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合集下载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比数列(Geometric Series)是由一个有限项相加而构成的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相等。

在数学中,当求解等比数列的总和时,可以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得出有限或无限的等比数列的总和。

一、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是一种有序数列,其中所有项的比值都是相同的,即a1,a2,a3,…,an为等比数列的n项,其中a1为等比数列的第一项,an为等比数列的最后一项。

等比数列的公差d(即a2-a1=d)也是固定的,d必须是一个实数(即d>0或者d<0)。

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用来计算等比数列总和的公式。

对于有限的等比数列:Sn=a1+a2+a3+…+an=a1×(1-r^n)/(1-r);对于无限的等比数列:Sn=a1+a2+a3+…=a1/(1-r)。

三、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1、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计算有限等比数列的总和。

例如:已知有限等比数列{3,6,12,24,48},其中a1=3,d=3,n=5,则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得Sn=93。

2、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计算无限等比数列的总和。

例如:已知无限等比数列{2,4,8,16,32,…},其中a1=2,r=2,则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得Sn=2/(1-2)=-2。

四、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注意事项1、当r>1时,无限等比数列的总和是无穷大;当r<1时,无限等比数列的总和是有限的。

2、当r=1时,有限等比数列的总和是无限大;当r=1时,无限等比数列的总和也是无限大。

3、当r=-1时,有限等比数列的总和是有限的;当r=-1时,无限等比数列的总和也是有限的。

总之,要想正确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来计算有限或无限的等比数列的总和,必须根据不同情况来选用相应的公式。

只有正确使用了这个公式,才能够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

等比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总结

等比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总结

等比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总结等比数列(Geometric Progression)是指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相等的数列。

比如,1,2,4,8,16 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公比为 2,即任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是 2。

等比数列具有以下的特征:1. 每一项乘以公比得到下一项;2. 第一项可以为任意非零实数;3. 公比可以为任意非零实数;4. 等比数列中不能出现零。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 an 表示第 n 项,a1 表示第一项,r 表示公比。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a1 * (1 - r^n) / (1 - r),其中 Sn 表示前 n 项的和,a1 表示第一项,r 表示公比。

下面是一个例子,展示了如何应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例题:求等比数列 2,6,18,54 的和。

解析:首先确定该等比数列的首项 a1 和公比 r。

首项 a1 = 2,公比 r = 6 / 2 = 3。

接下来,我们需要求出该等比数列的项数 n。

根据通项公式 an = a1 * r^(n-1),最后一项 54 = 2 * 3^(n-1),再化简得 3^(n-1) = 27,两边取对数得 n-1 = 3,解得 n = 4。

然后,代入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Sn = a1 * (1 - r^n) / (1 - r),得 S4 = 2 * (1 - 3^4) / (1 - 3),即 S4 = -242。

所以,等比数列 2,6,18,54 的和为 -242。

总结:等比数列是一种重要的数列,应用广泛。

通过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等比数列的任意一项和前n 项的和。

掌握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在数学问题中快速求解,提高计算效率。

等比数列所有公式

等比数列所有公式

等比数列所有公式
等比数列的所有公式如下:
1. 通项公式:an=a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求解等比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2. 前n项和公式:Sn = a (1 - r^n) / (1 - r),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求解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

3. 最后一项公式:an = a r^(n-1),其中an表示最后一项,a表示首项,r 表示公比。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求解等比数列的最后一项。

4. 前n项平均值公式:Avg = (a (1 - r^n)) / (1 - r) / n,其中Avg表示前n项的平均值。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求解等比数列前n项的平均值。

5. 前n项和与后n项和的关系公式:Sn = a (1 - r^n) / (1 - r),S2n = a (1 - r^(2n)) / (1 - r)。

以上是等比数列的所有公式,希望对解决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2024高考必考)

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2024高考必考)

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2024高考必考)等比数列求和公式通项公式 an=a1×q^(n-1)求和公式 a1(1-q^n)/(1-q)Sn=a1(1-q^n)/(1-q)(q≠1)求和公式推导(1)Sn=a1+a2+a3+...+an(公比为q)(2)qSn=a1q + a2q + a3q +...+ anq = a2+ a3+ a4+...+ an+ a(n+1)(3)Sn-qSn=(1-q)Sn=a1-a(n+1)(4)a(n+1)=a1q^n(5)Sn=a1(1-qn)/(1-q)(q≠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n(a1+an)/2Sn=na1+n(n-1)d/2=dn^2/2+(a1-d/2)n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和=(首项+末项)×项数÷2末项:最后一位数首项:第一位数项数:一共有几位数和:求一共数的总和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明晰概念高中数学中的概念是比较严谨的,各个定义间都有很强的逻辑联系,逐个理解后就应把概念记牢,高考的选择题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而某些解答题也会由于概念定义所限而由繁变简,掌握好概念之后,有利于基础打牢,要做到“明晰”,关键是要多查书,勤查书,不要一知半解。

