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稿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
问题4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2.89 104 S n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教材分析 教法析
仔细观察这几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点?
50 y x
1463 1000 v m t n
学分析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解:设反比例函数为 y
(四)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学 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 哪些问题?与同伴进行 讨论。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五)推荐作业,分层落实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必做题:课本第134页习题1、2题。 选做题:已知y与2x成反比例,且当x=2 时,y=-1,求: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2.89 104 S n
1.一个变量等于一个 分式; 2.分母是一个不为零 的常数;
k y x
k是不为零的常数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知识要点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概念: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 系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k≠0)的形式,那 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不能为零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y= k/x(k为常 数,k≠0) 反比例函数的变式形式:k=yx,x=k/y(k为 常数,k≠0)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二)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够根据 已知条件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知识目标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能力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 自主探索、思考及想象,从 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 纳的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 积极参与和勇于探索的 精神。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稿
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函数知识是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难度较大的一部分,目的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和解决一些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的能力,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对函数概念有所理解,掌握了一次函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可以说是函数概念及一次函数相关知识的延伸和再认识、再巩固,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而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办法,因此反比例函数知识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类比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已经具有了函数和相关知识,并且对函数变化过程也有一定的认识,但运用函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仍存在较多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能用函数的方法表示生活中的一些变化过程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写出表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变化过程的函数关系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从实际生活问题中归纳出数学知识,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白学习“生活中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用函数方法表示实际生活中的变化问题。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设计:本节课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我将主要采用设置问题情境法、引导发现归纳法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由于学生是在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的,所以我准备指导学生用类比归纳法来学习本节内容。
同时,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函数表达式是较困难的,所以部分内容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用合作探究法来学习,这样既能使学生学会知识,又能使他们培养起与人合作的意识。
3、教学准备:要求学生课前认真复习和回顾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同时做好新课预习,并制作了教学课件,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节省时间。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1.1节《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象。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概念、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续学习函数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正比例函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较为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去感知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2.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理解。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掌握。
3.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
2.准备反比例函数的PPT课件。
3.准备练习题和拓展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如“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1小时,所行的路程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面积一定,长和宽的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等。
17.1.1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稿
17.1.1《反比例函数》说课稿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八年级第十七章第一节作如下的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课时,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又一类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它位居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中的第二,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之上,而又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基础.函数本身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反比例函数则是基础函数,因此,本节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根据新课标的知识、能力和德育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认知点,心理特点和本课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1)认知技能1.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意义;2.能够识别反比例函数,会根据已知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3)解决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4)情感与态度1.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验函数是描述变量间对应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2.通过学习反比例函数,培养学生的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3.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4.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确定.5.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又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规范解题过程.二、教法分析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并分层教学将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设置学生熟悉的问题,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皆数学,生活处处有函数.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三、学法分析1.启发诱导、实践探究;2.先通过观察、对比、抽象、描述得到新知,后总结深化形成方法.四、教学过程设计五、板书设计分析六、教学评价本节教材体现了函数是解决变量间存在单值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思想,是学习反比例函数这章内容的基础.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确定函数表达式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本节课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分析入手,列出变量间的反比例关系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从新认识日常生活中变量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模型,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反比例函数关系的实例,进行比较、探究,并进行充分讨论,最后统一认识.并通过例题的学习,归纳出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基本步骤.在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落实.。
《反比例函数》一等奖说课稿
《反比例函数》一等奖说课稿1、《反比例函数》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一)、本课时的内容、地位及作用本课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下)数学第九章《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课时,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又一类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它位居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中的第二,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之上,而又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基础。
函数本身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反比例函数则是基础函数,因此,本节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我根据新课标的知识、能力和德育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认知点,心理特点和本课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实际意义。
(2)体会反比例函数的不同表示法。
(3)会判断反比例函数。
2、能力目标(1)通过两个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分析归纳能力。
(2)在思考、归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说理能力。
(3)让学生会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3、情感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与人类的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2)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有学有所用的感性认识。
4、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难点: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关键:如何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二、说教学方法: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并分层教学将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
同时在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变量之间的关系”和“一次函数”的内容,对函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因此,在教这节课时,要注意和一次函数,尤其是正比例函数一反比例的类比。
引导学生从函函数的意义、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方面辨明相应的差别,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在探索的途径和方法上与一次函数相似。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案)
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体会反比例函数的含义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学习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 (2) (3)S=
(二)小组讨论:
上面三个函数解析式整理后含有几个变量?每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何关系?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是什么样的?
