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同步学案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同步学案【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__ __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__ __”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__ __制度。
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知识点二革命的发生3.1640年,__ __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4.1649年,__ __被推上断头台。
随后,英国宣布为__ __。
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__ __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知识点三《权利法案》5.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__ __”。
6.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 __》,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7.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__ __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__ __。
【要点探究】探究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17世纪初,英国处在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
2.这一时期,议会与王权关系怎样?这一关系集中体现在什么方面?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
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与英国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议会与王权之间斗争不断。
探究二革命的发生1.英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背景: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162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解散议会,以后的11年里没有召开议会,从而加剧了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2.为什么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呢?议会上,资产阶级及其联盟新贵族,推出提高议会权力、限制王权的政治要求,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夺取政权的政治要求和历史使命,查理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挑起内战。
所以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探究三《权利法案》1.为什么1688年政变被称作“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的非暴力政变。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高一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17世纪的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必考知识点一、争取民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 原因(1)经济: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独裁,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3)思想:洛克、霍布斯等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影响(4)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 过程(1)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2)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3)1649-1660,共和国时期(4)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5)1688年光荣革命3. 意义(1)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3)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确立民主:《权利法案》1. 目的:以法律的权力限制国王的权力2. 内容:(1)以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2)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等。
3. 意义:(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政体)(2)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3)资产阶级的权益之争,在议会得以和平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三、发展民主:责任制内阁形成1. 形成:1721年,沃波尔是第一位首相2. 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3. 内阁:(1)内阁成员集体负责,要与首相共进退。
(2)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
(3)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 首相:①议会多数党领袖;②被国王任命为首相;③首相组建内阁,掌握国家行政权;④集体负责和对议会负责;⑤首相掌握行政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从而掌握国家大权;⑥遭议会不信任案,要么垮台要么解散议会。
(部编)人教版 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共18张PPT)
D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637年6月,苏格兰人民起义,国王查理一世为了筹 措军费,于1640年召开议会。要求议会同意他征收重税, 议会拒绝通过征税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国王不甘心权 利受到限制,挑起内战
1640年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导火线和内战
1642年,内战爆发后,克 伦威尔一直站在议会方面, 以自己组织的“铁骑军” 屡建战功。1645年6月的 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指 挥新模范军取得了内战的 胜利。
权 利 法 案
1689年《权利法案》
保证了议会 哪些权力?
选举权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 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受到弹劾或询问。
言论自由权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 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意义:以《权利 法案》为基础, 英国确立了议会 在国家政治生活 中的最高地位, 逐渐形成了君主 立宪制。
议会
↓
封建专制统治
↓
王权
激化
概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爆 发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 级力量壮大;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激化了同议会中资产 阶级及新贵族代表的矛盾。(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 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时的英国
导火线和内战
A
A
3、英国的《权利法案》实质是( )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 B.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C.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4、确定1640年召开的议会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的标志,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 A.议员们拒绝通过征税法案 B.议员们提出限制国王的要求 C.英国发生了反对王室的人民起义 D.国王宣布讨伐议会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君主立宪制的进步性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出示一张世界地图,标识出英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一、英国宪政的悠久传统
