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合集下载

禽白血病及其免疫抑制的防控研究进展

禽白血病及其免疫抑制的防控研究进展

健康养殖·防控652020.02 畜牧业环境摘 要:禽白血病病毒(ALV)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病原之一,它诱导的免疫抑制能够导致禽类对疫苗免疫的应答失败,造成禽类继发感染其他病原,严重影响家禽的生长繁殖和生产性能,给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基于此,本文介绍了禽白血病病毒的病原学特征、禽白血病的诊断、诱导免疫抑制的机理及AL的综合防控技术等,为广大养殖者和兽医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禽白血病;免疫抑制;防控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于禽类感染了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us,ALV)所引起的多种具有传染性的良性、恶性肿瘤性疾病,又被称为禽白细胞增生病。

该病对养禽业造成了诸多方面的危害,可直接发病使禽类产生肿瘤而死亡,也可诱导禽类产生免疫抑制反应,病禽可继发感染多种疾病,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还可以通过感染祖代、父母代,造成病原的扩散污染,从而影响到子代禽类的质量。

禽白血病是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已经将禽白血病列入优先防控的16种动物疫病名录之中。

1 ALV的病原学特征ALV属于C型反转录病毒属,由内部的核芯和外部的囊膜蛋白所组成,根据其囊膜蛋白的抗原性差异及病毒的宿主感染范围等,可将ALV分为A-K 11个亚群。

在禽类中,鸡对ALV最易感,目前从鸡中分离到的共有7 个亚群:A、B、C、D、E、J、K,其中传染性和致病性最强的是J亚群。

ALV对热不稳定,对脂溶性溶剂敏感,如甲醛、乙醚等均可破坏病毒囊膜中的脂类,从而影响到病毒的感染性,但是ALV对紫外线具有一定的抵抗性[1]。

2 AL的诊断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指标是进行AL临床初步诊断的主要依据。

ALV能够使鸡、 鹧鸪、鹌鹑等禽类发生感染,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和早期的水平传播使鸡群发病。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病的鸡、被病毒污染的蛋以及携带病毒而无症状的鸡等。

中国麻鸡中发现禽J亚群白血病

中国麻鸡中发现禽J亚群白血病

中国麻鸡中发现禽J亚群白血病近年来,禽J亚群白血病在中国麻鸡中发病率不断攀升,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简要介绍禽J亚群白血病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

禽J亚群白血病是一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主要在鸡群中传播。

在中国麻鸡中发现该疾病,提示我们需要重视并加强防治。

近年来,禽J亚群白血病在中国麻鸡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通过对历史病例的分析,发现该疾病的传播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因素:部分品种的鸡对禽J亚群白血病易感,这提示该疾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环境污染:养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可能增加鸡群感染的风险。

免疫抑制因素:如其他疾病感染、营养缺乏等,会导致鸡群免疫力下降,从而易感染禽J亚群白血病。

禽J亚群白血病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鸡常见症状包括贫血、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

病鸡还可能表现出神经症状,如震颤、瘫痪等。

为有效控制禽J亚群白血病的传播,以下预防措施值得:选育抗病品种:针对易感品种的鸡,应加强选育工作,提高其抗病能力。

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养殖过程中应减少环境污染,定期清理鸡舍,保持环境卫生。

强化免疫接种:针对其他疾病疫苗的接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以提高鸡群的整体免疫力。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营养全面,避免营养缺乏;同时,要给鸡群提供充足的饮水,以降低感染风险。

目前尚未有针对禽J亚群白血病的特效治疗方法。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饲养,避免疾病传播。

同时,可采用以下辅助治疗方法:给予抗病毒药物:可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减轻病毒对鸡群的侵害。

免疫调节:通过补充免疫球蛋白、维生素等物质,提高鸡群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对症治疗:针对病鸡出现的贫血、消化不良等症状,可采用相应的对症治疗方案,提高病鸡的生存率。

中国麻鸡中的禽J亚群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分析了该疾病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并探讨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

蛋鸡白血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控方法 - 养鸡技术

蛋鸡白血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控方法 - 养鸡技术

蛋鸡白血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控方法-养鸡技术1危害该病是感染禽白血病病毒或者肉瘤病毒而导致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是指淋巴白血病,其次是指成红细胞白血病、血管瘤、肾母细胞瘤、骨髓细胞瘤和骨石病等。

引起免疫失败:该病主要是导致机体淋巴细胞被侵害,造成胸腺和法氏囊发生萎缩,致使机体对疫苗的敏感度减弱,从而很到程度上减弱免疫效果,甚至造成免疫失败,其中对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造成最为严重的影响。

继发或者混合感染:病鸡发生该病后会破坏机体免疫系统,使其抵抗外界病原侵袭的能力减弱,导致机体更容易感染病原,从而会引起继发感染。

该病还会导致机体发生免疫抑制,从而使其在发病后容易混合感染其他免疫抑制性的病原.如传染性贫血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呼肠孤病毒和霉菌毒素等,进而会同时发生两种或者多于两种的免疫抑制病,造成机体的防御功能极度降低,甚至完全失去,还会导致鸡白血病对机体的侵害程度进一步加重,更容易形成肿瘤,降低生产性能。

如果鸡群早期感染有马立克病,只要再感染鸡白血病病毒就会促使病情立即加重,导致病情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增加饲养成本:蛋鸡感染白血病病毒后,由于引起疫苗免疫失败,提高死亡率和淘汰率,降低饲料转化率,更容易感染疾病,增加治疗成本.者B会导致饲养成本增加。

2.流行特点鸡是该病的自然宿主。

外源性白血病病毒能够经由垂直传播以及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引起水平传播,其中主要是通过水平传播。

该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且随着蛋鸡的日龄增长导致各型白血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通常最容易在7~12日龄出现该病。

在自然条件下,只有鸡能够感染该病,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

携带病毒的蛋鸡,尽管自身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但其产出的鸡蛋往往会携带病毒。

蛋鸡整个生殖系统都存在病毒,并不断进行繁殖,其中病毒浓度最高的是输卵管,尤其是蛋白分泌部。

也就是鸡卵中会含有病毒,从而导致孵出的雏鸡携带病毒,再加上其会密切接触健康雏鸡,进而导致整个雏鸡群都发生感染。

鸡白血病的七项防控措施

鸡白血病的七项防控措施

鸡白血病的七项防控措施大中型鸡场要慎防鸡白血病,鸡发生白血病后没有特效药物进行治疗。

鸡白血病的七项防控措施有防止医源性传播、防止水平传播、防止垂直传播、搞好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相关疾病免疫、做好血清抗体监测等。

大中型鸡场要慎防鸡白血病。

鸡发生白血病后没有特效药物进行治疗,目前没有合适的疫苗对该病进行免疫预防,因此,只能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来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下面介绍七项综合防控措施供大家参考:一、防止医源性传播据研究,在制造其它疫苗过程中,如果质量控制不良、使疫苗中混入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接种后可能引起鸡发生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因此、大型养殖企业尽量使用品质有保证的疫苗。

二、防止水平传播水平传播也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不耐热,不耐酸、碱,对外界抵抗力弱,但是可以经过多种途径发生水平传播。

