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鉴赏方法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诗鉴赏课件49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考情分析
首批高考改革地区山东省组织的2020新高考模拟考试中,增设了一篇 现代诗歌阅读题。考纲上提到过现代诗歌鉴赏,考纲规定:“了解小说、 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这里的诗歌 特指现代诗歌。但因考试基本不涉及,以至于很多同学进入“学的不考、 考的不学”的认识误区。这次模拟给教和学敲响了警钟。
8.“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分)
9.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 析。(6分)
揭开现代诗的神秘面纱 源起与发展
中国诗歌演进史
楚辞 诗经
乐府
唐诗
宋词
明清诗歌
元曲
新诗
无法避开的 诗歌流派
新月诗派
九叶诗派
朦胧诗派
香 菱 学 诗
触摸现代诗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 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 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 刈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 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 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 风与云 在我的镶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卅日 在苏格兰高原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 野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 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 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 野时的渺小感。
诗歌鉴赏ppt课件

婉约柔美:该词语言婉约柔美,意境优美,展现了女词人的细 腻情感和柔美风格。
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将情感与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 的效果。
《沁园春·雪》鉴赏
创作背景 毛泽东创作于1936年2月,表达 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革命事 业的信心。
寓情于景 通过描绘雪景来抒发情感,将革 命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寓于 自然之中。
提升文化素养
诗歌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提高文化 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心。
拓展思维视野
诗歌具有跨时空、跨文化的特点,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拓展思维视野和认知范围。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韵律鉴赏
总结词
欣赏韵律之美
VS
详细描述
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韵,探讨诗人 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 表现力。
PART 04
经典诗歌鉴赏
《静夜思》鉴赏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了这首描绘 夜景的短诗,表达了远方的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该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 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内心的孤 寂。
艺术特色
清新明快:该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 优美,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情景交融
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景象,将情感与 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
《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
宋代词人苏轼创作了这首豪放词的代表作 ,表达了作者对狩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 的热爱。
该词以密州出猎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狩 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作 者的豪放情怀和激昂斗志。
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将情感与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 的效果。
《沁园春·雪》鉴赏
创作背景 毛泽东创作于1936年2月,表达 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革命事 业的信心。
寓情于景 通过描绘雪景来抒发情感,将革 命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寓于 自然之中。
提升文化素养
诗歌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提高文化 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心。
拓展思维视野
诗歌具有跨时空、跨文化的特点,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拓展思维视野和认知范围。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韵律鉴赏
总结词
欣赏韵律之美
VS
详细描述
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韵,探讨诗人 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 表现力。
PART 04
经典诗歌鉴赏
《静夜思》鉴赏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了这首描绘 夜景的短诗,表达了远方的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该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 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内心的孤 寂。
艺术特色
清新明快:该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 优美,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情景交融
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景象,将情感与 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
《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
宋代词人苏轼创作了这首豪放词的代表作 ,表达了作者对狩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 的热爱。
该词以密州出猎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狩 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作 者的豪放情怀和激昂斗志。
现代诗歌鉴赏PPT课件

3
创新语言表达在诗歌中的作用
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 验。
06
现代诗歌鉴赏实例分析
《再别康桥》鉴赏
诗歌背景
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及《再别康桥》 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人对康桥的 深厚情感。
诗歌意象
分析诗歌中的云彩、金柳、青荇等 意象,感受诗人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的高超技巧。
诗歌韵律
鉴赏诗歌的押韵和节奏,体会徐志 摩诗歌的音乐美。
意象的定义
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意象的种类
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等。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塑造诗歌形象,传达诗人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创新的语言表达
1 2
创新语言表达的定义
打破常规语法、词汇和修辞的束缚,创造出新颖、 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创新语言表达的种类
词性活用、句式变换、修辞手法创新等。
03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朗读与背诵
01
朗读技巧
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准确 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02
背诵方法
采用分段背诵、联想记忆等方法,提高背诵效率,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理解与感悟
意象解读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 追求。
情感共鸣
通过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加深对诗歌的感悟。
呼吁人们关注生态环境,表现诗人对 自然的关爱与责任感。
寄情山水
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达到 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社会主题
时代变迁
反映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表达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 深刻关切。
人间温情
描写人间的善良、互助与 爱心,传递诗人对人性的 肯定与期待。
初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鉴赏》课件 新人教版63页PPT

