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交流课教案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阅读《绿山墙的安妮》,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促进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适用对象初中学生1.3 教学材料《绿山墙的安妮》小说阅读交流指导手册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2.2 教学重点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
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探讨。
学生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情感描写和心理活动。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指导在课程开始前,向学生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分发阅读交流指导手册,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和情节。
3.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小说中的特定情节或主题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交流和思考。
3.3 口头表达练习设计口头表达练习,让学生就小说中的某个情节或角色进行描述和分析。
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问题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评估学生在口头表达练习中的表现和思维深度。
4.2 学生理解程度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阅读交流指导手册中的完成情况。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课时介绍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分发阅读交流指导手册。
进行第一次小组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人物和情节。
5.2 第二课时继续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进行口头表达练习,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3 第三课时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就不同观点进行交流和辩论。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绿山墙的安妮》导读课教案
《绿山墙的安妮》导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绿山墙的安妮》,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2.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为深入理解作品做好铺垫。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小说背景和作者:L.M.蒙哥马利,加拿大女作家,以及她的创作背景。
2. 分析小说封面、插图和,引发学生对故事的期待和好奇心。
3. 阅读第一章至第四章,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安妮的出生、成长和性格特点。
4. 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如友谊、成长、自我认同、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等。
5.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安妮、玛瑞拉、马修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
2.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运用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提高表达和创造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挑选典型段落和句子,深入剖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达和倾听能力,以及他们的观点和创意。
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以及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和感想,以了解他们对作品的认同和接受程度。
五、教学资源1. 《绿山墙的安妮》原著,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阅读。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和作者。
3. 课堂讨论和写作所需的纸张、笔等基本文具。
4. 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相关资料和作品片段。
六、教学步骤1. 引入: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封面和分析:让学生观察小说的封面和,猜测故事内容,并分享他们的期待。
3. 快速浏览:学生快速阅读第一章至第四章,了解故事的开端和主要人物。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交流课教案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1.2 适用对象初中学生1.3 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讨论交流: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和人物的看法。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小说背景介绍介绍作者露西·蒙哥马利和《绿山墙的安妮》的背景。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
2.2 故事情节概述简要介绍小说的主要情节和章节安排。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3 人物形象分析介绍主人公安妮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过程。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对故事的影响。
第三章:教学活动3.1 读前活动引导学生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关系的变化。
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预测结果。
3.2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的指定章节。
学生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3.3 读后活动学生之间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彼此的读后感。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4.2 读后感评估第五章:教学资源5.1 小说《绿山墙的安妮》提供给学生正版的小说教材,确保他们有足够的阅读材料。
5.2 教学指导手册提供教师使用的教学指导手册,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等。
5.3 投影仪和显示屏使用投影仪和显示屏展示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读后感。
第六章:教学规划6.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包括读前活动、阅读指导、读后活动和评估等环节。
6.2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小说背景和故事情节概述。
第二课时:阅读第一章节,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课时:阅读第二章节,进行小组讨论。