例如经过感染鸡的粪便、分泌物等排泄、污染鸡舍笼具、用具等感染健康鸡。

养鸡场一旦感染、如果消毒不彻底、会呈现不同批次鸡群连续感染。

三、防止垂直传播鸡白血病主要是以垂直传播为主,祖代鸡和父母代鸡场应不含本病。

商品蛋鸡场应做到不从感染本病的种鸡场购进鸡苗。

四、搞好消毒工作对鸡舍用具要定期消毒,对进出车辆、人员也要切实进行消毒。

全进全出后对鸡舍要进行熏蒸消毒。

五、加强饲养管理平时要加强鸡群饲养管理、合理配制饲料、避免发霉变质饲料、合理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提高鸡群抵抗力。

由于成年鸡和雏鸡抗病力不同、为了防止疫病爆发、成年鸡与雏鸡不能饲养于同一栋鸡舍内。

批次不同、年龄差距大的鸡也不能饲养于同一栋鸡舍。

六、做好相关疾病免疫如果新城疫、鸡马里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接种工作到位,鸡的全身免疫力就有保障,如果接种不好、如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群对白血病的抵抗力也会降低,感染本病时表现就重,损失就大。

七、做好血清抗体监测抗体监测,即对鸡群进行定期的、连续的抗体测定,根据抗体水平及时淘汰阳性鸡。

禽白血病的净化及防控

禽白血病的净化及防控

135禽白血病的净化及防控潘金升(新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新兴 527400)摘 要:禽白血病是由肉瘤病毒群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一类疾病,该病在目前无有效的疫苗及治疗药物,通过净化措施建立健康无白血病鸡群是当前避免感染鸡群的重要措施。

在对该病的净化的过程存在众多的不足与问题,积极的改进当前的净化措施对有效防控该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禽白血病;净化措施;防控策略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和禽肉瘤病毒引起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

禽白血病可导致鸡死亡、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和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感染。

禽白血病对养鸡业的危害越来越大,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经过多年的净化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禽白血病仍在临床上大量发生和流行。

目前,禽白血病病毒的宿主谱正在扩大,已从肉鸡和蛋鸡传播到我国地方品种。

我国地方种鸡J 亚群禽白血病的纯化仍是禽白血病防治的重要内容。

因此,净化和预防禽白血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禽白血病的净化及防治措施提出了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1 净化措施(1)垂直传播控制垂直传播是指阳性鸡通过产卵将病原体传播到下一代。

控制措施是进行多次阳性检测,及时剔除阳性鸡,并确保下一代的种鸡为阴性鸡。

①一日龄鸡胎粪检测1日龄胎粪检测,及时排除阳性鸡,避免鸡间水平传播。

孵化前每个鸡蛋都放在同一个孵化纸袋里。

对1日龄雏鸡的胎粪逐一采集,检测抗原。

如有阳性鸡则对整个鸡群进行淘汰,同时对相应的种母鸡也淘汰。

② 6~10周龄鸡检测6~10周龄为排毒高峰期。

肛拭子检测鸡群。

胎粪检测后,将雏鸡按种系分笼饲养,对同一母鸡进行泄殖腔拭子检测。

如有阳性鸡只存在便要对同笼的鸡群进行淘汰。

③初产期检测初产期也是鸡群排毒的高峰期。

可检测蛋清判断是否为阳性鸡,取初产蛋前3个鸡蛋检测蛋清抗原,如检测为阳性则对阳性鸡进行淘汰。

④病毒分离与检测病毒分离检测是检测公鸡是否携带禽白血病病毒的常用方法。

它可以用来防止公鸡通过接触或交配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鸡。

鸡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控措施

鸡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控措施

鸡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控措施【摘要】禽白血病也可称之为血管瘤,其是一种慢性传染性淋巴样肿瘤病,鸡白血病给家禽业带来极大的影响。

为了对禽白血病的病因进行了解,当前很多专家与企业都深入研究鸡白血病,并将有效的防控方案予以制定,以此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奠定基础。

本文首先分析了鸡白血病的临床特点,之后探究了鸡白血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鸡白血病;临床特点;防控措施鸡白血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在全身很多器官中产生肿瘤性病灶。

鸡白血病将给广大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减少鸡白血病的发生率,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十分有必要。

本文主要就鸡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控措施进行探究,以此为更好的促进广大养殖户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1.鸡白血病的临床特点鸡白血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该疾病的病型十分的复杂,淋巴细胞硫瘤化是该疾病的主要特征,其在全身很多器官中产生肿瘤性病灶,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鸡白血病有很多种类型,包括淋巴性白血病、血管瘤等,其中淋巴性白血病是最常见的类型。

在自然条件下仅感染鸡,且母鸡的患病率比公鸡要高;与成年鸡相比,幼龄鸡对白血病毒的易感性更高。

横向传播、过种蛋垂直传播是鸡白血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其中蛋垂直传递是主要传播途径。

在自然环境下,其在鸡群当中广泛存在着,一般呈散发性,比如,在蛋鸡产业上还会出行产蛋停止的现象,这将给养鸡业带来极大的影响[1]。

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是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同时,还会出现鸡冠发青发紫的症状,颈、背及翅侧等部位有出血点,止血存在一定的难度;有的病鸡还会出现血泡,主要发生在头部、鼻孔部,血泡破后很难止血,由此导致病鸡血流不止而死亡。

有的病鸡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如腹部增大、日渐消瘦、粪便呈白色或绿色,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在其他器官引起病变,如肝脏、脾脏等,最后病鸡由于病情严重而死亡。

所以,为了保障鸡群的健康生长,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此鸡群患病几率。

2.鸡白血病的防控措施2.1建立无白血病的种鸡群为了使鸡群的感染率得以降低,建立无白血病的种鸡群起着重要作用。

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净化措施

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净化措施

D O I:10.3969/J.I SSN.1671-6027.2023.06.066A L是由A LV引起的一种致瘤性疾病,可引起家禽产能下降和生长迟缓。

此外,A LV还会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增加对其他微生物感染的易感性,以及接种其他疾病疫苗遭遇失败的风险,会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A LV主要通过感染胚胎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鸡或污染物水平传播。

到目前为止,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来预防或控制A L。

因此,在临床上,最有效方法是区分和根除鸡群中的A LV感染个体。

1病原学A LV是逆转录病毒科α病毒属的单股正链R N A病毒,其基因组长度约7.2kb。

A LV基因组的前病毒D N A排列为5’LTR-l eader-gag-pol-env-3’LTR。

LTR是非结构基因,gag、pol和env是结构基因,gag和pol基因在病毒传播过程中相对保守,而env基因变异较大。

gag基因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其中包括核心蛋白(p27)和外壳蛋白(p19),这些蛋白质是组成病毒粒子的关键成分,p27与病毒R N A 相结合形成病毒粒子的核心,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心蛋白,分子量约为27kD a,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A L诊断的常用蛋白之一。

但是p27蛋白检测不能区分不同亚型的A LV。

p19则构成了病毒粒子的外壳,帮助病毒粒子组装和稳定,以便病毒能够进入宿主细胞并进行复制。

pol编码逆转录酶和整合酶;env编码gp37跨膜蛋白和gp85表面蛋白,其主要作用是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和进入,表面糖蛋白由两个亚基组成,gp85和gp37。

gp85蛋白是A LV外壳蛋白的主要成分,它位于病毒粒子表面并能够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gp85蛋白的N端部分包含了一个高度可变的区域,称为决定性病毒特异性抗原(vi r al s peci f i c ant i gen det er m i nant s,V SA s),这个区域决定了不同亚型之间的抗原差异。

