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清华大学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3讲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IU>0
E
IU<0
I0
AD=A0+by
C=a+by
F
y
Y0
•消费—投资法:
AD线与45线在E点相交,E点称为均衡点, 表明国民收入在上E点达到均衡(总供给等 于总需求),这时国民收入为Y0。 Y=AD Y=A0+bY (1-b)Y=A0
y0 A0 1 b
均衡国民收入,AS=AD
•储蓄-投资法
A
450
y 0
y0
Y
0
y0
本讲结束!
1.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a+bY
C为消费支出, Y为收入, a为自发消费,即收入Y为0时的消费, b是消费对收入的变化率, bY称为引致消费,即收入增加引起的消 费。
2.消费倾向
( 1 ) 边 际 消 费 倾 向 (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 指消费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S ds MPS (1 b) y dy 可见 MPC+MPS=b+(1-b)=1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ing, APS) S a APS (1 b) y y
所以,APC+APS=1
三、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乘数理论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2.从需求方面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 期内国内用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 AE=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C+I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part2)
一、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古典经济学认为,利率是由投资与储蓄决定的。 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投资与储蓄决定的,而是 由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首先,我们关注于 货币的需求。
二、货币需求
①交易动机[Transaction Motive] 公众为应付正常情况下的交易(即购买支 出)而持有货币。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 收入的增函数。
r
ky m r h h
利率上升同样的 幅度,L1对收入反应 的敏感程度变大或 L 2 LM1 对利率反应的敏感程 度变小,则收入的增 加量减少。 LM2
0
Y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rHale Waihona Puke 古典区域中间区域0
凯恩斯区域
Y
Y
三、LM曲线的移动
LM曲线的位移动主要考虑货币供给量变动 的因素: 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 货币供给量减少,LM曲线向左移动。
三、流动偏好陷阱
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 等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欲望。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时,人们 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 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此时即使货 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
一、LM曲线的含义及其推导 ①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②货币需求函数可表示为: L=L1(Y)+L2(r) ③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一定时期的实际货 币供给量为常数[M/P]
货币需求: L L1 (Y ) L2 (r ) kY hr 货币供给:
第三讲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核 算方法
核算GDP 有三种基本方法: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 有三种基本方法:支出法、收入法、 核算
1、支出法 2、收入法 3、生产法(增加值法) 生产法(增加值法)
支出法和收入法的理论依据:GDP既可视为一个经济所有 支出法和收入法的理论依据:GDP既可视为一个经济所有 理论依据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总收入,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总收入,也可以视为经济中用于购买物品 和劳务的总支出,换言之,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 和劳务的总支出,换言之,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总收入必 定等到于总支出。因为市场交易有卖者和买者两方。 定等到于总支出。因为市场交易有卖者和买者两方。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 宏观经济学 也叫总体或总量经济学,或收入及就业理论。它是 微观经济学的对称。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另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整个社会或国家的经济活动 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 及其周期性波动、增长、失业、通胀等现象和变化 规律。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整个国民经济活动。 中心或核心问题: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 中心或核心问题 宏观经济学 也被称为收入理论 收入理论。 收入理论
F.Income of unincorporated enterprises 非公司企业的收入 G.Reported Corporate profits before taxes
税前公司利润
– Dividends 股息 – Undistributed profits 未分配利润 – Corporate profits taxes 公司所得税 H.Statistical discrepancy and adjustments 统计误差的调整
六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变量 的基础是微观主体在市场上相互作用的结 果); 七是总量分析 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法。 总量分析 就研究方法而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由于研究对象和范畴的差异,其研究方 法也有自己的特点。
L03 宏观经济学索罗模型
其他角度能否解释收入水平的差距?
