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一家“全球企业”的进阶史(上)
吉利成功史
吉利成功史一、胆北京,东三环,某个周五的黄昏,红光中的车海疑似凝冻。
你焦急地握着方向盘,正欲摁下长笛,发现左侧的一辆轿车在几秒钟内,“变形”成两个轮子的摩托车——然后,绝尘而去。
也许很近的将来,你就能亲身体会到电影《变形金刚》中的情节。
“这不是开玩笑。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
李书福向腾讯财经确认,吉利确实已向政府部门提议研发这种拥堵时可以变形的汽车,但目前仍属于概念阶段。
媒体报道称,有吉利内部人士透露,这种高级车型是一种可以实现拆分变形的子母汽车。
将汽车拆分?在十多年前,李书福就判断,全球大型工业产品的制造必将进入模块化生产的阶段,“就像小孩子搭积木一样的”,先组合成各种模块,一组装就可以成一辆汽车,而且可以变成各种各样不同的汽车。
“汽车工业一定是像我所说的这个样。
只是说我在十年之前讲这个话,很多人他不明白我在讲什么。
”十多年前,他敢于用如此轻描淡写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汽车工业的判断;十多年后,他坚持这样的判断——能组装,就能拆分。
于是,便有了研发“变形金刚”汽车的想法——不是“玩笑”。
李书福是个“狂想家”,一个总被怀疑、甚至嘲讽,但总能让怀疑、嘲讽自己的人目瞪口呆的“狂想家”。
现任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的童志远曾回忆,他第一次见到李书福,是在2002年那个因李的另一句“名言”而被人记住的论坛上,当听见李书福说出“十年内通用、福特将破产”的时候,他和所有嘉宾一起笑了起来。
同样在那年,李书福在吉利内部宣称未来将收购沃尔沃的消息,传为了汽车界的“笑谈”。
2009年,在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的几个月后,童成为了李书福从“砍手自救”的福特汽车收购沃尔沃的得力干将,并在最近承担起了实施新沃尔沃中国战略的责任。
而当年那场论坛上和童一起发笑的,更多的人们,只能目瞪口呆。
二、略在有了对大趋势的准确判断的前提下,李书福敢想,敢说,更重要的是,敢做。
最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怎么做。
他总是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高中毕业后,李书福从父亲那儿借了120元钱,买了个照相机,走街串巷时他就知道,照相不是自己想要干的,他只是找了个“做点事情”的切入点而已。
吉利汽车走出去的案例给企业的启示
吉利汽车走出去的案例给企业的启示吉利汽车作为中国本土的汽车品牌,通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成功地实现了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
吉利汽车走出去的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启示,以下列举了十个启示:1. 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吉利汽车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其他企业也应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2. 了解目标市场:吉利汽车在进军国际市场之前,深入了解了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消费习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和推广策略。
其他企业在走出国门之前也应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了解,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3. 适应本土化战略:吉利汽车在进军国际市场时,采取了本土化战略,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渠道。
其他企业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本土化战略,与当地企业合作,降低进入障碍。
4. 建立全球供应链:吉利汽车建立了全球供应链,与全球的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了产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其他企业也应建立全球供应链,与全球的优质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提高产品质量和供应效率。
5. 本土化品牌推广:吉利汽车在国际市场上采取了本土化的品牌推广策略,根据当地文化和市场需求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
其他企业也应采取本土化的品牌推广策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6.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吉利汽车通过与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其他企业也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7. 突出产品特色和竞争优势:吉利汽车在国际市场上通过突出产品的特色和竞争优势,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其他企业也应注重产品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塑造,提高市场竞争力。
8. 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吉利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提供了个性化定制服务,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定制汽车配置和外观。
其他企业也应注重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9. 加强品质管理和售后服务:吉利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注重品质管理和售后服务,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
吉利发展历史
中国市场的竞争
德国的三大汽车品牌都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而且他们来得 比较早,规模也大。吉利收购后的沃尔沃以后会面临德国军 团的强势挑战。
档次是否会降低
沃尔沃以安全著称,并入吉利后,是否会因为降低成本 而降低安全和质量的标准。
解决措施
工会明确表示支持 “西守东进” 确立协作关系
西守东进
沃尔沃亏损的直接原因在于销量的锐减,因此 增加销量是复兴沃尔沃的根本途径。 “西守”:守住西方已有市场,进一步扩大到 历史最高水平(在完成了“东进”策略后,再进一 步向欧美发达市场渗透)。 “东进”:即,扩大东方销量。2008年沃尔 沃在中国的销量仅为12600辆(如今中国已成为全 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及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远 远低于同一等级的奔驰、宝马和奥迪,这也正说明 了沃尔“让世界充满吉利!”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期望吉
利汽车和先进技术,享誉世界,走遍全球。二是要将“大
吉大利”这个美好的祝愿送给所有的人,为世界和平、进
步、吉祥如意祈祷。 2.“造最安全、最环保 、最节能的好车 ,让吉利汽车走遍 世界!”
