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试验教学大纲

附件3:《电路设计CAD》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郭湘德课程负责人:郭湘德大纲审核人:李泽文编写时间:2011.9.12课程编号:0809100055英文名称:The Electric Circuit Design CAD学分:1.0 学时:30适用对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学等。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
该课程以PROTEL软件为主体,介绍了电路设计自动化EDA的一种综合设计环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内容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用计算机绘制电路原理图、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简单电路仿真的基本过程、基本方法和技巧,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本是一门重在实践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上机实践掌握所学的知识,故全课程教学主要是通过机上操作来完成。
机上的操作学习环境为PROTEL 和EWB。
二、基本要求(1)熟悉Protel 2004设计环境、功能模块和环境参数的基本设置。
(2)掌握文件管理器和元件库管理器的使用,以及设计数据库文件和原理图文件的建立和管理。
(3)掌握原理图绘制工具的使用、元件的编辑操作、元件的参数和属性的设置。
(4)掌握电路的布线操作、电源设置、接地设置、输入/出端口设置、总线绘制及设置、图形绘制等。
(5)掌握绘制原理图基本过程、基本方法和常用技巧,能绘制完整的原理图并产生相关报表。
(6)掌握元器件库编辑器的使用及管理,熟练新建元件图形符号的绘制和元件库的建立。
(7)掌握层次原理图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熟练建立层次原理图、生成I/O端口符号和方块图符号。
(8)理解电气规则检验的概念。
(9)掌握网络表、元器件列表、交叉参考表和网络比较表的生成方法。
(10)理解PCB的基本概念和制作基本原则,掌握PCB的布线流程。
(11)熟悉PCB设计编辑器、PCB绘图工具的使用和电路参数设置,熟悉PCB 的自动布线和手工调整的操作。
(完整版)教学大纲-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Fundadamentals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Lab Ⅰ课程代码:E0200710 学时数:20 学分数:1课程类型:实验课程适用学科专业:电子类专业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执笔者:崔红玲编写日期:2013-11-15 审核人: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以“电路分析基础”作为背景知识,在服务于理论课程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工程上的感性认识,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学会简单的电子测量方法,能够设计搭建简单的单元电路。
一、Introduction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experiment course in 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ies of Circuit Analysis”, this course not only serves for the theory courses, but also aims at helping students have a perceptual cognition o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ojects. Students in this course will be able to know about basic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devices, handle simpl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design and build the basic circuit unit.二、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建立工程上的感性认识,增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内课程大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内课程大纲《工程优化方法》课程名称:工程优化方法/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Methods课程代码:0721005课程类型:必修总学时数:46学时学分:3分开课单位:理学院数学科学系适用专业:适用于理、工等专业的卓越工程师硕士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最优化方法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数学,是运筹学的核心部分,在工程科技、经济金融、管理决策和国防军事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工程优化方法基于最优化的原理,着重介绍实用性、有效性强的各种实用优化算法。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学习和一定的上机实践使学生对工程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算法的基本步骤、应用要点等有一个基本认识和初步掌握,培养和提高用优化方法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初步技能,为应用优化软件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能够掌握最优化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能够用工程优化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熟练应用优化软件包进行计算学时安排课堂教学:学时:40研讨课:学时:6实践课:学时:10总学时数:学时:46+10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讲授工程优化方法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既保证讲授内容的清晰,又兼顾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在对具体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推导和证明时,采用板书讲解方式,以便学生能一步步跟上教师的思路。
通过课后作业和上机实验加深学生对工程优化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理解从书本理论到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Matlab语言课程综合记分方法各部分的比重分别为:平时成绩 20 %实验成绩 30 %期末考试 50 %总计 100%教科书陈宝林.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推荐参考书1.唐焕文,秦学志编著. 实用最优化方法(第三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袁亚湘,孙文瑜.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3.J. Nocedal & S. J. Wright, Numerical Optimization(影印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本表注:对于表中第二列所列技能应对照附录A 理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质课程《凸优化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G00TE1204课程名称:凸优化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课程英文名称:Convex Optim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Signal Processing开课单位:通信工程学院教学大纲撰写人:苏文藻课程学分:2学分课内学时:32学时课程类别: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课程性质:任选授课方式:讲课考核方式:作业,考试适用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先修课程:教学目标:同学应:1.掌握建立基本优化模型技巧2.掌握基本凸分析理论3.掌握凸优化问题的最优条件及对偶理论4.