(三)归纳小结:
当k为常数,k≠0时,形如y=k/x(y=k×1/x)的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如果能改写成这种形式的函数,如xy=k,y=kx-1,也是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都是k.
(2)求x=1.5时y的值。
【归纳总结】
1、(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两种形式.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2、思想方法小结──建模的数学思想.
【作业布置】
教材习题26.1P81、2、4、6、7及优佳学案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反比例函数的含义,同时初步学会了新的方法-----建模的数学数学思想,通过合作讨论效果较好,以后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小组讨论:问题中的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的书写形式是什么样的?你可以从中归纳出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吗?
【反思小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
步骤是:()设,即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k≠0).(2)代,即将已知条件中对应的x、y值代入y=k/x中得到关于k的方程.(3)解,即解方程,求出k的值.(4)定,即将k值代入y=k/x中,确定函数解析式.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精选5篇)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精选5篇)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1一、说教学内容:(一)、本课时的内容、地位及作用:本课内容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第十八章《函数及其图象》第四节《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课时,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又一类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它位居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中的第二,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之上,而又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函数、方程、不等式间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基础。
函数本身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反比例函数则是基础函数,因此,本节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我根据新课标的知识、能力和德育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认知点,心理特点和本课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体会反比例函数的不同表示法。
( 3 )、会判别反比例函数。
2.能力目标(1)、通过两个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2)、在思考、归纳等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说理能力。
(3)、让学生会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3.情感目标(1)、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有学有所用的感性认识。
4、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难点: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关键:如何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二、说教学方法: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并分层教学将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
同时在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才第一次接触函数,对一次函数尽管已经学习了,但对函数这部分内容不是十分熟练。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稿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一、分析教材(一)教材地位:本小节是我们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领域,通过本小节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函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有效模型,同时,本小节的学习内容,直接关系到后续内容的学习,也可以说是后续内容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1、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3、能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及比例系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学:1、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四)教学难点:1、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二、分析教法与学法:(一)教法:由于学生已学过正比例关系,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等概念,所以采用新旧知识相联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发现、概括从而掌握新知识(二)学法: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概括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
三、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由于学生所学过的反比例关系,一次函数等概念时间已较长,所以在创设情境时对这些知识加以复习,以换取学生已有知识的记忆。
2、在情境中,列举实例,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为学生的探索创造条件。
(二)探索过程1、学生的探索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在列出的大量函数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考。
2、通过一系列的探索,让学生概括出反比例函数的共同特征,从而给出概念。
3、在学生得出反比例函数后,再进行深化,给出比例系数为负数或分数的情境,巩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4、让学生讨论反比例函数的变形,同时出现练习来加深对反比例函数关系的认识。
5、利用已知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三)小结和作业:。
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反比例函数说课稿反比例函数说课稿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应聘初中数学的X号考生。
我今天抽到的题目是反比例函数(板书),我将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教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五个部分对本堂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这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的概念的基础上对一次函数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函数的工具性内容。
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意义;2.能够识别反比例函数,会根据已知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协作学习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放开思路并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在类比归纳中感受成功,建立自信,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验在研究中创造的快乐,并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目标的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反比例函数成立的条件难点确定为:根据已知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二说学情掌握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具有重要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成长,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随着迅速成长,但还是离不开感性知识的支撑,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也是这一阶段学生常有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这些特点,集中他们注意力的同时创造条件和时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而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对一次函数____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对于反比例函数____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适时的引导并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九年级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反比例函数说课稿圪塔头中学赵娟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第1节《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反比例函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领域。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阶段三大基本函数之一,是函数概念相关知识的延伸和再认识、再巩固,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内涵,感受各种函数在生活中大量存在,为今后学能够使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型期,在之前的学习中了解过正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对二者的概念和性质也有所了解,但是当反比例函数这一新型函数出现时,一些思维的概念转化可能还是有难度,所以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具体事例具体分析加强对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2、经历由实际问题情景,列函数关系式的探究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归纳能力。
3、使学生在探究实际问题中归纳数学知识,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2、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的确定。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之上的。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本节课的内容,我采用了:问题情景法、引导发现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去感悟、领会新知,在经历探索中获得新知。
