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肥胖的手术治疗(综述)

合集下载

肥胖症及代谢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肥胖症及代谢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肥胖症及代谢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症及代谢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对于严重肥胖症患者以及合并多种代谢疾病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对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症及代谢疾病的现状、方法及风险进行简要概述。

肥胖症及代谢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治疗的热门话题。

肥胖症患者往往出现多种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症及代谢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胃旁路手术(bypass surgery):通过改变胃肠道结构,减少食物摄入和吸收,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该手术主要适用于严重肥胖症患者(BMI≥35)及合并多种代谢疾病的患者。

袖状胃切除术(sleeve gastrectomy):通过切除部分胃组织,减少胃容积,降低食欲。

该手术适用于中度肥胖症患者(BMI:30-35)及合并代谢疾病的患者。

胆胰分流术(bariatric endoscopy):通过胆胰分流,减少热量摄入。

该手术适用于轻度肥胖症患者(BMI:25-30)及合并代谢疾病的患者。

尽管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症及代谢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常见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出血、吻合口漏、术后胃瘫等。

为了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应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医院进行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症及代谢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和重要意义。

对于不同程度肥胖症及代谢疾病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并注意规避和应对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医生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流程,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治疗效果。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加强术后护理和康复锻炼,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文献的针灸治疗肥胖症的规律。

通过文献回顾,对针灸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

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肥胖症具有显著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包括调节血脂、改善糖代谢等方面。

成人肥胖的多学科综合管理-欧洲肥胖研究学会2014年立场声明解读

成人肥胖的多学科综合管理-欧洲肥胖研究学会2014年立场声明解读

EASO)分别发布了肥胖管理相关指南以指导临床 医生开展肥胖的诊断与治疗。2014年3月,EASO 发布了肥胖管理最新立场声明”I,此份声明简明扼 要地指出了肥胖管理的目标,清晰地阐述了肥胖管 理具体策略,强调了在肥胖管理中多学科综合管理 的重要性。 在我国,肥胖管理I均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就 已得到专科医师的关注”,,但是当时肥胖发病率较 低,因此该问题尚未引:起重视。近年来,肥胖的发 病率迅速增加,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 调查项目提示18岁及以上超重率为22.8%,肥胖率 为7.1%,超重和肥胖人群已接近总人口的1/4”I。 2010年第3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已结束,初步结果 提示成年人和老年人超重率分别为32.1%和 39.8%,肥胖率分别为().9%和13.0%,比2005年分 别增长1.9%和1.7%t61,其正式结果尚未发表。肥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71
础,而社会因素所能发挥的作用需要得到更多重 视。此外,声明强调了包括内分泌医师、营养科医 师、运动专家、外科医师、心理卫生医师、社区医师 等在内的多学科肥胖管理团队在肥胖管理中的重 要地位。在我国目前肥胖发病率逐年增高的情况 下,2014年EASO立场声明对我国肥胖管理的促进 和实行有重要借鉴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肥胖和超重【EB/OL].(2014.05一01)
肥胖治疗目标不仅包括体重下降,同时还包括
降低健康危险因素以及提高生存质量。通过降低 体重、提高膳食营养成分以及增加体育运动能达到 以上目标。因为肥胖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多种合并 症,EASO立场声明高度强调了肥胖管理同时肥胖 合并症的管理,包括:血脂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 血糖优化管理、血压管理、呼吸系统疾病(如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管理、骨关节炎的疼 痛管理及运动管理、心理疾病的管理『如情感性疾 患、进食障碍、自我评价低、体象障碍(体象障碍是 指个体在客观上躯体外表并不存在缺陷,或者有极 其轻微的缺陷,但其主观想象具有奇特的丑陋而产 生的极为痛苦的心理疾病,又称躯体变形障碍)1。 此外,在制订治疗策略时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社 会.经济因素。

肥胖症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论文

肥胖症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论文

肥胖症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症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群中已达到流行的程度,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近年来诸多研究调查显示,我国肥胖患病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肥胖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肥胖症;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 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648- 01肥胖症(obesity)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代谢症群。

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

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约占体重的15%~18%,女性约占20%~25%。

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

因体脂增加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大于24者称为肥胖症。

如无明显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具有明确病因者称为继发性肥胖症。

笔者查阅近10年来相关文献,并就肥胖症的营养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如下:研究概况1 药物疗法目前肥胖的药物治疗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抑制食欲和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在小肠吸收的阻止剂,(2)脂肪合成阻止剂,(3)产热增强剂。

目前治疗肥胖的药物主要有:奥利司他:187例肥胖病人给予奥利司他120mg,3次/d。

在用药第1年可有效降低体重,第2年体重可维持不变,并可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等肥胖相关危险因素[1]。

hollander等对391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人群进行了持续58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2]。

在轻度低热卡饮食的情况下口服奥利司他和安慰剂120 mg,3次/d,病人均应用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并达到平衡。

治疗组1年后在体重、hba1c、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下降,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剂量减少,ldl-c降低,ldl-c/hdl-c 之比的降低等方面均较安慰剂组更显著(p<0.001)。

成人肥胖症的非外科治疗进展

成人肥胖症的非外科治疗进展

文章编号:10092811(2010)0422005成人肥胖症的非外科治疗进展陈英综述刘庆森审校关键词肥胖症/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589.250.5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首都科学发展科研基金(53)作者单位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通讯作者刘庆森L q 3@。

1前言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 O)将肥胖正式宣布为一种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可引起或合并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目前,它正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其已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已经为全球医疗体系造成沉重的负担,成为仅次于吸烟之后的第二个可以预防的致死原因。

