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音乐欣赏
西方流行音乐大学音乐鉴赏课件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翻译过来的。也有人把 它译成“通俗音乐”、“大众音乐”,但在公众语言中, 还是“流行音乐”用得普遍些。 流行音乐一般泛指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 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化时代的产 物。它以娱乐性、通俗性、群众性、生活性、时尚性、和 商业性为主要特征,给人以轻松愉快的审美享受。流行音 乐直接面对广大民众,“流行”是建立在契合了某种具有 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并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流行音乐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和时代的象征。
6、《神秘园之歌》(罗尔夫曲)
成立于1994年的“神秘园”,是两位才华出众的音 乐家组成,一位是在挪威音乐界享有盛誉,担任作曲、 监制并身兼键盘师的罗尔夫,他是神秘园的灵魂;另一 位则是来自爱尔兰的小提琴家雪莉,他们在欧洲的一次 歌唱大赛中相遇,由于两个人的音乐理念和生活态度包 括哲学观念都很相近,对音乐的热情和追求一拍即合组 成了神秘园。乐队的主要风格是融合了爱尔兰空灵缥缈 的乐风,北欧挪威自然清新的民族音乐及古典音乐,乐 曲恬静深远,轻松舒缓,使人不知不觉随着音乐进入氤 氲空蒙之境,仿佛倘佯在世外桃源。 小提琴悠扬的旋律,缓缓拉开了《神秘园之歌》的 神秘面纱,那飘动的音符缓缓地,轻柔地穿透我们的内 心世界,使你的思绪飘渺在一个空旷的原野,让你的灵 魂轻松地步入山川河谷之中,尽情吸纳着自然的祥和与 宁静。
乡 村 音 乐
乡村音乐是美国的特产,发端于美国西南部偏 僻地区,由山地乡民们用自制的乐器伴奏的民谣 发展起来的流行音乐。这种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 的音乐其渊源于欧陆与英伦地区的民间音乐,由 移民带到美国,并在迁徙、拓荒、淘金等生活环 境中逐渐发展演变成美国特有的一种音乐形式。 乡村音乐的主题单纯,质朴而诚挚,结构清新, 节奏简单而富有变化,形式活泼,有自己创作自 弹自唱的,也有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演唱演奏的。 工业化文明时代的浪潮给乡纪音乐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 世纪末的一种融合了世界民族音乐和现代电子音 乐,介于古典音乐与轻音乐之间的新的音乐形式, 也有人称为“自然音乐”、“绿色音乐”,其主 要特征是:素材注重民间化,和声注重和谐化, 演奏注重即兴化,手段注重多样化与融合化,美 学观念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净化心灵。代 表人物与乐队组合有雅尼、雅尔、喜时郎、久石 让、恩雅、莎拉· 布莱曼、马修连恩范吉利斯、神 秘园、班得瑞、英格玛等。
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
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众所周知,西方音乐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
从宗教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到之后的浪漫主义音乐,直至20世纪的现代主义音乐。
这学期我对西方近代音乐进行了大致的了解,本文主要简单介绍分析一下西方现代音乐的几种流派与形式。
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十分复杂,一百年间,音乐思潮、作曲风格、音乐技法和表现手法变化十分迅速而频繁,日新月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音乐创作受到了象征主义文化和印象派绘画的影响,随之出现了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音乐,如同印象派绘画风格一样,主要表现倏忽朦胧的主观现象,用迷离恍惚的音乐语言,渲染出闪烁的气氛和色彩。
创作手法上打破了完整的旋律和曲式,配乐上和声纤细柔和,展现给人一幅模糊的、色彩捉摸不定的音画,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奇幻的音乐世界。
如德彪西的代表作《牧神午后》,一开始,长笛的主旋律就奠定了全曲田园风的基调,柔和的音色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梦一般的世界。
如果说印象主义是把人们对外界的印象描绘下来,那么,把人们内心的体验表现出来的就是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音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流行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一个现代流派,同样是由绘画、诗歌领域扩展到了音乐领域。
印象主义常常以大自然为主要描绘对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光线和气氛,而表现主义抓住的是人的内心的、灵魂深处的感觉和体验。
表现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作品强调夸张手法的应用,表现内心强烈的感受,通过梦境象征的手法来释放出心灵深处的痛苦和对现实的不满,并广泛性地运用无调性的作曲技法,作品极富表现力,如勋伯格的《乐迷披埃罗》。
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年,诞生了新古典主义乐派。
艺术史论对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批评与赞美
艺术史论对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批评与赞美西方现代主义音乐是20世纪初至中期出现的一股重要音乐流派,它以自由创新、突破传统为特点,对传统音乐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和反思。
艺术史论对这一音乐流派的发展与表现进行了广泛的批评与赞美。
本文将从批评与赞美两个方面,探讨艺术史论对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观点和态度。
一、批评1.1 对传统音乐形式的颠覆艺术史论认为,西方现代主义音乐对传统音乐形式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它打破了传统的和声、旋律和结构,采用了大胆的和弦进行、复杂的节奏和音色变化,使音乐表达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然而,一些评论家表示,这种颠覆过于激进,使人难以接受和理解,导致了与观众的疏离。