以此类推,每课时阅读一个章节,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七章:教学策略7.1 引导学生主动阅读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自主阅读小说,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绿山墙的安妮》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绿山墙的安妮》教学设计第十二课时:整本书阅读《绿山墙的安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共读,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他人分享阅读的感受,提升语文素养。
2.通过交流,让学生学会复述故事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3.通过思考,学生学会品析书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感受人物魅力。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研究了第七组主题为“四时景物皆有趣”的文章,知道了作者是通过动静结合把句子写生动等细节描写来刻画景物的动态美,抒发美好情感的。
今天我们要交流的这本《绿山墙的安妮》又是如何描写景物的变化,抒发美好情感的呢?下面就让《绿山墙的安妮》带我们走进“XXX的世界”的读书旅程。
(二)书中内容知多少老师在这一环节中设了三关,大家有没有信心闯过去?1.第一关:基本内容选一选。
(1)《绿山墙的安妮》作者XXX是哪国人。
()A.英国B.美国C.加拿大D.法国(2)“绿山墙”是()。
A.一个人名B.一个城堡C.一堵长满青苔的墙D.一个农舍的名字(3)XXX来自()。
A.孤儿院B.工厂C.富人家庭(4)安妮来绿山墙的原因是()。
A.住亲戚家B.XXX夫人的失误C.上学(5)被XXX定名的地方有()。
A.“情人的小径”B.“紫罗兰溪谷”C.“闹鬼的森林”D.“闪光的小湖”(6)XXX请XXX赴茶会,XXX喝到的是()。
A.木莓汁B.葡萄酒C.茶D.苹果汁(7)XXX在XXX的教师是()。
A.菲利普斯B.雷切尔C.鲁比D.斯塔西(8)XXX送给XXX的圣诞礼物是()。
A.一件衣服B.一个项链C.一束花D.一幅画(9)XXX剪短头发的原因是()。
A.头发太长B.学校不允许留长发C.XXX绿了头发D.喜欢留短发(10)XXX一直努力研究的原因是()。
A.和XXX竞争B.让XXX和XXX拉高兴C.换一件新衣服D.对研究非常感兴趣(11)女王专科学院入学考试第一名是()。
A.XXX.XXXD.XXX(12)马修的死因是()。
名师教学设计《绿山墙的安妮》示范教学教案
Anne of Green Gables主体人物探究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绿山墙的安妮》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友谊。
成长与梦想是全书的主题,作者以安妮的故事告诉人们:只要胸怀梦想,不懈努力,生活就会丰富多彩,生命就会美丽多姿。
本节课基于学生精读津津有味《Anne of Green Gables》进行阅读提升,从老师及学生分享最有感触的句子及感悟导入,引起学生思想和感情的共鸣。
并以True or False 练习为载体进行了小说细节内容回顾。
以问题What completed Anne?激发学生对安妮的成长历程进行思考,从三方面进行概括:Anne’good qualites, Anne’s attitude towards mistakes, People who helped her。
最后以小说最后一章的句子God’s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结尾,激发学生对自己成长的思考,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文章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但表达能力欠缺教学目标定位:1.通过课堂互动,学生可以总结出安妮的人物性格特点,并能表达出促使安妮成长的因素。
2. 学生思想上能对安妮的人生态度的认同,并能转化为自己成长的内驱力,追求真善美。
教学重难点:1. 教学过程中people who helped Anne任务型阅读部分词汇2. 理解并表达出成就安妮的一些内在和外在因素教学过程:Step 1 Lead in1)share my favourite sentence and thoughtsIt’s lovely to be going home and know it’s home.2) choose two sentences appreciated by 2 students and invite them to share their feelings It’s nicer to think dear, pretty thoughts and keep them in one’s heart, like treasures.I’m not giving up my dream! It has just changed a little--- a bend in the road.Step 2 True or False•Mrs. Lande said that Anne’s hair was the color of apples.•Marilla cut off almost half of Anne’s hair.•Marilla noticed that Anne talked much more than she used to after she went to Queen’s.•Gilbert saved Anne from the wooden pile and asked Anne to be friends.•Most people in Avonlea thought Anne was brave for not going to Redmond.•Gilbert was going to teach at White Sands.Ask students to tell the answers and correct it one by one.Step 3 Discussion:What completed Anne?Factor 1:Anne’s good qualities:•Kind and helpful•Grateful•Hard-working and determined•Having a good imaginationReason2:Anne’s attitude towards mistakes:Isn’t it nice to think that tomorrow is a new day with no mistakes?I’ve been making mistakes, and each mistake helps me.Reason3:People who helped herStep4 sublimate the theme•God’s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I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ir dream with a grateful heart and strong will.。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交流课教案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
促进学生对书中主题、人物和情节的深入思考和交流。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1.2 适用对象适合初中学生进行阅读交流。
1.3 教学资源《绿山墙的安妮》书籍。
阅读记录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书目简介作者:露西·蒙哥马利。
出版时间:1908年。
故事背景: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
主要人物:安妮·雪利。
2.2 教学重点书中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书中重要情节的主题意义和作者的表达手法。
2.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书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书中的主题,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安排3.1 第一周:阅读前导介绍作者和书目背景。
分发阅读记录表,介绍使用方法。
3.2 第二周:阅读第一部分(第1-20章)学生自主阅读。
课堂上进行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3.3 第三周:阅读第二部分(第21-42章)学生自主阅读。
课堂上进行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3.4 第四周:阅读第三部分(第43-67章)学生自主阅读。
