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

合集下载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实用版)
目录
1.唐诗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唐诗的基本特征
3.唐诗的流派和发展
4.唐诗的名篇和名家
5.唐诗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唐诗研究 00422 自考笔记涵盖了唐诗的背景和意义、基本特征、流派和发展、名篇和名家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内容。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这种盛世景象为唐诗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时,唐朝的文化政策开明,儒、道、佛三教并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也为唐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

唐诗的基本特征是形式优美、语言精炼、意蕴深远。

唐诗的形式以五言和七言为主,但也有其他形式。

唐诗的语言精炼,用字讲究,往往一个字就能表达出丰富的意蕴。

唐诗的意蕴深远,既有对生活、自然的真实描写,也有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唐诗的流派和发展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时期,诗歌的主题以写景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盛唐时期,诗歌的主题以咏史为主,风格雄浑豪放。

中唐时期,诗歌的主题以写人为主,风格深沉婉约。

晚唐时期,诗歌的主题以写事为主,风格瑰丽奇崛。

唐诗的名篇和名家众多。

名篇如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名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
之涣、王之涣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是唐诗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唐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它不仅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和思想。

唐诗研究(唐代的古体诗)

唐诗研究(唐代的古体诗)

现代的唐诗传承和创新
传统唐诗继承
现代诗人通过继承唐代古体诗 的艺术传统,创作出新颖而饱 含诗意的作品。
古风新意
一些诗人尝试在现代语境下以 古体诗的形式表达当代情感和 思考。
突破创新
还有一些诗人致力于将唐代古 体诗与当代的思想和创新相结 合,开辟崭新的诗歌领域。
结论和展望
通过对唐诗的深入研究,我们更加了解了唐代古体诗的特点和魅力,同时也看到了现代唐诗在创新和传承方面 的发展潜力。展望未来,唐诗的研究仍将不断深入,为我们带来更多新的发现和领悟。
唐诗研究(唐代的古体诗)
欢迎来到唐诗研究的世界!在这个演讲中,我们将探索唐代的古体诗,了解 其背景和特点,欣赏其中的经典之作,还将介绍唐诗研究的方法和流派以及 现代的传承和创新。
唐诗研究的背景
唐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最重要的诗歌时期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 文化底蕴。了解唐诗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代的古体诗。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 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 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诗研究的方法和流派
1
文本研究
通过分析诗歌的文字、结构和语言特点,探索诗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2
社会语境研究
研究诗歌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点,深入理解诗歌的历史意义。
3
比较研究
将唐代的古体诗与其他诗歌流派进行对比,
被誉为“诗仙”,擅长豪放、奔放的诗风,代表作 品有《静夜思》和《蜀道难》。
王之涣
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代表作品有《登鹳雀 楼》和《登飞来峰》。
杜甫
被称为“诗圣”,作品多描写社会疾苦和人民苦难, 代表作品有《月夜忆舍弟》和《登高》。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摘要:一、引言1.自考背景介绍2.唐诗研究的重要性二、唐诗概述1.唐诗的发展历程2.代表诗人及作品介绍三、唐诗的审美特点1.文学形式的美2.语言风格的美3.思想内容的美四、唐诗的鉴赏方法1.文本细读2.创作背景分析3.文学技巧解析五、自考备考策略1.学习资源的整合2.制定学习计划3.做好时间管理六、备考技巧与建议1.记忆方法2.做题技巧3.拓展阅读七、结语1.总结唐诗研究的意义2.强调自考的重要性与信心正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自学考试作为一种灵活、开放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

其中,唐诗研究00422课程作为一门文学类课程,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本文将从自考背景、唐诗概述、审美特点、鉴赏方法、备考策略、备考技巧与建议等方面,全面介绍唐诗研究00422课程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广大考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我们要明确自考背景。

自学考试是一种依靠个人自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

考生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而唐诗研究作为一门文学课程,不仅有助于考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还能提升考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其次,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历经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既有独特的个性,又具有时代特色,成为了后世研究和学习的典范。

在欣赏唐诗时,我们要关注其审美特点。

唐诗的文学形式美、语言风格美和思想内容美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文学形式美包括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各具特色;语言风格美表现为炼字、炼句、炼意等方面,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技艺;思想内容美则体现在对人生、自然、哲理等方面的独特见解。

欣赏唐诗,还需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

文本细读是基础,通过深入剖析诗篇内容,挖掘诗歌的内涵。

创作背景分析有助于了解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境和情感。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摘要:一、引言二、唐诗的繁荣与历史背景1.初唐时期2.盛唐时期3.中唐时期4.晚唐时期三、唐诗的流派与特点1.现实主义流派2.浪漫主义流派3.其他流派四、著名唐诗诗人及其作品1.李白2.杜甫3.白居易4.其他著名诗人五、唐诗的文化价值与影响1.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2.对文学批评的影响3.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六、唐诗研究的意义与方法1.文本细读法2.文化语境分析法3.比较研究法七、结论正文:一、引言唐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瑰宝,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自考笔记00422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一辉煌的文学现象,探讨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流派特点以及著名诗人的创作成就。