2肥胖的评判标准和分类2.1肥胖和超重的判定方法有多种,目前使用的有:体重指数法、皮褶厚度法、围度法、水下称重法、生物电阻抗法、超声法、重水法、钾同位素法(40K)、双能X 射线吸收法、CT 技术及磁共振成像术。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为体重指数法(body mass index,BMI 法),即BMI=体重(kg)/身高(m)2。

根据中国成人体重超标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我国成人体重超标和肥胖的评价标准[1],测量身高与体重,分别精确到1mm 和10g,计算BMI 。

BMI 24~27.9为超重;280为肥胖。

2.2肥胖按病因分为两类: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症:指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因者。

此类肥胖约占肥胖人群的94%。

根据发病年龄及脂肪组织病理分二型:体质性肥胖症(幼年起病型肥胖症)和获得性肥胖症(成年起病型肥胖症)。

继发性肥胖症:指继发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基础上的肥胖症,主要有下丘脑病、垂体病、胰岛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及其他水钠潴留性肥胖症等。

3肥胖的病因和相关疾病3.1关于肥胖的起因非常复杂,主要由于能量摄入过剩,体力活动过少,基因水平的因素等等。

目前有一系列假说如:肥胖基因学说、下丘脑摄食中枢调节学说(调定点假说)[2]、内分泌代谢紊乱学说(如:高胰岛素血症)等[3],但都不能完善地解释肥胖病因。

肥胖病人的麻醉管理_文档_(3)

肥胖病人的麻醉管理_文档_(3)

【关键词】肥胖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麻醉;综述第70章过度肥胖病人的麻醉随着经济发展,饮食结构改变,我国的肥胖人数将日益增多。

肥胖人常伴随重要脏器生理功能改变及并存相关疾病,有碍健康,增加麻醉及手术的风险。

肥胖引起的解剖异常也给麻醉管理带来困难。

本章主要讨论肥胖人的生理改变及麻醉应考虑的问题。

第1节肥胖的定义既往对正常的体重标准多沿用Broca指数,即按身高(cm)-100=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女性标准体重(kg),但该指数缺乏身高与体重的联系。

近年来公认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表示体重标准更切合实际,现已普遍用于衡量肥胖的标准。

体重指数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即BMI(kg/m2)=体重(kg)/身高(m)2,例如:一个体重70kg,身高1.7m 成人的BMI是24kg/m2。

标准体重男性的BMI为22kg/m2,女性为20 kg/m2。

BMI≤25kg/m2属正常,BMI26~29 kg/m2为超重(over weight),相当于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

BMI≥30 kg/m2而体重尚未超过标准体重100%或45kg者为肥胖(Obesity),BMI>40 kg/m2,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0%以上者,为病态肥胖(morbid obesity)。

大部分病态肥胖病人的动脉CO2分压(PaCO2)仍在正常范围,属单纯肥胖;但有5%~10%病人可出现低通气量及高CO2血症,即所谓肥胖性低通气量综合症(obesity-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OHS)或匹克威克综合症(pick-wickian syndrome)。

第2节肥胖对生理的影响一、呼吸系统肥胖病人胸腹部堆积大量脂肪,胸顺应性降低,膈肌升高,功能余气量(FRC)、肺活量(VC)及肺总量(TLC)减少。

FRC减少主要是由于补呼气量(ERV)减少的结果,而余气量(RV)并未改变,这对功能余气量和闭合容量(CC)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利的影响。

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

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

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引言:肥胖和2型糖尿病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和2型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外科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将针对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外科治疗指南。

1.适应症: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下列情况:(1)18-65岁之间,持续5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2) 非肥胖患者以及BMI≥32.5 kg/m2的肥胖患者;(3)对药物治疗有抵抗性的患者。

2.外科手术方式:常用的外科手术方式包括胃切除术和胃旁路术。

(1) 胃切除术:通过切除胃部,减少葡萄糖生成,达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常见的胃切除术包括垂体切除术和Sugiura手术。

(2)胃旁路术:通过改变食管与小肠的连接方式,减少食物摄入和吸收,达到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效果。

常见的胃旁路术包括胃旁路术和吻合术。

3.操作技术:(1)腹腔镜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2)开放手术:适用于复杂病例,手术风险高的患者。

4.术后管理:(1)饮食管理:术后维持健康饮食,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

(2)运动锻炼:适度增加运动量,提高身体代谢,控制体重。

(3)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必要的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和其他并发症。

(4)定期随访:定期复查血糖、血脂、血压等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治疗效果评价:外科手术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效果主要通过观察术后1年内患者的体重变化、血糖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来评价。

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较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然而,外科手术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决定。

此外,患者在术后还需要严密的管理和随访,以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

注: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循医生的建议。

重度肥胖症的腹腔镜外科治疗

重度肥胖症的腹腔镜外科治疗
L pr so i S reyfrS vr b s y L OQ ,I io—dn a aocpc u gr eeeO ei U iLUXa o t og,
Xi me iest o g h n Hop t l Xi me 61 0 C i a a n Un v ri Zh n s a s i , aபைடு நூலகம்n 3 0 4, h n y a
维普资讯