课堂上进行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3.5 第五周:总结与讨论学生总结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
课堂上进行整体讨论,探讨书中的主题和意义。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阅读记录表的完成情况。
4.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4.3 学生的阅读心得和感悟的深度和质量。
第五章:教学建议5.1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和心得记录。
5.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分享。
5.3 引导学生思考书中的主题,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讨论在每个阅读阶段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主题、人物和情节,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6.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书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角色的情感和心理。
绿山墙的安妮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
《绿山墙的安妮》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主要内容】《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最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一部描写孤儿与关爱、青春与成长的励志故事,一本让两位英国首相都为之着迷的感人故事,也是一本可以让家长、老师和孩子都能从中获得感悟的心灵读物。
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马利以清新流畅、生动幽默的笔触,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岁时被人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敬重和友谊。
【作者简介】露西·M·蒙哥玛丽(Lucy Maud Montgomery,1874——1942)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一个名叫克利夫登的小镇。
在露西两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把她寄养在外祖父母家——凯文迪斯村,自己则搬到加拿大西部去,后来就在那里再婚和定居。
露西就在凯文迪斯慢慢成长。
《清秀佳人》一书的故事背景——阿庞利村,其实就是以有着美丽景观的凯文迪斯作为蓝图所塑造的。
《清秀佳人》于一九○八年出版,甫出版便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
至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去世为止,露西写了二十二部小说,其中以“安·雪丽”为主角的系列小说就有十部,譬如《安的少女情怀》、《安的梦幻小屋》、《安的阿庞利记趣》等等,根据“安妮’小说拍摄的电视剧曾风靡西方国家,‘红发安妮’也成为全世界青少年最喜爱的少女形象。
【设计理念】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弄懂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效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品读欣赏文章,从而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乐于讨论,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
3.通过对书中人物的讨论,体会人物个性,感受人物魅力。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分享课教案详案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分享课教案一、导入(猜人物)伟大的作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每一本书都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这学期我们共同阅读的加拿大作家蒙哥马利的《绿山墙的安妮》也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本书。
在聊之前老师向问问,你认为聊书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礼貌(我们应该注意哪方面的礼貌?表达的礼貌?倾听的礼貌?)(1)倾听这位同学关注到了倾听,倾听是对他人最基本的礼貌。
这节课我们也要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有效的与之互动、交流、思维碰撞。
(2)表达表达的时候要围绕中心条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自信大方,感与交流。
期待你们精彩的表现。
这本书读完的请举手,有没有读两遍及以上的?是什么原因让你读了第二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就是要常读常新。
)那我们阅读的质量怎么样呢?我来考考大家。
1.看图猜人物成功穿过第一关,加大难度,文字猜人。
2.文字猜人物同学们读书时都很用心呀,那通过对话能不能猜出人物呢?3.对话猜人物你还记得对话发生的情节吗?(学生复述情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此时安妮还没有被林德太太接受。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安妮很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这本书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书中的哪些事情也让你印象深刻呢?根据阅读单,按时间顺序说说本书中的主要事件。
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我们快速回顾本书的内容?借助目录借助目录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快速回顾梳理主要内容。
找到了好方法,谁能再补充一下本书的主要事件?(学生补充事件。
)二、回顾梳理内容,发现主题从出生地博林布鲁克到霍普顿的孤儿院,再到绿山墙,安妮几经辗转,历经磨炼,终于有了安定的生活,我们能从安妮的经历与变化中找到本书的主题吗?成长你认为什么是成长呢?1.年龄的增长是一种自然的成长。
2.为人处事思虑周全,冷静面对是走向成熟稳重的成长。
3.懂得责任与担当也是一种成长。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交流课教案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交流课教案章节一:课程引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绿山墙的安妮》的兴趣。
2. 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教学内容:1. 向学生简单介绍《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描写加拿大农村生活的儿童小说。
2. 介绍作者露西·蒙哥马利和她的创作背景。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和价值。
教学活动:1. 播放与《绿山墙的安妮》相关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加拿大农村生活的了解和印象。
3. 分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他们认为的小说主题和价值是什么。
章节二: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与学生一起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安妮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和成长过程。
2.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重要人物的特点和对安妮的影响。
