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汉乐府·陌上桑》赏析
《陌上桑》原文及赏析

《陌上桑》原文及赏析陌上桑》原文及赏析陌上桑陌上桑汉乐府日出东南隅,照我氏楼。
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 “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陌上桑》是一篇立意严肃、笔调诙谐的著名乐府叙事诗。
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貌女子名叫罗敷,一日在采桑路上恰巧被一个太守遇上,太守为罗敷美色所动,问她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回家。
太守原以为凭借自己的权势,这位民间女子一定会爽然允诺。
想不到罗敷非但不领情,还把他着实奚落了一番,使这位堂堂太守碰了一鼻子灰,无趣之极。
这一容与秋胡戏妻的记载有某种相似,或者可以认为《陌上桑》的创作曾经受到了秋胡故事的某些启发。
据《列女传》和《西京杂记》所说:秋胡新婚方三月,即辞家游宦。
三年后锦衣还乡,路上遇一采桑女,见而悦之,进行调戏,遭拒绝。
回到家里,方知刚才那位女子原来是自己妻子。
其妻也明白了真相,对丈夫的不良品性十分怨恨,于是赴沂水而死。
与秋胡故事相比,《陌上桑》容有两处显著不同,一是罗敷乐观、机智的性格,二是作品故事喜剧式的结局,因此,尽管它与秋胡戏妻故事有一定联系,但它又完全是一首独创的作品。
后来有人把两本牵合在一起,如王筠《陌上桑》云:“秋胡始停马,罗敷未满箱。
”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未尝不可。
又有人用秋胡故事的模式来解说《陌上桑》,认为“罗敷即使君之妻,使君即罗敷之夫”(朱熹)。
《陌上桑》品读赏析

陌上桑《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瑟调曲》【原文】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极写罗敷之美和人们对她的爱慕。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写太守调戏罗敷的卑劣行径。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写罗敷夸夫巧拒使君侮辱的胜利。
)【注释】陌:田间小路。
题意即采桑路上。
隅:方向。
好女:美女。
自名:本名。
罗敷:汉代美女名。
善:一作“喜”。
蚕桑:养蚕采桑。
笼系:篮子上的网络绳。
笼,竹篮子。
系:网络绳。
笼钩:篮子的提柄。
倭堕髻:又名堕马髻,东汉流行发式,发髻偏在一边,呈似堕非堕状。
明月珠:宝珠名。
据《汉书·西域传》载,明月珠大秦国产。
缃:杏黄色。
绮:带花纹的丝织品。
行者:过路人。
捋:轻轻地顺着抚摸。
髭须:胡须,上唇胡子叫髭,下唇胡子叫须。
著帩头:露出发巾。
著:显露。
帩头,即绡头,束发的发巾。
来归:回到家。
相怨怒:夫妻互相埋怨斗气。
但:只。
坐:因为。
使君:东汉对太守或刺史的称呼。
五马:指太守乘坐的五匹马驾的车。
踟蹰:徘徊不前。
姝:美女。
谢:询问。
宁可:愿意。
共载:同坐一辆车。
调戏语。
置词:即致辞,答话。
一何:何等的,多么。
东方:指她丈夫做官的地方。
夫婿:丈夫。
居上头:领头的。
何用:即“用何”,凭什么。
识:辨认。
从:跟从。
《汉乐府集》之《陌上桑》的意思及赏析

