
上再 覆盖 厚 3 0 c m湿沙 , 将 种沙 和 湿沙交 替 堆放 , 在
料; 种皮和果皮可 以用于制 造活性炭 ; 茎干、 叶片 、 果实中含有甾体类 、 萜类 、 香豆素类 、 黄酮类等多种 生物活性物质 , 可供药用[ 4 - 6 ] , 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 值 。近年来 , 我 国科研 工作 者在 文 冠果 的繁 育 及栽
2 01 5钲
辽 宁
林 业
科 技
一
2 01 5
第2 期
J o u na r l o f L i a o n i n g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N o2
文冠果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董莉莉 , 曾凡顺 , 刘 阳 , 王力华 , 于景华 , 于 震
文章 编号 : 1 0 0 1 — 1 7 1 4 ( 2 0 1 5 ) 0 2 . 0 0 5 4 . 0 5
文冠果 ( X a n t h o c e r a s s o r b f i o l i a ) 又 名木瓜 、 文 官
Hale Waihona Puke 仅为 6 %, 因此 , 应 在 播种 前 对种 子 进行 处 理 以提 高
文冠果的生殖生物学与良种繁育研究进展
C ne v t na d U i z to nt eS u h s Mo n a n f C i a, nsr f E u a in, o sr a i n t ia in i o t wet u t i s h n Mi i y o d c t o l h o t o
Go e n e t Ho v r h o fu ts t i g r t n h ma l e c n a e o i e b e d o h s s e i sr — vrm n. we e ,t e l w r i e tn a e a d t e s l p r e t g f n r e ft i p ce e — f s ie n a l w il ,a h g e e o m e tc s ,a d a l w c n mi fii n y f rt e b o i s lp o u to . u t d i o y e d i h d v l p n o t n o e o o c e fce c o h i d e e r d c i n
tat et o en ns lb l .Xa toea ri oi ne d mi o se ret hn , a e nie t r ci og v r me t o al v g y nh cr s obf l a n e c i e dte oC ia h s e n i s a l b d —
l m s we e r i e n e d o u t e e e r h a d d v l p n r e o me d d e r as d a d n e s f r f r h r r s a c n e e o me t we e r c m n e.
关 键词 : 冠果 ; 文 生殖 生物 学 ; 殖 ; 繁 育种 ; 生物柴 油 中图分 类号 : 7 2 5 ¥ 2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O 卜7 6 ( O 2 0 —0 10 1 0 4 1 2 1 )30 9 — 6
文冠果研究报告
文冠果研究报告一、引言文冠果(学名:Physalis alkekengi)又称钟萼苹、地枣,是茄科植物文冠果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文冠果在中国常见,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
它具有许多药用和食用价值,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报告旨在对文冠果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其植物特征、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概述。
二、植物特征文冠果植株高约30-70厘米,根系发达,生长茂密。
叶片为长圆形或倒卵形,具短柄,深绿色。
花期为夏季,花冠黄色,呈钟状,花径约2厘米。
果实为红色的球形浆果,直径为1-2厘米,外面被两层附花柄的萼片包裹,使其看起来像是被一个红色的花帽盖住。
三、药用价值文冠果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维生素C等。
文冠果被用来治疗一些传统医学中的常见病症,如感冒、发热、消化不良等。
研究表明,文冠果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四、食用价值除了药用价值外,文冠果还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其果实可以鲜食或制作成各种食品,如文冠果酱、文冠果茶等。
文冠果味酸甜,口感丰富,非常适合制作果酱、果汁等食品。
文冠果还可以作为中药材,加工成颗粒剂、浓缩汁等形式。
五、生态适应性文冠果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够适应广泛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它在耐寒、耐旱和抗病虫害方面表现优异,适合生长在多种类型的土壤中,包括沙质土壤和酸性土壤。
文冠果的果实在野外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形,所以也被广泛应用于干花制作。
六、结论综上所述,文冠果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和食用价值的植物。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
文冠果还可以作为食品材料制作出丰富多样的美食,适应广泛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因此,文冠果在药用和食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然而,文冠果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植物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和药物代谢途径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文冠果,才貌双全的“东方神树”
