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附图)
中长期铁跖网规划图(2008埜2兰巴俺<«■角■木BR«ED ・tSIMHI snr■八*•tf«B*«RXUWA C 7例 图 屮 lMI4»O wima民恥化皿rx 」 /<J /SyT k呻和沁二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方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 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
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
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客运专线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具体建设内容:1、“四纵”客运专线: 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江西省城际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附件2江西省城际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规划概况江西省城际铁路网规划范围确定为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沿沪昆线和京九线两条城市发展带的城市以及南昌都市区、九江都市区和赣州都市区的城市,包括南昌、赣州、九江、吉安、宜春、新余、鹰潭、抚州、萍乡等9个城市,土地面积约13.9万km2。
近期规划范围为南昌、赣州、九江、吉安、宜春、新余、抚州7个地级市,土地面积13.16万km2。
本次共规划12条城际铁路线路,其形态为以南昌为核心的“三联三射三通”总体格局,规划区内规模1330km,总投资为1469亿元,其中近期建设南昌-抚州城际、南昌-修水城际、新余-吉安城际和南丰-瑞金城际4条线路,线路总长为530.0km,投资478.0亿元。
其中,“三联”:规划九江-鄱阳-鹰潭-抚州城际,加强九江都市区、信江河谷城镇群以及抚州城镇组团之间的联系;规划萍乡-宜春-新余-吉安城际,加强新宜萍城镇群内部及与吉泰城镇群的联系;规划南丰-瑞金城际,加强昌抚一体化地区与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的联系。
“三射”:规划南昌-进贤-抚州城际、南昌-丰城城际、南昌-高安城际,增强省会南昌对周边城镇组团的向心作用。
“三通”:规划萍乡-浏阳城际、南昌-修水-咸宁城际、九江-池州城际,分别对接联系长株潭城市群、武汉都市圈、皖江城市带,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
规划年度近期为2020年、远期为2030年。
表1 江西省城际铁路网分期建设方案一览表2 规划区环境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分析(1)水环境2015年全省地表水水质良好,与上年相比,水质略有改善。
I-III类水质断面(点位)比例为81.0%。
主要河流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6.2%,其中,修河和长江水质总体为优;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东江、袁水和萍水河水质总体为优;鄱阳湖水质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磷。
(2)大气环境2015年,全省设区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均值为90.1%,与上年相比,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稳定。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印发:2020年高速铁路达3万公里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印发:2020 年高速铁路达3
万公里
7 月20 日,发改委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规划目标表示,到2020 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 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到2025 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 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展望到2030 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关于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通知
发改基础[2016]1536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军委联合参谋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业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新要求下加快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环境,保障《规划》实施。
二、实施中要做好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优化衔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
三、以改革创新办法推动铁路建设,继续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江西省印发《江西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
未 来 5年 ,湖北 省综合 交通 固定 资产投 资将 达
平、 交通运输服务整 体水平 、 交通转型升 级整体成效 、
交通 安全保 障能 力 、 交通行 业治理 能 力等“ 五个 中部
领先 ” 目标 。
与此同时 , 《 纲要》 还明确 丫“ 十三五 ” 时 期湖北省
戋 ‘ ‘ 八纵六横 ” 铁路网主骨架 。 与此同时 , 《 规划 》 指出, 江西省将构建 “ 三纵三横 ” 高钦
0 3 0年 , 基本形成“ 六纵六横” 铁 路『 砝 】 主骨 架 , 全 省铁 路运
邑 程 达到 7 0 0 0 k m 以上 , 其 中, 高铁达 到 2 0 0 0 k m 以上 ,
戋 率达 到 7 0 %以上 , 电气 化率达到 9 0 %以上 , 覆盖 9 0 %以
业动 态
l u s t r i a t A c t i v i t i e s
: 西省 印发 江西省中长期铁
} 网规划( 2 0 1 6 —2 0 3 0年)
近 日,江西 省印发 《 江西省 中长 期铁路 网规划 ( 2 f ) 1 6 —
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 十三五 ’ ’ 规划出台 明确七大工程
I  ̄ 2 h , 至上海 市 、 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等周边主要城市 h , 至北京市 、 陕西省西安 市、 云南省昆明市 6 h交通罔。
J
j 删 6 . 1 ,