《汉乐府集》之《陌上桑》的意思及赏析《汉乐府集》之《陌上桑》的意思及赏析陌上桑(节选)汉乐府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①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②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③。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④。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①倭堕(wōduò)髻:有一种发型的名称,其髻像云堆叠,歪在头部的一侧。
②缃绮(xiāngqǐ):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织品。
③捋(lǚ)髭(zī)须:抚一摩一胡一子。
④著(zhuó)帩(qiào)头:把帽子脱一下,只戴着纱巾。
罗敷擅长养蚕,她来到了城南采桑叶。
只见她用黑色的丝线做篮子的络绳,用桂枝做篮子的提一柄一。
头上梳着倭堕髻的发式,耳上挂着明月珠的耳环。
裙子是杏黄的绸缎,短袄是紫色的绫罗。
路上的行人看到了罗敷,就放下担子抚一摩着一胡一须看得频频点头;少年看到了罗敷,急忙脱一下帽子整理发巾;耕田的忘了犁耙,锄地的忘了锄头;他们归来相互抱怨耽误了劳作,只是因为看罗敷的美貌忘了形。
【佳人之美】这首诗中写罗敷之美,耐人寻味。
先写罗敷采桑的用具和她鲜艳夺目的装束打扮,“青丝为笼系,……紫绮为上襦。
”这些诗句一字不及罗敷的面貌,但人物之美已经隐约可见了。
更妙的是,诗人通过路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动作,使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烈、生动的烘托。
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这些人本来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但是罗敷一出现,马上被她的美貌吸引。
一爱一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貌之人更为敏一感、热情。
这些男一性一旁观者在看罗敷时有意无意的举止,正说明他们看到罗敷时激动不已的心情,可见罗敷该是怎样一个美人!【赏析】借助于路人的目光,读者似乎也目睹了罗敷的面容体态。
通过侧面描写来塑造形象,比借助比喻等手段正面进行描写显得更加传神,这是《陌上桑》在描写人物形象方面的经验。
这种经验也可以用在其他事物的描写上。
【启示】罗敷懂得虚张声势的智慧。
陌上桑原文翻译及赏析

陌上桑原文翻译及赏析陌上桑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喜蚕桑一作:善蚕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白晰一作:白皙)译文: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
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
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
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
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
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
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希望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
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
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
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自家起名叫做罗敷。
”太守又问:“罗敷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了。
”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
怎么识别我丈夫呢?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
2.6.1汉乐府名篇陌上桑赏析

诗 首先,《陌上桑》的浪漫性特点
对罗敷的美丽,作品没有直接加以表现,而是 通过描写人们见了罗敷以后的种种失态来间接表 现的。 这和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通过描写那些特 洛伊长老们见了海伦以后的惊奇与低语来表现海 伦的绝世之美的手法有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陌上桑》的母题渊源甚远。中国古代的北方盛产桑 树,养蚕业相当发达,每当春天来临,妇女们便纷纷去 采摘桑叶,《诗经·魏风》之《十亩之间》,对其情景 有生动的表现。由于采桑之处女子很多,所以,其地往 往成为男女相恋的场所,《诗经》中所吟咏的“桑间陌 上”之地,便是如此。
诗 《陌上桑》母题渊源
由此,就产生了许多有关采桑女的传说故事,其中的 一个主要母题,就是一过路男子向一采桑女子求爱。
一方面,文学形象必须具备一些确定的因素。比如罗 敷,她是一个美丽、聪慧具有幽默感的采桑女子,而不 是丑陋的、健壮的、愚笨的姑娘。她把美丽、勤劳、勇 敢、机智、诙谐等性格美质集于一身,这些都是确定的。
诗 首先,《陌上桑》的浪漫性特点
但是罗敷具体怎样美丽?怎样的气质神韵?作品的描 写又是不确定的,我们无法说清楚。正是它充满了太 多的不确定性,就需要读者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去想 象、去填充、去创造。 文学形象的这种不确定性,不仅是它的特点,并且还 是它的优点。
诗 《陌上桑》的影响
《陌上桑》以浪漫性的描写开始,以诙谐性的喜 剧结束,所以得到后世读者普遍的欣赏。 《陌上桑》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后 世诗人如曹植、陆机、杜甫、白居易等都莫不为 之醉心倾倒,写过对不少的模拟之作。
上古的大禹涂山女传说,鲁国的“秋胡戏妻”的传说 等,都是具有这种母题的故事。
《陌上桑》就是这一母题在汉代文学的变奏。
诗 首先,《陌上桑》的浪漫性特点
古代民歌《陌上桑》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陌上桑》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代民歌《陌上桑》原文及赏析【导语】: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陌上桑》原文及赏析

