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解题思路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类总结(30种)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类总结(30种)

小学数学典型应题归类总结(30种)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30类典型应用题: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元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4、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

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5、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

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6、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

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3、和差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7、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8、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如何快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

如何快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

如何快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很多小朋友失分最多的题,但其实,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也不是很多,所以,平时家长们可以多让孩子读题目,理解题意。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1、简单应用题(1) 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 解题步骤: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

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

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

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2、复合应用题(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 7 ) 解答加法应用题: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还原问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还原问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含义】还原问题是典型应用题之一,指已知某数经过四则运算的结果,要求出某数的应用题。

【解题思路和方法】解这类问题应按题目所述顺序的逆序,施行所述运算的逆运算,就可列出算式。

简言之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就能算出结果。

例1:将一个数先加上6,然后乘6,再减去6,最后除以6,结果还是6,那么这个数是多少?解1、本题考查的是一个量多次变换还原,关键是从最后的结果出发,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进行解答。

2、由最后的结果出发,除以6商是6,那么之前就是6×6=36;减去6是36,那么之前是36+6=42;乘6是42,那么之前是42÷6=7;加上6是7,那么之前数7-6=1。

例2: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少15米,第三天修了50米,还剩30米没有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解:1、本题考查的是一半与整体关系还原,关键是抓住最后的数量,从后往前推理。

2、根据题意,如果第二天正好修了余下的一半,则剩下(30+50-15)=65(米),用65×2=130(米)就是第一天修完余下的长度;又因为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时,则剩下的是130+20=150(米),这样得出剩下的长度的2倍就是全长,即150×2=300(米)。

例3:甲、乙、丙三人各有连环画若干本,如果甲给乙、丙各5本,乙给甲、丙各10本,丙给甲、乙各15本后,那么三人所拥有的连环画一样多,都是35本,原来甲、乙、丙各有连环画多少本?解:1、本题考查的是多个量之间的还原关系,我们通常采用列表的方式倒推解决此类问题。

2、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表如下:甲乙丙甲给乙、丙前10+5×2=20(本) 40-5=35(本)55-5=50(本)乙给甲、丙前20-10=10(本)20+10×2=40(本) 65-10=55(本)丙给甲、乙前35-15=20(本)35-15=20(本)35+15×2=65(本)最后35本35本35本3、最后每人都有35本,因为丙给甲、乙各15本,所以丙给甲、乙前,丙有35+15×2=65(本),甲、乙各有35-15=20(本)。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假设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假设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假设法例1:自行车和汽车共有24 辆,全部轮胎有54 只〔每辆汽车以4 只轮胎计算〕,自行车和汽车各有几辆?假设一:假设24 辆车都是汽车,那么按每辆汽车 4 只轮胎计算,轮胎只数应为96 只,这比题中说的全部轮胎54 只多算了42 只〔96-54〕,怎么会多算42 只轮胎,这是由于假定自行车的辆数,把它当作汽车来计算。

每辆自行车是 2 只轮胎,比每辆汽车少 2 只轮胎,现在把自行车假设为汽车后,每辆自行车就多算了 2 只轮胎,那么,多算42 只轮胎就可求出有几辆自行车算作汽车。

据此,可以推算出自行车的辆数。

〔4×24-54〕÷〔4-2〕=42÷2=21〔辆〕自行车有21 辆,而自行车和汽车总计是24 辆,减法计算,可得汽车的辆数:24-21=3〔辆〕答:自行车有21 辆,汽车有 3 辆。

假设二:假设24 辆车全部是自行车,那么,该有轮胎48 只〔2×24〕。

这比题中的“54 只轮胎〞少算了 6 只〔54-48〕,怎么会少算 6 只轮胎,这是由于假定汽车的辆数当作自行车来计算。

每辆汽车少算 2 只轮胎,那么少算 6 只轮胎,就可求出有几辆汽车算作自行车。

据此,列式计算〔54-2×24〕÷〔4-2〕=6÷2=3〔辆〕既知汽车有 3 辆,汽车和自行车总计24 辆,减法计算,可得自行车辆数24-3=21〔辆〕例2:某农机厂制造一批农具,原方案18 天完成,实际每天比方案多制造50 件,照这样做了12 天,就超过原方案产量240 件,这批农具原方案制造多少件?分析:这道题要求原方案制造多少件,不是从题目的条件来看,既不知道原计划每天制造多少件,也不知道实际每天制造多少件,所以要想按照一般的数量关系,通过分析来寻找解题线索,是一个比拟困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假设法来解答。

