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和途径

合集下载

西欧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汇总

西欧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汇总

西欧早期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手工业者和商人的集聚地逐渐形成了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业构成了城市经济的基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并由此发生剧烈的两级分化,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作坊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雇佣工人,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多数作坊主则在竞争中逐渐衰落下去,直至破产,最终同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

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转变为雇佣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之一。

商人和高利贷者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

到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人积累财富的不断增加,一些大商人成了包买商,逐渐控制了商品生产者。

随着商人侵入手工业领域,小生产者沦为商人、高利贷者的债务人,一旦无力还债,就连同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商人或高利贷者则成为工业资本家,这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另一种关系。

(2)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后,其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

新型资产阶级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利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说:“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这个过程所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

”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用暴利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最为典型。

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4、15世纪,由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处于萌芽阶段。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经济学之资本积累.doc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经济学之资本积累.doc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经济学之资本积累一、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的源泉,资本积累乂是扩人再牛产的重要源泉。

具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冇更多的剩余价值。

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看,资木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规模与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

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增人;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人,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在于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木化进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二、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资本积累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虽:,因而一切决定剩余价值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规模,这些因素有: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Z间的差额。

4 .预付资本的大小。

三、资本积累的必然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1.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冃的。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这一规律决定了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进行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2.资本积累也是由竟争规律决定的。

谁要在竟争中取胜,就得扩大生产规模,追加投资。

竞争迫使每个资本家都耍拼命地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四、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1•资本的原始积累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人量的人身自由且失去主产资料而乂无足够空活资料的劳动者;•少数人手中积累起来的为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大屋货币财富。

这两个条件的形成过程就是资木的原始积累过程。

2)资本原始积累完成的方式、来源、实质及其历史价值的评价:•方式一暴力掠夺的方式;•来源一国内盘剥小生产者和农民、国外殖民贸易、奴隶和毒品贸易;•实质一以暴力手段强行迫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

第六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第六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第六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1、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2、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

剥夺广大农民是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

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上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它的建立在经济上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第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4、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内容。

5、货币和资本的区别,首先通过它们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表现出来。

一种是商品流通形式:商品一货币一商品(W—G—W)。

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换得货币,再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另一种是资本流通形式:货币一商品一货币(G—W一G)。

资本家预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特定的商品,然后再出卖商品换回货币。

6、商品流通形式和资本流通形式这两种流通形式的区别在于:(1)买和卖的顺序不同。

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

(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前者起点和终点是商品,后者起点和终点是货币。

(3)流通中充当媒介的东西不同。

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

(4)流通的内容不同。

前者是不同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后者是流通终点的货币数量大于起点的货币数量。

(5)流通的目的不同。

前者是取得特定商品以满足商品生产者自己的需要,后者是获得更多的货币。

7、资本流通的完整流通形式是:G—W—G’。

即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商品,再出卖商品换回更多的货币,从流通中取得的货币在数量上大于最初预付的货币。

这里G’=G+△G。

△G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额,称为剩余价值(m)。

8、资本流通的根本特点就是货币在运动中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发生了价值增值。

G—W—G’这个公式,对一切形式的资本都适用。

这一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

所以,它表现为资本的总公式。

9、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题整理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名词解释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

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

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

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

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

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

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

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1、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马原部分知识点整理(重点)

马原部分知识点整理(重点)

1、资本主义萌芽途径: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小生产者竞争发生两极分化)2、资本的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主要途径: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罪恶的掠夺史)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并且实现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最终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4、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作为自然经济对立物产生发展起来: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其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5、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决定商品交换比列、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的脑力体力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只有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其对理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不可兼得+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是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和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在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的两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所反映的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6、价值规律与价值量:价值的质规定回答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怎样决定(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商品的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价值量越小+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消极影响: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造成比例失调社会资源浪费)7、价值形式发展与货币产生:商品交换一货币为媒介、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者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第四章一:资本的原始积累⑴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⑵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⑴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⑵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⑴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⑵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⑶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⑷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四: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⑴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五: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六: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七: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⑴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4世纪末15世纪初)推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1.小商品经济分化产生出资本的萌芽2.由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形成资本的萌芽资本的原始积累定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过程。