文冠果,才貌双全的“东方神树”推荐词在粗犷的北方大地上,生长着一个神秘的树种——文冠果,一经着根,千年不老。
它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
有“东方神树”“东方菩提”之誉的它,以多姿的景致、特殊的功效、丰富的产品,滋养着华夏儿女,生生不息。
树木档案文冠果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并在青藏高原有零星分布。
总状花序,花瓣白色,基部紫红色或黄色斑纹。
蒴果多为球形,种子黑褐色。
花期为4-5月,7-8月果实成熟。
文冠果主根发达,根蘖力强。
一般栽植后2-3年开始结实,结实期可达数百年。
文冠果种仁含油率高,可用于生产食用油和生物柴油,也可加工果汁露;花、叶可制茶;果壳可提取化工原料糠醛、皂苷等;枝、叶、果壳、油均可提取药用成分。
文冠果木材坚硬,纹理美观,可制家具或用于雕刻。
文冠果树姿优美,花朵繁茂,是不可多得的生态绿化树种、观赏树种、油料树种、生物产业树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很多人同文冠果的缘分都开始于对其外貌的惊鸿一瞥,但其实文冠果的魅力绝不仅限于此。
文冠果,又名文官果、崖木瓜、森登树等,起源于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已有6500年的历史,有“东方神树”之美誉。
它生命力顽强,生长在黄土高原、戈壁滩、沙化地带,扎根贫瘠,傲视苍穹。
文冠果不仅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而且承载着炎黄子孙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丰富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造福人间的“东方神树”之果敖妍摄历史文化厚重的吉祥树种文冠果在中国悠久的栽培历史可从各种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得到印证。
“文冠花,生郑州南荒野间,陕西人呼为崖木瓜。
树高丈许,叶似榆树叶而狭小,亦似山茱萸叶亦细短。
开花仿佛似藤花而色白,穗长四五寸,结实状如枳壳而三瓣,中有子二十余颗,如肥皂角子。
子中囊如栗子,味微淡,又似米面,味甘可食。
其花味甜,其叶味苦。
采花焯熟,油盐调食;或采叶焯熟,水净淘去苦味,亦用油盐调食。
及摘食取子,煮熟食。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无性繁殖技术总结
园艺与种苗,Horticulture &Seed 2018,38(01):10-11,13doi :10.16530/21-1574/s.2018.01.004赵亮(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辽宁沈阳110036)摘要: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文冠果的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并分析现有的技术途径的效果,期望对文冠果的种植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文冠果;无性繁殖;展望;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S66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96(2018)01-010-02ZHAO Liang (Liaoning Forestry Seedling Management Stations Shenyang ,Liaoning 110036)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cuttage propagation ,grafting propagation ,tissue culture ,and other reproductive techniques of the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in recent years ,and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the existing techniques ,and hope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Key words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Vegetative propagation ;Prospect ;Research state作者简介:赵亮(1969-),男,辽宁黑山人,大专,助理工程师,从事种苗管理相关工作。
收稿日期:2017-11-07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Asexual Reproduction TechnologySummary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无性繁殖技术总结文冠果经济价值高,适应能力强,适合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种植。
文冠果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2016年,第14卷,第12期,第3570-3576页Molecular Plant Breeding,2016,Vol.14,No.12,3570-3576评述与展望Review and Progress文冠果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敖妍1,2马履一1,2*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北京,100083*通讯作者,maluyi@摘要文冠果作为一种重要的木本能源植物,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
