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钥管理的新进展
数据库加密密钥管理有效管理和保护数据库加密密钥
数据库加密密钥管理有效管理和保护数据库加密密钥数据库加密是一项有效保护数据安全的措施。
在数据库加密技术中,密钥的管理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密钥是解密和访问加密数据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加密密钥管理的有效方法,以及如何保护数据库加密密钥的安全性。
一、密钥管理的重要性数据库加密的核心是密钥的使用和保护。
合理的密钥管理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并提供高效的访问和控制。
有效的密钥管理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1. 密钥生成:密钥的生成过程应确保随机性和唯一性。
采用安全的伪随机算法生成密钥,避免使用弱密钥或者可预测的密钥。
2. 密钥分发:密钥的分发要确保安全传递。
可以使用安全通信渠道,如SSL或者VPN,将密钥传递给授权的用户。
3. 密钥存储:密钥存储过程应当安全可靠。
可以将密钥存放在专门的密钥存储设备中,如硬件安全模块(HSM),或者使用加密技术对密钥进行保护。
4. 密钥周期管理:密钥的周期管理包括密钥的更新、撤销和删除。
定期更换密钥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密钥被破解或滥用。
二、密钥管理的有效方法为了有效管理数据库加密密钥,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1. 权限控制:为了防止未授权的用户访问密钥,必须对密钥进行权限控制。
合理设置密钥的读写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密钥。
2. 密钥备份:为了防止密钥的丢失,应定期进行密钥的备份。
备份的密钥可以存储在安全的地方,以便在密钥丢失或损坏时进行恢复。
3. 密钥监控:密钥的监控可以及时检测密钥的使用情况和异常行为。
通过密钥监控系统,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安全漏洞。
4. 密钥审计:密钥的审计可以追踪密钥的使用记录,包括密钥的生成、分发、存储和销毁。
密钥审计可以提供对密钥管理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控制。
三、保护数据库加密密钥的安全性为了保护数据库加密密钥的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关键措施:1. 强化访问控制:加强对密钥存储设备的访问控制,只允许授权人员进行操作。
同时,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确保只有合适的人员能够访问和操作数据库加密密钥。
介绍密钥管理的主要内容
介绍密钥管理的主要内容
密钥管理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安全实践,用于保护和管理机密信息的加密密钥。
密钥是密码算法的关键部分,用于加密和解密数据。
密钥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密钥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密钥管理中,主要内容包括密钥的生成、分发、存储、更新和销毁。
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拓展介绍:
1. 密钥生成:密钥生成是指根据特定的算法和随机数生成器生成密钥。
生成强大和安全的密钥是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因此密钥的生成过程需要具备足够的随机性和复杂性。
2. 密钥分发:在密钥管理中,密钥需要安全地传输给授权的用户或系统。
密钥分发过程需要采用安全的通信通道和加密技术,以防止密钥被未经授权的人员截获或篡改。
3. 密钥存储:密钥的安全存储是密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安全存储密钥意味着将密钥保存在受控的环境中,防止密钥被盗取或滥用。
常见的密钥存储方法包括使用硬件安全模块(HSM)或密钥管理系统(KMS)来保护密钥。
4. 密钥更新:为了保持信息的安全性,密钥定期或根据需要进行更新。
密钥更新可以通过生成新的密钥并替换现有密钥的方式来实现。
更新密钥的频率取决于
安全策略和特定的安全需求。
5. 密钥销毁:当密钥不再需要时,密钥应该被安全地销毁,以防止被恶意使用。
密钥销毁可以通过物理销毁硬件设备、删除加密键或使用特殊的密钥销毁过程来实现。
综上所述,密钥管理涉及到密钥的生成、分发、存储、更新和销毁等主要内容。
通过有效的密钥管理,可以确保加密系统的安全性,并保护敏感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安全通信加密整改报告
安全通信加密整改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在通信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需求。
为了加强安全通信的保障,我公司对现有的通信加密方案进行了全面评估,并进行了相应的整改工作。
本报告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二、背景介绍作为一家专注于信息通信领域的公司,我公司广泛运用了各种通信技术进行业务通信和数据传输。
然而,在前期的安全性评估中,发现了某些通信加密方案存在一定的弱点,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和信息被篡改的风险。
三、评估结果分析经过对现有通信加密方案的详细评估,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 弱密码:部分用户在选择密码时使用弱密码,容易被恶意攻击者猜解,从而导致数据泄露。
2. 漏洞利用:现有的加密算法存在某些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导致信息泄露或篡改。
3. 密钥管理不够安全:密钥的生成、存储和分发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容易受到攻击者的篡改。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决定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改,以加强我们的通信加密方案的安全性。
四、整改方案为了解决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方案:1. 强制使用复杂密码:所有用户在设置密码时必须使用复杂密码,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组合。
同时,推广密码管理工具,帮助用户生成和管理复杂密码。
2. 加密算法升级:对现有加密算法进行升级,修复已知漏洞,并采用更安全的算法,以防止黑客的攻击。
3. 密钥管理加强:对密钥生成、存储和分发过程进行全面改进,引入更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和安全保护措施,确保密钥的安全性。
4. 定期安全检查: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机制,对通信加密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并修复新的安全问题。
五、整改工作进展自开始整改工作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培训员工、更新系统软件、加强网络安全设施等。
整改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 强制密码策略:已经发布新的内部规定,要求所有用户在设置密码时必须遵守复杂密码策略。
密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密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密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对于数据加密和安全性需求越来越高,而密钥管理系统成为了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密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是一种集成了硬件、软件和流程的系统,用于生成、存储、分配和管理加密密钥的安全平台。
它可以帮助企业保护其敏感数据,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合规性。
一般来说,密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密钥生成、存储、分发、轮换和销毁等功能。
通过集中管理和控制密钥的生命周期,企业可以有效地保护其数据资源,防止数据泄漏和未授权访问。
此外,密钥管理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如GDPR、HIPAA、PCI DSS等,从而避免因数据安全问题而引发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在选择密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时,企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安全性:系统的安全性是首要考虑因素,包括数据加密算法、密钥保护机制、访问控制等。
2. 可扩展性: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增长,系统需要能够支持越来越多的加密密钥并能够灵活扩展。
3. 高可用性:系统需要具备高可用性和容灾能力,确保密钥存储和管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 合规性:系统需要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如FIPS140-2、ISO 27001等。
5. 易用性:系统需要便于部署和管理,用户界面友好并且提供有效的监控和报告功能。
总的来说,密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对于企业数据加密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企业可以保护其数据安全,避免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因此,企业在部署和管理密钥管理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合规性以及易用性等因素,从而提高数据安全的保障和管理效率。
密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密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1. 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成为各个企业和组织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
为了保护敏感数据,密钥管理系统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密钥管理系统的定义、重要性,并探讨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2. 密钥管理系统的定义密钥管理系统(Ke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KMS)是指一套用于生成、储存、分发和撤销密钥的软件和硬件集合。
密钥是保护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的关键,因此,密钥管理系统在确保数据安全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3. 密钥管理系统的重要性3.1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算法处理,将其转化为密文,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而密钥是实现数据加密解密的基础。
因此,密钥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2 密钥生命周期管理密钥在其生命周期内会经历生成、存储、分发、撤销等多个阶段。
密钥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和组织有效管理密钥的整个生命周期,确保密钥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3.3 合规要求许多行业都有特定的数据保护合规要求,如金融行业的PCI DSS标准和医疗行业的HIPAA法规。