《陌上桑》原文及赏析《陌上桑》原文及赏析《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一首乐府诗,属《相和歌辞》。
又名《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陌上桑》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仃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妹。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直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储中趋。
生中数千人,皆方夫婿殊。
词句注释⑴陌:田间的路。
桑:桑林。
⑵东南隅:指东方偏南。
隅,方位、角落。
中国在北半球,夏至以后日渐偏南,所以说日出东南隅。
⑶喜蚕桑:喜欢采桑。
喜,有的本子作“善”,善于、擅长。
⑷青丝为笼系:用黑色的丝做篮子上的络绳。
笼,篮子。
系,络绳,缠绕篮子的绳子。
⑸笼钩:一种工具。
采桑用来钩桑枝,行时用来挑竹筐。
⑹倭(wō)堕髻(jì):即堕马髻,发髻偏在一边,呈坠落状。
倭堕,叠韵字。
⑺缃绮:有花纹的浅黄色的丝织品。
⑻帩(qiào)头:帩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⑼少年:古义十至二十岁的男子。
⑽但:只是。
坐:因为,由于。
⑾使君:汉代对太守、刺史的通称。
⑿姝(shū):美丽的女子。
⒀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⒁不:通假字,通“否”音也为“否”的音。
⒂居上头:在行列的前端。
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⒃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
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
宝剑,荆轲刺秦王时带的就是鹿卢剑。
陌上桑赏析

# 陌上桑赏析介绍《陌上桑》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描绘桑树的美丽和生命力为主题,通过对桑树的形象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命活力的赞叹。
本文将从诗的结构、文学特点和主题意义等方面对《陌上桑》进行赏析。
诗的结构《陌上桑》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七个字。
整首诗共有28个字,形式十分简练。
这种简练而精练的结构使得诗的意境更加凝练,给人一种清爽明快的感觉。
文学特点声韵丰富《陌上桑》诗中的格律工整,声韵丰富。
首先,诗中运用了很多明快的韵脚,如“丝”、“泥”、“夜”、“离”,这些韵脚使整首诗的音调明朗、沁人心脾。
其次,诗中还存在一些字句的平仄对仗,如“无力”、“遥天”、“若倾”等,这些平仄的对仗使诗歌的节奏感更加明显,读起来更加流畅。
感情真挚《陌上桑》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桑树美丽和生命力的真挚感情。
诗中描绘了桑树的形象,如“桑”、“丝”等字用词恰当地传达出桑树的柔美,亦生生不息的特点。
作者的感情真挚,表达得深入人心。
通过对桑树的描绘和赞美,作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以及生命力的热爱之情。
主题意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陌上桑》通过对桑树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之情。
桑树作为自然界中美丽而生生不息的存在,象征着生命力、顽强和坚韧。
作者通过描绘桑树的柔美和娇艳,赞美了美好事物的存在和其所带来的欣慰之情。
生命力的赞叹《陌上桑》还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叹之情。
桑树不仅美丽,而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诗中的“枝上初雁”、“飞雪远天”等描绘了桑树在严寒的冬天依然存活的景象,赞叹了生命力的顽强和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总结《陌上桑》是一首表达对美好事物和生命力赞赏的诗。
通过对桑树的描绘和赞美,诗人表达出对美好事物和生命力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诗歌的结构简练,声韵丰富,感情真挚,给人一种清爽明快的感觉。
此诗提醒人们珍惜美好事物,欣赏生命力的伟大。
《陌上桑》译文及赏析