关于文冠果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虽然其基因组信息较少,相对其他植物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文冠果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包括分子标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miRNA 、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功能基因分析和研究;利用这些分子手段结合传统育种,能有效提高育种的目标定向性和中间材料的筛选效率。
最后讨论了目前分子水平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随着分子手段的提高,文冠果基因工程研究的发展方向,为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冠果,分子标记,miRNA,转录组,蛋白质组,油脂合成Research Progress in Molecular Biology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Ao Yan 1,2Ma Lvyi 1,2*1Key Laboratory for Silviculture and Conserv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2National Energy R&D Center for Non-food Biomass,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Corresponding author,maluyi@ DOI:10.13271/j.mpb.014.003570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woody energy plant,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has become research focus inrecent years.Import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field of molecular biology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though there was little genome information and the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compared with other plants.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d its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progress in molecular biology,including molecular markers and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miRNA,transcriptome and proteome analyses,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key bing these molecular techniques with traditional breeding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arget accuracy of breeding and the selection efficiency of intermediate materials.Finally,we discussed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then propos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molecular study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molecular biology.Keywords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Molecular marker,miRNA,Transcriptome,Proteomics,Fatty acidbiosynthesis基金项目:本研究由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60024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5ZCQ-LX -02)共同资助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又名文冠花、文光花、僧灯毛道。
文冠果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形成 。并 且用 氟 氏完 全佐 剂诱 导大 鼠产 生 佐 剂性 关
节炎 , 以关 节 肿胀 度 为指 标来 观 察 B X对 大 鼠佐 剂 E 性关 节炎 的影 响 , 现 B X对 佐 剂性 关 节 炎 大 鼠 的 发 E
木瓜 、 登 阁 、 木 瓜 等 , 于 无 患 子 科 , 冠 果 属 , 文 崖 属 文
果 的枝 干 、 片 、 皮 、 叶 果 花器 等部 位 都是 重 要 药 材 , 可
fl u g , E 对 炎 症 早 、 晚期 的 作 用 , 探 oi b n e B X) a 中、 并 果 表 明 ,E B X对 二 甲苯 致 小 鼠耳 肿 胀 、 清 致 大 鼠 蛋 足肿 胀 、 叉 菜胶致 小 鼠足肿胀 、 角 醋酸 致 小 鼠腹 腔 毛
冠果 壳 皂苷 。
为文冠 果 药理 作用 的研究 提供 参考 。
l 抗 炎 作 用
研 究表 明 , 冠 果 的提 取 物 具 有 一 定 的抗 炎 作 文 用 。文 冠果 枝 、 、 可 作 为 治 疗 风 湿 关 节 炎 的 良 叶 干
