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技术:眼球测谎仪识别谎言

合集下载

测谎的心理学原理及应用

测谎的心理学原理及应用

测谎的心理学原理及应用1. 介绍心理学对于测谎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并且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测谎的心理学原理,以及这些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将探讨的内容包括非言语行为的分析、情绪和心理压力对回答问题的影响、以及一些先进的测谎技术。

2. 非言语行为的分析2.1 眼神运动研究表明,当人们在回答问题时,他们的眼睛会展示出不同的运动模式,这可能暗示着他们的思考方式。

例如,当人们回忆事实时,他们的眼睛会向上运动;而当他们编造谎言时,他们的眼睛会向下运动。

这种测谎方式被称为眼球扫视识别,已经被用于一些调查和审讯中。

2.2 身体姿势和手势人们的身体姿势和手势也可以提供一些线索来判断他们是否在说谎。

例如,当人们紧张或不确定的时候,他们可能会交叉双臂、避免眼神交流、摆动腿或者是频繁地摸头发。

这些非言语行为在一些情境中被认为是测谎的指标。

2.3 身体语言匹配观察一个人的身体语言是否与他所说的话相一致,也是测谎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当一个人回答“是”的时候,他的体态应该是肯定的,而不是犹豫或者否定的。

如果身体语言与言语不匹配,那么就可能暗示他们在说谎。

3. 情绪和心理压力对回答问题的影响3.1 态度变化当一个人在回答不同的问题时,他的情绪和心理压力可能会引起态度上的变化。

例如,当一个人回答与他个人利益相关的问题时,他可能表现出更加紧张和不自然的反应,这可能意味着他在说谎。

3.2 反应时间研究还发现,说谎者在回答问题时,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考虑他们的回答。

他们可能会停顿、思考和重复问题,以获得更多的时间来编造谎言。

因此,观察回答问题的反应时间可以提供测谎的线索。

3.3 情绪表达情绪表达是另一个可以用来测谎的指标。

当人们说谎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不自然的情绪表达,例如过度的笑容或者不适当的表情。

观察情绪表达可以帮助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

4. 先进的测谎技术除了观察非言语行为和情绪反应外,科技的发展也为测谎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技术。

眼球跟踪技术有望取代传统的测谎仪

眼球跟踪技术有望取代传统的测谎仪
QE 1 ( ) 3 7 3 5 -6 3 :4 — 5.
L2] C HUR I H. ae D p l e c tyb d l i Oeae wi akct rdlh[]A pi p i ,94 2 ()6 -6 . NSDEJ L sr o p r l i r ymoua n aC sr t bcs t e gtJ. p l dO t s1 8 ,3 1 :1 6 e v o me tg l h ae i e c
除 了可以测 量 出不 同的反应 , 眼球追 踪测 谎方 法与传 统 的测 谎 仪相 比 , 也拥 有 独特 的优势 : 大 幅降 可 低成 本 , 谎所 需要 的时 问缩短 到 目前 的五 分之 一 , 将测 并且 适用 于所 有 的语 言 。
( 自《 摘 科技 日报 》 )
App id Optc , 0 4, 3 2 ): 1 4 21 le is 2 0 4 ( 5 49 5 9 .
[7] J QUI AC NQ, C LA OTE, E X C,l 1 L sr pi led aki gn ne s iet aaico t a feb c []Ap l dOpis F I ea . ae t a feb c maigisniv Oprs i pi l ed ak J. pi I o c t t c e t , c
0 3 2 一一0 3 2 . 5 8 4l 5 8 4 8
[ 9] 万新军, 张书练 , 谈宜东. I D抽运微片激光器光 回馈技术的研究进 展_] 激光技 术,0 6 3 () 9 2 J. 2 0 ,0 1 :一l . [O 张书练. 1] 激光 回馈技术及发展 l] 激光与光电子 学进展 ,0 7 4 ( 1 :5 L -. 1 2 0 ,4 1 )6 ~7

测谎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测谎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测谎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测谎技术是一种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生理反应和言语表达来判断其是否说谎的方法。

它在法律、犯罪侦查、心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测谎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场景。

2. 测谎技术的原理测谎技术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假设:•人们在说谎时会产生一些生理上的变化,如心率的增加、呼吸的加快、皮肤的电导率的变化等。

•谎言的表达方式可能与真实的陈述存在一些差异,如声音的频率、语速的变化、眼神的流动等。

3. 测谎技术的应用测谎技术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3.1. 刑事司法在刑事司法领域,测谎技术常被用于辅助破案和审判过程。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测谎分析,可以从中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

3.2. 安全审查测谎技术在安全审查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边境安全检查中,测谎仪可以用来辅助判断旅客是否携带违禁品或者有其他不良行为。

3.3. 就业面试测谎技术在就业面试中也逐渐得到应用。

通过测谎分析,雇主可以对应聘者的真实性进行评估,从而提高招聘的准确性。

3.4. 心理学研究测谎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也被广泛采用。

通过观察被试者在不同情境下的生理反应和言语表达,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人们的情绪、意图和心理状态等。

4. 测谎技术的局限性尽管测谎技术在一些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缺陷:•测谎技术并非百分之百准确,可能会被一些特殊情况所干扰,如焦虑症患者、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等。

•对于擅长欺骗和伪装的人来说,测谎技术容易受到欺骗。

•测谎技术可能会对被测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反应和言语表达。

5. 总结测谎技术在法律、犯罪侦查、心理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基于观察人的生理反应和言语表达来判断是否说谎,并在刑事司法、安全审查、就业面试以及心理学研究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测谎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缺陷,因此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谨慎使用。

以上就是测谎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的简要概述。

测谎仪的原理

测谎仪的原理

测谎仪的原理
测谎仪,又称为多功能心理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检测被试者是否说谎的设备。

它通过监测被试者的生理指标,如心率、呼吸频率、皮肤电活动等,来判断被试者是否在说谎。

测谎仪的原理涉及到心理学、生理学和工程学等多个领域,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测谎仪的原理。