1. 让学生阅读关于安妮的描写,讨论她的性格特点和外貌特征。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安妮与重要人物的互动,分析这些互动对安妮成长的影响。
章节三: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与学生一起回顾小说的主要情节,讨论情节发展的关键节点。
2. 引导学生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成长的推动作用。
教学活动:1. 让学生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讨论情节发展的关键节点。
2. 学生分组,每组分析一个情节发展对人物成长的推动作用,进行分享和讨论。
章节四: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与学生一起探讨小说的主题,如成长、梦想、友谊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主题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1. 让学生列举小说中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说中的主题场景,进行深入探讨。
章节五: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阅读成果。
2.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
教学内容:1.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回顾对小说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绿山墙的安妮教案
绿山墙的安妮教案绿山墙的安妮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2.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乐于讨论,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
3.通过对书中人物的讨论,体会人物个性,感受人物魅力。
【学情和内容分析】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就目前而言,我们班的学生喜爱看课外书,但是阅读内容令人担忧,有看言情小说的,有看惊险恐怖的的,有看侦查的,五花八门,为了还孩子们一片阅读的净土,我们开展了有选择的读书活动。
前期向孩子们推荐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主人公安妮是一个十一岁的孤儿,一头红发,满脸雀斑,整天耽于幻想,不断闯些小祸。
马修和马瑞拉是一对上了年纪的独身兄妹,因为误会收养了安妮。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安妮住进了美丽僻静村庄中这个叫做绿山墙的农舍,她的一言一行都将经受老处女马瑞拉的刻板挑剔眼光,以及村民们的保守务实眼光的.检验,形势对她十分不利。
然而,随着故事进展,我们看到,安妮的生命热情融化了一切敌意的坚冰,给绿山墙和整个村庄带来了欢快的春意。
在安妮身上,最令人喜爱的是那种富有灵气的生命活力。
她的生命力如此健康蓬勃,到处绽开爱和梦想的花朵,几乎到了奢侈的地步。
安妮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
而这些,恰恰是现代许多孩子的生命中所“丢失”的。
孩子们就在一天天的阅读中,领会安妮的魅力,与她发生共鸣,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在进行本次读书交流会之前,孩子们已经利用假期阅读了该书,有的甚至已经读了好几遍,并且围绕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读书小组中进行了交流,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很高兴,又到了我们的“小书虫”读书交流时间。
前段时间,我们阅读了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课外书屋给我们推荐的《绿山墙的安妮》(课件同时出示)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加拿大的蒙哥马利)(课件出示)这部小说是作者一时灵感突现,花费两年时间创作的,可是小说写完后并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一直到十几年后才有出版商愿意出版这本书,没想到一出版随即畅销至今,在加、美、英、德、日等国相继被搬上银幕或拍成电视剧,风靡欧美。
《绿山墙的安妮》教案
《绿山墙的安妮》教案绿山墙的安妮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绿山墙的安妮》的内容、主题和情感;2.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思考和理解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4.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探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和价值观;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赏析和个人思考。
教学难点:1.对于时间背景和历史事件的理解;2.对于主题和情感的感知和把握。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电子设备、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绿山墙的安妮,并思考自己的阅读体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激发学生对绿山墙的安妮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激发学生对于作品的兴趣。
二、阅读与理解(15分钟)1.学生自由阅读《绿山墙的安妮》的相关章节。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读后感和对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的理解。
三、探究历史背景(2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并提问与小说情节相关的历史事件。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调查和讨论与小说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四、深入思考与讨论(20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对于小说中主题和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展开集体讨论,就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展开思考与交流。
五、表达与创作(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扮演小说中不同的人物,通过对话和表演形式再现小说情节。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撰写短文或作文,表达自己对于《绿山墙的安妮》的思考和感悟。
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1.学生自发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观看与《绿山墙的安妮》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拓展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项目,以《绿山墙的安妮》为主题进行研究和展示。
《绿山墙的安妮》教学设计——整本书阅读导读
《绿山墙的安妮》教学设计—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意图:《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由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格马利所著的长篇小说。
这是一部最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也是一本可以让家长、老师和孩子都能从中获得感悟的心灵读物。
