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八下)解析
2023年春人教版八下物理8-3 摩擦力 导学案(含答案)
![2023年春人教版八下物理8-3 摩擦力 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80154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0.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2. 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的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 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 认识摩擦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学习重点】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学习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和静摩擦力的大小。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3.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方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5. 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接触面彼此分离等。
【合作探究】探究一、滑动摩擦力【做一做】感受摩擦力①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推,使手在桌面上滑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相对运动的力;②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慢慢向前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要运动的力;③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的力。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0.4(1)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0.4(1)](https://img.taocdn.com/s3/m/eab96bcb26fff705cc170ab0.png)
20.4(1) 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学习说明【学习目标】1. 通过探求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体验一次函数知识的应用,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的一次函数解析式及函数定义域;2. 经历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掌握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作出预测与决策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难点】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一次函数解析式。
二、智慧启航(一)复习回顾1.直线221-=x y 经过第____________象限,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_________和点B______________,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2.已知直线L 1和L 2相交于点P (2,1),L 1与y 轴交于点A (0,3),L 2平行于直线y=2x+1,求两条直线的表达式。
(二)例题解析1.例题1:某城市为鼓励市民节约用水和加强对节水的管理,制定了以下每月每户用水的收费标准:(1)用水量不超过8立方米时,每立方米收费0.8元,并加收每立方米0.2元的污水处理费(2)用水量超过8立方米时,在(1)的基础上,超过8立方米的部分,每立方米收费1.6元,并加收每立方米0.4元的污水处理费。
设某用户一个月的用水量为x 立方米,应交水费y 元。
试分别对(1)(2)两种情况,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函数的定义域,画出函数图像。
(可参考教材p15例1,体会如何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2.探究二:教材p16上面例2,体会一次函数的知识点在此问题中的应用,并可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三、尝试思考:如何建立教材p16的课后练习中的函数关系。
三、智慧乐园:记录你在预习过程中的困惑...(可在书写过程中红笔标注),并......的地方..、需要引起注意在课堂上提出。
预习评价:自评()教师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解析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f31564b8f67c1cfad6b8a1.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2.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4.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5.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6.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自主预习】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做惯性定律。
2.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变化或形状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4.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惯性的缘故。
5.马路上的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后倾倒,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前倾倒,这两个现象都是由于人有惯性而造成的。
6.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仍具有惯性。
(没有/仍具有)7.虽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大量事实经验的基础上的,经过科学总结而得出的,因而是正确的。
8.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车厢内,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球,突然小球向前运动,这时列车是在减速行驶。
(填“加速”或”减速”)9.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C.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三要素相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1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找出惯性的概念,并填写下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及答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4781bc27c1cfad6195fa7c0.png)
