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业
2015届艺术班经济可持续发展大题
珍珠翡翠黄金钻石艺术班可持续发展大题训练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材料一新疆石河子及周边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新疆石河子市某集团产业链示意图。
(1)该集团公司发展煤电化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8分(2)该集团集群式产业布局对企业发展有何好处?8分(3)简述该集团致力于图示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意义。
8分二.图甲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m),图乙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分)(1)利用等高线数值,说出该地旱地和林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4分(2)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什么?6分(3)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乙,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理由是什么?4分(4)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8分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田县地处浙江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地形崎岖,以中低山丘陵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全县总人口48.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3.9%。
耕地面积17万亩,其中水田14.6万亩。
材料二青田县传统农业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因其“独特性、重要性、巧夺天工”为世人瞩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青田县“稻田养鱼”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
其最早的起源是农民利用溪水灌溉稻田,随溪水流入的小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经过长期培育,最终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
田鱼是以田间昆虫、杂草为食,通过“稻鱼共生”长成。
在西班牙马德里1斤左右的田鱼每条卖到40欧元。
材料三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模式图”。
(1)青田县丘陵山区油茶种植面积较广,影响油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水源C.气候D.土壤(2)青田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发展经济学第一次作业老师:姜磊姓名:PHETLASY学号:1015047 专业:经济学1. 如果一个人中了500万彩票,应如何避免多年后的穷困?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想一想该怎么用这份钱。
我会考虑到投资一些小企业。
人们做生意必须要考虑到未来的问题咱们不知道这小企业会不会顺利所以我只会用一半的钱去投资另一半就存在银行。
“不要将你的鸡蛋全都放在一只篮子里”——托宾2.如果尼日利亚试图扭转这种经济不景气的局面,它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尼日利亚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使经济发展从依赖于资源转向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促进经济各部分的协同发展。
尼日利亚应该调整产业结构,目前看来,尼日利亚农业份额高达百分之四十三,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应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尼日利亚应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前几十年它经济增长从主要依赖农产品出口转让依靠石油资源出口,但无一例外的是都高度依赖于低附加值、高依赖性、不具有价格话语权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90%以上的出口收益、30%的国内产值和70%的联邦财政靠石油出口。
由此可看出尼日利亚的出口贸易产品单一,畸形发展。
我认为该国应通过发展高新技术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转变如今出口贸易畸形发展的趋势,使之在国际贸易中提高话语权。
尼日利亚政府应加大经济与政治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整治贪污腐败问题,解决失业问题,调动人民的经济建设热情。
尼日利亚应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该国成人识字率仅为百分之七十三,可见该国国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经济发展对于资源等依赖性过强,不利于该国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大力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使经济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尼日利亚政府应采取措施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国民平均寿命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我国部分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是否会出现荷兰病?如山西、内蒙古我认为我国部分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当前并未出现荷兰病,但从目前看来,未来可能出现荷兰病。
发展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马工程 高教出版社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一、释意1.贸易条件2.工业化模式3.肤浅的金融战略4.可持续发展5.属性知识6.教育的收益7.幼稚工业论8.绿色革命9.发展经济学10.吉尼系数11.配第一克拉克法则12.充分就业13.深化的金融战略14.信息问题15.出口替代16.配第一克拉克法则17.可持续发展18.诱导性技术变革19.进口替代20.自由贸易区21.经济全球化22.隐蔽失业23.人力资本24.创新25.贸易条件26.中间技术27.可持续发展28.资本形成29.发展级30.进口替代31.诱致性技术变革32.联系效应33.收入的功能分配34.国家创新体系35.库兹涅茨倒U 曲线二、简答1、罗斯托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起飞”阶段,他认为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凯恩斯就业模式为什么不适合发展中国家?3、简述赫斯曼的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
4、从经济上解说发展中国家“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原因。
5、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技术进步,必须要建立激励机制。
与激励机制相配合所需要设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哪些?6、简述发展经济学中涉及论证工业化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本理论。
7、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发展经济学家们为什么特别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
1.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有哪些?2.怎样认识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认识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3.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人口增长过快在哪些方面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5.为什么工业化未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6.简述两缺口分析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7.两缺口分析的主要内容。
8.工业化的涵义及衡量指标。
9.简述发展中国家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
10.教育成本的主要涵义是什么?1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12.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13.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主要存在哪些问题?14.怎样看待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5.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16.简述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发展经济学》作业及参考答案.doc