1 9・ 55

论 著 ・
重 度肥 胖 症 的腹 腔 镜 外 科 治 疗
罗 琪 ,刘晓 东,吴绍峰 ,卢毅 卓 ,张颂 恩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腹 腔镜 下重度肥胖症患者外科 手术治疗疗效 以及 体 内基本 内环境和 并发 症的 变化 。方法
对 6 重度 肥 胖 症 患者 行 腹 腔 镜 下 胃减 容 手 术 ,其 中行 可 调 式 胃绑 带 术 ( A B)2例 、行 腹 腔 镜 下 胃旁 路 术 ( G P 例 LG LB)
2例 、行腹腔镜下袖状 胃切 除术 ( S L G)2例 。术后 定期监 测血 红蛋 白、清蛋 白、 电解质 等 生理指标 ;定期检 查体 质 量、体质指数 、上臂 围径等肥胖指标 ;定期 了解血压、血糖等肥胖伴发 症的情 况。结果 00 ) .5 ;并发症改善 明显。结论
S a fn ,t 1D p r e tfGn rl ug , h o- eg ea. eat n ee re m o aS
【 src】 Obet e T td ee et fa a so i t am n o eeeo ei ,adtep s prt ec ags Abt t a jci os yt f c o pr cpc r t et nsvr bsy n ot e i h e v u h l o e t h o av n

肥胖症患者手术治疗的并发症与长期预后

肥胖症患者手术治疗的并发症与长期预后

肥胖症患者手术治疗的并发症与长期预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症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对于一些严重肥胖的患者,手术治疗成为了一种有效的选择。

然而,就像任何医疗手段一样,肥胖症手术治疗也并非毫无风险,它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并且其长期预后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肥胖症手术主要包括胃旁路术、胃束带术、胃袖状切除术等。

这些手术通过改变胃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减少食物的摄入和吸收,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但在手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首先是出血和感染。

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组织损伤,血管破裂可能导致出血,如果术后止血不彻底或者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存在问题,就可能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

同时,由于手术切口较大,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引发切口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全身性的感染。

其次,胃肠道并发症也较为常见。

例如,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在术后出现,患者会感到烧心、反酸等不适。

肠梗阻也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尤其是在肠道吻合口处,如果发生粘连或者狭窄,就会阻碍食物和气体的通过,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

此外,营养不良也是需要关注的并发症之一。

手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吸收面积减少,可能会导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不足,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问题。

除了上述并发症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

比如,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体重的快速下降可能会对患者的自我形象认知产生影响,导致心理落差和情绪波动。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并发症的风险,肥胖症手术治疗的长期预后总体上是积极的。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手术后能够显著减轻体重,改善身体的代谢状况。

肥胖相关的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甚至治愈。

研究表明,经过手术治疗,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降低,预期寿命也有所延长。

影响肥胖症手术长期预后的因素有很多。

患者术前的身体状况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患者在手术前已经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等,那么手术后的恢复和预后可能会受到影响。

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研究概况★白洋1** 喻松仁1*** 舒晴2 王萍1(1. 2016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摘要:肥胖已成为现代人类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了较快的发展,现笔者根据肥胖多痰、多虚等的病理特点,运动及膳食等方面对肥胖的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肥胖;中医药;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723.14 文献标识码:A肥胖是由特定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而导致的常见营养性障碍疾病,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肥胖/超重的患病率逐年增长,呈流行态势,肥胖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1]。

现代医学通常采取药物、外科手术、控制饮食和体育运动等疗法,或因副作用较大,或因难以坚持,往往导致病情反复,收效不佳。

而中医药治疗肥胖具有预防为先、灵活多样、安全有效、疗效持久等优点。

因此,采取中医药治疗肥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将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方药治疗1.1 临床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超重和肥胖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为痰湿质和气虚质[2]。

各位医家在运用中医药治疗肥胖时,多从“痰湿”和“气虚”等方面着手,进行辨证论治。

王琦[3]认为肥胖多由气虚、痰湿等引起,临证时多采用“健脾益气”“祛痰分消”等治法,药选黄芪、白术、制苍术、茯苓、泽泻、冬瓜皮、荷叶、蒲黄、熟大黄、姜黄等健脾益气、化解痰湿、祛瘀叶10g)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30例,其中痊愈3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0.0%。

中医药亦对肥胖相关病症的治疗亦取得满意疗效,可提高患者整体健康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王秀霞[6]认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与肥人多痰有关,认为该病病机为“素体肥盛,痰壅胞宫”,运用湿痰方加淫羊藿、巴戟天、白芥子等温肾药治疗,屡屡显效。

连东辉[7]从肥胖痰湿内盛的基本病因病机出发,采用化痰祛湿、平肝潜阳、和胃利胆之法,运用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肥胖性高血压病60例,显效34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67%。

中医治疗肥胖症综述

中医治疗肥胖症综述

中医治疗肥胖症综述
江明洁;林海雄;王晓彤;贺劲松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7(37)2
【摘要】肥胖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病症,现代学者将肥胖分为痰湿内盛证、脾虚湿胜证、脾肾阳虚证、胃热滞脾证4个证型,采取利湿化痰、健脾渗湿、温补脾肾、理气化痰、清胃泻热等方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值得参考。

临床上,除了通过归纳与综合,还应通过扩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更好地探讨、归纳肥胖病的证候特点及配伍选方用药,针对性地治疗,指导中医药防治肥胖病的临床实践。

【总页数】3页(P370-372)
【关键词】肥胖;痰湿内盛证;脾虚湿胜证;脾肾阳虚证;胃热滞脾证
【作者】江明洁;林海雄;王晓彤;贺劲松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518000;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广东深圳518133;深圳市中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892
【相关文献】
1.使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肥胖症的研究进展 [J], 彭秀兰
2.中医穴位埋线配合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 [J], 王静
3.中医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与瘦素治疗肥胖症的研究进展 [J], 王泽旭;王镁
4.浅谈小儿肥胖症的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 [J], 密霞
5.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用药规律研究 [J], 陈海洋;周慧敏;胡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科手术治疗病态性肥胖症的研究进展