二.吉利的外部环境分析
1.社会文化环境 2008-2010年,几乎所有重要汽车市场都在 衰退,而中国在增长,并且是40%的高速增长!中 国市场正在成为所有国际汽车巨头战略布局的重中 之重。中国人对汽车的价值观念从一个只是拥有转 变成为有质量,安全性能高,高品牌的潜在观念。
2.
经济环境
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坏的时刻已经过
去,球资本市场已经回暖,容易融资。同时,汽
车工业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经历着大调整,
大转移,大重组的历史时机,吉利汽车抓住了金
融危机经济低迷所带来的商业机遇,参与汽车工
业的全球化竞争。
汽车吉利汽车企业战略转型案例
汽车吉利汽车企业战略转型案例
一、吉利汽车企业战略转型简介
吉利汽车是中国最大的国有汽车制造企业之一,前身是原国有汽车企
业集团(GAC),在1998年被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改制,成立了吉利汽车(GAC)。
吉利汽车在2003年开始实施企业战略转型,其核心目的是结合当下
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变化,以更高的工业水平、更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
的发展,以更大的营收、更高的增长率、更低的成本实现企业的卓越。
二、吉利汽车企业战略转型内容
1.核心业务转型
吉利汽车企业战略转型的核心业务是以客户为中心,挖掘客户的价值,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业务包括汽车销售和汽车服务业,也包括
汽车金融、增值服务等。
吉利汽车销售和汽车服务业以“完美服务”为宗旨,专注市场营销、
网络营销和客户体验管理,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2.产品研发转型
吉利汽车企业战略转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产品研发转型。
吉利汽车
企业不断创新其产品,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塑造全新的汽车形象和体验。
吉利汽车企业聚集了一批全球领先的技术能力和设计创新的能力,以
及完全的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用世界领先的设计和技术。
吉利发展史简介
吉利发展史简介
1.创业初期
1997年,吉利汽车成立,初期主营业务是小轿车和皮卡车的生产
销售,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浙江嘉兴、上海、江苏、浙江温州等地。
2.国内销售稳步增长
2003年,吉利汽车实现首个年销售突破10万辆的目标,随后吉利汽车在国内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销量增长趋势,2009年销售达到了32万辆。
3.品牌国际化
2011年,吉利汽车推出了全新的品牌战略——全球化品牌“LEO”,并在巴黎车展正式对外发布。
此后,吉利汽车开始全面推动品牌国际
化和海外市场拓展。
4.并购沃尔沃
2010年,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著名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并启动了吉利品牌全球化的计划。
收购沃尔沃是吉利汽车
进军高端汽车市场的重要策略之一。
5.全球化布局
2016年,吉利汽车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布局,与多家国际企业签署
合作协议,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同年,吉利汽车推出了全新的高端品
牌Lynk&Co,标志着吉利汽车开始进军全球高端汽车市场。
6.智能驾驶和新能源车研发
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向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的方向发展,吉利汽车也不断加大对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投入。
吉利汽车于2017年成立了“蓝色基地”,专门研发智能驾驶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旨在推动吉利汽车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吉利汽车:从民营小企业到全球500强(上)
吉利汽车:从民营小企业到全球500强(上)2020年02月24日从地方民营小企业,成长为全球汽车集团,得益于全方位整合国际资源、持续技术创新,不断转型升级,同样也离不开高效的决策,富有远见并具有可持续性的战略。
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吉利开启了中国民营企业造轿车的先河。
1998年,首辆吉利汽车在中国台州临海基地下线,2018年,吉利全年累计销量达150万辆,全年总收益达到1066亿人民币,市场占有率升至6.2%,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
仅用了20余年的时间,吉利便从地方民营小企业,发展成为全球布局的世界500强企业,旗下更是拥有吉利、沃尔沃、领克、宝腾、路特斯等诸多品牌。
吉利是如何做到的?面对未来,面对新形势,吉利又有哪些布局?价格屠夫,像卖白菜一样卖汽车当1998年李书福决定造汽车的时候,他身边的很多人,包括家人和董事会都觉得他是个疯子,没有人相信他能造车成功。
因为从当时的背景来看,无论是技术、政策,还是资金、人才,都存在着各种制约。
但李书福就是如此执拗,没有技术人才,他就找到公司3个有过汽车改装经验的员工,买下奔驰、宝马、丰田等各种车型拆解研究;没有国家准入,他就买下四川一家监狱的汽车厂;没有资金,他开创了“老板工程”,将汽车制造厂分成若干分厂,并承包出去。
“在我看来,汽车不过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
”那句让他被奉为“汽车疯子”的狂言正是对当时处境的倔强回应。
那时,李书福打出了“造中国最便宜轿车”“造老百姓买得起的汽车”的口号,并在一开始就扮演了价格屠夫的角色,用廉价轿车打开了国内市场。
这一点在“豪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998年8月,在经历种种困难之后,吉利汽车自主研发的第一台轿车豪情在浙江临海正式下线。
随着豪情的面世,汽车的价格从神坛跌落,其3万元左右的超低价位引发了同类经济型轿车市场的降价潮。
凭借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吉利将家庭轿车的价格门槛一路拉低,企业销量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吉利汽车的成长史
吉利汽车的成长史吉利汽车的成长史吉利汽车的成长史——中国汽车行业商战的典范案例卢振林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车辆1106吉利汽车和李书福,对于中国人来说肯定一点也不陌生。
“汽车疯子”李书福带领着他的吉利汽车用一次次外人看来近似疯狂的商战举动频频冲击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
总结了一下吉利汽车的成长历程,大约凭借以下几大谋略,吉利汽车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
谋略一:曲线经营李书福在创业初期看到汽车的准入门槛太高。
它转而涉足汽车的相关行业——摩托车制造行业,一方面积累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打造品牌知名度。
由于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摩托车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李书福因此取得了第一次胜利。
然而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迅速将目光转向了汽车的研发和制造领域。
设立汽车研发部,进军汽车市场。
在经过一年的研发后,吉利的第一辆汽车下线。
策略二:低价风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汽车水平仍相当落后,但汽车的价格较高,中国一汽和东风汽车凭借国家的政策优势占据着中国市场的最大份额,外资也开始向中国渗透。
在那时汽车仍是身份的象征,属于高端消费品。
然而李书福却提出了汽车就是“一个沙发,加四个轮胎”的说法。