首先,测谎仪的原理基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说谎时,他们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比如焦虑、紧张等。

这些心理状态会导致生理指标的变化,比如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皮肤电活动增强等。

因此,测谎仪通过监测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来判断被试者是否在说谎。

其次,测谎仪的原理还涉及到生理学的知识。

人的生理指标是由自主神经系统
控制的,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当人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导致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皮肤电活动增强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而测谎仪正是通过监测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来判断被试者是否在说谎。

此外,测谎仪的原理还涉及到工程学的技术。

测谎仪采用了先进的生物传感技
术和信号处理技术,能够精准地监测被试者的生理指标,并对监测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识别。

通过对被试者的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测谎仪能够准确地判断被试者是否在说谎。

综上所述,测谎仪的原理涉及到心理学、生理学和工程学等多个领域。

它通过
监测被试者的生理指标来判断被试者是否在说谎,是一种高科技的心理测量设备。

测谎仪的原理不仅在科学研究和司法领域有重要应用,也在商业领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测谎仪的原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美国科学家认为眼球跟踪技术有望取代测谎仪

美国科学家认为眼球跟踪技术有望取代测谎仪
用 。研 究人 员表示 , 该发现表 明, 星形胶质 细胞 可根据 不断变 化 的 新 陈代谢 和活 动需要 来调节 呼吸 强 度 , 在 呼 吸调 节 方面 居 于 中 它
说谎 。研 究人员相 信这种 眼球追 踪 技 术有 望 取代 传 统 的测 谎 仪 ,
具有 很好 的商业应用 前景 。研 究 人 员表 示 , 近 几年 的技 术进 步 最 让眼球跟 踪测谎 成为可 能 。 目前 的测谎仪 测量 的是人在撒 谎 时的 情 感 反应 , 眼球跟 踪 技 术测 量 而
加 6 欧 米 加 3 属 于 多 元 不 饱 和 都
定 交易策 略 , 实施 风 险管理 , 为 并 制 定法律 和规 章等 提供 助益 。
日本

日本 岐 阜 药 科 大 学 日前 宣
和 脂 肪酸 , 机体运 转 至关 重要 , 对 只 能从 食物 中摄 取 。 欧米 加 6 主 要 存 在 于玉 米 中 , 由于 一 些 禽 畜
国 际姿 i
意大 利
开发 出股票交易人工模 型
意大利 科 学家近 日开发 出一 种 股 票 交 易 人 工 模 型 , 次 复 制 首 出真 实股票 市场 的主 要特 性 。该
布 , 大 学 与 其他 机 构研 究 人 员 该 组 成 的联合 研 究小 组发 现 了与记 忆 和认 知机 能有 关 的新 基 因。这

பைடு நூலகம்
大 量 食 用玉 米 , 此 它们 的 肉里 因 也 含 有 丰 富 的 欧 米 加 6 人 类 获 , 得 的 欧米 加 6中有 一半 来 自肉类 和 奶制 品。欧 米 加 3 则主 要存 在 于 亚 麻籽 、 鱼类 等 食物 中 。为 了 验 证 欧米 加 6 欧米 加 3 入 比 和 摄 例 失 调 与肥 胖 的关 系 , 国研 究 法 小 组 以 老 鼠 为 对 象 进 行 了 实 验 。结 果 发现 , 果过 量 摄 入 欧 如

眼球跟踪技术有望取代测谎仪测谎时间大大缩短

眼球跟踪技术有望取代测谎仪测谎时间大大缩短

Ⅳ ・
科 技 信 息
近 日确 实 已研 制 出神 奇 的“ 水 ” 干 。
许 多人 可能 感 觉不 可思议 ,他 们 只知 道 液 态水 、 固
内空 白。 目前 , 这种胶 带 已经应 用 于涿 州市 范 阳路设 施
建设 。
态水和 气态水 等 , 么“ 那 干水 ” 又是什 么性 质 的水呢 ?这 种 物质 有 些像 糖粉 ,它将 能 够让 化 学物 质 的 利 用方 式 产 生革命 性 变化 。“ 干水 ” 的每 一 个 粒子 都 包含 一 个 水 滴 , 个水 滴周 围 包裹 着一层 沙质硅 膜 。所 以说 , 这 所谓
广 泛 用于城 乡道路 、 公路 、 头 、 场 、 费站 、 车场及 码 机 收 停 临时 划定 活动 区域 等 。 高性 能公路反 光胶 带铺 设在路 将 面上 即 可车 辆通 行 , 证 了随路 施 工 , 免 了造 成 交 通 保 避 拥堵 的现 象。 因其 具有 极佳 的反 光性 , 不论 白天还 是 黑
剂 , 可 以使 两种或 更 多种 不可 混合 的 液体 ( 水和 油) 也 如
压 过 标 线 时 , 通 过 声响 和 振 动给 司机 提 供 警 示 , 而 会 从 使 车道 标 志更鲜 明 、 安全 。弥补 了多年 来公路 标线 采 更
用的反 光道路 标 线涂料 的持 久 性 日举行 的 美 国化 学学会 第 2 0届 国 际会议 上 , 4 来 自英 国利 物 浦 大 学的 科 学 家本一 特 博 士介 绍 了他 卡
对“ 干水” 的研 究成果 。卡特介绍说 ,没有任何其他 事 “
物 能 够与 它相 比。我 们 有 望看 到 ‘ 水 ’ 未 来产 生 一 干 在
的“ 水” 其 9 %的成份 其 实仍 然是 “ 干 , 5 湿水 ” 。

测谎仪的使用技巧

测谎仪的使用技巧

测谎仪的使用技巧
使用测谎仪的技巧可以帮助提高测谎的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使用技巧:
1. 控制环境:在进行测试时,确保环境安静且没有干扰因素。

