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IV)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IV)](https://img.taocdn.com/s3/m/34db294671fe910ef02df87d.png)
【课标要求】1. 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北约的建立;美苏争霸的代表性时间。
2.能力: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分析媚俗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2.难点:互有攻守的美苏争霸【学习过程设计】一、冷战政策1.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A.原因: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B.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2.“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3.苏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约”)4.“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A.“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B.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成立二、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怎样开始?(苏联的赫鲁晓夫对外开始争取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国际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2.美苏争霸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表现有什么特点?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3.本课哪些地方涉及了中国历史?当时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进行了英勇斗争,战争以美国的失败告终。
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中国大力援助越南人民战胜了美国。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be6fd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b.png)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冷战对峙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了解冷战中的主要对峙事件;3.掌握对峙中各方的立场和利益,以及对峙事件的影响;4.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冷战对峙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本部分通过教师简要讲解和学生参考教材,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1.冷战的定义;2.冷战起源和背景;3.冷战全球格局的形成。
2. 冷战中的主要对峙事件本部分分为三个小节,包括朝鲜战争、柏林墙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1.对峙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起因和过程;2.对峙事件中各方的立场和利益;3.对峙事件的结果和影响。
3. 对峙事件的分析思考本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包括美苏对抗的本质和对峙事件的影响,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掌握以下内容:1.冷战的本质是什么;2.冷战对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个案分析等。
1. 讲授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听取,让学生了解冷战对峙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以及对峙事件发生的背景、起因和过程等基础知识。
2.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让学生就冷战对峙事件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交流。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讨论。
3. 个案分析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冷战对峙事件中各方的立场和利益,以及事件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简短的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冷战对峙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第二步:对峙事件分析教师分别讲解朝鲜战争、柏林墙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让学生了解对峙事件的历史背景、起因和过程,并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
第三步:对峙事件的影响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冷战对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对峙事件中各方的利益和立场等问题。
第四步:个案分析教师提供相关文献和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冷战对峙事件中各方的立场和利益,以及事件的影响。
第五步:总结教师对本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进行评价和指导。
历史人教九年级下册《冷战中的对峙》教案4
![历史人教九年级下册《冷战中的对峙》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7e85dbb251e79b896902261b.png)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课程标准要求: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当今霸权主义仍不断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而且学生们已经掌握二战的影响,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了解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古巴导弹事件,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
(2)通过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和运用能力。
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比较美国、苏联争霸的局面,加强学习的条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变为敌对,随着北约和华约的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峙。
美苏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注意对学生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是重点;美苏争霸中变化的实质是难点。
学习方法:归纳法、指导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请学生回忆二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提出假设:如果你生活在1945年,战争结束后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2、分析战后各国情况:了解美国经济、军事实力位居世界第一,而苏联则成为有能力与美国抗衡的国家,那么双方关系将怎样发展,从而导出冷战政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动让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讲授新课1、冷战政策(1)提问并请学生在课本上找出冷战的定义,(2)美国为什么会提出冷战政策? (师生共同完成)美国想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美国不敢发动战争。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b14f8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6.png)
一、教案主题: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基本背景和国际形势。
2. 使学生掌握冷战中的主要对峙事件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三、教学内容:1. 冷战时期的背景介绍2. 冷战中的主要对峙事件a. 朝鲜战争b. 越南战争c. 柏林墙的建立与倒塌d. 古巴导弹危机3. 冷战对峙的影响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冷战时期的背景、主要对峙事件及其影响。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冷战对峙事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因素。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冷战对峙事件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活跃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冷战对峙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3. 课堂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冷战对峙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历史教科书或相关教学资料。
2. 图片:冷战时期的相关图片和音乐。
3. 视频:冷战对峙事件的视频资料。
七、教学建议:1. 在讲解冷战背景时,可以结合当时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冷战的原因。
2. 在分析冷战对峙事件时,引导学生关注事件背后的国际关系和战略利益。
3. 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立场出发,发表自己的看法。
八、教学难点:1. 冷战时期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战略格局。
2. 冷战对峙事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因素。
九、教学准备:1. 备课:熟悉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事件。
2. 准备教学资源:收集冷战时期的图片、音乐和视频资料。
3. 设计教学活动:制定讨论话题和测试题目。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参观历史博物馆或冷战时期的相关展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2. 观看冷战时期的纪录片或电影,如《冷战》、《柏林墙》等,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冷战对峙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互有攻守的美苏争霸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二战中美国与苏联的国家关系怎样?(他们联合打击轴心国法西斯集团。
如:1942年发起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配合苏军对德作战,结束欧洲战事;其间举行了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了对法西斯作战的统一步调;1945年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共同对日作战,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
2.教师根据地图和资料导入: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和苏联分别控制了原来被轴心国占领
的领土。
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正如英国的一句外
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苏外交战略的相互遏制,他们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
1.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2.“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苏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
3.“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4.美苏争霸怎样开始?
5.美苏争霸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表现有什么特点?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6.本课哪些地方涉及了中国历史?当时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7.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表,辅导学生阅读和解答,教师讲评,分层解析、归纳概括)
冷战政策
1.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A.原因: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B.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2.“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课件展示表格,学生“接龙”回答)
4.“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A.“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B.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成立
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怎样开始?(苏联的赫鲁晓夫对外开始争取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国际地位,企图与
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2.美苏争霸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表现有什么特点?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课件展示表格,学生“接龙”回答)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进行了英勇斗争,战争以美国的失败告终。
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中国大力援助越南人民战胜了美国。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苏联1979年占领阿富汗的目的中,不包括(C)
A.与美国争夺霸权
B.打击反对阿富汗政府的游击队
C.与中国改善关系
D.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2.以下两位同学中,谁说得对?
A.女: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
B.男: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C.分析归纳:女同学说得不对,男同学说对了。
因为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冲突,美苏才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双方进入“冷战”状态,“冷战”才含有“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
而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
所以,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3.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
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这些内容标志着(D)
A. 美苏冷战将要开始的信号发出了
B. 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形成
D. 资本主义阵营形成
4.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先让学生
介绍,后由教师补充)
A.危害: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如: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
B.表现:①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旗帜,粗暴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例如,美国多次发表了《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对我国进行诬蔑。
②由于美国长期实施霸权主义,导致了恐怖主义的泛滥。
最为典型的事件是“9·11事件”。
5.完成《填图册》第20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6.提醒学生预习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m$35495 8AA7 誧35048 88E8 裨31030 7936 礶w 36388 8E24 踤22184 56A8
嚨25310 62DE 拞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