《陌上桑》译文及赏析《陌上桑》译文及赏析《陌上桑》作品介绍《陌上桑》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5卷第2首。
这首诗写一位忠贞女子自有所,富贵不能动其心。
全诗分上下两段。
第一段是诗人叙述,第二段是美女对富家子相谑的回答。
回答的言语表现了这位美女的外貌与之美。
《陌上桑》原文陌上桑作者:唐·李白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陌上桑》注释1、五马:太守的代称。
这里泛指富人的车架。
2、玉颜句:谓美貌著称于都城。
名都,著名的都城。
3、使君:州刺史之称。
4、秋胡:汉刘歆《西京杂记》六:鲁人秋胡,娶妻三月而游宦,三年休,还家。
其妻桑于郊,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乃遗黄金一镒。
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兹,未有被辱于今日也。
”采不顾,胡惭而退,至家,问家人妻何在。
曰:“行采桑于郊,未返。
”既还,乃向之所挑之妇也。
夫妻并惭,妻赴沂水而死。
5、螿:蝉的一种。
读jiāng。
6、踟蹰:双声连绵词,来回走动。
此处意为因留恋而不愿离去。
读chíchú。
《陌上桑》翻译美女行在渭桥东,春来采桑事蚕作。
路上奔来五马拉的车如飞龙腾越,青丝结着金马络。
不知车上是谁家小子?竟然来调笑相谑。
小子!告诉你,妾名秦罗敷,玉颜艳丽名满都城。
绿桑枝条映着素手,来城隅采桑叶。
皇上的使君我且不理睬,何况你这个秋胡轻薄小子。
寒螀虫虫爱碧草,鸣凤栖息在青青的梧桐。
托心自处要有原则,只是路人愚蠢,色眼迷迷。
高驾空自踟蹰,感觉不到白日的光。
《陌上桑》赏析此诗写一位忠贞女子自有所爱,富贵不能动其心。
全诗分上下两段。
“相谑”以上为第一段,写美女采桑,富家子相谑。
其中对马匹车驾的描写,用以烘托富家子富匹王侯,是表现主题的伏笔。
“妾本”以下为第二段。
古代文学作品《陌上桑》赏析

谈《陌上桑》之误解《陌上桑》是一首流传千古的汉乐府民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坚贞的女子的形象,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人情和道德观念。
诗歌以罗敷的出场为开端,通过对其美貌的描写,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接着,诗人巧妙地安排了使君的出场,使得故事情节得以展开。
在罗敷与使君的对话中,诗人通过罗敷机智的回答和使君的尴尬表现,进一步突出了罗敷的智慧和勇敢。
最后,诗歌以罗敷的胜利告终,展现了她的坚贞不屈和道德力量。
而其中很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就是,文中使君的行为到底算不算得上是“强抢民女“呢?大家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使者都觉得是一个荒淫无度的统治阶级形象。
但是恰恰相反的是,我对这个结论并不苟同,现阐述如下。
第一点,使君在言语上并没有冒犯之处。
秦罗敷外出采桑时,刚好遇见使君,美貌异常的秦罗敷引起了使君的极大兴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于是他派小吏去打听罗敷的基本情况,在推测罗敷尚未婚配的情况下,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宁可共载不”?这句话委婉含蓄,言语上并没有冒犯之处。
也许只是试探一下她有没有看上他的意思,如果也看上他了,两人同乘也算是心意相通了。
我们知道,在罗敷生活的汉代,等级森严,官民之间社会地位悬殊,在使君看来,自己是太守,而罗敷只是一介平民,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很多人还高攀不上呢,而且使君也没有赤裸裸地说“你能不能嫁给我”。
另外,在使君询问秦罗敷“宁可共载不”之后,秦罗敷竟然直接说了一句“使君一何愚”。
要知道一般做官之人是很看重面子的,而使君被骂愚笨之后,竟然没有直接翻脸治秦罗敷的罪,还听完了秦罗敷对他丈夫的夸奖。
不仅没有治罪,使君也没有出言不逊。
第二点,使君在行动上并没有过激之处。
在罗敷看来,使君的要求纯属无理取闹,为让使君彻底绝望,死了那条心,她极力夸赞自己的“丈夫”,把自己的“丈夫”说成是一个地位、财产、官职、容貌风度等方面都极其出众优秀的精英,想以此压倒使君。
李白《陌上桑》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陌上桑》全诗翻译赏析《陌上桑》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
此诗写的是秋胡戏妻的故事,诗中赞扬了罗敷的坚贞自洁,诗人也用以寄托自己对国、对君的忠诚。
“寒蟹”二句用恰当的比喻写出了采桑女不慕权势、不畏强暴的高尚品格,这样写,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比原作有所创新。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李白《陌上桑》全诗翻译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陌上桑李白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题解:《乐府古题要解》:古词:“日出东方隅,照我秦氏楼。
”旧说邯郸女子姓秦名罗浮,为邑人千乘王仁妻。
仁后为赵伍家令。
罗敷出采桑陌上,赵伍登台见而悦之,置酒欲夺焉。
罗浮善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不从。
案其歌词,称罗敷采桑陌上,为使君所邀,罗敷盛夸其夫为侍中郎以拒之,与旧说不同。
若晋陆士衡“扶桑升朝日”等,但歌佳人好会,与古调始同而末异。
注释:1、五马:太守的代称。
这里泛指富人的车架。
2、玉颜句:谓美貌着称于都城。
名都,著名的都城。
3、使君:州刺史之称。
4、秋胡:汉刘歆《西京杂记》六:鲁人秋胡,娶妻三月而游宦,三年休,还家。
其妻桑于郊,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乃遗黄金一镒。
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兹,未有被辱于今日也。
”采不顾,胡惭而退,至家,问家人妻何在。
曰:“行采桑于郊,未返。
”既还,乃向之所挑之妇也。
夫妻并惭,妻赴沂水而死。
5、螿:蝉的一种。
读jiāng.6、踟蹰:双声连绵词,来回走动。
此处意为因留恋而不愿离去。
读chíchú。
译文:美女行在渭桥东,春来采桑事蚕作。
路上奔来五马拉的车如飞龙腾越,青丝结着金马络。
不知车上是谁家小子? 竟然来调笑相谑。
小子!告诉你,妾名秦罗敷,玉颜艳丽名满都城。
绿桑枝条映着素手,来城隅采桑叶。
李白《陌上桑》赏析