这包括关闭手机和其他嘈杂声,并且只有必要的人员在场。

2. 建立基准:在测试之前,进行一系列的基准测试问题,以获取被测者的正常生理反应。

这有助于与后续的问题对比,判断是否有谎言的存在。

3. 牢记问题类型: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可以更好地评估被测者的反应。

确保问题简单、明确,避免模棱两可的问题。

4. 观察身体反应:与基准测试问题对比,观察被测者在回答问题时的身体反应,如心率、呼吸和皮肤电反应等。

异常的变化可能暗示着谎言。

5. 注意非言语线索:除了身体反应,还要注意被测者的非言语线索,如眼神、手势和言辞的不一致等。

这些线索可能揭示出谎言。

6. 校准仪器:在测试之前,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校准。

遵循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以确保正确的操作。

7. 综合多个指标判断:仅仅依靠测谎仪的结果可能不准确。

结合被测者的身体
反应、非言语线索和问题的内容,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谎言。

8. 尊重个体差异:测谎仪在不同人群中的效果可能不同,因为每个人的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都是不同的。

考虑到个体差异,避免将结果一概而论。

9. 专业技能:对于使用测谎仪的人员来说,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专业指导,在使用测谎仪之前熟悉仪器的操作和数据的解读。

需要注意的是,测谎仪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人可能对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生理反应。

因此,测谎仪的结果应该作为其他证据的补充,不能单独作为判定一个人是否说谎的依据。

测谎仪简介介绍

测谎仪简介介绍
针对本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 的方向和建议,如进一步扩大样本量 、改进实验方法和技术等。同时,也 探讨了测谎仪在未来可能的应用前景 和发展趋势。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测谎后的数据分析与解读
分析测试数据
01
对测试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生理指
标的变化。
判断被测试者是否说谎
02
根据测试数据的变化,判断被测试者是否在说谎。
提供解读和建议
03
根据测试结果,提供解读和建议,帮助被测试者了解自己的情
况,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支持。
04
测谎仪的准确性及局限性
在法律调查中,测谎仪可以用于确定嫌疑 人是否说谎,帮助警方确定案件真相。
在安全检查中,测谎仪可以用于检测潜在 的安全威胁和间谍活动。
商业调查
个人应用
在商业调查中,测谎仪可以用于确定员工 是否涉及欺诈行为或泄露公司机密。
个人也可以使用测谎仪来检测自己或他人 是否说谎,但需要注意的是,测谎仪并不 是绝对准确的,其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02
测谎仪的技术原理
生理指标测量
皮肤电反应
测谎仪通过测量皮肤电阻的变化 来反映人的情绪状态。当人在说 谎时,情绪会发生变化,皮肤电
阻也会相应改变。
呼吸波
呼吸波是人体生理指标之一,当人 在说谎时,呼吸波会发生变化,如 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幅度减小等。
脉搏波
脉搏波是人体生理指标之一,当人 在说谎时,脉搏波也会发生变化, 如脉搏频率加快、脉搏幅度减小等 。
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测谎仪测试结 果可能存在差异,因为人们对谎 言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可能因文化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如对某些特定类型的谎言识 别效果不佳。

测谎仪原理

测谎仪原理

测谎仪原理&效果说谎的人什么样?童话故事中的匹诺曹,一说谎鼻子就要长一寸。

童话毕竟是童话,没有人当真。

现代科学证实,人在说谎时生理上的确发生着一些变化,有一些肉眼可以观察到,如出现抓耳挠腮、腿脚抖动等一系列不自然的人体动作。

还有一些生理变化是不易察觉的,如:呼吸速率和血容量异常,出现呼吸抑制和屏息;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血输出量增加及成分变化,导致面部、颈部皮肤明显苍白或发红;皮下汗腺分泌增加,导致皮肤出汗,双眼之间或上嘴唇首先出汗,手指和手掌出汗尤其明显;眼睛瞳孔放大;胃收缩,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嘴、舌、唇干燥;肌肉紧张、颤抖,导致说话结巴。

这些生理参量由于受植物神经系统支配,所以一般不受人的意识控制,而是自主的运动,在外界刺激下会出现一系列条件反射现象。

这一切都逃不过测谎仪的“眼睛”.据测谎专家介绍:测谎一般是从三个方面测定一个人的生理变化,即脉搏、呼吸和皮肤电阻(简称“皮电”)。

其中,皮电最敏感,是测谎的主要根据,通常情况下就是它“出卖”了你心里的秘密。

目前全国已有不少城市把测谎仪引入到公安、司法界。

皮肤电阻,是反映人交感神经兴奋性变化的最有效、最敏感的生理参数,它通过测量人手心发汗的程度了解人心理紧张状态的变化。

反应幅度大,灵敏度高,不易受大脑皮层意识的直接抑制,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并得到普遍承认的心理测试指标。

呼吸波,是反映人心理变化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人紧张时,呼吸会下意识地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深呼吸、屏气、呼吸节律加快或变慢等。

当大脑皮层兴奋性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呼吸波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是自己意识不到的。

脉搏波(血压),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广泛地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在心血管活动调节中,下丘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整合部位,是对机体各内脏机能进行整合的较高级部位,在发怒、恐惧等情绪反应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心理紧张状态和情绪的变化,会相应引起心血管活动的改变。

事实上,人在心理紧张时,心脏脉搏输出量增加,心律加快,使脉搏波的收缩压上升。

怎样辨别谎言—FBI戳穿谎言惯用九大秘笈

怎样辨别谎言—FBI戳穿谎言惯用九大秘笈

怎样辨别谎言——FBI戳穿谎言惯用九大秘笈招数1:不提及自身及姓名美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心理学家韦斯曼说,“人们在说谎时会自然地感到不舒服,他们会本能地把自己从他们所说的谎言中剔除出去。

