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重庆主城滨江步道的规划建设实践

合集下载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沙坪坝区滨江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沙坪坝区滨江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功能规模及布局 (2)第三章土地利用控制 (3)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第五章城市交通规划 (4)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4)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 (7)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8)第九章防灾减灾规划 (9)第十章附则 (9)附表一土地利用汇总表 (10)附表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强化对城市空间资源的管理,优化和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使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沙坪坝区滨江地带双碑-井口段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特编制《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沙坪坝区滨江地带双碑-井口段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重庆市规划标准与准则(重庆市城乡规划导则)》、《重庆市加油(气)站布点规划(2005-2020)》、《重庆市都市区邮政设施专项规划(2008-2020)》、《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重庆市双碑组团A、B、C、D、E、F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沙坪坝组团A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对《重庆市统筹城乡规划综合改革试验方案(纲要)》意见的函》(建规函[2008]261号)、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条规划范围为:东至嘉陵江,西以遂渝铁路为界,南起磁器口古镇,北至规划井口水厂。

第四条在规划范围内开展的与城市规划有关的设计、管理及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五条文本中第十、十二条、十三条、十五条、十六条、三十九至四十五条及分图图则中确定的土地用途、容积率、公共绿地面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为强制性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滨江步道技术标准》的通知-渝建发〔2019〕13号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滨江步道技术标准》的通知-渝建发〔2019〕13号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滨江步道技术标准》的通知
正文:
----------------------------------------------------------------------------------------------------------------------------------------------------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滨江步道技术标准》的通知
渝建发〔2019〕13号
各区县(自治县)住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局,有关单位:
现批准《滨江步道技术标准》为我市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编号为DBJ50/T-323-2019,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9年4月25日
——结束——。