本文旨在概括性地介绍唐诗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唐诗认识。

二、唐诗的繁荣与历史背景1.初唐时期:在这一时期,诗歌创作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文人诗与民间诗相互交融,为盛唐时期的诗歌繁荣奠定了基础。

2.盛唐时期:这一阶段的唐诗创作达到了巅峰,涌现出大批脍炙人口的佳作。

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中唐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出现实主义倾向,代表诗人有白居易、元稹等。

他们的诗歌作品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晚唐时期:随着历史的变迁,晚唐诗歌创作逐渐衰落。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优秀诗人如杜牧、李商隐等,用才华横溢的作品为唐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唐诗的流派与特点1.现实主义流派: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民生疾苦,以白居易、元稹等为代表。

2.浪漫主义流派:以李白为代表,作品富有豪放、奔放的个性,展现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3.其他流派:还包括山水田园、婉约、豪放等流派,各具特色。

四、著名唐诗诗人及其作品1.李白:被誉为“诗仙”,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将进酒》、《庐山谣》等。

2.杜甫:被誉为“诗圣”,作品关注社会现实,如《佳人》、《春望》等。

自考09073唐诗研究(安徽)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

自考09073唐诗研究(安徽)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

自考09073唐诗研究(安徽)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摘要:一、自考09073唐诗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二、唐诗高频考点的汇总三、安徽自考09073唐诗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四、备考策略和技巧正文:自考09073唐诗研究(安徽)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是自考09073的重点考试内容。

安徽自考09073唐诗研究主要围绕唐诗的背景、特点、重要诗人及其作品展开。

本文将对自考09073唐诗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高频考点、重点以及备考策略进行详细解析。

一、自考09073唐诗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唐诗研究是了解中国古典文学、文化、历史的重要途径。

从自考09073的考试大纲来看,唐诗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2.唐诗研究有助于了解唐朝的历史、文化、政治背景。

3.唐诗研究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唐诗高频考点的汇总自考09073唐诗研究的高频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唐诗的发展历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特点及其代表诗人。

2.重要诗人及其作品:如李白、杜甫、王之涣、王之涣、王勃等。

3.唐诗的题材与风格:山水田园、边塞、爱情、咏史等。

4.唐诗的艺术特色:诗歌形式、韵律、修辞等。

三、安徽自考09073唐诗研究的重点与难点1.重点:唐诗的发展历程、重要诗人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唐诗的题材与风格、艺术特色等。

2.难点:唐诗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唐诗中蕴含的哲理、人生观等。

四、备考策略和技巧1.系统学习:从唐诗的发展历程、重要诗人及其作品、题材与风格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

2.抓住重点:重点掌握唐诗的发展历程、重要诗人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唐诗的题材与风格、艺术特色等。

3.理解难点:深入理解唐诗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蕴含的哲理、人生观等。

4.模拟试题:通过模拟试题检验学习效果,查漏补缺。

总之,自考09073唐诗研究需要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唐诗的背景、特点、重要诗人及其作品,以及备考策略和技巧。

唐诗研究

唐诗研究

唐诗研究1、唐诗繁荣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清代彭定时、杨中讷编成的《全唐诗》,共900卷,收录唐诗48900首,诗人2200多家;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全唐诗补编》,又补收了4300首,共计53000多首。

这是唐诗繁荣最好的写照。

从诗歌的质地着眼,唐诗不仅有声势浩大的作者队伍,名家辈出,巨匠迭现。

无论是体质的完备,还是技巧的成熟,无论是意境的高远,抑或韵律的精严,无论是揭示生活的深度,还是反映现实的广度,都将中国古代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的诗体律诗、绝句是在唐代兴起的,体现了唐代诗人在诗歌的体裁上不甘人后的创新精神,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换言之,唐代诗人并没有独守律诗一端,而是众体皆备、众体兼长的,而且在不同的诗体创作中,均能出于冥心独造的艺术风貌。

这是唐诗繁荣的一个关键性的标示。

2、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哪些?帝王提倡并亲自投身诗歌创作的行列,形成“上和下畅”的局面,是唐诗繁荣的一个外部原因。

深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以诗赋取十的科举制度二是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三是较为开放的思想体系四是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3、唐诗主要分为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起讫点各是哪一年?关于唐诗的分期,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分法影响最大,沿用至今。

它肇始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定型于明代高《唐诗品汇*总叙》。

分别经历的大致时间和代表诗人是:自武德至开元初(618--713)为唐初,历时近一百年,代表诗人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自开元初至大历(713--766)为盛唐,历时五十余年,代表诗人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自大历至大和末(766--835)为中唐,历时近七十年,代表诗人为元稹、白居易、韩愈、孟郊、刘禹锡、柳完元、李贺等;自开成至五代(836--907)为晚唐,历时近七十年,代表诗人为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