第十六章 分式16.1分式16.1.1从分数到分式一、 教学目标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10,as ,33200,sv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v-2060小时,所以v+20100=v-2060.3. 以上的式子v+20100,v-2060,a s ,s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例题讲解P5例1. 当x 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补充)例2. 当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0 (2)m=2 (3)m=1 六、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x 7 , 209y +, 54-m , 238y y -,91-x2.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 1-m m32+-m m 112+-m m 4522--x x x x 235-+23+x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七、课后练习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1)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 个,做80个零件需 小时.(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 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 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 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 千米/时. (3)x 与y 的差于4的商是 .2.当x 取何值时,分式 无意义?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八、答案:六、1.整式:9x+4, 209y +, 54-m 分式: x 7 , 238y y -,91-x2.(1)x ≠-2 (2)x ≠ (3)x ≠±2 3.(1)x=-7 (2)x=0 (3)x=-1七、1.18x, ,a+b, b a s +,4y x -; 整式:8x, a+b, 4y x -;分式:x80, b a s + 2. X = 3. x=-1课后反思: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1.重点: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难点: 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x x 57+xx 3217-x x x --221x 802332xx x --212312-+x x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1.请同学们考虑: 与 相等吗? 与 相等吗?为什么?2.说出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P7例2.填空:[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P11例3.约分:[分析] 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P11例4.通分:[分析] 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ab 56--, yx 3-, nm --2, nm 67--, yx 43---。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精品)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精品)名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bdbf66336c1eb91a375df7.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精品)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时1 地理差异显著课堂导学知识点 1自然环境差异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项目表现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知识点 2 人类活动差异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项目表现农业生产西牧东耕,南稻北麦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东密西疏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知识点 3秦舍一淮河一线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1 月平均气温 0摄氏度以下 0摄氏度以上河流结冰期有无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下 800毫米以上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以丘陵、平原为主耕地类型旱地水田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水稻、油菜民居特征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常用的交通交通运输水运是常用的运输方式工具典型示例1.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下列城市中 1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C ) A.广州B.海口C.哈尔滨D.合肥解析:我国冬季气温越向北越低,哈尔滨是四个城市中位置最靠北的,因此冬季气温最低。
2.我国东西部降水差异很大,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是 ( B )A.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D.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 3.从地势上说,我国东西部差异的特点表现为 ( A ) A.西部高,东部低 B.西部低,东部高C.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D.我国东西地势差异不大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两侧在自然、人文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据此回答 4 -5 题。
4.下列自然地理状况,属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是 ( D )?1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 ?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年降水量在 800 mm以下 ?河流数量少,含沙量大A.??B.??C.??D.??解析: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树木多冬季落叶,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河流数量较少,含沙量较大。
八下英语导学案参考答案
![八下英语导学案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cba3b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2.png)
八下英语导学案参考答案一、词汇部分1. 单词拼写- 1) excitement:激动,兴奋- 2) adventure:冒险- 3) experience:经验,经历- 4) discovery:发现- 5) culture:文化2. 词义辨析- 1) similar:相似的- 2) different:不同的- 3) famous:著名的- 4) popular:流行的,受欢迎的- 5) traditional:传统的3. 词形变化- 1) exciting(形容词,令人兴奋的)- excited(形容词,感到兴奋的)- 2) discover(动词,发现)- discovery(名词,发现)- 3) culture(名词,文化)- cultural(形容词,文化的)二、语法部分1. 时态- 1)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动作或状态。
- 2)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的动作或状态。
- 3)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的动作或状态。