题目告诉我们,“原方案18 天完成〞我们就假设实际生产了18 天。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之分组法解鸡兔同笼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之分组法解鸡兔同笼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之分组法解鸡兔同笼一、含义这是古典的算术问题。

已知笼子里鸡、兔共有多少只头和多少只脚,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叫做第一鸡兔同笼问题。

已知鸡兔的总数和鸡脚与兔脚的差,求鸡、兔各是多少的问题叫做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分组法,适用于己知头数的和与腿数之间的差量,或者已知腿数的和与头数之间的差量,求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二、解题思路和方法1、思路:消除差量——分组——求出组数——求出兔子和鸡各有几只。

2、方法:(1)若兔子和鸡头数相同,就把一只兔子和一只鸡分为一组(利用头数来分组)。

(2)若兔子和鸡腿数相同,就把一只兔子和两只鸡分为一组(利用腿数来分组)。

(3)若兔子和鸡的头数存在倍数关系,按照倍数关系分组。

三、例题例题(一):鸡比兔多26 只,腿数共274条,问:鸡、兔各几只?解析:在这道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鸡和兔子腿数的和与头数的差,所以可以运用分组法解题。

(1)第一步,消除差量,鸡比兔子多26只,“抓走”26只鸡,鸡和兔子的头数就相同了。

“抓走”26只鸡每只鸡有2条腿,总腿数少了26×2=52(条),还剩下274-52=222(条)。

(2)第二步,分组,头数相同,把一只鸡和一只兔子分为一组。

(3)第三步,求组数。

每组有一只鸡和一只兔子。

4+2=6(条)腿,共有222条腿,可以分为222÷6=37(组)。

(4)第四步,求只数,一共有37组,每组有一只兔子一只鸡,则组中兔子有37只,鸡有37只。

(5)在第一步时,我们为了消除差量去掉了26只鸡,在这里别忘了把26只鸡再加上,即鸡有63只。

例题(二):鸡是兔子数量的3倍,一共120条腿,求鸡和兔子各有几只?解析:(1)在这道题中告诉了我们鸡和兔子头数的倍数关系,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倍数关系分组。

(2)鸡是兔子数量的3倍,把3只鸡和1只兔子分为一组。

(3)每一组中都有3×2+4=10(条)腿,一共120条腿可以分为120÷10=12(组)。

小学数学常见典型应用题——归一问题、归总问题

小学数学常见典型应用题——归一问题、归总问题

小学数学常见典型应用题——归一问题、归总问题一、方法指导1.归一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在解题时要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归一),如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单位面积的产量、商品的单价、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等,然后再求出所求问题的应用题叫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分为正归一问题和反归一问题。

(1)正归一总量÷数量=单一量单一量×新的数量=新的总量综合式:总量÷数量×新的数量=新的总量(2)反归一总量÷数量=单一量新的总量÷单一量=新的数量综合式:新的总量÷(总量÷数量)=新的数量2.归总问题归总问题是指解答时要先计算出总数量(称为“总”),然后再算出所要求的数量是多少的应用题。

归总问题暗含着“总”不变,即乘积不变,因此这类问题也可以用反比例知识解答。

解答归总问题的关键在于先求“总数”,且总数相等。

归总问题也是两组同类数量关系复合构成的。

二、典型例题例1:学校买5个同样的篮球共用375元,照这样计算,买13个这样的篮球要用多少元?分析:通过读题知道,这是一道一次正归一应用题。

我们可以先求出篮球的单价,再求出13个篮球的总价。

解:分步列式:375÷5=75(元)75×13=975(元)列综合算式:375÷5×13=75×13=975(元)答:买13个这样的篮球要用975元。

例2:李叔叔装一批计算机,每天装12台,30天以完成。

如果每天装15台,几天可以完成?分析:由题意可知这批计算机的总数量是一定的,因此要求几天完成,需要知道这批单位计算机共有多少台和每天装多少台。

现在知道每天装15台,所以要先求这批计算机共有多少台。

解:这批计算机共有多少台?12×30=360(台)要几天能完成?360÷15=24(天)综合算式:12×30÷15=360÷15=24(天)答:24天可以完成。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0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02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3头牛4天吃了24千克的草料,照这样计算5头牛6天吃草_____千克。