比如你问你的朋友他昨晚为什么不来参加订好的晚餐,他抱怨说他的汽车抛锚了,他不得不等着把它修好。

说谎者会用'车坏了’代替'我的车坏了’。

”所以如果你向某人提问时,他们总是反复地省略“我”,他们就有被怀疑的理由了。

反过来说,撒谎者也很少使用他们在谎言中牵扯到的人的姓名。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几年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向全国讲话时,拒绝使用“莫妮卡”,而是“我跟那个女人没有发生性关系”。

招数2:反复问说谎者同一个问题问一个人问题,然后等他们回答。

问第二次,回答会保持不变。

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留一段空隙。

在这期间,他们的身体会平静下来,他们会想,“我已经蒙混过关了。

”在所有的生理反应消退后,身体放松成为正常状态。

当你趁他们不注意再次问这个问题时,他们已经不在说谎的状态中了,他们不是恼羞成怒,就会倾向于坦白。

如果一个人说:“我不是已经和你说过这件事了吗?”然后才勃然大怒,这多半是在欺骗。

也可能对你说:事情是这样的,我还是对你直说了吧。

”招数3:说谎时眼睛会向右上方看说谎者从不看你的眼睛——他们知道这句忠告,所以高明的说谎者会加倍专注地盯着你的眼睛,瞳孔膨胀。

每个人都记得小时候妈妈的批评,'你肯定又撒谎了——我知道,因为你不敢看我的眼睛。

’这教会你从很小起就知道说谎者不敢看眼睛,所以人们学会了反其道而行之以避免被发觉。

”实际上,欺骗者看你的时候,注意力太集中,他们的眼球开始干燥,这让他们更多地眨眼,这是个致命的信息泄露。

另外一个准确的测试是直接盯着某人眼睛的转动,人的眼球转动表明他们的大脑在工作。

大部分人,当大脑正在“建筑”一个声音或图像时(换句话说,如果他们在撒谎),他们眼球的运动方向是右上方。

测谎言的原理

测谎言的原理

测谎言的原理测谎仪是一种设备,它通过测量人体的生理参数来判断是否存在谎言的迹象。

测谎仪的原理基于一些假设和关联,包括心理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知识。

测谎仪主要关注的生理参数有心率、呼吸、皮肤电反应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测谎仪的原理及其工作机制。

测谎仪的工作机制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心理学和生理学。

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测谎仪的原理是基于被称为“心理应激反应”的现象。

当一个人说谎时,他们通常会感到紧张、不安和高度警觉。

这些情绪和心理状态会进一步导致生理上的变化,例如心率的上升、呼吸的改变和皮肤电反应的增加。

因此,测谎仪通过检测这些心理应激反应来推测被测者是否在说谎。

其次,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测谎仪测量的是人体的生理参数。

具体而言,测谎仪通过心率检测传感器、呼吸检测传感器和皮肤电反应传感器等仪器设备,来获取被测者在回答问题时的生理参数数据。

这些传感器在被测者身上贴附或佩戴,通过测量心率的变化、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以及皮肤电反应(皮肤电阻)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谎言。

具体来说,当一个人说出谎言时,心率往往会因为紧张和焦虑而加快,这是因为假话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呼吸频率和深度也会发生改变,因为说谎者需要掩饰紧张感,通过改变呼吸模式来掩饰谎言。

同时,人体的皮肤电反应也会发生变化。

皮肤电反应是指皮肤表面电导率的变化,通常是由于汗液分泌导致的。

说谎者在紧张和焦虑的情况下,往往会出汗,导致皮肤电反应的增加。

在测谎仪的工作过程中,这些生理参数数据将被记录下来,并通过特定的算法和模型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些算法和模型通常是经过训练和测试的,以达到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测谎仪可以将被测者的心率、呼吸和皮肤电反应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存在谎言。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测谎仪被广泛用于一些特定领域,例如法律和安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争议。

一方面,心理应激反应本身并不一定是由于说谎引起的,它也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例如压力、焦虑和紧张等。

测谎仪方案

测谎仪方案

测谎仪方案1. 引言测谎技术是一种通过观测被测者生理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其是否在谎言的技术,当前已经有多种测谎仪和测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司法、心理学和安全领域。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基于生理指标的测谎仪方案。

2. 背景测谎仪的原理是通过监测人体各种生理指标(如心率、呼吸频率、皮肤电阻等)的变化来判断被测者是否在撒谎。

传统的测谎仪通常使用传感器将这些生理指标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算法分析和处理这些信号得出结论。

3. 方案概述本方案采用以下步骤来实现测谎仪的功能:3.1 数据采集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来采集被测者的生理指标数据。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心率传感器、呼吸传感器和皮肤电阻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将生理指标转化为电信号,并输出给后续的分析模块。

3.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生理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去噪和归一化等操作。

这些操作可以增强信号的质量,减少外界干扰对结果的影响。

3.3 特征提取从经过处理的生理指标数据中提取特征,常用的特征包括心率变异性、呼吸频率变化和皮肤电阻的变化等。

这些特征可以反映出被测者在撒谎过程中的生理反应。

3.4 特征分析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分析,使用机器学习或其他统计方法构建模型,通过训练模型来判断某个特征集合是否表示被测者在撒谎。

3.5 结果输出根据模型的结果,将判断结果进行输出,通常可以采用文本形式展示出被测者是否在撒谎。

4. 实施计划以下是本方案的实施计划:•第一阶段:确定需求和技术方案,准备所需的传感器和设备。

•第二阶段: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软件开发。

•第三阶段:开展数据采集和特征分析的实验。

•第四阶段: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算法优化和模型训练。

•第五阶段:进行实际案例测试和性能评估。

•第六阶段: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5. 风险与挑战开发测谎仪面临以下风险与挑战:•数据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需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滤波。