1.2 对听众需求的忽视艺术史论指出,西方现代主义音乐忽视了普通听众对音乐的需求。
它更多地关注作曲者的个人情感和创作自由,而不顾及大众的审美趣味。
因此,这种音乐在演出和推广方面面临着困难,很难吸引广泛的受众群体。
1.3 缺乏情感表达的冷漠艺术史论批评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缺乏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过于理智和冷漠。
这种音乐注重对音乐元素的探索和实验,但忽视了音乐所能传递的情感和情绪。
这使得一些评论家认为这种音乐过于冷冰冰,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
二、赞美2.1 创新性与突破性艺术史论对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创新性和突破性给予了高度赞扬。
它通过采用新的和声、结构和技巧,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束缚,为音乐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这种音乐展现了人类对音乐的无限创造力和想象力,为音乐史上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2 对艺术概念的拓展艺术史论认为,西方现代主义音乐对于艺术概念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超越了传统的音乐观念,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如文学、绘画和舞蹈等。
这种跨界融合为艺术的多元化提供了新的路径,丰富了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2.3 对音乐发展的推动艺术史论肯定西方现代主义音乐对整个音乐发展的推动作用。
它激发了许多音乐家的创作热情,为后来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浅析西方现代音乐
浅析西方现代音乐一、现代音乐的概念音乐史上把20世纪以后的音乐称为现代音乐。
20世纪人类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规模之大,对物质和文化的毁灭性破坏之强,是19世纪任何战争无法比拟的。
由于社会经济危机、法西斯独裁统治等原因,致使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矛盾加剧,引起社会心理发生巨变.使人们产生了更多的紧张和不安,使宗教的正义与博爱、和平与信任观念在人们心中失去了信赖。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集中营、生化武器、核武器等给人们的是巨大的心灵创伤,战争摧毁了人们的精神家园。
现实告诉人们,生活不是那么美好,到处都存在黑暗和丑恶。
在这种背景下,知识分子认为传统的哲学、美学和艺术已经不能反映他们对现实的态度,不能适应他们特殊的思想感情,不能表现不断增长的个人意识。
于是,他们就寻求新的观念来认识世界,寻求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各种现代文化思潮和艺术流派样式纷杂、繁多。
在作曲技法上,打破了古典传统技法的规律,在旋法、节奏、调性关系、和声语言、曲式结构、配器手法等方面标新立异。
作曲家追求新的材料、新的语言、新的技法和新的内容.采用新的调式、新的和声、新的音程、新的织体进行音乐创作,出现了许多新的记语法、新的作曲方法、新的表演形式等,甚至只是以求新为目的,表现手法与音乐内容不相吻合,走向极端。
这种针对传统音乐及其共性标准而出现的新音乐,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反叛性、实验性和创新性,因此,常会使人感到作品形式怪诞、音响新颖、手法复杂而个性迥异,有时,也让人感到难以接近。
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界自印象主义音乐之后,先后出现了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原始主义、十二音体系、序列主义、具体音乐、微分音音乐、电子音乐、偶然音乐、点描音乐以及嗓音音乐等等。
20世纪音乐的发展,总体上有两个阶段,即20世纪初到1945年为第一阶段,1945年以后为第二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包括以法国德彪西和拉威尔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的第一首无调性钢琴作品和十二音体系、瓦雷兹的实验性作品和哈巴的微分音音乐等,其中还包括战后一些力图创作能让听众接受的音乐的流派,如亨德米特的实用音乐、巴托克和科达伊的民族音乐、苏联社会主义背景下的音乐等。
从拉威尔的音乐作品看西方现代音乐的风格-最新文档
从拉威尔的音乐作品看西方现代音乐的风格文献标识码:A、拉威尔及其时代简介(一)拉威尔简介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 1875-1937), 是瑞士和巴斯克血统的法国作曲家。
十四岁入巴黎音乐学院, 从贝里奥学习钢琴,从热达尔内学习对位,从福雷学习作曲。
因作曲观点进步而三次得不到罗马大奖, 并不准第四次参加竞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前线驾驶救护车。
1920年拒绝接受荣誉勋章, 但八年后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
患脑肿瘤, 手术失败而死。
人们经常将拉威尔与德彪西相提并论, 认为拉威尔是德彪西音乐创作的继承者与效仿者, 但其实不然。
拉威尔早期的音乐创作受到与德彪西相同的文艺思潮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了德彪西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但是拉威尔后期的音乐创作风格与德彪西的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因此, 两者在音乐创作风格方面并非简单的继承与效仿的关系。
拉威尔的音乐是20 世纪法国音乐中的逆流,他受到德彪西音乐创作的影响又不受限于它。
特别是从拉威尔后来创作的发展来看,他逐渐摆脱了印象主义美学思想的约束, 回到更古老、更纯粹的法国传统, 追求更明确的音乐语言。
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产生了一种新古典主义思潮, 重视音乐整体均衡的完美, 为后来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拉威尔对于音乐创作的要求非常严格, 为了使音乐作品达到极致完美的效果他往往反复推敲、精雕细琢。
对此, 著名的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曾戏谑的称他是位“精巧的瑞士钟表匠” , 足以看出其音乐创作的严谨程度。