外科手术治疗病态性肥胖症的研究进展

目前 ,全 球肥 胖症 患者 人数 已经超过 3亿 人 ,伴 随着 肥胖 症患 者数 量 的急 剧 增 长 ,越 来 越 多 的 患 者 迫切 需要 寻找 一种 有效 的减 重方 式 。在这 种社 会背 景下 ,肥胖 外科 得 到 了突飞猛 进 的发展 _】]。至今 ,肥 胖外科 应 用于 人类 患者 的研 究 已有 近 4O年 的历史 。 在 中国 ,随着 生 活水 平 的不断 提 高 ,肥胖 症 患者 的数 量 也 明显上 升 ,据 2002年 中国居 民营 养与 健康 现状 调 查结 果显 示 :我 国成 人 肥 胖 率 为 7.1 ,在 大城 市 成 人肥 胖 率 高 达 12.8 ,儿 童 的 肥 胖 率 竟 上 升 至 8.1 ,近几 年来 这 种 趋 势 一 直有 增 无 减 。可见 ,肥 胖 已成 为 中国 面临 的一个 严重 的公 共健 康 问题 。为 此 ,在 2007年 ,中国制 订 了符合 我 国 国情 的“中 国肥 胖病 外科 治疗 指南 ”,更 好地 为 中 国人 寻 求适 合 自己 的外 科减 肥术 式 。本文 就肥 胖外 科从 20世纪 50年 代 开始至 今 的发展 史及 其发 展 前景进 行 综述 。
外科 手 术 治 疗 病 态 性 肥 胖 症 的研 究 进 展
朱 占永 , 余 晶 , 严 玲 玲 , 吴 毅 平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同 济 医 学 院 附属 同济 医 院 整形 外 科 ,武 汉 430030
关 键 词 :肥 胖 症 ,病 态 ; 减 肥 手 术 中 图分 类 号 :R622.9 DOI:10.3870/j.issn.1672—0741.2011.01.029
减轻 体 重 是 治疗 肥 胖 ,预 防 和 减少 肥 胖 并 发症 的发 生发 展 ,让 患 者 回 归社 会 、重 返工 作 和 生 活 、提 高生 活质 量 、延 长寿 命 的唯一 方 法 。事 实 上 ,由肥胖 引发 的各 种并发 病 如 2型糖 尿病 、高血 压病 ,呼 吸 睡

肥胖症的外科手术治疗

肥胖症的外科手术治疗
31
Roux-en-Y式胃转流术(RYGBP )
32
33
34
35
36
37
38
阻止吸收及限制
手术四年后能减去56% 的多余体重*
> 83%的病人解决了二 型糖> 营养不良

> 并发症高,手术风险高

> 切割改变胃肠道的结构

> 不可逆转
39
术前 (pre-)
8
9

肥胖病的治疗:
节食Diet 运动Exercise 服药Pharmacotherapy 手术Surgery
10

减肥手术的选择
目前,有两种基本手术方案可以实现减肥梦: 限制性手术 吸收不良型手术 组合手术
11
限制性手术
—February 2005, 1st Asia-Pacific Bariatric Consensus Meeting
50
中国的手术适应症
•出现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 TG≥1.70mmol/L、空腹血HDL-C(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男性<0.9mmol/L,女性 <1.0mmol/L
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
无需对胃进行 切割、吻合, 保持胃壁的完 整性 输出口可以调 节 手术可逆转
13

SAG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吸收不良型手术
吸收不良手术是一种 改变消化力 的减肥手术,它与 限制性手术相结合。吸收不良程序改变消化力,使食 物消化不良,吸收不完全,从而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 外。除了限制之外,这些技术还包括采用用外科缝合 器,形成一个小肠旁路,从而限制卡路里的吸收

内镜下减重手术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

内镜下减重手术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

内镜下减重手术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文志勇;刘志平;文剑波【摘要】肥胖在当今社会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治疗肥胖症方面,饮食控制、运动和传统的内科疗法均难以获得稳定的减肥疗效,而外科手术创伤大、改变解剖结构,难以重复及影响美观,难以满足现代人的要求.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通过自然腔道(口腔-胃)实施减重手术显示出其独特优势.根据内镜下手术的原理,可分为:胃限制性手术、胃-空肠旁路途径、胃空间占用性手术.目前国内实施内镜下减重手术很少.本文对此三种术式、所需内镜装置及国内外应用效果作一综述,以期更多临床医师及群众了解内镜下减重手术的优势.【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8)003【总页数】6页(P265-270)【关键词】肥胖症;内镜手术;减重手术【作者】文志勇;刘志平;文剑波【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第六临床学院,江两萍乡3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3.14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饮食与生活习惯的改变,肥胖症在全球越来越普遍,2012年我国5省市18~60岁肥胖状况调查显示,超重为28.9%,肥胖为6.3%,肥胖趋势明显,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疾患[1],国外一项2007~2012美国肥胖流行调查显示39.96%男性,29.74%女性为超重,35.04%男性、36.84%女性为肥胖[2],而肥胖相关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越来越被重视[3]。

在治疗肥胖症方面,饮食控制、运动和传统的内科疗法均难以获得稳定的减肥疗效,而外科减重手术难以满足效果及美观的追求,临床上逐渐开展的内镜下减重手术,具有更小创伤,可逆性及可重复性等优势,内镜下减重手术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在胃内安放自由浮动的橡胶球囊,但在减重效果及并发症都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本世纪初随着内镜技术发展及对现有装备进行改进,在狭小胃内空间进行的操作越来越多,overstitch、IOP、endocinch操作系统都能在胃内进行缝合,国内实施减重手术很少。

