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f4b67f7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f.png)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一)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2.主要原因3.直接原因 (二)概况 1.起义发生(1)时间(2)地点(3)领导人(4)国号(5)起义军 2.起义发展——永安封王 3.太平运动的高峰(1)(2)(3)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 (一)天京事变1.时间 2.原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
(一)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主要原因: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 锐。 3.直接原因: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创拜上帝会。 (二)概况 1.起义发生
(1)时间:1851年1月11日 (2)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3)领导人:洪秀全(天王)
(二)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 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思考:与历代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背景新: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2)指导思想新:借助西方基督教思想。 (3)面对的敌对力量新:封建地主阶级和美国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思考题
一.单选题
时空观念: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时空特征。 史料实证:运用课文提供的史料、图片并搜集资料,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 史实。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图片,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 主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到关注民生的重要意义,树立社 会主义核心价观的理念。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4.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天平天国由盛转衰。 (二)挽救危局措施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取得浦口、三河大捷。 3.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编》,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没能实现。
八上历史第3课知识点
![八上历史第3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01783cc1c708a1294a4457.png)
八上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列强的侵略激化了阶级矛盾;直接原因:广西自然灾害严重。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利用宗教来组织群众。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3.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4.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5.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者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6.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
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征战场则取得重大胜利,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7.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史称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8.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从香港来到天京的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的转变,说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9.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中外反动势力: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洋枪队的出现,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
10.1864年夏,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1.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abaf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2.png)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1. 背景和起因:
- 发生时间:1851年-1864年,持续了14年之久。
- 发生地点: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
- 起因:基于基督教教义的怀疑和反思,加上对清王朝统治的不满。
2. 领导人和组织:
- 主要领导人:洪秀全(太平天国"天王")、杨秀清、韦昌辉等。
- 组织体系:建立"天朝"政权,模拟清王朝体制。
3. 发展过程:
- 拱卫起义(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的开端。
- 攻占南京(1853年):建立"天朝"都城。
- 广阔疆土(1856年):疆土最大时横跨16个省。
- 江南基地(1860年后):后期仅存江南地区。
4. 影响和结果:
- 造成了大规模的流离失所、民间伤亡。
- 加剧了清朝中央集权的削弱。
- 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西方列强武力介入埋下伏笔。
- 最终在1864年被清军彻底剿灭。
5. 历史评价:
- 具有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
- 具有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色彩。
- 带有一定的农民起义和宗教运动性质。
2018秋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2018秋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6652f7fb76eeaeaad1f330d2.png)
材料六: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 组成的武装。1860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客观: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失败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 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军事: 北伐、西征 政治:《天朝田亩制度》
回答洪秀全巩固政权的措施、结果。 任用洪仁玕总理朝政
保护私有制,发展资本主义。
洪仁玕
没能反映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又缺少必要的条件,没能
真正实行,不能挽救危局。
结果: 《资政新篇》未能实施
洪秀全巩固政权的措施。 提拔新将领
结果: 陈玉成、李秀成 协同作战,但未 能改变军事上的 不利局面
陈玉成
李秀成
二 太平天国运动 的发展过程
纪。
——哲学家冯友兰
3、太平天国之战争,为19世纪东方第一之大战;太平天国之历史, 为19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பைடு நூலகம்。 —— 蒋介石
你同意谁的观点?你怎么看待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 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 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二 太平天国运动 的发展过程 洪秀全自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诸王
1851.12 永安建制
1851.1 金田起义
想一想: 天王和东王在运用权力方面会 出现什么问题?