2. 被动语态- 1) 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am/is/are + 过去分词 - 2) 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was/were + 过去分词 - 3) 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will be + 过去分词3. 非谓语动词- 1) 动名词:表示动作的名词形式。
- 2) 不定式:表示目的或意图。
- 3) 分词:现在分词(-ing形式)和过去分词。
三、阅读理解1. 细节理解题- 根据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找出正确答案。
2. 推理判断题-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3. 主旨大意题- 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四、完形填空1. 根据上下文- 理解上下文语境,选择最合适的选项。
2. 根据语法结构- 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选择正确的词性或形式。
3. 根据固定搭配- 熟悉固定短语或搭配,选择正确的选项。
五、写作部分1. 书信格式- 包括称呼、正文、结束语和署名。
2. 写作要点- 覆盖题目要求的所有要点。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讲评课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讲评课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147f5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1.png)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讲评课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讲评课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讲评课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导学目标:1、了解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考查的内容范围和考查重点。
2、分析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题类型,了解考试出题的规律。
3、总结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常见的易错点和解题技巧。
4、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二、导学内容:1、考试范围和考查重点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改错、短文改错、书面表达等方面。
考查重点:(1)阅读理解:对课文中单词、短语、句子和段落的理解、推理和分析。
(2)完形填空: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词汇的使用和归纳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3)语法填空: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4)改错、短文改错:对句子结构、用词、拼写以及常用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5)书面表达:对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考查。
2、试题类型与规律:(1)阅读理解:考查的形式有短文、图表、对话等多种形式,题目类型主要包括直接提问、推理判断、点拨注释等。
(2)完形填空:考查的形式为一篇完整的短文,题目类型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3)语法填空:填空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较为固定,考查的重点在于语法知识的应用。
(4)改错、短文改错:考查的主要是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对常谈语言错误的鉴别能力。
(5)书面表达:题目类型主要包括议论文、情景作文、读后感等多种形式,考查的是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3、易错点和解题技巧(1)阅读理解:要注重细节的理解,理性推理和判断,关注文化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同时要注意关键词和句式的影响。
(2)完形填空:通过语境理解、前后照应等方法解决遇到生词和长句的问题,注意从整体理解文章和把握文章的情感变化。
(3)语法填空:学好基础的语法知识,关注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根据句子逻辑判断填空词汇的形式和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a630d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3.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导学案概述
本文档为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共包括八个单元的导学案和对应的答案。
每个单元的导学案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思考,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和能力。
答案部分提供了对应的参考答案,供学生复和自我评估使用。
单元导学案及答案
第一单元:大国崛起与战争爆发
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二单元:人类社会进步与历史变革
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三单元:封建社会的成立与繁荣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危机与转型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潮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产业变革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七单元: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潮
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结语
本文档为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共包括八个单元的导学案和对应的答案。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和能力。
答案部分提供了对应的参考答案,供学生复习和自我评估使用。
祝学习顺利!。
2 回延安-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精品导学案(部编版)(解析版)
![2 回延安-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精品导学案(部编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c83a7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1.png)
第一单元2回延安预习学案解析版教学目标1.朗读品味诗歌,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语言艺术特色。
2.抓住关键句,学习这首诗是如何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
3.整体把握文意,体会诗歌字里行间所深寓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听着这首热烈欢快、脍炙人口的歌曲,我们会想起什么呢?对,我们会想起黄土高原,会想起黄土地上朴素的劳动人民,会想起革命圣地——延安。
老一辈的革命家呀,都对延安怀有深切的情感。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一位——贺敬之,走进他的诗歌,去看看他与延安有着怎样的情谊。