1、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2、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3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充要条件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因果关系3、外国直接投资属于()私人储蓄外国私人储蓄3外国援助公共储蓄4、物质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充要条件互不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3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5、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德国英国/美国法国6、收入分配比较平等的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在()E. 0.50 到0.70 之间0.35到0.50之间0.20到0.35之间 30.10到0.20之间7、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是()马歇尔马尔萨斯刘易斯舒尔茨38、影响环境质量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市场失灵,另一类是()政府失灵2组织失灵企业失灵技术失灵9、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特征是()生产率低下贫困3失业率高人口出口率高10、熊彼特认为,作为企业家灵魂的职能是()不断地创新活动2卓越的管理能力非凡的组织才能高超的领导艺术11、发展中国家解决城市失业的根本途径是()消灭城乡差别2限制农民向城市迁移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对城市的投入12、马尔萨斯提出的低水平人口均衡陷阱理论的缺陷是()不承认土地面积会逐渐增加没有考虑国际贸易会堤高劳动生产率否认了国家采取计划生育的可能性忽略了技术进步提高劳动产率的作用213、在国际依附理论中,中心与外围的关系是()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处于同等地位发达国家依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达国家处于边缘地位14、霍夫曼比例是()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比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农业净产值比工业净产值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比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2工业净产值比农业净产值15、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认为,为了摆脱“贫困恶性循环”,必须采取()极端的平衡增长战略完善的平衡增长战略温和的平衡增长战略V不平衡增长战略16、基尼系数等于1,意味着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绝对平均绝对不平等2相对不平等17、知识具有公共产品所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排他性18、下列哪个观点不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张?()经济增长极大地依赖于环境质量只要不断积累物质资本,经济就可以持续地增长下去2 经济发展不应该破坏环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应该协调统一发展19、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主要处在地球的()赤道以北赤道以北的北温带地区赤道附近赤道以南220、劳动者素质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劳动经验健康状况创造力V知识水平21、《经济成长阶段》一书的作者是()罗斯托2刘易斯钱纳里马歇尔2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中不包括()经济持续增长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为了经济发展,可以暂时牺牲环境223、从长期而言,发展中国家筹集资金的重点是()主要依靠外国援助广泛动员国内资源/增加政府税收大量引进外资24、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提出了“两缺口分析”模型,他们所说的“两缺口”是指()资金缺口和人才缺口资金缺口和技术缺口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 225、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三个方面协调统一发展,这三个方面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经济、社会和环境2经济、文化和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26、东亚工业化模式是指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及其运行方式。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至第八章复习题2012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第一、二章(导论、可持续经济发展研究的理论背景——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脉络与内涵辨识)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生态可持续性戴利模型宇宙飞船经济牧童经济思考题1、谈谈你对经济增长的认识?2、传统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根本缺陷评价3、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产生的原因?4、经济增长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区别?5、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产生的理论脉络和意义?6、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本质内涵?7、谈谈你对“戴利模型”的认识?8、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基本命题与核心理念?第三章(可持续经济发展研究的现实背景——经济与地球)思考题中国(或世界)生态危机(生态经济结构失衡)的现状及产生的根源剖析第四章(生态可持续性的经济学分析)关键词生态系统环境资源生态资本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功能生态可持续性生态经济范式思考题1、你对生态系统是如何认识的?2、从经济学的角度你是如何理解环境资源的?3、谈谈你对生态资本特性的理解?4、如何从生态系统生命支持功能的重要性角度来评价目前主要的有关经济增长的提案?5、你认为,生态系统作为一项经济资源或资本进入经济分析过程,会对经济学产生什么影响?6、生态可持续性是如何界定的?其维持的条件是什么?7、谈谈你对两种经济范式的主张?第五章(生态代价的经济学分析)要解决的问题1、“可持续”是绝对的吗?其真正含义2、经济增长必然会产生生态代价吗?是怎么产生的?在理论与经验上(的考察)是否得以论证?3、如何控制经济的生态代价?第六章(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思考题1、在资源配置方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之间存在哪些主要区别?2、可持续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的主要要求是什么?3、如何理解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之间的关系?4、节约资源对可持续经济发展有哪些主要作用?为什么说加强资源节约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作用?5、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为什么要大力推行循环经济?6、生态环境进入经济分析与经济核算的主要原因?7、可持续经济发展资源代换的主要原则是什么?8、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主要要求是什么?第七章(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能力分析)关键词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资源承载力区域发展能力环境缓冲能力进行稳定能力管理调节能力可持续收入福利福利深化经济福利思考题1、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基本内涵?2、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3、如何加强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建设?4、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评价的原则与标准主要有哪些?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第八章(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1、建立可持续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是什么?2、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从什么角度来衡量资源配置的状态的?3、指标的设置应符合什么原则?为什么?4、建立可持续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有哪些基本要求?5、你认为可持续经济发展指标实际应用的最大难度是什么?6、你认为应如何改进可持续经济发展指标体系?7、具有代表性的测度经济可持续性的指标模型(方法)有哪些?8、如何理解并掌握生态足迹的测度方法?其它补充生态文明四大文明(生态、物质、精神、制度)三大创新(技术、制度、生态) 三种资本四种需要生态足迹生态包袱影子价格蝴蝶效应公地悲剧熵定律什么是GDP的”恶的产出”?为什么说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真实福利”?内蒙古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对策?。