吉利汽车打着“做每一个中国人都开地起的轿车”的口号,开始低价销售汽车。
这在那时的中国可谓石破天惊,中国的汽车行业由此掀起了巨大的风暴,李书福也因此获得了“汽车疯子”的称号,对于普通人来说,汽车不再遥不可及。
吉利汽车一上市,销售形势就相当不错。
由于吉利汽车的干扰,其他汽车品牌也被迫开始降低销售价格,中国的普通家庭开始拥有轿车。
可以说吉利的成功,提前圆了许多中国人的汽车梦。
策略三:多品牌战略吉利汽车的低价风暴,使他迅速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并连续多年保持较高的销售量,然而吉利的成功也极大的刺激了各地的投资者,加之各地政府的支持,各种汽车品牌像雨后春笋一样在中国大地上涌现,他们效仿吉利,低价销售汽车。
汽车行业进入了空前激烈的价格战中,低档汽车的利润触底,甚至出现了“汽车按斤卖,和钢铁一个价”的说法。
吉利发动机历史
吉利发动机历史吉利发动机历史吉利汽车集团,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杰出代表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的汽车发动机,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汽车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该公司的发动机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发展轨迹和技术创新。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吉利汽车集团于1986年成立,并在随后几年里开始了发动机研发的探索。
起初,吉利主要依靠国外合作伙伴的技术引进和学习,研发出了自己的第一代发动机,奠定了发动机研发的基础。
尽管在技术水平上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但这一时期为吉利奠定了坚实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基础。
第二阶段——技术突破到了1990年代,吉利开始了自主研发和技术突破的阶段。
他们加大了研发投入,并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工程师加入团队,提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在这一阶段,吉利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这些发动机具备了较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吉利旗下的不同车型中。
第三阶段——国际合作与竞争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吉利加大了国际合作的力度。
他们与全球知名发动机制造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通过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吉利不断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和质量,使其具备了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
目前,吉利的发动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的各类车型中。
无论是轿车、SUV还是新能源车型,吉利的发动机都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从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到电动发动机,吉利不断创新,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吉利发动机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段技术创新的历史,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崛起的缩影。
它代表了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未来,吉利发动机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
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吉利将继续推动汽车发动机的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引领中国汽车工业向着更加绿色、智能的未来迈进。
吉利汽车公司发展之路
吉利汽车公司发展之路过20 年的艰辛努力,吉利集团终于脱颖而出,成长为寄托着民族汽车工业希望的新兴实体之一。
然而,与许多民营企业不同的是,吉利并不以取得的业绩和成就为满足,因为这与始终盘桓在创始人李书福心头的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吉利的“十一五”规划确定:到2010 年,将实现产销100 万辆目标,吉利汽车将成为国内经济型轿车的首选品牌;到2015 年,将实现产销200 万辆,其中三分之二出口,吉利汽车将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透过上述规划,你可以窥见,“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 的目标是多么宏伟、多么令人振奋!为了保证这一规划的顺利实现,从2004 年起,吉利在国内外就开始了艰难的战略布局。
其中包括与马来西亚、英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合作伙伴签订各种合作协议;在国内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合作建设组装工厂等等。
截至目前,吉利已经形成了年产20 万辆整车的产能。
现在,以提高生产能力为标志的布局仍在紧张进行中。
以全球汽车工业格局为考量、立誓要让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李书福,在最近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用空前严峻的口吻指出:布局,这是吉利面临的最为紧迫、事关生存的事!吉利的前身1997 年11 月6 日,在中国江南古镇路桥,吉利集团创始人李书福把“黄岩县北极花冰箱厂”的招牌挂上工厂的大门。
那时,没有人会想到,若干年以后,一个代表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会在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工厂中诞生。
更没人会想到,从这家小工厂破壳而出的小汽车公司,在短短不到10 年的时间里,会奇迹般地发展起来,朝气蓬勃地走向浙江、走向中国,成为令全世界汽车界都为之震动的跨国企业集团!20 年的跋涉伴随着太多的艰辛,也伴随着无上的荣光。
吉利人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的种种史诗般的实践,已经历史地镌刻在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里程碑上。
如今,当我们用更加自信的心情来检视往日的峥嵘时,一种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国人、无愧于民族的豪情,就会像春潮一样,涨满所有吉利人的心胸!由于创始人的志存高远,吉利()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的开拓之路。
吉利集团发展史
吉利集团发展史1. 创业与初期发展(1986年-2003年)吉利集团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创始人李书福先生以其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创新精神,带领吉利集团从一个小型机械厂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
在创业初期,吉利集团主要从事农用车辆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李书福意识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决定将公司的战略方向转向乘用车领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着手推动吉利汽车品牌的建设。