禽白血病的防控措施

禽白血病的防控措施

2 临 床 症 状
病鸡 无 特 异 的临诊 症状 ,有 的甚 至 是可 能 完全 没有 症 状 。有 的 患病 鸡 表现 为精 神 委 顿 、食欲 减 少 、消 瘦 、产 蛋减 少 ,全 身虚 弱 ,进 行性 消 瘦 ,以至 不能 起立 。鸡冠 苍 白 、皱缩 ,颈 部 、翅 、 腿 等 处 皮 肤 常 有 出血 点 ,血 流 不 止 。病 鸡也 有泻 痢 。有 的病 鸡 腹 部 队大 ,用 手 触压 时 ,可 以摸 到 肿大 的肝脏 ,病 鸡 的 腔上 囊肿 大 ,用 手指 伸 人 泄殖 腔 内触 摸 ,有 时可 以摸 到肿瘤 结 节 。病 鸡最
疫 病 防 控
中国畜牧兽 医文摘
2 0 1 7 年
3 3 卷
第2 期
禽 白血病 的防控措施
王洪娟
( 天津 市宝坻 区动物疫病预 防控制 中心,天津 3 0 1 8 0 0 )
我 国在 1 9 9 9 年 首 次 从 市 场 肉鸡 及 肉 种鸡 场肿 瘤病 鸡 中 分离 内皮组 织 增生 病 相 区别 。 因为 白血 病 在鸡 群 中广 泛传 播 ,而有 临 检 出J 亚 型禽 白血 病病 毒 。 近来 J 亚 型 禽 白血 病 在全 国呈蔓 延 的趋 诊 症 状 的却 不 一 定 是 白血 病 。但 病 毒 学 方 法 和 血 清 学 方 法 对 于
4 预防措施
禽 白血病 没 有特 效 药物 治 疗 ,并 且病 鸡 没有 治疗 价 值 , 目前
病 ,禽 白血 病病 毒 ( A L V)属反 转 录病 毒科 ,类 似 于人 的艾 滋病 亦 没 有合 适 的疫 苗对 本 病进 行 免疫 预 防 ,因此 ,只 能加 强 日常饲
毒 ,但 不 感 染人 。病 毒 对热 不 稳定 ,高温 条件 下 很快 失 活 ,只有 在一 6 0 q C 以下 时 ,病 毒 才 能存 活 数年 并 保持 感 染力 ,在p H 5— 9 稳 定 ,而 在此 范 围外 迅速 失 活 ,病毒 有 脂 质囊 膜 ,对 脂溶 性试 剂 敏 感 。禽 白血 病 由 于感 染 的毒 株 不 同 ,症 状 和 病 理 变 化 特 征 也 不 同 。按 病 型 可分 为 :淋 巴性 白血病 、成红 细 胞性 白血病 、成 髓 细 胞 性 白 血病 和骨 髓 细 胞 瘤 病 四个 型 ,其 中 以淋 巴性 白血 病 防 治工 作 。减 少种 鸡 群 的感 染率 和 建立 无 白血病 的种 鸡群 是控 制本 病 的最有 效方 法 。 加 强 禽 场 消 毒 。 禽 白血 病 病 毒 的 抵 抗 力 不 强 ,尤 其 不 耐 高 温 ,5 O ℃经8 mi n 或6 O ℃经4 2 s  ̄ 1 ] 可迅 速失 去活 性 ,病 毒对脂 溶 剂 和 去污 剂敏 感 。 日常 饲养 管 理要 突 出消 毒环 节 ,经常 进行 喷 雾 ,及 时处理 粪便 ,这 是切 断禽 白血病传 播途 径 的重要 措施 。 做好 血 清抗 体 监测 。对鸡 群进 行 定 期 的 、连续 的抗 体 监 测 , 根据 抗 体水 平 及时 淘 汰 阳性鸡 。在 没有 进行 疫 苗 注射 的情 况 下 , 如果 鸡体 内产 生 了淋 巴细 胞性 白血病 病 毒抗 体 ,说 明鸡群 内已 经 感染 了本病 。这时 如 果立 即 淘汰 感染 鸡 ,消除 鸡群 内传 染 来 源 , 采取 消 毒等 措 施切 断 传染 途径 ,就 能使 流行 很 快终 止 ,把 损 失 降 到最 低 。通 过 抗体 检 测 ,可 以在 鸡 群发 生 严重 症状 之 前 就发 现 感 染鸡 ,所 以 ,抗体 监 测是 大 型鸡 场 ,特 别 是种 鸡 场 防控 淋 巴细 胞 性 白血病 的战 略措 施 。 平 时加 强饲 养 管 理 。饲料 中维生 素 缺 乏 、 内分 泌 失调 等 因 素 都 可促 进禽 白血病 的发生 。饲料 原 料应 良好无 污染 ,饲 料保 存 合 理 ,防止 霉败 变 质 ;适 当提 高 幼鸡 饲料 中粗蛋 白的 含量 ,为种 鸡 免 疫 系统 的正 常 发育 创 造 良好 的物 质 条件 。不 良应 激会 造成 免 疫 功 能下 降 ,在 断 喙 、转 群 、饲 料转 换 和免 疫接 种 期 间 ,要采 取 必 要 的措 施 ,如 加 喂多 维 素 、电解 质 等 ,尽 可 能地 降低 鸡 的应 激 反 应 。 为避 免交 叉传 染 ,应 实 行公 母 分群 和 全进 全 出 的饲 养管 理 制 度 ,种 蛋及 雏鸡 必须 来 自无禽 白血 病 的鸡 场 。 建 议采 用下 面 的预 防措施 : ( 1 ) 对 产蛋 种鸡 群 严格 控制 ,坚决 淘 汰 阳性 鸡 ,切 断经 卯垂

浅谈禽白血病的防治

浅谈禽白血病的防治
性 发 生 和持 续 性 的 死 亡 .严 重 抑 制 肉鸡 的 生 长 .且 随 着 日龄
毒病 、球虫病等都能引起免 疫抑制 ,降低机体 对禽 白血病病
毒的抵抗力 ,容易引发禽 自血病 。因此 ,生产 上一定要重视 这些疾病的免疫 工作 ,及 时注射疫苗或投喂预防性药物 。 禽 白血病 自发现 以来 ,越来越得到大 家的重视 .其给养 禽业带来 的损失也 是十分 巨大 的 ,因亚 型多无特 异性疫 苗 ,
要我们加强养殖户 的管 理 ,减少散养 和小 户饲养的数量 ,对
商 品 鸡 进 行 定 期 检 测 ,一 旦 发 现 阳性 及 时 淘 汰 ,建 立 更 为方
因为禽 白血病 毒对外界 的抵抗 能力 比较弱 .对脂溶剂 和 去污剂敏感 ,对热不稳定 ,只有在一 6 0 ℃以下 时,病毒才能存 活数年并保持感染力 。5 0  ̄ C 经8 a r i n或 6 0  ̄ C 经4 2 s即可迅速失
亚 型 的 数 量 也 在增 多 。
禽 白血病造成 的危 害可分为两方面 。一是 能产生免疫抑 制 ,是病鸡抵抗力 持续 低下 .造成多种病原体 感染 ,增加死 亡率 .很多感染鸡群 的生产性能下降 .尤其是 产蛋率和蛋 的 品质下 降。禽 白血病 在商品鸡群 中普遍存在 ,鸡群多呈渐进
禽 白血病是由禽 C型反录病毒科 的病毒引起 的禽类 多种 肿瘤性疾病的统称 ,主要包 括淋巴细胞 白血病 、骨髓 瘤 白血 病 、纤维瘤和纤维 肉瘤 、血 管瘤等 。其病原体具有 高度变异 性 .基于 宿主的范围及表面囊膜 的特 点 ,现 已划 分为 A — J l O 个亚 型 ,最常见 的是 A、B、C、D、E和 J 亚 型 ,其 中 E亚
意义。
所 以只能 靠净 化种鸡 群和 加强 饲养 管理 来控 制此 病 。在 国