esg 可持续发展 考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ESG和可持续发展的考题:
1. 什么是ESG?请解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 描述ESG投资的主要特点,并举例说明其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 讨论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4. 请解释可持续供应链的概念,并讨论如何通过改进供应链管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5. 讨论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责任,并举例说明企业如何通过实践这些责任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6. 请解释企业可持续性报告的重要性,并讨论企业如何提高其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
7. 讨论投资者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投资者如何通过投资策略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8. 请解释绿色金融的概念,并讨论其在支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9. 讨论政府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角色,并举例说明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制定和执行来支持可持续发展。
10. 请总结ESG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讨论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发展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发展经济学》学员作业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经济学是在二战以后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科学。
2、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结构变迁3、外向型发展战略不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重要特征。
4、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5、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西方经济学不同。
6、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
7、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式的提出这是:索洛。
8、如果没有技术进步,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都下降。
9、经济增长是指:后期的GNP比前期增加。
10、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不变。
11、世界末日式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国家将逐步达到长期静止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低收入或欠发达国家是:埃及、朝鲜、菲律宾。
2、经济发展是:工业化过程、城市化过程。
3、经济增长一般指:GDP增长、生产能力增长。
4、发展经济学侧重的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
5、发展经济学的渊源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6、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是: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唯计划论。
7、全要素经济增长模型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本、劳动要素;资本配置;教育和知识;矿产资源。
8、关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下面正确的是: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假定技术不变,即不存在技术进步。
9、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下面正确的是:假定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假定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假定规模收益不变。
10、从经济增长的趋势看:土地和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
三、辨析题1、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答:错误。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
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是不可能的。
区别:经济增长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关系的发展问题。
课时作业三十六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作业(三十六)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2.下列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B.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C.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D.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2013·烟台质检)读下图,完成3~4题。
3.如果把珠江三角洲比作图中的“后院手工作坊”,则“沿街店面”是()A.澳门B.香港C.新加坡D.台湾4.如果把珠江三角洲比作图中的“后院手工作坊”,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后院手工作坊”承担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②“后院手工作坊”承担承接订单、原材料、设备、设计和销售③“沿街店面”承担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④“沿街店面”承担承接订单、原材料、设备、设计和销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表为珠江三角洲工业产品产值占广东省总量的比重,读表完成5~6题。
①电子工业②采掘工业③重化工业④核工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目前,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布局类型主要是()A.原料指向型B.能源指向型C.市场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2013·青岛质检)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
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7~8A.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可基本协调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8.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2013·东北联考)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9~11题。
发展经济学 作业题
发展经济学作业题南省委党校函授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发展经济学作业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经济发展是:( D)A.经济增长 B.财富的增加 C.经济运行 D、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2、发展经济学是(C):A.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B.研究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D.研究后工业国家经济发展的科学3、经济增长是指( A):A、后期的GNP比前期增加 B.前期的GNP比后期增加 C.包含物价上涨的财富增加 D.后期的资本要素比前期增加4、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C ):A.原始社会阶段 B.后工业社会阶段 C.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阶段 D.游牧社会阶段5、人力资本主要是由( A ):A.受教育期间所支付的费用和因受教育放弃的收入等投资形成的价值 B.受教育期间放弃收入形成的价值 C.学前生活费用形成的价值 D,上一代人遗传形成的价值6、一个国家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大部分劳动力就业于(A):A.中小企业 B,大中企业 C.大企业D.跨国公司7、罗斯托认为.资本要素在(A):A.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非常重要 B.