重庆“两江四岸”滨江慢行步道的规划设计建议——以重庆市主城区嘉陵江段为例

重庆“两江四岸”滨江慢行步道的规划设计建议——以重庆市主城区嘉陵江段为例

智库观察重庆 两江四岸”滨江慢行步道的规划设计建议以重庆市主城区嘉陵江段为例周 淼 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既是重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㊁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㊂主城区 两江四岸”作为重庆发展主轴,是重庆独特的生态岸线㊁城市的山水走廊㊁景观的风貌窗口㊂通过建立完善的滨江慢行步道系统,保证 两江四岸”滨江空间的可达性㊁开放性和共享性,打造城市公共活动的核心区域,从而为市民创造诗意的栖居环境,为游客提供美好的滨水体验㊂慢行步道(行人及非机动车出行速度≤15千米/小时)是滨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㊂本文将以 两江四岸”中嘉陵江段重点治理提升范围(嘉陵江南岸约14公里:从千厮门大桥至磁器口古镇;嘉陵江北岸约15公里:从千厮门大桥至高家花园大桥)为例,总结 两江四岸”滨江慢行步道贯通的挑战,提出滨江慢行步道规划建议㊂一㊁嘉陵江重庆主城段两岸慢行步道规划的主要问题重庆主城区 两江四岸”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山水景观特色鲜明,为建设慢行步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建设慢行步道仍存在一些问题㊂(一)嘉陵江水位变化大,部分江滩常年在水下自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运行以来,嘉陵江重庆主城段每年1月至5月为泄水期,水位缓慢下降,5月降至一年中最低水位160米高程;7月至9月进入洪水期,一般年份洪水位达到180米高程,10年一遇洪水水位接近184米高程,50年一遇洪水水位接近188米高程;10月至12月为三峡大坝蓄水期,水位保持在175米高程㊂在三峡工程蓄排水和汛期的双重影响下,嘉陵江重庆主城段每年消落高差达20米以上㊂因此,175米高程以下区域常年淹水3 ~6个月,175~180米区域常年淹水7~40天㊂(二)滨江路的建设阻断城市与滨江空间的联系作为城市主干道,嘉陵江两岸滨江路贯通性良好㊁通过性强㊂但由于地形限制,嘉陵江两岸滨江路以高架桥为主,长约22千米,占嘉陵江两岸滨江路总长75%左右㊂滨江路与江面的巨大高差与滨江通道的欠缺导致滨江路只能看江㊁不能达江㊂同时,滨江路高架桥的架设也将内侧城市与滨江空间的步行通道 隐藏”在高架桥下,滨江通道缺乏标识,市民难以发现㊂(三)滨江轨道交通站通而难达轨道2号线渝中区段部分沿嘉滨路布局,沿途有黄花园站㊁大溪沟站㊁牛角沱站㊁李子坝站四个临江站点㊂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从以上四个轨道站点出发,均需要通过标识性弱的曲折通道和梯步,绕行十多分钟方可到达滨江空间,临江站点通而难达的特征明显㊂二㊁嘉陵江重庆主城段两岸规划慢行步道的建议滨江慢行步道通过串联健身㊁休闲㊁运动㊁交往㊁娱乐㊁购物㊁居住㊁人文遗址等功能场所,构建起完整的滨江步道网络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滨江空间可达性,也可以提升滨江空间品质㊂(一)分级贯通基于重庆山地城市的特征,结合嘉陵江水文条件与‘重庆市主城区防洪规划(2016 2030年)“‘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2015年修订)“要求,滨江步道以分时段分季节全线贯通为目标,划分为175米以下,175~185米,185米以上三个区域,以延续重庆立体交通特征,保留特色山水格局㊂175米高程以下区域常年淹水3~6个月,滩涂以草本和灌木为主,是滨江消落带㊂对于此区域,应尽量保留自然地形地貌㊁保护原生动植物群落㊁维护原有消落带生境,减少人为干扰㊂因此,此区域内的滨江步道应是自然式小径,富有生态野趣㊂175~185米高程区域常年淹水7~40天,呈现乔-灌-草多层次复合群落,是滨江景观带㊂此区域淹水天数较少,但每年汛期易受洪水冲刷,因此滨江步道宜顺应地101重庆行政 2020年第5期形布局㊂禁止在行洪断面内建造构筑物以免影响汛期行洪安全,并减少硬质挡墙等工程措施对原始地形和生态环境的影响㊂总体上营造高低起伏㊁步移景异的慢行体验,构建独一无二的山地城市滨江步道景观㊂185米以上区域位于二十年一遇洪水线以上,可全年通行㊂此区域内的滨江步道应适应市民的休闲活动需求,体现景观性㊁文化性㊁艺术性㊂(二)结合沿线码头打造亲水广场主城嘉陵江段沿岸有8个货运码头,包括刘家台码头㊁大溪沟码头㊁相国寺码头㊁忠恕沱码头㊁羊角堡码头㊁中渡口码头㊁石门码头㊁庙溪嘴码头㊂根据‘主城区 两江四岸”109公里港口及停泊船舶岸线治理规划(2018 2022年)“,中渡口㊁忠恕沱㊁相国寺㊁大溪沟4个码头将改造为观光航线停靠点,而其他4个货运码头(庙溪嘴㊁石门㊁羊角堡㊁刘家台)将完全退出货运功能㊂与狭窄㊁陡峭㊁常年被淹的嘉陵江岸不同,8处码头平整㊁开阔㊁规整,且均在175米常水位以上,无疑为滨江休闲广场的打造提供了充足的空间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 共抓大保护㊁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坚持工程减量㊁生态增量的原则,采用减砼增绿的策略,对硬质㊁空旷的混凝土码头进行大规模生态绿化治理㊂通过搭配嘉陵江消落带乡土植物物种,保证景观能够自然且持久地生长和维护,将嘉陵江沿岸8处位置优越的货运码头转变为绿意盎然的滨水广场㊂(三)优选布局景观眺望点:看得见水㊁望得见山㊁记得住乡愁通常来说,眺望点总是处于山顶㊁超高层楼顶之类的高处,以鸟瞰㊁俯瞰㊁远眺为主㊂而处于低处的嘉陵江两岸则提供了独特的眺望视角与 潮平两岸阔”的视线通廊,同时嘉陵江沿岸优异的山水禀赋㊁丰富的历史遗迹,为市民提供了山㊁水㊁文化三个类型的景观视线焦点,带来立体山水城市的美景㊂1.望得见山㊂嘉陵江两侧视域范围内主要有南侧的鹅岭-佛图关中部山脊线和北侧的鸿恩寺森林公园两座明显山体,共三处重要眺望对象㊂一是由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㊁轻轨2号线㊁鹅岭公园飞阁构成的展示重庆山城特色的多层次景观;二是佛图关山顶的重庆电视发射台;三是鸿恩寺公园内的鸿恩阁㊂通过选择山景眺望对象和滨江眺望点,控制前景㊁背景及两侧相关区域高度,以保护眺望景观不受影响,构建独特的仰视视线廊道眺望山城景色㊂2.看得见水㊂得益于山城地形,重庆的江边不单可以观水㊁亲水㊁玩水,还可以透过江水观赏重庆的夜景㊂古巴渝十二景中 字水霄灯”描绘的就是江水映照出两岸的灯火,熠熠生辉的景象㊂嘉陵江段最美的 江灯”在洪崖洞,清乾隆巴县知县王尔鉴诗云: 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㊂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㊂”对于此类水景,需要对眺望点㊁视角㊁视线㊁视域和层次进行分析和安排㊂借助于嘉陵江蜿蜒曲折的岸线,除了对岸的眺望点,同一侧水岸也应设置多处眺望点,提供与众不同的景观视角㊂3.记得住乡愁㊂嘉陵江两岸历史遗迹众多,以抗战文化㊁统战文化㊁革命文化为主,沿线有4处传统风貌街区,分别是中山四路传统风貌区㊁李子坝传统风貌区㊁第十兵工厂传统风貌区㊁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有多处近现代工业遗址,如大溪沟发电厂旧址㊁特钢厂旧址㊁嘉陵厂旧址;有多处历史建筑,如周公馆㊁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等㊂目前沿岸历史遗迹大多保持着良好的传统风貌,第十兵工厂传统风貌区正处于开发建设阶段㊂除了成为记录重庆历史㊁承载城市情感的视觉焦点,一些历史遗迹与滨江空间直接连通,使得历史文化与江岸休闲空间相融合,增加滨江步道的趣味性㊂(四)增加与城市的连接,彰显山水之城的独特魅力嘉陵江两岸地形复杂,需要延续重庆地上㊁地面㊁地下的立体连接模式,缝合滨江步道与城市腹地㊂首先,针对滨江与城市腹地高差大㊁多层次交通相互孤立的情况,在合适的节点设置步行天桥连通滨江空间,提高通道的标识性,加强山城与水岸的联系㊂其次,在布局滨江步道的基础上,规划连接水岸与城市腹地的沿线商业中心㊁居住社区㊁城市公园㊁公交站及轨道站的纵深步道,构建一个相互连通的步行道路网络,保证空间序列的连续与完整,实现城市与水岸的融合㊂再次,选取可连通滨江腹地的地下空间,设置地下通道和停车空间,在增加水岸与城市连接的同时,为市民解决滨江路沿线停车难的问题㊂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责任编辑:张 波201。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 ——江北片区-5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 ——江北片区-5

5.3 非住宅 1.概述
154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 江北片区
CHONGQING CHANGJIANG RIVER & JIALINGJIANG RIVER WATERFRONT URBAN DESIGN JIANGBAI DISTRICT
本城市设计对非住宅的控制主要通过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退让、建筑边界线控制实现。地标建筑应在建筑设计阶段进 行多方案比选。
功能单元划分图3.交通系统规划控制
3.1 道路系统 3.1.1 道路等级与宽度
快速路
道路等级 内环快速
快速路三横线 快速路三纵线 快速路四纵线
车道数
6 6 6 6
机动车道宽度 (米)
32 27 27 34
人行道/保护距离 (米) 50
13.5
13.5
10
146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 江北片区
20000
N10-1/03