在学法上,主要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归纳、总结、运用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案完整版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1 7.1 反比例函数1 7.1.1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的含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根据题目条件会求对应量的值,能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3)让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养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难点:正确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①京沪高速公路全长为1 262 km,现有一辆汽车沿京沪高速公路从上海驶往北京.回答下列问题:(1)若汽车每行驶100 km油耗为6.8 L,则汽车行驶了x km后的耗油量为Q L.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Q,并指出题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及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2)若这辆汽车驶离上海时油箱中有油150 L,则汽车行驶了x km后油箱的剩油量为P L,请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P,并指出题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及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3)设汽车的速度是匀速的,速度为v km·h,该车从上海到北京所用时间为t h,你能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t吗?②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 000 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单位:m),宽为x(单位:m),用含x的式子表示y.③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km2,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km2/人)随全市总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请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S.2、提出问题上面问题.1的第(3)题及问题2、3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是什么三个问题的函数表达式分别是什么这三个函数关系式可以叫正比例函数吗可以叫一次函数吗试与问题1中的(1)(2)比较.3、探究新知(1)三个函数表达式:t =v 1262、y =x1000、S =n 41068.1 有什么共同结构特征你能用一个一般形式来表示吗(2)对于函数关系式y =x1000,完成下表: 当x 越来越大时.y 怎样变化这说明x 与y 具备怎样的关系(3)类比一次函数的概念给上述新的函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4、讨论交流(1)反比例函数y =x k 中自变量x 在分式的什么位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你能再举出两个反比例函数关系的实例吗?写出函数表达式,与同伴进行交流.5、解决问题例1: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1)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z=4时y 的值.总结:要根据题中所给的函数关系设出函数关系式(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设y =xk ,若y 是x 的一次函数,则设y=kx+b ,再利用已知中所给的x 、y 的值求出系数值,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回顾与强调待定系数法)6、巩固练习7、小结、说说你学习本节课的收获8、作业设计:(1)课本第53页习题17.1第l ,2,5题(2)课本第47页练习第l 题.。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襄阳区峪山一中徐海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自我评价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第一课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曾在小学六年级下学期学过“反比例”、在八年级上学期学过“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对“反比例”、“函数”等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来讨论反比例函数,应该说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为这章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节内容是我们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领域,是一次函数的延续和深化.学好反比例函数将对后继学习“二次函数”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函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有效模型.3.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根据这一点,我把这节课教学目标定为:⑴知识技能:a.理解反比例函数函数的意义;b.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⑵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生活实际.⑶解决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解析式.⑷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反比例函数,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能力.4.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难点: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确定.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变量、常量、自变量及函数值的概念,学生对函数本身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由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有待提高,学生抽象能力也有限,特别是对抽象的表达式中变量与常量的取值理解不深.三、教法与学法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节课我采用“问题探究——引导发现”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活动中,体验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由6个活动贯穿本节课的始终:即:完成创设情境,领悟新知;自主演练,内化新知;例题引路,升华新知;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反思小结,观点提炼;分层作业,共同发展这节课教学环节。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稿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出发,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思想和模型作用。
并渗透类比、归纳等学法指导。
(二)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函数概念及一次函数相关知识的延伸和再认识、再巩固,同时也是直线型函数向曲线型函数的第一次转变,为学生学习后续各类函数奠定基础。
因此反比例函数知识在初中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能够识别反比例函数,会根据已知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用类比法和归纳法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2、使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辩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中的运动变化观念,渗透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反比例函数,培养学生的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难点:对反比例函数意义的理解;确定解析式中体现出的整体思想。
重难点的突破:1、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联系。
适时复习,以旧带新,相互对比2、给出大量具体的反比例函数的例子。
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补充完善的过程,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相同的数学模型。
四、教法学法分析教法设计:本节课主要采用设置问题情境法、引导发现归纳法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学生用类比归纳法、合作探究法来学习本节内容。
五、教学过程分析六、教学评价1、教的转变: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探究者,营造了动手操作,发散思维、创新的学习环境。
2、学的转变:学生从听讲吸收变为探究吸收,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解决问题,从而转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反比例函数的说课稿5篇
反比例函数的说课稿5篇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加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能力训练要求通过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学问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用反比例函数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学问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法.教具预备投影片四张第一张:(记作5.3A)第二张:(记作5.3B)第三张:(记作5.3C)第四张:(记作5.3D)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有关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象的特征我们都研究过了,那么,我们学习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呢?[生]是为了应用.[师]很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学到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毕竟反比例函数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一、新授:1、实例1:(1)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P,P是 S的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答:P=600s (s0),P 是S的反比例函数。
(2)、当木板面积为0.2 m2时,压强是多少?答:P=3000Pa(3)、假如要求压强不超过6000Pa,木板的面积至少要多少?答:至少0.lm2。
(4)、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函数图象。
(5)、请利用图象(2)和(3)作出直观解释,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二、做一做1、(1)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电源时,电流I(A)与电阻R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5-8 所示。
(2)蓄电池的电压是多少?你以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吗?电压U=36V , I=60k2、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假如以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A,那么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掌握在什么范围内? R() 3 4 5 6 7 8 9 10I(A )3、如图5-9,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60k 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3 ,23 )(1)分别写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你能求出点B的坐标吗?你是怎样求的?与同伴进行交流;1.反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2.函数图像教学设计3.反比的函数教学设计4.六班级数学反比例教学设计5.二次函数线段最值教学设计6.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7.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8.二次函数概念教学设计9.关于《长城》教学设计10.关于将心比心教学设计反比例函数的说课稿(精选篇4)目标: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使学生能依据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能结合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说课(正式版)
x的变化;
探索新知,建立模型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
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
(3)已知谷城县的总面积为2.13×105平 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S(平方千米/人) 随全县人口n(人)的变化而变化.