(二)法国印象主义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 世纪初期流行于法国、欧美乃至世界的一种艺术流派和文艺思潮。
印象主义音乐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
其产生是从后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中演变出来的, 同时也吸取了东方音乐的养料。
音乐上的印象主义往往被认为是指一种微妙脆弱、消极杂乱、情绪暧昧的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 说得确切些则是拘谨、克制、平静,一种由於作曲家把纯音响想像为美和神秘的目的本身, 从而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效果。
现代音乐赏析
音乐——灵魂的旋律——信管学院XXX 我始终相信,音乐可以表现出音乐家的喜怒哀乐、心情、故事,甚至是骨子里灵魂的舞动的旋律。
听一段音乐,体会不同的心情,像是在随性旅行中听到不一样的故事。
以前我特别喜欢纯音乐,喜欢钢琴、二胡、吉他的演奏,听古典的,有中国的、日本的、西方的。
但是通过现代音乐赏析这门课,我接触到了西方现代的音乐,才发现音乐的世界果真是美妙,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听英文歌,以前只听过一些流行歌手比如艾薇儿,然而发现课上好多音乐家歌手我都是不熟悉的,他们也是如此的棒,更因为他们背后的故事而感到敬佩,因此现在我在尝试地接受不同的类型,开始真正地去欣赏西方现代音乐。
并且我开始喜欢上了音乐剧,剧情加上音乐的效果是其他类型所比不了的,总之是收获颇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歌剧院魅影》,看过之后很感动,有种百感交集的感觉,音乐剧中角色们即兴的演唱,歌声嘹亮或婉转或深沉,夹杂着他们复杂的感情,原来歌声也可以是他们表达感情的一种很有利的方式。
后来我专门查了这部音乐剧,除了一名歌手之外,其他演员都是自己在剧中演唱,他们真的很棒。
好喜欢克里斯蒂娜,她的美貌,她的歌喉,她的纯真,她的爱情,子爵和克里斯蒂娜冲破幽灵的阻碍终得厮守。
但是幽灵的爱情让人感慨,或许守护是他爱克里斯蒂娜最好的方式,落幕时墓碑前那朵红玫瑰和戒指,让人不禁伤怀。
查阅中得知《歌剧院魅影》与《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和《猫》一起,成为世界四大著名音乐剧。
同时我发现我真的喜欢上音乐剧了,《妈妈咪呀》也蛮好看的,里面的情节虽然有点搞笑,但是喜剧感贯穿全剧,充满着活力与热情,总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喜欢它的主题曲,听着都觉着好开心。
在老师讲的一些音乐家中,我比较喜欢德彪西,他的代表作有《牧神午后》《月光》等,是印象主义的典范,他构造了一个梦幻的音乐世界。
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他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有色彩,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
西方现代音乐
37-俄罗斯民族乐派19世纪最独特的现象是俄罗斯和各国民族乐派的兴起,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从自己本土的文化中汲取素材,创作出异彩纷呈的音乐作品。
俄罗斯第一位有世界影响的作曲家是格林卡(1804-1857),他被尊为俄罗斯音乐的创始人,他创作了第一部俄罗斯民族歌剧《伊凡•苏宁》,并以《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闻名。
随后,著名的“五人团”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
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1839-1881)是五人中最具独创性的一位作曲家,这主要体现在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和《霍万斯基党人之乱》以及包括《跳蚤之歌》和声乐套曲《死之歌舞》等艺术歌曲当中,他的钢琴套曲《展览会图画》和交响诗《荒山之夜》是描绘性音乐的杰作。
相比而言,里姆斯基-柯萨科夫(Rimsky-Korsakov,1844-1908)较为传统,以富于色彩的配器技巧而闻名,名作为《天方夜谭》。
另外三位作曲家留世的作品不算太多,鲍罗丁(Borodin,1833-1887)的《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也许是其中最知名的一部作品了。
柴科夫斯基(Tchaikovsky,1840-1893)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作曲家,他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和《睡美人》几乎无人不知。
而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悲怆”交响曲、《曼弗雷的交响曲》和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更将俄罗斯民族风格与欧洲音乐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
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v,1873-1943)是柴科夫斯基的直接继承者,所作四首钢琴协奏曲为这一形式作品中最伟大者之一,所作交响诗《死之岛》延续了穆索尔斯基对于死亡主题的探索。
稍晚的斯克里亚宾(Scriabin,1872-1915)又将俄罗斯风格与现代主义风格相融合,他创作的早期具有肖邦风格,后受印象派影响,晚期又接近于无调性,他的音乐具有神秘主义倾向,重要作品有交响曲《神圣之诗》、《狂喜之诗》、《火之诗》和大量的钢琴作品,包括10首奏鸣曲、24首练习曲及85首前奏曲。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浪漫音乐.进行曲.舞曲
15
肖邦“军队波罗涅兹” op.40第1首
浪漫音乐.
《A大调波罗涅兹》是一首表现爱国思想的 钢琴曲,使人想起古代波兰骑士的形象。据说肖 邦有一天晚上写完了这首舞曲在钢琴上弹奏时, 看见房门打开,一群波兰武士穿着古代服装列队 而过。这一幻象使肖邦感到惶恐,他夺门而出, 整夜不敢回到房间里去。乐曲共分三段:
以小约翰.斯特劳斯《雷鸣电闪波尔卡》 最为著名。
17
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
小约翰.斯特劳斯1825 年10月出生,在家中是长 子,他的父亲老约翰.斯特 劳斯经过多年的奋斗、好 不容易组织成一个乐队, 这时已是一个乐队的负责 人。他不愿让儿子再走自 己这条路,先把小约翰.斯 特劳斯送到工业学校读书, 后来又让他到银行当了一 名职员。
11
《匈牙利舞曲》第1号
浪漫音乐.
随后乐曲进入中间部,奏出情绪 激昂的主题,表现了匈牙利人民热情 奔放的民族性格。速度忽慢忽快的中 间部后半部分表情丰富,体现了匈牙 利吉普赛音乐即兴性的特点。最后乐 曲再现第一部分,在热烈而欢快的气 氛中结束。
12
《匈牙利舞曲》第5号
浪漫音乐.