密钥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满足这些合规要求,降低违规的风险。
4. 密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4.1 密钥生成与存储密钥生成是密钥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一个安全的密钥生成算法应该是随机且不可预测的,以保护密钥的安全性。
密钥管理系统应该提供可靠的密钥生成功能,并将生成的密钥存储在安全的密钥库中,如硬件安全模块(HSM)或加密卡。
4.2 密钥分发与管理密钥分发是将生成的密钥传递给使用者或其他系统的过程。
密钥管理系统应该提供安全的密钥分发机制,如基于传输层安全协议(TLS)的安全通信通道。
同时,密钥管理系统应该能够管理密钥的权限和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使用密钥。
4.3 密钥更新与撤销密钥生命周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密钥可能会遭受到暴力破解、泄露或失效等风险。
因此,密钥管理系统应该提供密钥的定期更新和撤销功能,以防止密钥被不当使用。
数据加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数据加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数据加密技术作为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最新研究成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数据加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数据加密技术。
简单来说,数据加密技术是一种将明文信息转换成密文信息的技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密钥管理,即如何生成、分发和使用密钥来加密和解密数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加密技术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
其中,量子加密技术是最引人注目的一项成果。
量子加密技术利用量子力学的原理,可以实现无条件的安全性。
这意味着,即使攻击者拥有无限的计算能力,也无法破解量子加密算法。
这一技术的诞生,无疑为数据加密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此外,同态加密技术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同态加密技术允许在密文上直接进行计算操作,而无需对数据进行解密。
这使得用户可以在不泄露敏感信息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同态加密技术的发展,为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尽管数据加密技术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加密算法可能会被攻破。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不断寻找更加安全的加密算法来应对这一挑战。
其次,数据加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密钥管理的复杂性、加密算法的性能问题等。
这些问题需要研究人员和实践者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数据加密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在数字化时代,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和支持数据加密技术的发展,共同维护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总之,数据加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数据保护手段。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不足和挑战,并努力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数字化时代中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国内外密码学发展现状
国内外密码学发展现状一、近年来我国本学科的主要进展我国近几年在密码学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下面我们将从最新理论与技术、最新成果应用和学术建制三个方面加以回顾和总结。
(一)最新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我国学者在密码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序列密码方面,我国学者很早就开始了研究工作,其中有两个成果值得一提:1、多维连分式理论,并用此理论解决了多重序列中的若干重要基础问题和国际上的一系列难题。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曾肯成提出了环导出序列这一原创性工作,之后戚文峰教授领导的团队在环上本原序列压缩保裔性方面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2)分组密码方面,我国许多学者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吴文玲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分组密码分析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对NESSIE 工程的候选密码算法NUSH的分析结果直接导致其在遴选中被淘汰;对AES、Camellia、SMA4等密码算法做出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攻击轮数屡次刷新世界纪录。
(3)Hah函数(又称杂凑函数)方面,我国学者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尤其是王小云教授领导的团队在Hah函数的安全性分析方面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建立了一系列杂凑函数破解的基本理论,并对多种Hah函数首次给出有效碰撞攻击和原像攻击。
(4)密码协议方面,我国学者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重置零知识方面的研究:构造了新工具,解决了国际收那个的两个重要的猜想。
(5)PKI技术领域,我国学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冯登国教授领导的团队做出了重要贡献: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KI模型框架,提出了双层式秘密分享的入侵容忍证书认证机构(CA),提出了PKI实体的概念,形成了多项国家标准。
该项成果获得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量子密码方面,我国学者在诱骗态量子密码和量子避错码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在协议的设计和分析方面也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
(7)实验方面,主要有郭光灿院士领导的团队和潘建伟教授领导的团队取得了2022年是我国《商用密码管理条例》发布实施10周年。
国密密钥管理体系
国密密钥管理体系国密密钥管理体系是指我国自主研发的密码算法及其密钥管理的体系,是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密密钥管理体系的建立,旨在保障我国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国密密钥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密钥管理机构,负责密钥的生成、分发、存储和销毁等工作。
密钥管理机构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密钥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同时,密钥管理机构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国密密钥管理体系中,密钥的生成是一个重要环节。
密钥的生成过程需要保证随机性和唯一性,以防止密钥被猜测或者重复使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采用了国际公认的密码学算法,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通过密钥的生成算法,可以生成具有高度安全性的密钥。
密钥的分发是密钥管理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密钥的分发过程需要保证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防止密钥被篡改或者泄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采用了一系列的安全传输协议和技术手段,确保密钥的安全传输和接收。
密钥的存储是密钥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密钥的存储需要保证密钥的机密性和可用性,以防止密钥被非法获取或者丢失。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采用了一系列的密钥存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密钥的加密存储、密钥的备份和恢复等。
密钥的销毁是密钥管理体系中的最后环节。
密钥的销毁需要保证密钥的彻底删除,以防止密钥被恶意利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采用了一系列的密钥销毁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密钥的安全销毁和彻底删除。
总结起来,国密密钥管理体系是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旨在保障我国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国密密钥管理体系包括密钥的生成、分发、存储和销毁等环节,通过采用安全的算法、协议和技术手段,确保密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信息化建设中,国密密钥管理体系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信息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网络安全技术的新进展与新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的新进展与新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
然而,网络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网络攻击、黑客入侵、数据泄露等问题屡见不鲜。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各国和企业一直在不断研究和尝试新的安全技术。
本文将主要介绍网络安全技术的新进展和新应用。
一、密码技术密码技术是网络安全的基石。
传统密码学包括对称加密和公开密钥加密。
由于基于对称密钥的加密方式不够安全、密钥管理不够灵活,目前主流的加密方式是基于公开密钥的加密方式。
近年来,量子计算技术的出现对密码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用于抵御量子计算攻击,需要一些新的加密算法。
虽然有一些新的算法已经出现,但都需要深入研究和应用。
目前最常见的加密算法是基于椭圆曲线的加密算法。
它具有更高的安全级别和更短的密钥长度,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密速度。
二、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包括威胁检测、防止服务拒绝攻击和反欺诈。
通过分析网络中所有通信数据定义异常,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预测恶意攻击,并及时防范和预警。
另外,人工智能还可以进行线上自动防御,并通过收集实时数据,提升网络安全的响应能力和防御水平。
三、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共可信、不可篡改和自我升级等特性。