二、教学新课1.作者及作品背景。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1956年,诗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再见曾经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一时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诗。
2.民俗文化知识简介。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
多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奔放热烈。
三.整体感知1.反复朗读诗歌,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文本的五个层次各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答:明确:全诗的感情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各层次应读出的感情色彩:第一层:激动、跳跃;第二层:深厚;第三层:真挚、亲切;第四层:热情、明快;第五层:激越、昂扬。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6a14b6ad02de80d5d84002.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提纲第二单元一、单元目标:1.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读文章的理趣和情趣。
2.了解文章介绍的科学知识,读懂文章说明的事理。
3.理清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揣摩说明事理的语言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精神,培养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教材分析:草木枯荣,大雁来去,恐龙无处不有,沙子极为致密,这些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大自然的语言》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的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大燕归来》抒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富有科普情趣的说明文,文章启示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并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释的事理;还要学会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讲究科学创新的精神,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
阅读中要学会默读,并有一定的速度,能按要求筛选信息。
四、学情分析: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语文基础又有了提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阐释事理的说明问,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了说明文,但是对这类事理性的接触较少。
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的基础上,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释的事理;还要学会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教学课时安排第五课一课时第六课两课时第七课一课时第八课一课时六、写作:《说明的顺序》(一)学习目标1、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步步为赢导学案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1
![步步为赢导学案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1](https://img.taocdn.com/s3/m/06ede549aef8941ea66e059e.png)
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漫步课堂】【教材精析】SECTION A1. Do you think there will be robots in people ' s homes?你认为人们家 里将会有机器人吗? (教材P2)【解析1】这是一个含有宾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Do you think 为主句, there will be...是省略了连接词that 的宾语从句,从句要用陈述语序。
【解析2】there will be 是There be 句型的一般将来时,意为"将会 有……”。
/*!' ve invented a ne No. ir Is ths samHA& the rn^i mdn.不"它简■和喜人一橫一样bad as the last| one?和上一于一特J_-_—_ t -------------------------------------- … You h ve mad^ a wonder.你创£fi f 一牛奇Yes, it put* ile mistake intootbor robots 不 H 它發吧错俣能Sfl 討世啊福 人的島上“There will be a football match in Bird Nest this Sunday. 周日在鸟巢将有一场足球比赛。
There won ' t be Kung Fu Panda 2 in the cinema tomorrow. 明天在这家电影院不会上映《功夫熊猫2》。
—Will there be more trees in the future?将来会有更多的树吗?—Yes, there will./No, there won ' t.是的,会有。
/不,不会。
There be句型的时态变化:一般现在时:There is/are... 一般过去时:There was/were...一般将来时:There will is/are going to be...2. Everything will be free. 一切事物都将是免费的。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10个单元)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10个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05380caef12d2af90342e662.png)
Unit 1 What’s the matter?第一课时 Section A(1a-2c)【学习目标】1.能听说读写重点单词和词组:matter, have a cold, stomachache, throat, fever, lie down, rest,X-ray, toothache, take one’s temperature,see a dentist等.2.句型:学会用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cold. I have a stomachache. I have a sore throat. 等谈论身体情况。
3. 学习用should 给出建议【学习重难点】能询问并表述身体的种种不适以及对他人身体的种种不适给予适当的建议。
【学法指导】1、查词典,认读新单词,与画面中字母匹配,并在自己的身体上指认人体部位。
2、熟记目标词汇句型,听力更轻松。
【自学互助】1、把你所知道的身体部位的单词写下来,并写出其相应的中文意思。
eye 眼睛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2、议一议:have a cold的意思是“感冒”,have 表示生…病,解释下列词组的意思。
have a sore throat _________ have a sore neck ___________have a fever __________ have a headache ____________have a stomachache ________ have a toothache __________3.通过互助学习后,我的疑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互导】谈论疾病,对症下药1.小组合作,看那个组准确说出常见的病痛;2.自由讨论给出治疗建议。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6(1)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6(1)](https://img.taocdn.com/s3/m/c7306730cfc789eb172dc84e.png)