李白《陌上桑》赏析
“陌上桑,红绡节。
笙簧歌簧,歌声轻欢。
”李白写下了
这篇由历史悠久的汉语文学名篇——《陌上桑》。
这首诗叙述
了一位邂逅了她乐滋滋乐园一般的乐曲中,美丽的女子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热闹繁荣的春天。
李白使用一种很有节奏
性的诗歌结构,让读者景物与表情在调色板上荡漾,以强大的
情感叙述力量诉说出美丽的眼神,落花朵,又鲜艳的紫色绡带
等完美的画面。
只是那刻时的那如爱情的初次接触,就像对着
桑花,舞动的弯弯的嫩芽。
这篇诗充满而又精致的诗情,在其中发扬声嘶力竭的激越
浪漫,它简单又明确,有着弥漫于大家濃郁而多彩的感觉,使
得每个读者都有沉浸其中的情趣。
正如李白“窗明小,吹虹小,绣衣红,复如酒”的这句抒情的话给当时的环境带来的一种芳
香感受,使其听者被浓浓的思绪遮住耳畔,静静地聆听着含情
的桑花香。
《陌上桑》作为一首经典的抒情诗,折射着李白的那一番
深情,其抒情的氛围温暖有力,不仅给观者以令人回味的诗情,更在其中展示了梦幻般的空灵思路,歌唱着对生活、情感和自
然的一种向往。
汉乐府叙事诗陌上桑鉴赏

汉乐府叙事诗《陌上桑》鉴赏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据《汉书。
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
《史记乐书》载,汉乐府的设置不晚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但搜集民歌俗曲于汉武帝时,已知搜集于东汉末年,共搜集民歌俗曲138篇。
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100卷,分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歌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氏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著录,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
《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辞表现爱恨情感,较为倾向现实主义风格。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
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这一特色是由它的“缘事而发”的内容所决定的。
在《诗经》中我们虽然已可看到某些具有叙事成分的作品,如《国风》中的《氓》、《谷风》等。
但还是通过作品主人公的倾诉来表达的,仍是抒情形式,还缺乏完整的人物和情节,缺乏对一个中心事件的集中描绘,而在汉乐府民歌中则已出现了由第三者叙述故事的作品,出现了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和比较完整的情节,如《陌上桑》、《东门行》,特别是我们将在下一节叙述的《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名篇《陌上桑》全诗翻译赏析