如果假定技术知识不重要不同国家间人均收入水平 的差距仅仅是由于人均资本存量的不同或资本回 报率的不同带来的的话,能否解释现实中国家间 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 • 假定技术知识不重要:意味? • C-D生产函数条件下:y=kα K y人均产出,k人均资本,αK资本报酬的份额
硕士生宏观经济学
第三讲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王飞
第三讲 Solow增长模型
一、问题 二、基本假定和初始条件 三、基本假定和初始条件(集约形式) 四、微分方程 五、分析 1. 平衡增长存在与否(经济增长率由何决定) 2. 储蓄率变化的冲击 3. 储蓄率变化的扩展分析
一、问题
长期中 ①经济增长率是如何决定的? ②为何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大幅增 长率的差异?
代入后可得
k (t ) [1 k f ` (k ) / f (k )](g n )(k k )
考虑通常时产出关于资本的弹性的值、及g、n、δ的值,可知收敛的速度大致为4%。
所以,
k k (k (0) k )e0.04t
走完一半的路程要18年。 结论:储蓄率的变化较大时,不仅其总体影响是适度的,而且其作用的出现也不是很快的。
四、微分方程(k的时间路径)
宏观经济学 数学基础-3-动态规划
第一部分高级宏观经济学的数学基础高级宏观经济学中许多模型用到了动态最优化理论。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动态最优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为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必要准备知识。
动态最优化理论主要包括变分法、最优控制论和动态规划。
第三讲动态规划前面两节介绍了用变分法和最优控制理论(即极大值原理)求解动态最优化问题(我们主要介绍的是连续时间问题)。
同样,动态最优化问题也可以用动态规划方法来求解。
动态规划是美国数学家贝尔曼1957年提出的,同最优控制论一样,动态规划也被说成现代变分法。
动态规划包括离散时间和连续时间两种情形,它在解决离散时间问题时较为方便,我们这里重点讲离散时间下的方法。
此外,动态规划可以解决确定性条件下和不确定条件下的动态最优化问题,与变分法和最优控制相比,动态规划是求解不确定下动态最优化问题很方便的工具,但由于要涉及大量其他数学工具以及课程时间所限,我们这里只介绍解决确定性问题的方法。
一、动态规划原理与贝尔曼方程(一)动态规划问题的特点(二)贝尔曼方程二、离散时间无限界期的动态规划贝尔曼方程的形式动态规划的解三、经济学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消费者最优化问题模型设定消费者储存资本并进行投资,即消费者的财富是以资本的形式表示的。
在每一期里,消费者都会把资本租给厂商并向厂商出售自己的劳动。
假设劳动并不会给消费者带来任何负效用,因此,不论工资率为多少,劳动供给始终是1单位。
消费者实际上就相当于在求解如下一个跨期最优化问题:{}1,0max ()t t t t c k t U c β+∞=∑s.t. 1(1)t t t t t c k w r k ++=++0lim 0(1)tt t t t k r →∞==+∏这里,0k 给定,t w 是工资率,t r 是资本的租金率。
如果把消费者的这个最优化问题用贝尔曼方程的方法表示出来,为{}11,()max[()()]t t t t t c k v k u c v k β++=+s.t. 1(1)t t t t t c k w r k ++=++ (1)0lim 0(1)tt t t tk r →∞==+∏把约束条件(1)代入目标函数中,有{}111()max [(1)]()t t t t t t t k v k u w r k k v k β+++=++-+ (2)式(2)的一阶条件(对1t k +求偏导)是11[(1)]()0t t t t t u w r k k v k β++''-++-+= (3)让式(2)两边对t k 求偏导,并应用包络定理,可以得到1()[(1)](1)t t t t t t v k u w r k k r +''=++-+ (4)把式(4)往后挪一期,有111121()[(1)](1)t t t t t t v k u w r k k r ++++++''=++-+ (5)用式(5)代替式(3)中的1()t v k +',可以得到11()()(1)0t t t u c u c r β++''-++=该方程就是实现消费者最优的欧拉方程。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三讲微观基础2考虑资本与劳动的两期竞争均衡模型精品文档
第三讲:两期动态模型
18
企业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1 zf (k1d , n1d ) w1 (n1d ) (1 r1 )k1d (1 )k1d (3.76)
2
zf
(k
d 2
,
n2d
)
w2
(n2d
)
(1
r2
)k
d 2
(1
)k
d 2
(3.77)
其中,
2019/10/16
第三讲:两期动态模型
14
(FOC c1 ) (FOC c2 ) (FOC l1 ) (FOC l2 ) (FOC s1 )
u(c1) 1 0 u(c2 ) 2 0 u(l1) 1w1 0 u(l2 ) 2w2 0 1 2 (1 r2 ) 0
2019/10/16
第三讲:两期动态模型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0
结合(3.91)、(3.92)、(3.95)式,可以得到:
u(c1 )
u(c2 )
zf1k2 , (h
l2
)
上式就是我们熟悉的欧拉方程。
结合(3.91)、(3.93)式,可以得到:
20
对应于每一个实际利率 r1 ,企业都会根据 zf1 (k1d , n1d ) 1 r1
的原则选择一个相应的资本使用数量 k1d ,对应于每一个
实际利率
r2
,企业都会根据
zf1
(k
d 2
,
n2d
)
宏观经济第三讲
.
5
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几何表达
在横轴为收 C
C = a + bY
入Y,纵轴为
消费C的座标
中,消费函
数C = a + bY的图象
E a
450 0
ΔC ΔY
Y
.
6
消费倾向
• 消费与收入的比率。 • (1)平均消费倾: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的
.
28
(三)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