肥胖症的手术治疗

肥胖症的手术治疗

果最好的另一重要手术方式当推 Soi r 设计的胆 epto r a 胰分流术。据报道 ,1 年随访资料显示 8 %的受术 0 1 者可获得减去超重部分 5 %以上的效果,平均疗 效 0 为7 % ~ 7 4 7 %。该手术方式后来 得以改进 ,即在 胆 胰分流术中加入了十 二指肠 阀门 装置。其减肥
述。
校正的内分泌紊乱。在不切实际的社会 期望、术后 不良饮食行为所产生的高风险或尽管坚持精心设计
的减肥饮食计划但 仍未能减重等情况下 , 对是否选 择手术应持谨慎态度。 肥胖症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减轻 体重。当 减肥效果达到减重的5 %以上,并且相 关的合并症 0 得以明显改善时 ,应该按照有效人数的百分数来确 定成功率 。但该结果 并不能反映出合并症 的减少, 也不能说明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后者也 能影响最终 结果。外科治疗可 分为限制性手术 ( 通过物理或机
分 混合 导 致 选 择 性 脂 肪 吸 收 障 碍 。 术 后 并 发 症 (0 1%) 主要 有 远端 胃 体渗 漏 ( %) 3 、吻 合边 缘 溃 疡 ( % ) 吻 合 口 狭 窄 ( .%) 及 食目的的 改良手术如 十二指肠 一回肠 旁路 、
并 可较 早 地产 生饱 足 感 和 厌 食 。狭 窄 的 出 口 ( 径 直 1r ) 可延 缓 胃排 空 、小 肠 的过 度 刺 激 及 幽 门扩 约 2m a 功 能的 非 保护 作 用 ( 倾倒 综 合 征 ) 等 而产 生厌 食 反
(0 1 年后)营养障碍及盲袢肠道内厌氧菌滋生存在,
年以上) 、年 龄 (s一5 ) 以 及 在 维 持 强 化 的 饮 t 0岁
点是减少 消化道吸收面积或阻碍或延迟食 物与消化
液的混台 )二种类型。

腹腔镜胃折叠术治疗肥胖症

腹腔镜胃折叠术治疗肥胖症
L G C P, 术 后 6个 月 9 6 . 9% 的 患者 糖 尿 病得 到改 善 或 治 愈 1 。 除 了 2型 糖 尿 病外 , 其他 肥 胖 相 关 疾 病 , 如 高血 压 、 睡 眠 呼 吸 暂停综合征等 , L G C P术 后 也 可 得 到 显 著 改 善 [ 2 1 。L G C P 优 点: ( 1 ) 方法简单 。( 2 ) 安全性高。 ( 3 ) 体 内无 植 入 人 造 材 料 。 ( 4 ) 价 格便 宜 ( 总 费用 仅 需 2万 多元 , 其 他 减 肥 手 术 费 用 都 大 于 4万 元 ) 。( 5 ) 可逆 ( 可 以再 次手 术 拆 除 缝线 复 原) 。L G C P 缺 点: 国外 至 今 只 有 极 少 数 报 道 , 尚无 大 宗病 例 或 长 期应 用 的报 道 , 可 能减 肥 效 果较 L S G 稍 逊 色 。本 文 就 L G C P 的适 应 证、 禁 忌证 、 手术方法、 术后 相 关 并发 症 作 一 综述 。

适应证与禁忌证
1 9 9 1年 美 国 国家 卫 生研 究 院首 先 提 出减 重手 术 的 适 应 证 , 欧 美 国家 目前 普 遍 接 受 的 减 重 手 术 适应 证 包 括 : ( 1 ) 病 态性 肥 胖 ( B MI≥ 4 0 k g / m ) 或 重度 肥 胖 ( B M I≥ 3 5 k g / m )
年龄 1 8~5 5岁 。 ( 4 ) 排 除 内分 泌 异 常 引起 的继 发 性肥 胖 。 ( 5 ) 无 主 要精 神 疾 病 和 行 为异 常 。( 6 ) 无 主 要 器 官 功 能严 重 障 碍 , 且 能接 受 手 术 者 。 2 0 0 8年 美 国腹 腔镜 肥胖 外 科 临床 应 用 指

肥胖的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

肥胖的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
第 3 6卷 第 1 0期 2 0 1 5年 1 0月 Biblioteka 经 济 与 管 理 研 究
Re s e a r c h o n Ec o n o mi c s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Vo 1 . 3 6 No .1 O 0c t .2 01 5
肥 胖 的经 济 学 研 究 : 文献 综 述
由于 针 对 不 同 的 个 人 , 肥胖引起的疾病并不相 同, 并 且肥胖 通常会 引起多种 疾病 的并发 , 因 此 针 对 单 个 疾 病 的研 究并 不 能 准 确 估 计 真 实 的 经 济 负 担 , 所 以 另 外 一 些 学 者 将 注 意 力 集 中在 了对 年 医疗 支 出 的影 响 上 , 并 发 现 肥 胖 与 个 人 的 年 医 疗 支 出存 在 显 著 的正 相 关 。
潘 杰 秦 雪征 唐 雯 郭 巍
内容 提 要 : 本文从肥胖问题导致的后果 、 产 生 的原 因及 针 对 的 干 预 三 个 方 面 综 述 了肥 胖 的 相 关 经 济 学 研 究 。 最近 3 0年 肥 胖 流 行 症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的迅 速 蔓延 已使 得 如何 控 制 它 成 为 全 球 最 重 要 的公 共 健 康 议 题 之 一 。 由 于 肥 胖 是 由社 会 经 济 、 个体 行 为 、 遗 传 因素 及 其 交 互 作 用 所 共 同决 定 , 单 纯 的 医 学研 究 倍 受局 限 。 随 着 肥 胖 问 题 日趋 严 重, 越 来 越 多 的 学 者 开 始从 经 济 学视 角展 开探 索 , 这 也 使 人 们 对 肥 胖 问题 有 了崭 新 认 识 , 该 领 域 的研 究 也 已经 成 为 西 方 应 用 经 济 学科 研 究 的重 要 方 向。 关键 词 : 肥 胖 肥 胖 经 济 学 公 共 健 康