关于禽白血病防控的几点建议

关于禽白血病防控的几点建议
a nd d et ecti on me t hod s a nd SO on.
Ke y wor d s :A v i a a l e u k o s i S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P u r i f i c a t i o n:D e t e c t i o n
H a n g B o l i n ,H u Ji a n h e , Li J i e
( 1 C o l l e g e o f A n i m a l S c i e n c e ,H e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i c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H e n a n X i n x i a n g 4 5 3 0 0 3
自养 的地 方 品种鸡 群 的 J 亚群禽 白血 病净 化仍 是禽
白血 病 防控 中 的重 要 内容 。因此 ,防控 禽 白血病
型肿 瘤 的 传 染 性 疾 病 …。禽 白血 病 可 引起 鸡 群 死 至 关 重 要 。本 文 就 禽 白血 病 的防 控 措施 提 几 点个
亡 、生产 性 能 ( 生长 率 、 肉品质 、产 蛋 率和 受精 率 人意 见 ,以供 临床 参考 。 等) 降低 、机 体 免疫 功 能下 降和 易致 其他 病 原继 发 1 防止 垂直 传播和低 日龄 鸡感 染是关键 感染 。禽 白血 病给 养 鸡 业造 成 的 危 害 日益 巨大 ,
中图分类号 :¥ 8 5 5 . 3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9 6 9 2 ( 2 0 1 5 ) 0 3 — 0 0 4 2 — 0 4
Su g g e s t i o n s o n t h e Pr e v e n t i o n an d Co n t r o l Me a s u r e s o f Av i a n L e u k o s i s

2019年整理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2019年整理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的影响及防控措施摘要:禽白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禽类各种可传播的肿瘤性疾病。

近年来,由禽白血病造成死亡及淘汰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增加,而由禽白血病感染后造成的免疫抑制、对疫苗应答能力下降、继发感染等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本文从禽白血病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引起疾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等方面来说明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带来的严重危害,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禽白血病的防控措施。

正确认识禽白血病对养禽业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禽白血病;禽白血病病毒;危害;防控措施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引起的禽[1]。

目前,国内养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该病能引起多种具有传染性的良性和恶性肿瘤禽业的白血病病情有加重的趋势。

由于禽白血病毒(ALV)感染导致的鸡群生产性能下降,尤其是产蛋率和蛋品质下降,以及血管瘤的高比例发生,使广大养殖户以及专业研究人员对禽白血病越来越重视。

本文对禽白血病的病原特征、我国禽白血病的流行现状、造成的危害及有效防控措施做一综述。

1 ALV 病原学特征[2],α反转录病毒属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禽类似于人的艾滋病毒,但不感染人。

不同的鸟类可能感染不同的ALV,根据病毒与宿主细胞特异性相关的囊膜蛋白的抗原性,ALV可分为A、B、C、D、E、F、G、H、I和J十个亚群。

但自然感染鸡群的还只有A、B、C、D、E和J 六个亚群。

其中的J亚群致病性和传染性最强,而E亚群是非致病性的或者致病性很弱。

ALV 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基因组全长约为7200 个核苷酸,可直接作为mRNA。

病毒粒子形态不规则,总体直径是80~120nm,平均90nm,病毒粒子呈球形,在干燥条件易扭曲成精子状、弦月状或其他形状。

禽白血病的危害及防控

禽白血病的危害及防控
白血 病 的病 原 特 征 、我 国禽 白 血 病 的 流 行 现 状 、 造
的宿主范 围 、 膜糖蛋 白特性 、 叉 中和试 验及其他 囊 交
标 准 将 A V分 为 A J 1 L ~ 共 0个 亚 群 ,各 型 病 毒 的特 征 及 宿 主 范 围 见 表 1.。A V 的 基 因组 为 单 股 正 链 _1 L 1 R A, 因 组 全 长 约 为 7 0 N 基 2 0个 核 苷 酸 , 直 接 作 为 可 mR A。 病 毒 粒 子 形 态 不 规 则 , 总 体 直 径 是 8 - N 0 10 m, 均 9 n 病 毒 粒 子 呈 球 形 , 干 燥 条 件 易 2n 平 0 m, 在 扭 曲 成 精 子 状 、弦 月 状 或 其 他 形 状 。病 毒 对 热 不 稳 定 , 温条 件下很快 失活 , 高 只有 在 一 0 6 ℃以 下 时 , 毒 病 才 能 存 活 数 年 并 保 持 感 染 力 。 在 p 5 9稳 定 , 在 H ~ 而 此 范 围 外 则 迅 速 失 活 。 毒 有 脂 质 囊 膜 , 脂 溶 性 试 病 对 剂 敏感 。

com . cn 。
( 8-, , 士 生 ,- a : hnh nn 6 ao. 1 o) 博 9 女 E m i za gea 6 @yho l
通 讯 作 者 : 刘 有 昌 ,博 士 , 副 研 究 员 , ma : E— i l
缩、 偶尔发 绀 、 经常 出现厌食 、 消瘦和虚 弱。 腹部常增
( n emn lrp a ,L R) 的 启 动 子 可 引 起 宿 1 g t ia eet T 中 o r s
主 细 胞 基 因 的 异 常 转 录 , 而 引 起 肿 瘤 。 根 据 病 毒 从 1

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的影响及防控措施摘要:禽白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禽类各种可传播的肿瘤性疾病。

近年来,由禽白血病造成死亡及淘汰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增加,而由禽白血病感染后造成的免疫抑制、对疫苗应答能力下降、继发感染等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本文从禽白血病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引起疾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等方面来说明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带来的严重危害,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禽白血病的防控措施。

正确认识禽白血病对养禽业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禽白血病;禽白血病病毒;危害;防控措施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该病能引起多种具有传染性的良性和恶性肿瘤[1]。

目前,国内养禽业的白血病病情有加重的趋势。

由于禽白血病毒(ALV)感染导致的鸡群生产性能下降,尤其是产蛋率和蛋品质下降,以及血管瘤的高比例发生,使广大养殖户以及专业研究人员对禽白血病越来越重视。

本文对禽白血病的病原特征、我国禽白血病的流行现状、造成的危害及有效防控措施做一综述。

1 ALV 病原学特征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禽α反转录病毒属[2],类似于人的艾滋病毒,但不感染人。

不同的鸟类可能感染不同的ALV,根据病毒与宿主细胞特异性相关的囊膜蛋白的抗原性,ALV可分为A、B、C、D、E、F、G、H、I和J十个亚群。

但自然感染鸡群的还只有A、B、C、D、E和J 六个亚群。

其中的J亚群致病性和传染性最强,而E亚群是非致病性的或者致病性很弱。

ALV 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基因组全长约为7200 个核苷酸,可直接作为mRNA。