这使得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支付、身份验证和智能合约等领域。
在网络安全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多重签名和智能合约等机制,实现数据的不可篡改和自我治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四、云安全技术云安全技术是将网络安全应用到云计算领域或云服务中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加强云计算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对互联网用户的数据和隐私进行保护。
云安全技术可以实现云数据的加密、合规性检测、访问控制和日志审计等功能。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企业用户可以更加安全地使用云计算资源,提升企业信息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五、物理技术传统的物理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密钥管理方案
密钥管理方案1. 导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密钥管理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密钥管理的定义、原则、最佳实践以及一些常见的密钥管理方案。
2. 密钥管理的定义密钥管理是指对密钥的生成、分发、存储、使用以及销毁等过程的管理。
密钥在加密和解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密钥管理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3. 密钥管理的原则在进行密钥管理时,需要遵守以下原则:3.1 最小权限原则密钥应该授予最小权限,即仅允许使用密钥所需的最小级别的权限。
这样可以降低密钥泄露的风险,即使密钥被泄露,攻击者也无法进行敏感操作。
3.2 随机性原则密钥的生成应该具有足够的随机性,以防止被猜测或暴力破解。
通常使用伪随机数生成器来生成密钥。
3.3 周期性更替原则密钥应定期更替,以保证密钥的安全性。
更替周期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但通常建议每隔一段时间更替一次密钥。
3.4 安全存储原则密钥应该以安全的方式进行存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可以使用加密算法对密钥进行保护,或将密钥存储在安全的硬件模块中。
4. 密钥管理的最佳实践密钥管理的最佳实践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密钥管理的效果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密钥管理的最佳实践:4.1 采用安全的密钥生成算法选择合适的密钥生成算法非常重要。
常用的密钥生成算法包括AES、RSA和ECC等。
在选择算法时,应考虑算法的强度和安全性。
4.2 建立密钥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建立密钥的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可以帮助组织有效管理密钥。
包括密钥的生成、分发、使用、更替和销毁等环节。
4.3 引入密钥管理系统使用专业的密钥管理系统可以简化密钥管理的流程,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密钥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组织自动化密钥的生成、分发和更替等过程。
4.4 分离密钥管理职责为了增加密码系统的安全性,应该将密钥管理职责分离给不同的人员或角色。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内部人员滥用密钥。
4.5 定期进行密钥安全审计定期进行密钥安全审计可以帮助组织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由大量的自主感知节点组成,这些节点通过无线通信协作来实现各种任务,例如环境监测、目标追踪等。
密钥管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的相关概念、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的概念密钥管理是指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生成、分发、更新和存储密钥的一系列操作。
密钥在网络中用于身份验证、加密和解密通信数据,确保传感器节点之间的安全通信。
密钥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的挑战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面临多项挑战。
首先,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资源有限,包括计算能力、存储容量和能量供应。
密钥管理方案需要设计考虑到节点资源的限制,以确保高效的操作并减少能量消耗。
其次,无线传感器网络常常面临攻击和威胁,例如节点伪装、中间人攻击等。
密钥管理方案需要具备对抗各种攻击的能力,确保网络中传输的密钥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是分布式、动态和自组织的,节点的加入和离开频繁,网络拓扑结构不断变化,对密钥管理的实时性和灵活性提出了要求。
三、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的解决方案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其中之一是基于对称密钥的密钥管理方案。
该方案中,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共享一个对称密钥,用于加密和解密通信数据。
由于对称密钥管理相对简单快捷,适用于节点资源有限的场景。
然而,对称密钥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安全地分发对称密钥和更新密钥,以及如何对抗密钥泄露和损坏的威胁。
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基于非对称密钥的密钥管理方案。
该方案中,网络中的每个节点拥有自己的公钥和私钥,通过公钥实现加密,私钥实现解密。
非对称密钥管理方案相对复杂,但能够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然而,非对称密钥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保公钥的可信性和私钥的保密性,以及如何对抗密钥泄露和私钥损坏的威胁。
密钥管理系统
密钥管理系统密钥管理系统是一种通过密码保护数据的电子工具。
它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和个人的加密和安全保障工作中,可以帮助用户在互联网上安全地存储和传输机密信息。
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实现网络安全保护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共同需求。
本文将探讨密钥管理系统的定义、功能、应用及其对安全保障的作用。
一、密钥管理系统的定义密钥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加密技术的安全保护系统。
它主要依靠密码技术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从而实现信息保密。
密钥管理系统通常包括密钥的生成、存储、交换、发布、注销等功能。
根据密钥的种类和用途,可将密钥管理系统分为对称密钥管理系统和非对称密钥管理系统。
对称密钥管理系统,又称为传统加密系统。
对称密钥系统商讨好密钥后,一方将密钥发送给另一方,双方共用该密钥。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加密速度快,缺点是密钥的传递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一旦密钥泄露,后果将非常严重。
非对称密钥管理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加密方式。
它包含两种密码,一种是公开密码,另一种是私有密码。
公开密码可以自由分发,而私有密码只有用户本人知道。
非对称密钥系统鉴别双方身份后,通过传输公开密码,发出一次或多次数据交换请求,以了解对方具体要求、解密数据,等到对方全部要求满足时,再用私有密码加密数据,传递给对方的公开密码解密。
由于非对称密钥管理系统的特殊设计,数据交换时不需要传输密钥,因此更加具有安全性。
二、密钥管理系统的功能1.密钥生成和存储密钥生成和存储是密钥管理系统最基本的两个功能。
密钥生成是指根据要求自动产生密钥或者手动输入密钥;密钥存储是指将密钥安全地保存起来,并确定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有权使用。
2.密钥交换密钥交换是指在安全通信前,双方交换密钥的过程。
在对称密钥系统中,通常采用密码固定的方法,即通信双方提前商定一个密钥,然后再进行交换。
在非对称密钥系统中,一般采用公钥加密的方式来实现密钥的安全交换。
3.密钥发布和注销密钥发布和注销是指从密钥管理系统中找到被授权的密钥,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对密钥进行发布和撤销。
密钥管理系统应用场景
密钥管理系统应用场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企业都面临着数据安全问题。
为了保护企业的数据安全,密钥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密钥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保护密钥的软件系统,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的操作。
以下是密钥管理系统的几个应用场景:
1. 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的数据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因为金融机构存储着大量的客户隐私数据和交易数据。
密钥管理系统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对这些数据的加密和解密,从而保护客户的隐私和交易数据的安全。
2. 医疗保健行业
医疗保健行业也面临着数据安全问题,因为医疗机构存储着大量的患者个人隐私数据和医疗记录。
密钥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实现对这些数据的加密和解密,从而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医疗记录的安全。
3. 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存储着大量的机密文件和敏感信息。
密钥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政府机构实现对这些文件和信息的加密和解密,从而保护国家的机密和敏感信息的安全。
4. 企业内部通信
企业内部通信也需要保护数据安全,特别是在涉及到商业机密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下。
密钥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加密通信,从而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密钥管理系统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企业保护重要数据的安全,提高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架构、进展及应用