•生理指标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数据标定和个体间的差异化分析。

测谎话方法

测谎话方法

测谎话方法摘要:一、引言二、测谎技术的原理1.生理指标测量2.心理指标测量3.语言线索三、常见的测谎方法1.测谎仪2.直观观察3.提问技巧四、测谎技术的应用场景1.司法领域2.职场招聘3.个人关系五、测谎技术的局限性1.准确性2.文化差异3.应对策略六、提高测谎能力的建议1.学习心理学知识2.观察能力和沟通技巧3.保持客观和谨慎七、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诚实和谎言始终相伴。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人际交往,了解他人是否说谎对于建立信任和避免误解至关重要。

因此,掌握一些测谎技巧是十分实用的。

本文将介绍测谎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场景,并探讨如何提高测谎能力。

二、测谎技术的原理测谎技术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原理:生理指标测量、心理指标测量和语言线索。

1.生理指标测量:通过监测被试者的生理反应,如心率、血压、呼吸速率和皮肤传导等,来判断其是否说谎。

因为人在说谎时,通常会表现出一些生理上的异常反应。

2.心理指标测量:通过评估被试者的心理状态,如情绪、认知和动机等,来判断其是否说谎。

这种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式进行。

3.语言线索:分析被试者在陈述时的语言特点,如语速、语气、词汇选择等。

研究表明,说谎者在语言表达上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三、常见的测谎方法1.测谎仪:通过生理指标测量来判断被试者是否说谎。

这种方法在司法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直观观察:通过观察被试者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非言语行为来判断其是否说谎。

这种方法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提问技巧: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问,观察被试者的回答,从而判断其是否说谎。

这种方法在职场招聘和个人关系中较为常见。

四、测谎技术的应用场景1.司法领域:测谎技术在司法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警方甄别嫌疑人。

2.职场招聘:企业可以利用测谎技术筛选诚实可靠的员工,降低招聘风险。

3.个人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他人的诚实度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测谎仪真的可以测出来吗

测谎仪真的可以测出来吗

测谎仪真的可以测出来吗首先给出一句话结论. 早期的测谎仪主要以生理指标波动强度为依据, 配合特定方法设计的问卷来进行测谎. 其原理是绝大多数人在说谎时会出现异于基线的情绪波动, 以此进行判断. 这种方法错误率较高, 现在随着学科发展, 测谎仪除了情绪强度之外, 也加入了情绪分类模型, 目前的测谎仪的准确度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仍然很难做为强力的法定证据.传统的测谎仪传统的测谎仪有两个组成部分, 仪器本身和问卷, 其中通行的问卷法又分为两种. 以下依次说明.首先是仪器, 这个大家一些影视作品中都有表现. 在被试者的手上, 上臂, 脑袋上几个部位分别放置几个探测器, 分别对于心跳, 皮肤生物电, 呼吸, 皮肤表现温度等等几个生物指标进行探测.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人的神经系统分为自主神经系统和非自主神经系统, 非自主神经系统是由意识来控制的, 但是自主神经系统的运转意识是很难直接控制的, 就像你遇到心爱的人, 面对面不由自主的脸红, 而且越留意脸红脸就越红, 这种情况下用测谎仪来探测的话, 几个指针一定会狂跳, 皮肤温度, 生物电, 呼吸心跳都是与基线非常不同的. 这段话同时也引入了测谎中的另外一个因素, 建立基线. 因为每个人的生理指标都是不同的, 对于一些人来说, 心跳一百二算是很高了, 但是对于另外一个人可能心跳九十就算情绪波动了. 因此, 既然提到情绪强度, 那就一定得有一个对照, 这个对照就是所谓的情绪基线. 最近在刷一部很老的美剧<露易丝与克拉克--超人新冒险>, 其中的第二集超人就接受了测谎, FBI的工作人员上就先给出一个测试仪的使用框架."对于我的问题, 你需要回答是或不是, 好(暂停几秒), 天空是红色的么? 你是美国总统么?"这里天空和总统的两个问题, 就是用来建立基线的. 使用这两个问题来对被试的生物指标做一个基准值.如何提问问题因为传统测谎仪只能测量情绪强度, 那么就很明显带来一个问题, 情绪强度就意味着说谎么? 也就是心理测量中的效度的问题, 你所测量的, 就是你声称要测量的么? 对于"测谎仪"来说, 很明显答案是NO. 测谎仪正确的称呼应该是情绪强度测量仪, 而不是测谎仪, 因为情绪强烈波动并不意味着说谎, 如前所述, 它可能是发情了, 也就是窘迫, 也可能是愤怒, 恐惧, 惊喜等等情绪. 对于传统的测谎仪来说, 这几个生理指标在不同情绪类别下只有强度之分, 没有类别之分. 因此传统测谎仪有两种误判的可能.其一, 由于被试的情绪管理能力极好(天生说谎者,反社会人格障碍, 演员, 情绪专家), 因此在回答相应的问题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情绪波动, 测试仪无法探测, 导致出现false negative. 也就是将说谎者误判为诚实者, 但是这种情况极其罕见, 其原因就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不可控性.其二, 由于错误的问卷和问题设置, 被试的可解释情绪波动无法准确分类, 将诚实者误判为说谎者. 也就是false positive. 这里举一个埃克曼列举的例子, 美国的一名奸杀案受害人的邻居后接受测谎, 在问到案发现场的细节时出现超常的情绪波动并被判入狱, 但是后来真正罪犯抓获后获释向媒体解释, 原来由于他在性方面道德感较强, 因此当时在旁观时看到受害人的裸体罪恶感很强, 这一情绪波动没有被测试人员考虑到, 而邻居也根本不知道是这种情绪波动导致他没有通过测谎. 这个例子就很好的解释了false positive的问题所在.那么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 研究测谎的科学家提出了两种问卷法来应对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称为准绳问题法. 其作法是这样的,首先问一个一般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一般人会有大概率会说谎, 这个问题就称为准绳问题, 比如在一起奸杀案一个准绳问题是你有没有自慰过, 并对身边的人女性产生过性幻想. 那么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普通人的社交价值和道德颜面, 很多人会感到被冒犯, 产生较强的情绪波动, 这么一来, 说谎者和诚实者就会有相反的行为模式, 对于说谎者而言, 真正的犯罪行为远比道德颜面要更加重要, 因此对于相关问题(即真正指向犯罪行为的问题)的情绪强度是更大的, 而对于诚实者而言, 诚实者无故被询问到这种准绳问题, 对于准绳问题反倒是会有更强的反应.第二种方法称为犯罪知情法.其作法是这样问问题, "杀人用的是一把西瓜刀么, 杀人用得是一把割肉刀么, 杀人用得是一把斧头么", 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知情人才会对正确的答案产生反应. 犯罪知情法其实也被一些算命先生和巫师所利用, 在美剧超感警探中, 主角确认在犯罪现场藏着一把刀的情况下, 会连珠炮似的询问嫌疑人在柜子里么, 在抽屉里么, 并尤其注意嫌疑人的表情, 这样甚至可以达到读心术的效果.当然这是过度戏剧化了, 但是其原理就是, 当事人只有在面对真正的答案时才会出现情绪波动. 篇幅所限, 朋友约着去大阪街头喝酒, 这两种方法的局限下次有空再回答.但是简单的来说, 准绳方法的前提错误并不能很好的处理假阳性的问题, 而知情法必须在嫌疑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能使用, 应对条件受限. 因此都不算很好. 加入情绪分类模型的第二测谎技术第一代测谎技术只能测试情绪强度, 因此才有上述问题, 那么假如我们把情绪的类别也加上呢, 如果我们不仅知道嫌疑人有强烈的情绪, 还知道这种情绪不是窘迫, 不是愤怒, 就是强烈的罪恶感和强烈的恐惧, 那么无疑, 这个嫌疑人的嫌疑就真正值得注意了.这正是保罗埃克曼在说谎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埃克曼在书中主要从人类行为的声调, 肢体, 以及最知名的微表情等方面入手来讨论人类表达情绪的不同面部表情模型和不同情绪模型, 并提出, 如果结合人的行为线索(用于进行情绪分类)和测谎仪(用于探测情绪强度)那么测谎的效度一定会大大的提升.而随着AI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对人脸的建模也进入了高精尖的自动化时代, 最近旷视科技的2000点面部采样技术为例, 已经可以对面部进行超过人类识别能力的建模.有了这种建模技术, 再将埃克曼的情绪分类模型以及生理强度指标纳入一个框架, 就成了上面同学所提到的心理与情绪识别系统. 但是仍然, 在这种努力下我们是在减少假阳性, 对于天生说谎者这种假阴性, 我们可能还是没有达到真正的读心的地步. 总之, 测谎技术在发展, 但是离真正的读心还有很远.。