抽象归纳,形成概念
1.由上面的问题中我们得到这 样的三个函数,你能指出自变量和函 数吗?
94 V= t
例,则y是z的
五.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主体,成功创设问题情境。
2、突出过程,注重学生的尝试和探究。
3.在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
数的是( C ) (A) y = x+1 1 (C)y = 3x
1
1 +5 (B) y = x 2 (D) y = 2 x
师生互动,理解概念
4.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哪些是 反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 y = 3x-1
3 y = 2x
1 y= x x y= 2
一次函数
2.13×105 1000 y= S= n x
上面的函数关系式形式上 有什么的共同点?
k y= x (k是常数,k≠0)
抽象归纳,形成概念
2.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
k (k是常数,k≠0) y= x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
量,y是函数.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是 不为0的全体实数
(四)情感态度
(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这一核心概念形成 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函数是描述变量间对应关系 的重要数学模型。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和探索精神。
一 教材分析
3.重、难点分析
理解和领会反比理例函数这一核心概念及确 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本节课的重点。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案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案第一篇: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案7.1 反比例函数 7.1.1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的含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根据题目条件会求对应量的值,能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3)让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养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难点:正确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①京沪高速公路全长为1 262 km,现有一辆汽车沿京沪高速公路从上海驶往北京.回答下列问题:(1)若汽车每行驶100 km油耗为6.8 L,则汽车行驶了x km后的耗油量为Q L.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Q,并指出题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及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2)若这辆汽车驶离上海时油箱中有油150 L,则汽车行驶了x km 后油箱的剩油量为P L,请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P,并指出题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及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3)设汽车的速度是匀速的,速度为v km·h,该车从上海到北京所用时间为t h,你能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t吗?②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 000 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单位:m),宽为x(单位:m),用含x的式子表示y.③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km2,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km2/人)随全市总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请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S.2、提出问题上面问题.1的第(3)题及问题2、3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是什么?三个问题的函数表达式分别是什么?这三个函数关系式可以叫正比例函数吗?可以叫一次函数吗?试与问题1中的(1)(2)比较.3、探究新知126210001.68 104(1)三个函数表达式:t=、y=、S=有什么共同结构特征?你vxn能用一个一般形式来表示吗?(2)对于函数关系式y=1000,完成下表: x当x越来越大时.y怎样变化?这说明x与y 具备怎样的关系?(3)类比一次函数的概念给上述新的函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4、讨论交流(1)反比例函数y=k中自变量x在分式的什么位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x(2)你能再举出两个反比例函数关系的实例吗?写出函数表达式,与同伴进行交流.5、解决问题例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z=4时y的值.总结:要根据题中所给的函数关系设出函数关系式(若y是x的反比例函数,设y=k,x若y是x的一次函数,则设y=kx+b,再利用已知中所给的x、y的值求出系数值,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回顾与强调待定系数法)6、巩固练习7、小结、说说你学习本节课的收获8、作业设计:(1)课本第53页习题17.1第l,2,5题(2)课本第47页练习第l题.第二篇:反比例函数教案[模版]反比例函数教学目标:1.能够写出实际问题中反比例关系的函数解析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稿
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稿各位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反比例函数》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函数知识是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难度较大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和解决一些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能力,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具有了对函数概念有所理解,掌握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可以说是函数概念及一次函数相关知识的延伸和再认识、再巩固,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三角函数、对数函数等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而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办法,因此反比例函数知识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和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概念并能用函数的方法表示生活中的一些变化过程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写出表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