刻苦练习熟能生巧,对数学而言,也是如此。

做题能提高对题型的熟识度,对技巧的熟识度,以及计算的准确度。

而以上这些,会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而练习,也是要掌握方法的,习题太易,会使人生厌;习题太难,会让人胆怯。

调整状态状态对于考生来讲,非常重要,考试中状态的差异,会带来成绩上巨大的波动。

一般考前一段时间,老师会发很多练习以强化训练,而实际上,状态的调整因人而异。

有的人在训练之后对题目很厌烦,即使在考场上题目会做,往往草草收笔,过程简略,以致痛失步骤分;有的人训练得不够时,找不到做题的感觉,思维僵了,愣是解不出本在自己实力范围之内的题。

(完整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完整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一、 基本概念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q q a n --1)1(1 (1≠q ) qq a a n --11(1≠q ) n S = 或 n S =1na (q = 1)即如果q 是否等于1不确定则需要对q=1或1≠q推导性质:如果等差数列由奇数项,则S 奇-S 偶=a 中 ;如果等差数列由奇数项,则S 偶-S 奇=d n 2。

二、 例题精选: 例1:已知数列{n a }满足:43,911=+=+n n a a a ,求该数列的通项n a 。

例2:在等比数列{n a }中,36,463==S S ,则公比q = 。

-例3:(1)等比数列{n a }中,91,762==S S ,则4S = ;(2)若126,128,66121===+-n n n S a a a a ,则n= 。

例4:正项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80,其中数值最大的项为54,前2n 项的和为6560,求数列的首项1a 和公比q 。

例5: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1-n a ,(a 是不为0的常数),那么数列{n a }是?例6: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9632S S S =+,求数列的公比q 。

例7:求和:)()3()2()1(32n a a a a n ----+-+-+-。

例8:在n 1和n+1之间插入n 个正数,使这n+2个数成等比数列,求插入的n 个数的积。

例9:对于数列{n a },若----------,,,,,123121n n a a a a a a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31的等比数列,求:(1) n a ;(2) n a a a a +---+++321。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一个项都等于前一项乘以相同的常数。

求和公式是指计算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表达式。

在等比数列中,每一项的公式可以表示为:$$a_n = a_1 \cdot r^{(n-1)}$$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第一项,r表示公比。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假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我们可以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推导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让我们从一开始推导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公式。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_1$,公比为r。

那么前n项和可以表示为:$$S_n = a_1 + a_2 + \ldots + a_n$$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上式,得到:$$S = a_1 + a_1 \cdot r + a_1 \cdot r^2 + \ldots + a_1 \cdot r^{(n-1)}$$将等比数列中的首项乘以公比的n-1次方,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r \cdot S = a_1 \cdot r + a_1 \cdot r^2 + \ldots + a_1 \cdot r^{(n-1)} + a_1 \cdot r^n$$将等式两边相减:$$S - r \cdot S = a_1 - a_1 \cdot r^n$$整理后得到:$$S(1-r) = a_1(1-r^n)$$由此,我们可以解出前n项和的公式:$$S = \frac{{a_1(1-r^n)}}{{1-r}}$$这就是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轻松地计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无论n 的大小如何。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必须确保公比r不等于1。

当r等于1时,等比数列变为等差数列,此时前n项和的公式为$S_n = n \cdot a_1$。

因此,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不同的。

总结: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 = \frac{{a_1(1-r^n)}}{{1-r}}$,其中$a_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及其概念是什么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及其概念是什么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及其概念是什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q≠1时 Sn=a1(1-q^n)/(1-q)=(a1-anq)/(1-q)q=1时Sn=na1(a1为首项,an为第n项,d为公差,q 为等比)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等比数列a1≠0。

注:q=1时,{an}为常数列。

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快速的计算出该数列的和。

等比数列的概念1、等比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一个常数(不为0),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q来表示。

定义可以用公式表达为:a(n+1)/an=q(式中n为正整数,q为常数)。

特别注意的是,q是一个与项数n无关的常数2、等比中项:三个数 a、G、b依次组成等比数列,则G叫做的等比中项,且G2=a+b(等比中项的平方等于前项与后项之积)。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1.背诵数学公式数学的出题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解题方法却是相对固定的,需要熟练掌握数学公式。

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把数学公式背诵清楚,做到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记得起计算公式,这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关键步骤。

如果连数学公式都不记得,那做题和解题就无从谈起了。

2、高质量的题海战术与文科相比,数学这门学科更重视“刷题”。

一般来说,数学是“刷题”越多,成绩越好,但我们在采取题海战术的同时,一定注意效率。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我们正在做的题属于什么类型;其次,要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灵活学习,基本的策略是:哪里薄弱,就重点学习哪里;实在搞不懂的部分,就暂时放弃。

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进步得快。

所以要想数学成绩进步快,专项训练绝对是必要的。

有些学生好高骛远,一开始就每天练一套高考试卷,以为这样考得越多越能吃透高考,殊不知,这种练习有很大的侥幸成分,倘能各个击破,全都扎实了,还怕高考不成?3.学会独立思考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独立思考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是数学中常见且重要的数列之一,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