测谎的基本原理

测谎的基本原理

测谎的基本原理测谎技术一直以来都引发了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许多领域,如司法、安全和心理学等,测谎技术被广泛应用。

虽然测谎并非绝对准确,但它可以为调查人员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信息。

本文将介绍测谎的基本原理,揭示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

测谎的基本原理建立在人体生理和心理反应的基础上。

当一个人在说谎时,他的身体会产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测谎技术进行检测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谎技术和它们的基本原理。

1.多普勒雷达技术:多普勒雷达技术通过测量人体血液流动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欺骗行为。

当一个人说谎时,他的心跳和血压通常会发生改变,这会导致血液流动的变化。

多普勒雷达技术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微弱的电磁波信号来测量血液流动的速度和方向,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谎言。

2.瞳孔反应:瞳孔是人眼中的黑色圆形,它的大小可以通过外界刺激而改变。

在测谎中,观察被测者的瞳孔反应可以提供有关是否说谎的线索。

当一个人说谎时,他的瞳孔通常会稍微扩大,这是因为说谎会导致紧张和兴奋等情绪反应。

因此,通过观察瞳孔的变化,可以推测出被测者是否在撒谎。

3.语音分析:语音分析是一种通过声音信号的频谱和声调变化来识别谎言的技术。

当一个人说谎时,他的声音可能会变得紧张、不自然或有所改变。

语音分析技术可以通过比较正常语音和被测者说谎时的声音特征来检测出是否存在虚假陈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测谎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人体反应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情绪、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等。

此外,有些人可能具有更高的谎言掩饰能力,使得测谎技术更难以准确判断。

因此,在使用测谎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与其他证据相结合,以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测谎技术在法律和安全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伦理和隐私问题。

因此,对于测谎技术的应用必须谨慎并遵守相关的法律和伦理准则。

尽管测谎技术仍然存在局限性,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测谎技术变得更加精确和可靠。

谎言识别可利用的面部线索

谎言识别可利用的面部线索

68北京会场谎言识别可利用的面部线索傅小兰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说到谎言识别,自然会想到用测谎仪。

测谎仪的原理是,人在说谎的时候会有些情绪变化,这个情绪变化会在生理指标上反映出来,可以通过测谎仪来检测这些生理指标。

但是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其实很难利用测谎仪来进行测谎,所以我们要利用其他线索,如言语线索、身体线索、面部线索。

本文主要介绍谎言识别可利用的面部线索,包括微表情、伪装表情、眨眼率、瞳孔大小和面部皮肤的表面温度。

利用微表情识别谎言。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Ekman通过分析一段治疗师与重度抑郁症患者玛丽的对话录像,发现了这种微表情。

玛丽在住院治疗期间向治疗师提出想回家休息一段时间,治疗师通过跟她对话,判断玛丽可以回家休养。

但玛丽在出院前说她回家只有一个目的——实施自杀。

治疗师不明白为什么他没有觉察到玛丽有自杀的企图,他把他跟玛丽对话的录像交给他的朋友Ekman进行分析。

Ekman发现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玛丽都面带微笑,显得心情非常好,但在回答治疗师关于未来计划的一个问题时,脸上闪过了一丝转瞬即逝的绝望表情,泄露了她想自杀的真实意图。