表现:1.产生大批丧失生产资料的自由人2.大量货币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途径: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英国圈地运动)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掠夺金银财宝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经过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欧美许多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最终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所谓的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分工的出现。

(体现生产力的水平)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涉及到生产关系)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是物质财富源于人的具体劳动和生产资料;价值是抽象财富,源于人的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有用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关系: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完整word版)马原2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马原2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 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4世纪末和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途径有两个: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1、暴力剥夺农民土地;2、暴力掠夺货币财富(利用国家政权进行殖民掠夺)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历史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决定性条件)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1、统一性表现在二者是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2、具体劳动反映人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首先,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两者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无价值,自然也就成不了商品;而价值是使用价值进行量的比较的基础,离开价值的使用价值也不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

其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对立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指同一个商品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不可能兼得,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而要获取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这就是说,对于一个商品生产者或购买者来说他不可能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两者只能取其一。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的本质就是在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价值量和价值规律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概念题1.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答: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且每次大分工都推动着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指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

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游牧部落出现后,它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他原始部落多,而且种类也不同,从而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

这次大分工,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指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采用,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和武器制造等,它们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这次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直接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并使商品交换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的一个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

商人阶级的出现,缩短了商品买卖的时间,扩大了商品的销路,又一次推动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2.资本原始积累答: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生产方式确立之前,通过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生产资料和大量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过程。

对货币财富的剥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这是通过殖民制度、国债、重税、保护关税和商业战争等暴力手段进行的。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

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以及货币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2)新兴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在海外劫掠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贩卖毒品等,加速了货币财富积累。

(3)在国内则利用国家权力,通过发行公债、增加捐税和保护关税等制度,聚敛大量财富。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2)

美国体制
美国人首先是英国人 所以美国一开场就是制度化的资本主义 由于没有本地贵族,美国比所有国家更加强调平等 美国是个土地资源极为丰裕的国家,所以问题的关键
就在于如何把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 汉密尔顿主义 依靠农业剩余产品的贸易总是无法与工业制造国的
贸易进展有效的竞争 首先是与英国之间的战争,然后是南北战争 土地辽阔,需要大规模根底设施投资 经济科学的开展
为什么说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萌芽?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开 展有哪些表现?
因为明朝中后期手工业逐渐兴旺,表达在手 工工场即家庭作坊的数量.规模扩大,生产工具 与技术更新,产量增加.最重要的是当时在江浙 一带(如苏州.松江)的丝织业出现了以出卖劳动 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 户",即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机户出资,技工 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形成,也就说 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 清朝的开展除了规模, 产量,技术和工具有所进步外,主要是长途运输 业兴起,出现许多大型商业城市,工商业小城镇 也有很大开展.
2、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 3、途径:圈地运动,推行殖民制度,贩
卖黑奴,进展商业战争,发行国家公债, 建立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等等
中国式城市化“圈地运动〞大跃进将带来 灾难性的后果
(1)农业生产用地大幅地、急速地减少,乡村体系迅速 减少、消失,这将消灭我国的乡村环境,危及我国的 粮食平安;
(2)低级的、重复的、污染的工业区大幅增加,城市和 乡村中积聚的工业和城市污染大幅增加,这将破坏我 国的工业构造,危及我国生态和城市平安;
(3)农村失地人口和城市赤贫人口大幅增加,这将破坏 我国的城市和乡村环境,危及我国未来的人口平安;

资本积累规律

资本积累规律

[编辑本段]资本积累概述资本积累(Capital Accumulation)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资本化。

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看,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规模与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增大;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编辑本段]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资本积累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因而一切决定剩余价值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规模,这些因素有: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预付资本的大小。

[编辑本段]资本积累的必然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1、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这一规律决定了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进行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2、资本积累也是由竞争规律决定的。