4、为什么说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唐代政府采取以诗取士的开明措施,去网罗人才,不分门第,只要文人的诗写得好,被考试官看中,就可以登第及仕。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摘要:一、唐诗研究概述1.唐诗的历史背景2.唐诗的研究意义3.唐诗的研究现状二、唐诗的分类与特点1.初唐诗歌2.盛唐诗歌3.中唐诗歌4.晚唐诗歌5.唐诗的特点三、唐诗代表作家及其作品1.杜甫2.白居易3.王之涣4.李白5.杜牧四、唐诗的艺术表现手法1.抒情诗2.写景诗3.叙事诗4.唐诗的修辞手法五、唐诗对社会的影响1.唐诗的文化价值2.唐诗对后世文学的启示3.唐诗在当代的传承与发扬正文:唐诗研究00422 自考笔记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底蕴。

本篇自考笔记将重点探讨唐诗研究的各个方面,以期对唐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唐诗研究概述唐诗研究的起点应从唐朝历史背景开始。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唐诗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唐朝的历史文化,更能领略到诗歌的韵味和美感。

唐诗研究意义深远。

一方面,唐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研究唐诗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另一方面,唐诗研究对后世文学创作具有启示作用,为现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和灵感来源。

唐诗研究现状表明,学者们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领域有待进一步挖掘。

例如,对唐诗的分类、特点及影响的研究还需深入。

二、唐诗的分类与特点唐诗可以根据历史时期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各个时期的诗歌风格各具特色,如初唐诗歌以王勃、杨炯、卢照邻为代表,注重形式美和音韵美;盛唐诗歌以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为代表,气势磅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中唐诗歌以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等为代表,强调个性,注重社会现实;晚唐诗歌以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为代表,风格婉约,意境深邃。

唐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式多样,音韵优美;2.内容丰富,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3.表现手法独特,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三、唐诗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唐诗研究离不开对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探讨。

自考09073唐诗研究(安徽)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

自考09073唐诗研究(安徽)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

自考09073唐诗研究(安徽)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摘要:一、唐诗研究概述二、自考09073 唐诗研究高频考点三、重点汇总与讲解四、备考建议正文:一、唐诗研究概述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自考09073 唐诗研究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唐诗的艺术特点、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唐诗的基本风貌、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提升对汉语言文学的鉴赏能力和研究水平。

二、自考09073 唐诗研究高频考点1.唐代诗歌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2.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与风格流派3.唐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4.唐诗对后世的影响及其价值5.唐诗的鉴赏方法与技巧三、重点汇总与讲解1.唐代诗歌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为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唐诗的发展与演变,与唐代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士人文化等密切相关。

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诗。

2.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与风格流派唐诗在艺术上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如抒情、描写、叙事等。

不同的诗人和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

唐代诗歌的主要流派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山水田园等。

了解这些风格流派,有助于对唐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3.唐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唐代诗人繁多,其中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望》、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对这些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唐诗文化。

4.唐诗对后世的影响及其价值唐诗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世诗人都受到唐诗的启发和熏陶。

唐诗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更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唐诗研究(唐代的古体诗)

唐诗研究(唐代的古体诗)
03 王维
《山居秋暝》、《鹿柴》等作品,风格清新明快, 语言简练优美。
03
唐诗的艺术成就
唐诗的意境创造
意境深远
唐诗注重意境的创造,通过描绘 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体验, 营造出深远、悠扬的意境,使读 者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情感表达
唐诗在表达情感方面非常细腻, 诗人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生动的描 绘,将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恨情 愁呈现出来,使读者产生共鸣和
修辞手法丰富
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使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 有表现力。
唐诗的结构与韵律
结构严谨
唐诗在结构上非常严谨,注重起承转 合、前后呼应,使诗歌的整体布局合 理、有序。
韵律和谐
节奏感强
唐诗在节奏感上非常强,通过语言的 运用和音韵的搭配,使诗歌呈现出鲜 明的节奏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 力。
唐诗研究(唐代的古 体诗)
目录
• 唐诗概述 • 唐代的古体诗 • 唐诗的艺术成就 • 唐诗的影响与传承 • 唐诗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01
唐诗概述
唐诗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唐诗是指唐代(618-907年)的诗歌,是唐代文学的代 表形式之一。
特点
唐诗具有语言精练、意境深远、韵律和谐、形式规范等 特点,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巅峰。
唐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通过对唐诗 的研究,可以揭示唐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有 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唐诗的学术价值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之一,通过对唐诗的 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 流派、艺术风格等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 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演变和特点。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最新版)目录一、唐诗研究的概述二、唐诗的艺术特点三、唐诗的分类与代表作家四、唐诗的影响与价值正文一、唐诗研究的概述唐诗研究 00422 自考笔记主要涉及对唐诗的系统研究和分析。