经腹腔镜胃手术治疗重度肥胖的现状与进展

经腹腔镜胃手术治疗重度肥胖的现状与进展
slo egs i bn ig S B , 用 硅 胶 带 捆 扎 胃 底 部 , 过 ii n atc adn ,A G ) 即 lc r 通
计 算公 式 为体 重 ( 除 身高 ( 的 平方 , MI 过 3 k) m) B 超 O即为 肥
胖 。 肥 胖 严 重 影 响 身 心 健 康 和 生 活 质 量 , 仅 引 发 多 种 疾 病 不 如 冠 心 病 、 尿 病 、 行 性 关 节 炎 、 血 压 、 脂 血 症 、 石 糖 退 高 高 胆 病 、 肌 肥 大 等 , 且 死 亡 率 随 体 重 增 加 呈 几 何 数 升 高 。 饮 心 而年 6月

腹 腔 镜 外 科 杂 志
J URN PA OS OP C S O AL OF I A R C I URG Y ER
Vo17 , . No. 2
Jn 2 0 u e. 0 2

述・
p r c p e M b n e at p s ,L B ,R u — nY 式 腹 ao o i v mc a d gs o l t s c d r a y V G) o x e —
随 体 重 减 轻 相 关 疾 病 也 普 遍 改 善 , 有 良 好 的 经 济 、 会 效 具 社
肥 胖 的适 应证 、 忌证 、 术方 法 、 术步骤 及 效果 等作 了综述 。 禁 手 技
【 关键词 】 腹腔镜 ; 胃手术 ; 肥胖症 ; 病理性 ; 综述文献
中 图 分 类 号 : 5 92 文 献 标 识 码 : R 8. A 肥 胖症 是 指体 内脂 肪过 多存 积 , 目前 一 般 使 用 体 重 指 数 (oyr si e ,B Ⅱ) 估 计 体 内 的 脂 肪 存 积 程 度 , MI bd dx  ̄ 来 ms n B 的 间 隔 捆 扎 术 (et a bne a rpa y V G) 其 减 肥 效 果 较 vrcl addgs ol t, B , i t s 好 , 没 有旷 置 , 存 在 倾 倒综 合 征 , 发 症很 少 , 为 常规 胃 不 并 成 术 式 。 19 90年 K z ̄ 等 首 次 报 道 硅 胶 带 胃 捆 扎 术 ( d s be um aj t l ua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防治指南2024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防治指南2024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防治指南2024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引导我国成年人科学防治超重和肥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们特制定《》。

一、超重和肥胖的定义与危害超重和肥胖是指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超出正常范围,分别是BMI≥24 kg/m2和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超重和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二、防治原则1. 综合干预:采取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

2. 个性化治疗: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体重、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3. 长期坚持:超重和肥胖的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

三、防治措施1. 饮食干预: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减少油、盐、糖的摄入。

2. 运动干预: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瑜伽等,每周至少进行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

3. 行为干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减少久坐时间、避免熬夜、戒烟限酒等。

4.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如奥利司他、西布曲明等。

5. 手术治疗:对于极度肥胖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四、生活方式的改变1. 增加身体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身体活动,如步行、爬楼梯等。

2. 减少久坐时间: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一下。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4.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五、健康体重管理1. 定期监测体重:定期监测体重,了解自己的体重变化。

2. 设定合理目标: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设定合理的减重目标。

3. 持续跟踪:在减重过程中,持续跟踪自己的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及时调整。

六、总结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我国成年人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治超重和肥胖刻不容缓。

肥胖症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肥胖症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肥胖症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当今社会,肥胖症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对于一些严重肥胖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然而,并非所有肥胖症患者都适合进行手术,这其中存在着明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肥胖症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 375 千克/平方米,无论是否存在合并症,都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这里提到的身体质量指数,是通过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出的。

比如说,一个人的体重是 100 千克,身高是 17 米,那么他的 BMI 就是 100÷(17×17)≈346 千克/平方米。

当患者的 BMI 在 325 千克/平方米至 375 千克/平方米之间时,如果存在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合并症,且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也可以考虑手术。

以 2 型糖尿病为例,如果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较短,胰岛功能尚存,手术可能会对血糖的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男性腰围超过 90 厘米,女性腰围超过 85 厘米,且伴有多种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异常的患者,手术也可能是一个可行的治疗手段。

此外,患者的年龄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说,手术适合于 16 岁至 65 岁之间的患者。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需要谨慎评估其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情况;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则需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手术的耐受性。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肥胖症手术治疗的禁忌证。

存在严重的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术后的治疗和随访的患者,是不适合进行手术的。

因为手术后需要患者在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如果患者的精神状态不稳定,很难达到这些要求。