Ekman将这种表情命名为微表情。

日常生活中普通表情持续时间通常为1/2秒到4秒左右,而微表情持续时间仅为 1/25 秒至 1/5 秒。

根据达尔文的抑制假说(inhibition hypothesis),有一些情绪无法被抑制,会通过表情泄露出来,从而反映了个体是否在说谎。

微表情就是人类试图抑制或隐藏真实情感时不经意间泄露的、不能自主控制的面部表情。

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持续时间非常短暂。

微表情为什么会产生?面部表情是由大脑两个控制面部肌肉运动的神经系统共同作用产生的,椎体运动系统控制自主表情,椎体束外运动系统控制不自主表情,如果控制自主表情的运动系统没有控制得很好,让控制不自主表情的系统占了一定上风,就会出现微表情。

微表情既可以包括正常的普通表情的全部肌肉动作,也可以只包含普通表情动作的一部分。

眼球测谎

眼球测谎

眼球测谎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1年第3期文/阿碧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也就是说,我们心里在想什么,有时会从眼睛里表现出来。

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根据眼睛来辨别谎言的故事情节——当妻子发现越轨的丈夫在说谎时,当警察发现垂头丧气的嫌疑人在说谎时,都会提出一个特别的要求:“请抬起头来,看着我的眼睛。

”在文艺作品中,查看某人是否撒谎往往是通过观察眼神来完成。

那么,这种情节设置是否具有科学依据呢?科学家是否可用这个方法来设计测谎仪呢?科学研究表明,眼神测谎是靠不住的,不过通过眼睛测谎的确有科学依据。

美国犹他大学的犯罪研究学家研发出了一款测谎仪,他们追踪的不是犯罪嫌疑人的眼神,而是追宗瞳孔的变化和眼球的运动。

研究人员相信,这种技术有望取代传统的测谎仪,在司法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眼睛与大脑相连在我们人体的五官中,与大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眼睛。

科学研究发现,其实人的眼睛在胚胎发育早期就是大脑的一部分,在后期才从大脑中分化出来。

在眼耳口鼻舌这五官之中,只有眼睛才是完全由大脑分化出来的。

胚胎学的研究发现,婴儿在胚胎时期的眼睛是大脑的延伸部分,整个眼睛甚至就在大脑之中。

后来随着胚胎的发育分化,眼睛才逐渐移出颅腔之外,成为—种面部器官。

对眼睛的观测最早在医学上得以应用,医生们通过眼睛来查看大脑的病变。

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科学家也发现,眼睛中感光层的光敏细胞是从大脑中的光敏细胞进化而来的。

早期的动物祖先中存在两类光敏细胞,一类是感光杆细胞,现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的眼睛中;另一类是睫状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一部分发育成视网膜的感光层,一部分仍然留在脑内。

这个研究也证明,眼睛的细胞来源于脑细胞,眼睛的确是大脑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查看眼睛来判断一个人茌想什么。

如果用在司法领域,这就是一种测谎的好方法。

瞳孔泄露心理活动既然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我们通过眼睛测谎从哪里下手呢?主要还是眼球中央的瞳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谎技术:眼球测谎仪识别谎言
测谎技术:眼球测谎仪识别谎言
日前,美国犹他州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款新型的眼球测谎仪,通过追踪眼球运动来判断被测试人有没有说谎
眼睛不会说谎(供图:CFP)
眼睛不会说谎(供图:CFP)
意识无法控制瞳孔大小(供图:Gettyimages)
新型眼球测谎仪(供图:Gettyimages)
意识无法控制瞳孔大小(供图:Gettyimages)
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中,木偶人匹诺曹一撒谎,鼻子就会变长,谎话显而易见。

现实生活中,虽然说谎话时我们的鼻子不会变长,但我们身体确实也会产
生一些细微的生理变化,有的通过肉眼就可以观察到,有的则要通过精密的测谎仪器才测试出来。

日前,美国犹他州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款新型的眼球测谎仪,通过追踪眼球运动来判断被测试人有没有说谎。

策划:赵洁撰文:许俏文通讯员:卢赟凯
眼球细微变化反映内心波动
最近,美国犹他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测谎工具——眼球测谎仪,即通过观察眼球运动的轨迹便能判断人是否说谎。

研究人员让受测者在计算机上回答多个“是非题”,然后记录他们作答时的反应。

眼球测谎仪的研究团队负责人、犹他州大学教育心理学家John Kirch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在撒谎的时候要比说真话时“多花一点心思”,因此说谎的人会有迹象可寻,比如:说谎者的瞳孔会扩张,而且需要更多时间来阅读题目和回答问题灯。

这些细微变化都在瞬间发生,需要精密复杂的模型和测量系统进行区分判断。

John Kircher说,眼部追踪测谎技术和其他谎言识别技术在原理上有很大的区别。

以往的技术通常都是测量一个人撒谎时的情绪反应,根据人情绪波动的各项生理反应数据,推断人是否说谎。

而眼球追踪测谎技术则取决于人对某些事件的认知所做出的反应,针对受测者的认知反应。

眼部追踪测谎技术从成本上只需传统技术的五分之一,同时不需要在受测者身上附加设备;一般的技术人员就可以操作眼部追踪测谎仪,而传统测谎仪需要特别受训
的鉴定员来做检测。

John Kircher相信他们的眼球跟踪测谎技术将来可以替代传统的测谎仪。

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瞳孔大小
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神经眼科副主任医师杨晖表示,眼球测谎仪的应用原理在于人的主观意识无法控制瞳孔的大小变化。

瞳孔是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开口,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

它在亮处缩小,在暗光处散大。

在虹膜中有两种细小的肌
肉,一种叫瞳孔括约肌,它围绕在瞳孔的周围,主管瞳孔的缩小,受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另一种叫瞳孔开大肌,它在虹膜中呈放射状排列,主管瞳孔的开大,受交感神经支配。