病毒粒子形态不规则,总体直径是80~120nm,平均90nm,病毒粒子呈球形,在干燥条件易扭曲成精子状、弦月状或其他形状。

禽白血病及其防控

禽白血病及其防控

禽 白血病病毒与人类健康之间存在关系。
内源 性 A L V 通 常 通过 公 鸡 和母 鸡 的生 殖 细胞 遗传 传 递 ,多 数 5 临 床症 状 有遗传缺陷,不产生传染性病毒粒子 ,但也有少数无缺陷 ,可在 病 鸡 感染 不 同 的亚 群所 造 成 的临 床表 现 症状 有很 大 差异 ,甚 至 同一 亚型 的病 毒 感染 ,在 不 同 的环 境 和不 同 的种群 上 表 现 的症 胚胎 或 幼雏 中产 生传 染性 病 毒 ,有 些缺 陷 型 内源 A L V 基 因 可在 鸡 胚 或孵 化 的雏 鸡 中表 达 出感染 性 的病 毒 ,或者 在多 种 因素 共 同作 状也 不 尽相 同。 临床上 经 典 的 白血病 主 要表 现 为淋 巴 细胞 瘤 ,但 亚群 白血病 用下 发 生 变异 ,从而 获得 产 生传 染性 病 毒粒 子 的能 力 和致 病 力 , 近年 来 ,对养 鸡业 特别 是蛋 鸡 养殖业 造成 较大 损 失 的J 主 要表 现为 骨髓 细 胞瘤 ,同 时伴 有一 定 比例 的血管 瘤 ;其 他 如成 这对 养禽 业 的健康 发展 形成 潜在 的 巨大威胁 。
来极 大 的经济 损失 。
净化。
1 病原学
4 危害
根 据病 毒囊 膜糖 蛋 白抗 原 差 异 的交叉 中和试 验 、病 毒 的宿 主 通 常情 况 下 因肿 瘤 造成 的禽 白血 病 死 亡率 为 l %一 2 % ,有 时 范 围 和各 病毒 间 的干 扰情 况 ,早 期 将 禽 白血病 病 毒 ( A L V) 分 离 可 达 2 0 %或 更 高 。鸡 白血 病 对 生 产 的 影 响 ,不 仅 在 于 其 引 发 肿 的毒株 分为 A~ I 共9 个 亚群 。2 O 世纪9 0 年代 以来 ,一 种显 著不 同于 瘤 ,导 致鸡 群 大批 死亡 ,更重 要 的是 白血病 病毒 的亚 临场 感染 造 其 他 白血病 的新 生肿 瘤性 疾 病在 世界 各 地鸡 群 中 广泛 发生 ,被 命 成 的对 鸡 的多 种重 要生 产性 能 的 不利 影 响 。禽 白血 病在 商 品鸡 群 名 为J 亚 群 ,后 经研 究 发 现 :A L V — J 是外 源 性 A L V 和 内源性 E 亚 群 中普遍 存 在 ,鸡 群 多 呈 渐 进 性 发 生 和 持 续 性 的死 亡 ,严 重 抑 制 的基 因重组 变 异株 。 至此 ,A L V 一 其有 1 O 个亚 群 ,其 中 ,A 、B 、 肉鸡 的 生 长 ,且 随 着 日龄 的增 大 ,抑 制 作 用 日趋 明显 ,蛋 鸡 群 C、D、J 为外 源 性 白血 病 病 毒 ,E 、F 、G、H、I 为 内源 性 病毒 , 则产蛋率下降。A L V 感 染 引 发 的免 疫 器 官 及 相 关 器 官 的肿 瘤 化 所 有这 些亚 群 中 ,分离 自鸡 的只有 A 、B 、C 、D 、E 、J I l 】 。外 源性 或 萎 缩 等 损 害 ,极 大 地 降 低 了机 体 体 液 免 疫 及 细 胞 免 疫 的应 答 A L V 能 够诱 发 淋 巴细 胞性 或 骨髓 瘤 细 胞性 白血病 , 内源性 A L V 没 能 力 ,从 而 增 加 其 他 疾 病 的 易 感性 ,一 旦 发 生 共 感 染 现 象 ,造 有 致 瘤性 ,但 广 泛存 在 于宿 主 细胞 中并 整 合在 宿 主细 胞 的染 色体 成 的损 失 更 严 重 。 崔 治 中 ( 2 0 0 7)通 过 动 物 实 验 发 现 :A L V — J 上。 与R E V 共 感 染 可 显 著 增 加 大 肠 杆 菌 造成 的 心包 炎 和肝 周 炎 的发

禽白血病的防控措施

禽白血病的防控措施

禽白血病的防控措施
禽白血病是一种病原体感染性疾病,对鸡、鸭等家禽具有极大的危害,下面是禽白血病的防控措施:
1. 强化消毒:保持鸟舍、设备的清洁卫生,尤其是饮水器、饲料机等禽类常接触的设备,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

2. 进行隔离:新购入的禽类或禽类接触病毒的区域,应与已感染禽类进行有效隔离,防止病毒扩散。

3. 控制传染源:及时淘汰患病禽类,避免其与健康禽类接触;对有病死的禽体进行安全处理,以免病毒扩散。

4. 接种疫苗:疫苗是预防禽白血病的有效手段,饲养禽类时应根据兽医的建议进行接种疫苗,提高禽类的抵抗力。

5.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优化饲料配方、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保持良好的饮水环境等,提高禽类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6. 留种源的筛选:对育种家禽的留种源进行筛选,降低白血病的潜在风险。

7. 加强养殖场的防控措施:减少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禽舍,避免病毒通过人和物的接触传播。

总之,禽白血病的防控需要全面加强病害监控、严格饲养管理、
控制传染源和加强养殖场防控措施等综合手段,并定期请兽医进行检查和指导,保障禽类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谈禽白血病的发生与净化

谈禽白血病的发生与净化

谈禽白血病的发生与净化最近两年进口白羽肉鸡的鸡场普遍感染禽白血病,尤其是鸡体龙骨内的肿瘤很典型,经过病毒分离检测是由J亚型白血病病毒引起的。

由于白血病大多是经过垂直传播感染的,这说明我们的种源发生问题,同时国外在净化白血病方面忽视了公鸡方面的影响,这就给白血病的暴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白血病病毒的潜藏途径并对种鸡群进行净化。

1 禽白血病对肉鸡群的危害2019年随着非洲猪瘟的暴发鸡肉价格相应地提升了很多,再加上祖代肉种鸡引种量创历史最低,最终致使肉鸡养殖成为一个让人极度兴奋的行业,肉鸡鸡苗价格虽然经过跌宕起伏,但总趋势是一路攀升的,随着鸡苗价格的上升,而鸡苗质量却降下来了,据统计在同等种源的情况下,商品鸡的出栏量是下降的,也就是说商品鸡的死淘率是显著提升的。