收稿日期:20230612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中心非洲国家数据分析人才培养项目(21Y H 034C X 5);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02166001)㊂作者简介:朱宏峰(1978 ),男,辽宁盘锦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博士㊂第41卷 第6期2023年 12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V o l .41N o .6D e c .2023文章编号:16735862(2023)06051511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架构㊁进展及应用朱宏峰1,陈柳伊1,王学颖1,张 璐1,邢笑瑞2(1.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沈阳 110034;2.范德堡大学文理学院,纳什维尔 37235)摘 要: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攻击手段的层出不穷,只依赖传统计算困难程度的密钥分发的安全性受到了严重威胁㊂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由于其无条件安全性的优势,与光网络结合,在信息的保密性和传递效率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㊂利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组建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逐步应用并且不断发展㊂重点总结了量子密钥分发各项协议及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发展历程,以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所面临的生存性和连通性,以及中继节点的布置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目前存在的不足及现有的各种解决方案㊂最后,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分析和总结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应用现状,通过量子密钥分发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方式,使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可推广性变得更强,同时,边缘网关到物联网终端设备的量子密钥分发也大大促进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与现有物联网设备的结合应用㊂关 键 词:量子安全网络架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可信中继;光网络中图分类号:T P 319 文献标志码:A d o i :10.3969/j .i s s n .16735862.2023.06.006A r c h i t e c t u r e ,p r o g r e s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q u a n t u m 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n e t w o r k sZ HU H o n g f e n g 1,C H E N L i u y i 1,WA N G X u e y i n g 1,Z HA N G Lu 1,X I N GX i a o r u i 2(1.S o f t w a r eC o l l e g e ,S h e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e n y a n g 110034,C h i n a ;2.C o l l e g e o 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V a n d e r b i l tU n i v e r s i t y,N a s h v i l l e 37235,U S A )A b s t r a c t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w i t h t h e e n d l e s s e m e r g e n c e o f n e t w o r k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a t t a c k m e t h o d s ,t h es e c u r i t y o f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t h a to n l y r e l i e so nt r a d i t i o n a l c o m p u t i n g d i f f i c u l t y h a s b e e ns e r i o u s l y t h r e a t e n e d .Q u a n t u m 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b e c a u s e o fi t s u n c o n d i t i o n a l s e c u r i t y a d v a n t a g e s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o p t i c a ln e t w o r k s ,h a s o u t s t a n d i n g r e s u l t si ni n f o r m a t i o n c o n f i d e n t i a l i t y a n d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T h e q u a n t u m 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n e t w o r k b a s e d o n q u a n t u m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h a s a l s o b e e n g r a d u a l l y a p p l i e d a n d d e v e l o p e dw o r l d w i d e .T h i s p a p e r f o c u s e s o ns u mm a r i z i n g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h i s t o r y o f q u a n t u m 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r o t o c o l sa n d q u a n t u m 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n e t w o r k s .S t a r t i n g f r o mt h e s u r v i v a b i l i t y a n d c o n n e c t i v i t y o f q u a n t u m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n e t w o r k s a n d t h el a y o u t o fr e l a y n o d e s .i n t h i s p a p e r w e a n a l y z e st h e c u r r e n t s h o r t c o m i n g so f q u a n t u m 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n e t w o r k sa n dv a r i o u se x i s t i n g s o l u t i o n s .F i n a l l y,w e a n a l y z e sa n ds u mm a r i z e s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s t a t u so f q u a n t u m 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n e t w o r kf r o m t h e p r a c t i c a l p o i n t o fv i e w.T h r o u g h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q u a n t u m k e y di s t r i b u t i o no n l i n ea n do f f l i n e ,t h e q u a n t u m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n e t w o r kh a sb e c o m em o r e s c a l a b l e .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 ,t h e q u a n t u m 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f r o m t h ee d g e g a t e w a y t ot h eI n t e r n e to f T h i n g st e r m i n a ld e v i c e sh a s g r e a t l yp r o m o t e d 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q u a n t u m 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n e t w o r ka n de x i s t i n g I n t e r n e to fT h i n g s d e v i c e s .615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K e y w o r d s:q u a n t u ms e c u r i t y n e t w o r ka r c h i t e c t u r e;q u a n t u m 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n e t w o r k;t r u s t e dr e l a y;o p t i c a l n e t w o r k1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发展1.1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实施量子通信领域虽然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多重大进展,但是现在的量子通信技术只能在有限距离内实施,实现长距离的量子通信仍然非常困难㊂这是因为信道中存在量子损耗和噪声㊂B r i e g e l等[1]在1998年提出了利用纠缠交换和纠缠纯化的量子中继器解决在较长距离通信中量子的损耗和噪声问题,其原理如图1所示㊂即把参与信息传送的双方之间的传输通道拆分成若干段,每一段都要制备纠缠并对其进行纯化,利用相邻段与段之间的纠缠交换,使传输距离更远㊂这种纠缠交换与纯化的情况重复进行,直到通信保真度无限接近1㊂图1量子密码学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理论F i g.1D e v e l o p m e n t h i s t o r y a n d r e l a t e d t h e o r i e s o f q u a n t u mc r y p t o g r a p h y量子密钥分发(q u a n t u mk e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Q K D)网络实施往往依赖光交换或可信中继㊁不可信中继,或者使用量子中继器作为解决方案㊂目前,光交换和可信中继方案比基于不可信中继和量子中继器的方案更为成熟㊂1)基于光交换的Q K D网络:可以将光束分割或切换等几种经典光学功能用于传输量子信号,以连接一对Q K D节点㊂量子信号可以通过短量子链路传输,而无需与不可信节点进行任何交互㊂因此,与长途链路相比,这些短链路不太容易被攻击和窃听㊂2)基于可信中继的Q K D网络:与上述基于光交换的Q K D网络的场景相反,在基于可信中继的Q K D网络(通常称为可信节点Q K D网络)中,通过为每个Q K D链路生成本地密钥,将其存储在位于每个Q K D链路两端的节点中实现长距离传输㊂密钥沿着Q K D路径以逐跳的方式从源节点转发到目的节点㊂这种Q K D 网络实用性和可扩展性强,已被广泛用于现实Q K D 网络的部署㊂3)基于不可信中继的Q K D 网络:必须依赖更安全的Q K D 协议,如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m e a s u r e m e n t -d e v i c e -i n d e p e n d e n tQ K D ,M D I -Q K D )和基于量子纠缠的协议㊂依赖M D I 协议的不可信中继通常比基于可信中继的协议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因为它可以消除测量端的几乎所有安全漏洞,它甚至允许不受信任的中继被窃听者控制,但不会影响Q K D 的安全性㊂基于不可信中继的协议也能够相当大地扩大Q K D 的安全实现距离㊂例如,双场量子密钥分发(t w i n -f i e l dQ K D ,T F -Q K D )协议中的不可信中继可达到的距离约为500k