解:1.根据题意先算出1头牛1天吃草料的质量:24÷3÷4=2(千克)。

2.那么5头牛一天吃2×5=10(千克)的草料。

3.那么6天就能吃10×6=60(千克)草料。

例2:5名同学8分钟制作了240张正方形纸片。

如果每人每分钟制作的数量相同,并且又来了2位同学,那么再过15分钟他们又能做_____张正方形纸片?解:1.可以先算出5名同学1分钟能制作正方形纸片的数量,240÷8=30(张)。

2.再算出1名同学1分钟制作的数量,30÷5=6(张)。

3.现在有5+2=7(名)同学,每人每分钟做6张,要做15分钟,那么他们能做7×6×15=630(张)正方形纸片。

例3:某车间用4台车床5小时生产零件600个,照这样计算,增加3台同样的车床后,如果要生产6300个零件,需要_____小时完成?解:1.4台车床5小时生产零件600个,则每台车床每小时生产零件600÷4÷5=30(个)。

2.增加3台同样的车床,也就是4+3=7(台)车床,7台车床每小时生产零件7×30=210(个)。

3.如果生产6300个零件,需要6300÷210=30(小时)完成。

0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走的总路程等。

【免费】小学三年级数学“典型应用题”解题口诀(名校版)

【免费】小学三年级数学“典型应用题”解题口诀(名校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典型应用题”解题口诀(名校版)路程问题(相遇)【口诀】: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

举例:甲乙两人从相距1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多少时间相遇?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即甲乙走过的路程和恰好是两地的距离120千米。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

即甲乙两人的总速度为两人的速度之和40+20=60(千米/小时),所以相遇的时间就为120÷60=2(小时)路程问题(追及)【口诀】:慢鸟要先飞,快的随后追。

先走的路程,除以速度差,时间就求对。

举例:姐弟二人从家里去镇上,姐姐步行速度为3千米/小时,先走2小时后,弟弟骑自行车出发速度6千米/小时,几时追上?先走的路程,为3×2=6(千米)速度的差,为6-3=3(千米/小时)。

所以追上的时间为:6÷3=2(小时)鸡兔同笼问题【口诀】:假设全是鸡,假设全是兔。

多了几只脚,少了几只足?除以脚的差,便是鸡兔数。

举例:鸡免同笼,有头36 ,有脚120,求鸡兔数。

求兔时,假设全是鸡,则免子数=(120-36×2)÷(4-2)=24 求鸡时,假设全是兔,则鸡数=(4×36-120)÷(4-2)=12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

【口诀】: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和减去差,越减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举例:已知两数和是10,差是2,求这两个数。

按口诀,大数=(10+2)÷2=6,小数=(10-2)÷2=4浓度问题(加水稀释)【口诀】:加水先求糖,糖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便是加水量。

举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水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10%?加水先求糖,原来含糖为:20×15%=3(千克)糖完求糖水,含3千克糖在1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3÷10%=30(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30-20=10(千克)浓度问题(加糖浓化)【口诀】:加糖先求水,水完求糖水。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分类型分析与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分类型分析与解题思路

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 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 点而不同时出发,或者在 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 追及 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 问题 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 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 些,在一定时间内,后面 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这类 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距 植树 离、棵距、棵数三个量之 问题 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
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类型分析与解题思路
题型 名称
含义
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
倍比 问题
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 干倍,解题时先求出这个 倍数,再用倍比的方法算
出要求的数。
数量关系
总量÷一个数量=倍数 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题
例: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现在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
要求第三个量。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例: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 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 公式,复杂的题目变 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通后利用公式。 解:392÷(28+21)=8(小时)
公式。
答:一共要栽69棵垂柳。
题型 名称
含义
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
年龄 问题
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 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但 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
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
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
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
要弄清楚船速与水速,船
速是船只本身行的速度,
行船 也就是船只在静水中航行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牛吃草问题和鸡兔同笼问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牛吃草问题和鸡兔同笼问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牛吃草问题和鸡兔同笼问题牛吃草问题含义:“牛吃草”问题是大科学家牛顿提出的问题,也叫“牛顿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在于要考虑草边吃边长这个因素。

数量关系:草总量=原有草量+草每天生长量×天数解题思路和方法: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求出草每天的生长量。