经济发展的后期非常重要 C、经济发展全过程都很重要 D.后工业社会非常重要8、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认为(C):A.技术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 B.劳动力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 c.资本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 D.信息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9、可持续发展是指(B):A.当代人以下一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发展 B.当代人不以下一代人朝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发展C、上代人以当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发展 D.资本不断增加的发展10、城市化因人口在地理上的集中(C):A.给草原、森林、耕地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 B.人们更愿意多生育孩子,比农村增加了更多的人口 C.减轻了大面积生态、环境的压力,井相对抑制了人口的增长 D.人们更愿意使用成本较低的森林、煤炭和其它生物植被资源作为能源消黄来源11、技术革命(B):A.不推动产业结构进步 D.推动产业结构进步 C、推动产业结构完善 D.抑制消费结构变化12、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 D):A.产品贡献 B.市场贡献C.要素贡献 D.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13、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是指(B):A.落后的第三产业与现代工业并存 B.传统的农业经济与现代的工业经济并存 C、落后的城市工业经济与现代的农业经济并存 D.现代的手工业与落后的机器工业并存14、关于发展中国家技术结构的选择( A):A.要大量引进适用的中间技术 B.要大量引进尖端技术 C、主要靠技术创新D.主要靠自力更生15、工业化指( D):A.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B.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c.科技现代化 D.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16、平衡增长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指(A):A.各产业部门均衡投资、齐头并进、平衡发展的工业化战略 B.先投资主导部门,由主导产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工业化战略 C.先投资基础产业部门,再投资加工产业部门的工业化战略 D.先投资加工工业,再投资基础设施的工业化战略17、二元结构理论是(D):A.西方经济学家在19世纪提出来的B.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来的 C、苏联经济学家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提出来的 D.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来的18、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霍夫曼比例”随着工业化的发展(A):A.不断下降 B,不断上升 C,趋于稳定 D.保持不变19、从空间上讲,经济发展是( C ):A.人口在地理上分散的过程B.人口在地理上先集中再分散的过程 C、人口在地理上集中的过程 D.人口既不集中也不分散的过程20、从工业的投入产出看(B):A.农村效益高 B.城市效益高c.农村相对成本小 D.城市相对成本大21、发展极理论是强调资源配置应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产业部门,井由此带动其他经济部门成长的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考试题目+答案
征收庇古税,强化制度化约束,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引导消费者形 成正确的消费观念等……
5、 目前,市场上各种标称为“绿色”、“有机”的产品不胜枚举,请结合这一现象回答以下 问题: (1) 结合外部性理论分析绿色或有机产品的环境意义。 答:
9、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从全球变化适应性的视角,论述我们的应对策略。 答:
我们首先要加强国际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气候变化。关于适应选 择更具体的信息已知适应选择的许多知识。需要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 影响。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适应性,应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 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现实与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存在巨大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的高 开放性难以形成物质的不和循环。推进循环经济仍以政府粗放管理为主, 缺乏合理市场的制度,调动不起社会、企业的参与积极性。重技术、以 样板为主的推广方式缺乏普世价值。 其次,中国大都以低水平的粗放、低端方式实现物质回收,打击了先进, 鼓励了落后。循环经济游离于市场之外,缺乏制度环境的保障,加之全 社会的减物质化进行缓慢,使得循环经济发展缓慢,效果不明显。
由外部性理论可知,生产的产品如果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反映出来, 就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滥用。绿色或有机产品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 产品的成产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主动关心环境问题,减少对资源 的不必要的使用。人们购买绿色产品,推动了企业环保行为,是使 自然资源外部性内部化。
(2) 我国当前发展绿色或有机产品的关键困难有哪些? 答:
我国政府的政策不够完善,对绿色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完备。 产品的生产、流通等环节分散不好监管。市场缺乏有力的调整制度, 难以达到鼓励与淘汰落后产品。技术的不成熟加之消费者认同不够, 是发展的关键困难。
(0613)《发展经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13)《发展经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发展经济学作业32:发展经济学13:发展经济学24:发展经济学四5:发展经济学56:发展经济学61:[判断题]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根据统计资料研究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吉尼系数先下降,后上升,即沿U型曲线变化参考答案:错误1:[多选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在50年代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要由这样几个部门组成,它们是A:传统的农业部门B:现代农业部门C:现代工业部门D:传统工业部门参考答案:AC1:[多选题]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食品贡献B:市场贡献C:要素贡献D:外汇贡献E:原料贡献参考答案:BCDE1:[论述题]论述1.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和核心思想 .2.谈谈你对西方传统贸易理论的看法.参考答案:1:[单选题]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阶段是()A:传统社会阶段B:起飞阶段C:.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参考答案:B2:[单选题]论证和说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重要作用的理论是( )A:哈罗德—多马模型B: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C:古典增长模型D:新经济增长模型参考答案:D3:[单选题]1.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是()A: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C:C.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D:实际经济增长率参考答案:C1:[论述题]一、简答题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的基本内容.3.佩鲁发展极理论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
可持续发展考试题目+答案
资源生产率是用于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自然资源投入或单位污染排 放的经济产出的一种理论工具。在生态经济学家看来,它是在人类社会稀 缺性对象发生变化后需要重点考虑的一种生产效率。它应该成为未来生 产力发展的标准,推动人力代替自然资源的代替。 资源生产率提高的路径:通过人力资源的发展来实现财富的增长。将财 富的适当部分投入到教育领域,培养人才,增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发 展科学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机制和合理社会组织。认识到资 源的配置方向从资源密集型向人力资源密集型转变的必要性。
(2) 有人建议通过征收消费税的形式对这一现象加以遏制,你觉得可行吗?为什 么?