0 年) 》 ( 以下简称“ 《 规划》 ” ) 。 《 规划》 对江西省中长期干线
江西省省道网规划(2013-2030年)
附件:江西省省道网规划(2013-2030年)目录前言一、规划基础(一)发展形势(二)发展要求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规划目标三、规划方案(一)普通省道网(二)省道高速公路网四、规划实施(一)普通省道实施方案1、建设需求2、实施安排3、实施要求(二)省道高速公路实施方案(三)实施效果五、保障措施附表及附图前言省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
为促进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部编制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对国道网的功能和布局做了重大调整,我省约53%的现有省道已纳入国家公路网,省道网的功能和网络形态等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加强和国家公路网的衔接,优化完善省道的空间布局,满足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编制《江西省省道网规划(2013-203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30年。
《规划》是在国家公路网规划框架下,从全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出发,重新审视省道的功能定位、规模结构、路网布局,对省道网做相应调整,是指导我省省道公路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形势经过“十五”以来的加快建设,我省公路交通取得了长足发展。
截止2011年末,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6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642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11078公里(普通国道3111公里,普通省道7967公里)。
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 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的三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和十纵十横的普通干线公路网。
国省干线公路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了我省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缓解了我省公路交通紧张状况,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强发展活力、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省道网规划和建设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覆盖范围不全面。
全省还有30多个重点乡镇没有普通省道连接,部分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重要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未实现普通省道通达;二是运输能力不足。
江西省城际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模板】
附件2江西省城际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规划概况江西省城际铁路网规划范围确定为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沿沪昆线和京九线两条城市发展带的城市以及南**市区、九**市区和赣州都市区的城市,包括南昌、赣州、九江、吉安、宜春、新余、鹰潭、抚州、萍乡等9个城市,土地面积约13.9万km2。
近期规划范围为南昌、赣州、九江、吉安、宜春、新余、抚州7个地级市,土地面积13.16万km2。
本次共规划12条城际铁路线路,其形态为以南昌为核心的“三联三射三通”总体格局,规划区内规模1330km,总投资为1469亿元,其中近期建设南昌-抚州城际、南昌-修水城际、新余-吉安城际和南丰-瑞金城际4条线路,线路总长为530.0km,投资478.0亿元。
其中,“三联”:规划九江-鄱阳-鹰潭-抚州城际,加强九**市区、信江河谷城镇群以及抚州城镇组团之间的联系;规划萍乡-宜春-新余-吉安城际,加强新宜萍城镇群内部及与吉泰城镇群的联系;规划南丰-瑞金城际,加强昌抚一体化地区与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的联系。
“三射”:规划南昌-进贤-抚州城际、南昌-丰城城际、南昌-高安城际,增强省会南昌对周边城镇组团的向心作用。
“三通”:规划萍乡-浏阳城际、南昌-修水-咸宁城际、九江-池州城际,分别对接联系长株潭城市群、武汉都市圈、皖**市带,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
规划年度近期为2020年、远期为2030年。
表1 江西省城际铁路网分期建设方案一览表图1 江西省城际网规划方案及近期建设规划图2 规划区环境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分析(1)水环境2015年全省地表水水质良好,与上年相比,水质略有改善。
I-III类水质断面(点位)比例为81.0%。
主要河流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6.2%,其中,修河和长江水质总体为优;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东江、袁水和萍水河水质总体为优;鄱阳湖水质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磷。
(2)大气环境2015年,全省设区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均值为90.1%,与上年相比,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稳定。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西省“十三五”省际区域合作规划》的通知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西省“十三五”省际区域合作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10.19•【字号】•【施行日期】2016.10.