认识凸优化在信号处理的一些应用英文简介:In this course we will develop the basic machineries for formulating and analyzing various optimization problems. Topics include convex analysis, linear and conic linear programming, nonlinear programming, optimality conditions, Lagrangian duality theory, and basics of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Applications from signal processing will be used to complement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No prior optimization background is required for this class. However, students should have workable knowledge in multivariable calculus, real analysis, linear algebra and matrix theory.课程主要内容:Part I: Introduction-Problem formulation-Classes of optimization problemsPart II: Theory-Basics of convex analysis-Conic linear programming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 Optimality conditions and duality theory-Basics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Part III: Selected Applications in Signal Processing-Transmit beamforming-Network localization-Sparse/Low-Rank Regression参考书目:1.Ben-Tal, Nemirovski: Optimization I-II: Convex Analysis, Nonlinear ProgrammingTheory, Nonlinear Programming Algorithms, 2004.2.Boyd, Vandenberghe: Convex Optim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3.Luenberger, Ye: Linear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 (3rd Edition), 2008.4.Nemirovski: Lectures on Modern Convex Optimization, 2005.。
教学大纲 -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Fundadamentals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Lab Ⅰ课程代码:E0200710 学时数:20 学分数:1课程类型:实验课程适用学科专业:电子类专业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执笔者:崔红玲编写日期:2013-11-15 审核人: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以“电路分析基础”作为背景知识,在服务于理论课程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工程上的感性认识,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学会简单的电子测量方法,能够设计搭建简单的单元电路。
一、Introduction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experiment course in 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ies of Circuit Analysis”, this course not only serves for the theory courses, but also aims at helping students have a perceptual cognition o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ojects. Students in this course will be able to know about basic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devices, handle simpl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design and build the basic circuit unit.二、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建立工程上的感性认识,增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内课程大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内课程大纲《工程优化方法》课程名称:工程优化方法/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Methods课程代码:0721005课程类型:必修总学时数:46学时学分:3分开课单位:理学院数学科学系适用专业:适用于理、工等专业的卓越工程师硕士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最优化方法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数学,是运筹学的核心部分,在工程科技、经济金融、管理决策和国防军事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工程优化方法基于最优化的原理,着重介绍实用性、有效性强的各种实用优化算法。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学习和一定的上机实践使学生对工程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算法的基本步骤、应用要点等有一个基本认识和初步掌握,培养和提高用优化方法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初步技能,为应用优化软件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能够掌握最优化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能够用工程优化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熟练应用优化软件包进行计算学时安排课堂教学:学时:40研讨课:学时:6实践课:学时:10总学时数:学时:46+10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讲授工程优化方法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既保证讲授内容的清晰,又兼顾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在对具体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推导和证明时,采用板书讲解方式,以便学生能一步步跟上教师的思路。
通过课后作业和上机实验加深学生对工程优化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理解从书本理论到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Matlab语言课程综合记分方法各部分的比重分别为:平时成绩 20 %实验成绩 30 %期末考试 50 %总计 100%教科书陈宝林.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推荐参考书1.唐焕文,秦学志编著. 实用最优化方法(第三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袁亚湘,孙文瑜.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3.J. Nocedal & S. J. Wright, Numerical Optimization(影印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本表注:对于表中第二列所列技能应对照附录A 理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通信网络理论基础课程编号01068课程名称(英文)Fundamentals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学分 3 适用学科、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课程类别硕士课课内学时数46 授课方式讲课考试方式笔试(闭卷)教材名称出版单位作者Data Networks (Second Edition) Prentice Hall,1992 D. Bertsekas R. Gallager信息网络理论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李建东参考书名称出版单位作者计算机网络(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谢希仁通信网络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王承恕任课教师姓名李建东、盛敏开课单位信息科学研究所上机时数课程性质学位课大纲撰写人姓名刘增基、李建东教学目标: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通信网络共性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常用的通信网络的模型和分析方法。