唐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拥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对唐诗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唐代文化,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二、唐诗的艺术特点唐诗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题材广泛:唐诗的题材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各个领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2.形式多样:唐诗的形式多样,有五言、七言古诗,也有五言、七言律诗和绝句,为诗人提供了广泛的创作空间。

3.意境优美:唐诗注重意境的创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4.语言精炼:唐诗的语言精炼优美,用词讲究,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展现了汉语的独特魅力。

三、唐诗的分类与代表作家唐诗可以根据题材、内容和风格进行分类,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有:1.山水田园诗: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作品如《山居秋暝》、《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2.边塞诗:以岑参、高适为代表,作品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燕歌行》等。

3.浪漫主义诗:以李白、杜甫为代表,作品如《将进酒》、《春望》等。

4.现实主义诗:以白居易、杜牧为代表,作品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秋夕》等。

四、唐诗的影响与价值唐诗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许多作品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同时,唐诗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唐诗研究 第一章 唐诗总论

唐诗研究 第一章 唐诗总论


在这样的形势下,庶族地主开始崛起于政坛,构成 了唐代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力量。失去特权的旧士 族逐渐分化,一部分人坚守固有的门第观念,力图 通过修牒谱、论族望、讲礼法、联婚姻等手段来保 持声望不坠,另一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却参加科举以重新获得政治 地位,士、庶趋于合流。

由此看来,唐代社会正处于我国封建等级结 构的转型时期,这一特点不能不极大地影响 于社会文化心态。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
唐诗研究
内容提要
第一章:唐诗总论,主要讲述唐诗繁荣的原因和唐 诗的分期与发展; 第二章:唐诗流派研究,主要讲述四杰研究、王孟 研究、高岑研究、元白研究; 第三章:唐诗诗体类型研究,主要讲述唐代的古风、 唐代的歌行、唐代的律诗、唐代的绝句; 第四章:唐诗的社会文化研究,主要讲述唐诗与佛 教 、唐诗与道教、唐诗与科举; 第五章:唐人诗论,主要讲述皎然的《诗式》、王 昌龄的《诗格》、司空图的《诗品》、唐代其他诗 人的诗歌理论 ; 第六章:唐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按:《新唐书》卷一九九人儒学中,柳冲传引柳芳言:“‘过江则 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宋、张、 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 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 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唐会要》卷 三六<氏族>)

从唐代陈子昂、四杰、李白等诗人的生活中可以透 露出唐文人受商人之影响。
陈子昂出身豪富之门,李白出身富商之家,他曾自称:“混 游渔商,隐不绝俗。”(《与贾少公书》)“青云豪士,散 在商钓”。(《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曾描写其“长安市上酒家眠”,“天 子呼来不上船”。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云:‚江湖语云‘水不载万’,言大 船不过八九千石。然则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 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 洪鄂之水居颇多,与邑殆相半。凡大船必为富商所有,奏商 声乐,从婢仆,以据杝楼之下,其间大隐,亦可知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豪友”条载: 长安富民王元宝、 杨崇义、郭万金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纳四方之士,竞于 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集于数家,时人目 之为豪友。

唐诗研究(唐诗中的诗眼)

唐诗研究(唐诗中的诗眼)

诗眼的定义与表现形式
定义
诗眼是唐诗用于衬托诗意和体 现韵律的诗句结构,为诗歌增 色添彩。
表现形式
诗眼通常出现在句中、句首或 句末,形式多样,包括对仗、 破体、铺席等。
用笔手法
诗眼的用笔手法多样,有时需 要对仗,有时则需要借用押韵 和形象去隐喻。
常见的诗眼形式
孤雁形
形似孤雁独飞的句子结构,多用于孤独、离愁的诗 歌。
样化会让作品更加精致。
经常练习与积累
4
练习运用诗眼可以加强对唐诗的理解和 体验,同时积累也是提升自己的必要手
段。
结论和总结
唐诗中的诗眼虽然只是诗歌结构的一小部分,却在其中充满了无限可能。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形 式还是意义,诗眼诠释了唐代文学的博大和精深。运用得当,诗眼更能赋予诗歌魅力和表现力。
回文式
形式新颖,多用于表达封闭与突破之意。
单句倒装式
强调了诗意,多用于赞美描绘。
运用诗眼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1
把握语感
唐诗的语感是独一无二的,通过感受语
注意与上下文的关联
2
感可更好地运用诗眼。
唐诗是情感、人生、文化与历史的结晶,
运用诗眼时需要融入友爱,避免脱离上
下文。
3
多样化运用
运用诗眼可以赋予诗歌丰富性,运用多
带状形
相邻两句诗歌中的诗眼互承,如波浪般连贯,相互 呼应。
木兰花形
句中诗眼互为照应,呈现出如木兰花般的形状,多 用于强调意义。
二次曲形
使用两个对仗的诗眼,相互呼应,组成一个完整的 二次曲线。
不同诗眼形式的效果和意义
交错式古今联用
展现了文化难以撕断的联系,常用于史诗题材。
四句转折式

