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2【化学与专业技术】知识点总结2014高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化学与技术》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化学选修2知识点 (整理版)

化学选修2知识点 (整理版)化学选修2是高中化学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化学选修2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无机化学1. 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主族元素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金属性增加、非金属性质递增、电负性递增等规律。
2.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与配体的性质、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协调能力、配位数等因素有关。
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在水溶液中,酸碱中和反应、溶解度平衡、缓冲作用等是相互影响的平衡。
二、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如烷烃、烯烃、炔烃、醇、醛、酮、酸、酯等的命名方法,并能通过化学式来确定分子结构。
2. 有机反应机理:学习一些常见的有机反应机理,如酯的酸催化水解、醛的氧化还原等,了解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3.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掌握有机合成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技术操作。
4. 有机官能团:了解一些常见的有机官能团,如羟基、氨基、羰基、卤素等,并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反应。
三、化学分析1. 化学计量:掌握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如摩尔比例、质量比例、体积比例等。
2. 分析化学方法:了解常见的分析化学方法,如滴定、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等,并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3. 分析化学中的平衡:了解分析化学中的平衡现象,如酸碱滴定、络合反应等的平衡原理和影响因素。
四、化学实验1. 化学实验操作: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如称量、溶液配制、过滤、热处理等,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2. 化学实验数据处理:了解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如平均值计算、百分比计算、误差分析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化学实验器材:了解常用的化学实验器材,如量筒、滴定管、实验室玻璃仪器等,能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实验器材。
化学选修2知识点-(整理版)

化学选修2知识点-(整理版)一、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分子结合而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常见的反应类型有水合反应、溶解反应、缔合反应、置换反应等。
2、水合反应:指金属离子与除金属离子以外的离子发生的离子反应,如钙离子Ca2+与氢氧根离子OH-发生水合反应Ca2++ 2OH- → Ca(OH)2。
3、溶解反应:指离子溶解于水而形成离子离子混合物或离子溶解物,如 NaCl溶于水形成Na+和Cl-离子混合物或离子溶解物(NaCl·10H2O),自由离子Num-溶于水形成水合物N3-·6H2O。
4、缔合反应:指金属离子与非金属元素发生的反应,如 Ca2+与CO2 0发生 CaCO3的反应。
5、置换反应:是指金属元素与其他元素置换而发生的 none化学反应,例如NaCl的溶液与 AgNO3的溶液混合反应,Na+与 Ag+置换发生 NaNO3AgCl。
二、同价配位物质:1、同价配位物质是指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学物质,具有电荷相同(可以把其看作是一种金属-非金属共价键)。
例如:氧化钙CaO,氯离子Cl –,氢气H2,氢氧根OH–等。
2、同分的配位物质的凝胶化:氧化物、硫酸盐、盐类及金属离子等,在水或含水溶液中凝胶化有其特定的黏稠度。
常见的同分配位物质有氯化钙CaCl2、氯化铵NH4Cl、氯化钠NaCl、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钙Ca(OH)2等。
3、同等的配位物质的价电平:同等配位物质的形成取决于电负性,离子半径和价电平,比如氧化钙和氯化钠是由Ca2+和Cl–构成的同等配位物质,它们的电负性相同,但是离子半径Ca2+大于Cl–,所以Ca2+的价电平要大于Cl–。
三、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电子的转移反应,是氧化物与还原剂转移电子进行的反应,也是电子转移反应的主要类型。
2、氧化反应:是由物质的某种物质氧化而得到一种新的物质的反应,例如:Fe+2H2O→ Fe(OH)2+ 2H+,这是氧化铁离子反应,氢氧根被电子,铁离子发生氧化变化。
选修二化学知识梳理总结

酸碱平衡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到酸、碱溶液的性质及其在溶液中的反应。我们学习了酸碱的定义、性质和常见的酸碱反应,以及pH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生活中酸碱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五、电化学
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学科,包括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原电池、电解等内容。我们学习了电离、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化学反应、电解质在电场中的迁移等,这些知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理解电化学相关现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选修二化学知识梳理总结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学科。在我们的学习中,选修二化学知识的学习内容是相当丰富和广泛的,包括但不限于化学键、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酸碱平衡、电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下面,我将对选修二化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
六、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含碳的化合物及其反应。我们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结构特点以及一些常见的有机反应,这对于我们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七、总结
选修二化学知识的学习内容丰富而深入,涉及到化学键、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酸碱平衡、电化学、有机化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从而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多加思考,勇于探索,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一、化学键