例题1:这是一片新鲜的牧场,现有400份草,每天都均匀地生长6份草。

若一开始放26头奶牛,每头奶牛每天吃1份草。

这片牧场的草够奶牛吃多少天?解:1、本题考查的是牛吃草的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求出每天新增加的草量,在所求的问题中,让几头牛专吃新长出的草,其余的牛吃原有的草。

2、由题目可知:原有的草量+新长的草量=总的草量。

奶牛除了要吃掉原有的草,也要吃掉新长的草。

原有的草量是不变的。

每天新长的草量是匀速的,每天都长6份,每头奶牛每天吃1份,新长的草刚好够6头奶牛吃的量,那么剩下的20头奶牛吃的就是原有的草,每天吃20份,400÷20=20(天),够吃20天。

例题2:一水库原有存水量一定,河水每天均匀入库。

5台抽水机连续20天可抽干;6台同样的抽水机连续15天可抽干。

若要求6天抽干,需要多少台同样的抽水机?解:设每台抽水机每天可抽1份水。

5台抽水机20天抽水:5×20=100(份)6台抽水机15天抽水:6×15=90(份)每天入库的水量:(100-90)÷(20-15)=2(份)原有的存水量:100-20×2=60(份)需抽水机台数:60÷6+2=12(台)答:要求6天抽干,需要12台同样的抽水机。

例题3:某车站在检票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分钟来的旅客人数一样多。

从开始检票到等候检票的队伍消失,同时开4个检票口需30分钟,同时开5个检票口需20分钟。

如果同时打开7个检票口,那么需多少分钟?解:1、本题考查的是牛吃草的问题,“旅客”相当于“草”,检票口相当于“牛”。

2、由题目可知,旅客总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开始检票前已经排队的原有旅客,另一部分是开始检票后新来的旅客。

小学数学典型的30道应用题:定义+数量关系+例题详解

小学数学典型的30道应用题:定义+数量关系+例题详解

小学数学典型的30道应用题:定义+数量关系+例题详解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 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 1.92元。

例 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 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掌握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审题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审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问题,并尝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题目,学生可以尝试将题目中的信息用图形或符号表示出来,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分析问题在审题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学生需要注意问题的类型和特点,并尝试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逐一解决。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问题中的隐含条件和关键词语,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寻找等量关系在应用题中,等量关系是指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寻找等量关系,学生可以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寻找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或方程组。

四、计算计算是解决应用题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计算准确性和计算速度,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学生还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符号的运用,以便更好地完成计算。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

通过审题、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和计算等步骤,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应用题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刚刚接触应用题,很多同学都会有些畏难的心理,其实,应用题并不是很难的,只是需要一些细心和耐心,只要你克服了这个心理,你就会发现,应用题其实并不难。

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只有明白了题目中的意思,才能更好的去解题。

分析题意是解决应用题的必经之路,只有明白了题目的意思,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解题。

在题目中,你经常会遇到一些已知量和未知量,这些量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去解题。

数量关系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只有找出了数量关系,才能更好的去解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之最短路线问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之最短路线问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之最短路线问题一、含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关行程路线的问题。

比如:邮递员送信,要穿遍所有的街道,为了少走冤枉路,需要选择一条最短的路线;旅行者希望寻求最佳旅行路线,以求能够走最近的路而达到目的地等等。

这样的问题,就是所要学习的“最短路线问题”。

二、解题思路和方法(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尽量不走回头路和重复路,这样的话才能做到省时省力。