患有无法控制的严重内科疾病,如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等,也不能进行手术。

这些疾病本身就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手术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患有恶性肿瘤或者其他严重的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同样不适合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者按:本文中,来自西雅图健康研究院的David E Arteburn 和匹茨堡大学医学中心的Anita PC ourcoulas 详细介绍了减肥手术的前世今生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相关全文在线发表于8 月27 日的BMJ 杂志。

前言过去二十年来,尽管全球肥胖流行愈演愈烈,但肥胖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却趑趄不前,特别是对重度肥胖患者的治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减肥手术正开展的如火如荼,相关证据也不断增多,在手术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的研究中,也有诸多重要的短期和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不断出现。

由于减肥手术风险与获益并存,本文旨在通过详细介绍减肥手术和共享决策过程,以指导患者及其临床医师。

肥胖的流行概况根据全美代表性的样本估计,2009-2010 年美国成人中肥胖者(BMI≥30)占35.5%,BMI≥35 者占15.5%,重度肥胖者(BMI≥40)占6.3%。

其它国家仍然缺乏重度肥胖的患病数据,但英国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2012 年全英有1.7% 男性和3.1% 女性的BMI≥40;2005 年瑞典有1.3% 男性的BMI≥35;2006 年澳大利亚有8.1% 成人的B MI≥35。

2011 年,估计全球共有340768 台减肥手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为Roux-en-Y 胃旁路手术(46.6%)、垂直袖状胃切除术(27.8%)、可调式胃束带手术(17.8%)、胆胰十二指肠转流术(2.2%)。

其中手术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和加拿大(共101645 例),随后为巴西(65000 例)、法国(27648 例)、墨西哥(19000 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2000 例)及英国(12000 例),而2011 年其它国家均未达到10000 例或以上。

肥胖相关的并发症重度肥胖(定义为BMI≥35 伴随疾病或BMI≥40 无伴发疾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它不仅可引起大量致残、早发死亡,影响生活质量,还可大量增加医疗支出。

此外,重度肥胖成人还过多地饱受各种慢性疾病摧残,如2 型糖尿病(28%)、重度抑郁(7%)、冠心病(14-19%)和骨关节炎(10-17%)。

肥胖的治疗方法重度肥胖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减肥手术。

数十年来,有关减肥研究的证据显示,在改善长期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对重度肥胖患者经常无效。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减肥手术可持续减轻体重、改善伴随疾病和延长生存期。

第一例减肥手术开展于50 余年前,但在过去的20 年间,由于重度肥胖的明显增加以及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提高,美国减肥手术的数量每年增加20 倍。

近期减肥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得益于手术量的增加、腹腔镜技术的转变和低风险可调节胃束带手术的增加。

近期,美国指南推荐以下人群可以考虑减肥手术:BMI≥40,非外科治疗效果不佳;BMI≥35,伴随肥胖相关的严重疾病。

减肥手术的分类及其体重下降机制过去50 年,减肥手术已发生明显变化。

现在手术经常根据其假定的机制效应使用解剖学术语进行描述,使用诸如“胃限制”或“小肠旁路”等短语使之易于理解,但近期的基础科学研究很有可能就会改变这种基于生理学的特性描述。

此外,二十世纪90 年代以来,标准的外科手术方式(几乎全部)已经从开放切口转为微创或腹腔镜。

第一例广泛使用的减肥手术为空肠回肠旁路手术,涉及到使用小肠旁路连接近端空肠和末端回肠,通过产生严重的吸收障碍使体重极度下降。

然而,由于许多患者出现严重的蛋白质—能量不足,该手术最终于多年后弃用。

不同类型的减肥手术1. 减肥手术的主要类型随后的主要减肥手术为水平胃成形术和垂直加带胃隔间手术,由于外科缝合设备的发展,后者有可能成为纯粹的限制性手术。

水平胃成形术中,水平缝合胃上部,间隔含有许多小孔(允许食物通过),以形成小袋(图A)。

在垂直加带胃隔间手术中,垂直缝合与胃小弯平行处,出口或小孔用网领加固以防扩大(图B)。

由于更有效的新型腹腔镜技术的引进,以及胃部的缝合带经常出现分离或小孔趋于扩大导致体重反弹或严重的胃食管反流,以上两种手术方式现已被抛弃。

胃旁路手术最初于1969 年由Mason 和Ito 开始使用,随后为排流近端胃袋避免胆汁反流改良为Roux-en-Y 胃旁路手术(图C)。

随着时间的变化,Roux-en-Y 胃旁路手术已演变为近期的腹腔镜形式,这包括一个15-20ml 大小的近端胃袋,一个更小的胃—肠通道孔(袖带限制可有可无),一条完全横断封闭的钉合线(防止分离或封闭失败)(图D)。

另一个主要的手术方式为可调节胃束带手术,该术式已被改良为腹腔镜下放置,在胃上部形成一个可调节出口大小的小袋(图E)。

可调节的胃束带使用含有充气气球的硅胶带,扣紧形成一封闭的环形固定于胃上部,另一部分放置于皮下以调节出口大小。

另两种更极端的小肠旁路(并适度减少胃容积)为胆胰转流术和胆胰腺十二指肠转流术,通常用于“超级”肥胖的患者(通常BMI≥50)。

(图F)示胆胰转流术结合次全(2/3)远端胃切除和长Roux-en-Y 胃肠吻合以及较短的小肠用于营养吸收。

(图G)示胆胰十二指肠转流术结合70% 以上胃曲线切除及长小肠旁路,而十二指肠残端则“去功能化”或“转变”为胃回肠吻合。

近期最近主要的术式则为垂直袖状胃切除术,而且正变得越来越流行,该术包括70% 的胃垂直切除,形成一窄长的管状胃通道,无小肠旁路(图H)。

2. 体重减轻的机制尽管减肥手术已经解剖概念化为基本的“限制”和“小肠旁路”,但仍有许多动物和人体研究正在对手术背后的潜在机制进行研究,而这些机制应该更偏向生理的(改变的胃肠信号),而不仅仅是限制营养吸收,在本质上也很有可能是内分泌和神经等共同改变的结果。