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电子以及原子核之间的作用产生的一种结合关系。根据原子之间电子的共享方式,化学键可分为共价键和离子键。共价键是指原子间通过电子的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常见的有单共价键、双共价键和三共价键;而离子键则是指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力所形成的键。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区别,以及价键理论、杂化理论等相关概念。
高中化学选修二 化学与技术知识点归纳

2、重油裂化:在一定条件下使分子含碳原子多、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
烃断裂为含碳原子少、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C8H16
常加入少量的氟化钙等帮助降低熔点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考点: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3、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线型结构:可以溶于一些有机溶剂,热塑性聚合物(加热软化 体型结构:不易溶于有机溶剂,热固性聚合物(加热不熔融)
光敏高分子、导电高分子、高吸水性树脂 保护:避免接触能与其发生反应或催化这种反应的化学试剂,也
目的:提高汽油的产量; 热裂化:生成轻质燃油烃 催化裂化:断裂成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 裂化重整(提高轻质燃油的质量):辛烷值、铂铼重整 3、石油裂解:进一步裂解长链烃短裂成乙烯、丙烯、丁烯等 目的:制基本有机合成原料 产品: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醇、乙醛、甘油等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炼钢:用氧化剂把生铁里过多的碳和其他杂质P、S、Si、Mn除去 设备:转炉、电炉或平炉
原料:生铁水、氧气、造渣材料(CaO)、脱氧剂(硅、铁)等等 原理:高温下将C和其它杂质转化为气体或炉渣除去;再添Si、Mn、Al等 炼铝:电解熔融Al2O3法:铝土矿→溶于NaOH溶液→通入CO2→脱水 电解时,以冰晶石(Na3AlF6)——氧化铝熔融液为电解质,其中也
考点: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8、肥皂:化学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酯的水解制造
) 亲水基:具有极性的COO-部分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油 憎水基:非极性的—R部分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油(亲油基) 使用过程:浸泡、搓洗、漂洗; 去污作用:润湿(油污分散)、乳化(脱离)、起泡(脱离
化学 选修二 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二知识点总结化学选修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学科的进阶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化学选修二的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和电化学等内容。
下面就化学选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一、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主链命名法、取代基命名法、功能团命名法等;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结构式、分子式、键式、键能等;3.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4.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5. 有机化学中的化学键、立体结构、杂环化合物等知识点。
二、化学反应动力学1. 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规律;2. 反应速率常数;3. 反应级数;4.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5. 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和速率常数的计算;6. 化学反应动力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
三、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2. 平衡常数及其计算;3. 影响平衡位置和平衡常数的因素;4. 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的关系;5. 平衡常数和反应物浓度的计算;6. Le Chatelier原理及其应用。
四、电化学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2. 电解反应的规律;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4. 电动势和标准电极电势;5. 锌电池、铜电池、铅蓄电池等电化学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6. 电解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7. 电解和电镀的原理。
以上就是化学选修二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化学选修二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勤奋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的物理量。
- 单位:摩尔(mol)。
- 计算公式:n = N/NA,其中N为微粒数目,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2. 溶液的浓度:- 质量百分浓度: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 体积百分浓度: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 摩尔浓度:溶质的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3. 化学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
-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
- 还原-氧化反应:电子转移的过程。
4. 化学平衡:- 动态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以相等速率转化。
- 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时,系统会自发调整以减弱这种变化。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元素按电子层数排列的行。
- 主族元素: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具有不完全d轨道的元素。
2.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3.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碱是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布朗斯特-劳里理论:酸是质子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4.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烷烃:碳氢化合物,以“烷”结尾。
- 烯烃: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的化合物。
- 炔烃: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三键的化合物。
2. 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
- 加成反应:不饱和化合物与另一个分子结合,增加原子数。
- 消除反应: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离去,形成不饱和化合物。