为研究和设计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包括教学计划):近年来通信网络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从电话网到ISDN及BISDN,从LAN,WAN到Internet, 从AMPS, GSM,IS-95到IMT2000及PCN等等.本课程主要讨论这些网络共性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常用的通信网络的模型和分析方法,包括点对点的传输协议、多址协议、路由算法、流量和拥塞控制、拓扑设计等。
教学内容:(续前):1. 通信网络概论(6学时)2. 通信网络的业务模型(6学时)3. 点对点的传输协议(6学时)4. 网络的时延模型(6学时)5. 多址协议(6学时)6. 路由算法(6学时)7. 流量和拥塞控制(6学时)8. 网络拓扑设计(4学时)。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操作系统》是信息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是一门涉及较多硬件知识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课程。
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特点是概念多、较抽象和涉及面广,其整体实现思想和技术又往往难于理解。
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实施管理,是所有其他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唯一接口,所有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得到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
因此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如UNIX、xinux)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了解它是如何组织和运作的,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先修课要求,本课程在学习之前最好具有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操作系统发展过程、新技术的应用。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及它们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为今后的进修、应用实务作好技术准备。
掌握:基本概念包括:多道程序设计、并发、分时、作业、进程、互斥与同步、周转时间、吞吐量、重定位、连接、虚拟存储、虚拟设备、死锁、线程。
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资源(处理机、存储器、设备、文件)的管理策略。
基本技能:管理系统资源的常用命令、系统配置与维护的方法和技术。
理解重点:进程概念、存储管理(尤其虚拟存储)的各种策略、文件系统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和配置。
结合具体现代操作系统加深理解。
了解难点:进程的概念及其与程序的区别、进程间同步与互斥的正确实现、虚拟设备与虚拟存储。
Unix,Windows NT的系统结构、功能特点。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1、本课程概念多、较抽象、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约佔80%。
实验与自学约佔20%。
教师应该提供自学提纲并适当辅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课程大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课程大纲《智能手机开发与应用》课程名称:智能手机开发与应用课程代码:课程类型:选修总学时数:学时学分:分开课单位:鲲鹏通讯(昆山)有限公司适用专业: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智能手机开发与应用是全面介绍智能手机上应用开发的技术和经验的课程,重点介绍平台上开发、调试及测试技术,以培养合格的中高级移动软件开发人员。
∙能够掌握移动平台的系统资源、开发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掌握系统的特点和常用使用方法∙能够理解移动平台相对于桌面平台的特点及差异∙熟练开发移动软件学时安排课堂教学:学时:实践课:学时:总学时数:学时:教学方法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讲授教学为主,教学内容主要为案例式。
建设有课程网站,课余开展网络讨论、分析、疑难解答,作业均为功能软件编程,通过网络提交测试。
实验课采用分组互动模式,共同开发实验课题。
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平台,具备编写简单应用功能软件的能力。
先修课程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原理、体系结构、汇编。
后续有关专业课程和教学环节网络获取基于平台开发功能软件的源代码,分析学习、能够熟练开发较为复杂功能块,并应用到工程项目中。
课程综合记分方法各部分的比重分别为: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总计推荐参考书1.靳岩,姚尚朗开发入门与实战(附光盘),人民邮电出版社,。
2.(美)伯内特著,田俊静等译基础教程(第版),人民邮电出版社,.参考资料:1.及其文档2.及其文档3.网站下载课程内容:1.移动平台的特点、移动软件开发的独特性:移动平台与传统的基于桌面电脑的平台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移动平台上开发应用需要考虑的问题、采用的算法、程序结构、开发流程都与在桌面平台上的开发有很大的不同。
本课程首先简单介绍这些区别和特点,以让学生对移动软件开发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软件开发基础:介绍系统特性及架构,以及模拟器、、、等部件和初步使用方法,软件构成及工程元素,学会编写最简单的软件并在模拟器中调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线测量》教学大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线测量》教学大纲一、课程地位、基本要求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微波电信专业选修的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天线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基本要求是通过课程教学、实验、示教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天线测试场的设计与鉴定准则;掌握天线基本参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学会常规测量仪器和先进测量仪器基本操作方法以及测量原理。
本课程是《天线原理》课程内容的补充与应用。
《天线原理》课程完成天线基本理论的教学;《天线测量》课程完成天线基本参数测量原理和实验的教学。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1)理论教学绪论1学时天线场地设计与鉴定8学时天线方向图的测量2学时天线增益的测量3学时天线极化的测量6学时天线阻抗的测量4学时天线相位方向图的测量4学时天线源场测量2学时天线近场测量6学时用射电源测量天线的电参数和现代天线测量设备与系统介绍2学时(2)实验教学每个实验2小时,共计4个实验,具体内容为:1实验一:对称阵子和无源阵子天线方向图的测量实验二:对称阵子输入阻抗的测量实验三:喇叭天线增益的测量实验四:天线计划参数的测量(3)示教教学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天线的阻抗特性;微波暗室的设计与建造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理解实验测量原理,会出测量方框图,熟悉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给出测量参数的理论数值;(2)记录实验数据和实验测量条件,试验现场测量数据必须交在场指导老师审阅后方能离开实验现场;(3)做出实验报告,前一个实验报告未交者不能参加下一个实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50%;四、考核方式独立作业或者命题考察;五、教材及参考书《天线测量》林昌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2。