2
三钢厂桥头广场
4500
N10-1/03

3
茶园一号广场
1000
O27-1/03

4
茶园二号广场
1000
O27-7/03

5
鸿恩寺街区一号滨江广场
4000
K19-4/02

6
鸿恩寺街区二号滨江广场
800
K18-2

7
鸿恩寺街区三号滨江广场
800
K19-5-1

8
国奥滨江广场
4
16
8
32
次干道
次干道II
4
16
5
26
次干道III

滨水步道建设施工方案设计

滨水步道建设施工方案设计

滨水步道建设施工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滨水步道是指依靠河流、湖泊、海湾等水域而建设的供人们休闲、健身和观赏自然景观的步道。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滨水步道成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公共空间。

本项目拟设计一套滨水步道的施工方案,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健康需求和提升城市形象。

二、项目目标1.创建一个舒适宜人、功能完善的滨水步道,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2.利用滨水步道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3.保护水环境,保护生态系统。

三、项目内容1. 选择合适的滨水区域滨水步道的位置选择至关重要,需要结合城市规划和市民需求,挑选适宜的滨水区域。

这个区域应该有足够广阔的空间、美丽的景观、舒适的氛围,并且要便于城市居民到达。

2. 设计滨水步道路线设计滨水步道的路线需要充分考虑景观和功能性。

路线应该贯穿整个滨水区域,连接起各个景点和设施。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势起伏、树木分布和地貌特点,以打造一个自然而又舒适的步道环境。

3. 设计步道景点和设施滨水步道的景点和设施是吸引市民前来的关键。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布置观景台、休息亭、花坛、草坪等设施,并根据滨水区域的特点增加水上娱乐设施,如划船码头、水上咖啡厅等。

4. 开展生态保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

确保施工过程中不破坏植被和水体,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

5. 安全措施滨水步道是供市民休闲的场所,因此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考虑人流量、安全隐患点,设置合适的安全设施,包括指示牌、隔离栏等,确保市民的安全。

四、施工计划1. 前期准备•查勘滨水区域,制定施工方案;•采购工程所需材料和设备。

2. 准备工作•清理滨水区域,包括清理垃圾和杂草;•对滨水区域进行平整和绿化。

3. 施工步骤3.1 安装步道路面•按照设计方案,铺设步道路面材料,如木板、人造石等。

•确保步道平整、牢固。

3.2 建设景点和设施•按照设计方案,建设观景台、休息亭、花坛、草坪等景点和设施,保证其质量和美观。

滨水步道技术标准-标准全文

滨水步道技术标准-标准全文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滨水步道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front Trail(征求意见稿)DBJ50/T-xxx-201x主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201X年XX月XX日前言根据《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文件的相关要求,立足重庆特有的自然山水人文资源和地形地貌条件,完善重庆特色慢行系统,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

其中滨水步道作为“山城步道”慢行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亲水观景为主要功能,兼具休闲健身、绿色出行、生态环保、社会文化、旅游经济、安全预警等功能的近水亲水步道。

本技术标准是为提高滨水步道建设水平,丰富慢行系统的“毛细血管”而制定的技术性文件之一。

本技术标准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步道系统;5.步道要素;6.步道专项;7.施工要求;8.运营维护。

本技术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本导则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或修改意见及时函告重庆市设计院(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31号,邮政编码:400015),以便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参编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重庆大学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徐千里、张晓阳、方小桃、欧阳骏晨、刘茜茜、廖聪全、樊崇玲、严永红、龚斌、杨勇、吴佑、周婷娟、耿伟鑫、赵芳、李璐璐、万梓宇、周黎、周镇涛、刘天雨、黄源媛、苏醒、张立琼、黄贵良、童媛、张升云、禹贵刚、李超目次1总则 (4)2术语 (5)3基本规定 (6)4步道系统 (7)5步道要素 (8)5.1 平面设计 (8)5.2 竖向设计 (8)5.3 步道节点 (9)5.4 铺装与基础 (9)5.5 安全设施 (10)5.6 景观植被 (11)5.7 步道标识 (12)5.8 服务设施 (13)5.9 接驳空间 (16)6步道专项 (18)6.1 生态海绵 (18)6.2 智慧步道 (20)7 施工要求 (23)7.1一般规定 (23)7.2铺装工程 (23)7.3绿化工程 (23)7.4其他设施 (24)8 运营维护 (25)8.1 验收标准 (25)8.2 步道管理 (25)8.3 步道维护 (26)附录A:常用滨水步道铺装材料使用特性表 (27)附录B:常用滨水步道铺装规格特性表 (28)附录C:常见的软性铺装和硬性铺装材料以及其优缺点 (29)附录D:植物配置推荐表 (30)本规范用词说明 (31)引用标准名录 (32)条文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滨水步道技术标准-标准全文

滨水步道技术标准-标准全文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滨水步道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front Trail(征求意见稿)DBJ50/T-xxx-201x主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201X年XX月XX日、八、、》刖言根据《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文件的相关要求,立足重庆特有的自然山水人文资源和地形地貌条件,完善重庆特色慢行系统,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

其中滨水步道作为“山城步道”慢行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亲水观景为主要功能,兼具休闲健身、绿色出行、生态环保、社会文化、旅游经济、安全预警等功能的近水亲水步道。

本技术标准是为提高滨水步道建设水平,丰富慢行系统的“毛细血管”而制定的技术性文件之一。

本技术标准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步道系统;5. 步道要素;6•步道专项;7•施工要求;8•运营维护。