汉乐府名篇《陌上桑》全诗翻译赏析陌上桑汉乐府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 [作品简介] 《乐府诗集》是一部专收汉代以迄唐五代乐府诗的诗歌总集,也编入部分汉以前传说的古歌辞。
乐府诗的编纂开始得很早,《汉书·礼乐志》已着录了部分汉郊庙乐歌,可以说是编纂工作的滥觞。
可惜这位封建史家囿于雅俗之见,对汉代的民间歌辞,仅在《艺文志》中存其数目,歌辞一概屏弃不录。
此后的官修正史,大都类同《汉书》。
唯有《宋书·乐志》“自郊庙以下,凡诸乐章,非淫哇之辞,并皆详载”,着录了不少汉相和歌辞。
今存汉乐府民歌,绝大部分都是藉《宋书·乐志》流传下来的。
私家的编纂工作,大约始于两晋,而盛于南朝。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专录乐府的诗集,见于《隋书》、新、旧《唐书》的《艺文志》的就达三十余种。
但是,这些书籍几乎全已亡佚了。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乐府诗总集,就是郭茂倩的《乐府诗集》。
关于郭茂倩的生平,我们知道得甚少。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裒之孙,源中之子,其仕履未详。
”他是浑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乐府诗集》上署为太原郭茂倩,是以通例指郡望而言。
陌上桑全文翻译及赏析

陌上桑全文翻译及赏析陌上桑,这是曹操的一首作品,曹操一生著作不多,却有很多首注明的诗,这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和翻译吧!陌上桑全文翻译及赏析陌上桑原文: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欻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陌上桑翻译:驾着五彩的虹霞,乘着红色的云朵,经过玉门关登上九嶷山。
渡过银河,到达昆仑山,去拜见王母娘娘和东君与赤松子和羡门高交流接受成仙和养生的'方法保持自己精华灵气吃灵芝的精华,喝甘美的泉水拄着桂枝的手杖戴着香草。
断绝人世间的功名利禄,尽情的遨游在大自然,就像狂风在吹动。
在很短的时间里走了数千里,寿命如同南山一样长久也不忘自己的过失。
赏析:曹操的《陌上桑》以“驾虹霓”领起,通过层层渲染表达了诗人向往仙界,与神仙交往以求长生不老的愿望。
然而,往事历历在目,人毕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
末句“寿如南山不忘愆”,富有张力,当一个人希望寻求解脱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时,自然会意识到自己塑造的理想国是虚无飘渺的。
为此,当诗人以浪漫的笔调写飘飘欲仙的感觉时,就不得不反省过去,为曾经有过的错误提出自责。
拓展阅读曹操个人资料: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 ),汉族,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卓有成就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曹魏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
先后任录尚书事、大将军、司空、车骑将军、丞相等职,后晋封魏公、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历武阳、兖州、定陶、穰城、下邳、官渡、徐州、白马、邺城、白狼山、渭南等之战,对内消灭黄巾军,吕布,张绣,刘表,袁绍,袁谭、袁尚兄弟,韩遂、马超等义军、割据势力,击溃刘备势力,对外降乌桓、南匈奴、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并实行屯田制等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陌上桑赏析