杨晖说,当一个人说谎的时候,他的内心难免会情绪波动,这时交感神经就会起作用,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等,所有的这一切变化都是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

例如当一名男子面对着心爱的女子时,他可以做到表面不露声色,但他的爱意会使得他内心不由自主地产生波澜,瞳孔也就随之扩散。

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则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例如缩小瞳孔以减少刺激、心跳减慢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等。

“瞳孔的变化肉眼很难观察出,但现在已经研制出一些精密的仪器可以测量出来。

例如在医学上也会用一种红外瞳孔记录仪来观察患者的瞳孔收缩变化,以判断眼睛有没发生病变。

”杨晖说。

眼球向右转动多为说谎信号,
除了瞳孔的变化,眼球运动的轨迹也是眼球测谎仪判断是否说谎的一个指标。

孩子说谎的时候因为心虚,所以脸庞发红,眼神闪烁,经常往下看。

但大人说谎不仅不会脸红,甚至可以伪装出一副坦诚无比的样子。

怎么能够判断他有没有在说谎呢,
中国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学院认证的“NLP专业教练”邓隽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NLP的理论中,眼球转动的六个位置:右上)左上) 右中)左中)右下)左下,每个位置都有不同的意义。

在NLP中,右边代表将来,左边代表过去,上边代表视觉,中间代表听觉,下边代表感觉、理性思维,因此当眼睛转向左上方,表示在回想一些视觉上的记忆;眼睛转向左中方,表示在回想一些听觉上的记忆;眼睛转向左下方,表示在内心在进行一些理性思考,例如在思考“3+3=,”;眼睛转
向右上方,表示在思考未来;眼睛转向右中方,表示在想象一个声音,例如在想象询问某人问题时,对方会如何答复;眼睛转向右下方,表示正在体会一种身体上的感觉,例如体会着食指的感觉。

如果你想分辨出一个人是否说谎,可以问一些必须要回忆才能想起来的细节,比如“那天你去买衣服的路上碰到了哪些人,聊了些什么,”如果对方不经思考就看着你的眼睛马上回答,他可能在讲述已经编好的谎言;如果他的眼睛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说明他可能在回忆真实的情况;如果眼睛先向上、后向右转动,说明他有可能正在编造谎言。

邓隽元说,这个眼球运动反应心理变化的理论适用于绝大部分人,但不是所有的人。

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左撇子,其左边和右边所代表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杨晖则指出,在两种情况下无法进行判断:一是如果被观察者得知会有人观察自己的眼睛时,他会刻意保持眼球不动,二是被观察者的眼球发生了疾病。

传统测谎仪:量化无形的心理变化
测谎原理
“测谎”并不是检测谎言本身,而是要检测一个人想隐瞒时的心理反应所引起的生理指标的变化。

因此“测谎”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测试”,其基本假设就是被测者在说谎时,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以及一些行为上的变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定位,面对这种道德冲突,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矛盾心理,进而导致自主神经的活跃;条件反射,当罪犯被问及一些与犯罪行为相关的问题时,容易产生与犯罪过程中相同的
情绪体验(如紧张、恐惧、兴奋)。

1921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市警察局的拉森组装了一台可记录血压、脉搏振幅与呼吸模式相关变化的便携仪器。

约翰?拉森从 1921年到1925年做了很多测谎测试。

上世纪30年代,拉森的助手基勒研制了新型的基勒测谎仪,皮肤电阻作为第三通
道增设到基勒测谎仪中。

这是第一台能把呼吸、皮肤电阻和心脏反应都组合在一个比较单元的测谎仪,设计者申请了专利,在美国军方、警方推广应用。

皮肤电阻是通过测量人手心发汗的程度了解人心理紧张状态的变化;呼吸波是反映人心理变化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人紧张时,呼吸会下意识地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深呼吸、呼吸节律加快或变慢等;人在紧张时,心跳加快,使脉搏波的收缩压上升。

测谎过程
邓隽元告诉记者,通常在正式测谎之前,测谎员要以非审讯的方式与被测试人进行谈话,例如测谎员会问被测试人:“1加1是不是等于2,”当被测试人回答“是”的时候,有关仪器和人会记录下被测试人“说实话”时的种种心理特征和身体反应的信息;接着测试员再问:“1加1是不是等于4,”这次同样要求被测试人回答“是”,并同时记录下被测试人“说谎”时的种种心理特征和身体反应的信息。

被测试人“说实话”和“说谎话”时的种种细微反应被测试仪器记录下来后,汇集形成或者“知情”、或者“参与”的结论,接着才开始真正的测谎。

当测谎员提出问题后,发现被测试人回答时表现出的反应信息与之前“说谎”时的反应信息相似,则会将其答案视为“疑似说谎”,进而作进一步的调查问话。

结束后,测谎员再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得出最后的判断。

撒谎的一些“微表情”:
1.单肩抖动——不自信。

2.回答时生硬地重复问题——典型谎言。

3.揉鼻子——掩饰真相(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 。

4.话语重复声音上扬——撒谎。

5.惊讶表情超过一秒就是假惊讶。

6.男人右肩微耸一下有可能是在说假话。

7.当不能倒着将事情回忆一遍,那么事情肯定是编造的。

8. 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

链接:说谎时的生理变化
科研证明,人在说谎时生理上的确会发生变化,有一些肉眼可以观察到,如抓耳挠腮、腿脚抖动等一系列不自然动作;还有一些生理变化由于受植物神经系统支配而不易察觉,例如:
呼吸系统:呼吸速率和血容量异常,出现呼吸抑制和屏息;
循环系统:脉搏加快,血压升高,面部、颈部皮肤苍白或发红;
消化系统:胃收缩,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嘴、舌、唇干燥;
皮肤:皮下汗腺分泌增加导致出汗,手指和手掌出汗尤其明显;
眼睛:瞳孔放大;
肌肉:肌肉紧张导致说话结巴。

2011-01 广州日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