这本书是最新语文课程标准必读书目,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适合孩子从课堂到“大语文”视野的拓展……旨在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让孩子在阅读中去发现、去想象、去感受、去评价,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帮助孩子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引发学生对《绿山墙的安妮》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学生观看视频《清秀佳人》片段,说一说视频中的女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这是根据《绿山墙的安妮》而拍摄的一部电视剧。
(板书课题)2、出示安妮的图片:初见安妮,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板书)二、指导看封面1、出示书的封面:从封面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介绍书的各组成部分。
三、介绍作者蒙哥马利(1874—1942),加拿大女作家,擅长小说创作。
由于家庭的变故,蒙哥马利两岁被交由外祖父母抚养,从小就参与各种农活并接受外祖父母严厉的教育,培养和和激发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
她9岁开始写诗,十五岁时第一篇作文在全国获奖,成年后创作了许多部著作。
其中《绿山墙的安妮》等书成为世界各国的畅销书。
四、介绍内容:《绿山墙的安妮》于1908年首度发表,其背景是在设定在作者蒙格马利童年成长的地方——爱德华王子岛。
故事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友谊。
该书问世至今被翻译成100多种文字,持续发行50000多万册,是一本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特别适合于女孩们阅读。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交流课教案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绿山墙的安妮》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3. 激发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1. 简介《绿山墙的安妮》的作者露西·蒙哥马利和小说背景。
2. 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三、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小说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绿山墙的安妮》的初步了解和期待。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说的主题,如成长、自我认同、家庭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见解。
第二章:人物分析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动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安妮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过程。
2. 探讨其他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对安妮的影响。
三、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人物描述和行为。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个人物的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3. 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见解。
第三章:情节梳理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
2. 培养学生对情节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生通过阅读,概括每个章节的主要情节。
2. 学生总结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联系。
三、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情节的发展。
2.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个章节的情节。
3.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总结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联系。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概括能力。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见解。
第四章:主题探讨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2. 培养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如成长、自我认同、家庭等。
2. 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交流课教案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绿山墙的安妮》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3. 激发学生对主人公安妮的共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绿山墙的安妮》的作者露西·蒙哥马利。
2. 阐述小说的背景及主题。
3. 引入主人公安妮的形象特点。
三、教学活动1. 播放《绿山墙的安妮》预告片,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和小说背景。
3. 学生分享对安妮的初步印象。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小说的兴趣程度。
2. 记录学生对安妮的评价。
第二章:人物分析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安妮的性格特点。
2. 分析小说中其他重要人物的形象。
3.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人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安妮的性格特点,如乐观、勇敢、善良等。
2. 介绍小说中的其他重要人物,如马瑞拉、戴安娜等。
3. 探讨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安妮的性格特点。
2. 教师呈现相关人物的性格分析。
3. 学生分享自己对其他人物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安妮性格特点的把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对其他人物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情节梳理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清小说的故事脉络。
2. 引导学生分析情节发展对主人公的影响。
3. 培养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梳理《绿山墙的安妮》的主要情节。
2. 分析情节对安妮成长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中的转折点。
三、教学活动1. 学生绘制故事情节发展图。
2. 教师呈现情节转折点,引导学生分析。
3. 学生分享自己对情节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对情节转折点的分析能力。
第四章:主题探讨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元素。
3.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内容1. 探讨《绿山墙的安妮》的主题,如成长、梦想、友情等。
《绿山墙的安妮》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