在解决等比数列相关问题时,研究其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将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进行详细介绍。

一、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r,第n项为aₙ。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以下表达式表示:aₙ = a₁ * r^(n-1)其中,aₙ表示等比数列的第n项,a₁表示等比数列的首项,r表示等比数列的公比。

通过该通项公式,我们可以轻松地求得等比数列中任意一项的数值。

例如,若我们需要求解首项为3,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第10项的数值,即可使用通项公式进行计算。

根据公式,将a₁=3,r=2,n=10代入得出:a₁₀ = 3 * 2^(10-1) = 3 * 2^9 = 3 * 512 = 1536因此,首项为3,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第10项的数值为1536。

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对于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我们可以利用求和公式进行计算。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用以下表达式表示:Sn = a₁ * (r^n - 1) / (r - 1)其中,Sn表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a₁表示等比数列的首项,r表示等比数列的公比。

通过该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快速求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例如,若我们需要求解首项为2,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的前5项和,即可使用求和公式进行计算。

根据公式,将a₁=2,r=3,n=5代入得出:S₅ = 2 * (3^5 - 1) / (3 - 1) = 2 * (243 - 1) / 2 = 2 * 242 / 2 = 242因此,首项为2,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的前5项和为242。

通过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在解决问题时更加高效地计算等比数列的任意一项和前n项的和。

这些公式在数学、物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aₙ = a₁ * r^(n-1)表示,通过该公式可以求解等比数列的任意一项的数值;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用Sn = a₁ * (r^n - 1) / (r - 1)表示,通过该公式可以求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完整版)数列求和7种方法(方法全-例子多)

(完整版)数列求和7种方法(方法全-例子多)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一、总论:数列求和7种方法: 利用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错位相减法求和 反序相加法求和 分组相加法求和 裂项消去法求和分段求和法(合并法求和) 利用数列通项法求和二、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是逆序相加法,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是错位相减法,三、逆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是数列求和的二个基本方法。