《陌上桑》赏析刘静《陌上桑》是汉乐府诗歌中的名篇,属“相合歌辞”一类。
它叙述了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个的“使君”的故事。
“陌上桑”是大路边的桑树,这个故事正是发生在这里。
女主人公罗敷年轻貌美正在路边采桑,却被轻狂的“使君”打扰,面对权贵,秦罗敷机智应对,以盛赞自己夫君才貌的方式回绝了对方的无理要求。
秦罗敷身上体现了传统女性的坚贞、睿智的品质,几千年来,成了人们心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但是从故事场所说起,罗敷是一名采桑女,说明在中国古代,以男耕女织的传统模式劳作。
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里,男女是不平等的,只有男人才可以出去社会干活做事,有他们自已的交际圈;而女人只能在家相夫教子,没有交际圈可言。
第一段运用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烘托出罗敷的美,无论是行者还是少年,无论是耕者还是锄者,都倾慕她的美丽,激起读者的想象。
她的外在美呼应下文的内在美。
作者笔下的罗敷勤劳、年轻美丽、纯朴是人们的理想化身。
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罗敷的美色,向她提出无理要求。
先是使君的马徘徊不前,使君对罗敷垂涎三尺,继而上前搭话,询问姓名,打听年龄,最后提出和罗敷“共载”的要求,暴露了使君肮脏的灵魂。
表现了诗歌的道德主题。
而道德主题,总是在善与恶的冲突中才能表现得鲜明强烈。
第三段,写罗敷拒绝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
本段全部由罗敷的答话构成,回应使君的无理。
斥责、嘲讽使君愚蠢,声明自己已有丈夫,丈夫威仪赫赫、仕途通达、品貌兼优。
罗敷的伶牙俐齿使自以为身份显赫的使君只能自惭形秽,罗敷的不畏权势、敢于与权势斗争的精神充分体现出来了,表现了她的人格魅力。
而这一段也体现出作者想要彰扬忠贞的道德。
李白《陌上桑》译文鉴赏

李白《陌上桑》译文鉴赏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陌上桑唐代:李白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译文及注释译文美女在渭桥东采桑,春天正是事蚕作的时候。
这时,突然有个乘坐五马之车的太守疾驰经过此地,他的马装饰华美,还饰有金络。
不知是哪家公子,前来调笑采桑女。
采桑的人本是秦罗敷,她的美貌在整个都城里都是有名的。
嫩绿的桑条映着她那洁白的纤纤细手,她正在都城的一角采桑。
像使君那样的高官都调戏不动她,何况是秋胡那样的人呢。
寒蝉喜爱碧草,鸣凤栖息在青翠的梧桐树上。
她自己心中已经有中意之人,只怪旁人愚钝,不知道她已托心于人。
只让他们从白天空等到日暮,停下车来空自踟蹰。
注释五马:汉代太守出行时乘坐五马之车,因此以“五马”为太守的代称。
秋胡:鲁秋胡成婚五日就赴陈做官,五年后回家,在路上看到一个采桑的妇人,秋胡调戏人家,许以千金,被严词拒绝。
到家里才知道那个被自己调戏的采桑妇是自己的妻子。
秋胡十分惭愧,他的妻子悲愤而投河自杀。
简析《陌上桑》,乐府《相和歌辞》旧题。
这首诗写的是秋胡戏妻的故事,诗中赞扬了罗敷的坚贞自洁,诗人也用以寄托自己对国、对君的忠诚。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陌上桑赏析