乘数原理(Principle of Multiplier)是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 和就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经济处于萧条时期, 乘数可以发挥作用。其以后的经济学家认为投资乘数作用的 发挥应有若干限制条件;
(1)如果投资品生产部门增加的收入用来偿还债务,乘数要 缩小;
(2)没有可利用的劳动力与投资品存货;
(3)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消费品,但消费品生产不出来;
(4)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外国商品。
.
29
五、节俭的矛盾与通货膨胀缺口
(一)节俭的矛盾 (二)通货紧缩缺口 (三)通货膨胀缺口
.
30
(一)节俭的矛盾
1、传统经济学对节俭的看法 2、节俭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 3、为什么传统的“美德”会变成“罪恶”
.
34
(二)通货紧缩缺口
• 充分就业国民收入(YF):当所有资源实现充分 就业时所能生产出来的均衡国民收入,一般用不 变价格计算。也称潜在的国民收入。
• 均衡国民收入 (YE):经济在均衡状态时所生产 出来的国民收入。
• 产量缺口:充分就业产量和均衡产量之差,即: 产量缺口= YF- YE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第三节IS-LM-BP模型PPT课件
202汇1/3/供12 求平衡。
LM
BP Y
9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3/12
10
P
(三)IS方程比较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2021/3/12
3
IS-LM-BP模型
(一)方程 (二)图形
Y
eG
q T
dr
n
EP f P
➢E:国内均衡
1
1
(内部均衡)Y hr 1 ( M )
和国外均衡
k kP
(外部均衡) 同时实现。 r
Y
( rw
n
• EP f P
q)
➢IS与LM的 交点:内部
C
(NX=F)
➢曲线左上方的点(C): 表明NX>F(与A比较,
B
C代表的收入少,所以
NX大)
O
➢曲线右下方的点(D): 表明NX<F(与B比较, D代表的收入大,所以 NX小)
2021/3/12
BP A D
y
6
封闭经济
IS方程比较
Ye1G T1 dr
开放经济
YeGqTdrnEPP f
1
1
2021/3/12
7
固定汇率制下的资本完全流动
(1)初始状态
➢ BP为水平线,实现国际收支平 衡的条件为r=rw;A为均衡点。
(2)分析过程
➢ 若一国实行独立货币政策,使货 r
币供给量增加,从而使LM右移
IS
至LM’,出现国际收支赤字,这
时存在汇率贬值压力,需央行进
行干预。
➢ 干预目标:保持原来的汇率水平 (固定汇率制)。
➢国内利率上升,使净资本流出下降,从而净出口减 少(因为净出口=净资本流出)。净出口减少意味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三讲:微观基础2:两期动态的纯交换经济
c 0
c
2019/11/9
第三讲:两期动态模型
10
禀赋
我们假设每一个消费者在第一期开始和第二期开始
时都可以获得一个外生的收入,各自记为 y1 和 y2 。进 一步,我们假设每个消费者在所有两期获得的总收入
是相等的,但在两期中的分布是不同的,即有的消费
者可能在第一期获得的收入多一些,第二期获得的收
券的方式进行借款消费。假如 bt 是负的,那说明消费
者是一个净借入者。
2019/11/9
第三讲:两期动态模型
14
二、消费者最优化行为
2019/11/9
第三讲:两期动态模型
15
消费者在时期 1 和时期 2 的预算约束方程如下:
c1 b1 y1
(3.3)
c2 y2 b1(1 r)
(3.4)
(3.13)
c2
[y2
y1 (1
r )]1
b1
y1
y2 y1 (1 r)
(1 )(1 r)
(3.14) (3.15)
显然,我们能把消费者的这些选择写成是 r
的函数,也就是 c1 (r), c2 (r), b1 (r) 。
2019/11/9
第三讲:两期动态模型
23
这样我们就能进一步分析当利率 r 发生变化时,
会对消费者的选择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方法是我们
在微观经济学里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方法。
要得到结论,我们只需要对利率 r 求导就行了。例如:
c2 y1 0 r 1
(3.16)
它告诉我们,第二期的消费将随利率 r 的上升而增加。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课件-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收入 消费 MPC APC
1 9000 9110
1.01
2 10000 10000 0.89 1.00 3 11000 10850 0.85 0.99 4 12000 11600 0.75 0.97
5 13000 12240 0.64 0.94
6 14000 12830 0.59 0.92
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 者偏好、消费者预期、消 费信贷、利率水平等等。
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 ➢ 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
务的所有支出。
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 间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 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 又被直接称之为消费倾向。
9110 - 110
10000
0
0.11
10850 150 0.15
11600 400 0.25
12240 760 0.36
12830 1170 0.41
13360 1640 0.47
- 0.01 0
0.01 0.03 0.06 0.08 0.11
C
✓ C=消费,Y=收入:
✓ C= C(Y) ✓ 满足dC / dY > 0
C=Y A
C=C(Y)
45°
普通消费函数
Y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简单线性消费函数:
C = a + bY (1 > b > 0)