(完整版)教学大纲-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Fundadamentals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Lab Ⅰ课程代码:E0200710 学时数:20 学分数:1课程类型:实验课程适用学科专业:电子类专业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执笔者:崔红玲编写日期:2013-11-15 审核人: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以“电路分析基础”作为背景知识,在服务于理论课程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工程上的感性认识,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学会简单的电子测量方法,能够设计搭建简单的单元电路。
一、Introduction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experiment course in 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ies of Circuit Analysis”, this course not only serves for the theory courses, but also aims at helping students have a perceptual cognition o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ojects. Students in this course will be able to know about basic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devices, handle simpl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design and build the basic circuit unit.二、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建立工程上的感性认识,增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红外物理》

第一次课1、学习教学大纲1.1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目标:在系统介绍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典型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红外装置和设备的基本组成、性能特征以及在国防和工农业上的应用有直观的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任务:使学生对红外探测、红外测温、红外光谱测量以及红外成像等装置和设备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技术特点、性能表征和应用领域有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为红外技术的应用打下必要的基础。
1.2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概论介绍红外系统的基本概念,红外仪器的基本结构、基本特性和应用领域;同时介绍红外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红外光学系统介绍红外光学系统的构成原理,影响红外光学系统像质的品质参数和评价方法;介绍典型的反射式系统、折反式系统、折射式系统和辅助光学系统以及光学扫描系统。
辐射调制与调制盘介绍红外辐射调制的基本概念,调制盘的作用、分类和工作原理,几种典型的调幅式调制盘、调频式调制盘、脉冲编码式调制盘、调相式调制盘和脉冲调宽式调制盘。
红外探测系统简介介绍典型红外探测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红外热成像系统简介介绍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发展历史、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1.3考核方式笔试:半开卷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平时测验及作业:20%,期末考试:80%。
2、绪论2.1红外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红外技术的应用2.1.1红外探测器的发展红外探测器是红外仪器的最基本、最关键的部件。
红外技术的发展总是与红外探测器的改进息息相关,每一种新型红外探测器的问世,必然导致红外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温度计(1800赫谢耳最原始的红外探测器)——温差热电偶、热电堆(19.30 测温灵敏度提高40倍)——测辐射热计(19.80 灵敏度又提高30倍)——硫化铅探测器(20.40 光子探测器,标志着现代红外技术发展的开始)——锑化铟探测器(20.50 灵敏度更高)——碲镉汞三元化合物探测器(20.60探测率达到理论极限)——多元探测器(扫描、扫积SPRITE、焦平面阵列)===热释电探测器(室温工作,不需制冷;热灵敏度、响应速度一般)2.1.2红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最初(19世纪),天文天体红外辐射研究,化工中利用红外光谱进行物质分析。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10411290课程名称(中/英文):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3.5总学时:56理论学时:48实验/实践学时:8适用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教学环境:多媒体开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二、课程简介《操作系统》是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后续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本课程讲述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偏重于操作系统功能与结构的理论分析,对其中的重要算法辅以实验,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主要内容包括操作系统概论;进程的概念、进程的描述与控制、进程的同步与互斥以及进程管理的常用算法;处理机调度的策略和处理死锁的方法;存储器管理的方案和分配算法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文件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关键的数据结构;设备与系统的结合方式,设备驱动程序的结构及加载机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培养分析、比较操作系统实现方法优劣的基本能力,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提高深入编程和借鉴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算法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同步和互斥等;操作系统的各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原理。
三、课程教学目标2.课程教学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指标点、主要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四、教学内容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1.主要内容:阐述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操作系统基本特性;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2.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定义;理解操作系统目标、作用和功能;。
3.重点: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教学大纲-电子科技大学