为后面天京事变埋下伏笔,注 意课本前后内容之间的照应
定都天京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 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在战斗中牺牲, 太平军连战连捷。
二 太平天国运动 的发展过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6fba5818a6c30c2259019eba.png)
天津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天京
冯官屯
定都天京
武昌 九江 长沙 南昌
北伐西征东征
天京变乱 后期防御战 天京陷落
金田
过 程 1853-1855林 凤祥、李开 芳攻入天津 1853-1855赖 汉英、石达 开;遭遇曾 国藩的湘军
结 果
失败的 原因和 意义 胜利 巩固了天 京大本营
西
征
三、天京陷落
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杨秀清的专横跋扈 ◆天京变乱 韦昌辉的滥杀
1856年
石达开的负气出走
农民阶 级的局 限性
进步性:先进中国人最早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缺乏相应 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3、天京陷落
1864年夏,湘军攻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 这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 高峰。 (2)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 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3)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4)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 斗争意志。
(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 革命纲领;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 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2)战略上的失误。 (3)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的 主 要 经 过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评价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
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实现 (空想性)
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45bf2bf058fb770bf68a55c3.png)
愤青洪秀全与屌丝逆袭的故事
姓名:洪秀全 原名:仁坤 小名:火秀 籍贯:广东花县 学历:童生 生卒:(1814-1864) 家世:农民家庭 大事记:
1814-1843:七岁进入私塾,十五年考试,四次落榜,终 为童生。
1843-1851:创立“拜上帝教”,传播教义,发动民众。 1851-1864“建立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分庭抗礼,直至灭亡。
农民的局限性 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
失
败
脱
命 运
难
逃
根据材料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 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 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 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主要内容
1.割除旧习,如女子缠足 2.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效仿西方 国家 3.发展交通,造火车、轮船、建立邮 亭、办理邮政 4.保护私有财产和银行
先进性: 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是中国第一 个近代化纲领。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 选举官员,提出了民主法治思想;经济上鼓励发展工商业, 奖励技术发展;思想上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 主张自由、平等、互利
的理想社会
评
价 ①反映农民愿望,农民斗争结晶。 ②绝对平均分配,脱离社会实际。
天京事变
天父杀天兄, 江山打不通,
坚强核心 难形成
1856年
长毛非正主, 依旧让咸丰。
洪秀全
课本指出这一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当堂讲】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当堂讲】](https://img.taocdn.com/s3/m/1d959fa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6.png)
目录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洪 秀 全 与 金
定 都 天 京
天 京 陷 落
田
起
义
洪
秀
1壹
全 与 金
田
起
义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造成传统 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史学家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是“鸦 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 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 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 饿和死亡的困境。
第四阶段:北伐和西征
(1)开始时间:1853年
(2)结果:
①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 大突破 ②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第五阶段:天京陷落
背景: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时间:1856年。
过程:杨秀清被杀。不久,韦昌辉也被处 死。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率部出走 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目的:为了改变不利局面,重振太平天国。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2)提拔陈玉成(英王)、李秀 成(忠王)等一批青年将领。
1859年,洪仁玕写成《资 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 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 治、经济、文化、外交主 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
《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学习,对整个社会进行全面的改 革: 政治上:提倡广开言路,实行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经济上:提出兴建铁路、公路,仿制火车、轮船。 社会上:兴办医院,设鳏寡孤独院、育婴堂。 外交上:在平等基础上同各国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等。
八上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八上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a28183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78.png)
2、右侧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
是A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
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
C 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 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的过程图
发 展 阶 段
《天朝田亩制度》
定都天京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全盛
后期防御 《资政新篇》