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西省“十三五”省际区域合作规划》的通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江西省“十三五”省际区域合作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6年10月19日目录第一章合作背景第一节合作基础第二节重大意义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重点合作领域第四节合作目标第三章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第一节共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第二节增强能源保障能力第三节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四节推动水利工程共建第四章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第一节协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二节联合提升工业发展水平第三节合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节共同加强旅游业合作第五章促进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第一节加强生态保护协作第二节协同环境综合整治第三节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水平第六章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第一节促进教育文化相互合作第二节推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第三节加强医疗卫生资源共享第四节推动省际就业社会保障合作共赢第五节统筹推进省际社会治理协作第七章深化开放合作第一节共建开放型经济支撑平台第二节共同推动国际合作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强化政策支持第三节加强监督检查江西省“十三五”省际区域合作规划前言推进省际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提升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大格局、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实现“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全面贯彻落实《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深入推进江西与全国其他省(区、市),特别是与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等省(区、市)的合作,共同探索跨省合作发展新模式,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特制定本规划。
2022年咨询工程师(投资)继续教育智能高速铁路关键技术及发展路线图试卷答案2022
2022年咨询工程师(投资)继续教育智能高速铁路关键技术及发展路线图试卷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1.京张高铁建设过程中开展了以()为核心,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技术相融合的技术创新,实现了基于BIM的协同化设计、数字化制造、装备式施工和智能化施工。
A.区块链技术B.BIM技术C.云计算技术D.大数据技术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4.002.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提升为第五大生产要素。
A.土地B.数据C.技术D.资本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4.003.在内涵上看,()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
A.智能B.智力C.天赋D.能力正确答案:[D]用户答案:[D] 得分:4.004.在固定设施检测方面,研发了(),这个列车也被称为铁路基础设施的“体检医生”。
A.涵洞稳定性监测列车B.轨道铺设监测列车C.高速综合检测列车D.低速综合检测列车正确答案:[C]用户答案:[C] 得分:4.005.高血压患者连续的血压监测之后,计算机会自动分析出其的血压状况是否正常。
这是利用了物联网三大能力中的()。
A.感B.知C.行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4.006.智能高铁技术平台以()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作为关键业务的支撑体系,实现智能高铁运营管理、移动装备、基础设备的全息化感知、诊断、辨识和决策。
A.关键业务B.底层技术C.人工智能D.大数据正确答案:[A]用户答案:[C] 得分:0.007.工业互联网属于新型基础设施中的()。
A.信息基础设施B.融合基础设施C.创新基础设施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用户答案:[A] 得分:4.008.基于()技术,实现设备运维和应急处置的无人化。
A.智能手臂B.物联网C.CPS系统D.运维机器人正确答案:[D]用户答案:[B] 得分:0.009.智能高铁数据体系在()主题域,包括法务管理、高铁用地、宣传、科技发展、办公、流程制度、审计、法务文件等主题。
赣州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研究
142交通科技与管理规划与管理今后一段时期是赣州市全面贯彻落实中部崛起战略、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实施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建设赣粤闽湘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
编制好赣州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统筹区域社会经济、产业布局、城镇布局与铁路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赣州至周边省份对外铁路通道布局,加快推动赣南地区铁路前期规划与建设,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编制赣州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意义重大。
1 发展基础1.1 概况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门,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的23.6%,总人口954万,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和下辖县市最多的地级市,也是江西省重点建设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赣州东接福建三明和龙岩,南至西南临广东梅州、河源和韶关,西靠湖南郴州,北连江西吉安、抚州,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粤港澳、厦漳泉地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门户。
1.2 铁路网现状及问题目前赣州市境内既有铁路有昌赣高铁、京九、赣龙、赣瑞龙、赣韶铁路。
(1)铁路网规模不足,覆盖率较低。
2019年赣州市铁路网总规模663 km,仅占江西省的13%(赣州市面积占江西省的24%),铁路网规模不足。
目前,赣州市上犹、崇义、全南、安远、寻乌、宁都、石城共7个县未被铁路覆盖,其土地面积占全市的39.7%,人口占全市的27.3%。