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1(111q q q a a qq a q na S n nn3、 )1(211+==∑=n n k S nk n 4、)12)(1(6112++==∑=n n n k S nk n5、 213)]1(21[+==∑=n n k S nk n [例1] 已知3log 1log 23-=x ,求⋅⋅⋅++⋅⋅⋅+++nx x x x 32的前n 项和. 解:由212log log 3log 1log 3323=⇒-=⇒-=x x x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 nn x x x x S +⋅⋅⋅+++=32 (利用常用公式)=x x x n--1)1(=211)211(21--n =1-n 21[例2] 设S n =1+2+3+…+n ,n ∈N *,求1)32()(++=n nS n S n f 的最大值.解: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 )1(21+=n n S n , )2)(1(21++=n n S n (利用常用公式) ∴ 1)32()(++=n n S n S n f =64342++n n n=nn 64341++=50)8(12+-nn 501≤∴ 当88-n ,即n =8时,501)(max =n f题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2n-1,则=题2.若12+22+…+(n-1)2=an3+bn2+cn,则a= ,b= ,c=.解: 原式=答案:二、错位相减法求和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 n · b n }的前n 项和,其中{ a n }、{ b 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例3] 求和:132)12(7531--+⋅⋅⋅++++=n n x n x x x S ………………………①解:由题可知,{1)12(--n xn }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 -1}的通项与等比数列{1-n x}的通项之积设nn x n x x x x xS )12(7531432-+⋅⋅⋅++++=………………………. ② (设制错位) ①-②得 nn n x n x x x x x S x )12(222221)1(1432--+⋅⋅⋅+++++=-- (错位相减)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n n n x n xx x S x )12(1121)1(1----⋅+=--∴ 21)1()1()12()12(x x x n x n S n n n -+++--=+[例4] 求数列⋅⋅⋅⋅⋅⋅,22,,26,24,2232n n前n 项的和. 解:由题可知,{n n 22}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的通项与等比数列{n 21}的通项之积设n n nS 2226242232+⋅⋅⋅+++=…………………………………①14322226242221++⋅⋅⋅+++=n n nS ………………………………② (设制错位) ①-②得1432222222222222)211(+-+⋅⋅⋅++++=-n n n nS (错位相减)1122212+---=n n n∴ 1224-+-=n n n S练习题1 已知 ,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答案:练习题2 的前n 项和为____答案:三、反序相加法求和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就可以得到n 个)(1n a a +.[例5] 求证:n n n n n n n C n C C C 2)1()12(53210+=++⋅⋅⋅+++证明: 设nn n n n n C n C C C S )12(53210++⋅⋅⋅+++=………………………….. ①把①式右边倒转过来得113)12()12(n n n n n n n C C C n C n S ++⋅⋅⋅+-++=- (反序)又由mn n m n C C -=可得nn n n n n n C C C n C n S ++⋅⋅⋅+-++=-1103)12()12(…………..…….. ②①+②得 nn n n n n n n n C C C C n S 2)1(2))(22(2110⋅+=++⋅⋅⋅+++=- (反序相加) ∴ nn n S 2)1(⋅+=[例6] 求οοοοο89sin 88sin 3sin 2sin 1sin 22222++⋅⋅⋅+++的值解:设οοοοο89sin 88sin 3sin 2sin 1sin 22222++⋅⋅⋅+++=S …………. ①将①式右边反序得οοοοο1sin 2sin 3sin 88sin 89sin 22222+++⋅⋅⋅++=S …………..② (反序) 又因为 1cos sin ),90cos(sin 22=+-=x x x x ο①+②得 (反序相加))89cos 89(sin )2cos 2(sin )1cos 1(sin 2222222οοοοοο++⋅⋅⋅++++=S =89∴ S =44.5题1 已知函数(1)证明:;(2)求的值.解:(1)先利用指数的相关性质对函数化简,后证明左边=右边(2)利用第(1)小题已经证明的结论可知,两式相加得:所以.练习、求值:四、分组法求和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 [例7] 求数列的前n 项和:231,,71,41,1112-+⋅⋅⋅+++-n a a a n ,… 解:设)231()71()41()11(12-++⋅⋅⋅++++++=-n aa a S n n将其每一项拆开再重新组合得)23741()1111(12-+⋅⋅⋅+++++⋅⋅⋅+++=-n aa a S n n (分组) 当a =1时,2)13(n n n S n -+==2)13(nn + (分组求和)当1≠a 时,2)13(1111n n aa S nn -+--==2)13(11n n a a a n -+--- [例8] 求数列{n(n+1)(2n+1)}的前n 项和.解:设k k k k k k a k ++=++=2332)12)(1(∴ ∑=++=n k n k k k S 1)12)(1(=)32(231k k knk ++∑=将其每一项拆开再重新组合得S n =k k k nk n k nk ∑∑∑===++1213132(分组)=)21()21(3)21(2222333n n n +⋅⋅⋅++++⋅⋅⋅++++⋅⋅⋅++=2)1(2)12)(1(2)1(22++++++n n n n n n n (分组求和) =2)2()1(2++n n n五、裂项法求和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 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 通项分解(裂项)如:(1))()1(n f n f a n -+= (2)οοοοοn n n n tan )1tan()1cos(cos 1sin -+=+ (3)111)1(1+-=+=n n n n a n (4))121121(211)12)(12()2(2+--+=+-=n n n n n a n (5)])2)(1(1)1(1[21)2)(1(1++-+=+-=n n n n n n n a n(6) nnn n n n n n S n n n n n n n n n a 2)1(11,2)1(12121)1()1(221)1(21+-=+-⋅=⋅+-+=⋅++=-则 (7))11(1))((1CAn B An B C C An B An a n +-+-=++=(8)n a ==[例9] 求数列⋅⋅⋅++⋅⋅⋅++,11,,321,211n n 的前n 项和.解:设n n n n a n -+=++=111(裂项)则 11321211+++⋅⋅⋅++++=n n S n (裂项求和)=)1()23()12(n n -++⋅⋅⋅+-+- =11-+n [例10] 在数列{a n }中,11211++⋅⋅⋅++++=n nn n a n ,又12+⋅=n n n a a b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的和.解: ∵ 211211n n n n n a n =++⋅⋅⋅++++=∴ )111(82122+-=+⋅=n n n n b n (裂项)∴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111()4131()3121()211[(8+-+⋅⋅⋅+-+-+-=n n S n (裂项求和) =)111(8+-n =18+n n[例11] 求证:οοοοοοοο1sin 1cos 89cos 88cos 12cos 1cos 11cos 0cos 12=+⋅⋅⋅++解:设οοοοοο89cos 88cos 12cos 1cos 11cos 0cos 1+⋅⋅⋅++=S ∵οοοοοn n n n tan )1tan()1cos(cos 1sin -+=+ (裂项) ∴οοοοοο89cos 88cos 12cos 1cos 11cos 0cos 1+⋅⋅⋅++=S (裂项求和) =]}88tan 89[tan )2tan 3(tan )1tan 2(tan )0tan 1{(tan 1sin 1οοοοοοοοο-+-+-+- =)0tan 89(tan 1sin 1οοο-=οο1cot 1sin 1⋅=οο1sin 1cos 2∴ 原等式成立练习题1.答案:.练习题2。

数列求和公式七个方法

数列求和公式七个方法

数列求和公式七个方法求和公式是数列中常用的一个工具,用于计算数列中一定数量的项的和。

在数学中,有七种不同的方法可以使用求和公式。

1.求等差数列的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是:Sn = (a1 + an) * n / 2,其中Sn是数列前n项和,a1是数列的首项,an是数列的末项,n是数列的项数。

这个公式的核心思想是将数列分成两部分,每部分的和都是数列的首项和末项之和的一半。

2.求等比数列的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Sn=a1*(1-r^n)/(1-r),其中Sn是数列前n 项和,a1是数列的首项,r是数列的公比,n是数列的项数。