附件二:部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目录《EDA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FPGA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4)《L-Edit版图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6)《MATLAB》课程(电磁场专业)教学大纲 (8)《MATLAB》课程(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大纲 (10)《MATLAB》课程(通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大纲 (13)《MATLAB》课程通信专业(专科)教学大纲 (16)《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8)《电子电路设计制作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0)《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1)《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3)《嵌入式系统设计制作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5)《电子技术实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6)《集成电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9)《微电子实验》教学大纲 (34)《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教学大纲 (37)《EDA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学时数:32 学分:2先修课程:《数字电路》,《电子设计自动化》考核方式:实验考核+实验报告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实践应用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对简单的数字系统进行开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字系统设计的学习兴趣。
二. 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1.数字时钟的设计学会使用Quartus II软件和verilog语言编写数字时钟程序,用Model Sim 软件进行仿真,并在实验箱上下载。
2.IC计费器的设计学会使用Quartus II软件和verilog语言编写IC计费器程序,用Model Sim软件进行仿真,并在实验箱上下载。
3.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学会使用Quartus II软件和verilog语言编写数字频率计程序,用Model Sim软件进行仿真,并在实验箱上下载。
4.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学会使用Quartus II软件和verilog语言编写交通灯控制器程序,用Model Sim软件进行仿真,并在实验箱上下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试验教学大纲

《电子测试技术(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蔡灏、李小颖、李志勇课程负责人:大纲审核人:编写时间:2011 .9课程编号:0808100045英文名称:Electronic Testing Technology(2)学分:0.5 学时:16适用对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试技术(上)》等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目的:《电子测试技术(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将电子技术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1、基础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加强了工程计算,并根据计算进行实验训练。
开设这些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电路的测试方法和手段,以提高他们后继设计性实验的操作技能。
2、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电路的设计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大型综合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完成有关课程之后能够更进一步掌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便参加工作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需要。
3.计算机仿真实验:了解EWB等计算机仿真软件的使用,并利用其实现相关电路的仿真和计算。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在于设计性实验需要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自己设计出电路。
四、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表1 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五、单项实验内容和目的1、基本(基础性)实验(1)TTL集成逻辑门的逻辑功能与参数测试实验内容:测试与非门主要参数ICCL、ICCH、IIL、NO、平均传输延迟时间tpd、与非门的电压传输特征以及验证74LS20与非门的逻辑功能。
实验目的:熟悉逻辑实验箱的结构和用法,按实验原理电路在实验箱上接线,分别测试各项参数,将结果填入实验测试表中,分析实验结果、回答问题并写出实验报告。
教学大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一、教材内容的范围及教学时数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之高等数学,其内容的范围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及其应用, 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其应用,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
教学时数:144学时课程类别:必修学分:9 学期:第一、二学期使用范围:工科所有专业及电子商务专业二、教学的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全面的掌握高等数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能力的技巧,具有大专学习所必需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可分为较高要求和一般要求两个层次: 较高要求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巩固掌握、熟练应用,其中概念、理论用“理解”一词表述;方法、运算用“掌握”一词表述;一般要求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是在要求上低于前者,其中概念、理论用“了解”一词表述;方法、运算用“会”或“了解”一词表述。
1.函数、极限、连续及具体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3)理解复合函数概念,了解反函数和隐函数的概念(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图像(5)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式(6)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的左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7)掌握极限的性质与四则运算法则(8)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重要准则,并会利用其求极限(9)掌握两个重要极限的方法(10)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阶的概念(11)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会判断间断点的类型(12)了解初等函数连续性的闭区间上的连续性质(最大值、最小值和解介值定理)会解答相关的应用问题2.