本技术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本导则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或修改意见及时函告重庆市设计院(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31号,邮政编码:400015),以便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 重庆市设计院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重庆大学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徐千里、张晓阳、方小桃、欧阳骏晨、刘茜茜、廖聪全、樊崇玲、严永红、主要起草人:龚斌、杨勇、吴佑、周婷娟、耿伟鑫、赵芳、李璐璐、万梓宇、周黎、周镇涛、刘天雨、黄源媛、苏醒、张立琼、黄贵良、童媛、张升云、禹贵刚李超目次1总则 (4)2术语 (5)3基本规定 (6)4步道系统 (7)5步道要素 (8)5.1平面设计 (8)5.2竖向设计 (8)5.3步道节点 (9)5.4铺装与基础 (9)5.5安全设施 (10)5.6景观植被 (11)5.7步道标识 (12)5.8服务设施 (13)5.9接驳空间 (16)6步道专项 (18)6.1生态海绵 (18)6.2智慧步道 (20)7 施工要求 (23)7.1 一般规定 (23)7.2铺装工程 (23)7.3绿化工程 (23)7.4其他设施 (24)8 运营维护 (25)8.1验收标准 (25)8.2步道管理 (25)8.3步道维护 (26)附录A:常用滨水步道铺装材料使用特性表 (27)附录B:常用滨水步道铺装规格特性表 (28)附录C:常见的软性铺装和硬性铺装材料以及其优缺点 (29)附录D:植物配置推荐表 (30)本规范用词说明 (31)弓丨用标准名录 (32)条文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承启人文生态 重塑山城水岸——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

承启人文生态 重塑山城水岸——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
发展 城 市 意 义 重 大 。
73

展 滨 江地 区整 体 规 划 策 划 和 功 能 组 织 优 化 设 计 , 突 出对 重要 滨 水 景观 资 源 的合 理 利 用 , 掘 山 城 、 挖
பைடு நூலகம்
江城 特 色 , 倡导 城 市 滨 江 空 间 公共 性 和 可达 性 , 促 进城 市 功 能 与社 会 、生 态 、文化 、景观 建 设 协 调 发 展 ,探 索构 筑 高 品 质人 居 环 境 、 塑 造 国 际 山 水都 市 形 象并 重 的城 市 设 计 策 略 。 【 关键 词 】 两 江 四岸 ;城 市 设 计 ;功 能优 化 ;形 象
1 生山体 。 ( )三 峡 大 坝 蓄 水 后 长 江 嘉 陵 江 江 水季 3
ti ou iy ofCho qi a n sc t ng ng, h sp pe i g co o — t i a rusn e l gy ba e s ,hu a — i ntd n s s ana e de l m n ore e a d u t i bl veopm e nt ie l gym a e ec m p e n i ep a n f c i a d o o k st o r he sv l na d h un ton l o tm i ai n ew ae fon r a. p i z to oft trr ta e Thepln sr s e h a te s s r to ly utlz ng k y ba a ds a e, c va i ai na l iii e ur n l n c p ex a tng d si g s ngf au e f“ o nti o iy ’ nd‘i — itn uihi e tr so m u a n usct ’a 'v r e sd iy” a vo tngpu i e t ea c esi i— r i ec t , d cai blcf aur nd a c sb l iy ofur n s c pr o i g c or na e v l — t ba pa e, om tn o di t d de e op m e t unc i n s i t ec ogy, ulu e ntofciy f ton a d oc e y, ol c tr a l n c pec nd a ds a onsr to s st xp o e p a ni tuci n o a o e l r l n ng sr t geso id n gh q lt m a n io tae i fbul i ghi — uaiyhu n e v r nm e t n n d veop n ntr t na un ano nd wae — a d e l i g i e na o l o t i usa tr i m r n iy i g fo tc t m a e.

重庆渝中半岛朝天门码头滨水步道改造设计

重庆渝中半岛朝天门码头滨水步道改造设计

重庆渝中半岛朝天门码头滨水步道改造设计摘要:老重庆的“巴渝十二景”中,与码头有关的就多达五处,重庆的码头文化直至现在仍是巴渝地区的文化代表之一。

码头文化的起因是劳动人民抱团发展,在严苛的环境下生存下去,随着时代发展,朝天门码头的两江夜景游成为了重庆自然人文景观中最具特色的名片之一,成为了展示魅力重庆的重要平台。

区政府着力打造现代旅游服务业,计划将朝天门地区建造成为集商贸购物、旅游观光和交通枢纽“三位一体”的新型现代服务功能示范点,一系列改造势在必行。

关键词:朝天门码头、滨水、步道改造、交通枢纽前言:码头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独占水陆交通鳌头之力,故早期的朝天门码头成为了重庆最具标志性、最具代表的码头。

作为重庆最早的自然岸坡式老码头,此时的朝天门码头景观呈现着它的自然原生态的状态,有着几百家的结舫水居者,呈现着水运繁忙的状态,是水陆运输的总枢纽。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其进行改建,于1984年建成了客运缆车道,成为了重庆人民心中最具代表的文化符号.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文化的注入,城市建设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城市风格.2012年8月30日,朝天门码头进行了新时期的设计改革,爆破拆除了重庆港运大厦和重庆三峡宾馆2所地标性建筑,新建“朝天扬帆”城市综合体。

重庆码头文化的价值取向空间价值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进步,码头由过去只承载交通运输的功能逐渐转型成为城市景观游憩景点,由原本单一的功能逐步转变为现在综合性的码头,如朝天门码头,从客运码头发展成具有重庆独有的,具有城市代表性质的旅游景观空间.具有发展意义的码头成功转型,还有一部分码头的功能却越来越单一,这一类的码头产生于城市的需求,为了减少重工业影响城市内部。

所以码头空间在城市中也是独特的构成体,对于城市空间而言,它即相互影响又互相发展。

历史文化价值“人类的每一种功能作用,人类相互交往中的每一种实验、每一项技术上的进展,规划建筑方面的每一种风格形式,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它拥挤的市中心区找到。

滨水步道建设施工方案

滨水步道建设施工方案

滨水步道建设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滨水步道是指沿海、河岸等滨水区域建设的人行道,以供市民休闲、娱乐、运动等活动使用。

滨水步道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近的场所,使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

二、项目目标滨水步道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 1. 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 2.融入城市景观,美化城市环境; 3. 保护滨水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4. 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施工方案1. 方案概述本施工方案旨在满足滨水步道建设目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2. 施工流程(1) 土地准备•清理施工区域,包括清除垃圾、杂草等;•做好地面平整,确保基础条件符合要求。