答:
我觉得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行。理由:通过征收消费税,会促进外部 经济内部化。给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以补偿,能有效地抑制环
1/3
可持续发展
境滥用。但是,征税面临这政府难以监管、信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并且征税不如政府制度化的约束,遏制过度浪费的问题。
6、 上海虽处长江下游,但却面临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请就此回答以下问题: (1)是什么引起上海的缺水 答:
上海面临重的水污染,是由于水质型缺水,即水污染严重造成的 河水无法利用。加上上海人口巨大,造成了上海缺水。
(2)上海的水价应该提高吗? 答:
应该。原因:增加水价能够使人们意识到资源的紧缺性,使水资源 的外部性内部化,减少水资源的滥用;上海水价的提高可以弥补生 产自来水的成本,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治理水源的污染。由科斯定 理,消费者买单暂时缓解水污染,解决紧缺问题,最终会达到资源 最优配置。
(3)政府在推广节水设施上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答:
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调节手段来引导民众购买和使用节水用具。阶 梯水价调节用水需求,颁布节水型室内用水器具使用效率标准,建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考试: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考试: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100分)1、经济群落是区域产业的组织形式属于()。
【单选题】(5分)A.宏观B.微观C.中观D.国家正确答案: B2、一般来说,商品经济的发展同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是()。
【单选题】(5分)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相互交织关系D.相互竞争关系正确答案: A3、乘数在数量上等于城市整体部门与城市基础部门之比,在现实中一般用两部门之间的测度指标是()。
【单选题】(5分)A.就业量B.收入量C.产值量D.利税量正确答案: A4、不属于当前我国大城市发展方针的是()。
【单选题】(5分)A.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B.合理发展中等城市与小城市C.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D.促进建制镇的适当集中正确答案: D5、城市的基础部门是指为增加城市收入的产品和劳务部门是在向城市()。
【单选题】(5分)A.外“出口”B.内“进口”C.郊区生产正确答案: A6、出于计算上的需要,计算区位商时一般使用的间接计算是()。
【单选题】(5分)A.就业量指标B.收入量指标C.产值量指标D.利税量指标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区位商是指某区域某行业就业人员数与该区域全部行业就业人员数之比和全国该行业从业人员数与全国所有行业就业人员数之比相处所得的商。
间接使用的是就业量指标,直接使用的是产值量指标。
7、截至,我国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少个? 【单选题】(5分)A.30个B.78个C.156个D.174个正确答案: C8、目前世界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
【单选题】(5分)A.亚太经合组织B.北美自由贸易区C.欧盟D.联合国正确答案: C9、当两个国家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程度密切时,两国的贸易结合度()。
【单选题】(5分)A.小于0B.大于0,小于1C.等于1D.大于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贸易结合度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指标,用来衡量两国在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贸易结合度是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第一章导论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
2、OECD组织的全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常被称为(富人)俱乐部,现有成员国(30)个。
3、发展中国家可以被划分为(综合发展国)、(出口加工国)、(石油出口国)、(农矿原料生产国)四类。
4、全世界共有194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总数占全球(6/7),人口占全球(3/4),土地占全球(2/3),但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5)。
5、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经济增长),以及社会三大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制度结构)的升级,变迁。
因为只有这种引起社会进步的经济增长,才能保障人民大众从中获得好处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6、“经济发展观”经历了(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阶段。
7、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即人类自身发展。
人类自身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如(获得收入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延长寿命的能力)等能力。
8、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由美国海外开发署大卫-(莫里斯)博士于1975年提出。
这个指数是由(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三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到。
二、问答题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答:①贫穷-人均收入低-生活水平低;(吃、穿、住、行、医疗、教育不好、寿命短);②生产效率低下;(资本不足、科技落后、制度落后、劳动者缺乏创新、进取精神)③人口多,赡养负担重;(15岁以下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④劳动就业不充分;(隐性失业问题严重)⑤二元经济,严重依赖农业;(农业经济比重较大,农业就业人口多)⑥生态环境恶化⑦市场体系不健全;(与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缺失,如契约、产权、货币、信用、信息等方面;基础设施缺乏)⑧国际关系中地位低下。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 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B 自然资源的最优配置C 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影响D 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行为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A 经济增长优先B 环境保护优先C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不考虑后代人的需求D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3、在环境经济学中,“外部性”指的是()A 企业的生产成本B 企业的收益C 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非市场化的影响D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4、以下哪种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 煤炭B 石油C 森林D 天然气5、绿色 GDP 是在 GDP 的基础上,扣除了()A 资源消耗成本B 环境退化成本C 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D 社会成本二、判断题1、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导致的。
()2、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停止经济发展来保护环境。