这个公式利用了等比数列的特性,即每一项都是前一项乘以公比。

3.求等差数列的和差:等差数列的和差公式是:Sa=Sn-S(n-1),其中Sa是数列从第n-1项到第n项的和差,Sn是数列前n项和,S(n-1)是数列前n-1项和。

这个公式的思想是将数列分成两部分,分别计算它们的和,然后将后一部分的和减去前一部分的和,即可得到和差。

4.求等比数列的和差:等比数列的和差公式是:Sa=Sn/S(n-1),其中Sa是数列从第n-1项到第n项的和差,Sn是数列前n项和,S(n-1)是数列前n-1项和。

这个公式利用了等比数列的特性,即每一项都是前一项乘以公比。

5.求调和数列的和:调和数列的求和公式是:Sn = n / (1/a1 + 1/a2 + ... + 1/an),其中Sn是数列前n项和,a1,a2,...,an是数列的各项。

这个公式的思想是将数列的各项的倒数相加,然后再取它们的倒数。

6.求幂和数列的和:幂和数列的求和公式是:Sn=(a^(n+1)-1)/(a-1),其中Sn是数列前n项和,a是数列的公比,n是数列的项数。

这个公式利用了幂和数列的特性,即每一项都是公比的幂次。

7.求有限项数列的和:有限项数列的求和公式是:Sn = (n / 2) * (a1 + an),其中Sn是数列前n项和,a1是数列的首项,an是数列的末项,n是数列的项数。

等比数列求和的方法

等比数列求和的方法

等比数列求和的方法等比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

求等比数列的和可以使用两种方法:通项公式法和求和公式法。

一、通项公式法: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r^(n-1),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A1表示数列的首项,r表示公比,n表示数列的项数。

要求等比数列的和,可以先求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将所有项相加。

例如,对于等比数列{2,4,8,16,32},首项A1=2,公比r=2,项数n=5,可以求得第n项An=2*2^(n-1)。

将所有项相加,即求和公式为S=A1*(1-r^n)/(1-r)。

使用通项公式法求解等比数列求和的步骤如下:1.确定数列的首项A1,公比r和项数n。

2.使用通项公式An=A1*r^(n-1)求得数列的通项。

3.将所有项相加得到等比数列的和。

例如:求和等比数列{3,6,12,24,48}的和。

步骤1:首项A1=3,公比r=2,项数n=5步骤2:使用通项公式An=A1*r^(n-1)得到数列的通项,An=3*2^(n-1)。

步骤3:将所有项相加得到等比数列的和,S=A1*(1-r^n)/(1-r)=3*(1-2^5)/(1-2)=3*(1-32)/(1-2)=3*(-31)/(-1)=93因此,等比数列{3,6,12,24,48}的和为93二、求和公式法:使用求和公式法可以直接求得等比数列的和,不需要先求出通项公式。

使用求和公式法求解等比数列求和的步骤如下:1.确定数列的首项A1,公比r和项数n。

2.使用求和公式S=A1*(1-r^n)/(1-r)求得等比数列的和。

例如:求和等比数列{3,6,12,24,48}的和。

步骤1:首项A1=3,公比r=2,项数n=5步骤2:使用求和公式S=A1*(1-r^n)/(1-r)=3*(1-2^5)/(1-2)=3*(1-32)/(1-2)=3*(-31)/(-1)=93因此,等比数列{3,6,12,24,48}的和为93综上所述,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有两种:通项公式法和求和公式法。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最全)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最全)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最全)一、前言在高中数学以及各类应用数学问题中,数列求和问题是非常常见的。

解决数列求和问题不仅需要对常用数列的规律进行深刻的理解,还需要掌握多种数列求和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数列求和的八种常用方法,并且会结合具体的数列实例来进行讲解。

尽力做到对每一种方法的介绍都能够做到极致详细,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二、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一个首项为$a_1$,公差为$d$,共有$n$ 项的等差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 = \frac{n}{2}(2a_1 + (n-1)d)$$其中,$S_n$ 代表前$n$ 项的和。

举例:求和数列$1,3,5,7,9$ 的和。

分析:此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为2,总共有5项。

解答:$$S_5 = \frac{5}{2}(2\times 1 + (5-1)\times 2)=25$$因此,数列$1,3,5,7,9$ 的和为25。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对于一个首项为$a_1$,公比为$q$,共有$n$ 项的等比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 = \frac{a_1(1-q^n)}{1-q}$$其中,$S_n$ 代表前$n$ 项的和。

举例:求和数列$2,4,8,16,32$ 的和。

分析:此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2,总共有5项。

解答:$$S_5=\frac{2\times (1-2^5)}{1-2}=-62$$因此,数列$2,4,8,16,32$ 的和为-62。

3. 几何级数通项公式求和对于一般形式为$a_1r^{n-1}$ 的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 = \frac{a_1(1-r^n)}{1-r}$$其中,$S_n$ 代表前$n$ 项的和。