虽然有许多的致病因素,但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肉鸡场发生禽白血病非常普遍。

2 白羽肉鸡的发病史20年前的1998~1999年由于不合理的饲养管理模式J亚型白血病逐渐传入我国,在2008~2009年蛋鸡场普遍发生了血管瘤,曾经给两个大型种鸡场的带来灭顶之灾,时隔整整20年于2018~2019年,白羽肉鸡又出现了J亚型白血病病毒的再次流行,给我们的肉鸡也造成巨大损失。

白血病研究团队先后从饲养肉鸡最多的山东省和辽宁省分离到了大量病毒,通过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有的呈100%阳性,有呈40%~50%的阳性。

对全群感染的鸡群进行检测,阳性率有的高达50%,有的阳性率在10%~20%,整体来讲这样的阳性率是创历史最高的。

从我国不同公司饲养的鸡群中分离到的J亚型病毒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说明很可能有相似的来源,而我国的肉种鸡大多是从种源国引进的,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在不同祖代肉鸡场分离的毒株也有差别,说明病毒在场内的复制速度不同,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异。

3 国外对禽白血病的净化为什么在时隔20年之后,白羽肉鸡又出现了白血病的流行,主要问题是什么呢?根据我国白血病科研院校的经验,发现主要问题发生在公鸡方面,即忽视了公鸡对白血病的影响。

禽白血病及其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禽白血病及其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禽白血病(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一种 禽类传染病,临床上以免疫抑制、生长抑制以及多器官组织 发生良性和恶性肿瘤等为主要特征,ALV 既可垂直传播,也 可以水平传播,严重危害家禽产业发展。当前,禽白血病的 研究已成为动物医学的热点领域。然而,禽白血病的防控依 然是阻碍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解决这个问题是科学研 究和产业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1 禽白血病概述 1.1 病原学特征 禽白血病病毒为反转录病毒,由外部囊膜 和内部核芯组成。对热不稳定,在 pH 值为 5 ~ 9 时较稳定, 乙醚、甲醛、脂溶剂可破坏其囊膜中的脂类,从而影响其感 染性。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去污剂也可裂解病毒。
我 国 禽 白 血 病 流 行 情 况 形 势 严 峻。1999-2005 年, 崔 治中等 [7] 已分别从江苏、山东、河南、宁夏等省区分离到 ALV-J。采用病毒分离技术对国外引入种鸡直接检疫,极大 地加快了我国白羽肉鸡 ALV-J 净化进程。2006 年后,全国 范围内未见白羽肉鸡 ALV-J 肿瘤相关投诉与报道,但仍存在 不同程度的 ALV-J 感染。ALV-J 已传入我国其他类型鸡群。 2005 年,徐镔蕊等 [8] 在河北省某蛋鸡群发现典型骨髓细胞瘤 病理,并通过免疫组化法证实了蛋鸡中 ALV-J 的存在。同时, 我国地方鸡种中也普遍存在禽白血病流行。张桂枝等 [9] 对河 南省地方品种泄殖腔拭子、蛋清、血清进行 P27 抗原检测, 采集血清进行 ALV-J、ALV-A/B 亚群抗体检测,同时采集 血液接种 DF-1 细胞进行外源 ALV 病毒分离,结果显示,泄 殖腔拭子 P27 抗原检测阳性率为 10.99% ~ 23.55%,蛋清样 本 P27 抗原阳性率为 5.43% ~ 12.32%,血液样本 P27 抗原 检测阳性率为 22.83% ~ 26.63%,ALV-A/B 抗体阳性率为 18.48% ~ 30.43%,ALV-J 抗体阳性率为 6.52% ~ 17.39%, 外源病毒分离阳性率为 8.00% ~ 13.04%。敖越 [10]、王宏燕等 [11] 也分别报道了我国部分地区禽白血病的流行情况。

禽白血病的综合防制

禽白血病的综合防制
品记 录 。
其他饲料 购入 ( 、 盐 添加 剂等 ) 和消耗 量 。 5 商贸档 案 。 牛 育 肥 场 内 发 坐 的 商 贸 活 动 、 肉
记录 。
6 固定 资产 档案 。设备 、 、 房地产 、 车辆 等 。
4饲料记录 。①精饲料购入和消耗量 ; 、 ②蛋白 质饲料购人和消耗量 ; ③粗饲料购人和消耗量 ; ④
2 中国 动物 保健 C i n l e l 0 0年 " 月 8 h aA i ah2 1 n ma H t
7 无形资产。科技成果 、 、 专利等。
8 财会档案。建立公司财会有关管理制度 。■H 、 F
因 马 立 克 疫 苗 中携 带 白 血 病 病 毒 造 成 10 7 0万 只 鸡 感 染 白血 病 ,使 日本 养 禽 业 遭 受 巨 额 的经
国养殖 密集省份 均有 发生 ,以大面积 散发 为主 ; 易 感鸡 群 以蛋 种鸡 与商 品蛋鸡 为 主 ,各 品种 都 有 发 病, 主要 以海兰 褐 为主 , 土 品种 与 肉鸡 品 种发 病 本
较少 。
根据 自 然 传 播 方 式 的 不 同 , 可 将 A V 分 L 为 外 源 性 和 内 源 性 病 毒 。 外 源 性 病 毒 ( B、 A、
然宿 主是鸡 。 0世纪 8 2 0年代 末 期 墨 西 哥 、 日本 曾
瘤性 疾病 的统称 。禽 白血病 / 肉瘤病 毒群是 反转 录
剖 记 录 ; 药 品购 销 记 录档案 , 月 、 度 、 ④ 分 季 年度 记 录 ; 防疫 注射记 录档案 , 月 、 度 、 度记 录 ; ⑤ 分 季 年 ⑥ 牛场 消毒 记 录档 案 ; ⑦传 染病 记 录档 案 ; 非 常药 ⑧
病 。从 3 日龄 到 3 0 日龄 均 能 见 到 发 病症 状 , 0 0 比较 集 中 的发 病 日龄 是 在 产 蛋 的前 后 ,大 概 在

三黄肉鸡白血病的防治与体会

三黄肉鸡白血病的防治与体会

三黄肉鸡白血病的防治与体会禽白血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广泛分布的疾病,在我国多个省市进行的该病的抽样检测中,阳性率占20%~100%,给养殖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我技术部经两年多的系统防治观察并结合文献报道,对该病综述如下。

一、发病情况本地区禽饲养业中以三黄肉鸡和商品蛋鸡为主,本病在三黄肉种鸡中的发病率较高。

2001年我技术部针对该病进行厂系统跟踪。

鸡群一般在70日龄左右开始呈零星发病,大群采食量和精神状况无明显变化,早上经常有病死鸡出现,有的呈急性死亡,外表无明显病变,体温正常。

一部分病鸡呈渐进死亡,病鸡消瘦、腹泻,瘫伏在地,最后衰竭死亡。

其中典型一例存栏1500只,75日龄开始发病,先后零星死亡308只,无死亡高峰,经过一系列治疗在170日龄时死亡停止。

二、剖检变化主要病变集中在肝、脾。

肝、脾肿大3~6倍,肝质脆,上面布满不规则白点,病变区有的凸出于肝表面;血液凝固不良,个别病例法氏囊肿胀,切开褶皱有小结节病灶,卵巢呈实质状。

三、实验室诊断由于本病极易与马立克氏病混淆造成误诊,所以需借助实验室诊断。

对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要求和条件比较高,由于我技术部设备有限,故特将病料呈送省防疫中心进行确诊。