3. 立体化学:- 构象:分子中原子的相对空间排列。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知识归纳:一、硫酸的用途硫酸是基本化学工业中重要产品之一。
硫酸作用如下:1、为农业生产服务(1)肥料的生产。
硫酸铵(俗称硫铵或肥田粉):2NH3 + H2SO4=(NH4)2SO4;和过磷酸钙(俗称过磷酸石灰或普钙):Ca3(PO4)2 + 2H2SO4=Ca(H2PO4)2 + 2CaSO4;(2)农药的生产。
如硫酸铜、硫酸锌可作植物的杀菌剂,硫酸铊可作杀鼠剂,硫酸亚铁、硫酸铜可作除莠剂。
最普通的杀虫剂,如1059乳剂(45%)和1605乳剂(45%)的生产都需用硫酸。
为大家所熟悉的滴滴涕,每生产1t需要20%发烟硫酸1.2t。
二、氨气1、氮肥工业原料与酸反应生成铵盐2、硝酸工业原料能被催化氧化成为NO3、用作制冷剂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三、纯碱烧碱(学名氢氧化钠)是可溶性的强碱。
纯碱(学名碳酸钠)实际上是个盐,由于它在水中发生水解作用而使溶液呈碱性,再由于它和烧碱有某些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与烧碱并列,在工业上叫做“两碱”。
烧碱和纯碱都易溶于水,呈强碱性,都能提供Na+离子。
这些性质使它们被广泛地用于制肥皂、纺织、印染、漂白、造纸、精制石油、冶金及其他化学工业等各部门中。
1、普通肥皂。
高级脂肪酸的钠盐,一般用油脂在略为过量的烧碱作用下进行皂化而制得的。
如果直接用脂肪酸作原料,也可以用纯碱来代替烧碱制肥皂。
2、印染、纺织工业。
要用大量碱液去除棉纱、羊毛等上面的油脂。
生产人造纤维也需要烧碱或纯碱。
例如,制粘胶纤维首先要用18~20%烧碱溶液(或纯碱溶液)去浸渍纤维素,使它成为碱纤维素,然后将碱纤维素干燥、粉碎,再加二硫化碳。
最后用稀碱液把磺酸盐溶解,便得到粘胶液。
再经过滤、抽真空(去气泡),就可用以抽丝了。
3、精制石油。
为了除去石油馏分中的胶质,一般在石油馏分中加浓硫酸以使胶质成为酸渣而析出。
经过酸洗后,石油里还含有酚、环烷酸等酸性杂质以及多余的硫酸,必须用烧碱溶液洗涤,再经水洗,才能得到精制的石油产品。
高考化学选修二知识点

高考化学选修二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通常需要学习一些选修课程,其中包括化学选修二。
本文将探讨一些高考化学选修二的知识点。
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反应类型。
在这种反应中,酸和碱互相反应,产生盐和水。
酸碱滴定是一种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应用,通过滴定实验,可以确定酸或碱的浓度。
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平衡常数可以用于确定反应条件下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浓度比例。
平衡常数的值越大,说明生成物浓度越高。
3. 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在电化学中,常用的两种重要概念是电解和电池。
电解是指在电解槽中,通过外加电流使化学反应进行;而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4. 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
高考中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有醇的酸碱反应、醇的酯化反应和酮的加成反应等。
这些反应类型都需要考生掌握反应机理和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5. 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是由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聚合反应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
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和分子量。
例如,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的性质有明显差异。
6.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反应速率受到浓度、温度、催化剂及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和动力学方程,可以确定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7. 化学能化学能是物质内在的一种能量形式。
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常见的化学能转化包括燃烧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总结:高考化学选修二内容广泛,上述知识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学生应该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来掌握这些知识,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关系。
化学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二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称为周期;把较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准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较外层电子数。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通过单质与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较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等来判断。
核素与同位素: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实验操作与分离方法:蒸馏冷却法: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过滤法: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升华法:用于分离固体混合物中熔点差异较大的组分。
萃取法:利用不同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溶解法:利用物质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性进行分离。
增加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转化成所需物质进行分离。
吸收法:用吸收剂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
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的性质,使其易于分离,然后再还原。
有机化学部分:碳碳双键的检验:通过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冷却过滤、加入稀酸化后再加入溴水,观察是否褪色来判断。
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先中和水解液中的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观察现象。
溶解在苯中的苯酚的检验:通过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酸化后再加入FeCl3溶液或饱和溴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来判断。
以上只是化学选修二的部分知识点总结,实际上,选修二还涉及了更多深入的内容,如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等。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教材和参考书进行系统学习,并注重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选修2化学知识点总结

