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观察(时间分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互动、学生自主讨论分配:
师生互动 (18‘50'')
学生自主讨论 与探究 (6'25'')
由此可见潘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 生参与知识探究,体现了教师主导、学 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我就对这节课谈谈个人看法:
1,我对教材的理解 《山地的形成》是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四 章第二节内容。山地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 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所以,本节教材是 在前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基础上,将 山地作为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典型案例继续 深入剖析。
2,本节课的亮点
a、导入环节,潘老师展示几幅我们所熟知的山地图 像,把学生带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情境中,引出山地 的概念,这样的设计可以起到制造悬念,直奔主题 的作用。用时1分15秒,我认为时间分配比较合理。 视频1 b、在重难点突破方面,共用时28分钟,占用课堂大 部分时间,充分讲解了褶皱山的形成、基本形态特 征及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讲解清晰到位, 时间安排合理。
《山地的形成》时间分配教学 分析
兴海中学地理组 做课人 潘淑娇 分析人 杨万鹏
整体分配情况:
创设情境引入课 题(1'15'')
地质构造的运 用及练习题讲 解(8')
主要褶皱山脉及 其形成原因讲解 (7'25'')
学生自主阅读 (2'25'')
老师小结 (1'23'')
结合实例,教师 小结(2'50'')
c. 潘老师在重难点突破环节,师生互动进行模 拟实验,教师指导学生,用时 6分钟,这种以“教 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体现新 课标的教学理念。通过探究使同学们能够有严谨与 科学的学习态度。视频2
3,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a、 学生自主讨论环节共用时5分20秒,我认 为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空间较少,不利于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视频3 我的建议:我认为在主要褶皱山脉及其形成原 因的教学设计中,应采用学生讨论的方法,进 而合作完成表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b、板书环节,共用时不足1分钟,并且没有 完整的罗列出知识框架。
山地的形成
• 地质构造的运用: 背斜:储油、储气,建采石场、隧道 向斜:储水
教学时间分配
• 教学时间分配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步骤,而且 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准 。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课堂教学效 率的问题. • 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应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 • 1、把握好教学目标,时间分配才有准则 • 2、把握好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才会有的放矢 • 3、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 ,教学时间的分配才会更加 艺术和人性 • 4、把握好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间的分配才能平 衡
引导分析,褶皱 山概念得出 (3'20'')
模拟实验,教 师引导分析, 论证岩层新老 关系(11')
地形倒置概念及 形成原因的讲解 (3'33'')
重难点分配情况:
重点 突破
褶皱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 征(10‘45'')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难点 突破
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17'23'')
由此可见本节课重难点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