勃拉姆斯所有作品中最为流行的一首, 其粗犷而豪放的旋律具有明显的匈牙利 “查尔达什舞曲”的特征。
浪漫音乐
浪漫主义的音乐文化—进行曲.舞曲 主讲教师:王大燕
1
P99 进行曲的创作概况
浪漫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的进行曲创作与古典时期 的进行曲相对照,继续发扬贝多芬、莫扎特 进行曲的活泼、庄严风格。脍炙人口的作品 有威尔第的“凯旋进行曲”,又名《大进行 曲》或《阿依达进行曲》选自其歌剧《阿依 达》,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选自其歌剧 《罗恩格林》,舒伯特为奥地利皇室近卫军 写的“军队进行曲”,以及老约翰.施特劳 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等。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西方音乐
• 西方音乐发展阶段: • 从17世纪初的巴洛克音乐 开始到现在,西方音乐的 发展大致经历了巴洛克音 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民族 音乐时期,印象主义音乐 时期,新音乐时期以及现 代音乐时期风几个阶段。 而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各自 的风格特点,所以每一个 时期的音乐都可称为当时 所流行的一种音乐流派 • 西方传统音乐的特征: • 所谓的西方传统音乐既是: 巴赫至贝多芬之间的古典 音乐时期。被称为“复调 音乐之父”的巴赫、“交 响乐之父”的海顿、“音 乐神童”莫扎特以及贝多 芬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 表。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 是理性化、生活化、程式 化,且曲风严谨的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比较
• 一、中国传统乐的音阶一般是五至七声;而西 方传统音乐的音阶却是七至十二声。 • 二、中国传统音乐一般不转调;而西方传统音 乐有大量的转调。
中国传统
• 三、中国传统乐器高音强低音弱,各种乐器的音色不易溶为一团;西方传统 乐器高中低音较平衡,大多数乐器的音色可溶为一体。 四、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一般是“砌砖式”,即越加越高,越加越长; 然而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却是“细胞分裂式”,即越变越多,越变越长。 由此看来,西方传统音乐是已高而不易再高,中国传统音乐是不高而大有机 会再高。 不得不承认,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古国的音乐艺术,在国际乐坛中的影 响力及生命力,已经远远不及西乐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挽救“民族艺 术瑰宝—京剧”这样内容的文字见诸报端;我们也时常听到流行音乐的fans 们随口就是一句不听大陆流行乐的理由,日韩学欧美,港台学日韩,大陆学 港台!在我们大多数青年爱乐人的心目里,瞎子阿炳和肖邦、海顿绝对不是 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大谈“波洛乃兹”、“惊愕”也远远比小议“金蛇狂 舞”“二泉映月”更有品位与层次。但音乐欣赏是多么自由、多么个人的体 验啊,我们就是为了这种天马行空般的体验而喜爱音乐的,因此我们有理由 认为萦绕在我们周围的许多音乐已经越来越没有想象力,越来越不人民,越 来越不让人快乐了。这样讲话是不是很刻薄?身为一个中国人,其实一直都 很相信,我们有自己拿得出去的作品与艺术形式,而且这样的作品与艺术形 式是随处可见的,比如:一个能吼出几句信天游西北壮汉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就绝不低于一身顽疾的卡列拉斯,在同时拥有一副好嗓子的情况下,我就是 比较偏爱健康一点、我坐几个小时火车就能见到的形象……我们一直都知道, 比较才能让我们产生优越感或发奋图强,但无论怎样的比较也不会让我们丧 失信心,因为我们知道,发现不了自身的潜能比发现自己问题一箩筐更可怕。
小学音乐教案:西方经典音乐欣赏
小学音乐教案:西方经典音乐欣赏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为我们带来欢乐,还能够展现人们的情感和创造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西方经典音乐的欣赏和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西方经典音乐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还能够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小学生的西方经典音乐欣赏教案,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一、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典音乐?1.1 增加音乐知识面西方经典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西方经典音乐,孩子们可以认识到不同音乐风格和作曲家的差异,了解不同音乐表达形式和情感表达。
拓宽音乐知识面对于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学习西方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西方经典音乐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西方经典音乐,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音乐发展的脉络和重要作品,体验到音乐的多样性和传承的重要性。
同时,这也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1.3 培养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学习西方经典音乐,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了解音乐元素、欣赏技巧和作品背后的故事,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美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判断力。
二、教案设计2.1 教学目标•了解西方经典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能够辨别不同音乐风格和音乐元素;•培养对经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2 教学内容H2:音乐史概览•古典音乐时期: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现代音乐:印象派、二十世纪音乐和当代音乐H2:著名作曲家和作品•莫扎特和其代表作《小夜曲》•贝多芬和其代表作《命运交响曲》•肖邦和其代表作《夜曲》•柴可夫斯基和其代表作《天鹅湖》•德彪西和其代表作《下午茶》H2:音乐元素和音乐形式•音调和音色•节奏和速度•和声和旋律•曲式和结构H2:音乐欣赏技巧•音乐鉴赏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辨别不同风格和作曲家的音乐特点•了解音乐与情感、画面的关联2.3 教学方法H3:听力欣赏通过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们主动去感受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西方音乐作品中的中国——即破即空:瓦雷兹《整体》