《唐诗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唐诗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唐诗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唐诗研究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编辑出版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学时 2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唐诗研究》是面向所有文学院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唐代文学部分的补充和深化。

专业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因为时间跨度长,内容包涵丰富以及开设的课程量不足,使得学生们在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只是浮光掠影地学习,大致地了解文学史的线索和有限的文学大家的一些经典作品。

本课程通过对唐代诗歌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获得对唐诗发展全貌及其特色的认识,并了解本领域文献状况,掌握本领域的学术动态,在领略唐诗世界之魅力的同时,为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1.掌握唐诗在中国诗史中的位置。

2.唐诗发展不同阶段的基本面貌及其特色。

3.从事本领域专业研究的文献情况,并通过自己阅读研究实践科研论文的撰写。

三、先修课程中国古代作品选、中国文学史、诗经研究、楚辞研究。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唐诗的美学特征和唐诗的发展与分期。

难点是结合唐诗创作实践掌握唐诗的美学特征诸范畴。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由主讲教师介绍研究状况及最新动态,提出问题,学生自主阅读文献,提交讨论报告,并组织讨论。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唐诗研究概况(2学时)1.教学内容(1)了解唐诗文献。

(2)了解唐诗研究现状。

2.重、难点提示(1)重点:唐诗格律。

(2)难点:唐诗的声调与平仄。

第二章初唐诗学与初唐诗歌(4学时)1.教学内容(1)了解初唐诗学的演进。

(2)掌握初唐诗学观念下的诗歌创作。

2.重、难点提示(1)重点:了解初唐诗学观念下的诗歌创作(2)难点:初唐诗学的演进第三章盛唐诗人生活形态与盛唐诗的繁荣(6学时)1.教学内容(1)了解盛唐诗人的生活形态与诗歌创作之关系。

(2)掌握盛唐诗歌的题材类型及其特征。

2.重、难点提示(1)重点:唐代科举、行卷、幕府与诗歌。

唐诗研究全

唐诗研究全

唐诗研究1、民国时期,“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点的提出者是______A.陈寅恪B.闻一多C.王国维D.柳诒征2、《襄阳歌》勾勒出一个天真烂漫的醉汉形象:“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此诗的作者是______A.陈子昂B.李白C.杜甫D.贺知章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盛唐岑参的______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C.《逢入京使》D.《蜀中九日》4、沈佺期、宋之问和杜甫的祖父______在近体诗行程中作用甚大,他们对唐诗发展具有专门贡献。

A. 杜文杰B.杜审言C. 杜预D.杜臻5、《全唐诗》编于清代A.康熙年间B.雍正年间C.乾隆年间D.嘉庆年间6、由皇帝临时下制诏举行的科举考试成为______A.制科B.殿试C.省试D.贡试7、“初唐体”指初唐的七言古诗,张若虚的《______》即其代表作。

A.《江南》B.《春江花月夜》C.《登幽州台歌》D.《滕王阁诗》8、宋代有关唐诗分期说的代表论著是严羽的《______》。

A.《诗式》B.《沧浪诗话》C. 《石遗式诗话》D.《诗格》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______作品A. 王维B.李白C. 杜甫D.韩愈10、“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的______A.《送杜少府之任蜀川》B.《滕王阁诗》C. 《山中》D.《蜀中九日》11、“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出自骆宾王的《______》A.《在狱咏蝉》B.《蝉》C.《帝京篇》D.《易水送人》12、初唐时期,正面提倡“兴寄”、“风骨”的诗人是______。

A.陈子昂B.张若虚C.王勃D.卢照邻13、下列诗体属于初唐的是______。

A.韦柳体B.韩孟体C.皮陆体D.上官体14、唐诗繁荣的重要标志是数量众多,清代所编《全唐诗》,加上增补,共计______。

A.四万八千多首B.二千二百多首C.五万首D.五万三千多首15、初唐四杰的生活年代在______。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唐诗研究00422自考笔记
摘要:
一、唐诗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唐诗的繁荣与发展
三、唐诗的艺术特点
四、唐诗的影响与传承
正文:
一、唐诗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

它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旨在深入挖掘唐诗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艺术成就,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提供理论支撑。

二、唐诗的繁荣与发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这种盛世背景为唐诗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唐代诗人辈出,诗作丰富多样,形成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诗人。

唐诗的内容涵盖了山水田园、咏史抒怀、爱情离别等各个方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唐诗的艺术特点
唐诗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美:唐诗的形式以五言、七言为主,结构紧凑,对仗工整,富有音韵之美。

2.意境美:唐诗善于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意境表现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情感真挚:唐诗中所抒发的情感真挚热烈,既有咏史抒怀的家国情怀,也有山水田园的闲适恬淡,体现了诗人的真性情。