1997年,吉利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轿车——吉利美日。
虽然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落后等挑战,但吉利凭借着实惠的价格和良好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2. 转型与国际化发展(2004年-2010年)进入21世纪后,吉利集团加速了转型和国际化的步伐。
2004年,吉利成功收购了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并成为中国首家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汽车制造商。
这次收购使吉利集团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吉利集团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
2006年,吉利汽车首次出口到欧洲,并在英国成立了自己的销售分公司。
此后几年间,吉利相继进军北美、南美等地区,并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业绩。
3. 创新与品牌建设(2011年-至今)进入2011年后,吉利集团开始注重创新和品牌建设。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吉利加大了研发投入,并与全球顶尖供应商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和零部件。
2017年,吉利推出了全新品牌“Lynk & Co”,旨在打造高端智能互联汽车。
Lynk & Co以其前卫的设计、智能化的功能和卓越的性能,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吉利集团还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早在2008年,吉利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电动车型。
如今,吉利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应用。
4.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吉利集团一直致力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吉利文化中的拼搏进取文化主题故事
吉利文化中的拼搏进取文化主题故事一、吉利集团的创立与发展故事的开篇,我们先从吉利集团的创立和发展讲起。
吉利集团是我国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起初,吉利集团只是一家小型的家族汽车修理厂,创始人李书福带领着寥寥数人携手共同创业。
然而,正是在这个普通的修理厂里,以及创始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拼搏和进取的精神。
李书福在创立吉利集团之初,面对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刻苦的经营环境,但他并没有退缩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地向前迈进。
他鼓励员工们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勇于创新,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起一个个标杆。
正是在这种拼搏进取的精神下,吉利集团从一个小修理厂发展成为如今国内汽车制造业的领军企业。
二、吉利集团的自主品牌与国际化进程吉利集团强调技术创新,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的发展,这也是吉利文化中拼搏进取的一个重要体现。
吉利集团在自主品牌的发展上,一直奋力前行,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品牌的竞争力。
在国际化方面,吉利集团也在不断拓展海外市场,着力推进全球布局。
不仅在产品上进行了国际化战略布局,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展国际化并购,努力提高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这种国际化战略的推进,也是吉利文化中拼搏进取的重要体现。
三、吉利集团的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吉利集团一直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的重要使命,在发展壮大的积极承担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开展各项慈善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这也是吉利文化中拼搏进取精神的一种深刻表现。
吉利集团还不断强调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员工敬业精神的培养和传承,鼓励员工不断进取和提升自我。
吉利集团强调创新和合作,倡导共享和共赢的理念,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吉利文化中的拼搏进取与个人成长吉利集团的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的拼搏进取精神,也对每个员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吉利这个大评台上,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感受到企业文化中蕴含的拼搏和进取的力量,激发出个人内在的潜能和动力,获得自我提升和成长。
吉利集团发展史
吉利集团发展史1. 创立与起步阶段吉利集团是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吉利集团的创始人是李书福先生,他于1986年在杭州成立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标志着吉利集团的创立和起步阶段。
在创立初期,吉利集团主要从事摩托车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李书福先生迅速意识到汽车行业的潜力,并决定将公司的发展重点转向汽车制造。
于是,吉利集团开始了汽车制造业务的探索和发展。
2. 国内市场的拓展与发展吉利集团在国内市场的拓展与发展是吉利集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吉利集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与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
2002年,吉利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成为沃尔沃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这一合作为吉利集团提供了先进的汽车技术和品牌认可,使吉利集团能够在国内市场上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汽车产品。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吉利集团逐渐扩大了自己的产品线,并推出了多款主打中低端市场的汽车产品。
吉利集团凭借着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合理的价格,迅速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份额。
3. 国际化战略与全球布局吉利集团在国内市场的成功为其国际化战略奠定了基础。
吉利集团意识到,要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全球化的生产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吉利集团积极进行了国际合作与并购。
2009年,吉利集团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并购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企业。