三、例题例题(一):一只蚂蚁在长方形格纸上的A点,它想去B点玩,但是不知走哪条路最近。

小朋友们,你能给它找到几条这样的最短路线呢?解析一:(1)从A点走到B点,不论怎样走,最短也要走长方形AHBD的一个长与一个宽。

(2)因此在水平方向上,所有线段的长度和应等于AD;在竖值方向上,所有线段的长度和应等于DB。

(3)这样我们走的这条路线才是最短路线,为了保证这一点,我们就不应该走“回头路”,只能向右和向下走。

(4)因此所有的最短路线为:A→C→D→G→B 、A→C→F→G→B、A→E→F →G→B;A→C→F→l →B、A→E→F→l→B、A→E→H→l→B。

解析二:(1)看C点∶只有从A到C的这一条路线。

同样道理:从A到D、从A到E、从A到H也都只有一条路线。

我们把数字“1"分别标在C、D、E、H 这四个点上。

(2)看F点:从A点出发到F,可以是A→C→F,也可以是A→E→F,共有两种走法。

那么我们在F点标上数字"2"(2=1+1)。

(3)看G点:从A→G有三种走法,即A→C→D→G、A→C→F→G、A→E→F →G,在G点标上数字"3"(3=1+2)。

(4)看I点:共有三种走法,即A→C→F→l、A→E→F→l、A→E→H→l,在Ⅰ点标上"3”(3=1+2)。

(5)看B点:从上向下走是G→B,从左向右走是l→B,那么从出发点A→B 有六种走法,即A→C→D→G→B、A→C→F→G→B、A→E→F→G→B、A→C→F→l →B、A→E→F→l→B、A→E→H→l→B ,在B点标上"6"( 6=3+3 )。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进入小学三年级后,数学应用题更多了。

小学三年级应用题是整数应用题的总结,小数应用题的开始。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整数应用题中的一般和典型应用题进行全面的总结。

因此,初等三实际问题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涉及到一般实际问题到典型实际问题,从一步实际问题到几步实际问题。

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解法,并从所学的解法中找出规律和特点。

下面是小学三年级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一些技巧。

希望他们能帮到你,提高你初三的数学成绩。

一、从方法入手,掌握解题步骤具体来说,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的步骤可以细分为以下几步:①读题,即把握题意,准确理解题目的设置的方向以及考察的内容;②说题,说提就是要厘清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以及所要求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将题目中的关键词进去圈注。

如表示数量的“一共”、“几倍”、“平均值”等,此外也应当特别注意单位的统一。

③析题。

就是要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这也是正确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所在,这一步骤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特别高。

二、从经验入手,丰富生活体验现在教材中的一些应用题,越来越与实际生活相符,大部分都能在生活当中找到原型。

如经常会考察购物问题,若学生没有单独购物过,就对“总价=单价x数量”的关系式很难理解。

在学习“千克和克”时,若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就不能够准确理解“净含量”的含义。

在解答一些关于乘坐出租车的应用题中,若学生没有乘坐过出租车,就对这种问题比较难以下手。

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也需要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三、从情境入手,增强解题兴趣作为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实际问题比其他问题更复杂,所以很多学生对其不是很感兴趣。

但是,如果我们能巧妙地丰富实际问题的情境,使之更加主动,那么学生往往会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然后在回答实际问题时就不会被视为负担,反而可能乐于回答。

几道典型的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练练手:1.一副羽毛球拍38元,石先生想买五副球拍。

典型应用题解题思路

典型应用题解题思路

典型应用题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

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

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 100 ,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 6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千米)1、7个连续偶数的和是84,求这7个数。

2、秦奋的一次三科联赛中,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9分,语文英语的平均分是94分.你能算出他语文,数学和英语各得多少分吗?3、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4、甲、乙、丙三个学生各拿出相同的钱买相同的画片,买来之后,甲、乙两人都比丙各多买了9张画片,因此他俩分别给了丙0.6元,问每张画片多少钱?5、商店里购进同样钱数的甲、乙两种糖果.已知甲种糖果每千克12元,乙种糖果每千克8元.现将这两种糖果混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问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2)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例: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4774米,照这样计算,织布6930米,需要多少天?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解题思路
一、行船问题
二、列车问题
三、时钟问题
四、盈亏问题
五、工程问题
六、正反比例问题
七、按比例分配问题
八、百分数问题
九、“牛吃草”问题
十、鸡兔同笼问题
数学应用题,是很多1-6年级小学生的一大难关。

常常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1.读不懂题干
2.不懂题属于什么类型
3.不会解题,解了也解不对
一、行船问题
【含义】
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关的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船速与水速,船速是船只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只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是水流的速度,船只顺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和;船只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差。

【数量关系】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顺水速=船速×2-逆水速=逆水速+水速×2
逆水速=船速×2-顺水速=顺水速-水速×2
【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二、列车问题
【含义】
这是与列车行驶有关的一些问题,解答时要注意列车车身的长度。

【数量关系】
火车过桥:过桥时间=(车长+桥长)÷车速
火车追及:追及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甲车速-乙车速)
火车相遇:相遇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甲车速+乙车速)
【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三、时钟问题
【含义】
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关系的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