四、唐诗的影响与传承
唐诗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技巧,而且对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唐诗还对东亚地区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日本、朝鲜等国的汉文学都受到了唐诗的熏陶。

唐诗研究自考重点

唐诗研究自考重点

唐诗研究自考重点
唐诗研究是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自考重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唐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自考考生需要了解唐代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及唐诗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2. 唐诗的基本特点:考生需要掌握唐诗的基本特点,如诗歌的形式、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以及唐诗的艺术风格和文学价值。

3. 唐诗的主要流派和诗人:考生需要了解唐代诗歌的主要流派和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和诗歌风格。

4. 唐诗的文学价值和影响:考生需要了解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包括唐诗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文学的影响等方面。

5. 唐诗的翻译和解读:考生需要了解唐诗的翻译和解读方法,包括如何将唐诗翻译成其他语言,以及如何在翻译和解读中体现唐诗的意境和情感。

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基础上,考生可以通过拓展阅读、练习写作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例如,可以阅读唐代文学史、唐诗选集、唐诗研究论文等资料,并进行翻译和解读练习。

同时,还可以参加唐诗比赛、写作竞赛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自考《唐诗研究》读书笔记

自考《唐诗研究》读书笔记

一、唐诗的演进阶段唐诗繁荣的原因:( 1)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一般说,唐代以诗赋取士的制度始于唐玄宗时代(2)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3)较为开放的思想体系(4)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音乐、绘画与诗歌的关系(1)“声诗”,就是配合音乐的诗歌,而名目繁多的外来乐曲传入后需要配上歌词才能演唱于朝会庙堂或阁楼酒肆,这自然会刺激是人创作的积极性,并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注意诗歌的音律节奏,以使用入乐演唱的需要(2)还出现了许多直接以音乐为描摹对象的诗篇(3)绘画艺术的发展,则有助于创造深化诗的意境 ( 中国绘画自唐代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即由描摹人物转为描摹山水,重写意不重写真,重神似而不重形似)(4)绘画艺术的发达,还带来了题画诗的兴盛。

贞观前后的诗坛南北朝诗风对比南朝诗歌讲究声辞。

注重清丽之美,缘情而咏却失诸绮糜纤弱;北朝诗歌讲究真挚,注重气质之美,刚劲简朴却失诸理胜其词贞观时期的诗人(1)尽管贞观时期的诗人创作了有别于前朝的“新声” ,但由于他们在早期的诗歌创作深受旧诗风的浸染,难以将“掇彼清音,兼兹累句,各去其短,合其所长”的理论主张全面而本质地地转化为具体的创作实践(2)贞观时期的诗人主要生活在宫廷,对广袤现实生活缺乏深刻的体验与认识,这也决定了他们“振复古道”不可能深入展开。

11卢照邻《长安古意》是集中体现“初唐体”风格特征的七言歌行初唐四杰:四杰 -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 7 世纪下半叶的诗人。

他们年少才高、官小而志大,有雄心壮志,却位卑职微,社会地位低下,生活道路十分坎坷,他们不是靠出生门第或政治势力,而是完全靠自己的创作成就,登上初唐诗坛,闻名于后世的。

他们的诗歌创作尽管没有完全摆脱时风的影响。

总体上却一方面使诗歌的题材内容从“上官体” 的应制奉和转向了对江河大漠的描绘和对个人性灵的抒写,另一方面在风格上也由纤柔卑弱变为明丽清晰,在他们的诗歌中既回荡着渴求建功立业的高亢之音,又交织着为自己的不幸遭遇所发出的愤慨之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研究》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与开设目的本课程是自学考试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史》在一个方面的延续和深入。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中考生了解了中国文学(包括唐代文学)的基本面貌,在本课程中,考生将着重学习唐诗的发展过程,主要特点,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唐诗研究的历史概况和具体成果。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无论在中国文学史还是世界文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一方面是满足考生对于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从唐诗对于后世的影响上,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发展史或中国文化史上的其它有关问题。