(2)市域内既有铁路标准低、能力不足。
赣州市内既有京九线、赣龙铁路以及赣韶铁路技术标准与通过能力相对较低:京九线已完成电气化改造,虽在能力上有一定富余,但客货运输质量相对较差,旅客列车旅速仅80 km/h,货物列车旅速只有40 km/h 左右;赣龙线、赣韶铁路均为单线,技术标准和运输能力低、运输质量相对较差,无法满足地区客运需求。
(3)市域内及对外缺乏高速铁路。
目前,赣州市对外铁路通道主要为昌赣高铁、京九铁路和赣瑞龙铁路,多方向高等级快速铁路。
解读《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高铁“八纵八横”,时速可达350公里
解读《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高铁“八纵八横”,时速可达350公里导读: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7月20日(周三)下午2:30,在发改委中配楼三层大会议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
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沿线人口城镇稠密、经济比较发达、贯通特大城市的高铁时速可跑350公里;构建“八纵八横”主通道;资金来源多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
《规划》的由来“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绿色化发展,建设国内国际通道联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运输服务一体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到目前我国铁路密度还低于发达国家,路网布局还不够完善,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发展不足。
加快铁路建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是稳增长、调结构,增加有效投资,扩大消费,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重大举措。
2004年国务院批准实施《规划》以来,我国铁路实现了快速发展。
为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安全经济的现代铁路网络,更好发挥铁路骨干优势作用,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撑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深入总结原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修编了《规划》。
本规划是我国铁路基础设施的中长期空间布局规划,是推进铁路建设的基本依据,是指导我国铁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期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
发展现状2004年《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铁路发展成效显著,中西部地区铁路加快建设,跨区域快速通道基本形成,高速铁路逐步成网,城际铁路起步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
南昌东站
车站功能
建成后的南昌东站初期服务于京港高铁、杭昌高铁的始发终到业务和经停业务,远期服务更多铁路线路的始 发终到。和南昌西站相比,车站不办理普速业务,全部为动车组业务,是大南昌都市圈辐射长珠闽的重要中转站。
交通
南昌地铁2号线延伸至南昌东站,使之无缝对接,把南昌西站、南昌站、南昌东站全部串联起来。 南昌地铁5号线、7号线也将接入南昌东站
建设选址
2016年11月1日,南昌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政协委员们对南昌今后发展献言献策,有委 员提出建议将南昌东站建在罗家镇。
近日,江西省发改委公布《江西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江西将 基本建成“五纵五横”铁路网主骨架,11个设区市开行动车组列车。到2030年,基本形成“六纵六横”铁路网主 骨架,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超过7000公里,覆盖90%以上的县(市、区),其中高铁达到2000公里以上。届时,以 南昌为中心,将形成1~2小时到达各设区市和武汉、长沙等长江中游城市,3~4小时通达上海、广州、深圳等周边 主要城市,6小时至北京、西安、昆明等城市的快速交通圈。
**了解到,由于南昌市现有的南昌站和南昌西站的线网容量无法满足将来新增铁路运营需求,省发改委正在 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新建南昌东站的规划研究,对于南昌高铁东站选址问题,南昌市也正同省发改委等一道提出合 适方案。
对此,农工党青山湖区总支委员会主委胡国华经调查建议,“比照南昌西站距离市中心的辐射半径,南昌高 铁东站选址在罗家镇天祥大道以东的秦坊、慈母村较适宜。”胡国华认为,正在建设的地铁2号线规划东至罗家镇 (到2017年暂修建到解放路的辛家庵),这就有了交通对接优势。此外,其不远处瑶湖风光,对于提升南昌“东 大门”的品质和形象具有助推作用。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
正是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
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
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
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
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客运专线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江西省:2030年形成“六纵六横”铁路网“三纵三横”高铁网
MAIN LINE RAILWAY 干线铁路江西省:2030年形成“六纵六横”铁路网“三纵曰,江西省发改委印发《江西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 年)》。
《规划》对江西省中长期干线 铁路网络布局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并统 筹安排“十三五”干线铁路建设项目。
形成“六纵六横”铁路网和“三 纵三横”高铁网从时间上看,《规划》将江西铁路 发展目标分为近期和远期。
近期是指到 2020年,基本构建“五纵五横”铁路网 主骨架,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000公 里,其中,高铁达到1500公里,复线 率达到65%以上,电气化率达到80%以上,覆盖80。
/。
以上的县(市、区),实现11个设区市全部开行动车组,基本构 建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和长江中游城市 群中心城市1-2小时,至上海、广州、深圳等周边主要城市3-4小时,至北京、西安、昆明6小时交通圈。
