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病毒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健康的罗非鱼和病鱼混养, 几天内死亡率达80%~100%证明该病传染性很强。 近年来,泰国养殖罗非鱼 TiLV 感染 大部分发 生在鱼苗转移到水库网箱或公共水域后 1 个月。大 多数死亡发生在出现第一条死鱼后的 2 周内,死亡 率 约 20%~90%。厄瓜多尔的养殖罗非鱼也发生 了类似的传染病,在转移到养殖池塘后4~7 d 内出 现发病死亡。
2.5 发病率和死亡率
• 不同种类的罗非鱼或不同生长阶段感染 TiLV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别明显。Eyngor 等 [2] 报告,因为 TiLV 感染导致 以色列加利略罗非鱼 (Sarotherodon galilaeus)年产量从 316 吨(2005 年)分别下降至51吨(2007年)、8吨 (2009年) 和 45 吨(2010 年),其他野生罗非鱼如普通罗 非鱼(Tilapia zilli)和约旦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等也大幅减产。
1.3 埃及养殖罗非鱼大量死亡事件
• 2012—2016 年的夏季,埃及当地水温达到 25℃以上,罗非鱼主 要产区的中、大规格尼罗罗非 鱼每年出现不明原因的大量死亡, 称为“夏季死鱼 事件”,其中2015 年损失产量估计约98 000 吨 (价 值1 亿美金)。对埃及罗非鱼主产区的68 个养殖 场进行调 查表明,37% 的养殖场(25 个)发生了“夏 季死鱼事件”,平 均死亡率为9.2%(死亡率波动 区间为5%~15%)。发病率最高的 是放养密度高的 养殖场和大型养殖场;其次是小型养殖场、鲻鱼 和 罗非鱼混养场(鲻鱼15% 和罗非鱼85%);发病 率最低的是单 品种养殖的养殖场。38 个仅养殖罗 非鱼的养殖场中,有3 个养殖 场发病,而30 个混 养的养殖场中,有22 个养殖场发病。病鱼表 现体 表浅层出血、发炎、水肿等症状。
2.3 传播途径
• 至今尚不清楚 TiLV 的最初来源,
• 野生或养殖 的受 TiLV 感染的鱼群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传染源。
• 病鱼的眼睛、大脑和肝脏常常含有高 浓度的病毒,其肌肉组织也可能存在病毒。 因此, 发病死亡的罗非鱼可能是重要的病毒污染源。 • TiLV 可以通过混养进行水平传播。直接水平 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罗非鱼的活体 交易和运输 最有可能传播疾病。至今尚无垂直传播的证据。 • Eyngor 等 证明 TiLV 可以通过水体途径传播。由 于 TiLV 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尚不明确, 很难评估通 过污染物间接传播的意义。鸟类可能对 TiLV 的传 播发挥一定的作用。
• Fathi 等 研究表明,因为埃 及与以色列接壤,TiLV 可能通过鸟类迁徙等多种 途径如 从以色列传入埃及。
• 以色列暴发 TiLV 感染 以后,埃及的养殖罗非鱼也常常暴发“夏季死亡 症”。不过, 至今尚无直接证据能证明鸟类可以传 播 TiLV。
2.4 季节性
• 罗非鱼TiLV感染主要在高温季节暴发,但在热 带地区可能全年均 可感染; • 从2009年夏天开始,以 色列全境出现罗非鱼大量死亡。通常在 5—10月炎热 时间发病,发病水温为22~32 ℃; • 近年来,埃及罗 非鱼不明原因死亡症的发病季节通常为6—10月, 水 温大于25 ℃; • 厄瓜多尔主要在水温为25~27 ℃的5 —11月; • 泰国,10月到次年5月之间采集 的部分样品TiLV检测结果为阳性。
来自百度文库
2.2 易感动物
• 至今只有罗非鱼被证明易感 TiLV,而且几乎 所有的罗非鱼物种均对 TiLV 易感。
• Eyngor 等调 查了以色列基内雷特湖的 27 种野生的慈鲷科、鲤 科、鼬科和鲷科鱼类,发现 只有慈鲷科的罗非鱼类发病,并导致数量锐减,而其他鱼类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和死亡。
• Surachetpong 等 也证明 TiLV 只感 染罗非鱼,不会感染其他水生或陆生动物。TiLV 主要危害 罗非鱼仔稚鱼和幼鱼,对成鱼影响相对 较小,因此幼体阶段似乎比成鱼更易感 。由于 缺乏 其他动物易感性的信息,有可能还存在其他 易感物种。 • 在以色列暴发 TiLV 感染期间的共养实 验表明,乌鱼(Mugil cephalus)和鲤鱼 (Cyprinuscarpio)均不会发生死亡 。 • 同样的,在埃及发病 疫区共养的乌鱼和薄唇乌鱼(Liza ramada)也未 发现感染 。 • 已经有证据表明某些罗非鱼的遗传品 系对 TiLV 具有一定抗性。 • Ferguson 等 报告,一 种罗非鱼品系的死亡率为 10%~20%,明显低于其 他品系的80%。