21.6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1)一、学习说明【学习目标】1、知道“代入消元法”的内涵和一般步骤;2、掌握由“代入法”解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3、通过对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法的学习,渗透“消元”、“降次”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会用“代入消元法”解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理解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二、智慧启航(一)复习引入1.判断下列方程组是否为二元二次方程组?(二)探索新知1.观察:下列三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有什么共同特点?根据解方程(方程组)“消元”“降次”转化的基本思想,你会解上述各方程吗? 尝试用代入消元法解上述方程(1)2.尝试解决与核对:例题1 解方程组:反思总结:看看自己做对了吗?针对怎样的方程组,我们可用代入消元法来求解。
你还能提供不同于例题1解法的代入方法吗?{{{{22221830531324(1)(2)(3)(4)x y x y x x xy xy x y x xy y -=+=-====+=-+={{{222222121049151023513(1)(2)(3)y x x y x y x y x y x y =++-=-=-+=-=+={0120122=-+=+-y x y x(三)例题解析(课本p49)尝试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例题2的方程组代入消元法:整体代换法:(四)归纳1.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_________2.用代入消元法解本节例题的流程是:三、智慧乐园:记录你在预习过程中的困惑......的地方...(可在书写过程中红笔标注),并..、需要引起注意在课堂上提出。
预习评价:自评()教师评()。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d1544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7.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第一章中国气候类型与分布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的研究,了解中国的气候类型和分布,了解气候对人们生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明确中国气候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1.1 中国气候的类型与分布1.2 气候对生态的影响1.3 气候对经济的影响1.4 气候对人类文化的影响第二章中国自然灾害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中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及其特点,了解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
2.1 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2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2.3 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第三章中国北方的草原生态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中国北方的草原生态,了解中国草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保护草原的措施。
3.1 中国北方的草原分布与类型3.2 草原对生态的影响3.3 草原对(游牧)民族生活的影响3.4 草原保护第四章中国南方的水资源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中国南方的水资源,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1 中国南方水资源的分布与特点4.2 南水北调工程4.3 保护水资源第五章人口与城市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人口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变化,了解城市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了解中国的“城市病”现象及其影响。
5.1 人口的城市化变化5.2 城市化的优势与劣势5.3 “城市病”现象及其影响第六章长江三角洲的工业现代化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了解现代化的数据库与过程,理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的协调。
6.1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现代化发展过程6.2 现代化的定义与过程6.3 现代工业与环境保护第七章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中国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布,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了解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7.1 中国主要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分布7.2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7.3 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影响第八章中国的区域合作和地缘政治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中国与邻国的区域合作,了解中国的区域地缘政治与国家统一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知识点+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知识点+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b2db8355270722182ef749.png)
初二英语下册导学案(知识汇总+练习题)Unit 1单词matter [ˈmætə] v. 重要,要紧,有关系What’s the matter?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sore [sɔ:(r)] adj. 疼痛的,酸痛的have a cold 感冒stomach ['stʌmək] n. 胃,腹部stomachache ['stʌməkeɪk] n. 胃痛,腹痛have a stomachache 胃痛foot(复数feet) [fu:t] n. 脚neck [nek] n. 颈,脖子throat [θrəʊt] n. 喉咙fever ['fi:və] n. 发烧,发热lie [laɪ] v. 躺,平躺lie down 躺下rest [rest] n. 剩余部分,其余;放松,休息cough [kɒf] n. & v. 咳嗽X-ray ['eksreɪ] n. X光,X射线toothache [ˈtu:θeɪk] n. 牙痛take one's temperature 量体温headache [ˈhedeɪk] n. 头痛have a fever 发烧break [breɪk] n. & v. 休息,暂停;打破take breaks (take a break)休息hurt [hə:t] v. 伤害,损害,使受伤,疼passenger ['pæsɪndʒə] n. 乘客,旅客off [ɒf] adv. prep. 离开(某处);从…去掉get off 下车to one's surprise 使…惊讶,出乎…意料onto [ˈɒntə] prep. 向,朝trouble [ˈtrʌbl] n. 麻烦,烦扰,问题hit [hit] n. & v. 碰撞,打,打击right away 立即,马上get into 陷入,参与herself [hə:ˈself]她自己,她本身(she的反身代词)bandage ['bændɪdʒ] n. & v. 绷带;用绷带包扎sick [sɪk] adj. 患病的,不适的knee [ni:] n. 