➢ a -- 常数,自发性消费: C 基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 入变化而变动。 ➢ b -- 常数,斜率,边际消 费倾向 ➢ bY -- 收入引致消费: 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 a 分。
宏观经济学01-第三讲PPT_7
LM方程 • 定义:当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关系的方程 • 推导:
M L
M kyhr
y M hr kk
• 考虑到价格因素的L M 方程
yM 1hr kpk
• 含义:从货币市场看,收入与利率之间成正方向变化
LM曲线推导
• 利用货币市场均衡图形推导 • 利用L M 方程推导
r LM
0
Y
• LM曲线的斜率
L
L1
L 2
k
y
h
r
r
r0
r1
特征-流动性陷阱
L L1 L2 k y h r
L
均衡利率的形成
• 均衡利率 概念 公式 图形 • 均衡利率的改变 •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为什么说用货币政策反衰退是无效的
均衡利率
• 概念: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的利率
• 公式 M L
r
M
M kyhr
• 图形
Y AE (CabY )(I aer)
• 在产品市场,当市场均衡时有C+S=Y=C+I,即S=I
IS方程
• IS方程是指当产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关系的方程 • IS方程的推导
当产品市场均衡时,有 Y AE (Ca bY )(I aer)
Y
1 1
b
(C
a
I
)-
a
1
e
b
r
• IS方程的含义:当产品市场均衡时,均衡收入与利率成反方向关 系
r
M
货币供给减少 货币供给增加
M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数量论 •鲍莫尔-托宾平方根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是从长期看流通中所需货币的理论 •方程的表达 MV PY •流通中的实际货币需求
宏观经济学第三
第一节 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
生产力极限 (一)
◆ 生 产 力 ( CAP): 一 定 时 期 内 “ 可 能 ” 生 产 出来的最大产Q量( );是实际总产量的极限。 ◆最大产量:由相应时期内“可能”获得的生产 要素的数量F ( )及其生产效率(PROD)决定。 ◆生产力函数可写为:
总供给曲线缓慢上升(见图3.3);
◆理由:生产要素有质量好的和质量差的之分,同量的生产要
素投入,质量好的比质量次的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的生产要 素会先被利用,生产成本随着产量扩大而上升。
同时,随着产量的扩大,资源的使用量扩大,从而使资源或生产 要素的稀缺程度加大,会抬高生产要素的价格,使生产成本进一 步增加。
第一节 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
一般价格水平 (四) 新古典综合派的总供给曲线
P
AS
O
FE
Q
图3.3 曲肘形总供给曲线
第一节 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
一般价格水平 (五)
新古典综合派的总供给曲线的解释
◆对凯恩斯的理论作了修正,观点如下:
1、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FE之前,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因而
NI=GDP=P×Q “AS—AD”模型强调的不是P的决定过程,而是NI或 GDP的决定过程。
第一节 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
一、总需求的决定因素
◆总需求: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 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 (C)、投资需求(I)、政府购买支出(GP) 和净出口(NX)构成。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主要考虑决定私人部门 对总产品购买数量的那些因素。即主要考虑消 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一般价 格水平 ;货币收入 ;时间偏好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讲
2014年6月23日星期一11 时45分30秒 24
三部门时税率t的影响:税率t越小,乘数效应越大。 这意味着当利率引起投资需求的减少会通过较大的 乘数作用而使总需求多倍的减少,从而国民收入减 少的幅度也会相对的较大。因此税率t越小,IS曲线 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IS曲线越平坦,反之则反。 四部门时的边际进口倾向r’的影响:边际进口倾向 越小,乘数效应越大。这意味着当利率引起投资需 求的减少会通过较大的乘数作用而使总需求多倍的 减少,从而国民收入减少的幅度也会相对的较大。 因此r’越小,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IS曲线 越平坦,反之则反。
(4)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 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如果某一 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 26 2014年 6月23日星期一11 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 时45分30秒
IS曲线之外的经济含义
r%
y
r3 r2 r1 r4 i>s区域 y
2014年6月23日星期一11 时45分30秒
图示
10
如图:
I=e-dr I=1250-250r r=1,i=1000 r=2,i=750 r=3,i=500 r=4,i=250
2014年6月23日星期一11 时45分30秒
11
5、投资曲线的移动