四、防制措施本病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针对临床症状进行投药。

该病主要病变在肝脏,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西药用抗菌、抗病毒药物,中药采用疏肝利胆、活血化瘀的药物,同时加入电解质以提高机体抵抗力,治疗方案如下。

1.用利甘健(中草药)拌料;2.东方禽感康饮水;3.维他力-5000饮水。

按上述投药4天,第3天死亡减少,第5天停止,停药10天后又出现死亡,再按上述方案投药4天,如此反复3个疗程,死亡明显降低,以后用多种维生素周期性投喂,提高抵抗能力以抑制本病的发展。

五、体会福清地区饲养的肉鸡是由本地区土鸡与一些优良品种鸡杂交而成,杂交鸡生长快,肉质鲜嫩爽口,在华南地区口碑很好,一直供不应求。

养殖场中禽癌病的防治与管理

养殖场中禽癌病的防治与管理

养殖场中禽癌病的防治与管理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禽类养殖成为了农村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在禽类养殖中,禽癌病成为了制约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禽癌病(Avian Leukosis)是一种由禽类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病害,其对禽类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养殖场应重视禽癌病的防治与管理,以保证禽类的健康和产能。

本文将针对禽癌病的防治与管理进行详细的探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防控措施(1)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养殖场应定期对禽舍、养殖设备和周边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在每次养殖周期结束后,应进行全面清洁和彻底消毒,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毒和细菌。

(2)加强禽舍的通风换气。

良好的通风能有效降低禽癌病的发生率,因此,养殖场应优化禽舍的通风设计,确保禽舍内外空气的流通和新鲜空气的流入。

(3)控制饮水和饲料的卫生质量。

饮水和饲料的卫生质量对禽类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养殖场应定期检测饮水和饲料的卫生质量,并加强管理和监控,确保禽类摄入的饮水和饲料不存在病毒和细菌。

2. 选择健康的种禽和饲养管理(1)选择健康的种禽。

养殖场在购买种禽时应选择健康的种禽,确保其没有感染禽癌病病毒。

种禽的选择应依据相关健康检测报告和证明,并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种禽的健康。

(2)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场应根据禽类的养殖特点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

合理的饲养密度、科学的饲料配方和规律的饲喂时间有助于提高禽类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禽癌病的发生率。

3. 强化防疫措施和早期发现机制(1)建立健全的禽类疫病监测和报告机制。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禽类疫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对禽类进行疫病检测,并及时报告和处理疫情,以便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

(2)加强禽类的免疫接种。

养殖场应按照兽医的建议,制定合理的禽类免疫接种计划,并确保所有禽类都接种到位。

免疫接种能够提高禽类的抗病能力,减少禽癌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的影响及防控措施摘要:禽白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禽类各种可传播的肿瘤性疾病。

近年来,由禽白血病造成死亡及淘汰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增加,而由禽白血病感染后造成的免疫抑制、对疫苗应答能力下降、继发感染等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本文从禽白血病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引起疾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等方面来说明禽白血病对我国养禽业带来的严重危害,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禽白血病的防控措施。

正确认识禽白血病对养禽业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禽白血病;禽白血病病毒;危害;防控措施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该病能引起多种具有传染性的良性和恶性肿瘤[1]。

目前,国内养禽业的白血病病情有加重的趋势。

由于禽白血病毒(ALV)感染导致的鸡群生产性能下降,尤其是产蛋率和蛋品质下降,以及血管瘤的高比例发生,使广大养殖户以及专业研究人员对禽白血病越来越重视。

本文对禽白血病的病原特征、我国禽白血病的流行现状、造成的危害及有效防控措施做一综述。

1 ALV 病原学特征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禽α反转录病毒属[2],类似于人的艾滋病毒,但不感染人。

不同的鸟类可能感染不同的ALV,根据病毒与宿主细胞特异性相关的囊膜蛋白的抗原性,ALV可分为A、B、C、D、E、F、G、H、I和J十个亚群。

但自然感染鸡群的还只有A、B、C、D、E和J 六个亚群。

其中的J亚群致病性和传染性最强,而E亚群是非致病性的或者致病性很弱。

ALV 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基因组全长约为7200 个核苷酸,可直接作为mRNA。

病毒粒子形态不规则,总体直径是80~120nm,平均90nm,病毒粒子呈球形,在干燥条件易扭曲成精子状、弦月状或其他形状。

病毒对热不稳定,高温条件下很快失活,只有在-60℃以下时,病毒才能存活数年并保持感染力。

在pH5~9 稳定,而在此范围外则迅速失活。

病毒有脂质囊膜,对脂溶性试剂敏感[3]。

1.1外源性病毒和外源性病毒ALV与其它病毒不同的一个最大特点是,ALV(特别是鸡的ALV)还可分为外源性ALV 和内源性ALV二大类,详见表一[1,4]。

致病性强的鸡ALV都属于外源性病毒。

它们既可以像其它病毒一样在细胞与细胞间以完整的病毒粒子形式或在个体鸡与鸡群间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发生横向传染,也能以完整的病毒粒子形式通过鸡胚从种鸡垂直传染给后代。

那些前病毒cDNA可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因而可通过染色体垂直传播的ALV,我们称之为内源性ALV。

内源性ALV可能只是基因组的不完全片断,不会产生传染性病毒,也可能是全基因组因而能产生传染性病毒,这类病毒通常致病性很弱或没有致病性。

表1 禽白血病病毒分型及特征亚型内、外源性宿主A 外源性鸡为主(多发)B 外源性鸡为主(多发)C 外源性鸡为主(多发)D 外源性鸡为主(多发)J 外源性鸡为主(多发)E 内源性鸡F 内源性环颈雉、绿雉G 内源性Ghinghi 雉、银雉、金黄雉H 内源性匈牙利鹧鸪I 内源性冈比亚鹌鹑2 ALV的流行病学由于ALV在外界的抵抗力很弱,所以ALV的这种横向传播能力比其它病毒弱得多。

病毒对脂溶剂和去污剂敏感。

对热抵抗力弱,病毒在-20℃很快失活,病毒材料需保存在-60℃以下。

在鸡舍内的温度下特别是在夏天,排出体外在环境中的ALV,即使不做任何清洗和消毒措施,病毒也会全部失去传染性。

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

那些有病毒血症的母鸡,本身没有病状而其产的蛋常常带有病毒。

ALV主要是由种鸡通过鸡蛋(胚)向下一代垂直传播,即祖代鸡场直接传给父母代及商品代,且逐代放大。

此外,被ALV污染的弱毒疫苗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3 ALV引起疾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禽白血病由于感染的毒株不同,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也不同。

在已知的多种不同的病毒感染中,ALV感染在鸡群引起的病理变化和表现是最为多种多样的。

ALV可引起疾病的类型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ymphoid Leukosis,LL)、成红细胞性白血病(Erythroblatosis)、成髓细胞性白血病(Myeloblastosis)、髓细胞瘤病(Myelocytomatosis)、结缔组织性肿瘤(Connective Tissue Tumors)、内皮性肿瘤、肾瘤和肾胚细胞瘤、骨硬化病(Osteopetrosis)等。