《绿山墙的安妮》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主要内容】《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最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成长的励志故事,一本让两位英国首相都为之着迷的感人故事,和孩子都能从中获得感悟的心灵读物。
一部描写孤儿与关爱、青春与也是一本可以让家长、老师生动幽默的笔触,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马利以清新流畅、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岁时被人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敬重和友谊。
【作者简介】露西·M·蒙哥玛丽(Lucy Maud Montgomery,1874——1942)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一个名叫克利夫登的小镇。
在露西两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把她寄养在外祖父母家——凯文迪斯村,自己则搬到加拿大西部去,后来就在那里再婚阿庞利村,其实和定居。
露西就在凯文迪斯慢慢成长。
《清秀佳人》一书的故事背景——它是以风景优美的凯文迪斯为蓝本塑造的。
《书明号123》出版于1908年,刚刚问世。
露西写了22部小说,该版本成为热门畅销书。
直到他于1942年4月24日去世,其中以“安·雪丽”为主角的系列小说就有十部,譬如《安的少女情怀》、《安的梦幻小屋》、《安的阿庞利记趣》等等,根据“安妮’小说拍摄的电视剧曾风靡西方国家,‘红发安妮’也成为全世界青少年最喜爱的少女形象。
【设计理念】阅读能力是一切研究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效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文章,从而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乐于讨论,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
3.通过对书中人物的讨论,体会人物个性,感受人物魅力。
绿山墙的安妮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绿山墙的安妮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书中主要情节的分享,感受安妮的多面性特点。
2、抓住安妮的多面性,感受前后变化,体会安妮的成长过程。
3、联系实际,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感悟逆境使人成长的道理。
4、链接实践,写出自己的不完美,想象如果你是安妮,尝试说说如何解决。
教学重难点1、感受人物形象,感悟成长不易。
2、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一一我不是完美小孩(3分钟)1、简单分享绘本《我不是完美小孩》。
2、引出“不完美”小孩安妮。
设计意图用绘本故事开启探究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不完美小孩”安妮。
二、初见一一你眼中的安妮(7分钟)过渡:这些天我们一起共读了世界经典名著《绿山墙的安妮》,书中的安妮一出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出示片段,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分享片段1:相貌丑陋)十一岁左右的孩子,穿着一件很短、很紧、很难看的黄灰色棉绒裙,戴着一顶褪色的棕色水手帽,帽子下一直拖到后背的是两条粗粗的红发辫子。
她的脸又小、又白、又瘦,布满雀斑;嘴巴很大,眼睛也是;一双眼睛在某些眼神和状态下看上去是绿色的,而在另外一些眼神和状态下又是灰色的。
(出生贫寒,相貌丑陋…・.・)(分享片段2:敏感自卑)“你们不要我!你们不要我对吧!就因为我不是男孩子!其实我早就有这种感觉了,至今也没出现过真正愿意收养我的人!”(分享片段3:虚荣易怒)“我恨你。
”她一边用气得几乎说不出话的嗓音叫着,一边用脚跺着地板。
“我恨你一一我恨你一一我恨你声响过一声的跺脚伴随着句句充满仇恨的话语。
“你怎么敢说我又瘦又丑?你怎么敢说我满脸雀斑、一头红发?你是一个粗鲁、无礼、冷酷的女人!”(小结:是呀!这就是安妮给我们最初的印象。
看起来似乎不仅长相不漂亮,连脾气性格也不那么惹人喜爱。
你喜欢这样的安妮吗?)设计意图初见印象,从前几章里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梳理安妮的孤儿院时期的特点。
小结时,用“你喜欢这样的安妮吗”来过渡到第三板块的学习,让学生自主发现安妮的其他特点。
《绿山墙的安妮》导读课教案
《绿山墙的安妮》导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山墙的安妮》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露西·蒙哥马利,加拿大作家,出生于爱德华王子岛。
2. 作品背景:讲述20世纪初加拿大农村的生活,展现了善良、勇敢、坚韧的品质。
3. 作品特点:温馨、感人、富有教育意义,畅销百年的经典之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安妮、玛瑞拉、马修等。
3. 概述小说主要情节,让学生了解小说的结构。
4. 分析小说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教育意义。
四、课堂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角色,谈谈原因。
2. 小组合作:分析小说中的感人情节,互相交流感受。
3.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安妮为原型,创作一个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
五、课后作业1. 阅读原著《绿山墙的安妮》,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3. 推荐给亲朋好友,传播经典之作。
注意事项:1. 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正能量。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情感。
3. 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读后感:评价学生的读后感质量,了解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推荐情况:了解学生是否主动向他人推荐本书,考察他们的分享精神。
八、教学资源1. 原著《绿山墙的安妮》:提供给学生阅读,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绿山墙的安妮教学设计完整版
绿山墙的安妮教学设计完整版教学目标:1.了解绿山墙史料中的安妮故事;2.了解并理解绿山墙的意义和重要性;3.培养学生绿山墙文化的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绿山墙的图片、相关的视频和音频素材;2.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教师出示绿山墙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进行讨论,引导他们猜测绿山墙的用途和意义;2.教师播放与绿山墙相关的音频,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绿山墙的独特魅力。
二、阅读与理解(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绿山墙的历史背景和起源,简要解释绿山墙的定义和特点;2.学生分小组进行绿山墙史料中安妮故事的阅读,学生们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理解安妮故事的内容和意义;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理解的安妮故事,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论。
三、合作学习(3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设计一个现代化的绿山墙;2.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讨论、规划和设计他们的绿山墙,可以用纸和铅笔进行绘制,也可以使用电脑软件进行设计;3.学生们需要考虑绿山墙的形状、质感、颜色和壁画等方面的要素,同时还要注意绿山墙要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并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四、展示与评价(25分钟)1.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和讲解他们设计的现代化绿山墙;2.其他小组对展示的绿山墙进行评论和提问,共同评价每个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之处;3.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展示和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鼓励。