这一收购使吉利集团获得了沃尔沃先进的汽车技术和全球化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吉利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吉利集团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先后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吉利集团的产品不仅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火爆,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市场份额。
4.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吉利集团一直致力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吉利集团在产品研发和制造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的应用,推出了多款环保型汽车产品,并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吉利汽车的故事
吉利汽车的故事您知道吉利汽车不?那可老有故事了。
吉利汽车啊,就像是一个励志逆袭的主角。
想当年啊,在汽车界的大舞台上,那些外国大牌汽车就像是闪闪发光的大明星,而吉利呢,就像个初出茅庐的小后生,不怎么起眼。
吉利的创始人李书福,那可是个有大梦想的人。
有人说他造车就像是天方夜谭,可他偏不信这个邪。
就好比一个人站在山脚下,看着高耸入云的汽车制造这座大山,他没有被吓倒,而是挽起袖子就往上爬。
刚开始的时候,吉利汽车造出来的车简单质朴,虽然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高级配置,但胜在价格亲民。
就像一个老实巴交的伙伴,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实实在在地能陪你走南闯北。
那时候,很多人对吉利的印象就是经济实惠,是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的车。
但是吉利可没满足于只做个“小角色”。
它就像一个努力学习进步的学生,不断地吸收知识,改进技术。
它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就像在世界各地寻找武林秘籍一样。
收购了沃尔沃汽车,这可真是一个超级大动作啊!当时大家都惊掉了下巴,就好像看到一个原本在小地方打拼的人,一下子把国际大腕给拉到自己的阵营里了。
这一收购可不得了。
吉利就像是得到了真传,技术啊、设计理念啊,都像开了挂一样提升。
吉利汽车的颜值越来越高,内饰也变得越来越精致,配置更是丰富得不像话。
以前那些看不上吉利的人,现在再看吉利的车,都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
而且吉利还特别会搞创新。
什么新能源汽车啦,智能驾驶技术啦,都积极地去探索。
就像一个时尚潮人,总是走在潮流的最前面。
现在吉利汽车开在路上,那也是相当拉风的。
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就像是一部热血的奋斗史,从籍籍无名到在汽车江湖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它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以后肯定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呢。
吉利汽车渠道演变历程
吉利汽车渠道演变历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吉利集团1996年成立,1997年正式进军汽车行业,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成都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员工18,000余人。
吉利集团现有帝豪、全球鹰、英伦等三大品牌10多款整车产品,并远销独联体、中东、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海外市场。
截止2011年底,吉利汽车累计中国社会保有量超过220万辆。
吉利汽车发展历程起步阶段(1997年~2001年):1997年,吉利开始正式进入汽车领域,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1998年,吉利第一辆豪情汽车在浙江临海市下线。
2001年吉利汽车正式获得国家汽车许可。
成长阶段(2002年~2007年):2002年,吉利汽车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量产,同年收购杰士达公司,随后改名为上海华普汽车;2003年3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开始开拓海外市场。
同年美人豹跑车销售网络开始建立;2004年,吉利计划上市,并于2005年5月成功在香港上市。
2006年,吉利集团、上海华普汽车与英国锰铜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上海英伦帝华有限公司,将伦敦黑色出租车项目引入中国。
高速发展阶段(2008年~今):2008年,吉利推出全球鹰品牌;同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美国福特汽车子公司——沃尔沃等品牌遭受重创,吉利就收购沃尔沃轿车(Volvo Cars)一案与福特汽车开始谈判。
2010年3月28日,福特正式以18亿美元的价格,将沃尔沃轿车出售给了吉利汽车集团,吉利汽车集团成功收购了沃尔沃汽车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
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成为了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大的中国车企海外收购案;2009年,美人豹因销售业绩不佳停产;同年,吉利推出帝豪品牌;2010年,吉利推出英伦品牌,并逐渐替代上海华普。
渠道演变历程吉利汽车集团销售渠道演变共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都相对较短:第一阶段(1997年~2002年):吉利汽车在销售上采用“捆绑式”销售法,在全国各地以区域经营的形式,由经销商买断产品,吉利开始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吉利汽车历史发展史
吉利汽车历史发展史吉利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代表之一,它的发展史充满了辛勤努力和创新精神。
下面是一篇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关于吉利汽车发展史的文章。
吉利汽车成立于1986年,当时的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吉利公司成立初期,仅有十几名员工和一小间办公室,但这并没有阻挡企业家李书福的雄心壮志。
他怀揣着改变中国汽车行业的梦想,立志将吉利汽车打造成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制造企业。
在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中,最初的十年是行业洗牌和技术追赶的时期。
吉利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后与意大利和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通过技术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制造水平。
在这个阶段,吉利秉承着“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谋发展”的宗旨,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进入21世纪后,吉利汽车开始在国内外市场上迅速崛起。
2003年,吉利成功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首款小型家用轿车——美人豹。
这款车型不仅外观时尚动感,而且具备出色的安全性能和可靠的动力系统,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从此,吉利汽车逐渐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各地。