1.《大宪章》制定的背景、制定的目的,体现了“王权有限、王在法下”的原则。
2.简介议会制度的创建。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图片中蕴含的历史细节,站在英国群众的立场上感悟这场革命的突破性。
教师展示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后的行为、英国群众对于查理二世复辟的态度等史料,引领学生分析英国人民对历史第二次选择——“王朝复辟”的合理性。
教师讲解王朝复辟后再一次出现了“倒行逆施”的现象——詹姆士二世的专制统治,引领学生思考英国人民对历史的第三次选择——采取不流血的宫廷政变,由议会择立新君。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展示君主进行专制统治的证据:詹姆士一世的税收、查理一世授以创作的壁画、强行解散议会等行为。
学生分析和感悟议会与王权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定会引发战争。
教师展示“查理一世判决书”、文物图片《查理一世死刑执行令》、油画《处死查理一世》等史料,让学生从英国群众的角度上看英国人民对于历史的第一次选择所做出的决定。
史料证实
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从详实可靠的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式。
历史解释
通过对英国历史中对宪政产生起推动作用的三个文件的分析,推导出引领英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从知识表象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
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得到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选择何种制度、走什么样的道路,必须扎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的选择才是最适合的。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第18课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三维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在学习中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究体验的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在积极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学有所获的自信和学习成就感。
过程与方法:在追溯英国历史关于议会这一内容的完整性过程中,使学生感知历史的延续与宏大;运用“以史导论”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史从证出,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原则;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使学生感知鲜活的赋有生命力的历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任何一项历史成就的获得都会有其复杂性和长期坚持性;通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在学习中感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同样可以照亮个人生命,鼓励学生学会在渐变中完善自我。
重点难点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难点:对于中外历史学习不同的思维方法的转换及对重点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和掌握。
教学设计思想本节内容对高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因为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同时本段历史与在此之前的英国历史及其后的历史间的关联紧密,要想真正做到宏观把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方面,学生通过教材所获得的知识信息有限,另一方面,限于学生学习时间的紧张,即使有可以充分运用的网络资源,也很难去真正落实运用。
这就导致学生对教材、课堂的依赖性较大。
结合教学内容特征及多种因素的考虑,教师根本无法通过传统的讲授激起学生对此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而只能在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历史的内涵和外延,运用史料、采用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实现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差不大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基于自身对本内容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师生与历史之间的对话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的关键,这样或许更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内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优质课件
1688年政变是资产阶级 和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 仍然保留了国王,革命 并不彻底。
王的专制统治,
非常了不起。
课堂小结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封建统治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
君 主 英立 国宪 制 的
革命发生
革命爆发 处死国王 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随堂训练
1.英国的“光荣革命”是由哪一矛盾直接激化而爆 发的( ) A.阶级矛盾 B.宗教矛盾 C.民族矛盾 D.国际矛盾
历史九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英国国会大厦
伊莉莎白女王
特蕾莎·梅
学习目标
1.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过程以及发生的主要 事件; 2.掌握《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3.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的分析、
A
2.“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 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 ) 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权 C.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互换位置且发生质变 D.革命只改形式未变本质
C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8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目标导学三:《权利法案》
查理二世
詹姆斯二世
1688年年底,英王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英国发生 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进:玛丽
3.《权利法案》的颁布
①颁布时间: 1689年 ②颁布机构:英国议会
《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废 除法律、征收新税和招募常 备军; 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
理解 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结合本课内容分析——
1.议会权力至上,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2.内阁有最高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3.国王统而不治 4.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
理解 意义——英国君主立宪制
分别从政治、经济、国际三个角度分析——
1.有效调节了英国国内政治矛盾,有利于社会 稳定
2.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结合“小密室的演变”这一框题梳理出英 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三个阶段及特征。
■四个标志性事件: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1688年“光荣革命”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标志 ——18世纪中期,议会取得对内阁的监
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获取统治权的标志
集会权
《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议会成为 权力中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权利法案》颁布前后国王和 议会的权力各有什么变化?