五、活动总结(10分钟)1.教师向学生解释绿山墙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成果;2.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了解绿山墙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绿山墙的存在;3.学生自由发言,反思并分享本次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对绿山墙的看法和理解的文章,包括绿山墙的定义、历史背景以及个人对绿山墙的评价和思考。
整本书阅读《绿山墙的安妮》
整本书阅读《绿山墙的安妮》发布时间:2021-07-05T01:57:53.752Z 来源:《素质教育》2021年6月总第381期作者:任丽君[导读] 欣赏电影中的精彩片段,说说自己阅读和看电影的不同感受、体会。
——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案例大连长兴岛经济区广福小学辽宁大连116000整本书阅读课堂实施分三个阶段:学生阅读前的“导读课”、阅读中期的“助读课”、读完书后的“综合实践课”或“讨论交流课”。
第一阶段:“导读课”是开展班级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使孩子们对即将开始的阅读旅程充满期待,兴趣高涨。
可以通过讲讲作者、相关书评、童书的封面、书中精彩片段、精美的插图导入,设置足够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计划。
第二阶段:助读课可以大声朗读故事,配合游戏,变换多种形式复述故事、分章节的阅读、若干个小主题的讨论推动学生的阅读走得更深更远。
促进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关注与熟悉,促进学生对故事中隐含的主题的逐步思考。
第三阶段:综合实践课可以让学生读后根据老师提供的选择或者自己创新对这本书进行展示,可以是根据自己对人物外貌和性格的理解画人物自画像;可以是画插图、连环画;可以几人一组编排小话剧;可以讲故事、写写读后感;也可以自创其他展示方式。
讨论交流课以交流讨论为主要内容,对整个故事、整本书的回顾总结与提升,欣赏电影中的精彩片段,说说自己阅读和看电影的不同感受、体会。
第一课时《绿山墙的安妮》导读课设计目标和意图: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想要深入去了解书中的故事。
让学生简单了解这本书的作者、主要内容、会看书。
引导学生自己安排阅读计划,并在阅读过程中留下简单的记录,无负担又能促进阅读,并不断地调整阅读计划。
导读课过程: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些不能错过的美好?你觉得是什么呢?今天,老师告诉你还有一种美好你不能错过,就是……(引入)这么神奇的一本书,曾经让两位总统爱不释手,你想知道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吗?2.了解不同的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山墙的安妮》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主要内容】《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最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一部描写孤儿与关爱、青春与成长的励志故事,一本让两位英国首相都为之着迷的感人故事,也是一本可以让家长、老师和孩子都能从中获得感悟的心灵读物。
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马利以清新流畅、生动幽默的笔触,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岁时被人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敬重和友谊。
【作者简介】露西· M·蒙哥玛丽( Lucy Maud Montgomery , 1874—— 1942)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一个名叫克利夫登的小镇。
在露西两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把她寄养在外祖父母家——凯文迪斯村,自己则搬到加拿大西部去,后来就在那里再婚和定居。
露西就在凯文迪斯慢慢成长。
《清秀佳人》一书的故事背景——阿庞利村,其实就是以有着美丽景观的凯文迪斯作为蓝图所塑造的。
《清秀佳人》于一九○八年出版,甫出版便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
至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去世为止,露西写了二十二部小说,其中以“安· 雪丽”为主角的系列小说就有十部,譬如《安的少女情怀》、《安的梦幻小屋》、《安的阿庞利记趣》等等,根据“安妮'小说拍摄的电视剧曾风靡西方国家,‘红发安妮' 也成为全世界青少年最喜爱的少女形象。
【设计理念】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弄懂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效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品读欣赏文章,从而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 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乐于讨论,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
3. 通过对书中人物的讨论,体会人物个性,感受人物魅力。
【教学策略描述】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2、品读讨论,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3、指导课外阅读方法,提升课外阅读效率。
【教学流程】一、激趣引路1、最近我们班开展了“爱阅读会阅读”班级读书会,相信你们都看了不少课外书吧!你能告诉同学们你都看了什么书吗?2、出示《绿山墙的安妮》片段:谁知道这段话的出处?3、出示《绿山墙的安妮》封面,介绍作者。
4、学生快速默读阅读提要,了解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走进文本让学生利用一周的课余时间自由读完本书。
三、交流感悟小组交流:1、把你认为最精彩的句段或故事读出来,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发或体会。
2、你喜欢故事中的谁,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四、走进人物1.跟随安妮,认识朋友,理出人物关系图2、在你眼中,安妮是个怎样的女孩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小组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抓住“平凡中的不平凡”和“想像力丰富”这两点组织学生讨论。
五、概括方法读懂一本书要 1、提要入手2、品味人物、 3、交流感悟4、体会情感六、真情对话书读完了,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有很多很多的触动,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让我们把心中的感受抒写下来:(1)绿山墙的安妮,我想对你说(2)读了《绿山墙的安妮》,我想说【案例描述与分析】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连接,而且要文道结合。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高效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迫切的课题,这个问题一旦解决,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将是一次质的飞跃。
本学期我以第三单元“美好心灵”的课外书屋为依托,在班内开展了一次以“爱阅读会阅读”为主题的班级读书会,下面将结合活动实际谈一谈。