吉利汽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面临过多次挑战和困境。
在面对激烈竞争和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时,吉利汽车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道路。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车型,提升产品竞争力。
同时,吉利也积极开展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吉利汽车的成功得益于公司一直以来坚持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一方面,吉利强调以科技创新和产品品质为核心,不断满足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
另一方面,吉利注重员工激励和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
这种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和践行,使吉利汽车获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尊重。
展望未来,吉利汽车将继续秉承“自主创新、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吉利汽车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汽车产品和服务。
吉利的创新之路
吉利的创新之路————————————————————————————————作者: ————————————————————————————————日期:吉利的创新之路一、吉利简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
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成都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在澳大利亚拥有DSI自动变速器研发中心和生产厂。
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现资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含沃尔沃),连续九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七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目前,吉利已经拥有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的汽车研究院,并形成了五大技术平台、十五大产品平台、帝豪、全球鹰、英伦等品牌四十二款车型的产品规划体系。
吉利目前已申请各项专利近1500项,已授权500余项,并且获得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称号。
二、市场创新——吉利收购沃尔沃开拓海外市场吉利收购了沃尔沃,首次实现了一家中国企业对一家外国企业的全股权收购、全品牌收购和全体系收购。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一方面可以利用沃尔沃原有的欧美市场,加强吉利在国际的销售;另一方面,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是豪华品牌的诞生地和集中地,注定了竞争激烈,且两个市场都比较成熟,短时间沃尔沃要在这两个市场快速提升销量显然是相当的困难。
因此,沃尔沃可以利用吉利的销售渠道,大力开拓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
开拓公务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的销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吉利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开拓中国市场,特别是公务车市场。
当前,国家产业振兴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要支持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
政府采购应“优先购买新能源和中国品牌汽车”,自主品牌汽车采购比例要达到50%。
简要叙述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 -回复
简要叙述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回复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时公司的前身是浙江吉利实业公司。
吉利汽车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机遇,成功地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创始阶段、国际化战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以及未来展望。
一、创始阶段吉利汽车的创始人是李书福,在1986年他接手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国营砖瓦厂。
他决心将这个砖瓦厂变成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并将其命名为吉利汽车。
起初,吉利汽车主要从事摩托车和三轮汽车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由于激烈的竞争和高品质的进口汽车的涌入,吉利汽车在90年代初陷入了困境。
二、国际化战略为了摆脱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吉利汽车决定采用国际化战略来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1997年,吉利汽车开始与世界知名的汽车公司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与沃尔沃的合作是吉利汽车最显著的成果之一。
在与沃尔沃的合作中,吉利汽车获得了先进的发动机和底盘技术,以及全球销售网络。
吉利汽车通过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和宝腾汽车公司等一系列的举动,成功地实现了国际化扩张。
三、技术创新吉利汽车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公司发展的关键。
为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吉利汽车注重研发投入和技术引进。
公司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研发中心,并与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吉利汽车还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中国首家实现纯电动乘用车量产的汽车制造商。
吉利汽车的技术创新为公司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多项奖项,并提升了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
四、品牌建设吉利汽车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公司一直以降低车型售价,提供更多选择和增加车辆性能的方式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吉利汽车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广告宣传,成功地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并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吉利汽车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成立了吉利慈善基金会。
这些举措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