远期目标则是指 到2030年,基本形成“六纵六横”铁路 网主骨架,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7000 公里以上,其中,高铁达到2000公里以 上,复线率达到70%以上,电气化率达 到90%以上,覆盖90%以上的县(市、区)。
同时,构建“三纵三横”高铁通 道,全面实现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和长 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1-2小时,至上 海、广州、深圳等周边主要城市3-4小时,至北京、西安、昆明6小时交通圈。
从发展对象来讲,规划方案包括全 部干线铁路网构架和高速铁路网构架两 个层面。
干线铁路网构架层面主要是形成“六纵六横”铁路网主骨架,其中:至2020年,基本构建合福、阜鹰汕、银福、京九、蒙吉泉5条纵向通道,沿江、岳(长)九衢、沪昆、衡吉温、韶赣厦5条横向通道;至2030年,在“五纵”的基础上,新增咸宜赣韶通道,在“五横”的基础上,新增厦渝通道,基本形成“六纵六横”铁路网主骨架。
高速铁路网构架层面主要是形成“三纵三横”高铁通道,到2030年,形成合福、银福、京九3条纵向快速通道,沿江、沪昆、厦渝3条横向快速通道,基本构建“三纵三横”高铁通道。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年)3》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国家对长期的修改和指导,而形成的一种,规划需经批准,国家、、印发。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修编将按照遵循铁路开展规律,兼顾和,兼顾效率公平为重点,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平安经济的现代铁路网络。
开展目标一、远景规划为适应的目标要求,铁路网要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
到2021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到达12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到达50%和60%以上,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到达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规划原那么一统筹考虑与其它运输方式及能源等相关行业的开展,通道布局、运力分配与公路、民航、水运、管道等规划有机衔接;二能力紧张的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经济兴旺的人口稠密地区开展城际快速客运系统;三加强各大经济区之间的连接,协调点线能力,使客货流主要通道畅通无阻;四增加,扩大路网覆盖面,为经济持续开展、国土开发和国防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五提高铁路装备国产化水平,大力推进装备国产化工作。
规划方案三、规划简介1?规划?的总体考虑2021年?规划?和2021年修编?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铁路开展成效显著,根底网络初步形成,效劳水平明显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铁路改革实现突破,对促进经济社会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国家重略实施、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万公里,提前实现原规划目标。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铁路运能紧张状况根本缓解,瓶颈制约根本消除,根本适应经济社会开展需要。
但铁路与开展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路网布局尚不完善、运行效率有待提高、结构性矛盾较突出等缺乏。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开展面临的新趋势新机遇,对铁路开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推进供应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扩大铁路有效供应;二是拓展区域开展空间,要求强化铁路支撑引领作用;三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求发挥铁路绿色骨干优势;四是贯彻总体国家平安观,要求提升铁路应急保障水平;五是厚植行业开展优势,要求建设现代铁路根底网络。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整理全文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全文发改基础[2016]1536号前言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加快铁路建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是稳增长、调结构,增加有效投资,扩大消费,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重大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铁路发展。
2004 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来,我国铁路实现了快速发展。
为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安全经济的现代铁路网络,更好发挥铁路骨干优势作用,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撑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深入总结原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修编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本规划是我国铁路基础设施的中长期空间布局规划,是推进铁路建设的基本依据,是指导我国铁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期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现状。
2004 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铁路发展成效显著,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欢迎,成为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展示。
1. 基础网络初步形成。
中西部地区铁路加快建设,跨区域快速通道基本形成,高速铁路逐步成网,城际铁路起步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截至2015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 万公里。