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具体要求(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方程(2)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3)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4)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反函数的导数(5)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了解初等函数的可导性(6)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会求分段函数,隐函数和用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一阶和二阶导数(7)理解微分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可导与可微的等价性(8)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了解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9)理解并会用Rolle, Lagrange中值定理,了解Cauchy中值定理(10)掌握L`hopitial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11)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别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简单应用(12)会用导数判别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会求函数图形的水平、垂直渐近线,会描述函数的图形(13)会证明一些简单的等式与不等式3.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具体要求(1)掌握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3)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4)掌握定积分的概念,了解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5)掌握定积分的性质,理解定积分中值定理(6)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7)理解变上限的定积分是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定理,掌握Newton-Leibnig公式(8)会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和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体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方体体积、变力作功,引力、液体的静压力等4.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及具体要求(1)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单位向量、方向数和方向余弦的求法(2)掌握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了解两个向量的夹角以及两个向量的垂直和平行条件(3)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掌握向量的坐标表达式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的运算方法(4)掌握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会求点到平面和点到直线的距离(5)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6)掌握一些简单的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作图5.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具体要求(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2)理解偏导数和高阶偏导数的概念(3)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求法,会求隐函数的偏导数(4)理解全微分的概念,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及充分条件(5)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的概念,并会求它们的方程(6) 理解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Lagrange 乘数法求条件极值6. 多元函数积分学及具体要求(1) 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了解二重积分的性质,了解二重积分中值定理(2) 掌握二重积分在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中的计算方法(3) 会用二重积分求一些几何问题和物理量,如:平面图形面积、平面薄板的质量、重心坐标、转动惯量等7. 无穷级数及具体要求(1) 理解常数项级数以及收敛与发散的概念,了解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概念(2) 掌握常数项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3) 掌握几何级数的收敛性(4) 会用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5) 会用交错级数的Leibnig 定理(6) 了解函数项级数及其收敛性、和函数的概念(7) 掌握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会求一些函数的和函数(8) 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域的求法(9) 了解函数的Taylor 级数的概念以及函数展开为Taylor 级数的充分条件,了解函数幂级数展开式的唯一性(10) 掌握e x , sinx, cosx, ln(1+x), (1+x)m 的马克劳林展开式,并会利用它们将一些简单函数间接展开为幂级数8. 常微分方程及具体要求(1) 了解常微分方程及其阶、通解和特解的概念(2) 了解初始条件,初值问题及其初值问题特解的概念(3) 掌握一阶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型及一阶线性方程)概念及解法(4) 会用降阶法解微分方程:()(),(,)(,)n y f x y f x y y f y y ''''''===和(5) 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通解的结构理论的定理(6) 掌握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解法(7) 会求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余弦函数时二阶常系数线性非次方程的特解及通解(8) 会用微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三、“高职高专”参考书及扩充资料1) 《新编高等数学自学指南》,李广民,冯晓慧,任春丽,西电出版社(自编辅导材料,适合专科学生);2)《高等数学解题题典》,蔡若松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专科,升本科参考用书);3)《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本科生所用全国优秀教材) ;4)《高等数学释疑解难》,高等教育出版社5)“高等数学”练习册(上、下)数学系编,配合本科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一、教材内容的范围及教学时数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之高等数学,其内容的范围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及其应用, 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其应用,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
教学时数:144学时课程类别:必修学分:9 学期:第一、二学期使用范围:工科所有专业及电子商务专业
二、教学的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的掌握高等数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能力的技巧,具有大专学习所必需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可分为较高要求和一般要求两个层次: 较高要求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巩固掌握、熟练应用,其中概念、理论用“理解”一词表述;方法、运算用“掌握”一词表述;一般要求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是在要求上低于前者,其中概念、理论用“了解”一词表述;方法、运算用“会”或“了解”一词表述。
1.函数、极限、连续及具体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3)理解复合函数概念,了解反函数和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图像