1 病原学
• 罗非鱼湖病毒病又称为罗非鱼合胞体肝炎 (syncytical hepatitis of tilapia,SHT)[4] , 病原TiLV 为近年来新发现的病毒,其分类地位尚未被确认。 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目 前TiLV被归类为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一种新的病毒。 • 电子显微 镜显示病毒粒子为具包膜的二十面体结构,大小为 55~75 nm。病毒对乙 醚和氯仿敏感。 • • Eyngor 等 最先对以色列罗非鱼湖病毒病的 暴发进行了研究,证明病原是一种新的 RNA病毒, 并参考病原的发现地点命名为罗非鱼湖病毒。由于 TiLV 是 RNA 病毒, 容易发生变异,可能存在多个不同的地理株。截至目前,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 心(Genbank)已收录了 2 株 TiLV 的全基因组 序列,分别来自以色列分离的 Til-42011 毒株和泰国分离的TV1 毒株。 • • Bacharach 等 [5] 对以色列分离的 Til-4-2011 毒株进行了深入研究。TiLV 为分段、单 链的负 链 RNA 病毒,由 10 个基因片段组成。每一个片 段都有 1 个开放阅读框 (ORF),编码 10 种蛋 白。片段 1 最大,为 1.641 KB,片段 2~10 分别 为 1.471 KB、 1.371 KB、1.250 KB、1.099 KB、 1.044 KB、0.777 KB、0.657 KB、0.548 KB和0.465 KB。
• 不同品种罗非鱼的死亡率有较大差 异,较低的为10%~20%,较高的可达80%。
• 埃及 37% 的罗非鱼渔场受到 TiLV 感染,平均死亡率为 9.2%。从发生“夏季死亡症”的7个养殖场采集组 织样本,其 中 3 个养殖场的样品经过 PCR 检测显 示 TiLV 为阳性 。
• Dong 等 报道,放养 1 个月 内的红罗非鱼鱼苗感染 TiLV 后死亡率可达 90%。 • Tattiyapong 等 在泰国进行了一项腹腔注射攻毒 实验,感染 4~12 d 后尼罗罗非鱼和红罗非鱼的死 亡率分别高达 86% 和 66%,并表现出与自然感染 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Eyngor 等 [2] 发现养 殖系统中罗非鱼群体经历发病事件后幸存的鱼对 TiLV 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2 流行病学
• 2.1 地理分布 • 罗非鱼为热带鱼类,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 的淡水和半咸水水域。 至今TiLV已确认在哥伦比 亚、厄瓜多尔、以色列、埃及和泰国流行 。 罗非鱼国际贸易十分频繁,包括亚洲、非洲、欧 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在内的 43 个国家已确认都 曾经从 TiLV 感染的国家引进过罗非鱼。因 此, 这些国家的养殖鱼类存在较高的TiLV感染风险。 • 实际上,很多国家的养殖罗非鱼常暴发传染性疫 病,由于多种原因并 未对病原进行调查,无法排 除发病罗非鱼是否也感染了 TiLV,所以该 病的实 际地理分布可能要广泛得多。虽然我国至今尚无 TiLV 感染的确 切报告,但已有海南省罗非鱼养殖 场样品的 PCR 检测报告,结果表明 TiLV 感染为 阳性。
罗非鱼病毒病
• 国内罗非鱼养殖一直被--------病困扰,但是真正的大老虎有可能 真的要来了。
• 从2009 年开始,以色列、厄瓜多尔、埃及、泰国等国家先后暴发 了罗非鱼湖病毒(Tilapia Lake Virus,TiL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导致大批 野生和养殖罗非鱼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 • 粮农组织确认,罗湖病毒(TiLV)现已在三大洲5个国家得到确认: 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埃及、以色列和泰国。虽然该病原体不会 引起公共卫生问题,但可以导致受感染种群大量死亡。 • 台湾 • 海南省文昌市潭牛镇一罗非鱼养殖池塘 养殖户 王老板