(2) 桩基工程•针对滨水地质条件,采用适当的桩基工程处理措施;•桩基工程施工包括桩基测量、钻孔、灌注桩、静载试验等。

(3) 建设主体•根据滨水步道设计方案,对主体结构进行施工,包括人行道、栏杆、亮化设施等;•主体施工工序包括土方开挖、基础处理、地面铺设等。

(4) 绿化景观•根据滨水步道设计方案,进行绿化景观的施工,包括种植植物、安装景观照明设施等。

(5) 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滨水步道工程的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完成验收后,移交给相关部门或管理单位。

3. 施工安全和环保措施•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专人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施工场地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围挡隔离,防止人员和设备进入;•施工过程中,严禁在未授权区域进行施工,严禁越界施工;•施工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环保标准,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施工现场必须妥善处理产生的废弃物,确保不影响周边环境。

4. 施工管理和监督•滨水步道建设施工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标准进行,严格遵守施工合同;•项目施工过程中,设立项目管理组织或指定专门的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建立施工进度控制机制,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施工现场巡查,并记录施工情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滨水游步道施工方案设计

滨水游步道施工方案设计

滨水游步道施工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与概述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滨水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空间的营造越来越受到重视。

滨水游步道作为滨水区重要的休闲、观景场所,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形象,还能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优质的休闲体验。

本施工方案设计旨在针对滨水游步道的建设需求,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的控制。

二、施工环境与评估在施工前,需对滨水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了解滨水区的水位变化、土壤承载力、地下管线分布等信息,为步道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同时,还需评估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气象、水文等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三、步道结构设计步道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和美观性的原则。

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滨水区的特殊性,如水位变化、风浪影响等,采用适当的桩基、护岸等措施,确保步道的安全稳定。

同时,步道的设计还应考虑无障碍设施、休息设施、观景设施等人性化需求。

四、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耐久性、环保性、经济性等因素。

在滨水游步道的建设中,推荐使用耐腐蚀、防滑、透水的材料,如透水混凝土、防滑瓷砖等。

同时,材料的采购应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质量可靠、价格合理。

五、施工方法与流程施工方法与流程的制定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施工组织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确保每一步工序的质量。

同时,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对于关键工序和重要节点,应采取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六、安全与质量控制安全与质量是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同时,应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全面监控,采取必要的检验、检测手段,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七、工程进度安排工程进度安排应根据施工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确定工程节点和关键路线的基础上,编制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长袖善舞 因水而魅——重庆合川滨江地带规划建设

长袖善舞 因水而魅——重庆合川滨江地带规划建设

舌 。
合川 , 地处 重庆西北 部 , 距 重 庆 主 城 核
心 区约 5 0 k m, 因嘉 陵 江、 渠 江、 涪江 三江 汇 流而 得 名 ( 见 图1 ) 。 嘉陵 江 自北 向南 , 蜿 蜓 盘 转, 分 隔 形成 钓 鱼 域半 岛 : 涪 江 自西 向东 汇人
嘉陵江 , 南北划分 合阳和南屏 。 城市依水而
2 . 3 滨 水空 间功 能公 共优 先 、 生态 优 先 合 川 一 直 坚 持 滨 江 路 外 侧 不 布 局 居 住
域。 通 过 持续 不断 的 努力 , 合川 滨水 空 间建 设
三江 秀城” 的风 貌 已初 步 1 6 7 4 — 2 5 0 8( 2 0 t 4 ) 1 7 — 00 7 8 — 0 6 得 到了广泛 的赞誉 ,“
地 区的规 划设 计工作 , 分 区段 编制 城 市设 计, 做 到 城 市设 计 滨 江 地 区全 覆 盖。 2 0 0 8 年 以建 设 山水城 市 为契 机 , 进 一 步展 开 “ 三江 六 岸” 城市设 计梳 理 滨江 区域存 在 的问题 和对 策。 完
用地的滨水空间利用原则 , 取而代 之的是绿

、 J :
强i 至
:Z
1 导

展过程中一直 坚持紧凑发 展的原则 , 并未一
味沿 水 快 速 铺 开 ( 见图3 、 图4 ) 。 节 奏 的 把 控 为总结 经 验 留出了时 间 , 为提 升 品质创 造 了机 会。 新 城 区南 屏 在 总 结 老 城 区合 阳 滨 水 空 间 狭窄、 公 共 空间不 足 的 问题 的基 础 上 , 主 动 将 城 市 开发 用地 后 退 , 滨 江 路 后 撤 并 降 低 道 路

山地城市滨江路的规划建设和防洪标准_以重庆主城为例

山地城市滨江路的规划建设和防洪标准_以重庆主城为例

山地城市滨江路的规划建设和防洪标准———以重庆主城为例楼肖华 周 涛〔摘 要 〕 滨江路是山地城市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以重庆主城为例 ,重新审视了主城两江已建和规划 未建滨江路在城市景观 、生态 、亲水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在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江河水位变化及洪水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 并提出山地城市滨江路的合理规划建设模式和防洪设计标高设置建议 。

〔关键词 〕 滨江路 ;山地城市 ;规划建设反思 ;防洪标高〔中图分类号 〕 U412. 1 + 3〔文献标识码 〕 A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最具活力和代表性的重要部分 。

为了提升城市的形象品位 ,促进滨水地带的用 地开发 ,山地城市普遍开展了滨江道路规划建设 ,以 满足城市交通乃至城市防洪的需求 。

随着近年山地 城市开发与建设的扩大 ,滨江路的规划建设普遍存 在道路与山地景观环境不协调 、与生态环境保护相 背离 、与市民公共活动空间的建设初衷相违背的情 况 。

实际上 ,滨江路是城市滨水地带重要的基础设 施和组成部分 ,其功能除了交通 、防洪外 ,还是展示 城市景观 、风貌 ,满足居民休闲 、娱乐 、亲水的重要载 体和纽带 ,其建设模 式 应充 分考 虑 这些 根本 因 素 。