选修2 化学知识点总结1. 化学键1.1 原子中的电子在化学中,我们通常使用原子模型来描述物质的组成。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电荷中性,而电子带有负电荷。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心,而电子则绕着原子核旋转。
1.2 化学键的种类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连接。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共价键由两个非金属原子共享电子而形成。
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共享电子的数量和距离。
•离子键:离子键由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
通常情况下,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结合力。
金属原子通过共享它们的电子形成金属键,形成一个由正离子和自由移动的电子组成的晶格结构。
2. 化学平衡2.1 反应速率和动态平衡化学反应通常会经历一个过程,其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
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
动态平衡是指反应物与产物浓度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其中反应的速率互相抵消。
2.2 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常量平衡常数(K)是用于描述动态平衡中反应物与产物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值。
平衡常数的值取决于反应物与产物的浓度比例。
化学平衡常量(Kc)是在给定的温度下,反应物与产物浓度比例的平衡常数。
它是由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决定的。
2.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在化学反应中,温度、浓度和压力等因素会影响反应的平衡状态。
•温度:温度的增加会使反应的平衡转向吸热反应,而温度的降低则会使反应的平衡转向放热反应。
•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将使平衡转向产物的方向,而增加产物的浓度则使平衡转向反应物的方向。
•压力:在涉及气体的反应中,增加压力会使平衡转向压力增加的一方,而降低压力则使平衡转向压力降低的一方。
3. 酸碱平衡3.1 酸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而碱是指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2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显示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7篇

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7篇第1篇示例:化学选修2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化学的深层次理论和实践知识。
通过学习化学选修2,可以更好地了解化学领域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对化学选修2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1.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状态,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时,称为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平衡常数(Keq)来描述,Keq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
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越偏向生成物;反之,平衡常数越小,反应越偏向反应物。
2. pH和pOHpH和pOH是描述溶液酸碱性的指标,pH表示溶液的酸性程度,pOH表示溶液的碱性程度。
pH的计算公式为-pH=log[H+],pOH的计算公式为-pOH=log[OH-]。
在中性溶液中,pH等于7;在酸性溶液中,pH小于7;在碱性溶液中,pH大于7。
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吸引力,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分子结构是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分子结构包括线性分子、角型分子、平面三角形分子等。
不同的分子结构影响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4. 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荷转移现象的科学,包括电解、电池和电化学反应。
电解是通过电流使化学物质分解的过程,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化学反应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
5.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科学,包括反应速率、化学动力学方程和反应活化能。
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化学动力学方程描述了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反应活化能是使反应发生所需的能量。
化学选修2涵盖了化学的延伸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化学领域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化学选修2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两者的电荷数相等,因此原子呈电中性。
3、电子在原子核外分层排布,电子云是描述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模型。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核电荷数从小到大排列的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共七个周期。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纵行称为一个族,共八个族。
4、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是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来划分的。
三、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离子键是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2、共价键是通过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3、金属键是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4、分子的立体结构由分子中的共价键决定。
四、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反应按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可以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能量差称为反应热,用ΔH表示。
3、化学反应的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有关,反应物能量越高,生成物能量越低,反应热就越大。
4、化学反应的ΔH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
2、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反应条件等因素影响。
3、反应速率可以用实验方法测定,也可以用方程式计算得出。