二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本课程要求考生在尽量多读多感受唐诗具体作品的基础面上,认真阅读指定的必读书和参考书,进一步主动收集资料,扩大接触,钻研问题,加深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切实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学习范围与内容1.唐诗的繁荣唐诗繁荣的盛况(1)古调新声,各体该备(2)风格多样,流派纷呈(3)朝野上下,人工篇什唐诗繁荣的原因(1)古今关于唐诗繁荣原因的研究情况简介(2)几点疑问(3)结论思考题:你认为唐诗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说明理由2.唐诗的分期四唐分期说的形成过程(1)严羽的“以时为体”说——五期论(2)杨士弘的“音律正变”说——三期论(3)高棅的“声律、兴象、文词、理致”说——四期论后人对四唐分期说的意见(1)明、清诗论家对四唐分期说的攻击(2)近、现代学者对四唐分期说的修正对唐诗分期问题的再思考思考题:四唐分期说是如何形成的?谈谈你对唐诗分期的设想3.唐诗的流变唐诗的准备阶段(618—712)(1)绮而不靡的贞观诗——唐五古之始(2)言近旨远的梵志体——通俗诗之源(3)注重声律的珠英学士派——“盛唐之音”的基础(4)提倡风骨的四杰和陈子昂唐诗的兴盛阶段(713—765)诗歌体裁形式的发展(1)律诗规范确定,七言地位渐高(2)乐府面貌改变,歌行发达成熟(3)绝句创体创格,蔚为诗国新声诗歌题材风格的发展(1)从王孟的山水田园诗和高岑的边塞诗看“盛唐之音”的本质(2)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及其歌行、绝句的魅力(3)杜甫的现实主义诗史及其对叙事古体诗、抒情律诗的贡献唐诗的转折阶段(766—835)“大历之风尚浮”(1)“本子昂之古雅而益之以气骨”的“箧中集”派(2)“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之以风神”的大历十才子“贞元之风尚荡”(1)盛唐诗风的继承者刘长卿、韦应物等(2)中唐诗变的先行者皎然、顾况等“元和之风尚怪”(1)元白的化俗为奇(2)韩孟的由险得奇唐诗的创新阶段(836—907)“幽艳晚香”的特色(1)重视技巧、忽视功利的唯美倾向(2)咏史感怀、悼古伤今的悲剧色彩(3)工丽巧切、妙逼盛唐的七言绝句主要流派(1)苦吟派:李洞、方干、姚合等(2)雅正派:朱庆余、章孝标、项斯、司空图等(3)写实派: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4)创新派: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思考题:(1)“声律风骨始备”的“盛唐之音”是如何形成的?(2)李,杜的诗风格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3)胡震亨云:“唐至开元而海内称盛,盛而乱,乱而复,至元和又盛。

前有青莲、少陵,后有昌黎、香山,皆为其时鸣盛者也。

”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它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观点?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5)宏道云:“文章之气一代薄一代,文章之妙一代胜一代。

”联系唐诗发展的历史谈谈你的看法四唐诗的研究1.唐五代唐诗研究概况2.宋金元唐诗研究概况3.明代唐诗研究概况4.清明唐诗研究概况思考题:(1)为什么说宋代是唐诗研究的飞跃时期?(2)谈谈你对“唐宋之争”的看法。

必读书:《唐诗学引论》(陈伯海著)参考书:《唐诗百话》(施蛰存著)《唐诗风貌》(余恕诚著)第一章唐诗繁荣的原因清代编辑的《全唐诗》收录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人二千二百多家,这不失为唐诗繁荣的写照,但唐诗之所以能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居于显赫地位,主要原因不在数量之巨,而在质量之精。

因而,应从质量着眼来审视唐诗的繁荣。

唐诗的繁荣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唐诗不仅拥有一支声势浩大的作者队伍,更重要的是这支队伍中名家辈出,巨匠迭现,因而其“尖锐”的程度,是前代和后代都无与伦比的。

无论是诗歌体制的完备,还是技巧的成熟,无论是意境的高远,还是韵律的精严,无论是揭示生活的深度,还是反映现实的广度,都已经达到殆难后继、不可逾越的地步。

尤为可贵的是,唐代许多优秀诗人还不断将探求的视角和耕耘的犁头伸向新的未经开拓的领域,努力出以嘎嘎独造的艺术风貌,让人们听到自己独具音色的引吭高歌,而不愿随人作计,拾人余唾。

正因为题材、风格和形式的多样化,唐诗不仅以其所表现的积极向上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风貌给后人以感染,而且以其所显示的异彩纷呈的艺术画面和审美情趣给后人以陶冶。

诗歌的高度繁荣局面,之所以出现在唐代,既有社会方面的外因可究,也有文学自身方面的内因可寻:(一)唐代空前发达的经济和空前高涨的文化,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发达的经济造成了强盛的国力和繁荣的社会气象,并极大地影响于诗人们的创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创作热情。

(2)发达的经济为诗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创作条件,使他们得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发达的经济带来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与诗歌密切相关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

(4)从总的方面,我们承认唐诗的繁荣是以经济的发达为基础的,但并不是说经济的发达直接、简单地导致诗歌的繁荣,我们并不否认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唐诗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

(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的发展会对唐诗直接发生影响,促致它的繁荣:名目繁多的外来乐曲传入以后,需要配上歌词才能演唱于朝会庙堂和歌楼酒肆,这自然会刺激诗人创作的积极性,并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以适应入乐演唱的需要。

音乐不但影响于诗歌的韵脚、平仄、节奏,而且随着音乐的发达,还出现了许多直接以音乐为描摹对象的诗篇。

绘画艺术的发达,则有助于创造和深化诗的意境。

山水画的产生使诗与画之间原先所具有的外在关系转变为内在的关系,即不仅在立意、构图、描绘、渲染等创作原则或具体技巧上相同或近似,而且在本质上趋于同步,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绘画艺术的发达,还带来了题画诗的兴盛。