另一方面 ,滨江路防洪标高 ①的设置决定着滨江路 规划建设标高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滨江路抵御洪水 的能力 ,并随之影响 滨 江路 及滨 江 地带 的景 观 、风 貌 、亲水性等综合功能的发挥 。

因此 ,有必要从城市一 引言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

广义上讲 ,山地包括地理 学划分的山地 、丘陵和崎岖不帄的高原 ,它们约占全 国陆地面积的 69 % ,其中山地约占 33 % ,丘陵约占 10 % ,高原约占 26 % ,其余 31 %为盆地和帄原 。

而 山地城市是指主要分布在上述山地区域的城市 [ 1 ] 。

据相关统计 ,山地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 ,山 地居住的人口也占全国人口的一半 。

绿道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以重庆市北部滨江路绿道为例

绿道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以重庆市北部滨江路绿道为例

b a s e d o n t h e g e o g r a p h i c f e a t u r e s f o B i n j i a n g L a n d s c a p e G r e e n w a y l o c a t e d i n B e i b e i D i s t i r c t f o C h o n g q i n g a s w e l l a s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l a n d s c a p e s lo a n g t h e g r e e n w a y .
Ke y wo r ds: g r e e nwa y,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l a n ds c a pe
l o w —c a r b o n l i f e .T h i s p a p e r f u r t h e r c l a i r i f e d t h e l a n d s c a p e a n d f u n c t i o n f e a t u r e s o f g r e e n wa y s i n 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a r b o n e n v i r o n me nt bu i l d i ng,l o w —c a r b o n a r c hi t e c t u r e pr a c t i c e s,s t i mu l a t i n g l o w—c a r bo n t o u r i s m a n d l e a d i ng a

滨水步道技术标准-标准全文

滨水步道技术标准-标准全文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滨水步道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front Trail(征求意见稿)DBJ50/T-xxx-201x主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201X年XX月XX日前言根据《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文件的相关要求,立足重庆特有的自然山水人文资源和地形地貌条件,完善重庆特色慢行系统,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

其中滨水步道作为“山城步道”慢行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亲水观景为主要功能,兼具休闲健身、绿色出行、生态环保、社会文化、旅游经济、安全预警等功能的近水亲水步道。

本技术标准是为提高滨水步道建设水平,丰富慢行系统的“毛细血管”而制定的技术性文件之一。

本技术标准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步道系统;5.步道要素;6.步道专项;7.施工要求;8.运营维护。

本技术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本导则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或修改意见及时函告重庆市设计院(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31号,邮政编码:400015),以便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参编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重庆大学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徐千里、张晓阳、方小桃、欧阳骏晨、刘茜茜、廖聪全、樊崇玲、严永红、龚斌、杨勇、吴佑、周婷娟、耿伟鑫、赵芳、李璐璐、万梓宇、周黎、周镇涛、刘天雨、黄源媛、苏醒、张立琼、黄贵良、童媛、张升云、禹贵刚、李超目次1总则 (4)2术语 (5)3基本规定 (6)4步道系统 (7)5步道要素 (8)5.1 平面设计 (8)5.2 竖向设计 (8)5.3 步道节点 (9)5.4 铺装与基础 (9)5.5 安全设施 (10)5.6 景观植被 (11)5.7 步道标识 (12)5.8 服务设施 (13)5.9 接驳空间 (16)6步道专项 (18)6.1 生态海绵 (18)6.2 智慧步道 (20)7 施工要求 (23)7.1一般规定 (23)7.2铺装工程 (23)7.3绿化工程 (23)7.4其他设施 (24)8 运营维护 (25)8.1 验收标准 (25)8.2 步道管理 (25)8.3 步道维护 (26)附录A:常用滨水步道铺装材料使用特性表 (27)附录B:常用滨水步道铺装规格特性表 (28)附录C:常见的软性铺装和硬性铺装材料以及其优缺点 (29)附录D:植物配置推荐表 (30)本规范用词说明 (31)引用标准名录 (32)条文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滨水步道技术标准-条文说明

滨水步道技术标准-条文说明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滨水步道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front Trail(征求意见稿)条文说明制订说明为便于滨水步道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维护,以及科研、学校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滨水步道技术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供使用者参考。

1总则 (4)3基本规定 (5)4步道系统 (6)5步道要素 (7)5.1 平面设计 (7)5.2 竖向设计 (7)5.3 步道节点 (7)5.4 铺装与基础 (7)5.5 安全设施 (8)5.6 景观植被 (8)5.7 步道标识 (9)5.8 服务设施 (9)5.9 接驳空间 (12)6步道专项 (14)6.1 生态海绵 (14)6.2 智慧步道 (16)7施工要求 (17)7.1 一般规定 (17)7.2 铺装工程 (17)7.3 绿化工程 (17)7.4 其他设施 (17)8运营维护 (18)8.1 验收标准 (18)8.3步道维护 (18)1.0.1系统制订和不断完善有关滨水步道技术标准,是加强滨水步道建设工作,使之科学化、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标准为滨水步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标准,以促进滨水空间的协调发展。

1.0.2本标准适用范围为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滨水步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维护,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参照执行时应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滨水功能、安全要求等综合考虑,并符合国家及当地有关标准的规定。

1.0.3本标准是一项综合性的标准,内容涉及多种专业,这些专业都颁布了相应的专业标准和规范。

因此,进行滨水步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维护时,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基本规定3.0.1重庆市主城区滨水地带部分地区地形陡峭、建设空间局促,不具备全线贯通跑步道及自行车道的条件。