1923年,隔着太平洋相望的中美两国,同时发生了两件看似毫无联系的事情:已经来到美国八年的法国作曲家埃德加·瓦雷兹(Edgard Varèse,1883—1965)在这一年提笔酝酿为十一件管乐器以及四名打击乐手而作的作品《整体》(Intégrales);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第一代美籍华裔作曲家周文中(1923—2019)在中国山东省烟台市出生。
那一刻,谁也不会想到,二十多年后,他们两人会在美国相遇,并且相知相伴,直至瓦雷兹去世。
破:瓦雷兹之参作为西方电子音乐领域的开拓者与早期的领军人物,瓦雷兹的创作一直深耕于此,也始终具有独特的魅力与超乎常人的挑战性。
但一直以来,我们只对其略知一二。
瓦雷兹从小在数学、工程学与物理方面显现出极为出色的天赋与才能,这样的背景对他之后致力于探究新的技术媒介、形成声音的解放等创作态度与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即便是如此出色的天赋,也不能阻挡瓦雷兹对音乐的喜爱,父亲的反对更是无法浇灭他对音乐的热情。
放弃从商,转而投向作曲行列,可被视为瓦雷兹与自己的过去所做的告别,此乃第一次“破”。
瓦雷兹先后在都灵、巴黎圣乐学校以及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又在柏林从事指挥事业。
在柏林期间,他遇到了对其早年创作有着重要影响的作曲家布索尼,后者撰写的《新音乐美学纲要》为瓦雷兹的创作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想源泉。
1915年,时年二十三岁的瓦雷兹登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来到这块被称为“二十世纪世界的天堂”。
瓦雷兹将移西方音乐作品中的中国即破即空:瓦雷兹《整体》China in Western MusicIntégrales by Edgard Varèse Breaks Boundaries文字_朱则彦说起“西方音乐作品中的中国”这一话题,听众一定都会联想到普契尼的《图兰朵》。
其实,“中国情结”在西方作曲家心中由来已久。
在西方音乐作品中,类似这般以中国主题为立意的作品还有许多,它们凝聚着作曲家对遥远而古老的中国的几许好奇与遐想。
00734中外音乐欣赏
课程名称:中外音乐欣赏课程代码:0073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音乐欣赏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浏览中外音乐精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也是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加强学生音乐分析能力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了解中外音乐不同时期的发展史,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及作品的风格特点。
能够把握音乐发展的大致历程,简要分析代表作品的结构及特点。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音乐专业的其他课程,比如钢琴、声乐、和声、作曲、教学法等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课程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对提高音乐的表现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上篇中国部分第一单元:中国古代音乐欣赏本单元为一般章节。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当大致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及其代表作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古代音乐的概述及代表作品的欣赏识记:视听相关音乐作品理解:相关作品的背景应用:实例分析(二)古代音乐的风格特点识记:古代音乐的作品概述理解:参考相关作品应用:实例分析(三)古代音乐在时间上的划分识记:古代音乐的概述理解:古代音乐的重要标志应用:浏览古代音乐的代表作品第二单元: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本单元为次重点章节,重点是第一、二节。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当大致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及其代表作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民族音乐的概述及代表作品的欣赏识记:视听相关音乐作品理解:相关作品的背景应用:实例分析(二)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识记:民族音乐的作品概述理解:参考相关作品应用:实例分析(三)民族音乐在时间上的划分识记:民族音乐的概述理解:民族音乐的重要标志应用:浏览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第三单元:中国近代音乐欣赏本单元为重点章节。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当大致了解中国近代音乐及其代表作品。
西方音乐欣赏大学音乐鉴赏课件
详细描述
现代主义时期的音乐家如阿诺尔德·勋伯格 和埃德加·瓦雷兹尝试打破传统,探索新的 表现手法。他们创作了大量的抽象音乐和电 子音乐,这些作品在音乐史上具有创新的意 义。
05 音乐鉴赏实践与思考
音乐鉴赏的实践应用
音乐会欣赏
参加音乐会,现场感受音 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 能力。
音乐作品分析
通过分析经典的音乐作品, 了解音乐的结构、风格和 表现力。
音乐创作与表演
尝试创作或表演音乐,深 入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表现 技巧。
音乐鉴赏的反思与提高
反思音乐体验
对自己的音乐体验进行反思,总结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对比分析
对比不同音乐作品,分析其异同点,提高对音乐风格的敏感度。
持续学习
不断学习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鉴赏水平。
音乐鉴赏与跨文化交流
பைடு நூலகம்
04 西方音乐家介绍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
总结词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以其丰富的情感和华丽的装饰音而著名,代表作品有奏鸣曲和协奏 曲。