发展:永安建制 兴起:金田起义
1851
1853
1856
1859
失败:天京陷落
时间
1864
材料研读
主观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
1、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 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
B 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
A.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洪仁玕
《资政新篇》
陈玉成
李秀成
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在风雨飘摇中暂 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 上的不利局面。
风风类:女子喜缠脚……惟在在上者以为可 耻之行……不禁而自弭矣。……
法法类:昭法律,别善恶,……。凡外邦人 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英吉 利,即俗称红毛邦,开邦一千年来未易他姓,于 今 称 为 最 强 之 邦 , 由 法 善 也 。 …… 兴 车 马 之 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跛盲聋哑 院……兴鳏寡孤独院。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b75b3f85dd3383c4bb4cd260.png)
2、1、 二 西 北 、 征: 伐:
北 巩 孤 固 军 伐 中 深 和 游,入, 取 失 西 得 败 征 胜 告
利 终
太平军作战图
曾国藩 江西湖口
三、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1、天京变乱(1856)
太平天国的等级特权:
宫殿:天王宫裱黄缎,绘双龙双凤;东王宫裱黄缎,绘一龙一凤; 玺印:天王印八寸,东王印长六寸六分,宽三寸三分;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广西金田村
武昌
天京 南京
永安
太 平 军 进 军 路 线
永安整顿建制内容: 1、严肃军纪
2、清除奸细 3、分封诸王
永安封王表 名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 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3、《天朝田亩制度》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 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能否实现? 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 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 国先进知识分子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的方案。
2、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时间
1858年
军事行动
指挥员
结
果
破江北大营, 陈玉成 救援安庆 李秀成 破江南大营 李秀成 陈玉成
取得三河镇大捷,围攻 安庆的清军不战而逃 清军统帅兵败自杀,清 军被迫取消江南大营 英法配合清军袭击太平 军,太平军退苏州 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 遇害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 动失败
轿夫:天王拥有六十四人;东王拥有四十八人;
称谓:天王称万岁,东王称九千岁…… 婚姻:天王诏指定:东王西王各十一妻,南王等各六妻,高级 官员三妻,中级官员二妻,低级官员以及其余人等各一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efb2d0e802020740bf1e9b7f.png)
《天朝田亩 制度》不能 实现的原因 是什么?
下则彼彼的 领 经 可 根袖 本理 济 能田移处荒想 生 实们 无,彼荒处社 活 现绘 法丰丰,。制 实会 的 的荒处则的 图 。的 施相,移渴 案平 ,绝通以此分 违望,对,赈丰。实土背平此此处太际地了均和社平上主处荒,天是社会义荒处以国不会发,,。赈 展规律—。—《天朝田亩制度》
永
天王(洪秀全)
安
封
东王(杨秀清)
王:南王 北王 西王 翼王
冯云山 韦昌辉 萧朝贵 石达开
人物扫描
人物扫描
洪秀全与 “拜上帝教”
出身农家, 苦读诗书
四次乡试, 次次落榜
希望 失望
仇视孔子, 毁弃孔学
痛恨
创立组织, 传教宣传
梦想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二、定都天京
5、发展:1852年永安突围北上, 先后围困_桂__林__、_长__沙__,攻克
1、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 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宣传发动:1843年创立“__拜__上__帝__教_ ”
3、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建号_太_平__天__国__,起义军称_“_太__平__军”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前期领导核心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_进_一__步__打__开__中__国__市__场__,__扩__大__权__益__。 英__法__联__军_(军队)火烧__圆__明__园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的是俄___国_
(国家)割占150多万平方公里,是 占领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整理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29b3d0f121dd36a32d8278.png)
课本知识梳理组长审批领导审批:空中课堂第三讲:主讲人董煜教材内容: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1.原因: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前期准备: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受基督教影响),和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二、进程(1851-1864)1、金田起义——开始1851.1.11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发展【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口诀“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虽然都是王,皆受东王制”3、定都天京——壮大【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概况:1853.3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结果:没有实行。
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4、北伐、西征——高潮【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5、天京事变——转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6年6、重整国政——防御(1)提拔洪仁玕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提拔军事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7、天京陷落——失败 1864年三、失败原因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战略失误3、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华尔——洋枪队等】四、历史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五、启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六、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笔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75da19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7.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笔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极具影响力的农民起义运动。
本文将从太平天国的一个概述、太平天国的起义原因、太平天国运动进程、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一、太平天国的概述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由洪秀全等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创立,历时十余年。