合成 药 物 在 抗 癌 治 疗 中 易 出现 明 显 的 毒 副 作 用, 天然 药物 越 来 越 受 到 人 们 的重 视 和 青 睐 。有 研 究 表 明 , 冠 果 提 取 物 有 一 定 的 抗 癌 活 性 。王 红 文 斗[ 认 为 , 冠 果 皂 苷 的 结 构 类 型 属 齐 敦 果 烷 型 8 文 ( TS 三萜 皂 苷 , 构 效关 系 上看 , 有 较 强 的抗 癌 O ) 从 具 活性 。C a 9 究 发 现 , 冠 果 果 壳 乙醇 提 取 h nP K[ 研 文 物 能显 著抑 制 卵巢 肿 瘤 细胞 增 长 , 有 效 成 分 为 文 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通报 2002,19(3):296~301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研究进展①高述民 马 凯 杜希华 李凤兰(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100083)摘要 综述了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的落花落果、雄性不育、遗传变异、快繁及药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认为造成文冠果“千花一果”的生理原因可能在于树体营养不足;导致雄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花药难以开裂散粉,其次才是花粉败育;文冠果花瓣等突变体的发现及体细胞胚培养成功,为优选、快繁新品种及研究木本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形态建成分子机理等提供了条件,但文冠果的资源在逐年减少,有待尽快加以保护和利用;文冠果的药用价值尚有待国内深入系统地研究。
关键词 文冠果,落花落果,雄性不育,繁殖Advances in R esearch on Xanthoceras sorbifoliaG AO Shu-Min MA K ai DU X i-Hua LI Feng-Lan(College o 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Forestry Univer sity,Beijing100083)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com prehensive statement about the present studies on flower abscis2 sion and fruit drop,male sterility,heredity and variability,in vitro propagation and medicinal use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We hold that the flower abscission and fruit drop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may be the result of malnutrition of the tree,and the primary reas on of male sterility is an2 ther indehiscence,with the secondary reas on being pollen sterility.It is very useful for researching organogenesis of w oody plants with discovered petal mutation and culture of s omatic embry os.Be2 cause the natural res ources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are reducing annually,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m for sustainable use.The medicinal value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should be studied thoroughly and systematically.K ey w ords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Flower abscission and fruit drop,Male sterility,Prop2 agation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又名木瓜、文登阁、僧灯毛道,隶属于无患子科文冠果属,为单种属。
落叶乔木或灌木,原产我国北方,分布在北纬33°~46°、东经100°~125°,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以南,东起辽宁,西至青海,南至河南及江苏北部。
生于海拔52m~2260m处的荒山坡、沟谷间和丘陵地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1961;董长耀等, 1979;周荣汉,1993),在甘肃镇原县还发现一株已有600多年,胸围2.15m、树高9.5m的文冠果古树(杨生慧等,1998)。
文冠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抗寒、抗旱和抗盐碱)能力。
在绝对气温-40℃条件下,有轻微冻梢,但能结实。
除在盐碱地或积水涝洼地外,到处都能生长,是绿化荒山的先锋树种。
根系发达、根萌蘖性强,也是水土保持及防沙改造环境的优良树种。
文冠果易繁殖、种子营养丰富、种仁含油率高、可入药,是一种中国特有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070612)。
作者简介:高述民,1962年生,理学博士后,已发表论著20余篇。
收稿日期:2001206224 接受日期:2001209226 责任编辑:姜联合的珍稀木本油料植物,有北方油茶之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此外,文冠果木材纹理致密、结实耐用,是家具、农具和手工艺品的好原料。