谁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得扩大生产规模,追加投资。

竞争迫使每个资本家都要拼命地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编辑本段]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1、资本的原始积累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大量的人身自由且失去生产资料而又无足够生活资料的劳动者;少数人手中积累起来的为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财富。

这两个条件的形成过程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2)资本原始积累完成的方式、来源、实质及其历史价值的评价:方式——暴力掠夺的方式;来源—国内盘剥小生产者和农民、国外殖民贸易、奴隶和毒品贸易;实质——以暴力手段强行迫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论》导读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主义

《资本论》导读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主义

《资本论》第1卷导读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主义第一节资本积累理论引言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资本积累过程即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或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

资本不仅要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要生产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

这就需要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积累起来,形成资本。

本篇就是研究资本和剩余价值是怎样以不断增大的规模被再生产出来的。

资本积累的研究要解决资本本身的来源问题,包括现实资本的来源和最初的资本来源。

最初的资本来源属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问题。

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是与第二篇的分析相对应的。

第二篇的分析解决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本篇则说明在历史上劳动力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商品的,从而解决了资本的最初来源问题。

同时,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又以历史的辨证观点,指明了资本主义积累发展的最终趋势。

资本主义生产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在第二至第六篇,马克思把这个过程当作直接生产过程来考察,并且是当作孤立的一次的过程来考察的。

当这种考察完成以后,逻辑进程必然要求把积累作为考察、研究的对象。

问题是,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逻辑的进程应当如何展开,即如何处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关系:是把积累首先作为生产领域中的问题来研究,还是首先作为流通领域中的问题来研究。

这实际上是在理论上再现资本主义所要解决的一个逻辑结构问题。

毫无疑问,要积累就必须先经过流通使剩余价值实现,再通过流通使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但是,剩余价值一经实现并转化为资本,过程就又进入直接生产过程。

这是以积累为前提的直接生产过程,它必然具有直接生产过程作为一个孤立过程时所不具有的一些重要特征。

据此,马克思把扩大再生产和积累的属于直接生产过程的方面和属于流通过程的方面在理论上十分清晰地区别开,首尾一贯地坚持首先考察直接生产过程,然后再考察流通过程的逻辑顺序。

马克思首先在《资本论》第1卷,集中分析属于直接生产过程的各种现象,然后在《资本论》第2卷再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

在对流通过程的分析中,马克思又是把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积累首先从个别资本流通的角度加以分析,然后再从社会总资本流通的角度加以分析。

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及其演变

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及其演变

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一、前资本主义制度的更迭(一)原始社会经济制度1.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经济制度。

2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3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4 .旧石器时代,最伟大的一个进步就是火的发现和利用。

5 .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6 .原始社会末期,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生产力又更上一层楼,促进社会分工和商品的发展,公有制逐渐瓦解,私有制产生。

7 .对立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二)奴隶社会经济制度1.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主要两个对立阶级)2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确立了奴隶制度,形成了奴隶社会。

3 .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完全占有奴隶。

4 ,战争俘虏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5 ,如何看待奴隶社会经济制度。

6 .在奴隶制度下,出现了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7 .奴隶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封建社会经济制度1.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基本生产资料一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劳动者一农民。

2 .地主通过地租形式对农民进行剥削。

3 .封建社会地租形式: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4 ,地主通过超经济的强制剥削农民。

5 ,农村和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西欧与中国)6 .封建社会有两个基本的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

还存在城市手工业者,他们组成行会组织。

7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封建地主阶级私有和封建行会组织的排他性和保守性,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二、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一)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 封资本主义生关系的出现必须在经济上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具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劳动者;第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了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必需的货币财富两个条件=一句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是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基础上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4)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

为资本家进行积累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过程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3.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抽象劳动的作用是( )。

A.创造交换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价值实体D.创造使用价值4.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由( )。

A.价值构成的B.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C.资本构成的D.金钱构成的5.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能够满足交换双方不同的需求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6.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对这句话应理解为( )。