举例:求和数列$1,-\frac{1}{2},\frac{1}{4},-\frac{1}{8},\frac{1}{16}$ 的和。

分析:此数列的首项是1,公比是$-\frac{1}{2}$,总共有5项。

等比数列公式大全

等比数列公式大全

等比数列公式大全
一、等比数列公式
1、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Sn = a1(1 - q^n )/(1 - q),其中a1为等比数列的首项,q 为公比;
2、等比数列求和简便公式:
Sn= a1 ×( q-1/q^n - 1 );
3、等比数列求项数公式:
n=logq ( Sn / a1 + 1 ),
4、某项数列值公式:
an = a1 × q^(n-1);
二、等比数列的性质
1、等比数列的头项与公比共同决定了该数列的形态;
2、等比数列的公比是该数列所有项与其前一项之间的比值,它也影响着数列变化;
3、等比数列的后项是前项乘以公比变化而来;
4、等比数列满足递推式:an=q × an-1, 第一项a1称为等比数列的公差或首项;
5、等比数列a2、a3、…、an,有a1 、q均已知的情况,即:
a2=q × a1,
a3=q × a2=q² × a1,
……,
an=q n-1× a1.
三、等比数列的应用
1、电压变比:等比数列原理用于安排多级变压器,可以调整变压器的
输出电压;
2、金融:金融理财也大量使用了等比数列原理,例如年金储蓄、赈济等,几乎都采用逐步累进的原则;
3、科学研究:等比数列出现在很多的科学研究中,它可以用来研究物
质汇总和变形;
4、概率论:等比数列也能用于概率论的研究,例如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统计分析中指数分布等;
5、广告营销:类似于企业的广告营销,也采用了等比数列的逐步累进
的策略,以达到最终的营销手段;
6、可视化:等比数列原理也可以用于可视化分析,比如气象学中的等
比级数图等。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等比数列是指具有相同的比例关系的数列,即任意相邻两项的比相等。

通项公式表示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求等比数列的和有多种方法,这里我们主要介绍通项公式求和的方法。

假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r,要求前n项的和Sn。

方法1:代入法求和我们可以通过将前n项的和Sn代入通项公式来求和。

将Sn=a1*(1-r^n)/(1-r)放缩整理得到Sn=(a1*r^n-a1)/(r-1)这是等比数列求和的标准公式,其中a1、r、n为已知条件,代入相应的数值即可求解。

方法2:差分法求和使用差分法可以较快地求得等比数列的和。

首先,我们将Sn写成两个部分的和,即Sn = a1 + a2 + ... + an-1 + an。

然后,我们将Sn每一项与公比r相除,得到新的数列b1, b2, ..., bn-1, bn。

那么,新的数列的和S'n可以表示为S'n = b1 + b2 + ... + bn-1+ bn。

通过对S'n进行求和,我们可以得到:S'n = a1/r + a2/r + ... + an-1/r + an/r接下来,我们将Sn减去r倍的S'n:Sn - rS'n = (a1 + a2 + ... + an) - r(a1/r + a2/r + ... +an/r)= a1 + a2 + ... + an - (a1 + a2 + ... + an)=0因此,Sn-rS'n=0,即Sn=rS'n。

展开得到:Sn = r(a1/r + a2/r + ... + an-1/r + an/r)= a1 + a2 + ... + an-1 + an这说明,原等比数列的和Sn等于公比r乘以新数列的和S'n。

而新数列的和可以通过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求得等比数列的和。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大全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大全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大全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包括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通项公式为an=a1×q^(n-1),其中an是第n项,a1是首项,q是公比。

推广式是an=am·q^(n-m),其中am是第m项。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Sn=n×a1(q=1)或Sn=a1(1-q^n)/(1-q)=(a1-a1q^n)/(1-q)=a1/(1-q)-a1/(1-q)q^n(前提:q不等于 1)。

此外,等比数列还有以下性质:
1. 若 m、n、p、q∈N,且m+n=p+q,则am·an=apaq。

2. 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 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3. 若m、n、q∈N,且m+n=2q,则am×an=(a)^2。

4. 若G是a、b的等比中项,则G^2=ab(G ≠ 0)。

5. 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₁与公比q都不为零。

6. 在数列{aₙ}中每隔k(k∈N)取出一项,按原来顺序排列,所得新数列仍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

7. 当数列{aₙ}使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数列{lgaⁿ}是lgq的等差数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数学书籍或咨询数学专业人士。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什么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什么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什么数学是许多学生的难点,那么高中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什么呢?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a1×q^(n-1);推广式:an=am×q^(n-m);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n×a1(q=1);Sn=a1(1-q^n)/(1-q)=(a1-an*q)/(1-q)=a1(q^n-1)/(q-1)(q≠1);(q为公比,n为项数)。

3.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1)Sn=a1+a2+a3+...+an(公比为q);(2)q*Sn=a1*q+a2*q+a3*q+...+an*q=a2+a3+a4+...+a(n+1);(3)Sn-q*Sn=a1-a(n+1);(4)(1-q)Sn=a1-a1*q^n;(5)Sn=(a1-a1*q^n)/(1-q);(6)Sn=(a1-an*q)/(1-q);(7)Sn=a1(1-q^n)/(1-q);(8)Sn=k*(1-q^n)~y=k*(1-a^x)。