4、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5、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平衡状态是动态的,反应仍在进行,但速率相等。
6、化学平衡受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影响,可以发生移动。
六、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不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等无机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烃、醇、醛、羧酸、酯等类别。
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密切相关,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化学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二知识点总结背景信息:化学选修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通过对化学反应、化学计量、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的深入学习,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化学现象及其原理。
通过对实验、计算、理论模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还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分类:根据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重置换反应等,了解不同反应类型的特征有助于预测反应结果。
2.反应热与焓变:反应进行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反应热可通过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焓的变化是反应过程中热量变化的关键指标,热力学第二定律在此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热力学与化学平衡:热力学基本定律帮助我们理解反应的自发性,从而进一步探讨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
二、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工业反应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2.平衡状态的概念: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反应正向和逆向的速率相等,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3.莱夏特里原理:当平衡系统受到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力等)变化时,系统会朝着抵消变化的方向进行调整,以保持平衡。
三、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涉及电子的转移,氧化是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获得电子的过程,反应物的氧化态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2.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镁与氧的反应、氢与氯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了解这些反应的实际应用对学生有很大帮助。
3.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池和电解槽中的应用,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换,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现代科技中化学的应用。
四、化学计量1.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是相等的,这一原理是进行反应计算的基础。
2.摩尔概念:摩尔是化学计量的重要单位,理解摩尔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进行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高中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知识点总结_2014高考)

高中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二.知识归纳工业制硫酸1.原料:主要有硫铁矿、(或者硫磺)、空气、有色金属冶炼的烟气、石膏等。
2.生产流程(1)SO 2的制取 (设备:沸腾炉)①硫黄S +O 2 =====点燃SO 2 ②原料为硫铁矿4FeS +11O 2=====高温8SO 2+2Fe 2O 3。
(2)SO 2的催化氧化 (设备:接触室): 2SO 2+O 2 催化剂2SO 3 (3)SO 3的吸收 (设备:吸收塔): SO 3+H 2O===H 2SO 4。
注意:工业上用98%的浓硫酸吸收SO 3 ,这样可避免形成酸雾并提升吸收效率。
3.三废的利用(1)尾气吸收废气中的SO 2用氨水吸收,生成的(NH 4)2SO 4作化肥,SO 2循环使用。
SO 2+2NH 3+H 2O===(NH 4)2SO 3或SO 2+NH 3+H 2O===NH 4HSO 3(NH 4)2SO 3+H 2SO 4===(NH 4)2SO 4+SO 2↑+H 2O 或2NH 4HSO 3+H 2SO 4===(NH 4)2SO 4+2SO 2↑+2H 2O (2)污水处理:废水可用Ca(OH)2中和,发生反应为SO 2+Ca(OH)2===CaSO 3↓+H 2O 。
(3)废渣的处理作水泥或用于建筑材料;回收有色金属等综合利用。
4.反应条件: 2SO 2+O 2 催化剂2SO 3 放热 可逆反应(低温、高压会提升转化率) 转化率、控制条件的成本、实际可能性。
即选:400℃~500℃,常压,五氧化二钒 (V 2O 5 )作催化剂。
5.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1.反应原理N 2+3H 2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 3 ΔH <0反应特点:(1)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2)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条件的选择结合反应的三个特点及实际生产中的动力,材料设备,成本等因素,得出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1)压强:20MPa ~50MPa ; (2)温度:500℃ ; (3)催化剂:铁触媒 ;(4)循环操作:反应混合气通过冷凝器,使氨液化并分离出来,N 2、H 2再通过循环压缩机送入合成塔。
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2是高中化学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机理、化学平衡、化学
能量等内容。
以下是化学选修2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 化学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反应物消失或生成产物的速度。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等。
速率方程可以通过实验求得,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的物质的浓度
的幂指数。
2. 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指在闭合容器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和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的状态。
平衡常数是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之比的乘积的稳定值。
平衡常数的大小表示了反应的
偏向性,大于1表示反应偏向产物,小于1表示反应偏向反应物。
3. 化学能量和热力学