膝盖nosebleed [ˈnəʊzbli:d] n. 鼻出血breathe [bri:ð] v. 呼吸sunburned [ˈsʌnbɜ:nd] adj. 晒伤的ourselves [ɑ:ˈselvz]我们自己(we的反身代词)climber [ˈklaɪmə(r)] n. 登山者be used to 习惯于… 适应于…risk [rɪsk] n. & v. 风险,危险;冒险take risks (take a risk) 冒险accident [ˈæksidənt] n. 意外事件;事故situation [ˌsitjuˈeiʃən] n. 状况,形式,情况kg=kilogram [ˈkɪləgræm] n. 公斤,千克rock [rɔk] n. 岩石run out (of) 用尽,耗尽knife [naif] n. 刀,餐刀cut off 切除blood [blʌd] n. 血mean [mi:n] v. 意味着,意思是,意欲get out of 离开,从… 出来importance [ɪmˈpɔ:tns] n. 重要性decision [dɪ'sɪʒn] n. 决心,决定,抉择control [kən'trəʊl] v. 控制,支配,操纵be in control of 掌管,管理spirit ['spɪrɪt] n. 勇气,意志death [deθ] n. 死亡give up 放弃nurse [nə:s] n. 护士Unit1 知识梳理【重点单词】matter [ˈmætə] v. 重要,要紧,有关系What’s the matter?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sore [sɔ:(r)] adj. 疼痛的,酸痛的have a cold 感冒stomach ['stʌmək] n. 胃,腹部stomachache ['stʌməkeɪk] n. 胃痛,腹痛have a stomachache 胃痛foot(复数feet) [fu:t] n. 脚neck [nek] n. 颈,脖子throat [θrəʊt] n. 喉咙fever ['fi:və] n. 发烧,发热lie [laɪ] v. 躺,平躺lie down 躺下rest [rest] n. 剩余部分,其余;放松,休息cough [kɒf] n. & v. 咳嗽X-ray ['eksreɪ] n. X光,X射线toothache [ˈtu:θeɪk] n. 牙痛take one's temperature 量体温headache [ˈhedeɪk] n. 头痛have a fever 发烧break [breɪk] n. & v. 休息,暂停;打破take breaks (take a break)休息hurt [hə:t] v. 伤害,损害,使受伤passenger ['pæsɪndʒə] n. 乘客,旅客off [ɒf] adv. prep. 离开(某处);从…去掉get off 下车to one's surprise 使…惊讶,出乎…意料onto [ˈɒntə] prep. 向,朝trouble [ˈtrʌbl] n. 麻烦,烦扰,问题hit [hit] n. & v. 碰撞,打,打击right away 立即,马上get into 陷入,参与herself [hə:ˈself] pron. 她自己,她本身(she 的反身代词)bandage ['bændɪdʒ] n. & v. 绷带;用绷带包扎sick [sɪk] adj. 患病的,不适的knee [ni:] n. 膝盖nosebleed [ˈnəʊzbli:d] n. 鼻出血breathe [bri:ð] v. 呼吸sunburned [ˈsʌnbɜ:nd] adj. 晒伤的ourselves [ɑ:ˈselvz] pron. 我们自己(we的反身代词)climber [ˈklaɪmə(r)] n. 登山者be used to 习惯于… 适应于…risk [rɪsk] n. & v. 风险,危险;冒险take risks (take a risk) 冒险accident [ˈæksidənt] n. 意外事件;事故situation [ˌsitjuˈeiʃən] n. 状况,形式,情况kg=kilogram [ˈkɪləgræm] n. 公斤,千克rock [rɔk] n. 岩石run out (of) 用尽,耗尽knife [naif] n. 刀,餐刀cut off 切除blood [blʌd] n. 血mean [mi:n] v. 意味着,意思是,意欲get out of 离开,从… 出来importance [ɪmˈpɔ:tns] n. 重要性decision [dɪ'sɪʒn] n. 决心,决定,抉择control [kən'trəʊl] v. 控制,支配,操纵be in control of 掌管,管理spirit ['spɪrɪt] n. 勇气,意志death [deθ] n. 死亡give up 放弃nurse [nə:s] n. 护士【重点短语】1.have a fever 发烧2.have a cough 咳嗽3.have a toothache 牙疼4.talk too much 说得太多5.drink enough water 喝足够的水6.have a cold 受凉;感冒7.have a stomachache 胃疼8.have a sore back 背疼9.have a sore throat 喉咙痛10. take risks 冒险11.hot tea with honey 加蜂蜜的热茶12.see a dentist 看牙医13.get an X-ray 拍X 光片14.take one’ s temperature 量体温15.put some medicine on sth. 在……上面敷药16. give up 放弃17. sound like 听起来像18. all weekend 整个周末19. in the same way 以同样的方式20. go to a doctor 看医生21. go along 沿着……走22.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在马路边23. shout for help 大声呼救24. without thinking twice 没有多想25. get off 下车26. have a heart problem 有心脏病27. to one’ s surprise 另某人惊讶的是28. thanks to 多亏了;由于29. in time 及时30. make a decision 做出决定31. get into trouble 造成麻烦32. right away 立刻;马上33. because of 由于34. get out of 离开;从……出来35. keep on doing sth. 继续或坚持做某事36. put a bandage on sth. 用绷带包扎37. fall down 摔倒38. feel sick 感到恶心39. have a nosebleed 流鼻血40. cut his knee 割伤他的膝盖41. put her head back 把她的头向后仰42. have problems breathing 呼吸困难43. mountain climbing 登山运动44. be used to doing sth. 习惯做某事45. run out (of) 用完;用尽46. so that 以便47. so...that... 如此……以至于...…48. be in control of 掌管;管理49. in a difficult situation 在闲境中【重点句型】1.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What'the trouble with you?= What's wrong with you? 你怎么了?2. What should she do? 她该怎么办呢?3.Should I take my temperature? 我应该量一下体温吗?4.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 你应该躺下休息一会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套导学案(138页,pdf版 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套导学案(138页,pdf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4b579fb0717fd5360cdcf1.png)
目录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6.1 二次根式 ……………………………………………………( 1 )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 10 )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 …………………………………………( 20 )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 29 )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40 )
八下
§16.1
1
2 ! "#$%&'( 3 )*!+,-./0.
12
1. 345
61789 x2 a :; x <= a
.
647L@.
@ MN
0 @
. .
B
O-
2. 345
617PQ 3 RST
PQ S RST
.