()3、资源的稀缺性是环境经济学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4、环境质量的改善会自动带来经济的增长。
()5、发展中国家不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环境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答: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如何在经济活动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环境污染的经济影响、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机制等。
2、解释什么是“公共物品”,并举例说明在环境领域中的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非排他性意味着很难阻止其他人享用该物品;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对该物品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它的使用。
在环境领域中,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河流等都属于公共物品。
例如,每个人都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一个人的呼吸不会影响其他人呼吸到同样质量的空气。
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答: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业设计方案
《可持续发展》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本次作业设计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通过一系列任务,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及实践。
二、设计目标:1.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方法;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设计内容:1. 任务一:小组讨论要求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并分享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包括其意义、目标、原则和实践方法。
每组需要提供一份小结报告,简明扼要地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
2. 任务二:实地调研学生需按小组分工,选择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并提出改进方案。
调研内容可以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
要求每组提交一份调研报告,包括调研情况、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
3. 任务三:宣传推广学生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设计一场“可持续发展主题宣传活动”,包括海报、视频、展览等形式。
活动内容要能够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方法。
4. 任务四:思辨讨论开展一场以“城市化进程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为话题的思辨讨论。
要求学生按角色分工,进行辩论,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评价方式:1. 小组讨论:根据小组讨论的主题和内容,给予综合评价,包括讨论质量、思考深度等方面。
2. 实地调研:评价报告的完整性、分析透彻性和创新性。
3. 宣传推广:评价活动设计的内容创意、吸引力和影响力。
4. 思辨讨论:综合评价辩论表现、逻辑严密度和批判性思维。
五、作业要求:1. 按时提交各项任务的报告和成果物;2. 尊重他人意见,团队合作;3. 注重创新和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方法,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发展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
发展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
发展的经济学视角下,可持续发展是必须考虑进去的问题。
下面,本篇文章将从发展经济学视角探究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
首先,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从而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这将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创新和技术进步。
不断地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意味着需要寻找更加新颖的技术和模式,这将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有时候也会对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往往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这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因此,我们需要想方设法解决这些问题,寻找一种更加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重要性当提到可持续发展时,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的一个重要议题。
由于现代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环境保护变得尤为关键。
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采取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我们需要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在当代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攀升,使人们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将导致资源的枯竭。
因此,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保护不仅涉及到自然资源的利用,还涉及到环境污染的处理。
如城市化加速,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增加。
因此,对城市化和绿色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意味着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友好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的意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推进,人们对社会责任的重视也日益增强。
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中的各方都执行自己的责任,才能最终实现一个在社会、经济和环境各方面都体现可持续性的目标。
例如,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业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业工商管理学院 09人力一班801131327秀美一、经济增长必然会产生生态代价,在理论与经验是考察上如何加以论证。
答: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
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
生态代价是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
生态代价的后果比战争更危险,是毁灭性的,包括地球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许多地方接受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突进发展,急于加快发展速度,以牺牲环境质量,延期环境消费,轻视环境保护为代价,实现强制发展。
这种突进发展在赢得一时发展经济的时间和资金同时,也产生明显的负效应。