拓展阅读:等比数列的性质(1)若m、n、p、q∈N+,且m+n=p+q,则am×an=ap×aq。

(2)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3)若“G是a、b的等比中项”则“G2=ab(G≠0)”。

(4)若{a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1,{bn}也是等比数列,公比是q2,则{a2n},{a3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1^2,q1^3…{can},c是常数,{an×bn},{an/b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1,q1q2,q1/q2。

(5)若(an)为等比数列且各项为正,公比为q,则(log以a为底an的对数)成等差,公差为log以a为底q的对数。

(6)等比数列前n项之和。

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

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A的n次方。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在数学的广袤天地中,等比数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更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利器。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啥是等比数列。

简单来说,等比数列就是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这个常数就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 q 表示(q≠0)。

比如说,数列 2,4,8,16,32……这就是一个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那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啥呢?它有两种情况。

当公比 q = 1 时,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就特别简单,Sn = na1 ,其中 n 是项数,a1 是首项。

比如数列 2,2,2,2,2,这里公比 q = 1,首项 a1 = 2,项数 n = 5,那么这个等比数列的和 Sn = 5×2 = 10 。

当公比q ≠ 1 时,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Sn = a1×(1 q^n) /(1 q) 。

咱们来仔细瞅瞅这个公式。

a1 是首项,q 是公比,n 是项数。

这个公式看起来有点复杂,不过咱们通过几个例子来理解一下就会清楚很多。

假设咱们有一个等比数列 2,6,18,54,162。

这里首项 a1 = 2,公比 q = 3,项数 n = 5 。

那根据求和公式 Sn = 2×(1 3^5) /(1 3) ,先算 3^5 = 243 ,然后 1 243 =-242 ,1 3 =-2 。

所以 Sn = 2×(-242) /(-2) = 242 。

再比如另一个等比数列 3,9,27,81。

首项 a1 = 3 ,公比 q = 3 ,项数 n = 4 。

Sn = 3×(1 3^4) /(1 3) ,算 3^4 = 81 ,1 81 =-80 ,1 3 =-2 。

Sn = 3×(-80) /(-2) = 120 。

那这个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咋推导出来的呢?咱们来瞧瞧。

设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1×q^(n 1) ,那么它的前 n 项和Sn = a1 + a2 + a3 +…… + an 。

等比数列求和两个公式

等比数列求和两个公式

等比数列求和两个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这可是数学世界里的重要家伙!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两个公式。

先来说说等比数列是啥。

就好比你去存钱,银行每年给你的利息都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这增加的过程就有点像等比数列。

比如说,第一年存了 100 块,年利率是 10%,那第二年就是 100×1.1 = 110 块,第三年就是 100×1.1×1.1 = 121 块,以此类推。

咱们要说的第一个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当公比 q 不等于 1 时,Sn = a1×(1 - q^n) / (1 - q) 。

这里的 a1 是首项,n 是项数,q 是公比。

我给你举个例子啊,比如说有一个等比数列 2,4,8,16,32。

这时候首项 a1 就是 2,公比 q 是 2,一共 5 项,那求和 Sn 就等于 2×(1 -2^5) / (1 - 2) ,算出来就是 62 。

再来说说第二个公式,当公比 q = 1 时,Sn = na1 。

这个就简单多啦,比如说一个等比数列 5,5,5,5,5 ,公比 q 就是 1 ,首项 a1 是5 ,一共 5 项,那求和 Sn 就是 5×5 = 25 。

记得我上学那会,老师让我们做一道等比数列求和的题目。

那道题可把我难住了,我抓耳挠腮,算来算去就是算不对。

后来我静下心来,仔细回忆老师讲的公式,一步一步地推导,终于算出了正确答案。

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真的太棒了!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遇到难题别慌张,只要把基础的公式和方法掌握好,再加上耐心和细心,就没有解不开的题。

咱们在实际生活中,等比数列求和的应用也不少呢。

比如说,你想知道某个理财产品按照固定利率增长,几年后能拿到多少钱,这时候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就能派上用场啦。

