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篇目是《爱莲说》,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2课。该单元是古诗文单元,它与前后几册教材中的文言文单元连成一线,以落实义务教育承担的文学教育任务。《爱莲说》是古代散文名篇,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的品格的“莲”自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宝贵的世风,表明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

2、确定教学重点为: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并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辨析莲花与君子的相似之处,教学难点为: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及本文特点,我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如下〔1〕、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

〔2〕、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二)学情分析:本文可读性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最重要环节,一是“疏解文意”,初步读懂文章,领会文章中词语、句、段的含义,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二是、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三是“品味意境的读法”,旨在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声情并茂。从教学对象看,他们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三)教法学法

1、关于教法的分析: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及从学情出发,本课教学思路如下: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尽可能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多媒体导课,情景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把握教学重点的方法。化难为易。

2、关于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从精品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程序设计(八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用综合性学习中的谜语导入,点出学习内容。宋代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板书课题)

师范读课文,生听朗读,正音、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一步即“疏解文意的读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主动求知。

(二))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内容,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

学习内容:①什么是“说”?②关于作者的情况。③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听的重复性,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索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重点语段讨论评析

1.疏通文意,将所划分部用白话文连贯翻译一下。

2.齐读课文,找出描写莲花的语句。分别描述了莲花哪一方面品质?想想这种“君子”应具有什么样的写法?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逐步理解本文学习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即借莲花之形言君子之志。

(四)学习正衬、反衬的表现手法

让学生分析陶渊明爱莲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明确作者对菊和牡丹的不同态度,并与作者爱莲作比较,体会衬托作用。用课件把衬托的定义呈现出来,通过这样教学化难为易,完成教学难点。

(五)分析结尾段抒情,指导朗读。

试析用叹词领起并用不同句式写花有何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分析陈述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反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叹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所抒之情及朗读语气。品读意境体会作者写作目的。

(六)背诵。

教师提问生喜欢的句子,喜欢的段落,最后全篇。目的是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掌握。)

(七)总结:1、生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教师给些提示。

2、教师寄语:做出水芙蓉,做正人君子。

(八)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爱莲说》。

2、搜集与莲有关的诗文。(综合性学习)

附板书设计:爱莲说周敦颐

菊(正衬)

(莲)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托物言志

牡丹(反衬)

六合中学何秀梅

2013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