重庆滨江路建设反思及建议

重庆滨江路建设反思及建议

重庆滨江路建设反思及建议
张晓阳
【期刊名称】《重庆建筑》
【年(卷),期】2007(000)011
【摘要】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滨江路建设情况的分析,指出了过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滨江路建设的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今后滨江路的建设和改造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张晓阳
【作者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40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91
【相关文献】
1.对重庆主城区四代滨江路建设的探讨 [J], 罗杰
2.山地城市滨江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生态化探析--以重庆市万州区滨江北路建设为例[J], 黄然
3.重庆市巴南公路建设有限公司稳步推进巴南滨江城市经济带建设 [J], ;
4.重庆"两江四岸"滨江慢行步道的规划设计建议
——以重庆市主城区嘉陵江段为例 [J], 周淼
5.重庆“两江四岸”滨江慢行步道的规划设计建议——以重庆市主城区嘉陵江段为例 [J], 周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主城滨江步道的规划建设实践刘胜洪 舒沐晖摘要:重庆,是驰名的山城,也是著名的江城,滨江景观资源丰富而独特。

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发挥滨江资源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市民以及外来游客,围绕步行及步行空间的规划建设是关键举措。

从整体滨江区域、重点线路、重要节点等多个层面和角度,通过空间布局、建设标准等指引,力促形成连续、便捷、舒适、优美的滨江步道体系,改善滨江出行及休闲环境,营造愉悦、悠闲、轻松的滨江活动氛围,提升城市滨江空间和城市整体品质。

关键词:重庆 滨江 步道 规划 实践重庆,一座独特的大山大江之城, 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四山”绵亘,大山之间长江与嘉陵江两江交汇,营造出独具韵味的滨江景观特色。

围绕如何将宝贵的滨江景观资源有效地打造利用,为市民共享、让游客流连,重庆市近年来着力开展了以两江四岸城市设计为主的一系列规划设计,而滨江步道体系作为滨江休闲观景的重要载体是重点之一。

图1 重庆主城大山大江的自然空间格局图2 重庆主城滨江重点区域示意1 重庆滨江步道体系的概念与现状1.1滨江步道体系的概念与内涵滨江步道是沿重庆主城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连续顺延的步行通道及线性步行空间,主要利用现有步行通道,通过改造或新建,形成连贯性较强的体系。

通过串联人流集散点、衔接人流集散通道等相关要素形成网络,实现其为滨江居民及游客提供通行、休闲、健身、观光等服务的功能。

滨江步道以三种主要形式存在和组成:人行道——滨江道路人行道;护岸步道——滨江护岸工程马道或梯步道;滩涂步道——利用天然河床的简易铺装步行道(见图3)。

图3 滨江步道主要形式1.2重庆主城滨江步道体系发展现状滨江步道规划建设已具备一定基础条件。

现状滨江路已达到一定规模,且各种步道形式均有所分布;同时局部和小范围的步道规划也已开展,如渝中半岛正在开展山城步道示范项目建设,北部新区大竹林段正在开展自行车交通示范项目建设。

但目前滨江步道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有待解决。

如滨江步道系统性连续性较差、步行空间局促紧张、步行环境不佳、步行沿途景观凌乱、步行服务设施缺乏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滨江区域城市品质提升和资源利用。

图4 渝中半岛山城步道示范项目平面图 图5 重庆主城滨江步道现状图 2 滨江步道体系规划2.1规划目标规划旨在建立完善的滨江步道系统,形成连续、便捷、舒适、优美的滨江步道体系,并力图营造“愉悦行走的滨江”“悠闲驻足的滨江”“轻松交往的滨江”。

以改善滨江步行空间,增加市民出行方式选择;提供滨江步行活动路径与场所,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串联滨江游憩场所,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整合多重交往空间,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打造滨江特色景观,展示怡人两江风貌。

2.2规划原则(一)安全性。

设置步行安全设施,保证行人活动安全。

(二)连续性。

满足市民在步行可接受距离内不间断活动的基本要求。

(三)人性化。

设置过街、公共交通、停车等设施,提供较好的可达性;通过尺度适宜的休憩设施、铺装、遮挡等设计,营造舒适的步行氛围。

(四)景观性。

在步道及其节点处塑造独具两江四岸特色的景观风貌,既愉悦市民,又展示重庆。

(五)经济性。

在兼顾使用功能及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以现状可利用的步道、设施为基础,打造滨江步道系统,实现花小钱、办大事。

(六)时效性。

本着尽快出成效,尽快为民所用的宗旨,滨江步道规划应坚持时效性,以近期建设线路规划为重点,并适当兼顾近期与远期的衔接。

2.3总体规划布局2.3.1规划范围在两江四岸范围内,将大竹林至朝天门的嘉陵江沿江区域、鱼洞至弹子石的长江沿江区域、北碚城区滨江区域、悦来片区滨江区域作为规划的主要工作范围。

2.3.2总体布局规划以点为触媒、以线作串联、以面拓腹地。

沿两江四岸滨江区域布局连续滨江步道,将主城滨江地带串联贯通,衔接观景平台、景点、公园、广场等滨江主要步行节点,形成相对完整的步道系统、整体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同时,规划通江步道与滨江步道相衔接,紧密联系滨江及近江腹地的空间节点,增强滨江步道的辐射能力、提升服务能力。

规划沿两江四岸滨江区域布局连续滨江步道,总计约130公里,其中长江沿线约75公里,嘉陵江沿线约55公里(见图6)。

图6 重庆主城滨江步道总体规划布局及重点线路示意2.4重点线路规划布局2.4.1落实线路布局规划将沿江重要区段作为首要布局对象,结合各区政府正在开展的相关工作,审慎选择近期重点建设线路。

根据城市建设及滨江居民分布情况,在已建滨江路段、人流较集中、方便市民观山揽水的建成区,近期线路布局应有所侧重;同时,综合考虑步道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近期新建滨江路段的城市新区适当布局部分线路。

规划布局12条近期重点实施步道,总长度约82公里,预计总投资约3.5亿元。

其中,长江沿线分布7条约51.5公里、嘉陵江沿线分布5条约30.5公里;利用已建滨江路,在人流较集中、方便市民观山揽水的建成区共9条约62公里,分别位于渝中区(1号线、2号线)、沙坪坝区(3号线)、南岸区(5号线)、九龙坡区(6号线)、大渡口区(7号线)、巴南区(9号线)、江北区(10号线)和北碚区(12号线);在近期待建滨江路段且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城市新区共3条约20公里,分别位于南岸区(4号线)、巴南区(8号线)和北部新区(11号线)。