1)厂商预期。 预期的产出增加,会增加投资,这样能销售出去。 是加速数原理,即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2)投资税抵免,过了政策期限,投资需求反而下降。 3)产品成本,预期的劳动成本增加,会减少投资;但 是资本密集型的会增加投资。 4)风险偏好。经济繁荣时,风险较小。投资者的态度。 5)托宾的投资市场Q理论,股票价格影响投资。 Q=企业的市场价值(即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总额)/企 业重置成本(即重新建造这个企业所需要的成本)。 当Q<1时,重置成本高,买旧企业更合算; Q>1时,股票市场价值高,投资重新建设合算,投资 就会增加。
《宏观经济学》第三讲: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三讲商品市场均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Y-E)模型国民收入核算等式: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从“总产出=总支出”来看,产出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因素。
从“总收入=总产出”来看,产出取决于资本、劳动、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个生产要素。
在经济危机后的大萧条时期,总需求是制约总产出的关键因素。
凯恩斯提出国民收入的大小由总需求决定。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围绕总需求分析,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仅分析产品市场。
在产品市场上,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总收入(Y)恰好等于总支出(E),则有Y=E,当Y=E时得到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模型称Y-E模型。
第一节消费一、消费与储蓄•消费(C)是居民户对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
•储蓄(S)是指收入中除用于消费外的余额。
(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
如果用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是:C=f(Y)2、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
如果用S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储蓄函数是:S=f(Y)•②长期消费函数:C=by 其中b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长期储蓄函数:C=(1-b)y(二)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①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APC=c/y•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APS=s/y•②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MPC=△c/△y•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APS=△s/△y消费与储蓄的关系•Y=C+S•APC+APS=1•MPC+MPS=1(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
凯恩斯认为,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
宏观经济学第03章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
2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货币的职能与货币创造的过程。 ➢2.掌握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3.理解货币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 ➢4.掌握利率的变化如何影响投资与国民收 入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
3
关键概念
关键概念
利率(Interest rate); 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交易动机(The transaction motive); 谨慎动机(The precautionary motive); 投机需求(Speculative demand); 凯恩斯陷阱(Keynesian trap); 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 ; 投资(Investment)。
储蓄存款(Ds)和定期存款(Dt)
• 除了M1,储蓄存款(Ds)和定期存款(Dt)也可看作货币。 这是因为,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虽然比M1的流动性要 差,不能像活期存款那样提取方便,然而,这种存款实
际上也很容易转变为活期存款,因而这些都被称为准货 币或货币近似物。这样,就使货币的范围扩大到了 M2。M2是社会上流通的现金与银行体系内各种存款的 总和,用公式表示是M2= Ml+Ds+Dt。
宏观经济学
17
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
❖ 二、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函数是货币需求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之间的函数关系。凯恩斯把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 动机综合起来,放入货币需求公式之中,便构成 了对货币的总需求。其中,货币交易需求和预防 需求是实际收入的增函数,即L1=kY;而货币的 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即L2=-hr。因此, 名义货币需求就是L= L1 +L2 =kY-hr ;实际货 币需求函数就是L/P =kY-hr。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课件-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模型公式