陌上桑赏析
江水潺潺听。
《陌上桑》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全诗共四句,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深切感受。
原文:
陌上桑,风前李,愿言望夫家。
燕山雪,横江月,意欲沧洲侧。
翻译:
路边的桑树,风中的李花,我期盼着看到我心爱的人的家。
燕山的雪,横在江面的月亮,我想要去追寻蓝色的海岸。
分析:
这首诗用简洁而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桑树和李花,是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燕山雪和横江月则寄托了诗人追求高远、不甘平庸的思想。
最后一句“意欲沧洲侧”,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以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动力,向更远大的目标出发。
总之,《陌上桑》尽显唐代诗歌的精髓,以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和远大未来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乐府·陌上桑》原文、注释与翻译
【原文】:
陌上桑①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②,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③,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④,桂枝为笼钩⑤。
头上倭堕髻⑥,耳中明月珠⑦;缃绮⑧为下裙,紫绮为上襦⑨。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⑩。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11)。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12)观罗敷。
【注释】:
[1]陌上桑:在林间的小路上采桑。
陌:林间的小路。
桑:名次作动词,采桑。
[2]东南隅(yú):指东方偏南。
隅,方位、角落。
我国在北半球,夏至以后日渐偏南,所以说日出东南隅。
[3]善蚕桑:很会养蚕采桑。
善,有的本子作“喜”。
[4]青丝为笼系:用黑色的丝做篮子上的络绳。
笼,篮子。
系,络绳(缠绕篮子的绳子)。
[5]笼钩:一种工具。
采桑用来钩桑枝,行时用来挑竹筐。
[6]倭(wō)堕(duò)髻:发髻名。
其髻像云堆叠,歪在头部的一侧。
倭堕,叠韵字。
[7]耳中明月珠: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
明月,宝珠名。
[8]缃绮: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织品。
[9]襦(rú):短袄。
[10]下担捋((lǚi)髭(zī)须:放下担子,抚摩胡子(和下接诗句都是形容看得出神)。
捋,手握着东西,顺着向下移动。
髭,嘴上边的胡子。
[11]脱帽着帩(qiào)头:把帽子脱下,只戴着纱巾。
古代男子戴帽,先用头巾把发束好,然后戴帽。
着,戴。
帩头,包头的纱巾。
[12]坐:因为,由于。
【翻译】: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房。
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本来取名叫罗敷。
罗敷很会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
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
头上梳着倭堕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
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
年轻人看见罗敷,脱掉帽子整理仪容。
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只因为观看罗敷。
【原文】:
使君[1]从南来,五马[2]立踟蹰[3]。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4]。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5]罗敷,“宁可[6]共载不?”
【注释】:
[1]使君:汉代对太守、刺史的通称。
[2]五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马拉的车。
汉朝太守出行用五匹马拉车。
[3]踟(chí)蹰(chú):徘徊,停滞不进的样子。
又作“踟躇”。
[4]姝(shù):美丽的女子。
[5]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6]宁可:愿意。
【翻译】:太守乘车从南边来了,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
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的美女。
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罗敷。
”太守又问:“罗敷年龄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岁还不足,十五岁略微有多。
”太守令小吏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原文】: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1]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2]千余骑[3],夫婿居上头[4]。
何用[5]识夫婿?白马从骊驹[6],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7];腰中鹿卢剑[8],可值千万余[9],十五府小吏[10],二十朝大夫[11],三十侍中郎[12],四十专城居[13]。
为人洁白皙[14],鬑鬑[15]颇有须;盈盈[16]公府步[17],冉冉[18]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19]。
【注释】:
[1]一何:怎么这样。
[2]东方:指夫婿当官的地方。
[3]千余骑:泛指跟随夫婿的人。
[4]居上头:在前列。
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5]何用:用什么(标记)。
[6]骊(lí)驹:黑色的小马。
这里指马。
[7]黄金络马头: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
络,这里指用网状物兜住。
[8]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
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
[9]千万余:上千上万(钱)。
[10]小吏:太守府的小官。
有的本子作”小史“。
[11]朝大夫:朝廷上的一种高等文官。
[12]侍中郎:出入宫禁的侍卫官。
[13]专城居:作为一城的长官(如太守等)。
专,独占。
[14]白晰(xī):指皮肤洁白。
晰,又作”皙“。
[15]鬑鬑(lián)颇有须:胡须稀疏而长。
,须发疏薄的样子。
白面有须,是古时候美男子的标准。
[16]盈盈:仪态端庄美好。
[17]公府步:摆官派,踱方步。
[18]冉冉:走路缓慢。
[19]殊:出色,与众不同。
【翻译】: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多么愚蠢!太守你本来有妻子,罗敷我本来有丈夫。
(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
凭什么识别我丈夫?骑白马
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
他长得皮肤洁白,疏朗朗略微长一点胡须;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
(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与众不同。
本文章由山西治疗牛皮癣医院:/整理发布,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