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花了大力气用于改善环境,这个奥运年的春天,感觉北京的环境有了明显改观,感受也好了不少。
但不久前看到一则消息称,一些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外国选手因担心中国的食品安全,而要自带食品;更有甚者,担心中国的环境污染,打算在奥运期间将于韩国居住。
凭直觉,这有很大的炒作成分,当然不排除顺手摸黑中国一把,那是习惯成自然了。
但是,人家之所以能够炒作与摸黑,恰恰是因为中国快速经济增长暴露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在是太严重了。
一、国在山河破如今是改革开放三十年。
三十年间,中国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如变魔法似地从地下呼唤出巨大财富,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
但是,也应当看到,如果将现有的成绩全部归功于改革开放,那不仅是对做出巨大贡献的前辈的不公,而且也与事实不符。
匡算现有财富总量当有三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这一两代人自己创造的,但不要忘记,是在前辈留下的基业上创造的;一部分是前人创造的,如土地、矿山等,我们只是将其货币化而已;一部分说起来应当很羞愧,是对后人财富的透支与贴现,是对资源环境的破坏而变现的,我们的后人将付出沉重代价,为我们不负责任的行为埋单。
[经济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边看边练
第一篇: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第一章: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一、重要名词: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物圈: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称为生物圈,主要由大气圈的下层(对流层)、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风化壳)的上层所组成。
环境问题: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三、章节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
A.岩石圈的上层 B.全部水圈 C.大气圈的上层 D.大气圈的下层2、臭氧层破坏属于()。
A.地区性环境问题 B.全球性环境问题 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 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3、地球上碳最大的储存库是()。
A.大气层 B海洋 C. 岩石圈 D 化石燃料4.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110个国家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广泛研讨总结了保护人类环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为纪念这次大会,当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把每年()定为“世界环境日”。
A.6月5日 B.3月12日 C.4月22日 D:6月7日5、()是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
A.大气圈 B、水体圈 C、土壤圈 D、生物圈6、地球上便于取用的淡水仅为总水量的()%左右。
A、0.02B、0.2C、2D、207、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6月在()举行。
A、巴西B、美国C、瑞士D、日内瓦8、“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4月5日B、5月5日C、6月5日D、7月5日9、中国“植树节”是每年的()。
A、2月12日B、3月12日C、4月12D、5月12日10、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8月在北京召开。
A、1971年B、1972年C、1973年D、1974年11、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业工商管理学院 09人力一班801131327秀美一、经济增长必然会产生生态代价,在理论与经验是考察上如何加以论证。
答: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
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
生态代价是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
生态代价的后果比战争更危险,是毁灭性的,包括地球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许多地方接受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突进发展,急于加快发展速度,以牺牲环境质量,延期环境消费,轻视环境保护为代价,实现强制发展。
这种突进发展在赢得一时发展经济的时间和资金同时,也产生明显的负效应。
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花了大力气用于改善环境,这个奥运年的春天,感觉北京的环境有了明显改观,感受也好了不少。
但不久前看到一则消息称,一些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外国选手因担心中国的食品安全,而要自带食品;更有甚者,担心中国的环境污染,打算在奥运期间将于韩国居住。
凭直觉,这有很大的炒作成分,当然不排除顺手摸黑中国一把,那是习惯成自然了。
但是,人家之所以能够炒作与摸黑,恰恰是因为中国快速经济增长暴露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在是太严重了。
一、国在山河破如今是改革开放三十年。
三十年间,中国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如变魔法似地从地下呼唤出巨大财富,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
但是,也应当看到,如果将现有的成绩全部归功于改革开放,那不仅是对做出巨大贡献的前辈的不公,而且也与事实不符。
匡算现有财富总量当有三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这一两代人自己创造的,但不要忘记,是在前辈留下的基业上创造的;一部分是前人创造的,如土地、矿山等,我们只是将其货币化而已;一部分说起来应当很羞愧,是对后人财富的透支与贴现,是对资源环境的破坏而变现的,我们的后人将付出沉重代价,为我们不负责任的行为埋单。
多年来,我们习惯比成绩,展示我们光鲜靓丽的地方,而对我们时下不光彩的地方,往往讳莫如深。
这不是中国人应有的光明磊落的风格,也不是中国人固有的求真务实的态度。
这些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2-3倍,但是单位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污染则是发达国家的30倍。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表示:中国的经济奇迹将会很快结束,因为环境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持续张力下,中国已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遭受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四分之一的居民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
在中国,大凡经济成长比较快速的地方,环境污染通常都比较严重。
本人没有做过统计分析,但凭研究经验与直觉,得出“中国的地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基本成正比”的风险并不很大。
(一)水污染目前,中国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可谓“一江污水四处流”。
流经城市的河流90%处于严重污染状态,城市90%的地下水被污染,30%的工业污水和60%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
在中国2万多个自然湖泊当中,75%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不久前,被报道的江苏太湖、云南滇池与安徽巢湖的污染只是“抓典型”而已。
这并不表明,没有被大量报道的湖泊就没有污染,或污染比这三大湖泊要好。
江河湖海水系相连,除了大陆被严重污染,中国的海洋也难以幸免。
素有“天然鱼仓”和“海洋公园”美称的渤海,如今已失去美丽的容颜,海域污染程度位居四大海域之首,渤海正在成为“死海”。
专家预计,即便从现在着手整治,渤海生态的全面恢复也要花费200年。
非政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中国现在是太平洋最大的污染源。