)(二)唐王朝的统治者所实行的儒释道并存、广开言路、以诗赋取士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唐诗繁荣的又一重要的社会原因。

这些政策措施,不仅打破了把思想“定于一尊”的僵化状态,造成了诗人们博览百家、遍观群书的风气,开阔了诗人们的艺术眼界,启发了他们的艺术思维,从而促进了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形成,而且使诗人们敢于直抒已见,放言无忌,较为自由地选择题材和提炼主题;此外,还大大提高了诗歌的实用价值,对于重视诗歌、爱好诗歌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及艺术经验的积累,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随着庶族地主阶层的兴起,诗歌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庶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手中,这也是唐诗繁荣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

在唐代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唐代庶族阶层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些新的心理特点。

这些心理特点融入唐诗,便给唐诗带来了许多富于积极意义的内容,使之呈现出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在唐代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唐代庶族阶层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些新的心理特点:特点之一是他们大多生气勃勃、奋发向上、富于理想和热情、渴望建功立业,澄清天下。

唐诗所表现出的昂扬的情调、明丽的画面及独特的生活理想,正根源于此。

特点之二是大多关心民生疾苦,同情人民的灾难和不幸,敢于为之呐喊、呼吁。

特点之三是他们大多恃才傲物、蔑视礼法,敢于直斥权贵、抨击执政,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现象,积极从事改革弊政的斗争。

庶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不仅是唐诗的基本作者队伍,而且把自己的心理特点融入唐诗,给唐诗带来了许多富于积极意义的内容。

(四)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唐诗的繁荣则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文学自身演变的结果,它与继承过去文学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

社会方面的外因只有与文学自身方面的内因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促成这种结合的是唐代一大批优秀诗人的努力。

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他们努力以南朝的“文”来装饰北朝的“质”,以北朝的“质”来充实南朝的“文”,从而创造出中国古典诗歌最健美的典型。

从这个意义上说,唐诗的繁荣是长期分裂、隔绝的南北文学成就在全国统一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汇合和发扬光大;而以李白、杜甫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诗人则以艰苦的努力完成了使之汇合和发扬光大的使命。

第二章唐诗的分期(一)最早对唐代文学进行分期的是北宋宋祁《新唐书·文艺传序》提出的“唐文三变”说,但其主旨在于论文而非论诗。

南宋严羽《沦浪诗话》依时代先后分唐诗为五个阶段,在对唐诗进行分期的宋人中最有代表性,也最具影响。

后人论唐诗分期,皆追溯于严羽。

(1)以时代先后分: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子昂)之诗;开元、天宝诸家之诗(包括李、杜二公之诗);大历十才子之诗;元和之诗;晚唐之诗。

(2)论“诗体”,从“以时而论”角度分:唐初体——唐初尤袭陈、隋之体;盛唐体——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公之诗;大历体——大历十才子之诗;元和体——元、白诸公;晚唐体。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将唐诗明确划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并对分期时限、发展状况和代表作家作了概括说明。

初、盛、中、晚四期自具始终,同时其间又包含着盛衰起伏、正变主次等各种交互错杂的变化。

后人研究唐诗分期,大致都赞同和采用高棅的四分法。

(二)采用高棅初盛中晚的唐诗分期,除了其时限不宜拘泥固执等以外,还应注意:1、唐诗分期中的初唐与盛唐,同历史分期中的初唐与盛唐并不一致,两者不能混同。

2、高棅举初、盛、中、晚之名,用意在于勾勒出唐诗发展的大体趋势,每个时期的时限是长短不等的,甚至是非常悬殊的。

3、中唐和盛唐,是唐诗繁荣的两个高峰期,无须轻分轩轾。

因而,对中唐之“中”,不应有所误解。

“诗到元和体制新”,在风格流派、题材体制以及艺术技巧等方面,中唐都有着重大的开拓和创新,后世无不瞩目。

因此高棅也认为中唐是盛唐之后的“再盛”。

中唐和盛唐,同是唐诗繁荣的两个高峰期。

高棅提到的中唐诗歌有两层意义:一是中唐之再盛,二是晚唐之渐变。

(三)如果对唐诗初盛中晚四个时期的状况作一鸟瞰,不难发现各时期的主导趋向。

初唐诗歌:初唐是唐诗的开创期,是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或先行阶段。

初唐诗歌对日后唐诗的发展,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转变诗风,二是改进诗体。

初唐四杰及稍后的陈子昂,在这种历史转变中起了突出作用。

王绩、王梵志、杜审言、张九龄、张说等也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初唐四杰——一方面不废弃齐梁,他们作诗也着意排偶,点染词藻;但一方面又摆脱故态,有所超越。

他们的笔触从狭小的宫廷台阁,转移到了喧闹的市井和辽阔的江山塞漠,并为沉寂的诗坛注入了活跃的生命与节奏,实现了诗风的初步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