m [2]㊂4)基于量子中继器的Q K D 网络:量子中继器可以减轻对量子信号的距离依赖性损伤㊂位于中间节点的量子中继器可以依靠量子纠缠交换的过程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产生长距离纠缠㊂量子中继器有望在不直接测量或克隆量子信号的情况下转发量子信号,然而这种理想化的量子中继器仍然有待实现㊂1.2 Q K D 网络架构Q K D 网络的一般架构与经典网络密不可分㊂Q K D 网络现已在通信和安全基础设施中得到初步应用,如合肥城域网[3],它是基于三节点可信中继的Q K D 网络,使用了诱饵状态B B 84协议和商业光纤链路,实现了O T P (o n e -t i m e p a s s w o r d )加密的实时音频通信;2018年的基于卫星的中奥洲际Q K D 网络[4]使用连续变量Q K D [5](c o n t i n u o u s -v a r i a b l eQ K D ,C V -Q K D )协议连接了3个不同的站点㊂Q K D 网络的通用3层架构由3个逻辑层组成:Q K D 层㊁控制层及应用层,如图2所示㊂图2 Q K D 网络基本架构F i g .2 B a s i ca r c h i t e c t u r eo f Q K Dn e t w o r k 1)Q K D 层:该层由Q K D 网络设计的各种物理设备(如Q K D 节点和链路)组成,Q K D 节点间可以通过光纤或自由空间链路互连,Q K D 节点之间可以生成对称比特串作为密钥,生成的密钥存储在Q K D节点中㊂每个Q K D 节点都保存其详细的密钥参数,如标识符㊁比特长度㊁传输速率和时间戳等㊂每个Q K D 节点还存储链路参数(如链路的长度和类型)及量子信道的错误率信息㊂2)控制层:该层由Q K D 网络控制器和管理器组成,其中,所有的Q K D 节点都由Q K D 网控制器控制,该控制器负责激活和校准Q K D 节点,并对整个Q K D 网络进行控制,其中包括监视所有Q K D 节点和链路的状态,并监督Q K D 网络控制器[6]㊂通过监测和管理获得的统计数据可以被读取,随后记录在数据库中,存储在Q K D 节点中的密钥都在安全链路中传递,而不能被Q K D 网络控制器或管理器访问,因而在添加控制器后,密钥的安全性仍然能够得到保证[7]㊂许多控制层在设计时引入了软件定义网络(s o f t w a r e -d e f i n e dn e t w o r k i n g ,S D N ),通过逻辑集中控制的方法对整个Q K D 集成光网络进行科学管理㊂S D N 具有多样化的资源分配能力和高效的全局控制能力,这些能力已在具有分时Q K D 资源的715 第6期 朱宏峰,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架构㊁进展及应用815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S D N控制光网络中得到了验证㊂3)应用层:由用户所需的加密应用程序组成㊂首先,应用程序向管理层通知其安全请求(即密钥的安全需求),根据这些请求,管理层从相应的Q K D节点查询所需密钥的可用性㊂如果实时密钥可用于支持加密应用,则Q K D管理层指示为应用提供加密密钥,否则应用程序应该等待提供密钥㊂最后,使用密钥对应用程序链接上的数据传输进行加密㊂应用程序获取到密钥后对其进行管理和使用㊂每个Q K D网络可以支持的用户数量由密钥资源和密钥需求决定㊂因此,密钥资源和用户需求之间如何达到最优的问题是应用层需要关注的重点㊂2 Q K D网络架构的发展2.1Q K D网络的基本架构[8]该架构由4层组成,即应用层㊁控制层㊁Q K D层和数据层,如图3(a)所示㊂应用层:在应用层中生成光路请求,其中包括2种请求,一种是需要Q K D安全性的光路(Q K D s e c u r e d l i g h t p a t h,Q L P)请求,一种是没有Q K D参与的普通光路(l i g h t p a t h,L P)请求㊂随后Q L P和L P请求都被传送到控制层进行进一步处理㊂应用程序层上可以拒绝或者接受Q L P请求和L P请求㊂控制层:控制层由控制和管理网络资源的软件定义网络(S D N)控制器组成㊂控制层分别从Q K D 层和数据层中的量子信道和经典信道向Q L P和L P请求需要分配的资源㊂Q K D层:Q K D层由量子通信节点(q u a n t u m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n o d e s,Q C N s)组成,Q C N之间的连接通过量子信道和经典信道建立㊂Q K D层的具体实现依赖所使用的Q K D协议,在Q K D层中Q L P请求的每个节点对之间进行密钥生成和分发㊂数据层:L P请求在不涉及Q K D层的情况下直接传输到数据层,并被分配波长资源,Q L P请求也被传输到数据层,通过经典信道传输的数据使用在Q K D层生成的密钥加密,在数据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㊂为了在网络体系结构的四层之间建立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研究者们在架构中加入了不同的协议㊂为了实现控制层和Q K D层,以及控制层和数据层之间的南向接口,可以使用开放流(o p e n f l o w,O F)协议或网络配置(n e t w o r k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N E T C O N F)协议[9]㊂南向接口用于将对应Q L P请求和L P请求的控制信号分别从S D N控制器发送到Q K D层和数据层㊂R E S T f u l应用程序接口(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g r a mi n t e r f a c e,A P I)用于实现控制层和应用层之间的北向接口,通过北向接口交换L P请求和Q L P请求的属性(节点㊁比特率要求等)和状态(接受㊁拒绝等)[10]㊂在接收到来自应用层的L P请求时,控制层执行来自经典信道的路由和资源分配指令,并且将控制信息直接发送到数据层,使用所选择的路由和所分配的经典信道资源来发送信息㊂对于Q L P请求,控制层配置Q K D层并在Q C N之间生成密钥,并且执行来自量子信道和公共信道的资源分配㊂然后,控制层将信息发送给数据层,使用在Q K D 层生成的密钥加密要发送的信息,然后通过所选择的路由和来自经典信道所分配的频率资源来发送该信息㊂对于L P请求和Q L P请求,数据层与控制层进行确认,更新网络资源请求的状态,并且将Q L P/ L P的接受或拒绝的状态转发到应用层㊂2.2基于量子密钥池的Q K D网络架构[11]基于量子密钥池(q u a n t u mk e yp o o l s,Q K P s)的Q K D网络架构在原本架构的基础上引入了量子密钥池实现有效地管理密钥资源,量子密钥池用于存储Q K D网络中每对Q C N之间生成的密钥,如图3(b)所示㊂该架构中构建了2种类型的密钥池,分别在S D N控制器和网络中的每个Q C N之间加入密钥池(Q K P1,Q K P2, ),以及在网络中的一对Q C N之间建立密钥池(Q K P1-2)㊂网络中不同对Q C N之间的同步密钥存储在Q C N的各自量子密钥服务器(q u a n t u ms e c r e t k e y s e r v e r,Q K S)中,存储在各对Q K P之间的同步密钥可以虚拟化为各自的Q K P,实现按需提供密钥㊂例如,Q C N1和Q C N2之间的同步密钥存储在它们各自的Q K S中,即Q K S1和Q K S2中,存储的密钥被虚拟化为Q K P,根据不同的安全要求为数据加密和解密服务提供密钥㊂从应用层接收到Q L P请求时,控制层首先计算路径,然后在选择的路径上与相应的Q K P执行O p e n F l o w握手,控制层配置Q K P1和Q K P2,以便通过控制信道为控制消息提供密钥,控制层配置Q K P1-2为D C N1(d a t a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n o d e s)到D C N2的Q L P 请求提供密钥㊂控制层随后将控制指令发送到数据层,使用密钥加密要发送的信息,通过所选择的路由和来自经典信道所分配的资源发送该加密后的信息,最终进行控制层与应用层的确认㊂图3 Q K D 网络架构的发展F i g .3 D e v e l o pm e n t o f Q K Dn e t w o r ka r c h i t e c t u r e 2.3 基于Q K D 即服务的有可信中继参与的Q K D 网络架构[12]Q K D 即服务(Q K Da s a s e r v i c e ,Q a a S )是由C h o 等[13]在2017年提出的一种概念,即多个用户可以申请不同的Q K D 安全光路请求,以便从同一网络基础设施中获得所需的密钥速率(s e c r e t k e y r a t e s ,S K R )㊂2019年,C a o 等利用这一概念提出了一种用于Q K D 即服务的新S D N 架构,即S D Q a a S 框架,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可信中继节点(t r u s t e d r e pe a t e r n o d e s ,T R N s ),以使Q K D 网络基础结构上的多个用户都能被提供灵活的Q a a S ,如图3(c )所示㊂这里只讨论用于远程安全通信的2个Q C N (Q C N 1和Q C N 2)及2个Q C N s 之间的T R N ㊂点对点Q K D 机制分别在Q C N 1和T R N ,T R N 和Q C N 2之间实现,在量子链路上可以获得不同的密钥速率㊂当用户请求Q L P 以满足Q C N 1和Q C N 2之间所需的密钥速率时,计算源节点(Q C N 1)和目标节点(Q C N 2)之间的路径,为每个用户检查他们所需的密钥速率并在量子链路上搜索可用的密钥速率,如果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则从相关链路中选择所需的密钥速率用于该Q L P 请求,否则该Q L P 申请将会被拒绝㊂在S K R 选择之后,T R N 在Q L 1上使用所获得的密钥在Q L 2上加密所获得的秘密密钥,之后T R N 将加密数据从Q C N 1中继到Q C N 2㊂为了解密原始数据,Q C N 2可以在Q L 2上使用获得的密钥,并且在Q L 1上与Q C N 1共享获得的密钥,之后将基于密钥速率获得的密钥分配给发出请求的用户㊂在这个Q K D 即服务的S D N 架构(S D Q a a S )体系结构中,Q a a S 的功能包括Q L P 请求的创建㊁修改和删除㊂具体内容为接收到来自应用平面的Q L P 创建请求时,控制平面首先计算并选择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路由,并搜索每个相关Q L 上的密钥速率时隙的可用性,依据用户需求选择S K R 时隙㊂当用户的密钥速率需求改变时,为该用户建立的Q L P 请求也会相应发生改变㊂此外,当Q L P 请求到期时,应用平面将该请求删除,控制平面控制源节点和中继节点以停止向该Q L P 请求分配密钥速率并删除该Q L P 要求的信息㊂2.4 基于不可信中继或混合不可信中继的Q K D 网络架构[14]基于不可信中继或混合不可信中继的Q K D 网络架构概念由C a o 等在2021年提出,在有可信中继915 第6期 朱宏峰,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架构㊁进展及应用025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参与的Q K D网络架构中加入了不可信中继节点,更加保证光网络的传输安全性㊂文献[15]中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混合可信和不可信中继Q K D的网络架构,如图3(d)所示,该网络架构可在大规模Q K D 部署中使用㊂该网络架构中一共需要3种类型的节点,即Q C N,T R N和不可信中继节点(u n t r u s t e d r e l a y n o d e s,U T R N)㊂其中Q C N的作用是充当向其位于同一位置的D C N提供密钥的末端节点, U T R N充当2个Q C N之间的中间节点㊂T R N包括2个或多个M D I-Q K D发送器㊁本地密钥管理器(接收㊁存储和中继密钥)和安全基础设施㊂U T R N包含2个或多个M D I-Q K D接收器㊂为了使用可信或不可信中继在Q K D的2个节点(Q C N1和Q C N2)之间建立安全的远程通信,在Q C N1和T R N1之间共享一个密钥串k1,而在T R N1和Q C N1之间共享另一个密钥字符串k2,图中T R N和U T R N可以交织在一起,以进一步扩展Q K D的传输范围㊂在每个T R N中,本地密钥管理器可以通过密钥管理链路沿着混合Q K D链中继密钥㊂例如,在T R N1中密钥管理器使用一次一密加密方法组合相同字符串长度的k1和k2,并将其发送到Q C N2中的密钥管理器中㊂Q C N2中的密钥管理器可以基于k2解密获得密钥k1㊂Q C N1和Q C N2的密钥管理器向它们连接的密钥服务器发送Q,k1,由此k1才能在Q C N1和Q C N2之间被成功共享,即使有不可信中继的参与也能安全地完成密钥传递和分发㊂3 Q K D网络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3.1密钥池供求失衡Q K D网络中由于需要进行密钥资源的生成和传递,密钥池作为特殊组件在密钥的存储和传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决定Q K