前:“君权神授”,王权无限 国王权利
后:法律从各方面限制王权
权力 中心
前:仅有提出财政、法律议案的权力 议会权力 后:法律确立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
课标及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
近代西方民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 程。英国的民主进程就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完善过程。
『基本概念』
• 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 行使国家权力的间接民主制度。它的特点是代
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代议制主要表现形式分为君主 立宪制(英、德、日)、共和制(法、美)。资本主义国 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结构
高中历史课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加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 对
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 世纪下 外
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繁 文 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 化
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等
2.形成责任内阁制(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1)形成:1721 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 _责__任__内__阁__制_开始逐渐形成。 (2)内容:内阁成员_集__体__负__责_,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 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结果:国王真正“_统__而__不_治__”,君主立宪制获得进一步 发展;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安妮女王对议会的干预,说明当时英国的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B 项正确;1689 年通过的《权利法案》 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重要法律性文件,奠定了英国 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 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故排除 A、D 两 项;1721 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 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 英国的第一任首相,故排除 C 项。 答案:B
提能点(一)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演变
素养攻略:强化史证意识·重视史料实证
1. 根据史料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史料一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时间
文件
成果
1215 年 《大宪章》 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
部编历史九(上)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归纳
部编历史九上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归纳1、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激化。
2、领导人:克伦威尔(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3、开始: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4、结果: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大权独揽,被尊为“护国主”)5、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恢复君主制,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激起人民的反抗。
6、结束:1688年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取威廉夫妇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7、颁布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权利法案》:①内容:议会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国民可以自由请愿;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能征收捐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
②《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形成君主立宪制。
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8、历史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考点提纲1、【光荣革命】时间:1688年原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2、【《权利法案》】时间:1689年。
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同而不治”的地位目的:直接目的——限制国王权利根本目的——扩大资产阶级权利3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
改革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意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君主立宪制形成: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传统:国王征新税必得议会同意理论依据:英国启蒙思想家声音正式确立:《权利法案》颁布发展完善:责任制内阁,议会改革作用:政治方面:1.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是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便历史发展进步趋势。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争取民主
争取民主
以 封 建 法 律 文 件 来 限 制 王 权 的 先 例
13世纪的斗争
封 建 贵 族 通 过 议 会 与 专 制 王 权 作 斗 争
《大宪章》
贵族骑士市民会议
思考:13世纪的斗争留下了什么历史传统?
争取民主
17世纪的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议 会
矛盾
权力
国 王
君主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7世纪的革命 争取民主 议会决定了国王的命运最终解决了主权之争
查理一世
詹姆士二世
威廉三世
杀了一个王 逐了一个王 请了一个王 “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标要求: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 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背景
二.历程
三.特点 四.作用
1.英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稳定。 2.世界:为世界树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模式。
英国的制度创新
1832年的议会改革
不断完善
最终确立 奠定基础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背景:“光荣革命” 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提供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政治前提。
革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因, 适时妥协同样是一种政治智慧。
建立民主
建立民主 ——《权利法案》
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 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立法权 第四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 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皆为非法。 财政权 第六条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 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军事权 请回答:以上三条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北师大版选修2历史教案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北师大版选修2历史教案一、前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西方国家政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本教案主要介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形成、特点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为学生了解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度做出贡献。
二、主要内容1. 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英国国王成为皇室统治者和议会的共同领袖。
通过长期的爆发,国王和议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新的政治制度框架,君主立宪制。
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但不是最高行政长官,行政大权由内阁掌握,内阁必须获得议会的信任,由此而建立了议会制度。
2.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以下几个特点:(1) 皇室统治者是国家元首英国皇室成为国家元首,但该职位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权利,皇室成为地位高贵的象征。
(2) 行政权掌握在内阁手中君主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行政权由内阁掌握,内阁成为英国政府的最高实权机构。
内阁成员由君主委任,但必须在国会中获得信任。
(3) 议会制度英国议会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为贵族院,下院为众议院。
两院都有中央地位和权力。
议员由选举产生,议会讨论和审查政府机构的行政指令,也可以提出新的立法和法律修改建议。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最高代表。