(5)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6)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的左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7)掌握极限的性质与四则运算法则
(8)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重要准则,并会利用其求极限
(9)掌握两个重要极限的方法
(10)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阶的概念
(11)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会判断间断点的类型
(12)了解初等函数连续性的闭区间上的连续性质(最大值、最小值和解介值定理)会解答相关的应用问题
2.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具体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方程
(2)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
(3)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4)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反函数的导数
(5)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了解初等函数的可导性
(6)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会求分段函数,隐函数和用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一阶和二阶导数
(7)理解微分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可导与可微的等价性
(8)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了解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9)理解并会用Rolle, Lagrange中值定理,了解Cauchy中值定理
(10)掌握L`hopitial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11)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别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简单应用
(12)会用导数判别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会求函数图形的水平、垂直渐近线,会描述函数的图形
(13)会证明一些简单的等式与不等式
3.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具体要求
(1)掌握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
(3)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4)掌握定积分的概念,了解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5)掌握定积分的性质,理解定积分中值定理
(6)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7)理解变上限的定积分是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定理,掌握Newton-Leibnig公式
(8)会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和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体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方体体积、变力作功,引力、液体的静压力等
4.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及具体要求
(1)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单位向量、方向数和方向余弦的求法
(2)掌握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了解两个向量的夹角以及两个向量的垂直和平行条件
(3)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掌握向量的坐标表达式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的运算方法(4)掌握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会求点到平面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5)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
(6)掌握一些简单的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作图
5.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具体要求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2)理解偏导数和高阶偏导数的概念
(3)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求法,会求隐函数的偏导数
(4)理解全微分的概念,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及充分条件
(5)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的概念,并会求它们的方程
(6) 理解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
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Lagrange 乘数法求条件极值
6. 多元函数积分学及具体要求
(1) 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了解二重积分的性质,了解二重积分中值定理
(2) 掌握二重积分在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中的计算方法
(3) 会用二重积分求一些几何问题和物理量,如:平面图形面积、平面薄板的质量、重
心坐标、转动惯量等
7. 无穷级数及具体要求
(1) 理解常数项级数以及收敛与发散的概念,了解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概念
(2) 掌握常数项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
(3) 掌握几何级数的收敛性
(4) 会用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
(5) 会用交错级数的Leibnig 定理
(6) 了解函数项级数及其收敛性、和函数的概念
(7) 掌握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会求一些函数的和函数
(8) 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域的求法
(9) 了解函数的Taylor 级数的概念以及函数展开为Taylor 级数的充分条件,了解函数幂
级数展开式的唯一性
(10) 掌握e x , sinx, cosx, ln(1+x), (1+x)m 的马克劳林展开式,并会利用它们将一些简
单函数间接展开为幂级数
8. 常微分方程及具体要求
(1) 了解常微分方程及其阶、通解和特解的概念
(2) 了解初始条件,初值问题及其初值问题特解的概念
(3) 掌握一阶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型及一阶线性方程)概念及解法
(4) 会用降阶法解微分方程:()(),(,)(,)n y f x y f x y y f y y ''''''===和
(5) 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通解的结构理论的定理
(6) 掌握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解法
(7) 会求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余弦函数时二阶常系数线性非次方程的特
解及通解
(8) 会用微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三、“高职高专”参考书及扩充资料
1) 《新编高等数学自学指南》,李广民,冯晓慧,任春丽,西电出版社(自编辅导材料,适合专科学生);
2)《高等数学解题题典》,蔡若松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专
科,升本科参考用书);
3)《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本科生
所用全国优秀教材) ;
4)《高等数学释疑解难》,高等教育出版社
5)“高等数学”练习册(上、下)数学系编,配合本科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