6U7LVPQ b ! 3 ?WX
Y
6Z7[\]^_`abcb cdePfgh t 6ij5 s 7klc
bgmeP^n h6ij5m 7op.q5h 5t 2 . 89r- h sEF t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123 ) 20.1.1 平均数………………………………………………( 123 )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128 )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133 )
¼ a ¹
Hª a 0 g a EF ¹ BC@ ¼ a ¹Y
u½¦ a (a 0)
八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第12课民族大团结 导学案(含解析)
![八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第12课民族大团结 导学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7d702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b.png)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2课民族大团结【学习目标】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依据、原因、含义、确立的过程;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知道我国民族自治区的分布;通过研读相关史料,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和教材内容,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背景、民族政策;知道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给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激发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历史责任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意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学习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原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夯实基础课前阅读课文正文,参考学习目标,独立标识提纲并勾画重点后填空、熟记所填内容:知识点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背景(1)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分布特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2.含义(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民族聚居的人口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2)在自治区域内,由__________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3.法律依据(1)1949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2)______ ,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实施情况(1)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2)全国已经先后建立了_____________、广西、宁夏、西藏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5.地位: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________。
6.意义(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特色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5.1认识分式(一)设计人:呼马兵组长签名:陈万华韩马初中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特色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5.1认识分式(二)设计人:呼马兵组长签名:陈万华韩马初中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特色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5.2.分式的乘除法设计人:呼马兵组长签名:陈万华韩马初中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特色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5.3分式加减法(一)设计人:呼马兵组长签名:陈万华韩马初中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特色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5.3分式加减法(二)设计人:呼马兵组长签名:陈万华韩马初中
A B C M N P D E F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特色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1.4角平分线(二) 设计人:呼马兵 组长签名: 陈万华 韩马初中
【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 模块一 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___。
2、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__________。
3、阅读教材:P30—P31第4节《角平分线》 二、教材精读 4、已知:点P 是△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BM 、CN 的交点, 求证:∠A 的平分线经过点P ,且PD=PE=PF 。
证明:过点P 作PE ⊥BC 于E ,PF ⊥AC 于F ,PD ⊥AB 于D , ∵CN 是△ABC 的角分线,点P 为CN 上一点, ∴PE=_____( ) ∵BM 是△ABC 的角分线,点P 为BM 上一点, ∴PE=_____( ) 推理格式:∵点P 是△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且PE ⊥BC ,PF ⊥AC ,PD ⊥AB , ∴PD=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模块二 合作探究
5、用尺规作图法作出图1中各个角的平分线。
6、如图2,求作一点P ,使PC = PD ,并且点P 到∠AOB 两边的距离相等。
(用尺规作图)
7、用三角尺可以作角平线,如图,在已知∠AOB 的两边上分别取点M 、N ,使OM=ON ,再过点M 作OA 的垂线,过点N 作OB 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P ,那么射线OP 就是∠AOB
的平分线。
证明:
B A O B A O O
A B 图
C B A
D O
21E F A B C D
【课堂达标】
模块三 形成提升
1、如图,Rt △ABC 和Rt △DEF ,∠C =∠F =90°。
(1)若∠A =∠D ,BC =EF ,则Rt △ABC ≌Rt △DEF 的依据是__________.
(2)若∠A =∠D ,AC =DF ,则Rt △ABC ≌Rt △DEF 的依据是__________.
(3)若AC =DF ,CB =F E ,则Rt △ABC ≌Rt △DEF 的依据是__________.
2、如图,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BD = CD 。
求证:EB = FC 。
实践练习:
(1)如图4,点P 为△ABC 三条角平分线交点,PD ⊥AB ,PE ⊥BC ,PF ⊥AC ,则PD______PE______PF.
(2)如图5,P 是∠AOB 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且PD=2cm ,若使PE=2cm ,则PE 与OB 的关系是__________.
图4 图5
7、已知: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BC=32,BD ∶CD=9∶7,求:D 到
AB 边的距离.
【课堂小结】 模块四 小结反思 一、本课知识: 1、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___,并且这一点到三角形三条____的距离______。
二、本课典例: 三、我的困惑:(你一定要认真思考哦!把它写在下面,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