(4) 由法律界、贵族和金融界人物组成的执政党政府英国政府根据议会选举结果组成,由执政党领导。
组建各级领导机构,执掌行政大权,并推出新政策。
3. 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发展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数个世纪的酝酿。
17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被视为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之后还出现了1848年民主主义革命和次年《人民法案》等事件。
(2) 君主立宪制的进一步完善君主立宪制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始终是一个不断推进和完善的过程。
党派政治的出现和发展、行政审查的开展、公民和媒体的参与等都推动了君主立宪制的进一步完善。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应该了解以下内容:1.理解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2.掌握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包括皇室统治者是国家元首、行政权掌握在内阁手中、议会制度和由法律界、贵族和金融界人物组成的执政党政府等;3.了解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历程和现代发展趋势。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英国议会制度的确立:(1)法律传统的形成: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2)议会制度的确立: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2.詹姆士一世的专断:(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神圣不可侵犯。
(2)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
二、革命的发生1.革命爆发的背景: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却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2.爆发的时间、标志: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抨击国王专权。
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3.革命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4.结果: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5.克伦威尔的独裁: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后,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克伦威尔被议会尊为“护国主”,大权独揽。
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制的统治。
三、《权利法案》1.光荣革命(1)发生的背景:克伦威尔死后,军官们争权夺势,政局动荡不安。
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
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查理二世的继任者是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
他是个恢复天主教,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人民反抗。
(2)革命结局: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英国议会作出规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第18课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学案(含答案)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含答案)第第18课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点一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光荣革命”1背景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1660年,旧王朝复辟,力图恢复并强化封建专制统治;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政变,即“光荣革命”。
2特点和平夺权。
3意义结束封建专制统治,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误区警示不能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革命保守和不彻底的表现。
虽然它是“资产阶级向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但这是由资产阶级的力量不足以完全清除封建势力所决定的,这个结果是符合英国国情的。
2权利法案1颁布1689年10月,权利宣言经议会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2内容以明确的法律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力,君主的权力由法律赋予,并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议会掌握了制定法律和决定重大经济政策的权力。
3意义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成为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易混易错1“光荣革命”只是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但不是其确立的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法律的制约,成为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2权利法案并没有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英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的制约。
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探究点1“光荣革命”的意义材料1688年,有一群英国社会贵族精英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思考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换掉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答案1方式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即“光荣革命”。
2意义“光荣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重新掌握了政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优秀版)
❖ 三、光荣革命保留了君主制并不能说明革命失败, 这一结果沿袭了英国的历史传统,避免了社会动荡, 保持了政局的稳定,在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妥协 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维持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 治权。
请思考后完成
❖ (1)中国古代哪个朝代开始设立阁制?当时 在位的最高统治者是谁?中国古代的内阁制 和英国内阁制有何根本区别?
❖ (2)17、18世纪英国在推动资本主义民主 政治的道路上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而同时 期的中国又如何?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历史 发展趋势?
课堂小结
1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 政体。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 限制国王的权利,约束国王的行为,逐渐形成 了政党政治为基础的议会责任内阁制。议会是 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而且必须对议会 负责。内阁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议会君主制正式 形成的重要标志。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 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洁心与大熊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相识,两人都是大个子,分座位的时候,老师让男女生各排一队,一队一个次第走到座位上,最后一排有六张桌子,洁心谦虚地站到一个比自己矮一点 点的女生前面,与大熊成了同桌
他们一个15岁,一个16岁,花开的季节。初学立体几何,大熊用小纸壳手工助洁心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迥异,地理考试这对同桌囊括了班里两个第一,大熊94分,第一名,洁心47分, 倒数第一。大熊不知怎么就让无论如何都搞不懂季风洋流方向的洁心尤如神助,醍醐灌顶。洁心盼着上作文课,老师会朗读几篇上榜佳作,每每读到洁心的作文,大熊会看洁心一眼, 好像在说我知道这一篇是你写的,洁心也会漫不经心瞥一眼,故作平淡地回复嗯,是我。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走进彼此的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们结了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可爱 的孩子。洁心的日常开始以大熊小熊为中心,辞去优渥工作,成为家庭主妇,曾经的诗情画意干练要强变成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窈窕淑女变成自带三层救生圈的黄脸婆,大熊成为 业内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小熊也取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的各色奖牌。被大熊小熊的光环映着,洁心日复一日忙忙活活庸庸碌碌地快乐着。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是丢 失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昔日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而洁心日渐落伍,好像被抛弃在另一个时代。比较也是客观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失落带来思考,洁心终于 意识到这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她把自己搞丢了。洁心想重回轨道却无力又无助,知识陈旧,书生意气,与社会严重脱节,抱怨,她偏执地认为大熊消耗了她的青春改写了她的命运,而人 到中年的大熊再不会像过去只要听到洁心呼唤,马上放下全世界飞奔而来,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再对洁心的发号施令全盘言听计从,洁心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洁心没有意识到很多 时候大熊只是在迁就她,不和她计较,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企业高管若凡事对一个家庭主妇唯命是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容易愤怒,家庭气氛像一只随时会被引 爆的火药桶,说不定什么琐事就会成为导火索。