总之,这两个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多做几道题,多琢磨琢磨,就能熟练掌握,让它们成为咱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武器!希望大家都能和这两个公式成为好朋友,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无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C (2)见解析
2. 已知数列{an}等比 (1)若 S3+ S6= 2S9,求 q (2)若 a>0, 比较 S7 a8 与 S8 a7 的大小。
例题讲解
类型二 求和方法——错位相减法
[例 3]
设数列{an}等比,满足
a2=
1 4
,a5=2.
(1)求数列{a3n-1}的前 n 项和;
(q2-4)(q2-1)=0.
(q-2)(q+2)(q-1)(q+1)=0,
因为 q<1,解得 q=-1 或 q=-2.
当q=-1时,代入①得a1=2, 通项公式an=2×(-1)n-1; 当q=-2时,代入①得a1=12, 通项公式an=12×(-2)n-1. 综上,当q=-1时,an=2×(-1)n-1. 当q=-2时,an=12×(-2)n-1.
(2)求数列{an an+1 }的前 n 项和;
(3)求数列{(2n+1) an }的前 n 项和。
[例 4] 设数列{an}满足 a1=2,an+1-an=3·22n-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令 bn=nan,求数列{bn}的前 n 项和 Sn.
解:(1)由已知得,当 n≥1 时, an+1=[(an+1-an)+(an-an-1)+…+(a2-a1)]+a1 =3(22n-1+22n-3+…+2)+2 =22(n+1)-1. 而 a1=2,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22n-1.
例题讲解
类型一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基本运算 [例 1] 在等比数列{an}中, (1)S2=30,S3=155,求 Sn; (2)若 Sn=189,q=2,an=96,求 a1 和 n.
a11+q=30, 解:(1)由题意知
a11+q+q2=155,
解得a1=5, q=5,
a1=180, 或q=-56.
提示:已知 a1,q,n 且 q≠1 时用 Sn=a111--qqn, 已知 a1,q,an 且 q≠1 时,用公式 Sn=a11--aqnq.
3.等比数列前 n 项和的公式是如何推导的?
提示:设 Sn=a1+a2+a3+…+an① 则把①式两边同乘以 q 得: qSn=a1q+a2q+a3q+…+an-1q+anq qSn=a2+a3+a4+…+an+an+1② ①-②得(1-q)Sn=a1-an+1 ∴当 q≠1 时,Sn=a11--aqn+1=a1(11--qqn). 又当 q=1 时,∵a1=a2=…=an,∴Sn=na1.
方法
位相减
和的方法 列求和问题
公式理解
1.应用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提示:在应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
应分 q=1 与 q≠1 两种情况分别求解; 若 q≠1,要说明为什么 q≠1.
2.当 q≠1 时,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有两种 形式 Sn=a111--qqn及 Sn=a11--aqnq,应用时应如何选择?
[例 2] 已知等比数列{an}中,an>0,Sn=80,S2n=6560,则 前 n 项中最大项为 54,求 n.
跟踪练习
1. (1)等比数列{an}中,q=-12,S5=11,则 a1,a5 分别为(
)
A.14,1
B.16,-1
C.16,1
D.14,-1
(2)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q<1,前 n 项和为 Sn,已知 a3=2,
S4=5S2,求{an}的通项公式.
解析:(1)S5=a1[11----12125]=11⇒a1=16, a5=a1·q4=16×(-12)4=1.
(2)由题设知 a1≠0,Sn=a111--qqn(q<1),
a1q2=2 ①
则a11-q4=5×a11-q2 ②
1-q
1-q
由②得 1-q4=5(1-q2),
1.
设数列{an}的首项

a1=a≠
1 4
,且
an1 a12nan ,14n为, n为偶奇数数,
bn=a2n-1
1 4
(1)求 a2,a3
两式相减,得(1-1a)Sn=1a+a12+…+a1n-ann+1, 即Sn=aan-an1a--n1a2 -1. 综上所述,得 Sn=anan2n+-a1n1a,--an1=a21-,1,a≠1.
2. 已知数列{bn}前n项和为Sn,且bn=2-2sn,
数列{an}是等差数列,a5=
5 2
, a7 =
从而
Sn=14×5n+1-54或
1 Sn=
080×[1--56n]
11
.
(2)由 Sn=a111--qqn,an=a1·qn-1 以及已知条件得
189=a111--22n, 96=a1·2n-1,
∴a1·2n=192,即 2n=1a912,
∴189=a1(2n-1)=a1(1a912-1), ∴a1=3,2n-1=936=32,∴n=6.
7 2
.
(1)求{bn}的通向公式。
(2) 若cn=an.bn,n=1,2,3…..求;数列{cn}前n项和Tn
例题讲解
类型三 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例 5] 设数列{an}的相邻两项 an,an+1 是方程
x2
bn x
(1)n 2
0 的两根,又
a1=2
求数列{bn}的前 n 项和 Tn.
跟踪练习
(2)由bn=nan=n·22n-1知
Sn=1·2+2·23+3·25+…+n·22n-1.

从而22·Sn=1·23+2·25+3·27+…+n·22n+1.

①-②得
(1-22)Sn=2+23+25+…+22n-1-n·22n+1.
即Sn=19[(3n-1)22n+1+2].
跟踪练习
1. 求和 Sn=1a+a22+a33+…+ann. 解:分a=1和a≠1两种情况. 当a=1时,Sn=1+2+3+…+n=nn+ 2 1; 当a≠1时,Sn=1a+a22+a33+…+ann, 上式两边同乘以1a,得 1aSn=a12+a23+…+n-an 1+ann+1,
2.4.2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第一课时)
新课讲解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知识点
基本内容
基本 公式
等比数列 前 n 项和公 式
Sn=naqa1≠111-1-qq=qn1=
a1-anq 1-q
根据 q 是否为 1,有两种形式
推导等比 错位相减法:解决由等比数列与
基本
两边乘公比,错
数列前 n 项 等差数列对应项的积组成的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