初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鉴赏》课件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新人教版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新人教版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
诗歌鉴赏ppt课件

15
现代派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特点 强调个性表达,追求艺术创新。 注重诗歌内在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2024/1/27
16
现代派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广泛使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
代表作品
徐志摩《再别康桥》
2024/1/27
17
现代派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戴望舒《雨巷》 卞之琳《断章》
2024/1/27
追求朦胧与神秘
象征主义诗歌不直接表达诗人的意图 ,而是通过描绘朦胧、神秘的意象来 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注重音乐性
象征主义诗歌非常注重诗歌的音乐性 ,通过押韵、节奏等手法来增强诗歌 的韵律感和美感。
2024/1/27
25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魅力所在
• 强调感官体验:象征主义诗歌还强调感官体验,通过描绘色彩、气味、声音等感官元素来营造独特的诗 歌氛围。
形象性
诗歌语言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手法,塑造出生动、具体的形象。
音乐性
诗歌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2024/1/27
32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情景交融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 动,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和情 境,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
虚实相生
诗歌中的意境往往虚实相生,既 有具体可感的实景,又有抽象朦 胧的虚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
• 使用象征与隐喻:浪漫主义诗歌还常常使用 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诗歌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2024/1/27
23
英美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01
代表作品
2024/1/27
02
03
04
《诗歌鉴赏知识大全》课件

融合情境
结合史料、文化、地理情境,发掘诗歌内涵背后 的文化内涵。
倾听音韵
注意辨明韵脚、位置与时间间隔,理解音韵特征 构建节奏感和韵律欣赏。
交流互通
与他人交流、比较、互补,获得更多维度的文本 解读和审美感画相融
将诗歌表现的情感和意象转化为 笔墨表现,形成诗画相生的文学 艺术体系。
抑扬格、颔联
采用多个基本等分音长的韵脚组 合的节奏方式。
跳越格
自由体
在诗行内加入额外的音节,使得 整个诗句的节奏出现跳动的效果。
不受规范定式的限制,具有极高 的自由度和创造性的节奏形式, 如自由诗。
诗歌的音韵美学
1
情感共鸣
2
音韵之美意味着诗歌传达情感的能力,
表达深刻的思想、感受和情感,引起人
们的共鸣和共情。
诗歌作为艺术文本,是培养个人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渠道。
2 文本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与诗歌鉴赏,可以提高个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文学写作的素养。
3 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拓展
参与、创作诗歌,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解决现实问题和拓展未来。
《诗歌鉴赏知识大全》 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这场诗歌鉴赏之旅,本课件将会为你呈现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门优美艺术的奥秘。
诗歌鉴赏的定义
文学艺术
一种以语言为媒介表达思想 感情、透过字句布置个别形 象、刻画形体特征以及再现 自然景色的文学艺术形式。
审美体验
一种通过解析诗歌文本与音 韵结构等寻找情感语境的文 本理解过程,提升个人的审 美体验和文学素养。
诗歌的韵律及常见韵律类型
1
平仄
中文韵律中的基本元素,分为平声和仄声,
押韵
2
结合史料、文化、地理情境,发掘诗歌内涵背后 的文化内涵。
倾听音韵
注意辨明韵脚、位置与时间间隔,理解音韵特征 构建节奏感和韵律欣赏。
交流互通
与他人交流、比较、互补,获得更多维度的文本 解读和审美感画相融
将诗歌表现的情感和意象转化为 笔墨表现,形成诗画相生的文学 艺术体系。
抑扬格、颔联
采用多个基本等分音长的韵脚组 合的节奏方式。
跳越格
自由体
在诗行内加入额外的音节,使得 整个诗句的节奏出现跳动的效果。
不受规范定式的限制,具有极高 的自由度和创造性的节奏形式, 如自由诗。
诗歌的音韵美学
1
情感共鸣
2
音韵之美意味着诗歌传达情感的能力,
表达深刻的思想、感受和情感,引起人
们的共鸣和共情。
诗歌作为艺术文本,是培养个人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渠道。
2 文本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与诗歌鉴赏,可以提高个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文学写作的素养。
3 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拓展
参与、创作诗歌,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解决现实问题和拓展未来。
《诗歌鉴赏知识大全》 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这场诗歌鉴赏之旅,本课件将会为你呈现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门优美艺术的奥秘。
诗歌鉴赏的定义
文学艺术
一种以语言为媒介表达思想 感情、透过字句布置个别形 象、刻画形体特征以及再现 自然景色的文学艺术形式。
审美体验
一种通过解析诗歌文本与音 韵结构等寻找情感语境的文 本理解过程,提升个人的审 美体验和文学素养。
诗歌的韵律及常见韵律类型
1
平仄
中文韵律中的基本元素,分为平声和仄声,
押韵
2
2024年度《鉴赏诗歌的意象》PPT课件

