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霖铃》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雨霖铃》。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必修四第二单元编选的是宋词,在人教版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着名词人的作品。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四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编选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本单元教学课上努力做到学生、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因为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文特点

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这首词写的是才情卓着、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以“离情”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是柳永的代表作。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

《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及《大纲》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了解柳永及“雨霖铃”词牌。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理解“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 理解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为:理解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为:名句的鉴赏方法。

二、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必修一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据此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教学法;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据此,学习这篇课文,教会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学习名句鉴赏法——抓意象,析特点,品感情。

此外还灵活运用提问法、讨论法、写作训练法。

四、学法指导

整体把握察内容,再现意境体诗情,易词造意赏名句,熟读背诵多识记。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九百四十年前的那个傍晚,秋风正劲,雁高飞,草衰黄,十里长亭,携手相送,相顾无言,四目潸潸。一个是落魄书生,一个是多情歌女,他们将唱响一曲怎样的别离之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雨霖铃》去聆听!

二.整体感知。

听诵读,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哀婉、悲伤、凄清

三.分析鉴赏。

我们常说“诗言志,词言情”,创作是为了抒发感情,那么请大家找出词中直接且强烈表达词人情感的词语。

教师明确:无绪,留恋,泪眼,凝噎,多情,伤,风情。

归纳情感:伤感,依恋不舍,孤独,无奈,苦闷,担忧

四.词贵含蓄,古人更擅长借助外物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么本次除了直接抒发情感之外,还运用了什么方式?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事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上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的写作手法。写景是手段,抒情诗目的,要为了抒情而写景。)

那么我们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来分析,思考词人如何通过写景来抒发感情的?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感?

赏析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成为千古名句的理由)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

赏析:“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的最多,最优美动人,情意绵绵的一个意象。古人折柳送别寄予“留恋”之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晓风残月”是最能触动人的感情的事物,秋天早晨的风,(清冷)残月(凄凉)。给人浓重的凄清冷落之感。

赏析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对比第一句写景,有何不同?

教师提示:这句是虚写。从“念”字看来,是想象虚构的。那么什么是虚写?想象联想,神仙鬼怪,梦境回忆,从对方角度写。

描绘画面:千里烟波浩淼暮云沉沉,楚天广漠空阔,

特点:愁绪的绵长沉重无边无际

感觉:惆怅凄苦悲伤迷茫压抑低沉渺小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此句写别时之景,重在勾勒环境,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选取了寒蝉,长亭,骤雨这三个意象去写,

(1)“寒蝉”“蝉“只有三个月的生命,经过一个夏天,到初秋时就已经临近生命的尾声,所谓寒蝉是指叫声微弱,临近死亡的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

悲凉的同义词。再用凄切来形容寒蝉的叫声就更显悲苦了。

(2)“长亭“是古代人们送别的场所,许多文人学士再离别时经常要写到长亭,所以它就成了离愁别绪的象征。面对着长亭古道,曾有多少有情人在此挥泪惜别,各奔天涯!而词人面对此亭,也不免触景生情,感慨万端!更何况又是骤雨初歇,凉意彻骨,暮色苍茫。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是让人黯然伤神啊!

所以我们说词作开篇首句就以凄婉之笔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让人心碎的悲凉气氛,为全篇奠定了低沉伤感的基调,虽字字写景却字字传情,将自己的离愁别绪融入景物的描写之中,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总结:词人通过写景,烘托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在这一句中,词人就集中写了这么多最能触动离愁的意象,又写得那么鲜明生动,这正是它感动一代又一代人的根本原因。

四.总结情感和方法

这首词主要以冷落凄清的秋景来衬托有情人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和留恋不舍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担忧和痛苦。

寓情于景虚实结合

五.写作训练:

教师练笔:

微风吹拂,岸边的杨柳不安地摆动着枝条,平静的湖面也泛起了阵阵涟漪。

月亮不知何时已默默地爬上了枝头,月光下的我紧闭双眼,抚摸着你的脸庞,想要让它深深地烙在我心间。微笑在唇边绽放,泪水却无声的滑落……

结束语:穿越千年,品读《雨霖铃》,感悟经典的魅力!感悟那些历经时光打磨和岁月淘洗而依然名之为典范的作品。期待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用自己善感的心灵去体味绵绵文化的厚重,悠悠生命的掌纹!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雨霖铃

基调:哀婉凄清悲伤

感情:感伤留恋担忧孤独

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融情入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渲染气氛烘托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