部分潜在的机制包括胃饥饿素、瘦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胆囊收缩素、多肽YY、肠道菌群及胆汁酸的改变。

未来,减肥手术不但要基于解剖手术的相似性,还弄清其如何影响关键的生理指标,从而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相关机制的原理。

减肥手术VS 非手术治疗减肥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对肥胖治疗的比较结果来自随机试验和主要的长期观察性研究,下表概述了这些研究的相关结果,包括体重改变、缓解形式和2 型糖尿病患病情况以及长期生存的影响。

研究研究细节体重改变T2DM缓解T2DM患病情况死亡率及生存影响Meta 分析纳入11项RCTs(n=796),对RYGB、AGB、BPD、VSG和非手术治疗进行了比较与非手术相比,减肥手术治疗1-2年体重改变的平均差为-26kg,95% CI−31~−21;P<0.001与非手术治疗相比,减肥手术完整病例分析相对风险(RR)为22.1,95%CI3.2-154.3;P=0.002;保守分析RR=5.3,95%CI1.8-15.8;P=0.003未报告减肥手术后或对照人群未报告心血管事件死亡瑞典肥胖受试者研究匹配对照的前瞻性观察研究(n=2010,68%VBG,19%束带手术,13%RYGB),匹配对照组2037例减肥手术组:治疗2年、10年、15年、20年后平均体重改变分别为−23%、−17%、−16%和−18%;匹配组:治疗2年、10年、15年、20年后平均体重改变分别为0%、1%、−1%和−1%减肥手术治疗:2年缓解达72%(OR=8.4,5.7-12.5;P<0.001);10年持续缓解达36%((3.5,1.6-7.3;P<0.001)对基线期无T2DM的患者,减肥手术后2年、10年、15年糖尿病风险分别减少96%、84%和78%与一般治疗相比,减肥手术16年后,全因死亡风险减少了29%(HR=0.71,0.54-0.92;P=0.01)犹他州死亡率研究回顾性观察及匹配对照(7925例RYGB和7925例匹配对照)未报告未报告未报告手术后平均7.1年,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2型糖尿病死亡分别降低了40%、49%和92%犹他州肥胖研究前瞻观察性及匹配对照研究,纳入418例RYGB,417例未手术者(对照组1),321例重度肥胖匹配对照(对照组2)手术组、对照组1、对照组2患者6年后体重改变分别为−27.7%、+0.2%和0%手术组、对照组1、对照组2患者6年缓解率分别为62%、8%和6%手术组、对照组1、对照组2患者6年糖尿病发病分别为2 %、17%和15%手术组、对照组1、对照组2患者6年死亡数分别为12(2.8%)、14(3.3%)和3(0.93%)AGB= 可调节胃束带手术;BPD-DS= 胆胰十二指肠转流术;RYGB=Roux-en-Y 胃旁路手术;VSG= 垂直袖状胃切除术1. 随机对照试验近期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 分析总结了所有比较减肥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对肥胖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11 项试验共796 例患者(BMI 30-52),这些试验主要关注随访1-2 年的2 型糖尿病患者,也为Roux-en-Y 胃旁路手术、可调节胃束带手术、胆胰转流术和垂直袖状胃切除术等减肥手术提供了很好的证据。

与不同的非手术治疗相比,这些手术在短期内(1-2 年)可更大程度地减轻体重和缓解2 型糖尿病。

近期,另两项小型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短期内体重减轻和2 型糖尿病缓解与上述分析相似。

此外,减肥手术还可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但对血压和其它脂蛋白的影响不大(尽管某些研究在用药的情况下可降低)。

该系统综述中纳入发热随机对照试验缺少两年以上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不良事件的证据。

近期,另一项系统综述则纳入了3 项随机对照试验,关注重点为合并2 型糖尿病的I 级肥胖(BMI 30-34.9)成人的体重下降和血糖控制,分析结果与II 级肥胖(BMI 35-39.9)和严重肥胖患者的结果相似,但该综述同样缺少长期研究的数据。

2. 瑞典肥胖受试者研究由于缺少长期比较减肥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我们应该转向长期观察性队列研究,以明确减肥手术的远期结局。

有关减肥手术远期结局的数据大部分均来源于瑞典肥胖受试者(SOS)研究。

该前瞻性研究始于1987 年,共有2010 例接受减肥手术者及2037 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匹配对照者。

SOS 研究中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垂直袖状胃切除术(68%),其后为胃束带术(19%)和Roux-en-Y 胃旁路术(13%)。

同一终点(包括死亡率)的随访率为99%,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随访率较低,这与使用敏感性分析有关。

SOS 的研究者发表了许多有关该研究10 年以上的研究结局,如体重下降、死亡率、2 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减少、心血管事件、癌症、社会心理影响及医保使用和花费等。

SOS 研究中,手术患者的体重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治疗2 年、10 年、15 年、20 年后减肥手术组平均体重改变分别为−23%、−17%、−16% 和−18%;匹配组分别为0%、1%、−1% 和−1%),15 年后,各术式平均体重下降分别为27%(Roux-en-Y 胃旁路术)、18%(垂直加带胃隔间手术)和13%(胃束带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