D网络密钥供给能力好坏的重要设备,但也会因为链路中断等问题造成密钥供求失衡而带来安全隐患[16]㊂网络正常运行时,密钥池中密钥量的消耗程度主要由密钥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来决定,密钥池中为满足安全需求,密钥存储量至少是要大于0的㊂链路意外发生故障后,链路中的量子密钥分发过程也随之中断,密钥池无法生成密钥,但是密钥消耗速率依旧保持不变,仅仅只靠存储量维持㊂由于消耗速率存在,密钥池中的现有密钥量将无法满足供给而最终降为0,直至无法满足后续的安全需求,进而对整个Q K D网络造成极大影响㊂如图4(a)所示,节点1和2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导致密钥无法生成,则此时只靠密钥池中存储的密钥为用户提供密钥服务,当密钥池中的密钥存储消耗完毕后,将无法再为用户提供密钥供给,对整个Q K D网络造成极大危害,也是Q K D网络现如今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㊂为了在安全级别和资源利用效率之间保持平衡,文献[11]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密钥按需策略,该策略在软件定义网络上使用Q K P 构建技术保护数据信道,具有Q K P功能的密钥按需分配方案根据需要将密钥资源分配给Q L P请求,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㊂在文献[17]中针对密钥消耗问题,不同Q K P中的密钥被不断消耗,其消耗数量可以是固定的或灵活的,这主要取决于在网络中的Q C N之间传输的保密信息的安全要求,这也能够有效解决密钥供需不均衡的问题㊂除密钥池的供求失衡问题外,T R N的短距离放置也会导致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如图4(b)所示,在城域网络中使用过多中继节点会造成密钥资源的浪费㊂3.2路由㊁波长和时隙分配在Q K D网络中,可用的光波段被细分为量子信道㊁传统数据信道和公共信道,为传统数据信道保留的波长通过与用于经典光网络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被分配用于数据传输的光路请求㊂然而,分配给公共信道和量子信道的波长是采用光时分复用(o p t i c a l t i m ed i v i s i o nm u l t i p l e x i n g,O T D M)方案,对于建立Q K D安全光路的请求,是在定义路由之后在传统数据信道上分配波长,在公共信道和量子信道上分配时隙㊂因为波长资源是有限的,并且随着量子密钥的分发,可用于经典通信的波长数量将会进一步减少,因而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它们,以便用所需的安全级别建立更大数量的光路请求将是一大难题㊂针对此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C a o等[8]提出了一种在静态流量场景中进行路由波长和时隙分配的策略,通过建立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为Q L P建立不同等级的安全级别㊂图4展示了具有2个不同安全级别的Q L P的时隙分配场景,这2个安全级别被分配了不同的密钥更新周期T㊂图4(c)展示了具有固定周期的安全级别方案,并且对为公共信道和量子信道保留的所有波长都是相同的㊂在另一种分配场景中,如图4(d)所示,周期的值是固定的,但是对不同的波长则有所改变,由于固定周期更容易被窃听者破解,因而第二个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保障㊂在文献[18]中引入了一种新的密钥更新周期方案,在这种方案中周期是灵活并且动态变化的,通过增加复杂性从而达到增强Q L P的安全性㊂文献[19]中引入了一种采用Q K P 技术的时间调度方案,在该方案中,路由波长和时隙分配问题是通过考虑3个子问题来解决的,即固定/灵活的密钥消耗㊁均匀/非均匀的时隙分配和时隙连续/离散的Q K P构造,以有效解决路由波长和时隙分配问题㊂根据Q K P 构造的安全性要求,为不同的Q K P 分配的时隙数量可以是单一的或灵活的,不同Q K P 的构造是否占用2个Q C N 之间的时隙,取决于是否存在有密钥缓存功能的Q C N ㊂图4 Q K D 网络中的密钥池供求失衡情况㊁中继节点较短距离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及2种不同的安全级别方案F i g .4 K e yp o o l s u p p l y a n dd e m a n d i m b a l a n c e i nQ K Dn e t w o r k ,r e s o u r c ew a s t e i n s h o r t d i s t a n c e r e l a y n o d e s ,a n d t w od i f f e r e n t s e c u r i t yl e v e l s c h e m e s 3.3 Q K D 网络生存性和连通性在Q K D 网络中,除了典型的L P 故障外,节点/链路故障也会影响工作Q L P 的安全性,此外,大规模故障如地震㊁海啸或人为引起的故障都可能会严重损害Q L P 的安全性,甚至造成Q K D 网络中的大量数据丢失㊂因此,在Q K D 网络中网络生存性是一个更大的挑战㊂与传统网络保护方法相同的是,Q K D 网络中需要为传统数据信道㊁量子信道和公共信道上的L P和Q L P 保留备份资源㊂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㊂王华[20]开发了密钥流模型,通过研究密钥恢复策略以保护Q K D 网络中受故障影响的密钥供应服务㊂L u 等[21]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波长和关键资源调整算法,该资源调整方案总共包括3种方案:如果波长资源足够,而密钥资源不足以满足Q L P 请求,则动态调整密钥的存储量;如果Q S C h 和T D C h 的波长和密钥资源超过阈125 第6期 朱宏峰,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架构㊁进展及应用225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值,则分别加上Q S C h,T D C h波长;在其他正常情况下,则不需要进行资源调整㊂在现实的Q K D网络中,用户总是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中的不同区域,空间跨度很大,用户密钥需求的请求需要跨越地理距离障碍才能实现成功传输㊂但是现有Q K D网络密钥分发方案通常只能解决局部网络内的安全请求,无法实现跨区域下的密钥供给㊂因此,突破不同区域的密钥分发连通性障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端到端的对用户的密钥供给面临着长距离跨区域密钥分发的技术难点,需要通过分布式区域网络相互协商,网络之间需要经过较为复杂的交互㊁决策及实施各种流程,当遇到极大数量密钥分发方案的时候,就需要Q K D节点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这大大增加了Q K D网络部署的难度㊂王华[20]提出的端到端Q K D网络架构,增强了不同Q K D网络的连通性,形成了具备互联互通技术特点的创新方案㊂3.4中继节点的布置问题在Q K D网络中,与经典网络相比,量子信号的传输范围明显更短,为了实现将Q K D网络与链路距离在数百至数千公里范围内的现有光网络集成,需要布置一些中继节点以实现量子信号在光网络的节点之间的长距离传输,中继节点可以使用T R N,因为可信的中继节点无疑会增加网络的安全性㊂因此, T R N的放置问题是Q K D网络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㊂T R N的放置本身是为了实现远距离的安全传输,但是实际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问题之一就是短距离放置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㊂例如,在Q K D 链路中,从源节点(Q C N1)到目的节点(Q C N4),对于每个中间节点对,生成相同大小的密钥,即Q K1,Q K2和Q K3㊂密钥在节点之间传输过程中,不断被中间节点以加密和解密的方式传输,即使在中间节点T R N处进行了多次加密和解密处理之后,源和目的地也使用相同的密钥Q K1来保护Q L P㊂但是在一些城域网络中,任意2个节点之间的距离较小,放置过多的T R N反而会导致大量密钥资源的浪费㊂如图4(b)所示,当节点1请求安全服务与节点2共享密钥时,路由路径计算为节点1 中继节点 节点2,为了获得共享密钥,需要2个Q K D进程分别生成S k1和S k2,并在中继节点上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但是消耗的键数将是请求键数的2倍㊂如果节点1直接通过节点2分发密钥而绕过中继节点,则只需要消耗一组密钥来获得S k㊂因此,在城域网络中使用过多中继节点造成了密钥资源的浪费㊂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量子节点结构[22],如果网络中2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则该结构具有绕过T R N节点的能力㊂在Q K D网络中,有3种不同的基于中继的解决方案用于远距离的安全通信,分别是基于量子中继器的Q K D㊁基于T R N的Q K D和基于M D I-Q K D的通信方案㊂但是由于不同的方案都有各自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可信/不可信中继的混合Q K D网络架构[15,23],该架构由可信中继和不可信中继组成,实现了3种不同方案的融合,大大提高了Q K D网络的资源利用效率㊂4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应用4.1基于量子密钥在线分发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基于量子密钥在线分发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适用于对安全性要求高并且对密钥更新有一定要求的网络通信应用场景,比较典型的应用包括政企保密专网㊁高端学术安全会议或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安全传输,或监控系统数据安全传输等场景,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㊂Q K D网络通过量子密钥服务器设备向量子加密通信设备提供量子密钥服务,随后加密通信设备利用量子密钥,通过经典通信网络完成量子加密通信服务;密钥服务器与加密设备之间通过量子密钥应用接口(Q K_A P I)互联[24]㊂利用标准化的接口兼容不同业务类型,使得Q K D网络㊁经典通信网络和业务系统三者结合,实现Q K D 网络的高效运行㊂4.2基于量子密钥在线与离线结合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基于量子密钥在线与离线结合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是指通过Q K D网络生成的量子密钥运用安全通信技术分发给用户终端㊂其优势在于不受Q K D网络覆盖面积的影响㊁使用方式便捷灵活㊁可应用性和可推广性强,同时,需要的Q K D网络的花费成本也相对较低㊂其劣势在于安全性无法与在线分发模式相比㊂中国电信在2021年推出的天翼量子密话就是采用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Q K D网络实现的,它能够实现高质量V o I P量子加密通话,之后的V o L T E加密通话产品更是能够实现高清秘密通话,其基。
密钥管理在云计算环境中的实践经验分享
密钥管理在云计算环境中的实践经验分享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企业逐渐开始将数据和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上。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日益关注。
密钥管理作为保护数据安全的关键环节,在云计算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分享一些我在密钥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首先,确保安全性是密钥管理的首要任务。
在云计算环境中,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在不同的物理设备、网络和操作系统中完成,因此,保证密钥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建议使用硬件安全模块(HSM)来存储和保护密钥。
HSM是一种专门用于生成、存储和管理密钥的硬件设备,它的物理安全性和加密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密钥的安全性。
其次,合理分配密钥权限是密钥管理的关键。
在云环境中,往往需要多个人员协同工作,因此,对于不同角色的人员需要设置不同的密钥权限。
例如,管理员需要具有生成和管理密钥的权限,而普通用户可能只需要使用密钥的权限。