大熊忙碌粗心,洁心心灰意冷,俩人之间有了罅隙,有了不满,洁心不止一次发怒时大喊分手。洁心最脆弱的时候,大熊没有及时给予 支持和关注,洁心撕心裂肺的难过,大熊忙于工作,浑然不觉,洁心认为大熊不再爱自己,痴心错付,悔不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她给自己7天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走出这曾 欣欣然冲进来的围城。一位生性爱冒险的作家本杰明,无法走出半年前的丧妻之痛,带着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的两个孩子,生活一团糟。本杰明放弃了专栏写作,拒绝开始新感情, 欲带着儿女换一个崭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于是他买了新房子,未曾想这房子却是一个经济窘迫、难以维系正常运转的动物园……本杰明走投无路之时,发现妻子给留下的“冒险基金”, 妻子自知无法常相陪伴,竭尽所能给丈夫最后的成全,这份爱让人唏嘘汗颜。本杰明给一双儿女讲述他和妻子初次见面,一见钟情,自惭形秽,踌躇不前时,自己骨子里天生的冒险精 神推着自己抓住了这份非你莫属的爱情。看着本杰明和一双儿女对着阴阳相隔的妻子、妈妈,互诉衷肠,洁心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想世人听过见过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但都是别 人的,现实的生活总会有种种难言的苦楚不如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接受人和事的缺憾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发起冷战的第三天,洁心不再继续臆想徒生 闷气,她决定给彼此一个机会,和大熊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长谈,长谈的结果是洁心庆幸失而复得的婚姻和爱情,大熊说洁心没失去过,自己一直都在,从未离开,只是不该忽视了洁 心的内心需求。洁心开始找回自己的人生旅程,列清单,定目标,开始学习、锻炼、尝试,由内而外改变自己,每晚洁心大熊两人瑜伽对望,相伴练习腹肌撕裂。假期里,大熊更多地 陪伴洁心,两人相濡以沫走遍千山万水,洁心开始一展所长,用文字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人到中年,两人相互珍惜,共同成长,生命和爱情焕发出绚丽光彩,照亮了彼 此的人生,很多小伙伴说因为他们,自己又开始相信并渴望爱情了。一日,,麦克是校园篮球明星,他本可以因篮球特长被全额奖学金保送进大学,但因女友怀孕他放弃了关键的冠军 赛而向女友求婚。20年后,麦克穷困潦倒,事业家庭均失意,戏剧性地他重返了17岁,仍是青春闪耀,1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大象版必修1教案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大象版必修1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掌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3.能够分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对英国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4.能够比较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不同之处。
二、教学内容1.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概念和内容1.君主立宪制的定义和特点;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组成部分和原则;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运作机制。
2.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1.英国君主制时期的政治制度;2.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历程;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法律文件和重要事件;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现代性和发展趋势。
3.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对英国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英国君主立宪制对英国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的影响;2.英国君主立宪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4.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不同之处1.两个制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的不同;2.两个制度的政治理念和权利意识的不同;3.两个制度的权力分配和治理机制的不同;4.两个制度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不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概念、内容和运作机制;2.英国君主立宪制对英国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英国君主立宪制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不同之处。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内容和发展历程,让学生掌握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比较法:通过对比英国君主立宪制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各自的优缺点;3.讨论法:通过讨论英国君主立宪制对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增强学生对君主立宪制作用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发展历程;2.学生能够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对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认识到君主立宪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3.学生能够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不同之处,认识到两个制度的根本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国内方面:
(1)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标志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有其他国家的宪政建设提供 了示范借鉴。
问题探究四
18世纪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 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
明朝内阁——皇帝的内侍机构,封建王朝君 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英国内阁——国家行政机关,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的产物 。
第1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
1、含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 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 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产生于英国。 2、特点:A、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 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 和监督权。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 B、一般体现权力制衡原则; C、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制度。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 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 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 常备军,皆属违法。
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立法权、征税权、财政权、军事权
内阁会议,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国王不再参加会议,大 臣们有事就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内阁 制由此得以形成。国王也就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 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1721年,罗伯特 〃 沃尔波尔成为英 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责任内阁 制开始逐渐形成。
2、运行机制
①成员组成及相互关系:首相、各部大臣;内阁 成员共进退。 ②产生:党的首领;成为执政党(多数党);被 国王任命。 ③内阁与国王议会的关系: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其实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 案,内阁垮台;或则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 举。) ④首相的权力: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重要政 策;掌握国家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一、背景
二、过程
三、特点和作用
本课重要人物: 本课重要人物: 查理一世(断头台),理查(克伦威尔之子), 查理一世(断头台),理查(克伦威尔之子), ),理查 查理二世(复辟国王),詹姆士二世( ),詹姆士二世 查理二世(复辟国王),詹姆士二世(斯图亚特 最后一个王),威廉三世( 1688年邀请来的 ),威廉三世 最后一个王),威廉三世(即1688年邀请来的 荷兰执政威廉) 乔治一世( 荷兰执政威廉),乔治一世(不愿参加内阁会 沃波尔(第一任首相) 狄士累利( 议),沃波尔(第一任首相),狄士累利(购买 苏伊士运河股票), 苏伊士运河股票) 朝代更替: 朝代更替: 斯图亚特王朝 汉诺威王朝
1、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是什么? 2、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3、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有什么意义?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有什么意义?