Y=C+I+G,其中Y代表总收入, 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
政府购买。
模型结论
在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政府可 以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 或减税)和货币政策(增加货币 供应量)来刺激总需求,从而促
进经济增长。
02 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凯恩斯宏观经Biblioteka 模型的基本假设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弹性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课件-消费与简 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 消费理论 • 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 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与储蓄 • 宏观经济学中的政策与实践 • 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与经济增长
01 消费理论
凯恩斯消费函数
绝对收入假说
01
凯恩斯认为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消费随收入的增
加而增加,但消费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等。
04 宏观经济学中的政策与实践
政策与实践的重要性
01
政策与实践是宏观经济学理论 的重要应用,它们能够将理论 转化为实际操作,帮助政府、 企业和个人做出决策。
02
政策与实践能够检验宏观经济 学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 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依据。
03
政策与实践能够解决现实经济 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
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在短期内,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即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
消费等于收入
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固定的函数关 系,即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
投资等于利率
投资与利率之间存在固定的函数关 系,即投资随着利率的降低而增加 。
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的结论
存在非自愿失业
在短期内,由于货币工资具有刚性, 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导致部分劳动力 处于非自愿失业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变动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 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可编辑ppt
14
法定准备金率
❖ 中央银行通过变更法定准备率来影响货币供 给量和利息率。
• 降低 货币供给量增加 • 提高 货币供给量减少
可编辑ppt
5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 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 政府支出 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是一种实 质性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 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是一种货币性支出。
可编辑ppt
3
二、价格稳定
定义: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即价格指数的 相对稳定,不出现通货膨胀。
物价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CPI 批发物价指数PPI GDP平减指数
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定义: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
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可编辑ppt
4
四、平衡国际收支
总结:
要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政府 运用的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 协调一致。其次,在制定目标时,不能 追求单一目标,而应该综合考虑,否则 会带来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副作用。
法定准备金
可编辑ppt
11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
存款创造: 存款人
❖ 货币的供给不能 只看到中央银行发
(1)
放的货币,由于乘
数的作用而使货币 供给增加被称为货
甲
币创造;
❖ 货币创造量的大 乙
小不仅取决于中央
银行投放的货币量, 丙
还取决于存款准备
金率;
…
❖ 准备金率越大乘
数越小
合计
银行存款
(2)=(3)+(4)
❖ 特点:简单但不轻易使用
可编辑ppt
15
• 法定准备金制度的政策效果:
1)对货币供给来看,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 是一个强有力的武器,法定准备金率调 整较小,也会引起货币供给的巨大波动;