详细描述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如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以其丰富的情感 和华丽的装饰音而著称。他们创作了大量的奏鸣曲和协奏曲,这些作品在音乐史上具有
重要的地位。
浪漫音乐
浪漫音乐强调个人情感和 民族特色,代表作曲家有 舒伯特、肖邦和柴可夫斯 基。
西方音乐的特点与影响
特点
西方音乐以其复杂的和声、旋律和节 奏著称,同时注重表达情感和描绘场 景。
影响
西方音乐对世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许多其他地区的音乐风格都受到 了西方音乐的影响和启发。
02 音乐鉴赏基础
音乐要素与表现手法
高中三年级音乐教案西方现代音乐欣赏
高中三年级音乐教案西方现代音乐欣赏高中三年级音乐教案-西方现代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欣赏西方现代音乐,了解其特点、表达方式及对艺术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西方现代音乐的起源与发展;2. 西方现代音乐的特点与表现手法;3. 著名的西方现代音乐家与作品欣赏。
三、教学过程【引入】1. 给学生播放一段西方现代音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西方现代音乐了解多少?你们喜欢哪些西方现代音乐?【核心内容】1. 西方现代音乐的起源与发展a. 介绍西方现代音乐的起源,包括对20世纪音乐形式的改革和创新;b. 分析西方现代音乐的发展轨迹,如二十世纪初的印象派音乐,二战后的序列主义与电子音乐等。
2. 西方现代音乐的特点与表现手法a. 解释西方现代音乐的特点,如和声、旋律的断裂、调性的扩展和变化等;b. 分析西方现代音乐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贝尔曼技巧、序列主义、多调性等。
3. 著名的西方现代音乐家与作品欣赏a. 选取几位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现代音乐家,如斯特拉文斯基、德彪西等,简要介绍他们的音乐风格和作品;b. 带领学生欣赏这些西方现代音乐家的代表作品,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德彪西的《牧神之午后》等。
【拓展延伸】1. 学生分享对于西方现代音乐的感受和理解;2. 组织欣赏其他西方现代音乐家的作品,丰富学生对于西方现代音乐的了解。
四、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设备;2. 西方现代音乐家的音乐作品;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于西方现代音乐的感受和表达;2.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3. 综合测评:进行音乐鉴赏测试,考察学生对于西方现代音乐的理解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西方现代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能够分析和欣赏西方现代音乐中的特点与表现手法,并能够认识和感受西方现代音乐对于艺术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西方音乐的审美特点
西方音乐的审美特点西方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
本文将从调性、和声、节奏、曲式和表达等方面探讨西方音乐的审美特点。
一、调性调性是西方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
西方音乐通常采用七个音阶构成的调式体系,包括大调和小调。
大调音乐给人以欢快、明亮的感觉,而小调音乐则更富有悲伤、深沉的情感。
调性的转换和变化是西方音乐中常见的技巧,能够带给听众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二、和声和声是西方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音乐注重声部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和声的运用来创造丰富的音乐效果。
和声既包括声部之间的音高关系,也包括声部之间的音色、音量和音响效果等方面的协调。
和声的运用可以使音乐更加丰满、立体,给人以层次感和空间感。
三、节奏节奏是西方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
西方音乐注重节奏的精确和变化,通过节奏来表达音乐的动感和节奏感。
节奏的变化可以使音乐更加生动有力,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西方音乐中常见的节奏形式有二拍、三拍、四拍等,不同的节奏形式能够带给听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四、曲式曲式是西方音乐中的重要构成要素。
西方音乐通常采用多种曲式结构,如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
不同的曲式结构有不同的发展和变化方式,能够带给听众不同的音乐体验。
曲式的运用可以使音乐更加有条理和完整,给人以清晰的听觉感受。
五、表达西方音乐注重情感的表达。
音乐家通过音乐的演奏和表现技巧,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听众。
西方音乐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有速度的变化、音量的变化、音色的变化等。
这些表达手法能够使音乐更加生动、感人,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综上所述,西方音乐具有调性明确、和声丰富、节奏精确、曲式多样和情感表达等审美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西方音乐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无论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还是现代音乐,都体现了这些审美特点,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音乐体验。
20世纪西方音乐
20世纪西方音乐20世纪是西方音乐历史上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一个时期,包括许多新的音乐流派和风格的出现,也开始探索各种新的音乐技术和表达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20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一些重要的创作和表演者和他们的作品。
20世纪初,西方音乐开始经历一个重要的变革,这个时期被称为现代主义音乐,代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前古典音乐的风格和创作模式。
这一时期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在创作中采用了各种新的技术和手段,如序列技术、直接钢琴、电子乐器和随机音乐等,这些新的技术和手段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加自由和多样化的可能性。
20世纪初,阿诺德·勋伯格创作了一部混合儿童合唱、头声和管弦乐的歌剧《海盗》,被视为现代主义音乐的开始。