五、未来展望目前,吉利汽车正致力于更加全面的国际化战略。
吉利:一家“全球企业”的进阶史(下)
吉利:一家“全球企业”的进阶史(下)2019年09月24日鼎力技术研发,引领“新四化”变革汽车一定会电动化、智能化,一定会成为智能空间移动终端,一定会帮助主人解决更多的困难和问题;一定会垂直起降,自由飞行在江河山川、城市乡村;一定会成为主人的秘书、保镖,为主人赚钱,帮主人消费,逗主人高兴,与主人聊天,保主人平安,帮助主人增长知识;一定会自己去清洗、保养……这是《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致敬》一文中李书福为未来汽车的画像。
未来汽车不仅拥有“超级智能大脑”,而且是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空间移动终端,给用户带来超级享受,能实现车家互联、车联万物。
李书福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应该主动抓住智能变革的历史机遇,联合朋友圈,构建引领未来的智能出行生态,为用户创造全新价值体验。
以此为愿景,吉利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这“新四化”为技术研发的主要着力点,实现全面布局,目前均已实现相应的技术储备。
随着吉利控股“以创新为引领的全球型科技企业”这一定位的强化,吉利近年来深化实施了产品平台战略、“安全第一”战略、能源多元化以及智能化的技术开发战略,发布了技术品牌“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和“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将汽车安全、健康生态、新能源、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列为核心技术战略的发展领域。
2019世界移动大会上,吉利汽车联合中国联通与华为,共同演示了业界首个“5GEdge-Cloud智能驾驶方案”。
方案展示了三方对5G+MEC(边缘计算)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中应用模式的积极探索,这将为今后整个汽车行业实现无人驾驶规模化应用及生态化建设,起到行业标杆示范作用。
吉利希望,在全球汽车及出行产业“新四化”的变革中开拓具有体量优势和创新环境的中国市场,为自动驾驶技术研究与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据介绍,吉利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基于中国用户用车场景和中国道路环境开发,具有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体系,在中国首次实现了不同供应商的雷达、摄像头零部件的异构目标级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利:一家“全球企业”的进阶史(上)2019年09月24日8月底的时节,北方已略感秋意,而江南的西子湖畔,依然热力澎湃。
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陵路1760号的吉利大厦,其明快通透又充满现代感的高层玻璃幕墙映射着这种热力,时有行人驻足观瞻,震撼于炫目的光芒。
在周边鳞次栉比的高层楼宇环抱中,26层的吉利大厦并非仅靠外观夺目。
在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版图中,不论是汽车产业的升级,还是民营企业的蜕变,乃至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从其中任何一个维度着眼,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都是重要地标之一。
从1986年以生产冰箱零件起步;到2001年在中国“入世”前夕获得国家轿车产品生产资质,成为中国首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再到如今集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和关键零部件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涵盖出行服务、线上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教育、体育等在内的全球型企业集团,吉利控股30余年的成长史,书写着也见证着“中国制造”从筚路蓝缕到举世瞩目。
从台州走向全球的吉利控股,不仅是李书福个人拼搏的商海传奇,更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坚实业绩。
2014年11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吉利控股时说,“吉利汽车不仅是让国人骄傲的民族品牌,更了不起的是,吉利走向了世界,还收购了全球知名汽车公司。
吉利汽车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经济不断升级的缩影”。
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走进吉利控股位于杭州的总部,试图全面解析其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未来展望,以期为更多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历经深度调整,自主品牌大发展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汽车行业往往是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不仅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更是广泛而深刻。
在中国,同样如此。
“我领导组建了项目筹备组,在公司内部选了两个工程师,加上我自己,共三个人开始研究汽车技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他的《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致敬》一文中如是回忆当年。
对于他和吉利来说,进军汽车行业虽然立场坚定,但创业之路充满艰辛。
本世纪初,吉利还是进军汽车行业不久的新兵,出身草根的它满怀豪情亦难掩忐忑地等待着国家有关部门的一纸公告,盼望由此正式踏上生产轿车的征途。
如今,吉利控股集团已是由吉利汽车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吉利科技集团、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和铭泰集团五个子集团公共同构成,分别运营吉利汽车、几何汽车、领克汽车、沃尔沃汽车、Polestar、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曹操出行、荷马、盛宝银行、铭泰等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集团;现资产总值超过330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12万人,从2012年至今,连续八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
已将众多知名汽车品牌揽入怀中的吉利控股,其征战汽车江湖的故事,要从构建自主品牌说起。
自主品牌是吉利控股汽车业务的核心与根基,轿车则是吉利控股的压舱石。
从2001年获得轿车生产资质以来,吉利自主品牌汽车历经三度调整,从而实现三轮阶段性发展。
据吉利汽车集团有关负责人向本刊调研组介绍,第一次调整是2003年—2004年。
2003年下半年,国家开始对汽车行业实施宏观调控,轿车市场在爆发井喷之后开始大幅回落。
吉利抓住这一时机,迅速做出战略调整,宣布完全自主研发,开始内部流程再造和信息化建设,投资数亿元对工厂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工厂管理逐步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经过一系列调整,吉利汽车品质提升,销量亦随之增长,特别是在经济型轿车这一行业细分领域中表现优异。
当时吉利一款名为自由舰的车型,是继夏利之后国内第一个销量上万辆的自主品牌车型。
第二次调整是2007年—2008年。
2007年,吉利发布《宁波宣言》,明确提出不打价格战,要打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服务战、道德战,从“低价战略”向“技术先进、品质可靠、服务满意、全面领先”战略转型。