精细的权限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密钥泄露的风险,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定期轮换密钥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
长时间使用相同的密钥会增加密钥泄露的风险。
因此,我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密钥轮换,以保证密钥的安全性。
同时,为了确保密钥轮换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提前准备好新的密钥,并确保在轮换过程中不会导致数据的不可用性。
另外,备份密钥是防止数据丢失的重要手段。
在云计算环境中,数据可能会面临意外删除、硬件故障等风险,一旦密钥丢失,可能会导致数据无法正常访问。
因此,我建议定期备份密钥,并将备份存储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同时,备份的存储也需要进行加密和权限控制,以保证备份的安全性。
最后,密钥管理需要与其他安全机制相结合。
密钥管理只是保护数据安全的一部分,还需要与其他安全机制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
例如,配合访问控制、网络防火墙等措施,全面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密钥管理应该与企业的整体安全策略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安全保护体系。
总结起来,密钥管理在云计算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密钥管理系统
密钥管理系统密钥管理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而密钥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密钥管理系统是指在信息传输或存储过程中,对密钥的生成、分发、存储和销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机制。
密钥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一个好的密钥管理系统能够保证密钥的独立性、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首先,密钥管理系统需要保证生成的密钥是随机且安全的。
众所周知,如果密钥是可预测的,那么就会容易被破解。
因此,密钥管理系统需要使用强大的随机数生成器来生成密钥。
同时,密钥的长度也需要足够长,以增加其破解的难度。
其次,密钥管理系统需要确保密钥的分发过程是安全可靠的。
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密钥需要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
如果密钥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就会导致信息泄露或篡改。
因此,密钥的分发过程必须经过加密和认证等安全机制的保护,以确保密钥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另外,密钥的存储也是密钥管理系统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密钥的存储需要采取安全的措施,防止密钥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硬件安全模块(HSM)来存储密钥,HSM具有物理和逻辑上的安全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密钥的泄露和篡改。
最后,密钥的销毁也是密钥管理系统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密钥不再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安全销毁,以防止他人利用已经废弃的密钥进行攻击。
密钥的销毁必须彻底,不可恢复。
综上所述,密钥管理系统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确保密钥的随机性、安全性、分发过程的安全可靠性、密钥的安全存储以及密钥的安全销毁,密钥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非法访问,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密钥管理系统也在不断完善,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
密钥管理-
密钥管理密钥管理是一种用于生成、分发、存储和注销密钥的方法和技术。
密钥是一种被用来保证信息安全的机密数据。
在今天数字化的世界中,密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密钥是保护敏感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密钥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密钥管理的重要性。
一、密钥管理的主要内容1. 密钥生成密钥生成是指生成一个或多个用于加密或解密信息的密钥。
密钥可以使用各种算法生成,如对称密钥算法和非对称密钥算法。
生成过程中需要考虑密钥的随机性和复杂性,以减少破解的风险。
2. 密钥分发密钥分发是指将生成的密钥安全地发送给合法的接收者。
这个接受者可以是一个人、一个设备、一个系统等。
因为密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在保证密钥安全的前提下,将密钥传输给接收者。
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安全信道直接传输,另一种是通过公钥加密传输。
3. 密钥存储密钥存储是指将生成的密钥安全地储存起来,以便于以后使用。
密钥储存通常要求储存在物理介质上,例如智能卡、USB 加密锁等。
密钥存储的目的是保持秘密性和完整性,并保证密钥不受损坏或丢失。
4. 密钥注销密钥注销是指撤销一个或多个密钥,以确保密钥不会再被使用。
通常当一个密钥泄露或被破解时,需要注销该密钥,并生成新的密钥以保护信息安全。
二、密钥管理的重要性密钥管理对于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密钥管理的重要性:1. 保护敏感信息密钥是数据库、文件、文档等敏感信息的保护者。
无论信息是存储在本地还是在云中,如果没有好的密钥管理策略,任何人都可以窃取、篡改或破坏敏感信息,从而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2. 保护机构声誉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受到网络攻击的影响,影响到他们的声誉和信誉。
有好的密钥管理策略可以帮助这些机构避免这种风险,并让客户和公众更有信心地使用他们的服务和产品。
3. 对法律合规要求的符合性越来越多的行业和政府法律要求良好的密钥管理策略,以保护敏感数据免于被恶意访问及泄漏。
良好的密钥管理策略可以确保机构遵守这些法律要求,以免遭受罚款、诉讼、业务中断等后果。
密钥安全管理制度
密钥安全管理制度密钥安全管理制度是一个组织机构为确保密钥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规范密钥的生成、分发、使用、存储、注销等环节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密钥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合理的密钥管理制度对于保护组织的信息资产至关重要。
下面将结合实际情况详细介绍密钥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密钥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一)制度的制定与修订为确保密钥安全管理制度的持续有效性,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按照组织的需要进行定期修订和完善。
(二)职责和权限划分在密钥安全管理制度中,应明确密钥管理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密钥的全程控制和监管,避免出现人为疏忽和失误。
(三)密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密钥的生命周期包括生成、分发、使用、存储和注销等环节。
对于每个环节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规程,确保密钥的安全可控。
(四)密钥的生成与分发在密钥的生成与分发环节,应采用相应的算法和安全设备,并确保密钥在生成和分发过程中不被泄露、篡改或复制。
(五)密钥的使用与存储密钥的使用与存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对密钥进行加密、分割存储、定期更替等,确保密钥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六)密钥的更新与注销对于已使用的密钥,应定期对其进行更新或注销。
更新密钥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密钥的使用时间,降低密钥被破解的风险;注销密钥的目的是为了完全禁止该密钥的使用,确保信息的绝对安全。
(七)密钥的备份与恢复为防止密钥的意外丢失或损坏,应定期进行密钥的备份,并建立相应的恢复机制,以确保密钥在遭受灾害或事故后能够及时恢复。
(八)密钥的准入与退出对于使用密钥的人员,应按照一定的准入条件进行审核和授权,确保只有合法人员才能获得密钥的使用权限;对于密钥的退役人员,应及时收回其密钥使用权限,防止安全风险的产生。
二、密钥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一)明确制度目标和任务首先应明确制定密钥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标和任务,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制定制度内容在制定制度内容时,应综合考虑组织的实际情况,明确密钥的使用范围、密钥管理的流程、密钥的使用规定等,确保制度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无人机密钥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无人机密钥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无人机已成为如今军事、民用领域最为重要的机器之一。
但是,随着无人机的飞行距离和高度的不断提升,以及数据交互的频繁发生,这就要求系统对无人机的管理、控制和保护更加细致和精准。
无人机密钥管理系统(Unmanned Aerial Vehicle Key Management System)应运而生,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系统的各个方面。
初识无人机密钥管理系统无人机密钥管理系统,指的是密钥协商和更新过程中涉及到的密钥管理机制。
相当于在无人机与相关设备之间的通信中,一种加密程序,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无人机交互式操作中,由于使用的无线通讯手段极多,尤其涉及到机密数据和极有价值的资产,因此消除潜在风险必须掌握一套标准的密钥管理方案来保证其机密性与安全性。
理解密钥管理系统密钥管理包含生成、存储、分配和管理密钥的过程。
管理系统必须确保,仅授权的实体能够访问系统中存储的密钥。
这意味着密钥存储必须在整个系统,特别是在无人机和相关基础设施之间加密,以避免未经授权方访问加密信息的情况。
相对于传统的网络控制系统来说,无人机管理系统更为严格和规范。
因为无人机通常使用一组标准来管理接入和访问,要么包括电子码HID(Human Interface Device)USB键盘等,要么分层设备和软件架构,以实现更高的系统访问控制(SAC)。
无人机密钥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无人机密钥管理系统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无人机飞行任务。
如在军事领域上,由于历史、文化和技术理念的差异,在军事事务方面,各国对无人机系统的使用目标和处理方法不同。
但无疑的,无人机在军事战斗、情报收集、作战指挥、海外侦察及其它非军事领域方面的应用也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广告、应急服务、资源监测、公共安全等领域。
我们知道,军方机密信息接收和传输的安全性是绝对不能容忍任何泄露的。
所以,在军事场景中应用密钥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相关数据的安全。
基金密钥管理制度