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7.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A.以抽象劳动为尺度B.以私人劳动为尺度C.以剩余劳动为尺度D.以简单劳动为尺度8.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不变B.缩短C.增加D.不确定9.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A.商品数量增加B.商品数量不变C.商品数量减少D.二者无关联10.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

《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

《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
• (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 (2)劳动生产率。 •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 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 (一)只是把金琐链稍微放松一点 • 在资本构成不变、积累增加的情况下,工人的工资有
可能增加。但是,这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 质。因为,资本积累不过是以扩大的规模再生产资本 关系:一极是更多的或更大的资本家,另一极是更多 的隶属于资本的雇佣工人。因此,资本积累就是无产 阶级的增加,就是资本的剥削范围的扩大。工资暂时 上涨,劳动者的生活稍有改善,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 从属关系和被剥削状况。
•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占有方式是对商品生产规律的应 用,并没有破坏商品生产的规律?
• 1、从劳动力的买卖来看,资本家把一定数额的货币 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 力,取得自己商品的价值,从而把这个商品的使用价 值即劳动,让渡给资本家;资本家把归他占有的劳动 力同归他占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归他占有的 新产品,因而这个新产品在法律上也归他所有。所以 资本家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和占有劳动,因而占有新产 品,正是应用了商品生产的规律。
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由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 化而来的。
• 所谓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就是商品生产的等价交换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剩余 价值规律。商品生产的所有权意味着商品生产者既是 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并占有 自己的劳动产品,从而在交换过程中,商品所有者是 平权关系,只能按等价进行交换。
• (二)资本积累使可变资本减少
•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随着资本积累和集 中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必然会不断提高。与此 相应,可变资本就会日益相对,而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积累的增长, 成为推动积累发展的有力杠杆。

第1讲_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1讲_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 程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 圈地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贵族用暴力、欺诈、 不平等协议、个人购买等方式将原来在公地制度下 属于集体耕种、集体放牧的叫做“敞地”的土地变 成自己的私有土地。在上面兴办起私人牧场,饲养 成群的绵羊。而农民则被赶出家园,则成为一无所 有的流浪者、乞讨者、雇佣工人 。
3
主要原理及选用案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及其途径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途径及其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政治条件和物质技 术基础 案例:手工工场、圈地运动、西方殖民者的 海外掠夺、奴隶贸易
4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的标志——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手工工场的出现 手工工场手: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 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 阶段。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作坊 主与帮工、学徒之间存在着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 关系,这是与手工作坊(封建等级和人身依附关 系)的本质区别。
19
西方殖民者在300多年时间里,仅从中南美洲就 抢走了250万公斤黄金,1亿公斤白银。1783年 到1793年的十年间,英国仅利物浦一地就贩运 了33万多黑人,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达1 亿多。 与欧洲人的扩张相伴随的,却是美洲两大文明 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 的流行病,使墨西哥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 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0万。美洲大陆 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从那以后急剧减少了90%。
5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个主要途径
途径一:小商品经济的两级分化 途径二: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视频)分散和集中的手工工场01:50—06: 20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和途径ppt课件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和途径ppt课件
资本பைடு நூலகம்始积累的实质 和途径
1
(一)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 1.大量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2.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
币财富
2
(二)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
知道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再理解资本原始积累 的本质也就容易多了。
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 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3
原始资本积累的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3.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4.在国内发行国债
4

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

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

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是什么?一个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也就不能停止生产。

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

这种不断重复和不断更新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生产出剩余价值以后,如果把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于自己的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通过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生产出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再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仍然要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即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并不全部用于自己的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做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通过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不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再生产出拥有更多资本的资本家和仍然要出卖劳动力的大量雇佣工人,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被再生产出来。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两方面原因所决定的。

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加资本总额,以扩大生产规模。

所以,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便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竞争力。

所以,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如果剩余价值分为积累部分和资本家个人消费部分的比例不变,那么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也就越大;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就可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 和途径
(一)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 1.大量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2.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
币财富
(二)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
知道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再理解资本原始积累
的本质也就容易多了。
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
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3.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4.在国内发行国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