重点线路布局见图6。

2.4.2重点观景平台布局结合人流较集中的大型观景节点、重大功能性项目、开发项目等,规划朝天门、李子坝、重庆天地、磁器口、江北嘴、金源购物广场、大竹林江与城、烟厂、九龙外滩广场、龙洲湾等10个重点滨江观景平台。

以满足市民亲水需求为宗旨,以滨江观景平台建设为主,结合现状滩涂、湿地,打造具有立体特点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展现重庆城市特有的滨江特色。

图7 大型观景平台布局及平台剖面示意图 图8 朝天门等平台设计示意图2.4.3重点线路规划指引每一条滨江步道都应当是一个完整的市民活动载体系统,必须包括特色定位、步行空间、休闲空间、公共服务等,共同为使用者营造良好的体验氛围。

针对每条线路提出相应的规划布局指引,明确线路的起讫、建设主题、沿线的公园、广场、社区、景点、观景台、交通设施、环卫设施、体育设施、亲水点等,是规划的主要任务、也是保证规划可行的重要因素。

以滨江步道1号线为例(见图9),其规划布局指引如下:规划步道起自朝天门、止于珊瑚公园;以感半城记忆、观缤纷南岸为主题;总长度约5公里。

规划步道串连了5个公园:人民公园、长滨公园、石板坡公园、珊瑚坝生态湿地公园、珊瑚公园;1个广场:菜园坝站前广场;4个滨江社区:东水门社区、储奇门社区、南纪门社区、菜园坝社区;3个重要景点:湖广会馆、宋明清城墙、十八梯。

沿线布局5个大型观景平台:人民公园、石板坡公园、燕子岩观景平台、珊瑚公园、长滨公园。

另规划小型观景平台4处、亲水点5处、停车场4处、公交站点5处、公厕4处、健身设施3处。

图9 滨江步道1号线规划指引图2.4.4提出线路建设准则及措施(一)步道建设类型划分滨江步道建设的三类主要方式:优化提升、整治改造、新建。

优化提升路段——现状步道较宽、铺装质量较好、绿化良好的路段,稍加整理即可满足要求,一般无需工程措施。

整治改造路段——现状具有一定基础,但存在宽度不足、设施不足、绿化欠缺等问题的路段,需对其采取工程措施进行较大整改。

新建路段——缺少步道,行人无法通行的路段,需采取工程措施建设步行道、增加绿化。

(二)建设准则提出不同情况下步道的宽度控制要求;提出观景平台在面积规模、分布间距、密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建议配套设施设置的相关准则及布置原则。

布局标准:步道净宽一般为3米,设施布置处可适当加宽;在高架或护岸路段,若多种步道形式并存,则总宽度不低于3米,单种形式步道宽度不低于2米;大型观景平台一般不低于200平方米(约10米×20米),间距2000-3000米;小型观景平台不低于50平方米,与相邻观景平台间距1000米左右;其他配套设施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置,遵循相对集中、便于使用的原则。

2.4.5近期建设投资根据步道建设类型,综合路基建设、路面铺装、绿化植栽、设施布置等,优化提升、整治改造、新建路段每公里分别按照相应的投资额度进行估算。

其中,优化提升、整治改造、新建路段的长度分别为36.5公里、26公里、19.5公里,总投资大约为2.5亿元。

所需投资由市政府和各区政府分别按相应比例承担。

3 规划实施引导与机制建议3.1规划实施引导(1)整体环境塑造。

以柔和基调为主,营造幽雅、清新、愉快的休闲健身氛围。

(2)功能性照明。

保证夜间步行安全,应注重亲水点及滩涂步道照明。

除节点的景观性照明之外,所有照明设备应维持统一风格。

(3)步道铺装。

人行道、护岸步道、滩涂步道应分别按统一协调的风格进行铺装,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选择适宜的尺寸。

(4)标识系统设置。

标识系统应包括信息标志、指示标志、警示标志,并分别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设置。

各类标志牌必须按统一规范的要求清晰、简洁地设置,并能明显区别于道路交通及其它标识。

(5)绿化及植物栽种。

遵循多种大树的原则,在条件较好的区段打造绿化亮点。

不同水位应选择不同的植栽种类,师法自然。

(6)安全防护设施。

安全护拦应选择适宜的高度,在材质、色彩等方面宜采用柔性化基调。

(7)步道建设及使用管理。

统一建设主体,明确负责部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滨江步道建设;设立管理机构,统筹管理工作。

3.2规划实施机制本规划属总体规划层面的专项规划,应在市政府统筹安排下,各区政府作为主体负责规划的实施,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则履行规划实施的指导作用。

各区可结合实际情况分阶段实施规划:(1)拟定实施计划并据此开展详细景观建设方案设计;(2)结合沿线功能性项目、开发项目统筹进行,重点打造观景平台;(3)在实施建设的同时,发动公众参与确定各条步道的名称;(4)在下一步编制各条规划线路的设计方案时,新建(含改扩建、整治)防洪护岸工程或码头、景观平台等永久性重要建筑物,涉及河道行洪范围内的,要依法编制行洪论证报告并按程序报河道主管机关审批。

4建设成效目前近期计划重点建设的的82公里滨江步道已基本全部完成,10个大型观景平台的建设也已接近尾声。

重庆主城滨江区域的步行通达性、健身观景服务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城市品质和魅力有了质的提升(见图10)。

图10 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九龙滨江步道(滨江步道6号线)5结语重庆主城滨江步道规划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至少可以得到如下方面的经验:(1)十分注重可实施性,又有效兼顾规划系统性。

在突出重点建设的基础上兼顾系统构筑,着力于通过部分步道、节点的示范效应,逐步引领整个滨江步行体系的形成,不急于求全求大。

(2)理顺规划实施的机制。

实践证明,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市规划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和实施指导、各区政府负责实施、市区两级政府分担投资的实施机制是合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