化学能量是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反应物的能量高于产物时,反应放热;反应物的
能量低于产物时,反应吸热。
热力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热力学规律。
熵是衡
量物质混乱程度的量,反应速率和熵的增加相关。
4. 化学动力学和催化剂
化学动力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速率方程。
速率方程的指数代表了反应的级数。
催化剂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物质,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活化能,
加速反应速率。
5. 溶液的性质和平衡
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
浓度是溶质在溶液中的相对数量,可以用物质的
量分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表示。
溶解度是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与温度和压
力等有关。
饱和溶液是指溶剂中溶解度达到最大值的溶液。
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2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化学反应中的平衡、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等内容。
以下是对化学选修2知识点的总结。
1. 化学反应中的平衡
(1)化学反应的反应式和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2)平衡常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3)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4)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平衡位移的预测。
2. 电化学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质的定义。
(2)电化学反应的产生,如氧化还原反应和电离反应。
(3)电动势的定义、电池的组成及电动势的计算。
(4)标准电极电势的定义及计算,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3. 化学动力学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速率方程及反应级数的概念。
(2)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反应机理的解释。
(4)化学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
4. 其他相关知识
(3)化学反应的安全问题,如毒气泄漏等。
以上仅是化学选修2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其中还有很多细节和应用要求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
通过逐一学习和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应对高中化学的考试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知识点总结
(2014年)
第一章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一.学习目标
1、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2、工业制硫酸的生产原理。
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对化工生产中条件控制的意义和作用。
3、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合成氨生产的适宜条件。
4、氨碱法的生产原理。
复杂盐溶液中固体物质的结晶、分离和提纯。
二.知识归纳
工业制硫酸
1.原料:主要有硫铁矿、(或者硫磺)、空气、有色金属冶炼的烟气、石膏等。
2.生产流程
(1)SO2的制取 (设备:沸腾炉)
①原料为硫黄:S+O2 错误!SO2,②原料为硫铁矿:4FeS+11O2错误!8SO2+2Fe2O3。
(2)SO2的催化氧化 (设备:接触室):
2SO2+O2催化剂
2SO3
(3)SO3的吸收 (设备:吸收塔): SO3+H2O===H2SO4。
注意:工业上用98%的浓硫酸吸收SO3 ,这样可避免形成酸雾并提高吸收效率。
3.三废的利用
(1)尾气吸收
废气中的SO2用氨水吸收,生成的(NH4)2SO4作化肥,SO2循环使用。
SO2+2NH3+H2O===(NH4)2SO3或SO2+NH3+H2O===NH4HSO3
(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或2NH4HSO3+H2SO4===(NH4)2SO4+2SO2↑+2H2O
(2)污水处理
废水可用Ca(OH)2中和,发生反应为SO2+Ca(OH)2===CaSO3↓+H2O。
(3)废渣的处理
作水泥或用于建筑材料;回收有色金属等综合利用。
4.反应条件:2SO2+O2催化剂
2SO3放热可逆反应(低温、高压会提升转化率)
转化率、控制条件的成本、实际可能性。
即选:400℃~500℃,常压,五氧化二钒(V2O5 )作催化剂。
5.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1.反应原理
N2+3H2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ΔH<0
反应特点:(1)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2)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条件的选择
结合反应的三个特点及实际生产中的动力,材料设备,成本等因素,得出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1)压强:20MPa~50MPa ; (2)温度:500℃ ; (3)催化剂:铁触媒;(4)循环操作:反应混合气通过冷凝器,使氨液化并分离出来,N2、H2再通过循环压缩机送入合成塔。
3.生产流程
(1)造气
①N2:可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得。
②H2: a.利用焦炭制取:C+H2O错误!CO+H2
b.利用CH4制取:CH4+H2O错误!CO+3H2
(2)净化:原料气净化处理,防止催化剂中毒。
(3)合成:N2和H2通过压缩机进入合成塔并发生反应。
(4)三废的利用
①废气:主要有H2S,SO2和CO2等。
采用直接氧化法、循环法处理,CO2作为生产尿素和碳铵的原料。
②废水:主要含氰化物和氨,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③废渣:主要含炭黑和煤渣,可作建筑材料或用作肥料的原料。
工业制纯碱
1.原料
氨碱法(又叫索尔维法):食盐、氨气、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联合制碱法(又叫侯式制碱法):食盐、氨气、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的废气)。
2.主要反应原理
二者基本相同: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错误!Na2CO3+CO2↑+H2O
3.生产过程
第一步:二者基本相同;将NH3通入饱和食盐水形成氨盐水,再通入CO2生成NaHCO3沉淀,经过滤、洗涤得到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NH4Cl和NaCl的溶液。
第二步:氨碱法:NaHCO3分解放出的CO2(2NaHCO3错误!Na2CO3+CO2↑+H2O)、滤液(含NH4Cl)与石灰乳混合加热产生的氨气回收循环使用[CaO+H2O===Ca(OH)2、2NH4Cl+Ca(OH)2错误!CaCl2+2NH3↑+2H2O]。
联合制碱法: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铵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氯化铵产品。
此时滤出氯化铵沉淀后所得的滤液,已基本上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可循环使用。
4.综合评价
(1)氨碱法:①优点: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