2)告示作用更直接有效;
3)对各种预期有强烈的影响,不宜随时调 整。
可编辑ppt
16
我国历年的央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机制: (1)税收的自动变化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它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经济波动幅度,并无 法消除经济波动。
可编辑ppt
9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一,银行体系 1、商业银行 主要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2、中央银行 定义: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
1985年: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统一为10%。 1987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从10%上调为12%。 1988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上调为13%。 1998年3月21日: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从13%下调到8%。 1999年11月21日:由8%下调到6%。 2003年9月21日:由6%调高至7%。 2004年4月25日: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其他金融机构仍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2007年06月5日: 由11%调高至11.5%
2007年08月15日:由11.5% 调高至12%
2007年9月25日: 由12%调高至12.5%
2007年10月25日:由12.5 %调高至13 %
2007年11月20日:由13%调高至13.5%
可编辑ppt
6
2、政府财政收入 税收:包括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 主要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两种方式——改变税率和变动税收总量
可编辑ppt
7
3、财政政策作用机制
(1)政府购买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对国民收 入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政府购买乘数;
(2)政府转移支付通过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作 用于总需求,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政 府转移支付乘数;
D=R/(rd + re)
k=1 /(rd + re )
(3)有超额储备和现金漏出时
k=1/(rd + re + rc) D为活期存款总额,R为原始存款
rd为存款准备率
re超额存款准备率
rc为现金-存款比率 可编辑ppt
13
三、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
1,调整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其他商业银行及 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第三讲 宏观经济政策
可编辑ppt
1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可编辑ppt
2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一、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不是指完全就业,而是指失业率保持在自 然失业率时候的就业。或者说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 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2006年7月5日:由7.5%调高至8%。 2006年8月15日:由8%调高至8.5%。 2006年11月15日:由8.5%调高至9%。
2007年1月15日:由9%调高至9.5%。
2007年2月25日:由9.5 %调高至10%。
2007年4月16日:由10%调高至10.5%。
2007年5月15日:由10.5 %调高至11%。
100 80 64 … 500
银行贷款
(3)=(2)x0.8
80 64 51.2 … 400
存款准备金
(4)=(2)x0.2
20 16 12.8 … 100
可编辑ppt
12
1、活期存款的货币创造机制
(1) D=R/rd (2) 货币创造乘数 k=1/ rd(1元准备金引起的货币供给
量)
(2) 当银行有超额储备时
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
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 银行,国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 狭义的货币供给为硬币、纸币和活期存 款。前两者称为通货(Cu) 。
• 存款准备金:银行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 款提取的一定金额。
• 法定准备率:政府规定的准备金在存款 中应占的比率。
(3)政府税收作用途径有两条:一是影响个人 可支配收入,二是税率高低将改变国民生产总 值的边际消费倾向。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取 决于税收乘数。
可编辑ppt
8
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1、 自动稳定器
定义: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 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 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