变化过程的函数关系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从实际生活问题中归纳出数学知识,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白学习“生活中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的重难点定位为:函数是表示变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因而对概念的理解就尤为重要,所以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被我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用函数的方法表示变化过程是抽象的、不太容易被学生理解的,所以我将用函数方法表示实际生活中的变化问题确定为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设计:本节课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我将主要采用设置问题情境法、引导发现归纳法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由于学生是在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的,所以我准备指导学生用类比归纳法来学习本节内容。
同时,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函数表达式是较困难的,所以部分内容的学习我准备引导学生用合作探究法来学习,这样既能使学生学会知识,又能使他们培养起与人合作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年八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一节的内容,共分为三个课时,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运用新课标理念,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材分析首先先进行教材分析,它分为三个方面: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函数本身就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反比例函数是在继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学习的基础上,再次进入函数范畴学习的又一类新的函数。
它是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之一,是最基本、最初步的函数。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反比例关系和分式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又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作好了铺垫,为以后处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知识结构上呈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结合本课特点,我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解决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情感与态度 1、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验函数是描述变量间对应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2、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能力.3、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内涵。
教法学法分析众所周知,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法促进学法的形成,学法促进教法的发展。
教法选择讲解与引导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由于初中学生维持有意注意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通过听、看、做、交谈相结合获得的知识保持率最高,所以我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要注意听、仔细看、勤动手,多交流用心想教学手段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教学过程设计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按照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这样一个的认知规律,我将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扣题创景,感知概念 活动一(答一答)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把各自在课下做好的作业——面积为6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拿出来,相互展示、观察。
我在黑板上作出如图示一样的表格,提问学生:我鼓励学生都来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数据,和学生共同完成表格。
我创设的这样一个情景,是把课本章末65页的活动一改造得来的。
学生在课下完成并得到数据,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宝贵的时间,而且通过动手制作、课上展示,他们会发现做法并不唯一,只要改变两条边长度,就可以得到无数多个符合条件的矩形。
而这里边本身就隐含着反比例函数,这样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宽=面积)二、归纳概括,提出概念 活动二(想一想)顺着这个自然的思路,我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填好的表格,提出问题: 问题: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形状不同而又符合条件的矩形呢?长和宽分别有怎样的变化规律?长与宽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它们可以取任意值么? 学生同桌两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探讨,回答问题,由我总结归纳,不难得到: 只要改变矩形的长和宽就可以得到无数多不同的矩形。
长在逐渐变短的同时宽在逐渐变长,长和宽始终朝着相反方向变化;长和宽可以取任意值,只要满足乘积为60平方厘米即可。
活动三(说一说)我再紧接着提出问题:若矩形一边长为x 厘米,另一边长为y 厘米,面积为定值k ,你能说出长和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么?类比小学学过的反比例关系的知识,学生不难得到:x ·y=k 这样的关系式 我再更进一步提问:根据你所学习过函数的知识,你能否将其表达为y 是x 的函数的形式? 由于前一章刚刚学习过分式的知识,联系函数概念,学生也不难得到:xky =这样的关系式 如果说前面的活动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了朦胧的印象,那么现在我们此时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表达。
活动四(学一学)下面我们就为反比例函数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xky =(k 为常数,0≠k )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其中x 为自变量,y 为函数。
其中常数0≠k ,若等于0则0=y ,没有研究的价值。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0≠x ,学生类比分式不难得到。
但是,我觉得如果能够从函数定义域讨论,对以后学习会有帮助。
我从无意义入手,但这可能会与学生认知规律冲突,明明问的是“有意义”,而解决问题时却是从无意义入手。
因为使分式有意义的值无穷多,而使分式无意义的值只是个别少数的0=x ,剔除少量使函数无意义的值,所有其它的值都能使分式成立,这里体现了一种优化思想。