这次起义的主要目标是要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以“大同”(唐代一种理想的社会)为理念的天国,太平天国的政治指导思想是基督教教义。
二、太平天国的起义原因太平天国的起义有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由清朝封建统治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和外来文化的侵蚀。
首先,从社会矛盾角度看,封建统治下农民的痛苦与日俱增,汉族人口饱受满族剥削,而且税负沉重,加之旱涝等天灾频繁,使得农民生活异常困难,难以为继。
其次,从文化侵蚀角度看,清政府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封闭的,这样导致中国人的封建思想愈发根深蒂固,不利于新兴思想的崛起。
而新月派、天理教等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引起了一些农民的注意力,他们渴望一种新的信仰。
三、太平天国运动进程太平天国运动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51年到1853年间洪秀全创建太平天国军的时期。
这个时期,洪秀全发动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从广西向着江苏、浙江、河南等各地扩散,逐渐三路并进。
第二阶段为1853年到1856年间,太平天国军主力渐渐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推进,取得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1855年,太平军已经夺得了江西、安徽等省,形成了比较庞大的势力,并打算向南面扩张。
第三阶段为1857年到1864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已经走向了衰落。
在这个时期中,太平天国军势力虽然蔓延到全国的很多省份,不过在抗击清军的过程中,太平军领袖之间又出现了严重的割据和内部分裂,导致太平天国的衰落和失败。
四、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内部分裂和对于清政府的战略失误。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89aea2510b4c2e3f5627631d.png)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01组合列举知识点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2.太平军攻克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为翼王,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2定都天京3.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并将其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企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5.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和。
几年后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时期。
知识点3天京陷落6.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定都天京后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的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7.1859年,洪仁玕写成《》,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
8.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的失败。
9.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战争,《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它的阶级要求。
2.《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但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02辨析改错10.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大、历时久、影响深远,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由此爆发。
【】改正:(2)太平天国颁布《土地改革大纲》,主张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反映了其阶级要求。
【】改正:(3)1860年,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形势急转直下。
【】改正:(4)太平天国干王石达开提出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但因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593d457e518964bcf847c8e.png)
三、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原因 基本原因:太平天国的政权腐化变质。 直接原因: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洪仁玕与《资政新编》
洪仁玕(1822年-1864年),广 东花县人,太平天囯天王洪秀全的 族弟,曾在香港居住多年,1859年 到天京(即南京),获封为军师、 干王,一度总理朝政,1864年在江 西被清朝江西巡抚沈葆桢捕杀。洪 仁玕是太平天囯领导层中对西方见 识较广的一位,提出的《资政新篇》 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 领,在当时的中国算是相当先进的 思想。
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5.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 争。
革命纲领不切实际
(2)农民阶 级的局限性
领导集团的腐败 领导集团的争权夺利
6.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时间长 地域广 1851年——1864年,14年 广西,湖南,湖北,江苏, 上海、浙江,北伐:黄河以 北,西征:四川。——大半 个中国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 外国侵略势力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吟剑诗》
洪秀全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河。 擒尽妖邪扫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西南北敦煌极,日月星辰奏凯歌。 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平乐如何。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太平天国爆发原因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 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 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 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 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4.天京陷落
1862年3月,湘军从安庆东下,拉开进攻天京的 序幕。各地太平军在敌人的全面进攻下节节败退。 5月天京处在湘军直接威胁之下。 李秀成从上海前 线回援天京,作战40余天未能解除天京危险,回 援天京的作战完全失败。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7月3日,湘军 攻占天京城外最后一个据点地保城,半个月后, 湘军攻城准备基本完成。 7月19日湘军用地雷轰塌城墙。湘军蜂拥而入。 城内守军与入城湘军展开巷战,大部战死,天京 失陷。影Biblioteka 大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be4b4675ad51f01dc281f1df.png)
1、《资政新篇》的内容有哪些? 涉及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
2、当时农民根本体会不到《资政新篇》的进步 性,它的进步性体现在哪?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3、《资政新篇》为什么没有实行?