基金密钥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基金业务的数字化处理已成为必然趋势。
基金公司在运作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敏感数据和资金信息,密钥管理则是保障基金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基金密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现状及建立方式,以期为基金公司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二、基金密钥管理的意义1. 保障信息安全基金公司拥有大量的敏感数据和资金信息,如投资者身份信息、资金流向等,若这些信息被非法窃取或篡改,则将对公司造成严重的损失。
密钥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保障这些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
2. 符合监管要求《基金法》、《证券法》等监管法规对基金公司的信息安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公司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密钥管理作为信息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是必须要重视的。
3. 提升企业形象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提升公司在客户和监管机构心目中的形象,增加投资者的信任和市场的声誉,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
三、基金密钥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1. 制度建立基金公司应当建立专门的密钥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密钥管理政策、规范和流程,并确保其落实到位。
同时,应当将密钥管理纳入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之中,与其他安全控制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
2. 密钥生成和设置密钥的生成和设置应当遵循标准化的流程和规范,确保密钥的质量和安全性。
密钥应当具有足够的复杂度和长度,以防止被猜测或暴力破解。
此外,密钥的有效期应当进行合理设置,定期更换以提高安全性。
3. 密钥存储和传输密钥的存储和传输是密钥管理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基金公司应当建立安全的密钥存储和传输机制,确保密钥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或篡改。
密钥应当保存在专门的安全设备上,并严格限制访问权限。
4. 密钥使用和销毁密钥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能使用,使用后应当立即销毁,以防止泄露。
密钥的使用应当留下详细的日志记录,以便审计和追溯。
密钥的销毁应当采取专门的销毁程序,确保密钥完全不可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钥管理系统的新进展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加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信息安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基于密码学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是解决信息保密的可靠方式。
加密技术广泛地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承担对军事、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保护任务。
保密信息的安全性取决于对密钥的保护,而不是对算法或硬件本身的保护。
加密算法决定了密钥管理的机制,不同的密码系统,其密钥管理方法也不相同,如签名密钥对的管理和加密密钥对的管理。
在网络环境中,密钥管理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一个宗旨:确保使用的密钥是安全的。
设计安全的密码算法和协议并不容易,而密钥管理则更困难,因此,网络系统中的密钥管理就成为核心问题。
本文将从介绍密钥管理技术,并用单独的篇幅介绍密钥备份和密钥更新技术,同时研究其在一些领域内的进展。
1.密钥管理
1.1.目的及目标
密钥管理是指与保护、存储、备份和组织加密密钥有关的任务的管理。
高端数据丢失和遵规要求刺激了企业使用加密技术的大幅度上升。
问题是单个企业可以使用几十个不同的,可能不兼容的加密工具,结果就导致有成千上万个密钥——每一个都必须妥善的保存和保护。
密钥管理是数据加密技术中的重要一环,密钥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密钥的安全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一个好的密钥管理系统应该做到:
1、密钥难以被窃取;
2、在一定条件下窃取了密钥也没有用,密钥有使用范围和时间的限制;
3、密钥的分配和更换过程对用户透明,用户不一定要亲自掌管密钥。
1.2.机构及其动作过程
1、对称密钥管理。
对称加密是基于共同保守秘密来实现的。
采用对称加密技术的贸易双方必须要保证采用的是相同的密钥,要保证彼此密钥的交换是安全可靠的,同时还要设定防止密钥泄密和更改密钥的程序。
这样,对称密钥的管理和分发工作将变成一件潜在危险的和繁琐的过程。
通过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实现对称密钥的管理使相应的管理变得简单和更加安全,同时还解决了纯对称密钥模式中存在的可靠性问题和鉴别问题。
2、公开密钥管理/数字证书。
贸易伙伴间可以使用数字证书(公开密钥证书)来交换公开密钥。
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X.509,对数字证书进行了定义该标准等
同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发布的ISO/IEC 9594-8:195标准。
数字证书通常包含有唯一标识证书所有者(即贸易方)的名称、唯一标识证书发布者的名称、证书所有者的公开密钥、证书发布者的数字签名、证书的有效期及证书的序列号等。
证书发布者一般称为证书管理机构(CA),它是贸易各方都信赖的机构。
数字证书能够起到标识贸易方的作用,是目前电子商务广泛采用的技术之一。
3、密钥管理相关的标准规范。
目前国际有关的标准化机构都着手制定关于密钥管理的技术标准规范。
ISO与IEC下属的信息技术委员会(JTC1)已起草了关于密钥管理的国际标准规范。
该规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密钥管理框架;二是采用对称技术的机制;三是采用非对称技术的机制。
该规范现已进入到国际标准草案表决阶段,并将很快成为正式的国际标准。
1.3.关键技术及流程
密钥管理包括,从密钥的产生到密钥的销毁的各个方面。
主要表现于管理体制、管理协议和密钥的产生、分配、更换和注入等。
层次化的密钥管理方式,用于数据加密的工作密钥需要动态产生;工作密钥由上层的加密密钥进行保护,最上层的密钥称为主密钥,是整个密钥管理系统的核心;多层密钥体制大大加强了密码系统的可靠性,因为用得最多的工作密钥常常更换,而高层密钥用的较少,使得破译者的难度增大。
从管理角度来说,密钥管理应遵循如下原则:脱离密码设备的密钥数据应绝对保密;密码设备内部数据绝对不外泄,一旦发现受到攻击应立即销毁密钥;达到密钥生命期时应彻底销毁或更换。
而管理中涉及到的技术则包括密钥生成技术、密钥分配技术、存储保护技术、备份恢复技术、密钥更新技术等,其中密钥生成与分配技术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
(1)密钥生成
密钥长度应该足够长。
一般来说,密钥长度越大,对应的密钥空间就越大,攻击者使用穷举猜测密码的难度就越大。
选择好密钥,避免弱密钥。
由自动处理设备生成的随机的比特串是好密钥,选择密钥时,应该避免选择一个弱密钥。
对公钥密码体制来说,密钥生成更加困难,因为密钥必须满足某些数学特征。
密钥生成可以通过在线或离线的交互协商方式实现,如密码协议等。
传统密码算法(以RSA、AES 为代表)的密钥生成RSA 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这种算法的密钥生成技术主要涉及通过素性检测随机生成一个大素数,此过程可由伪随机数发生器来完成。
而后运用Rabin- Miller 算法检测素数,并在成功生成两个大素数之后,运用欧几里德算法在默认公钥的前提下求得私钥,然后就可运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与解密了。
文献[8]探讨了具体实现的方法。
为保证生成密钥的安全性,生成的素数必须足够大,通常要求在1 000 位以上。
AES 算法加密过程中用到的密钥称为轮密钥,轮密钥由用户的密码密钥(随机产生的二进制序列)根据轮密钥生成算法产生。
轮密钥的生成分两步进行:密钥扩展和轮密钥选择。
算法遵循以下原则:
(1)轮密钥中的比特总数为数据块长度与轮数加1 的乘积;(2)首先将用户的密码密钥扩展为一个扩展密钥;(3)再从扩展密钥中选出轮密钥:第一个轮密钥由扩展密钥中的前Nb个字组成,第二个轮密钥由接下来的Nb个字组成,以此类推。
由于AES 算法的子密钥的前Nb个字完全由种子密钥填充而成,这就减弱了密钥的雪崩效应;同时它的轮密钥是通过递归定义生成的,当泄露的密钥信息达到一定程度时,其他的种子密钥或许就可通过穷举法获得,进而获得全部轮子密钥。
对于公开的算法来说,如果密钥已知,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由密文译出明文,信息的保密就受到了威胁。
针对这一问题,文献[10]提出,应提高密钥生成算法的混淆性来有效抵抗密码攻击。
身份密码体制的密钥生成基于身份的加密系统IBE(ID-Based Encryption)中的公钥可以是任意的关于用户身份的字符串,如电子邮箱地址、手机号、税号等。
用户在向可信第三方PKG 认证自己的身份后获得私钥,该过程可在接收到加密消息之前也可在之后完成。
用户的公钥决定私钥,私钥的保密性来自系统主密钥。
可信第三方PKG 可以像CA 一样为多个用户服务,以方便的实现用户密钥分配和撤销的问题。
PKG 的主密钥是系统的核心,PKG 可以根据公钥(即E-mail 地址等)计算出每个用户的私钥。
文献[11-13]研究了系统主密钥和用户私钥的生成算法。
基于身份的密码系统中存在两个问题:首先,PKG 知道所有用户的私钥,因此当PKG 想要伪造网络中的任一用户时,不会被其他用户发现;另外,PKG 节点为用户计算的私钥需要安全的信道传输,这在实际应用中是不现实的。
基于生物特征的密钥生成生物特征包括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常用的生理特征有指纹、手形、脸形、虹膜、视网膜及气味等;行为特征有击键、声音、手写、步态等。
为了将用户的生物特征转换成一个唯一的密钥,首先收集可信用户和其他用户的生物特征作为训练数据,进行一个用户依赖的特征变换,使得可信用户变换后的特征在特征空间是紧凑的,而其他用户的特征要么分散,要么远离可信用户的特征。
其次,将变换得到的人体生物学特征连续型信号离散化,并用适当的数据类型表征;建立数学模型,从人体特征数据中提取出二元序列。
最后,利用一个稳定的密钥生成机制生成稳定的密钥。
这样生成的密钥具有破译困难、可随身携带、不会丢失及被盗的优点。
量子密码系统的密钥生成量子密码学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光子传送密钥信息,将密钥信息编码在量子态中,采用单个光子传输。
要获得安全的量子密钥需经过量子传输、数据筛选、数据纠错和保密加强4 个过程。
由于量子的不可分性,窃听者(Eve)不能对传输中的量子密钥进行分流,且基于量子非克隆性(No-cloning)定理,Eve 也无法对传输中的密钥进行拷贝。
无论用那一种方法,生成密钥的过程或生成的密钥都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必须在安全环境中产生密钥,防止任何形式的泄露;密钥长度的设置根据信息类型和所需安全期的不同应有所区别;生成密钥时,应避免弱密钥;满足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在层次化密钥管理体制中,不同级别或不同类别的密钥其产生机制应有所区别。
目前密钥生成技术实现了生成的自动化,不仅减轻了人工制造密钥的工作负担,而且消除了人为差错引起的泄露。
(2)密钥分发
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保密通信,需要共享同一密钥。
通常是系统中的一个成员先选择一个秘密密钥,然后将它传送另一个成员或别的成员。
X9.17标准描述了两种密钥:密钥加密密钥和数据密钥。
密钥加密密钥加密其它需要分发的密钥;而数据密钥只对信息流进行加密。
密钥加密密钥一般通过手工分发。
为增强保密性,也可以将密钥分成许多不同的部分然后用不同的信道发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