2.6 组织病理特征
• 泰国患病的鱼表现出食欲不振、嗜睡、行为 异常、游动迟缓、体色苍白、贫血、 眼球突出、腹 部肿胀、皮肤充血和糜烂 。
• 埃及的病鱼主要表 现为体表出现出血斑、鱼鳞脱落、开放性伤口、体 色变黑、鳍 糜烂等 。肉眼病变主要表现为晶状 体混浊,进而发展到晶状体破裂。其他病变包 括皮 肤糜烂、软脑膜出血、脾充血 。 • 海南省罗非鱼的主要症状是鳃盖内缘出血,烂鳃,腹腔有腹水,肝 脏和肾脏出血 。 不同地理株的组织病变有所差异,以色列毒株的病理变化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而 南美洲毒 株主要发生在肝脏 。 • 大脑病变包括软脑膜水肿 和局灶性出血,白质和灰质皮层的毛细血管充血, 神经 变性,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 润等。肝组织病变包括肝细胞肿胀和 脱落,并表 现出典型的合胞体肝炎特征 。脾肿大,淋巴细 胞增生,肝脏和脾脏中 的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 (MMCs)数量增加。
1 罗湖病毒的流行情况和临诊症状
• 1.1 以色列全国发生罗非鱼大量死亡事件 • 2009 年夏天,以色列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发生 养殖场和野生罗非鱼大量死亡事件。以色列基内 雷特湖 (也称为加利利海)的野生罗非鱼和国内养殖场的养殖罗非鱼突然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 70%。基内 雷特湖罗非鱼产量从2005 年的316 吨, 下降到2007 年的51 吨、2009 年的8 吨和2010 年 的45 吨。 • 罗非鱼大量死亡事件发生在天气炎热的5— 10 月期间,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病毒扩散是从一 个养殖池到另一个养殖池,波及不同生 长期阶段的罗非鱼;二是发病和死亡仅限于尼罗 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与奥利亚罗非鱼 (Oreochromis aureus)杂交产生的罗非鱼品种, 与罗非鱼 一起养殖的鲤鱼和鲻鱼没有发现与罗非鱼 一样的发病症状;三是一次罗非鱼集中死亡之后, 同一鱼 池不会再有大量鱼死亡的事件发生。 • • 病鱼体色发黑,体表有溃烂,眼睛有明显的病变,发病前期晶状体浑浊,后期晶状体破裂发炎, 眼 睛内容物浓缩,失去正常视觉功能。罗非鱼大量 死亡的原因不明,常规的寄生虫监测、细菌监测、 病毒监测和毒素监测均未见异常。
3 诊断技术
• TiLV 是近年来出现的急性传染性病原。
国外已经在病毒的细胞培养、组织病理学、PCR、原位 杂交等检测技术方面 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 检测方法。
• 因为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快速、灵敏、 简便的特点,大多数国家都采用 PCR 技术对 TiLV 进行监测和诊断。 • 原位杂交方法可以定位 TiLV 感染的靶器官。 • 国内针对 TiLV 的研究几乎是空 白。
Emergence of Tilapia Lake Viru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ies of farmed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aeus 1758) in India
Establish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cell line from tilapia brain for detection of tilapia lake virus
病原:Tilapia lake virus, TiLV
1.2 厄瓜多尔养殖罗非鱼大量死亡事件
• 2011 年,厄瓜多尔发生罗非鱼大量死亡事 件。出现罗非鱼大量 死亡的养殖场中,本场培育 的Chitralada 品系罗非鱼苗大量死亡, 而从其他养殖场引进的尼罗罗非鱼大部分没有感染。鱼苗转入育 成池4~7 d 后开始出现死亡。被感染的鱼池中, Chitralada 品系罗 非鱼存活率仅为20%,而尼罗罗非鱼的存活率达到80%。病鱼一 般表现消瘦,体表 发黑,腹部膨胀有积水,鱼鳞突出,眼球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