a.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得不到农民的 支持;
b.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和实施条件,
安庆之围: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
社会。
反封 建
土地
绝对平均主 义
北伐和西征: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
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曾 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 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 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
项 目
北伐 1853--1855
西征 1853-1856年
时 间
推翻年清朝
艰苦朴 素
腐败享 乐
定都天京后,战 争还在激烈进行 ,而各王却开始 大兴土木,修建 穷奢极丽的王府 , 各王还像封建 帝王一样大选民 女入宫,洪秀全 拥有88位后妃。
天王府模型
洪秀全从41岁进南京城至52岁病
逝,天在王美宝女座丛中生活 11年,从
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既不上马
杀天敌王,府也花不园过问朝政。11年仅颁
巩固天京
目 打到天津郊 挺进安徽、湖北、湖
的区
南
经 因孤军深入 石达开鄱阳湖大败湘 过 牵失制败清军 军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为西征 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
意 创造条件 期
北伐形势图
——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 全盛时期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在靖港战役 中被 太平军打败 的曾
“中宵念此,魂梦屡惊”
天王府花园
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刘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逼近上海,遭 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 的天抵京抗陷和落反:扑。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96ebdd5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7.png)
新课讲解
重建领导核心
(1)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
(2)任用洪仁玕总理朝政
李秀成
新课讲解
文献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质是消灭私有制 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3)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洋枪队和淮军的抵抗。
曾国藩
新课讲解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材料一 “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材料二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引自《洪仁玕自述》
1、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脱离实际; 3、未能实施。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探究研讨
内容
后期的防御斗争
(1)陈玉成、李秀成协同作战,取得了浦口、三河大捷
(2)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李救援失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
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
探究研讨
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新课讲解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读一读
新课讲解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de24e1177232f60ddcca1c9.png)
2.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发展:
(1)过程:
①洪仁玕《资政新篇》 ②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的将领。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左:曾国藩及手持洋枪的湘军;右:李鸿章及其组建的淮军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华尔(美国人)及其洋枪队
华尔
洋枪队
前期由外国人组成,美国人华尔任领队。不久,洋枪队改由中国
小知识: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 开的分裂。1856年,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逼天王 洪秀全到东王府封其万岁,激化了洪杨之间的矛盾。 韦昌辉利用这一矛盾,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2万多人。 洪秀全在天京军民支持下,处死韦昌辉及其同伙。 1857年,由于洪秀全的疑忌,石达开率部出走,后 陷入清军包围,全部被剿灭。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 盛转衰的转折点。
2、准备 —1843年创立
拜上帝会
(1)特点: 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
的民间宗教相结合。
(2)拜上帝会与基督教的关系
改造与利用
洪秀全
洪秀全
洪秀全(1814.1.11~1864.6.1): 广东花县人。出身农家,曾受聘为塾师。 三次考秀才未取,绝望于科举功名。后 受基督教徒梁发编写的《劝世良言》启 发,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 众谋起义。作为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 洪秀全在1845到1846年间,写出《原 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 歌》,宣传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和消灭 “阎罗妖”的革命思想。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 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及十几个省。
根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77f397c998fcc22bcd10df6.png)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背景:列强侵略加深;阶级矛盾激化。
2.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
3.初建政权:永安封王(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诸王均受东王节制)4.定都: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
标志太平天国正式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5.发展: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理想社会6.全盛:进行北伐、西征,西征取得重大胜利,军事全盛7.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8.(1)《资政新篇》:干王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一系列主张(2)军事大捷:浦口、三河大捷9.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10.性质:中国规模最宏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11.败因:农民阶级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华尔洋枪队)12.太平天国的影响①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②沉重打击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一章。
13.太平天国使得农民战争出现“新”情况,主要指:①任务新:反封建反侵略②败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14.《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6.评价:(1)积极方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