在2005年5月举行的英国大 2005年 选中,工党以赢得议会646 646个议 选中,工党以赢得议会646个议 席中的355席获得大选的胜利, 355席获得大选的胜利 席中的355席获得大选的胜利, 托尼·布莱尔第三次入主唐宁街 托尼 布莱尔第三次入主唐宁街 10号 10号,成为工党历史上第一位 三次蝉联首相职务的领导人。 三次蝉联首相职务的领导人。 布莱尔在大选获胜后6 布莱尔在大选获胜后6日受女王 之命组成新内阁。 之命组成新内阁。 请思考: 请思考: 英国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⑴英国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这种制度是怎样逐步确立的? ⑵这种制度是怎样逐步确立的?
• 含义: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 含义: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 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一种政治制度。 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一种政治制度。 的一种政治制度 国家一切都由法律规定,君主没有实 国家一切都由法律规定,君主没有实 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律。 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律。 遵循法律
第18课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注意情境再现,分析材料。
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
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教学方法】引导、探索、归纳、应用【教学准备】准备幻灯片学生预习【教材教法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
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
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
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
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 什么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代议制从本质上讲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它是国家权力得以实现的主要形式。
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这种间接民主又被称为代议制民主。
习题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1688年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英格兰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巴洛克式的戏剧,剧中的男主角是两位国王,贵族们担任伴唱,入侵的军队和骚动的伦敦人是合唱队。
”这一戏剧是指A.《王子复仇记》B.处死查理一世C.“光荣革命”D.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开始2.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3.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
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步是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B.“光荣革命”的胜利C.《权利法案》的颁布D.两党制的形成4.“光荣革命”后,在威廉的加冕仪式上,议会当众宣读了《权利法案》。
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A.英国议会B.英国贵族C.英国民众D.英国王室5.《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哪一方面A.君主立宪制B.代议制民主C.两党制D.责任制内阁7.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和专制王权的斗争
2、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和1688年政变
议会于国王斗争的核心:要不要限制专制王权
1688年“光荣革命”及结果:议会战胜王权
3、《权利宣言》的发布和批准成为法律
《权利法案》的内容:国王不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和停止法律的效力;和平时期不得征召和保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意愿选举时自由的,不受国王的干预《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产生:
内阁的由来
内阁的发展
2、议会主权地位的确立和责任内阁的形成
确立的依据
责任内阁的形成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2、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法院首领、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国教的世俗领袖
3、君主权力有限、议会至上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和专制王权的斗争
2、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和1688年政变
议会于国王斗争的核心:要不要限制专制王权
1688年“光荣革命”及结果:议会战胜王权
3、《权利宣言》的发布和批准成为法律
《权利法案》的内容:国王不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和停止法律的效力;和平时期不得征召和保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意愿选举时自由的,不受国王的干预《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产生:
内阁的由来
内阁的发展
2、议会主权地位的确立和责任内阁的形成
确立的依据
责任内阁的形成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2、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法院首领、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国教的世俗领袖
3、君主权力有限、议会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