在他随后的作品中,他运用序列技术和其他创新手段,如《五首管弦乐奏鸣曲》和《瑰宝内的瑰宝》等,使他成为现代主义音乐的重要人物。
此时期还出现了其他重要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斯特拉夫斯基、肖邦、拉威尔、巴托克等,他们的作品代表了现代主义音乐的像样。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爵士音乐兴起,为一位名叫路易斯·阿姆斯朗的音乐家所代表。
他具有宏伟的人物和优美的音乐作品,如《夏威夷音乐》、《老同志》、《卖花的小姐》等。
他的音乐风格与前面所提到的现代主义音乐大相径庭,展现出了新的音乐形式和创作模式。
在他之后,纪录艺人和爵士音乐家如比莉·海曼、艾拉·菲茨杰拉德、弗兰克·达贝勒等人相继出现,以他们个性化的表演和突破性的摇摆乐曲表达了这一音乐风格的特征。
西方另一大流派则是摇滚音乐,起初是由黑人爵士音乐演变而来的,逐渐在青年之间流行开来。
这一时期的创作和表演者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披头士乐队。
他们的音乐风格突破了以往的传统,仅限于乐器、和弦和节奏的现有界限,将自身的曲式和张力赋予了歌曲里的每个音符。
他们获得了全球性的声望和各种荣誉,如《没人比你更好》、《樱花草载着我回家》和《黄色潜水艇》等成为摇滚音乐的经典之作。
西方管乐课件ppt
打击乐器主要包括定音鼓、小军鼓、 大鼓等,通过敲击产生声音。打击乐 器在乐队中通常用于强化节奏感,为 乐曲提供动力和变化。
03
管乐演奏技巧
呼吸与气息控制
呼吸方式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是管乐演奏 的基础,包括胸式呼吸、腹式呼
吸和胸腹联合呼吸等。
气息控制
学会控制气息的流量、速度和音色 ,使演奏更加流畅、自然。
呼吸练习
通过各种呼吸练习,如长音、音阶 和练习曲等,提高气息控制能力。
口型与发音
口型调整
根据不同乐器和音高的要求,调 整口型的大小和形状,以获得最
佳的音色和音量。
发音技巧
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如软起音 、硬起音和断奏等,使演奏更加
丰富多样。
音色控制
通过口型和发音的调整,控制音 色的亮度、厚度和柔和度等。
THANK YOU
管乐的种类与特点
木管乐器
如长笛、双簧管、单簧管 和巴松,音色柔和,表现 力丰富。
铜管乐器
如小号、圆号、长号和大 号,音色宏亮,力度变化 大。
钢管乐器
如萨克斯管和口琴,音色 独特,常用于爵士乐和流 行音乐。
管乐在音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丰富音乐色彩
表达情感
管乐器的音色各异,能够为音乐带来 丰富的色彩变化。
管乐器的表现力强,能够表达出各种 复杂的情感。
营造气氛
通过不同乐器和演奏技巧,管乐能够 营造出各种气氛,如庄严、欢快、悲 伤等。
02
管乐乐器介绍
木管乐器
总结词
木管乐器是管乐家族中的一大类,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在乐队中占有重要 地位。
详细描述
木管乐器主要包括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等,它们通常由木材制成,通 过吹气产生声音。木管乐器在音域上跨越了中音到高音的广泛范围,为乐曲提 供了丰富的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曲在两个主题的不断反复中,通过音色、音响的 逐渐变化,使情绪步步高涨,音乐也越来也生动。结 束时,乐曲突然转为E大调并以极不和谐的音响造成音 乐的模进,使音乐达到欢乐的高潮。最后又迅速回到C 大调上,以下属和弦至主和弦的变格终止结束全曲。
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主题,在弦乐组的震音背景衬托下,仍旧 由长笛主奏,音量逐渐减轻,牧神的幻想渐渐消失,重又进入倦慵状态。乐 曲的尾声极慢极轻,仿佛是牧神的模糊意识和消逝在稀薄空气中的蒙。最后, 在低音弦乐器轻微的拨弦声中结束全曲。
马拉美对这首作品赞赏有加,认为德彪西的《牧神午后》不但发挥了他 原诗的意境,还以微妙的色彩提高了它。
原始主义音乐
20世纪初的一个音乐流派。主张“打 破秩序,回归自然”,具有现代人对原始 人类的原始意识的追踪和呼唤,反对精致、 飘渺、虚幻,具有“饭印象主义的音乐风 格”。在创作上运用现代技法,追求原始、 质朴、粗野、怪异的音响效果,有寻根、 返租的意味。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 即属于这一流派的代表作。
(一)印象派音乐
1.《牧神午后》(德彪西曲征派诗 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的一首前奏曲, 是德彪西的成名作,也是印象主义音乐的 奠基之作。
诗歌大意:盛夏,一个倦人的午后。昏昏 欲睡的牧神(神话中半人半兽的神)躺在 草丛中,幻想着一群洁白的仙女出现在眼 前,又想象自己拥抱了维娜斯女神。一想 到对神的不敬会带来惩罚时,睡意又上来 了,他告别现实,进入梦乡,将毫无声息 地去探索那朦胧的、消失了的梦境。
第二部分,包括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由双簧管奏出,极富表现力的旋律 描绘了牧神在幻想中触景生情,萌生了热切的愿望。接着,音乐进入更加活 跃的气氛。音乐把牧神的嬉笑、追逐、狂喜、挫折与绝望的形象表现得淋漓 尽致。木管乐器奏出的第二主题,音乐在温柔宁静中,带有凝神的遐思和飘 动的幻觉乐队的全奏,逐渐把音乐推向高潮。
《春之祭》以其复杂多变的节奏,强烈的不协和 音响、多调性的织体、怪异的配器,成为20世纪现代 音乐发展的开路先锋。
作者简介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美籍俄国作 曲家,现代音乐的杰出代表。9岁开始学习钢琴, 1903-1906年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作曲和管弦 乐法,1909年起受加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 要求创作了震惊乐坛的《火鸟》、《彼得鲁什 卡》、《春之祭》三部舞剧,奠定了他在西方乐 坛的地位。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体裁广泛,风格 多样,他的作品将古典音乐的特点与现代音乐的 语言结合起来,大胆创新,不拘一格,为20世纪 音乐开辟了新的道路。主要作品有:舞剧音乐 《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浦 契涅拉》,歌剧《俄狄浦斯王》、《浪子生涯》, 合唱乐队《诗篇交响曲》,交响诗《夜莺之歌》 等。
上一个世纪之交,由于浪漫主义把感情
的宣泄发挥到了极致,把音乐的感官表现 发展到了极限,音乐语言既有的传统手段 几乎用尽。同时,世纪矛盾激化,社会动 不安,艺术家们力求在新的哲学、美学和 思想观念中寻求出路,这时,背离浪漫主 义,创立新的艺术观和新的音乐语言就成 为必然了。“印象主义”乐派就成为了19 世纪和20世纪之间音乐和新时代过渡的大 桥者。
2.《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的音乐》
(巴托克曲)
【欣赏提示】
这首乐曲印尼甘美兰音乐的效果,把德彪西优美的音 色,贝多芬严密的结构,巴赫杰出的复调技法结合在一起, 创造出一种富于活力的现代风味的格调。被誉为“20世纪 室内乐创作的里程碑”。
全曲有四个乐章,速度分别是慢、快、慢、快。第一 乐章的赋格主题是贯穿全曲的中心主题。乐队配置除了打 击乐、钢片琴、竖琴、钢琴外,还有弦乐分成相互呼应的 两组,以配合打击乐和钢片琴。作品既有民族色彩,又有 现代风格。玲珑剔透的织体,迷人的音色组合,形成了与 那强悍的力度搏动的强烈对比——纯净、纤秀、令人精神 为之一爽。