这是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那有同学可能自然会问:“我们一开始总结归纳得到的k xy =的这种形式,是不是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呢?”下面我就给学生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几种等价形式。
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等价定义: (0≠x ) 形式不同,内涵相同xk y =1-=kx y k xy = 其中xky =这种形式直观地刻画了反比例函数的内涵,我们能很容易地从这个解析式中看出y 与x 之间的变量关系。
而1-=kx y 这种形式主要是为了以后能给出函数的统一形式。
我们类比反比例关系得到k xy =这种形式,我们不难看出这里的x,y 地位相同,位置对称。
而且运用这种形式我们可以直观地刻画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
而这三种形式,虽然形式不同,但却内涵相同,它们都符合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那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从类比小学四年级反比例的量入手,归纳概括得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我们联系一开始的活动,把所做矩形集中起来,就可以得到其几何意义——长宽在一直变化,而面积为定值k 的矩形。
活动五(比一比)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下面我将新旧知识给学生做一个对比,便于学生更好地巩固旧知识,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问题:两种函数有何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是:1、自变量只有一个,即x ,2、都有一个常数k ,且0≠k ;不同点是:1、自变量取值范围不同,正比例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是x R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是0x ≠2、自变量在解析式中的位置和形式不同,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右边是一个整式,不为0的常数k 是自变量x 的系数,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右边是一个分式,自变量x 处在分母的位置,不为0的常数k 处在分子的位置。
我与学生共同讨论,不断启发学生,使其得到结论。
三、变式练习,反馈纠正为了能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我特别设置了两个辨析练习。
活动六(练一练) 下列函数中,x 均表示自变量,那么哪些是反比例函数?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的k 的值是多少?由于本问题难度值比较小,可以让大部分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巩固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有助于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如果说练习一是对反比例函数两种等价形式的考察,那么我通过练习二来对第三种形式进行考察。
n x m y ++=2)5(是反比例函数,求m ,n 的取值。
学生此前在学习一次函数概念时已经处理过类似问题,因此对此题不应感到陌生。
学生经过思考,联系1-=kx y 这种形式,不难得出常数不为0,指数为-1的条件,学生与我共同完成,最后总结给出正确答案。
通过这样两个当堂小练习,也便于我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对学生认知偏差及时发现并给予及时纠正。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函数表达式,是本节课要完成的一个教学目标。
为了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我再设置一个计算。
活动七(算一算)例1 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 (1)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x=4时y 的值.(1) 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ky x= (判断函数类型,写出函数解析式) 当x=2时y=6,代入:62k=(找出相关条件) 解得:12k =(求出系数) 因此 12y x=(2)把x=4,代入 12y x =得1234y == (2)10;y x =-3(4)y x=1(3)3y x=(1)2;xy =2(5);5y x-=(6)0.5xy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解题的能力,我建议学生独立完成,并找出一名中等程度的同学上台演板,我在教室中巡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最后对同学们的解题步骤逐步纠正、评点,并把写得好的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活动八(议一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我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也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把数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问题:你还能举出几个反比例函数的实例吗?我组织学生以四人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提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例子. 经过认真讨论,学生可能会提到:电流、压强、溶质的质量百分比、速度、利率等等。
这时我提问学生,要求学生举出具体的例子,并且说出其中蕴含的反比例解析式,比如: 1、由于F P S =⋅,假设压力不变,表示为P 关于S 的函数,即SFP =。
例如:过沼泽地时,人们常常用木板来垫脚.当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一定时,随着木板面积的变大,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强将变小。
(或者雪橇、图钉) 2、由于R I U ⋅=,假设电压不变,表示为I 关于R 的函数,即RUI =。
例如:台灯的亮度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利用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电阻,则电流变小,灯就变暗了;减小电阻,则电流变大,灯就变亮了。
舞台灯光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阳光灿烂的晴天变称浓云密布的阴天,或由黑夜变成白昼也是同样的道理。
3、当工程总量k 一定时,做工时间t 是做工速度v 的反比例函数:k t v=; 4、当圆柱体的体积V 一定时,圆柱的底面积S 是高(深度)d 的反比例函数:V S d=; 5、电压U 一定,输出功率P 是电路中电阻 R 的反比例函数:2U P R=。
6、在使用杠杆时,如果阻力f 和阻力臂'l 不变,则动力F 是动力臂l 的反比例函数:'f l F l=;这时,学生就会发现生活中蕴含的反比例函数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熟悉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及时小结,强化记忆 (说一说)一节课要经历几个教学阶段,而且后面的教学活动往往冲淡了前面的学习内容,学生难以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我把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可以引导学生做一番简要的回忆和整理,理清知识的脉络,弄清新知识的关键,使课堂教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