(二)大气污染目前,中国城市空气污染超标一般都在2-6倍,大量燃煤与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则是主因。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其中近70%来自煤炭的燃烧。
2006年,中国消耗了大约24亿吨煤,比美国、印度和俄国的总和还要多。
中国境内排放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分别有多达90%和50%是燃煤所致。
颗粒物给人们带来呼吸疾病,而二氧化硫排放造成的酸雨洗刷着中国1/4的国土和1/3的耕地,导致农业减产,建筑物腐蚀。
不久前,从英国回来的老师与一帮同学相聚,笑谈中国的大气污染时称,中国有十三多亿“人工吸尘器”,中国空气有望会变得更干净。
然而,国际能源机构的专家警告:除非中国重新考虑使用各种能源来源,采用环保前沿技术,否则在25年内,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将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有成员国总量的两倍。
是啊,十三多亿中国人在努力清洁空气的时候,还会呼出二氧化碳。
(三)固体废物污染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居民生活的便利化与现代化,产生着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和其它特殊垃圾。
由于地方注重经济增量、关注形象工程,因此垃圾随意堆放现象普遍。
城市每年产生的近2亿吨垃圾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环保的方式处理的。
2/3的城市陷入生活垃圾包围之中,不仅侵占大片土地,而且严重污染了周围的土壤和水源。
急功近利不仅使我们忽视垃圾处理,而且还大肆进口洋垃圾,主要是废弃的塑料和电子产品,洋垃圾一度成为中国进口三大“商品”之一。
垃圾业已成为中国城市的一个沉重包袱,但是倡导循环经济的专家却认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长的资源”。
例如,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钢铁厂,利用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可发电120万千瓦,生产水泥300万吨,还能消化120万吨废钢铁。
看来,“科学发展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四)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废物污染还带来一个严重污染,就是土壤污染。
据不完全调查,目前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粮食将长期立足自给,但是土壤污染给粮食与食品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据估算,中国每年遭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污染还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二、饮鸩止渴的灾难(一)生态代价引起的居民生命健康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
2007年3月,世界银行发布《中国污染代价》报告认为,中国每年约有75万人因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而过早死亡,其中有35万至40万人因为城市严重空气污染而早亡,30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而早亡,另有6万多人因水质较差患上严重腹泻、胃癌、肝癌和膀胱癌而早亡,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中国污染代价》报告据说是在中国有关部门干预下,曾进行了大幅“瘦身”。
英国《金融时报》披露,中国有关部门进行干预的理由是巨大的因污染而死亡数字会引发中国社会的不安。
这个理由真是莫名其妙,不仅是对中国大众知情权的蔑视,而且这样的“鸵鸟政策”显然不是解决中国严重环境问题的有效办法。
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整体功能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使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持续扩大,程度在持续加剧,危害在持续加重,由此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持续减弱。
生态环境整体功能下降表现为:水生态恶化、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和农村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目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共有十大类——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红树林、稀树疏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与苔原,中国皆有分布,而且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部十大类的国度。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中国十大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中。
除了众所周知的森林锐减、荒漠化扩大外,那些过去较少受到破坏或轻度破坏的高寒草甸、温带草原和红树林也出现了严重退化。
相关专家警告,中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突出。
(二)生态代价危及社会稳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文化素养的提高,中国民众越来越关注整体生活品质,环境意识越来越强。
与此同时,中国现代化步伐加快,民众的民主素养与维权意识在不断提高,对环境破坏表达不满由言语越来越多地上升到行动。
由此引发的地方性抗议活动或“群体性事件”的数量日益增多。
据环保总局统计,2005年全国因环境污染引发冲突达51万起,相关投诉日益增多。
同样,由于发展战略与社会政策存在偏差,发展成果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富裕阶层,环境污染则越来越集中到弱势群体。
富人在富裕过程中制造污染却不承受污染,也不支付治理污染的成本,这就是典型的环境不公平。
社会不公导致环境不公,环境不公又加重了社会不公,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增加了社会不和谐。
山西一些煤矿业主,乱挖烂采,污染了当地环境,自己赚个脑满肠肥后,却不在当地居住,到异地买高档别墅,炒热了北京的楼盘,甚至炒高了北方沿海的房地产。
(三)生态代价损害国际声誉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就是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改善长久以来贫穷落后的形象,借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然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污染了中国的山川河流,也污染了中国日趋良好的形象。
国际媒体不断渲染,中国行将超过美国成为温室气体最大排放国。
“中国制造”的污染性排放物和灰尘被季风带到了遥远的美国,并且给沿途的韩国和日本带来了明显的危害。
中国排放的污水不仅污染了自己的长江、黄河,而且也污染了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和萨尔温江等许多大河。
“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
”中国正在东南亚、非洲与拉美等地开发自然资源,由于一些相关企业缺乏社会责任,从而对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显示,中国已是世界上非法砍伐木材最大的进口国,中国进口木材中的约50%属于非法砍伐。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有生存与发展权,有合理利用国际资源与国际市场的权利。
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也有义务来保护全球的资源环境,以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代价令经济增长失去实际意义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到了环境难以承受的底线,快速的工业化正将中国环境推向危险的临界点。
环境退化和污染已经并且仍在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环境专家曾估计,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