《波莱罗舞曲》以其绚丽夺目的色彩,辉煌的配器 技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 耶夫就曾经把这首作品誉为“作曲技巧的奇迹”
作者简介
拉威尔(1875-1937),法国作曲家, 与德彪西并列称为法国印象派的代表。7岁 开始学钢琴,14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学 生时代就深受象征主义影响。他的作品构 思新颖,和声色彩鲜明,节奏自由,结构 严密,配器技巧高超,追求独创性和异国 情调,有“管弦乐配器大师”之称。主要 作品有:《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波 莱罗舞曲》、《茨冈》、《左手钢琴协奏 曲》、《西班牙狂想曲》、《达芙妮与克 罗埃》、《鹅妈妈组曲》。
开头,当选少女缓慢地婆娑起舞,似乎在恍惚迷 茫之中。随着音乐节奏的逐渐加快和音响的强烈轰鸣, 人们几乎陷入一种宗教的狂热之中,少女在极度兴奋 的人们的簇拥下,激烈地狂舞。这时音乐失去旋律与 轮廓,剩下最原始的节奏原因,乐队发狂式的切分节 奏为少女舞蹈伴奏,最后音乐戛然而止,少女摇晃倒 地,力竭而死。
新民族主义音乐
新民族主义音乐 20世纪的新民族主义音乐 是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与西方现代音乐的创作 手法和技巧相结合,使用独特的现代和声,打击 乐般的节奏和民间调式,不但丰富了现代音乐的 源泉,而且突破了传统专业音乐规则和体系的各 种调式、旋律、节奏与和声,使民族主义音乐在 20世纪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这一流派的代表人 物有:匈牙利的巴托克,捷克的雅那切克,波兰 的席曼诺夫斯基、卢托斯拉夫斯基,西班牙的法 雅,英国的沃昂·威廉斯,美国的艾夫斯、科普兰、 哈里斯、格什温等。
20世纪音乐在内容上更多地受到本世纪各种哲学、美学、艺术思潮的 影响。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艺术中的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高举反理想主义的旗帜,努力从人的各种心理和 无意识中,从人类生存条件的现实等各个方面揭示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 种异化现象及种种感受,20世纪音乐在创作上与这些表现内容相联系,反映 了对传统的反叛。《月迷比埃罗》、《春之祭》、《一个华沙幸存者》、 《广岛受难者的哀歌》、《孩子们的原始呼声》、《图朗加利拉交响曲》等。 还出现了许多反映现代的自然科学、大工业生产、抽象概念或非人间的幻想 世纪的作品如《光谱》、《电离》、《三种气体》、《声音的图案》、《计 算机描述》、《空间的幻想》、《太平洋231号》、《神秘的宇宙》、《大 气层》等。更重要的变化还体现在作品的形式和表现手法的革新上。甚至出 现了无声音乐的极端个案如《4分33秒》等。
“印象主义”一词,最初是一个与绘画有关的描述术语。印象主 义音乐是在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19世 纪末,以莫奈为代表的法国印象主义绘画流派,一反传统的从宗教和 神话中吸取创作题材的做法,主张画家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描绘 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给人留下的瞬间印象,在光与色的变化表现对象 的整体印象以及周围的气氛。由于印象主义绘画的着眼点在色彩的变 化给人带来的朦胧、飘忽的艺术幻觉,因此所表现的对象主题内容和 思想内涵便显得不那么重要。象征主义文学则强调诗歌的创作应该用 扑朔迷离的语言暗示和象征隐藏在现实生活背后的理想世界,用一朦 胧的、隐晦的、静谧的艺术表现手段自我的“内心梦幻”。印象主义 音乐家同样喜欢描绘大自然的光线和色彩给人带来的瞬间印象和感受。 这种音乐主要是通过别具一格的旋律、节奏、调式、和声、音色、配 器反映感觉世界的浮光掠影,即一种朦胧的气氛,来表现其象征主义。 在德彪西这位法国音乐家手中,印象主义获得了完美的表现。此外, 拉威尔、杜卡、鲁塞尔等也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这一音乐超脱尘 世、优雅纤细的艺术品位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享受和丰富的感官 愉悦。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音乐形式上的大胆探索,为20世纪现代音 乐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因此,印象派音乐可以说是连接19世纪和20世 纪,浪漫乐派和现代音乐的一条纽带,是一个音乐新时代的端倪。
诗歌的本身就是神秘而模糊的。它的风 格和绘画上的印象主义近似,而德彪西用 更抽象的音乐诠释了这首诗的意境。
全曲以木管乐器、弦乐器和竖琴为主。音乐奇异朦胧,好似蒙上一层薄 纱,若隐若现,具有梦幻的感觉。曲式结构为但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乐曲一开始响起了柔和而飘忽不定的无伴奏长笛主题,带着 微微的倦意和恍惚。尔后,竖琴以级进的滑音、圆号以轻弱的吟唱相应和, 伴以弦乐组加弱音器的和弦,仿佛是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牧神倦怠的神态 和那牧歌般的芦笛声从远处传来。主题经过多次变奏后,逐渐增加了活泼轻 快的因素。
在20世纪音乐的众多流派中,比较典型的几个音乐流派是:以巴托克、 沃昂·威廉斯为代表的“新民族主义”;以斯特拉文斯基、兴德米特为代表 的“新古典主义”;以勋伯格、韦伯恩为代表的“表现主义”;还有“十二 音音乐”、“序列音乐”、“电子音乐”、“具体音乐”、“偶然音乐”、 “微分音音乐”、“噪音音乐”、“拼贴音乐”、“多媒体音乐……新的观 念、新的技法、新的材料、新的语言、新的形势、新的内容、新的趣味,像 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可谓异彩纷呈、无奇不有。
3.《蓝色狂想曲》(格什温曲)
【欣赏提示】 “蓝色”来源于黑人常常演唱的一种歌调,也成“布鲁斯”
或“蓝调”。布鲁斯音调通常是在大调音阶上降低第三与第七 级音,这是美国爵士乐中一种十分迷人的风格,速度较缓慢, 带有伤感的情调。
该曲是格什温著名爵士音乐指挥家保罗·怀特曼的请求,为 即将举行的流行音乐会而写的一部爵士协奏曲。作品结构自由, 具有爵士即兴演奏的特色。一开始,单簧管的一句奇特的滑奏, 一下子把人带入爵士乐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这是一个贯 穿全曲的带有切分节奏的爵士乐主题。
(二)20世纪其他流派音乐
1.《春之祭》(斯特拉文斯基) 【欣赏提示】
芭蕾舞剧《春之祭》作于1913年。是表现古俄罗 斯祈求丰年所举行的一种祭礼,祭祀中常把贞洁少女 作为祭礼献给太阳神,以求大地回春,万物兴盛。剧 情大意是:在暮色神秘的气氛中,异教徒们将用作祭 品的少女围着舞蹈,当黑暗中显现出祖先的灵魂时, 静静不动的少女开始颤动身躯,跳起“神圣之舞”。 死神驱使她越跳跃狂热,直至精疲力竭倒地而死。最 后人们高举这纯洁无瑕的躯体走向祭坛。舞剧由“大 地的崇拜”和“祭献”两幕组成。前幕八段音乐,后 幕共六段音乐。这段《当选少女的祭献舞》是舞剧音 乐的高潮部分,也是第二部分的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