21
《雨巷》中孤独迷茫情绪传达
诗中描绘了雨巷的阴暗、狭窄和 孤独,通过意象的运用传达出诗
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诗中运用象征手法,将雨巷与诗 人的内心世界相联系,表达出诗
人对人生的困惑和追求。
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解读,可以感 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以
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2024/3/23
22
06
2024/3/23
10
03
现代诗歌中的创新 意象
2024/3/23
11
抽象思维与具象表达结合
抽象思维的运用
现代诗歌中,诗人常通过抽象思 维来创造独特的意象,表达内心
世界的复杂情感。
2024/3/23
具象表达的呈现
具象表达是诗人将抽象思维转化为 可感知的形象,通过生动的描绘使 读者产生共鸣。
抽象与具象的结合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隐含意义,需要通过细致的分 析和解读来揭示其深层含义。
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对象征物的分析和解读, 可以揭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探究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歌所营造的一种艺术境界,通过对意象的组合和排列,可以 营造出不同的意境,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01
02
03
04
自然意象
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 等自然现象和景物。如月、水
、山、花等。
社会意象
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 和场景。如城市、乡村、战争
、爱情等。
文化意象
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特 定事物和符号。如节日、典故
、神话等。
人造意象
诗人通过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 超越现实世界的虚构形象和场
景。如梦境、仙境等。
《雨巷》中孤独迷茫情绪传达
诗中描绘了雨巷的阴暗、狭窄和 孤独,通过意象的运用传达出诗
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诗中运用象征手法,将雨巷与诗 人的内心世界相联系,表达出诗
人对人生的困惑和追求。
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解读,可以感 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以
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2024/3/23
22
06
2024/3/23
10
03
现代诗歌中的创新 意象
2024/3/23
11
抽象思维与具象表达结合
抽象思维的运用
现代诗歌中,诗人常通过抽象思 维来创造独特的意象,表达内心
世界的复杂情感。
2024/3/23
具象表达的呈现
具象表达是诗人将抽象思维转化为 可感知的形象,通过生动的描绘使 读者产生共鸣。
抽象与具象的结合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隐含意义,需要通过细致的分 析和解读来揭示其深层含义。
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对象征物的分析和解读, 可以揭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探究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歌所营造的一种艺术境界,通过对意象的组合和排列,可以 营造出不同的意境,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01
02
03
04
自然意象
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 等自然现象和景物。如月、水
、山、花等。
社会意象
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 和场景。如城市、乡村、战争
、爱情等。
文化意象
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特 定事物和符号。如节日、典故
、神话等。
人造意象
诗人通过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 超越现实世界的虚构形象和场
景。如梦境、仙境等。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实用)课件