2. 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东部地区路网优化提升,中西部地区路网覆盖扩大,四大板块实现高速铁路连通,重点物资和快捷货运服务能力增强,综合枢纽有机衔接配套,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3.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以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发展为依托,工程建造、装备制造、系统集成等创新成果显著,自主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铁成为我国走出去的亮丽名片。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内容简介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一、规划方案。
(一)客运专线。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具体建设内容:1、“四纵”客运专线: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⑵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⑶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二)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1、新建中吉乌铁路喀什~吐尔尕特段,改建中越通道昆明~河口段,新建中老通道昆明~景洪~磨憨段、中缅通道大理~瑞丽段等,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2、新建太原~中卫(银川)线、临河~哈密线,形成西北至华北新通道;3、新建兰州(或西宁)~重庆(或成都)线,形成西北至西南新通道;4、新建库尔勒~格尔木线、龙岗~敦煌~格尔木线,形成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5、新建精河~伊宁、奎屯~阿勒泰、林芝~拉萨~日喀则、大理~香格里拉、永州~玉林和茂名、合浦~河唇、西安~平凉、柳州~肇庆、桑根达来~张家口、准格尔~呼和浩特、集宁~张家口等西部区内铁路,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络;6、新建铜陵~九江、九江~景德镇~衢州、赣州~韶关、龙岩~厦门、湖州~嘉兴~乍浦、金华~台州及东北东边道等铁路,完善东中部铁路网络。
江西省铁路网发展规划
附件:江西省铁路网发展规划(简本)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12月目录一、江西省铁路现状分析 (1)(一)路网总量偏少 (1)(二)总体标准偏低 (2)(三)路网时效性需要提高 (2)(四)地方支、专线不畅 (2)二、规划年度 (3)三、规划目标 (3)(一)路网规模 (3)(二)空间布局 (3)四、规划方案 (4)(一)强化干线网 (4)(二)系统优化快速客运网络布局 (9)(三)进一步拓展路网覆盖面 (12)五、规划效果 (13)(一)路网规模 (13)(二)路网主骨架 (13)(三)路网覆盖率 (14)(四)路网时效性 (14)(五)对外连通度 (15)六、实施进程 (16)江西省铁路网发展规划(简本)铁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我省铁路发展规划,对于建立和完善我省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紧抓机遇、推动江西新一轮铁路建设,特编制《江西省铁路网发展规划》。
该规划是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以及中长期规划体系中的重点的单项规划之一,是我省铁路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江西省铁路现状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江西铁路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07年底,全省铁路干线运营里程2424公里,地方专用线10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了东西与南北贯通、干线与支专线配套的“大十字”型铁路运输网。
当前江西省铁路尚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路网总量偏少按2007年末铁路运营里程2424公里计算,江西省每万人拥有铁路长度为0.55公里,略低于全国0.6公里的平均水平,而单位里程铁路负荷达4642万换算吨公里/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5倍,铁路运输负荷繁重,路网规模不足;同时,江西省由京九、沪昆两条干线构成的“十字型”路网骨架过于单薄,分布不均,密度较低,众多县城迄今仍处于铁路盲区,迫切需要提升路网总量、扩充和加密路网结构、完善路网布局。
江西铁路规划修编版(规划时间十二五后三年至2030年,含高铁)
江西铁路规划修编版(规划时间十二五后三年至2030年,含高铁)本帖最后由高姐网于 2014-10-25 15:26 编辑规规划简介[1]基于我省(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统筹分析当前铁路建设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对原路网布局规划方案提出以下调整建议:1.根据国家关于构建蒙西至华中煤运大通道的构想和实施方案,对我省(江西省)原路网规划进行调整:(1)新增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岳阳至吉安线,线路全长430.1km,其中江西境内211.1km。
同时,取消原规划的新余至峡江、宜丰至上高两条支线。
(2)调整原规划中的咸宁至吉安线为咸宁至井冈山线。
该线与井冈山至赣州线对接并连通赣龙~龙厦通路,从而在进一步拓展对赣西北的路网覆盖之余,系统形成对接厦门港与中西部地区的便捷疏港通道,线路长约405km,其中江西境内约330km。
(3)新增吉安至永安线,使之与岳阳至吉安线组合,从而开辟泉州港对接中西部地区的岳阳~吉安~泉州疏港通道,线路长约295km,其中江西境内约185km。
2.鉴于皖赣线是江西省环鄱阳湖城际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议路地双方加强沟通,将《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皖赣电气化改造与我省原规划的皖赣新建双线两项目合并为皖赣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同时深化扩能方案研究。
3.结合区域路网最新规划研究动态,取消原规划中的合九铁路增二线电气化,新增合肥至九江客运专线。
该线不仅可快速对接皖赣两省省会,还可通过衔接合蚌客专进而连通京沪高铁,形成继昌九~武九~京广通道之后,另一条南昌便捷进京通路。
4.新增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
该线作为全省铁路快速客运网络的骨架组成,将与昌吉赣客运专线一道,构成江西尤其是赣南地区对接珠三角的最便捷通道;线路长约430km,其中江西境内约135km。
5.结合相关设计院所最新研究成果,调整优化原吉安至武夷山线东段走向方案,与向莆、鹰梅线接轨于抚州地区附近,与浦建龙梅线接轨于武夷山地区附近;方案调整后线路长约331km,其中江西境内约243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