文冠果花色品种多样且好看,开花时间相对较长,是珍贵的园林绿化树种和蜜源植物。
根黄色,可以代替染料染布。
20世纪70~80年代,因文冠果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及很高的应用价值,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如内蒙、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都曾大面积栽培。
据报道,全国现有文冠果80万亩(包括10万亩野生林),辽宁省种植面积在1976年达17万亩(王红斗,1998)。
刘孟军等编《中国野生果树》(1998)中亦记载了我国现有文冠果70多万亩,叶的年产量在百万千克以上。
总之,文冠果全身是宝,但开发利用受以下几方面的制约:一是群体内类型混杂,株间产量悬殊。
由于文冠果由野生到人工栽培历史不长,还保留着许多野生性状,所以在栽培中单株结实量差别很大,尚没有系统地选育优良品种;二是优树无性繁殖体系尚未建立;三是对文冠果“千花一果”的生物学机制缺少了解,从而缺少改变现状的对策。
因此深入进行文冠果生殖发育分子机理、药用机理及良繁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文冠果药用研究文冠果种仁含油55%~66%,为质量很高的食用油,该油含有的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酸等是人体不能合成的,人体内缺少时则会发生脱发及各种皮肤病。
油脂为半干性油,也可制高级润滑油、喷漆及肥皂等,油中非皂化部分中的淄酸可作液晶材料。
叶中含蛋白质19.8%~23%,高于红茶。
叶中咖啡因含量接近花茶可作饮料。
种壳、果壳可作活性炭、糠醛(果壳含糠醛12%左右)、木糖醇、酒精等化工原料。
枝、叶、干、种仁、果柄均可入药。
种仁可制取治疗心脏病、血管病、遗尿症、腹泻、脱发、皮肤病、智力低下及老年痴呆症等药物(特格喜等,1997)。
叶中所含杨梅树皮甙具有杀菌、杀精子、稳定毛细管、止血、降胆固醇作用。
花萼片中含有的岑皮甙具有解热、安眠、抗痉等作用。
文冠果皂甙的结构类型属齐敦果烷型(OTS )三萜皂甙,从构效关系上看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王红斗,1998)。
另据Ma 等(2000)报道,文冠果中具有抑制HI V 蛋白酶活性的成分。
目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主要有2种:一是抑制HI V 逆转录酶的活性;另一种是抑制HI V 蛋白酶(HI V-1PR )的活性。
他们在文冠果的提取物中分离到2个新化合物[化合物3,即29-hy 2droxy -3-ox otirucalla-7,24-dien-21-oic acid ,xanthocerasic acid 和6(表醅儿茶素-(4β→8,2β→o-7)表儿茶素)]和另外11个已知的化合物,研究了其化学成分并分离到抗HI V-1PR 活性部位。
经对抗HI V-1PR 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2(3-ox otirucalla-7,24-dien-21-oic acid )是第一个具明显抑制HI V PR 活性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
次级部位Ⅲ-2的活性最强,经超滤进一步分得4个部位,第4个部位(IC50为6.0μg ・m L -1)活性最强,含量最多,分子量最大,主要是一些以表儿茶素和表5,7,4′-三羟基黄烷-3-醇为单元的缩合鞣质。
2 文冠果落花落果的机理研究文冠果属雌雄同株,为总状花序,花杂性。
小花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单性雄花也称不孕花,表现为雄蕊发育正常,雌蕊早期萎缩退化,位于雄蕊内侧基部。
另一种为两性花,也称孕花,雌蕊的柱头、花柱和子房发育正常,雄蕊为短花丝且花药不能正常开裂,因此不育。
绝大多数品种可孕花生于一年生枝顶芽萌发形成的顶花序上,雄花多生于一年3期高述民等: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研究进展297 生枝侧芽萌发形成的侧花序上。
文冠果开花不久,花瓣刚谢或未谢时,子房尚未膨大就脱落,属于落花;可孕花授粉以后子房即开始膨大,约7天后,进入落果期,幼果除少数迅速增大外,大多数生长停滞,逐渐脱落。
文冠果座果率之低,在果树中是罕见的,故称千花一果,这是造成文冠果低产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当前急待探明的重要问题。
科研工作者曾从多方面探索了文冠果落花落果的原因,取得了一定进展。
211 树体营养限制论内蒙哲理木盟林业科研所(1981)曾报导了花期气候条件恶劣,树体生长不良影响授粉受精,从而引起落花;落果原因则是树体内的养料满足不了全部幼果生长发育的需要,必然有一部分幼果得不到充足的养料而停止生长,并很快脱落。
另外还有机械、虫害导致落花落果。
河南洛阳地区林研所(1979)也曾报导了文冠果的开花习性,认为一方面文冠果的花芽发育阶段有一个花性分化成熟期,花器官在花性分化成熟期的变化影响孕花比例大小,此时花体各部分生长迅速,消耗大量养分,使部分雌蕊子房体停止发育,不能成熟而变为不孕花,比例可占95%~96%。
一些人认为文冠果花期较短,柱头和花药干缩较快,对授粉不利,影响受精。
也有人认为花粉的萌发率可能也是影响其落花落果的原因。
但余树勋等(1982)对此持不同观点,他通过实验发现人工授粉不能减少落果,因为文冠果的落果是已受精的果实,所以他认为,落果现象的形成不属于授粉或受精问题。
周仪和曾伟(1984)曾报导了对文冠果双受精过程的研究。
他们认为,文冠果的双受精是正常的,不存在什么障碍,因此受精问题不是其落花落果的直接原因。
我们认为该观点较有道理。
从可孕花的着生部位不难看出,雌蕊的发育受营养制约。
顶端由于受生长素的调节,营养运输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
顶花序由于营养相对充足,雌花分化比例大,座果的可能性也大,但雌花着生过于密集(20~30个),营养明显不足,易导致落花落果。
我们观察到,多数幼果胚珠萎缩、褐化,停止生长后很快便脱落。
212 有性繁殖退化论张明中(1979)曾提出:文冠果开花繁多,结果稀少,主要是由于长期生长在野生条件下系统发育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