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学习交流PPT
2
表达技巧的分类
表表 达现 技手
(
1.表达方式 2.修辞手法 3.表现手法
巧 法 4.行文结构 )
学习交流PPT
3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融(寓)
表
间接抒情 情于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现
动静,虚实,正面
手
描写类 侧面,细节描写, 白描,乐景衬哀情
法
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 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 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 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 和反衬。
见《状元360》P83
学习交流PPT
14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简析这首诗运 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交流PPT
10
象征
• 《石灰吟》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 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
焚烧若等闲。
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 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
清白在人间。
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
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
高尚情操。
学习交流PPT
11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 一、两者的表现不同: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 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 似” 。
•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
• 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音乐美 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
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 席勒
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他
代表人物
闻 一 多
徐 志
们的诗歌行数、字数整整
摩 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
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
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 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 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美。
关键词 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
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古典诗歌 (律诗)
“诗眼”一般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相对称的位置上,而且要 是五言律诗,就出现在第三或第五个字上,一般都是动词 或形容词。
例: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意象 是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象”)与作者借景
抒情的“情”、咏物言志的“志”(“意”)的完美结合。
意境 通过某些诗句或整首诗体现出来。
意象 通过单个的“象”体现出来。
2、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
象征 高洁品格
象征 思乡之情
传书的信使
马致远·《秋思》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鉴赏感情
鉴赏感情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 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分析“好处” 分析诗眼的好处,就是要结合诗眼所在的整个诗句所表达的意
境、形象或情理(有时还需要结合整首诗的意境或中心),来充 分发掘其丰富的意蕴,把握其优美的艺术效果,进而用精炼的语 言表述出来。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隽永美。
鉴赏形象
鉴赏形象
把握要点
1 捕捉意象 2 领略意境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毁坏”、“创造”的内容就需要好好挖掘。
2、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或生活的图景(“境”) 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意”)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
意境
艺术境界,一种和谐而广阔的、能够诱发鉴赏者丰 富想象并从而获得美的享受的艺术境界。
2、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意境特点
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 独冷寂、清新优美等等。
抓住以上这类关键词、并联系具体诗歌反复训练,就不难做到“明意 境”的要求,即在充分理解诗句、并将诗句散文化的基础上,概括出其所 表现的艺术境界的特点,例如一些边塞诗的慷慨悲壮、田园诗的恬淡自然, 再如一些写景诗的雄浑壮观、隐逸诗(或思亲诗)的孤独冷寂,等等。
2、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意境与意象联系与区别
导入
诗歌圣地是人类的精神后花园,聚焦了美景,凝结着美 情。现代诗歌更具情理义,更富新美力。它想象丰富,构思 巧妙,极富音乐节奏,能凝练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 感情色彩。
1
语言
鉴赏方面 2
形象
3
感情
4
手法
鉴赏语言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而诗歌, 一般都具备旋律、节奏、押韵这三个韵律要素,适宜诵读。古代诗人很 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 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 乐感。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1.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
“已知”包括两个方面: 1、是书面提供的 如题干要求、标题、作者、题材范围、写作时间背景、注释等。 2、是学生个人的 对这一类作品的阅读经验,或者生活常识,对修辞知识或表现手法:直接抒 情、间接抒情,象征、对比、衬托、渲染等手法的理解,诗歌的传统、风格、 流派、典故等已知的经验。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2.体味诗情,要善于在诗歌的抒情中寄托情思。
诗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诗情,就要把诗歌所提供的含蓄的东 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杂的生活现象加以精炼概括的东西, 还原到它原来的状态中去。
例:《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地毁坏,不断地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1
整体感知
诵读注意 2 入情入境
3
多种形式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致云雀》:
晶莹闪烁的草地, 春霖洒落的声息, 雨后苏醒的花蕾, 称得上明朗、欢悦、
反复吟诵品味,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 和谐的音调、动听的旋律,就不难领 略诗歌内涵,包括音乐美、情感美。
清新的一切,全都不及你的音乐。
意 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
象 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
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
意象 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例:《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太阳”、“石砾”、“滑坡”、 “雄鹰”、“雪豹”、“蜘蛛”等就是寄予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 具体可感的事物,即为意象。 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 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解开意象。 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1.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
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美景当然流露喜爱之情, 但情哀之时美景含泪,如“感时花溅泪”;心凉之时美景却又倍受诘问,如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意象“花”“红药”所含的情感就 是很清楚的了。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2.体味诗情,首先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从想象中体味形象,对诗人的想象活动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
读《红烛》,顺着诗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红烛,体味红烛有什么特 点,爱国者的形象即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因为这首诗的形象的核心是一 只为照亮险恶前途、烧破世人迷梦而燃烧自己的红烛。
读诗的全过程,想象活动都是围绕着这只红烛的形象展开的,对于诗歌 中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把握,是通过对这只勇于牺牲的红烛的想象而获得的, 离开了想象将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