白血病不仅仅表现为内脏肿瘤或体表皮肤血管瘤,更多的鸡表现为产蛋下降、免疫抑制或生长迟缓。

实际上,由ALV感染后的亚临床病理作用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大于临床上显示肿瘤性死亡带来的损失。

3.1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自然发病的鸡都在14周龄以上,到性成期后的发病率最高临床上无特征性症状,仅发现鸡冠苍白,皱缩,食欲不振或废绝,下痢,消瘦或衰弱。

肿瘤主要见于肝、脾及法氏囊,也可侵害肾、肺、性腺、心脏等组织。

通过触摸常可检查到肝脏、法氏囊和(或)肾脏的肿大。

一旦出现临诊症状,一般病程较快。

3.2J-亚型白血病1988年英国开普顿动物保健研究所Pynae及其同事首次从肉种鸡群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禽白血病病毒。

我们采用血清学方法、病毒干扰试验等研究时会发现:与主要引起蛋用型鸡白血病的A、B、C、D 亚群和内源性E亚群比较后发现,分离的毒株完全不同于以往这些经典亚群,遂定名为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

J-亚型禽白血病能引起成年肉鸡骨髓细胞瘤并导致很高的死亡率,在鸡群中无论公母鸡均可发生。

雄鸡衰弱,繁殖力下降,种母鸡高的死亡率,而使孵化用蛋减少。

发病鸡表现为嗜眠、鸡冠苍白、厌食、消瘦、腹泻,头部、胸部和肋骨异常隆起。

特征性剖检变化是肋骨和肋软骨接合处胸骨内侧有奶油状肿瘤形成。

3.3结缔组织性肿瘤由ALV病毒引起并有传染性的结缔组织肿瘤,包括以下几种:纤维瘤和纤维肉瘤,粘液瘤和粘液肉瘤,组织细胞瘤,软骨瘤,骨瘤和成骨肉瘤,软骨肉瘤。

这些肿瘤可能为良性,也可能为恶性。

在肿瘤变得非常大影响器官机能或转移前,对宿主的健康没有影响。

病鸡可能死于继发性的细菌感染、毒血症、出血或肿瘤侵害器官的机能丧失。

良性肿瘤不引起死亡,而恶性肿瘤病程很快,可在几天内死亡。

病鸡可能死于继发性的细菌感染、毒血症、出血或肿瘤侵害器官的机能丧失[3]。

3.4内皮性肿瘤ALV也可引起内皮的多种肿瘤,包括血管瘤、血管肉瘤、内皮瘤和间皮瘤[1]。

血管瘤通常眼观可见单个发生于皮肤表面,以脚趾、胸部、颈部处皮肤多发,当瘤壁破裂时,可引起大量出血。

肿瘤附近的羽毛被血染,病鸡可变得苍白并死于失血;剖检常见到肝脏严重瘀血,质脆,有大量大小不等的血栓囊肿,肾脏也有严重的肿胀现象,有较大的白色肿瘤结节[5,6]。

有学者试验性接种野毒株,3 周到4 个月可出现血管瘤,这些肿瘤在不同日龄的鸡均有发现[7]。

而在胚胎期感染ALV,血管瘤的发生率明显升高[8]。

另外,血管瘤的发生与病毒株、易感鸡种、性别、感染剂量、感染途径及日龄存在密切关系[9]。

4我国鸡白血病发生和流行历史鸡群中发现鸡白血病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最初是经典的A、B、C、D亚群白血病。

我国地方品系鸡群中可能一直存在着经典鸡白血病,虽然我国从未对ALV采取过净化措施,但是由于饲养规模小,看不出危害。

自从1988年,英国从白羽肉用型鸡中发现了新的J-亚群ALV,在几年内传遍全世界几乎所有白羽肉用型鸡群,并且它的肿瘤发病率比经典ALV要高得多。

我国在引进白羽肉用型种鸡时也就同时引进了J亚群ALV。

由于采取净化措施,从2005年后,ALV-J肿瘤不再成为我国白羽肉鸡生产中的严重问题了。

然而在这期间,由于不当引种和种鸡场在繁育过程中不适当的经营管理,J亚群ALV也已被带进我国自繁自养的黄羽肉鸡(每年饲养有20~30亿羽的)及年饲养量12~15亿羽的蛋用型鸡中。

蛋鸡中白血病的普遍流行更成为目前危害养鸡业特别是蛋鸡业的最主要疫病之一。

总之,近十多年来,我国鸡白血病主要是由ALV-J 引起的。

4.1我国鸡群中J亚群禽白血病J-ALV是80年代末期英国首次从肉鸡中发现和分离鉴定的白血病病毒的新亚群。

我国在1999年首次从市场肉鸡及肉种鸡场肿瘤病鸡中分离检出J-ALV,随后在多个省份确定了J-ALV的流行。

我国ALV-J感染状态表现在:(1)白羽肉种鸡,2003年前很普遍,之后就显着减少,2005年就没有再分离到ALV-J。

这是因为经过十多年严格净化,国外大型种鸡场已基本不在有ALV-J感染,而我国祖代白羽肉鸡全部进口,只要保持生物安全,就不会再感染;(2)蛋用型鸡,过去主要为经典型白血病。

但是自从2006 年,辛朝安教授[10]最先报道了由J 亚群ALV引起蛋鸡血管瘤的病例,这种新病型的禽白血病在我国的发病报道及现场病例也逐渐增多(3)地方品系鸡,广东、广西的三黄鸡和山东及其它省份的地方品系鸡中的肿瘤中大多分离到的也是ALV-J。

4我国近年来鸡白血病发病特点与趋势从1999年至2009年近10年的时间,我国鸡白血病的病例正式报道的有近70篇[11-22],除我国的少数几个省份没有出现报道外,其余各省均有鸡白血病发生的病例报道,占全国近80%的省份。

当然,一些省份虽然没有报道,但不一定没有病例出现。

其中山东、北京、河北、广东等省份报道的病例较多,占全国病例数的50% 以上。

说明鸡白血病在这近10年的时间,几乎蔓延到我国所有省份地区,而且愈是养殖量大的省份,发生该病的机率愈高。

4.1感染率及发病率高2006 年9 月至2007 年1 月,白海瑛等[23]使用禽白血病抗原检测ELISA 试剂盒对北京市某种鸡场的新产鸡蛋进行血清学调查,禽白血病阳性率分别为33.2%、21.3%、25.6%,鸡场禽白血病平均感染率为27.2%;崔治中[24]报道了我国白羽肉鸡、蛋用型鸡、自主培育鸡及地方品系鸡ALV 检测的结果,鸡群ALV 的感染率达80.5%,其中感染AB 亚群的占47.9%,感染J 亚群的占52.8%,但个体阳性率,J 亚群为5.7%,AB 亚群为3.4%。

罗明星等[25]于2009 年报道了贵州省某鸡场暴发ALV 的病例,日产蛋率从发病前82%缓慢下降到27%(200 日龄),死亡率达13.6%(2000/14700)。

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禽白血病具有感染率及发病率高的特点。

4.2 宿主范围扩大,可与其他肿瘤性病毒混合感染鸡白血病鸡群对应的类型和品系在扩大。

1999—2003年该病引起白羽肉鸡发病的病例较多,而在蛋鸡上发病的报道较少;而2003年至今,该病引起蛋鸡发病的病例增多,蛋鸡中以进口海兰鸡居多,另外还有尼克、罗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