(一)激趣引路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该科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
读书亦是如此,要想让孩子爱阅读会阅读,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 激发其阅读的欲望。
活动伊始,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书读,并且特意给我们班的两个“小书迷“每人一本《绿山墙的安妮》。
过了两周,我才在班里组织交流:你读了哪些书?介绍书的主要内容,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你收到那些启发?这样一来,按我要求读书的学生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阅读的书籍:老师,我读了《鲁滨孙漂流记》,主人公那种机智、勇敢、敢于面对困难的精神让我很佩服;老师我读了少年版《水浒传》,我最喜欢书中的武松;我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我读了⋯⋯ . 爱读书的孩子说得津津乐道,而没有读书的学生有的大眼瞪小眼,有的一头雾水,更多的是向这些读书的同学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于是我趁机大肆表扬读书的同学。
然后我特意出示《绿山墙的安妮》中两个精彩的片段为引子,让两位小书迷“借题发挥” ,听着这两位同学滔滔不绝的介绍,我发现其他同学兴致盎然,于是我又趁热打铁:“老师这有十本书,谁要保证一周内看完并不被老师的问题问倒,这书就先给谁看”。
有几个活跃的同学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杨子衡同学直接跑上讲台拿走了一本书,其它同学见状也上前来抢,十本书很快被一抢而空,这恰恰吊足了没拿到书的学生胃口,激发起学生读这本书的兴趣和欲望。
果然,下午上学时其他同学也纷纷借来或买来了这本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则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这都说明了“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了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的方法,小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 转化为“我要读”。
(二)品读讨论班级读书会重在阅读讨论,那是个“颇费心神的再造过程”。
老师们需要一组完整的问题来辅导学生畅谈读书心得。
在《绿山墙的安妮》的讨论中,我重点抓住书中的人物来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
孩子们对安妮有着不同的解读:懂得感恩的安妮、想像力丰富的安妮、乐观的安妮、冷静的安妮⋯⋯孩子们不仅在心中对安妮有着自己的一个评价,并且能从书中找到“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孩子们一次次的互相驳斥、互相补充中,安妮的形象丰满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提高了。
在孩子们对安妮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后,我抓住安妮最鲜明的性格特点——想像力丰富,进一步深入讨论,更深层次的人是安妮。
课堂上的讨论,孩子们交流了自己的理解,分享了同伴的感受,深化了对作品的认识,增添了阅读兴趣。
讨论时,教师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认真倾听学生的交流对话;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启发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讨论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谋求问题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三)方法指导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
学生在课外阅读,尤其是阅读中外名著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往往看问题不全面,甚至有些偏颇,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指导,因此我们在活动中不能只教会学生读好一本书,而是要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
出示封面,简介作者后,我首先让学生了解要想知道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帮助自己选择喜欢的书,可以先读书的内容提要,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快速把厚厚的一本书读薄。
然后我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小组讨论等方法品味主要人物,在小组和全班交流读后的感悟,进而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情感。
只要我们潜心于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便能使学生逐步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使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目标落到实处,进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和提高(四)读后感悟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
“读后感” 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读”是“感” 的基础。
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 ?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
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在活动的最后,我要求学生以“《绿山墙的安妮》,我想对你说”或“读了《绿山墙的安妮》,我想说”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目的是让学生再次品读文本,筛选出自己喜欢的和给自己留下感悟的内容,抒发内心的感受。
周一我把读后感收上来后,我感觉此次读后感学生大部分都是有感而发,并且感受真实深刻。
以下是从学生文章中截取的几个片段:看着安妮的那些天真而充满着美好梦想的话与想象,你会感觉你进入了一个奇妙而甜蜜的通信世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神奇与快乐。
让我们向安妮那样,乐观向上,用积极的心态微笑着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冲破一个又一个难关,朝着我们美好的梦想奋进吧!——何旭晨安妮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她对周围的世界,对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充满了爱心。
她对亲人,朋友,同学,师长,都怀揣着一颗善良,纯洁,热忱的心。
尽管有时候因为这些和她那丰富的想象力使她闹出了一些天真的笑话,可她却一如既往。
她对知识和学习都有一股狂热的劲头,那种积极向上,拼搏奋斗的精神令人感动。
——葛洋安妮虽然是个满脸雀斑的女孩儿,长着奇怪的红头发,也惹了不少祸,却让她学到了很多。
“胸针事件”让她明白不该乱动别人的东西;药水蛋糕让她懂得不要粗心大意;染头发的愚蠢行为让她开始警惕虚荣心;差点儿落水治疗了她过分追求浪漫的毛病。
安妮时刻都在进步,也越来越讨人喜欢。
我很羡慕:如果我也能有安妮那样堪称传奇的人生!我该多幸福!——薛冲看着孩子们一片片有感而发的文字,我再一次深刻体体会到“读是写的基础” 这句话的内涵。
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
“班级读书会”这一阅读指导形式,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与他人分享阅读快乐,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营造班级读书氛围方面起了较大的作用,为阅读指导打开了一扇窗。
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相信文学的阳光,会照进他们稚嫩的心田,相信那“爱阅读,会阅读”的种子会生根、发芽。