同时,还提出了“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的发展战略,明确了集团大的战略方向。
通过这次调整,吉利汽车从容应对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第三次大调整是2013年—2014年。
2014年,吉利汽车仅完成41.8万辆的销量,销量下滑严重;与此同时,吉利汽车新产品和技术出现断档;吉利旗下的自主品牌矩阵成员多且杂,亟待梳理整合。
基于此,吉利开始实行变革,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技术领先和越级对标,实施流程再造和降本增效,提出“造每个人的精品车”这一品牌使命,并发布“蓝色吉利行动”新能源战略。
同时,发布全新品牌架构,将帝豪、全球鹰、英伦三个品牌整合成为吉利一个品牌,自主品牌产品架构更为明晰。
经过这一轮调整后,2015年,吉利博瑞上市,与吉利博越、帝豪GS、帝豪GL等一同宣告吉利汽车正式迈进“精品车3.0时代”。
从2018年开始,吉利汽车进入新一轮战略调整,提出要继续坚持“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的总体发展战略方向,不断打基础、练内功,保持战略定力,紧盯战略目标落地,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持续推动企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
多年的辛勤耕耘迎来累累硕果。
吉利汽车集团公关副总裁杨学良向本刊调研组介绍,2018年,尽管面临下半年开始车市走低的不利局面,吉利汽车依然逆势增长,当年产销量突破150万辆,轿车与SUV均衡发展,多款车型继续保持细分市场领先优势,全年交付10多款车型,实现中国品牌L2级别车型量产零突破,自主研发的BMA全新架构及其量产车型获得市场认可。
2019年,尽管受中美贸易摩擦、国V和国VI排放标准切换等因素影响,国内汽车市场不确定性加剧,但吉利汽车仍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上半年累计总销量651680辆,位列自主品牌乘用车第一名,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6.3%提升至6.5%,产品结构均衡发展,单车平均售价、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持续提升。
今年,以携手2022年杭州亚运会为契机,吉利汽车启用了全新标识,宣布品牌全方位升级。
吉利汽车新标以延展的宇宙为设计源点,将星光银、深空灰和地球蓝融汇其中,与吉利汽车“扩散的宇宙回想”设计语言一脉相承,“新标识象征着吉利汽车将迈入全新的年轻化、科技化、全球化战略时代”,杨学良说。
品牌新标识的启用,与吉利汽车对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的判断深度契合。
吉利认为,正从增量市场过渡到存量市场的国内车市,竞争格局已经从产品竞争升级为产品、技术及品牌的多维竞争,而品牌是市场竞争的焦点。
与此相应,在延续原有品牌体系的基础上,吉利汽车特别提出了以人本、创新、卓越为核心关键词的全新品牌核心价值。
新的品牌理念需要通过新的产品来传达。
在今年4月举办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吉利汽车携全新概念车吉利PREFACE、纯电动车型几何A、帝豪GSe、电气化车型缤越MHEV及PHEV、缤瑞MHEV、帝豪GLPHEV、嘉际PHEV和博瑞GE、嘉际等车型亮相,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阵营书写了又一份精彩答卷。
积极海外拓市,布阵全球化战局吉利大厦前,有多个国家的国旗迎风飞扬。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它们仿佛在为吉利的国际化战略喝彩。
“吉利是一家全球企业”。
在接受本刊调研组采访时,杨学良开宗明义。
近十年来,吉利控股在布局海外方面持续发力,不但使吉利品牌和李书福本人在国际汽车行业的影响力迅速飞升,吉利控股也从一家中国本土公司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全球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实现了研发、设计、采购、制造、营销等整个价值链的全球化以及管治结构、文化理念的全面提升。
在全球化道路上,吉利做出了诸多尝试与探索。
2010年,全球汽车行业最为重磅的消息,莫过于吉利控股从福特汽车手中全资收购了主打安全牌的沃尔沃汽车。
而对于吉利控股来说,成功收购沃尔沃是它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刻,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其后,这家企业将一个又一个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收入囊中:2013年2月,吉利控股以1104万英镑收购英国百年企业——锰铜控股的核心资产与业务,并将其改名为伦敦出租车公司,完全拥有伦敦经典出租车及其附属资产。
此后,全新eTX电动版汽车于2017年下半年在英国上市,并获得伦敦运载付费乘客认证。
2017年6月,吉利控股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签署最终协议,收购DRB-HICOM旗下宝腾汽车(PROTON)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51%的股份。
事实证明,一系列海外并购完成后,吉利和这些品牌在新的发展阶段整合各自优势,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相互助力,实现了双赢。
而深化海外布局,不断强化旗下各品牌间协同的内生力,亦成为吉利控股能够不断在世界汽车军团中实现新突破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海外并购而来的品牌,李书福的理念是,吉利和这些品牌相对独立,协同发展。
2010年吉利刚刚收购沃尔沃时,他就再三强调,“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
其后,这种理念在吉利的并购之路上延续。
在李书福看来,路特斯是路特斯,宝腾是宝腾,还有Polestar电动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伦敦电动汽车,每个品牌各自拥有产品定位和用户群体,各自参与市场竞争,努力争取更多市场份额。
但在一些基础技术研究、基础架构开发等方面,吉利大家庭的汽车品牌又尽量寻求协同,最大限度共享集团资源,降低各自成本,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在这种品牌运营理念下,沃尔沃等并购而来的汽车品牌在吉利控股迎来新的发展。
比如去年,沃尔沃汽车集团宣布,到2025年左右,销售车型一半是纯电动车,1/3是自动驾驶汽车,进一步坚定了全面电动化、高度智能化的战略方向;同样在去年,沃尔沃发布了全新自动驾驶概念车360c,展示了未来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如何改变生活的美好愿景。
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共同开发的CMA基础模块架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用户认可。
基于CMA架构开发的沃尔沃XC40,获得了评选标准极为严苛的2018欧洲年度车、2018—2019日本年度车等称号。
去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突破60万辆,连续5年创造销售新纪录。
去年6月20日,沃尔沃汽车美国工厂投产,几年间将创造约4000个新的工作岗位,实现横跨欧洲、中国、美洲三大市场的全球制造布局。
吉利汽车集团和沃尔沃汽车集团2016年起合资生产的中高端品牌领克,则实现了欧洲技术、欧洲设计、全球制造、全球销售。
2017年领克01上市,2018年领克02、领克01PHEV、领克03三款车型共同形成了“SUV+轿车”“燃油+新能源”的产品布局。
领克品牌上市至今,累积总销量已超过18万辆。
沃尔沃在牵手吉利后实现了新的发展,宝腾和路特斯也在加入吉利大家庭后走上品牌复兴之路。
2018年12月,吉利与宝腾共同打造的首款新车宝腾X70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上市,上市之后连续6个月蝉联当地SUV销量冠军。
宝腾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4.3万台,同比增长59.1%,高于整体市场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